这病说来话长
接地气、有意思的健康科普

Album
主播:
汤瀚森、说来话长Podcast
出版方:
汤瀚森
订阅数:
16.91万
集数:
183
最近更新:
4天前
播客简介...
接地气、 生动形象的医疗科普播客,嘉宾都是各个科室的一线临床医生和健康领域一线从业者。通过一个个实例、故事、比喻带你了解不同科室、不同疾病。有趣又实用! 从类似“吃到鱼刺喝醋有没有用”的知识科普,遇到问题应该去什么医院就医,到嘉宾们从医院里看到的人世间生活百态,医院里碰到的非典型案例,和患者打交道的的心理学技巧都有涉及。 凡医师 均在职; 凡身份 均持证; 涉药品 仅成分; 凡推荐 均审核; 涉治疗 不惟一; 中西医 不对立; 凡数据 有来源; 凡术语 有文献。 本节目仅供医学常识科普使用,不能代替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 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
这病说来话长的创作者...
这病说来话长的节目...

VOL.169身体24小时都在耗电!这病让你连拿筷子都成负担 ft.大物是也·斑马酱&协和/天坛专家|重症肌无力

这病说来话长

在2025 六月重症肌无力关爱月中,我们深度聚焦「重症肌无力」这一罕见但真实影响千千万万人的疾病。在日常中,看似平常的动作——睁眼、吃饭、微笑——可能对患者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我们邀请到三位神经内科的一线医生,与患者共同探讨从发病机理、症状识别、急性期“突击战”,到长期“攻守拉锯战”,再到新型生物制剂的选择……本期内容特别设计了重症肌无力患者真实录音,从就医沟通技巧角度帮助更多人打破信息不对等的障碍,找到适合自己的就诊指南,真正实现“双达标”。 嘉宾介绍 社交媒体 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 谭颖:ytan126 魏玉桢:vivin 斑马酱:斑马酱锵锵锵 合作及微信群 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 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 时间轴 00:15 感受肌肉“失联”,力气“溜走” 01:34 嘉宾介绍 02:55 重症肌无力有哪些表现? * 治疗需求与日常困扰 07:13 目前在临床的主流方法是什么? 12:55 激素对患者的副作用影响可逆吗? 16:11 对治疗效果保持合理预期的重要性 * 医患沟通断层与桥梁 24:03 患者就诊时和医生沟通的困扰(真实采访录音) 27:25 到诊室和医生怎么沟通更有效? 32:11 为什么医生总会打断有些患者的话 * 双达标概念深度解读 38:50 到底什么是“双达标”? 43:31 患者朋友该如何走向长期双达标? 45:09 什么问题会让医生“烧脑”? 48:53 需要选择“最好的药”吗? 49:47 实现“双达标”的过程有差异化 * “新型武器” 51:13 治疗中的“新型武器” 53:36 患者在换药时候的困扰 56:31 规律的周期性给药的重要性 * ADL量表 58:40 ADL量表的使用需要培训吗? 59:46 什么情况下要抓紧就医? 01:02:15 别将就了、勇敢的大声说出来 01:03:50 三位医生对患者的寄语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65分钟
24k+
4天前

VOL.170你还在用冰箱这样存取食物?当心一口吃进ICU!这毒1mg致死?

这病说来话长

夏日炎炎,冰箱成了我们最信赖的“保鲜保险柜”,却不知它暗藏细菌陷阱:从耐寒的李斯特菌到无色无味、耐高温的米酵菌酸,只要储存、解冻、回冻稍有不慎,就可能一口“误进ICU”。本期邀请ICU重症医学科的子涵医生,带你剖析冰箱里那些“隐藏的杀手”——最该分区存放的食材、最易踩雷的操作误区,以及夏天夜宵烤串、果蔬存储的全套健康指南,让你的冰箱既保鲜又安心。 嘉宾介绍 社交媒体 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 子涵:DrZoe 合作及微信群 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 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 时间轴 02:05 冷藏≠无菌 02:30 还有一些耐低温的细菌 03:00 冷冻≠无限期保存 03:25 肉类和海鲜类的保存期限 05:40 家庭冰箱常见的温区分别适合存哪些食物? 08:52 这居然是解冻食物的错误做法? 12:04 “隔夜菜”这个词到底什么意思?放几个小时就叫隔夜吗? 15:15 为什么有人吃了一块隔夜鸡翅,几小时后进了ICU? 17:45 冰箱里的细菌种类有哪些? 18:39 隔夜的绿叶蔬菜要当心? 19:32 北方的凉皮,南方的肠粉放置时间过长会有致命毒素? 21:18 哪种椰子不能买? 22:16 米酵菌酸低温和高温都无法消灭? 23:11 “看起来没问题”的食物也可能含有致命细菌? 25:27 什么是食源性致病菌?和普通“拉肚子”有何不同? 27:24 剩菜剩饭最多能保存多久? 28:15 热菜可以直接放冰箱吗? 31:48 解冻食品可以再冻回去吗?这会有什么后果? 33:52 家庭里要不要定期清洗冰箱?多久一次? 34:52 冰箱怎么清洗才有效? 36:08 夜宵致命三件套都是哪些组合? 37:46 “自我感觉没事”能不能说明食物就安全?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40分钟
48k+
4天前

VOL.171歌手赵传:医生曾警告“血管插不进”!为演唱会储备体能保持心肺功能

这病说来话长

本期邀请到了华语乐坛传奇歌手赵传,他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经典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的回忆,更与我们分享了自己如何在繁忙的歌手生涯中,始终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他谈到如何通过运动、合理饮食以及心理调适来维持健康,特别是他对运动和生活习惯的重视,从篮球到重量训练,每一项都体现了他对健康的高度关注。此外,赵传还提到如何在多年的音乐生涯中保持嗓音的健康,分享了许多关于嗓音保养的小秘诀。本期节目不仅带你走进歌手的生活,还能让你从他的健康理念中得到启发,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身心的平衡。 嘉宾介绍 社交媒体 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 合作及微信群 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 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 时间轴 00:13 Intro 03:11 Chatgpt和DeepSeek对于赵传保持状态的回答 03:37 赵传开始注意健康是因为一次就诊经历 * 运动 05:16 “我的舞台表演和唱歌的方式算是体力活” 05:44 增重和减重之间如何平衡 09:14 除了打篮球还有哪些运动方式? 11:12 走路也是一种运动方式 12:22 比CityWalk还要早的Walk * 饮食 14:30 喜欢吃,但也会在意 15:02 前几年才知道的保养嗓子的“秘诀” 16:22 “丹田之气”也是和运动有关 16:54 呼气检查时候的动画游戏里有一只小小鸟 18:13 赵传谈《我是一只小小鸟》,起初也不知道会唱多久 19:03 《老不休》是源自一个谐音梗 21:40 赵传解读“未来会怎样究竟有谁会知道”是什么意思 22:05 2025.赵传《给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巡回演唱会城市计划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27分钟
11k+
4天前

VOL.172谭博士/大白牛/小龙:国产创新药到底是真趋势还是虚火?ASCO大会一手现场直击

这病说来话长

刚从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归来的大白牛,带回全球肿瘤治疗领域最前沿的一手信息,深度解析国产创新药在ASCO上的亮眼表现。工银瑞信基金经理谭博士,从投资专业人士视角解读这些成果背后的趋势与逻辑——这是真突破,还是一股虚火?公共卫生专业领域的小龙从毕业就亲历了各药企的一路成长。本期是医生与基金经理的直面对谈,是值得所有关注大健康和国产创新药产业发展以及投资机会的朋友认真听完的一期! 嘉宾介绍 社交媒体 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 小龙:火爆猴小龙 大白牛 小红书 大物是也 小红书:大物是也(B站同ID) 合作及微信群 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 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 时间轴 * 关于嘉宾故事 02:27 为什么谭博士要从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转身到了金融领域? 03:16 大白牛从临床到药企的原因 04:44 小龙从公共卫生直接到了药企 * 关于ASCO 05:28 ASCO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全世界的药企都抢着去? 06:25 中国创新药在ASCO上拿金牌了? 08:01 谭博士对于本届ASCO的观察 09:16 小龙把创新药和仿制药比喻成列车 * 创新药VS仿制药 10:18 谭博士从投资视角如何看待对创新药和仿制药的关系? 12:06 小龙从毕业就参与了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 12:55 创新药的转型很容易么? 13:39 过去十年真正转型成功的传统药企更少? 14:08 2018年前是分不出来创新药产业和仿制药产业 * ASCO上的中国高光 15:08 这次ASCO最让大白牛震撼的中国成果是什么? 17:15 中国创新药企展现的研发势头可持续吗? * 中外对比:优势与差距 21:29 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处于什么位置?优势和短板在哪? 23:21 药卖的便宜不一定是最好的状态? 24:15 国内药企对于决策迅速就是机会 * “好药”和“好产品” 25:56 患者实实在在获益是评价一款药物的角度 28:39 疗效≠患者获益 29:26 “药品不是用来赚钱的,但是患者能从药品中获益,利润自然会来” 31:13 客观缓解率(ORR)、生存期数据,对患者意味着什么? 33:37 从投资角度和临床角度是一致的 34:36 药企如何平衡‘全球首创’和‘患者可及性’? * 国产药出海 37:24 中国创新药企业一定要出海吗? 39:05 大白牛对于中国创新药企的担心 40:43 谭博士对于创新药产业生态和竞争力的分析 43:24 MNC的解释 43:37 BTK的解释 43:54 小龙认为我们自己的产品先要“走出去” 45:01 国产药出海都有哪些秘密武器? 46:23 在技术端,目前中国创新药企有哪些技术手段? * 暗礁与风浪 48:08 中国创新药企目前都会遇到哪些挑战? 49:51 药物研发对受试群体招募的优势 51:40 未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限制有哪些? * 期待 53:31 小龙对于脑部疾病药物的期待 54:04 大白牛对于自身免疫类疾病、肿瘤等疾病治疗的期待 54:49 谭博士对于抗衰的药物期待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58分钟
24k+
4天前
这病说来话长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