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回顾了中国创投行业过去30年的演变,从1998年开始至今,展现了技术革新、产业趋势判断、创始团队识别及管理层评估的重要性。讨论跨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至当前人工智能、具身智能领域,强调投资者需适应市场变化,寻找新机会。 录制时间:2025年8月12日 🎺本期嘉宾 姜皓天:至临资本创始人,北极光创投前董事总经理。姜皓天先生自1998年开始从事私募股权投资,是中国第一批VC资人,在20多年中国本土从事创业投资的生涯中,持续关注TMT、互联网消费、产业互联网等领增的投资,累计投资了70多家公司,金额近30亿人民币。 投资实战派主理人:大卫,专注于股票投资,构建了一套开源的投研系统,持续跟踪大消费,大科技,大周期等领域;经历多个经济周期和市场环境,对企业生命周期及地缘政治周期有独到理解。 投资实战派主理人、精选50Club发起人:永庆(wx:aqing5210305),从业近十年,先后就职于PE、对冲基金和家办,关注大消费、大互联网和大周期等行业的投资机会;投资思考和记录见公众号&雪球:投资实战派 *本期节目仅为嘉宾个人经验分享,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和推荐。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并获得许可。 💿 播客概览时间轴 00:00 投资与创业经历分享:从产业投资到风险投资 10:44 中国创投行业兴起与早期挑战 20:16 互联网公司发展与创投视角下的时代变迁 24:22 网络效应、马太效应与复利效应的叠加推动互联网巨头成长 40:15 互联网发展拐点与流量红利分析 51:06 风口论下的企业成败与互联网模式的变迁 01:05:24 投资策略与政策影响下的行业选择 01:23:45 创业公司投资与领导特质探讨 01:34:53 投资风格与创业公司成功的关联性 01:37:12 行业观察:成功创业者的特质与成长 01:41:20 草根创业与互联网巨头的持久战 01:44:59 新质生产力与精英创业的机遇与挑战 01:48:59 投资与初心:选择与坚持的重要性 节目简介 投资不迷茫,实战派带你闯。投资实战派是一个专注于投资实践、商业研究、经验交流的播客。 投资实战派“知识星球”,主要提供:播客的文字版+高质量信息源;全球精选50公司持续跟踪,可以在知识星球中搜索“实战派”。 投资实战派“精选50Club”,两大活动主题:深度研究和讨论50家全球有竞争优势的公司,提供少量精选50Club付费旁听会员名额。(见文末图片) (苹果用户想要「加入星球」,只需要点击星球预览页右上角的「分享」按钮,再点击分享到「微信」,然后在微信内打开刚才分享的页面,即可使用微信支付加入星球。) 粉丝群可以加小编微信aqing5210305,备注“播客”,因运营有限,优先产业界人士、投资机构等,需要发名片和介绍做简单筛选,望理解。
亲身经历投稿:jk159357db / 18730336647 / 15932376985 加微信听友群:jk159357db / 18730336647 / 15932376985 投稿、反馈与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播客聚焦于一起发生在内蒙古的骇人惨案。案发现场令人毛骨悚然。报案人因惊吓过度最终不治死亡。警方经过调查发现,案件涉及谋杀、强奸和盗窃,凶手手法极其凶残。细节揭示了凶手的心理变态特征,令刑警们也心有余悸。案件调查历时多年,最终能否揭开真相? 主播:猜,辉子 节目剪辑:猜 封面制作:猜 文案整理:猜 片尾曲:《危险游戏》
今天分享的是 J.P. Morgan Private Bank 于 2025 年 9 月发布的市场展望《The Crossroads of Geopolitics and Markets》,内容来自其新加坡午餐会。研报原文共计59页。 [图片] 核心聚焦在宏观环境、政策路径以及投资布局。 [图片] 本期内容: 主播 左兜儿 幕后制作 右兜 如需获得更多及时研报、英文原文,模型技术研报,模型交易日志,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圈子《左兜进右兜/美股策略》
片头片尾曲: 《no me culpes por sentir》 - Kevin Kaarl 时间表: * 关于流畅性 00:43 * 闲聊世界杯预选赛 05:37 * 进攻全靠马杜埃凯 10:27 * 莫斯克拉的出球 15:08 * 恩瓦内里让人看到希望 17:00 * 哲凯赖什又进球了,算是完成任务了 21:59 * 欧冠预测 26:37
光子是大多数医美新人的初体验,被认为是入门基础项目。但实际上在业内人看来,光子的功效是被低估的,它绝不只是“日常维护”项目那么简单。在懂行的医生手里,它是一台八面玲珑的仪器,不仅解决肤质问题,更能作为抗衰手段来使用。光子不基础,它大有来头。 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了两位大咖,一位是光子技术奠基人之一的Michael Gold教授,它将OPT升级为AOPT,带来了更加舒适和高效的光子体验。另一位则是我们熟悉的宋为民教授,有着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当之无愧的国内皮肤科大拿。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如何看待光子技术和行业内的现象。 本期节目为中英双语,我们会将两位教授的回答内容大致列举在shownotes中,希望大家可以愉快食用。本期评论区揪3位小可爱获得颜贝金护肤礼包,大家积极参与起来哦! ———————————————— 01:10 光子的迭代・第一代光子特点:疼痛明显,采用脉冲式尖波,峰值高・Michael Gold 教授的技术突破:研发 OPT(脉冲波)模式,后续升级为 AOPT 等,将尖波改为方波(拆分脉冲),提升舒适度与效果 05:25 光子治疗的关键影响因素・操作人才是核心・市场乱象 06:43 Q1: 光子技术成熟数十年,为何被视为医美小白初次尝试的最佳选择? ・宋为民教授解答: 可改善雀斑、黄褐斑、光老化晒斑、红血丝、玫瑰痤疮、细纹、毛孔粗大等,“一举多得” 滤光片多,能针对性解决多种皮肤问题,满足美白、改善肤质等核心需求 ・Michael Gold 教授解答: 光子技术安全、效果可复现、经过长期验证 临床中常推荐新手 clinic 优先配备光子设备(如 Stellar IPL,第六代) 需搭配护肤、防晒,基础护理是关键 10:23 Q2:光子技术有哪些新的发展与升级? ・Michael Gold 教授解答: 冷却系统更精密,无需担心皮肤表层损伤 applicator / 滤光片类型多,可定制光斑大小 新增痤疮滤光片、血管滤光片,针对性解决亚洲常见的痤疮问题 能量传递方式优化,治疗更安全 ・宋为民教授解答: 从第三代科医人光子迭代至 M22 2024 年升级红外线光子 13:04 Q3:为何部分医生治疗仅 10 分钟,部分需 30 分钟?时间差异反映哪些问题? ・Michael Gold 教授解答: 时间取决于操作者熟练度,熟练医生 10-15 分钟可完成面部治疗(仅治疗环节) 治疗外需预留沟通、术后护理指导时间 强调选择懂设备、有经验的操作者 ・宋为民教授解答: 10 分钟快速治疗多为传统治疗性打法 30-40 分钟治疗为体验式抗衰打法 18:24 Q4:长期规律光子治疗(季卡 / 年卡)有哪些累积效益?是否适合所有求美者? ・Michael Gold 教授解答: 不固定推销套餐,需因人而异; 新设备(如 Stellar)部分人 1-2 次见效,后续维护频率由患者需求决定 目标是 “自然抗衰”,而非 “返老还童” ・宋为民教授解答: 国内光子更侧重抗衰,2-3 个月一次、一年 3-4 次治疗 西方侧重治疗,亚洲人因美白需求,更依赖光子改善光老化与抗衰 若设备能实现 3-4 种抗衰功能,接受度会更高 22:16 Q5:如何最大程度减少光子术后反黑? ・Michael Gold 教授解答: 术前术后规范护肤是核心 术后必须坚持防晒,即使阴天、空气质量差也需涂抹 可搭配专业护肤产品辅助预防 ・宋为民教授解答: 亚洲黄种人激光 / 光电治疗易反黑,需结合整合式治疗与整全护肤 好医生会通过术前术后搭配专业护肤,预防反黑、爆痘等不良反应 25:38 Q6:对年轻中国医生选择光子设备与开展治疗有哪些建议? ・Michael Gold 教授解答: 避免选择廉价光子设备(市场存在大量仿品) 优先选择有长期口碑、能提供技术支持与培训的品牌合作 护肤领域需与优质品牌合作,获取最新信息 鼓励尝试成熟新技术,长期投入有回报 ・宋为民教授解答: 不盲目追求低价光子,需选择专业产品与医生 医生的诊断、审美与操作技术比设备更重要 严肃医美应坚持专业,不拒绝流量但不盲从低价 ———————————————— 本期主播: kenjijoel: “退休”主治医生 将近二十年护肤博主 资深美业内行人 粗盐: 美业新鲜血液 新晋医美爱好者 —————————————— 医美内幕、行业八卦都在这里,一起变美省钱不踩坑! 点击上方「订阅」按钮,不要错过我们哦!❤️ 想来我们的听友群一起玩? 欢迎找我们聊天↓ Joseph20171201
本期主播:依旧是 @刘旸教主 寄己个儿 聊喜剧版块这周继续!这期我们来聊聊喜剧理念、喜剧审美、喜剧综艺方面的小问题~ -脱口秀的重点是表达还是好笑? -脱口秀越来越倾向讨论高价值的议题,价值难道真的是更重要的事了吗? -现在对于小品和sketch反价值、反煽情的态度越来越浓厚,但大家却很希望在脱口秀里听到表达和价值,这种矛盾对于喜剧人来说会很无奈吗? -如何看待一些只是为了输出观点、但并不好笑的内容?脱口秀究竟是让一个人站上去讲述观点和故事,还是给大家讲笑话? -创作者在创作时,是共鸣第一还是“好笑”第一? -教主对内部梗的看法? -教主是怎么定义烂梗的呢? -很多歌曲可以一直唱、反复听,但sketch作品或脱口秀段子好像很难反复看且每次都笑,那什么样的梗(作品),是可以让观众反复不厌烦地多次看并且还能笑出来呢? -脱口秀现在是不是越来越朝“表演化” 改变了? -一个段子里面艺术加工和真实的部分一般要占到多少才合适? -怎么看待选手把巡演作品全部搬到节目上?是因为创作力后劲不足吗? -单口喜剧在国内,是会向着越来越敢说的社会议题发展,还是会向着线上娱乐性质发展? -大家总说线下更好笑,那线上和线下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欢迎收听本期播客! 小红书&B站&微博:无聊斋 节目公众号:无聊斋、单立人喜剧 自荐成为嘉宾:无聊斋公众号回复“投稿”
主播|kamin Johnny �当当当~全新企划:《随机网友计划》正式启动!欢迎各位网友参与到企划当中来,有意向的朋友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就能与我们取得联系哦。 #24年9月 《vol.194 土木小哥转职开网店又来趟自媒体?》 《vol.195 把一次性胶片相机漂流给九个女生后…》 《vol.196 好像找不到理由买游戏机了,主机的世代会终结在PS5 Pro?》 《vol.197 毕业旅行!一人自驾七省,21天探索之旅》 #23年9月 《vol.142 同学各位找个位这是你的开学礼(粤)》 《vol.143 跟猎头谈,但不找工作》 《vol.144 Apple秋季2023:钛无聊》 《vol.145 应届,留学,半导体工程师》 #22年9月 《vol.90 密密斟|谈粤语非要带「文化」?(国)》 《vol.91 针对 Apple 2022秋季发布会的批评建议》 《vol.92 我的头像你的头像为啥是这样|偷你选题》 《vol.93 两年了!我们又在闲鱼遇到这些事》 #21年9月 《vol.38 K的零工记录》 《vol.39 我上①次玩手机还是在上次》 《vol.40 我好像之前梦到过的Apple秋季发布会》 《vol.41 一个人旅行》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请不吝分享和订阅,非常感谢! *本节目每周一于Apple Podcasts|QQ音乐|网易云|小宇宙|喜马拉雅|Spotify|及其他泛用型播客平台更新
大学时有幸读了徐老师的《刀与星辰》,对我后来的工作帮助很大,《一代宗师》《师父》也是我很喜欢的电影。这本《通灵宝玉与玫瑰花蕾》又一次,再一次,带给了我极大的阅读乐趣,这次聊天又弥补了没听过传说中北电徐老师的课的遗憾,收听愉快! 本期内容包括: 03:20 《红楼梦》与《通灵宝玉与玫瑰花蕾》 08:23 曹雪芹和大师导演们的共通之处 14:09 大师们的八卦太多了 19:56 徐浩峰与曹雪芹的“交流”与交集 23:38 为《红楼梦》后40回“平反” 32:44 原来《红楼梦》还是一本功能参考书 36:15 实用的导演技巧 40:03 乙方都该学的小招数 42:11 孔子的静坐之道 52:04 贾宝玉最终变成“超体”了? 《通灵宝玉与玫瑰花蕾——〈红楼梦〉中的导演课》 人世是假象,《红楼梦》是真相。 曹雪芹竟是电影大师?《红楼梦》藏着剧作大法! 以导演审剧本之法,澄清曹雪芹原话,点破脂砚斋伪批 导演、作家徐皓峰导演思维逐帧解红楼 原来《红楼梦》还有这些“潜台词”! 红学之外,还可以这样学红! 换个角度读经典!用镜头看《红楼梦》里的“表演”与“冲突” 徐老师的画作
好久不见,我们复更啦! 一档坐标青海西宁的自我成长和治愈陪伴类播客。保持一颗探索求知的好奇心,在这里我们什么都聊。 新一季除了夏夏,同时邀请了【好斋】主播猫坤共创,【站在疯口】主播西兰花以及她10后的女儿April作为飞行主播参与录制。 同时也希望找到更多散落在各地的青海年轻人以及来到这里学习、工作和生活有趣的你们。本期嘉宾小媛一直保持谨慎谦虚的态度讲述自己如何从青海小县城一步步定居上海,以及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和职场的挑战。她也分享了教育经历和职业规划的转变,以及对金钱观念和未来规划的新认识。在另一档播客 新中年的热汤冷面 她分享了裁员后具体的职业规划,35+外企白领主动举手裁员,她有过后悔吗? 你还可以回听播客 阿门六 中其他嘉宾的个人分享。而这个板块今后也会继续在这里更新。 本期节点: 04:48 外企职场人主动选择离职转型 06:29 从‘小镇做题家’到逆袭之路 10:58 高考志愿选择与就业影响探讨 13:28 教育与实习意识对命运改变的影响 16:35 从西北到南方工作的体验与反思 18:34 职场成长与跳槽决策 20:26 从共享中心到外资银行总部 25:20 上海落户与购房之路,从学历提升到人才引进 28:23 家庭决策与房地产投资带来的生活变迁 34:02 原生家庭影响与个人成长:从回避冲突到勇敢表达 39:35 理想亲密关系与个人成长的平衡 48:57 裁员后的新人生有了哪些改变?
被放鸽子2年之久后,终于邀请到2位优雅吃蟹的嘉宾上线,分享他们对于吃大闸蟹的热爱~ 【本期主创】 蓝叔叔、墨水、黑人 【本期要点】 04:22 吃蟹,需要仪式感 09:00清蒸是对大闸蟹最高的礼遇 12:11 西江蟹,大闸蟹的广东老表 15:51 挑蟹的这些眼力 20:37 网购大闸蟹,怎么“避坑” 23:18 吃一顿大闸蟹需要配几部电影? 29:19 吃蟹如果不同步,我们还是不要交朋友了 31:02 沙拉酱是个好伙伴 32:16 大闸蟹吃多少个才算够 38:14 和大闸蟹罪般配的电影…… 40:14 大闸蟹配什么酒? 42:16 痛风和蜜月,都也不能阻挡我对大闸蟹的爱 43:55 每年的第一顿大闸蟹 53:13 好蟹,三两半 55:56 贵,珠江口的黄油蟹 01:02:07 非原产地的大闸蟹 【本期剪辑】 蓝叔叔 【重要通知】 欢迎添加小助手 “不讲道理的汪(狗头)”(VX:Nobebe821) 加入听友群 点击订阅,不错过我们的每次更新 你的每一条评论、转发,都是支持我们奋发涂墙的口粮和子弹 【关于我们】 宇宙万物,不讲道理!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豆瓣播客| 宇宙只要不爆炸 我们永远与你坦诚相对 一起跟无趣的世事 不讲道理!
“我花的钱值不值?””我付出的劳动换来的生活到底公不公平?” 最近,罗永浩炮轰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那么贵”,引爆全网热议。其实,预制菜早已是行业常态,为什么这次却掀起轩然大波?在本期节目里,我将带你回顾事件经过,梳理消费者与餐饮企业之间的认知错位,并结合行业数据,聊聊物价敏感、社会情绪投射与公平感缺失,为什么让一盘菜成了全民焦点? 00:17 引子:罗永浩一句话引发的风波 00:54 事件经过:从罗永浩炮轰,到西贝回应,再到舆论发酵 04:01 为什么引发众怒?——物价敏感&社会情绪投射 05:31 呷哺、海底捞、小菜园等餐饮客单价整体下降 07:16 消费者愿意为看得见的新鲜多付20%的费用 09:03 社会情绪投射:工资没怎么涨,生活处处在省钱,结果吃个饭还要被糊弄?! 15:07 日本中央厨房实行多年,餐饮的透明化、分层与消费者教育,给中国行业的启示 18:27 回到核心——我花的钱到底值不值?我付出的劳动换来的生活到底公不公平? 本期节目涉及到的数据/材料: 1、呷哺呷哺、小菜园等2021-2024年客单价变化趋势 2、绿茶集团2022-2024年盈利表(人均消费数据逐年下降)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