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t:1,致敬兰州,陇上喜雨;2,不串台的畅姐,不能挡的萨科;3,风骚大吉鲁,今有梅里诺;4,小队长复活,小恩瓦低调;5,盛赞斯凯利,智识廷贝尔;6,前方预警,门迪在线;7,边翼卫群像,阿森纳不缺席;8,大中锋热市,德拉普成色几何?
hi hi大家好,本期是【屠龙大实话】系列第24期,这期想和大家聊聊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专注力。 这一期原本是想慢慢排大咖的,但话赶话,我们实在憋不住了。 起因是朋友家长群里有一个炸裂的话题:现在有不少考试竞争压力大省份的家长,让本来没问题的孩子吃“专注达”这种类似利他林的药物。让没有被确诊ADHD的小朋友去吃治疗ADHD的药物。 家长们这样做就是为了孩子能在学习和考试中更专注、拿更高分。这事听着挺魔幻,但是却真实地在发生。 于是我的家长朋友们都很焦虑:别人家的孩子吃了,我们要不要吃?药物提高专注力,这到底是捷径,还是歧途? 因此在这期音频中我们想和大家深入聊聊以下问题: 专注力”到底该怎么科学培养?孩子专注力时间越长越好吗?为什么“发呆”比“死磕”更能解难题? 用脑科学的知识来分析,为什么专注力时间久并不等于学业成功,以及两种大脑状态到底是怎么回事?(专注态和静息态) 我们还一起聊了类比思维的重要性,为什么在脑科学实验里,实验结果显示“化学”和做饭相似?这个实验带给我们什么启发? 同时还探讨了神经反馈技术和冥想的作用等等。 借由这期播客,我们想告诉大家,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与其追求“坐得住”,不如培养“收放自如”的认知弹性。教育并不是举重式的力量比拼,而是花样滑冰般的艺术。 感谢各位的收听和支持,如果你有更想听的内容,欢迎留言给我们哦~ 本期时间轴: 00:36 正常孩子吃治疗ADHD的药,只是“感觉上”更专注,真能有效提升学习成绩吗? 08:42 治疗ADHD的药物就像整容外科,本是为了让“异常”变“正常”,而不是让“正常”孩子变“超常”。 14:40 孩子的专注力时间越久越好吗?正常孩子的专注时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延长,影响孩子学习效果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20:16 为什么脑科学实验显示人脑会认为“化学”和“做饭”这两个话题相似?——揭秘由人类智力产出的类比结构的学习方式。 27:48 人类要想有大的突破,必须有超越自己学科的思维框架、超越图书馆架构的创新想法,这一结论在语言中同样适用。 30:02 在高考竞争激烈的大省,成绩分布是一种纺锤形分布。成绩如果想从较高变更高,靠“吃药”提升注意力有用吗?其实在学习中真正的突破是需要大脑能够灵活切换状态,需要有很强的创意与放松,进入静息态。 34:39 用模拟城市宵禁举例来讲讲大脑中短程链接和长程链接是怎么回事。 36:54 有时候,人的直觉和决策是通过大脑把不同的经验和类比连接起来的,放松时更容易发现这些联系,就像解开一个难题的瞬间,所有线索突然对上了。 41:03 从诱导静息态拓展聊聊一项能提高“人类大脑精准控制”的技术——神经反馈技术,现已应用于运动员训练和老年人记忆改善等多个领域。 47:11 屠龙博后时期做过的实验表明:冥想训练能帮助人更快地调节大脑频段,进入放松或冥想状态。 55:33 屠龙在教培公司时的一个小实验告诉大家,真正决定孩子学习能力的不是专注力。控制情绪、调整状态比专注力更值得练。有很多能力的价值是超越专注力的。 01:00:54 如何辨别自己进入的静息态是不是对的? 01:02:15 过分追求专注力的提升类似于运动员过分消耗肌肉,没有任何放松。 背景音乐:Hero-Family Of The Year 欢迎大家关注主播账号: 微博:@屠龙的胭脂井 @思维螺旋 @百科成长课 @屠龙星球(就是主播鸡仔) 小红书:@屠龙的胭脂井 @屠龙的口袋 @屠龙职场进化论 @屠龙两性脑科学 公众号:屠龙手段 百科成长课 其他【屠龙大实话】发布平台 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FM | 苹果Podcast,全网同名。
本期提问:社交媒体时代,点赞、关注是否能影响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当虚拟认同成为常态,我们该如何找回真实的自我评价? 你的心事儿这里说,你的烦恼我来答,欢迎收听心理这点事儿。 「心理这点事儿」有声节目及图文内容将聚焦于“你的烦恼·我来答”的日常心理困扰的答疑解惑。每周从大家的留言或知乎平台上选择3个提问进行解答,每期回答一个问题,每周更新三期,每周的一、三、五中午12:00将各大有声APP进行有声节目的更新(如遇节假日暂停更新)。 主播:@笛笛:有着6年的心理咨询执业经历,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 |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 |北京知名高校心理咨询师 | 在成为心理咨询师之前,拥有15年的影视娱乐及传播行业工作经验,曾任职于全球500强企业和国内一线电影公司管理岗位,参与策划、制作、营销多部国内外知名影片。 如有心理咨询需求,请关注“心理这点事儿”公众号,输入“心理咨询”获得咨询师笛笛详细的专业相关介绍及具体的预约流程。 「微信公众平台」将同步开启「解忧留言板」,请搜索“心理这点事儿”公众号,在「解忧留言板」中留言(留言将不会公开展示),可以将当下困扰你大大小小的心事儿留在那里,我们将通过播客节目及公众号进行解答,为你排忧解惑。同时期待你的关注、订阅及转发分享。
本期节目是我们与北京广播电台FM87.6演艺群英会栏目的一次串台录制,我被受邀聊聊自4月18号起在北京举行的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展映片单推荐。 我将与主持人昊洋一同从抢票、展映片单聊到参与北影节的种种体验。录节目之前还在感慨,居然有幸从播客录到了广播的录音室,也算是回归到播客最初的形态了,还请大家一起来听听吧~ 请大家帮忙多多关注、订阅我们的节目,并给专辑打个好评,谢谢大家! 完整节目\文案或加入听众群请在微信搜索公众号“播客不可说”查看! 节目流程: 00:00-02:08:节目信息 02:08 - 03:38 节目开场与嘉宾介绍 03:38 - 04:38 竞赛单元与展映单元的区别 04:38 - 09:38 抢票攻略与黄牛乱象 09:38 - 17:08 主竞赛:喜剧演员转型与推荐影片 17:08 - 28:08 排片策略与观影体验** 28:08 - 42:08 展映单元亮点与创新尝试 42:08 - 55:43 电影节的意义与呼吁观众关注多元单元 55:47-56:52 节目尾声 节目阵容: 控场MC:昊洋(FM87.6电台主播) 嘉宾:Santaku Dai 剪辑:Santaku Dai
本期内容: 在本期播客中,主播与马军老师和判官老师分别讨论了何同学因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对网约车司机看法而遭遇的网络暴力事件。 何同学的评论引发了公众的热议和不同的反应,尤其是在B站平台上,许多年轻人对他的言论表示不满。两位嘉宾深入探讨了社交媒体对个人表达的影响、阶级意识的冲突以及公众人物面临的道德约束。节目揭示了在当今信息时代,真实的声音如何被误解和压制,探讨了言论自由的界限与社会的复杂性。 时间线: 【第一部分 马军老师】 马军,脱口秀演员,播客《不开玩笑》《今马讲》主播。曾就职于阿里巴巴集团,《凤凰周刊》记者。 00:02:04:网约车司机好评背后的阶级问题:何同学的道德瑕疵? 00:05:59:阶级固化与社会流动:B站与脱口秀行业的阶层差异认知 00:11:59:那些建议和警告:公众人物的言论责任与后果 00:18:01:话语权与社会镜像:我们如何定义公共人物? 00:24:03:程序员界内的争议:开源代码的署名权与抄袭之间的界限 00:30:03:探讨企业利润与员工工资的关系: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00:36:05:经济学视角下的生意与道德感:思考何同学事件的两个观点 第二部分【判官老师】 判官,前产品经理,现个体户,公众号「判官老司机」作者 00:42:07:道德观念的转变:从何同学到网约车司机的平等观念 00:48:09: 新闻报道讨论:立场、视角与阶级差 00:54:09:头部博主的言论:从娱乐大众到伤害他人的情感价值 01:00:10:流量与焦虑:网红的宿命观念探讨 01:06:09:自媒体团队的责任与风险:粉丝量增长背后的挑战与危机 背景音乐: 老王乐队《那些失眠的夜和难以忘怀的事》 👧在哪里还可以看到主播 小野酱 即刻:小野酱大漂亮 小红书/微博/公众号/虎嗅/知乎/豆瓣:作家小野酱 📻本节目收听方式: 🎉《食野之评》全渠道上线了。 您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蜻蜓FM、荔枝FM、苹果Podcast、Spotify、youtube、sound on、Google podcasts、Overcast、CastBox、pocket Casts等收听! 🌊关于第九声浪 【到达不止于目之所及】 「第九声浪」用声音拓宽你的精神疆界 我们有这些播客: 食野之评、大北窑14F、过期少女、严肃喧哗、citywork、Cresswell Lane,欢迎多与我们互动。
主播:野人、来野 本期主题:如何提升安全感? 以下为AI简介 聊聊安全感从何而来?为什么给伴侣打分时,会留出零点几分的空间?不可预测性如何影响我们的关系?亲密关系中,坦诚交流真的能带来安全感吗?当一方在吐槽时,另一方应该如何回应才能让对方感受到被理解与支持? 02:01 刚刚好,我在这里:信息、情绪和安全感的故事 04:43 建立信任感的关键:真诚沟通与认可彼此的价值 09:28 来野,你是我心中的小太阳,给我带来无尽的温暖与幸福! 14:13 学会宽容与接纳:处理人际关系中的愤怒情绪 18:57 地铁吵架事件引发的争论:野人与来野之间的冲突 23:43 地铁出口的争吵:情绪失控与包容的挑战 28:26 在寻求安全感的过程中,我们该怎样面对不安和疑虑? 33:11 如何提升关系中的安全感?科学支持的情感表达方法 37:56 建立健康异性关系:保持边界与安全感的技巧 42:39 如何处理彼此的异性关系:建立界限与承诺的重要性 47:26 吵架如何破坏安全感和信任感,吵架后的和解之路却如此简单? 52:08 寻求舒适圈:解决现代人生活压力的关键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心理学播客《动点心思ThingsChange》 动点心思是一档由多名北师大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研究生开设的对谈类播客,将至少包含心理学角度解读热点话题、心理学书籍分享、心理咨询常识科普等三个专栏,感谢您的订阅。 加群/相亲:tasiaqiang 投稿:[email protected]
燕外之意 · 第 181 期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我和外国人谈恋爱》。 你有和外国人恋爱过吗?你觉得其中和国人恋爱的最大差异是什么?有你感觉好的,或不好的东西吗? 有没有什么文化差异,或者你感受到了共性?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呢? “和韩国人谈过恋爱,哈哈,比我大六岁的哥哥,很大男子主义,不准我叫他名字,一定要叫欧巴。那段时间和拍韩剧似的。我爸妈见他,吃饭的时候他喝酒都不能看我爸的脸一直低头,碰杯时酒杯也低半个杯,吃完饭我们坐车走了,我妈惊诧地说他还在车后面鞠躬目送[哈哈]” “哈哈现在的男朋友就是土生土长的荷兰人,刚开始最震惊我的是他原来坐着尿尿,因为这样干净卫生。虽然小我8岁,但我仿佛第一次谈一段成熟又年轻的恋爱。最大的感受是他尊重情绪,尊重对方的感受,以及任何问题都可以聊,双方都尽最大的努力要解决问题,但是也不害怕分开,像水流一样,自由又坚固。 比如吵架的时候我喜欢冷暴力,他对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talk to me”,他会反复追问到底令你不舒服的点是哪里或者你的情绪是沮丧,愤怒还是不安。我竟然在他的追问下,对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有了具体的认识,之前认为不可名状的东西,原来都是有源头的,我在这段感情中逐渐清晰的认识自我。” “一个小事:生理期来太猛,血弄酒店床单上了,🇩🇪男的看到马上去拿毛巾处理,一边处理一边夸,“这是很好的血!颜色很健康!” 夸得有点好笑完全消解了尴尬。就像他说的,月经不过是最自然的事情。” “其实最大的感受就是其实不论中外 归根到底也都是男的,国籍和文化背景再怎么不一样,男的的劣根性在哪都很凸显。性别意识再好,也还是逃脱不了社会规训。只不过欧美国家男生会认同“being feminist is correct and girls like that”,但实际上怎么想因人而异。” “白人,跟我抱怨他妈妈不好,具体不好在,他去西班牙读书、再来中国读书的过程中,他的妈妈什么都没有帮他,只是给了钱。我听完愣了,请问你妈妈不好在哪里?钱都给了还要怎么帮你[苦涩][苦涩]我家里不找我要钱都是我福气大了” “我没法跟他解释清楚甄嬛传、赵本山小品的每一个笑点,对于小品爱好者、跟别人一起模仿经典台词爱好者来说是痛苦的🙏” 本期大家的分享和故事,有的非常幽默,有的有些淡淡的哀伤,简直是跨文化比较大杂烩。在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以及遥远却相似的恋爱对象时,我们都好像在更了解自己一点点。 /Staff/ 主播 | @在也门钓鲑鱼 @尉迟燕窝 后期 | 吉欣 如果您想参与话题征集,请留意两位主播的微博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燕外之意official 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QQ音乐 | 荔枝FM | 苹果播客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 蜻蜓FM
经历了去年一年的环球旅居后,今年我又搬回了杭州,想在熟悉的城市搭建固定的生活routine。也许是由于心境的变化,在去了很多地方,尝试了很多事情后,我的身体和心灵都告诉我它们想好好休息。 于是这段时间在杭州,我如愿实现了每天自己做饭、健康饮食和每周坚持运动的生活作息。这是我自由职业8年来最“自洽平衡”的一段时光,也是我辞职之前对“自由职业”生活方式的想象。 前阵子,我在杭州见了老朋友张小哈,2022年我刚搬到杭州时,我们做过一段时间邻居。那时候的我们都处于自由职业和创业非常高压的阶段,常常工作起来没有节制,身体状态也不太好。这次再见到小哈,她整个人由内而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身材到皮肤,从精神状态到心态,都有质的提升。 本期节目,我们聊了聊各自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如果你最近也处于比较焦虑、高压的状态,希望这期节目能帮你解压。 【嘉宾介绍】 张小哈,10年IP 设计/视觉/品牌/插画/UI设计经验; 8年自由职业,创立了张小哈设计工作室,服务多家知名企业; 插画三维培训讲师(学员2000+) ; 漫画作者,已出版漫画绘本《创造力的形状》; 自媒体博主,全网关注人数10W +。 【主播】 林安,多平台内容创作者。26岁辞去全职工作,自由职业至今。做过摄影师、自由撰稿人,出过一本书《只工作,不上班》,也创过业。兴趣很多,人生很长,所以干脆拿来探索。 【时间线】 03:27 当你的工作陷入惯性高压时,身体会报警 11:58 调整状态第一步,运动永远是解药 18:34 偶尔按下暂停键,生活并不会完蛋 23:08 花更多时间关注身体,工作反而更高效 29:13 每天只做3件事,自由职业反而更持续 33:02 健康生活会上瘾,从内到外,我们都要狠狠提升 36:29 多做见效慢的事,改变会在不经意间发生 40:36 从独立设计师到团队化协作,如何迈出第一步? 46:49 自由设计师的职业天花板在哪里? 50:28 30岁以后,相比赚钱,我们更在意身心健康 54:45 那些有运动习惯的人,确实比同龄人老得更慢 58:42 身体是个能量场,状态好了诸事顺遂 【BGM】 Dirk Reichardt & Mirko Schaffer - Until July Niia - Patience
本周于无声处InSilence的节目上周二提前更新,今天更新1期云梦岛的冥想付费单集节目。 如果你已经再云梦岛购买了相同单集,请勿重复付费。谢谢支持!🙏 冥想是一种可以让大脑缓缓放松,有效恢复活力和注意力的精神活动。 如果你还没有听过类似的节目,可以先去收听云梦岛的免费节目,或者于无声处第23期冥想节目。 云梦岛是一档正面冥想助眠播客节目。名字取自先秦时代的云梦泽,一片已经消失,但是可以引发无数联想的大湖泊。感到疲惫时,请常来云梦岛做客,让身体和大脑都休息一下。 听友群:heishi121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们这期请来的是老朋友黄妈。她是北大健康传播专业的硕士,曾经经历过央媒、大厂的实习期,最后却选择了做食堂。现在,她会在小红书上更新自己的一日三餐,也教大家怎么好好吃饭、好好生活。 她的选择常被误解,也常被人问“到底图什么”。所以这期,我们想和她一起聊聊:一个理想主义者,是如何在现实世界里,不断调整方向、校准理想的。 00:50 北大毕业后,她真的去食堂打饭了 01:16 “健康食堂”到底是个啥? 05:32 实现理想的路上,她曾走过多少弯路 10:52 一碗米饭,能让你被世界温柔地抱住 17:10 我的理想是成为营养师和普通人间的桥梁 21:01 痛苦不是必须的,理想也可以温柔实现 23:17 理想不必一次性实现 31:29 怎么判断“这份苦”值不值得吃? 37:52 暂时停下,也不代表放弃理想 ⭐️【最后】 欢迎大家点击右上角心心,将我们设为星标关注,可以及时听到我们的更新。 也欢迎大家在豆瓣搜索《有点人脉》关注我们,为节目打分,期待来自你的五星认证夸夸~ 微信搜索 lifelab2021添加三联生活实验室,或者扫描下方卡片末尾的二维码,直接加入听友群,欢迎来一起聊天哦。
有点害怕的故事来了,这次的主人公A在台湾酒店遇到不可思议的现象,又参加了个神秘法会,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难道真的有其他世界的存在吗?还有表哥不一样的濒死体验,是谎话连篇的游魂?还是冤亲债主的引导?听完这期故事,或许你会有不同的想法。 00:40 小姨四人的【过阴法会】之旅:四人灵魂出体,进入异度空间 22:18 不一样的濒死体验,溺水后的恐怖景象:这是一个奇幻世界嘛?
本期9号酒馆,Joyece、大美和EC继续聊聊美国之行,欢迎收听洛杉矶之行。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