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是猫咪呀
致力于探索人性和人物心理学的播客

Album
主播:
酷酷小吴、在下老鱼
出版方:
老鱼 & 小吴
订阅数:
9.22万
集数:
73
最近更新:
4周前
播客简介...
【啊!是猫咪呀】是一档致力于探索人性和人物心理学的播客。 「猫咪」一词来源于美国电影编剧布莱克·斯奈德创造的编剧法则:被他称之为「救猫咪」的场面,是主人公做了某件事——比如救了一只猫咪——从而让观众认可、喜欢上他的决定性时刻。 我们剖析影视作品里的人物故事、观察普通人的生活、研究群体的心理现象,也会深挖自己的内心,旨在找出隐藏在形形色色故事里的「猫咪」——那些反映人性中真实、复杂、幽微的元素。 好奇心与同理心泛滥的我们,欣赏复杂而深邃的人性刻画,抵抗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关心个人成长,期待人与万物间持续发展出奇妙的联结。 欢迎大家通过下方的爱发电链接收藏、订阅打赏我们! https://afdian.net/@ahsmmy
啊!是猫咪呀的创作者...
啊!是猫咪呀的节目...

S3.E13 无所事事地生活,感受生命的光辉

啊!是猫咪呀

第三季的最后一期节目,我们想和大家聊聊「休息」。 小吴和老鱼在「休息」这件事情上可谓天差地别,像个不停运转机器的小吴和松弛过了头的老鱼,都会在生活上面对不同的问题和焦虑。对于小吴而言,2023年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开始学会了真正的休息。 不同学科对于「休息」的概念有着完全不同的定义。而我们最认同的是:休息是“不为做什么而做”、没有明确目的,尤其摆脱外部的奖励和刺激的行为。 在以不断高效生产和对措施的恐惧驱动的现代社会中,原本有着自身独特气质和逻辑的休息,成为了劳动的附属品——所有不劳动的时间被归类为休息,它的目的不是自身,而是为了从疲倦中快速恢复精力,以便在下一个工作日更好的工作。 休息,成了无限劳动中的短暂喘息, 「无所事事」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从日常中开辟出新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的能力。 如今,无所事事已经成为了失落的技艺。人们渐渐失去和自我沟通、创造属于自己的空间、感受自身存在的的能力。与此同时,对休息的焦虑,以及对无所所事事的污名化使得这种技艺更加濒临失传。 本期节目,我们和大家聊聊:什么是真正地休息?现代人无法获得心灵安宁的种种原因?人成为出卖劳动的打工者后,时间如何从一个主观的概念变为商业产品?我们又如何挽救「无所事事」的缺席? 感谢小雨伞保险经纪对本期节目的赞助。小雨伞提供1V1保险咨询服务,为用户解答保险疑惑,测评各大保司的产品,定制适合用户的保障方案。 这次小雨伞为大家准备了听众专属福利: ①一分钱领取1对1保险咨询服务,点击链接 → https://s.xiehb.cn/nUh0ZvW ②关注公众号【小雨伞】并回复【猫咪】预约咨询的同时可以领取一份免费的女性防癌险 让小雨伞帮助你更好地面对风险、安心享受人生的乐趣! 内容 | 时间线 Part 1. 什么是「休息」 [0:05:33] 老鱼和小吴在休息这件事上的强烈对比 [0:07:10] 小吴2023年的最大改变:学会休息,尝试享受生活 [0:26:09] 什么是休闲?——没有目的、不为做什么而做的活动。 [0:35:27] 劳动者和资本家的斗争:我们的时间为何不再属于自己? Part 2. 「休闲」的消失 [0:38:07] 为什么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加大,人们的“休闲”变得越来越少了? 休息引起焦虑(Relaxation-induced anxiety) [0:38:16] 1) 休息有罪,停不下来 [0:44:04] 2)对等待的深度厌恶 [0:50:22] 3)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并感到时时刻刻紧迫 [0:53:12] 休息焦虑的人往往痴迷于高效学习、工作类书籍。 ——焦虑的背后,是对生产力低下,不被需要的「恐惧」 [0:57:21] 时间被商业化的历史 [0:02:47] 时间如何成为一种可以被衡量、计算、添上价签的商品? [1:04:15] 休息:一切免费的都有了成本 [01:09:04] 被打包出售的休闲产品,进而取代了真正的「休闲」 Part 3. 「无所事事」:失落的技艺 [01:14:52] 我们要如何才能休息? [01:15:54] 1)自我察觉:意识到自己需要休息 [01:23:57] 2)将休息和消费划分开 [01:27:38] 3)区分麻木和真正的放松 [01:33:15] 4)拒绝对休息的污名化 [01:35:32] 5)在「无所事事」中感受生命的存在和盛放 [01:42:18] 6)品味(Savoring)生活的艺术 💰打赏 (推荐使用) 爱发电:https://afdian.net/a/ahsmmy 🐱听友群 添加小助手wx: badaolaoyu 🎵音乐 Ran Raiten – Lullaby No 2 in A Flat Major Magiksolo – Taito Jozeque – Grounded Above DaniHaDani – Change Gnossienne No.4 MEOD – Relieved Adi Goldstein – Someplace Else Musical Mandalas – Peace Jupiter Sands – Areias do Tempo 声音玩具 – 生命 📚引用 John Maynard Keynes, 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 Robert Skidelsky, Edward Skidelsky, How Much is Enough Money and the Good Life 韩炳哲《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 Fred B. Bryant, Joseph Veroff, Savoring A New Model of Positive Experience Maartje Willems, The Lost Art of Doing Nothing How the Dutch Unwind with Niksen ✍🏻联系我们 微博:啊是猫咪呀播客 邮箱(听众来信/商务洽谈):[email protected]

115分钟
85k+
3天前

S4.E1 致婚姻: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啊!是猫咪呀

本期节目的主题是:亲密关系中的权力斗争。 节目灵感来源于我们近期观看的一系列婚姻主题影视作品,如《再见爱人》、《坠楼的审判》以及假期期间重温的《婚姻故事》。这些作品让我们不禁思索,婚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权力不对等究竟在人与人的亲密关系中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在这些婚姻题材的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随着婚姻中双方角色的转变,原有的权力关系发生了变化——有时朝着更加不平衡的方向倾斜,有时则趋向平衡。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原本关系中的双方都很难适应在新的权力格局中找到相处之道,结果是让关系走向破裂。 亲密与权力看似是对立的两极:权力的运作往往伴随着一种冷酷、功利和无情,目的是为了控制、压制和驯服,强调的是个人主义;而亲密关系则提供了温暖、包容和接纳,本应是权力斗争的避风港。然而,现实中,越是亲密的关系,当中的个体越是充满生命力,也越容易激发出激烈的权力冲突。因为这种冲突不仅仅关乎表面的权力角逐,而是触及到最核心的自我和身份。 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将详细探讨亲密关系中的权力是什么,它与常见的权力关系(如商业竞争、政治斗争)有何不同,以及为什么我们认为在任何长期的亲密关系中,权力斗争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应该被避免的。在节目的最后,我们还将提供一些建议,帮助相爱的人们面对和应对关系中不可避免的权力斗争,以构建更具有生命力且相互滋养的关系。 内容|时间线 Part 1: 亲密关系中的权力动态 [00:07:17] 婚姻:长期的、相爱的、彼此承诺、积极投入的双人关系 [00:09:50] 亲密关系中的权力本就是一个矛盾的概念 [00:10:27] 亲密关系中权力斗争的特殊之处 [00:17:34] 二元权力社会影响模型 ——权力动态如何在双人关系中运作、影响关系的 [00:18:29] 权力来源:个人特征、性格、能力 [00:35:29] 六大权力基础:实施权力影响的武器库 ——奖励权力、惩罚权力、合法权力、专家权力、参照性权力、信息权力 [00:43:27] 权力影响策略:让一个人实现权力结果的战略战术 [00:47:08] 权力结果:双方的相互影响的尝试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每个伴侣的目标态度以及行为 [00:47:42] 权力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每一次权力结果都会进一步影响一开始双方的权力基础,个人特征 Part 2: 父权制下的婚姻生活 案例一:陈红和李华 [00:48:30]关系里的权力不平等是最初如何形成并且根深蒂固的 [00:52:21] 在关系中窒息的爱人,为何不逃脱? [00:54:17] 案例二:《婚姻故事》 [00:57:48] 父权制下的婚姻悲剧 [01:12:14] 女性在婚姻中长期被压抑后第一次获得权力的无所适从 [01:13:19] 两性面对失去的不同反应:女性的隐忍和男性迫切夺权的攻击力 [01:17:48] 法庭戏:失控的权力对峙,彼此作为加害者难辞其咎 [01:19:41] 无论离婚的过程是多么荒唐和徒劳,都是必然要经历的 [01:24:51] 案例三:《再见爱人》王诗晴与纪焕博 [01:28:39] 恋爱中的祛魅 [01:31:16] 男性脆弱:无法处理关系中的「去势感」 [01:36:32] 权力斗争中应激式伤害对方的习惯,成为了逃脱不掉的争吵模式 Part 3:势均力敌 [01:44:52] 权力斗争下关系的三种状态:绝对压制、无休止的争夺、势均力敌中的平衡 [01:46:09] 完全没有权力斗争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01:48:04] 1)绝对统治下的关系:以控制为目的,服务于控制狂的Ego [01:50:14] 2)顺从者主导的关系:做关系中主导方的身份寄生虫 [01:51:38] 波伏娃:什么是极致「恋爱脑」? [01:59:07] Being Alive:一段关系中的生命力来自于权力的流动和相互制衡 [02:02:00] 萨特的爱情观:他者对我们的生命意味着什么 ——爱人的眼:「它看了我一眼,走了我世界的一部分」 [02:09:24] 爱人揭露了自身的秘密,却也是一个永远的未解之谜 [02:15:22] 爱情是权力斗争中种种不可能间的博弈 [02:18:31] 如何维持好双人关系中的微妙平衡? [02:22:23] 真爱(Authentic Loving)是拥抱彼此的特别 [02:25:16] 相互依赖(Interdependence) :个体性和共同体之间的平衡 [02:28:52] 承诺 (Commitment):想象我们共同的未来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爱不在于彼此凝视,而在于共同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 💰打赏 (推荐使用) 爱发电:https://afdian.net/a/ahsmmy 🐱听友群 添加小助手wx: badaolaoyu 🎵音乐 谭维维 – 晚婚 Ian Post – I Must Be Dreaming DaniHaDani – Everlasting Flower Romeo – Fragility 8opus – Impromptu in F Minor Well Meet Again Stephen Keech – Black Hole DaniHaDani – Echoes of Remembrance Ran Raiten – In Doubt Raviv Leibzirer – Piano Sonata No 14 in C Minor Op 27 Moonlight Marco Martini – Little Touch of Heaven Beò – This Life of Time Sebastian Pangal – The Grand Chopin Nocturne 📚引用 Stanley, S. M., Rhoades, G. K., & Whitton, S. W. (2010). Commitment: Functions, Formation, and the Securing of Romantic Attachment. Simpson, J. A., Farrell, A. K., & Rothman, A. J. (2019). The Dyadic Power-Social Influence Model: Extens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VanderDrift LE, Ioerger M, Arriaga XB. (2019) Interdependence Perspectives on Power in Relationships. 王浩、余国良:亲密关系中的权力认知 (心理科学进展) Skye Cleary: Existentialism and Love 萨特:存在与虚无

156分钟
67k+
3天前

S4.E2  我们情绪不稳定的人生怎么过呀!

啊!是猫咪呀

「情绪稳定」在全民焦虑的时代已然成为一个被受追捧的稀缺品质。 我们往往会将情绪稳定和正面评价联系在一起,如有教养、温柔以及内心强大;随之而来的,则是对于「坏脾气」的批判和不接纳,他们被视为负能量输出者,社交圈的焦虑源,以及不自爱,缺乏人生的智慧。所以,情绪不稳定的人,该怎么过这一生? 本期节目,我们将深入了解拥有「坏脾气」的小吴接受心理咨询半年的的历程。 小吴最初的困扰是:为什么我不能像那些面对问题从容不迫的人一样保持情绪稳定?这种自我质疑或许是很多人的共鸣。我们往往羡慕那些似乎能够轻易管理自己情绪的人,却忽视了每个人背后的情感故事和心理特质的不同。在心理学中,情绪稳定是一种人格特质,与人的神经质性相对,而神经质的高低,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影响。高神经质的人对负面情绪的感受更为敏感和强烈,这并非单纯可以通过「努力」和「练习」就能完全改变。 长达半年的心理咨询过程,小吴一直在学习如何真正接纳情绪。也意识到所谓的「情绪稳定」并不意味着一直保持正面的情绪状态,而是能够接受并理解自己的各种情绪。真正的情绪稳定不在于表面的平静,而在于面对内心的波动时,能够保持自我认知和接纳的能力。真正情绪稳定的人懂得如何与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知道怎样从情绪中获得信息,进而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他们在他人情绪崩溃时,能提供理解和支持,而不是打压或被动攻击。 这一期节目,献给所有情绪不稳定之人! 同时也要特别感谢Glowe阁楼App对本期节目的支持,这一路来小吴的自我探索与接纳离不开心理咨询师的长期陪伴和耐心引导❤️ 内容|时间线 Chapter 1.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同样地「情绪稳定」 [0:05:44] 情绪稳定或成新时代人类的「一白遮百丑」 [0:15:51] 情绪可以靠管理抵达稳定吗? [0:23:27] 情绪不稳定者,也是面对着生活中很多困境的弱势群体 [0:31:36] 神经质:情绪稳定作为一种人格特质 [0:36:46] 高神经质的成因 [0:42:05] 情绪不稳定的我们,也会更加有同理心,更警觉,更富有创造力 Chapter 2. 允许情绪出现 [0:52:37] 情绪是身体的语言,表达情绪是人的本能 [0:54:24] 精神状态美丽的东亚人:我疯了,但我不允许我发疯 [1:01:53] 情绪的悖论:拒绝接受痛苦情绪,会让情绪变得更加激烈 [1:08:46] 不用情绪定义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1:12:37] 对情绪「建设性沉迷」 Chapter 3. 情绪永远稳定难道不可怕吗? [1:15:42] 情感隔离的陷阱:也许有些人从来没有进入过自己的感受 [1:23:18] 情绪稳定的冷暴力:没脾气的老实人也可能被动攻击 [1:27:29] 从不失去情绪稳定的ta们,意识到自己的优越过吗? Chapter 4. 另一种「情绪稳定」 [1:32:35] 老鱼情绪稳定的秘诀 ㊙️:一切都有原因 [1:37:13] 小吴:把自己当做是值得全部好奇心的可爱人类 🎉【听众专属福利】 阁楼本次提供了听友专属福利:下载Glowe阁楼APP,注册时使用本台专属邀请码【cats】可以享受100元优惠券! ⭐️【关于阁楼】 Glowe阁楼是一个专注于提供线上心理咨询服务的APP。如果你遇到了亲密关系、人际交往、职业发展、个人成长、情绪困扰等方面的难题,或者你想进行自我探索、想找专业心理人士倾诉、需要被倾听,都可以去阁楼找咨询师聊一聊。 平台的每一位咨询师都会经过5层筛选,最终通过率不足3%,远高于行业标准,在职的咨询师们还需参与两周⼀次的团体督导,监督、修正咨询⼯作。 阁楼能够适应更多的⼈群和场景,线上咨询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APP内有留言功能,来访者可以提前给咨询师留⾔个⼈信息和需求,让咨询师在短时间内更加了解来访者,提高咨询效率;同时支持免费⾃助更换咨询师,更换后保留过往对话记录,避免自身重复,为来访者提供低成本、更换压⼒⼩的咨询体验。 一次标准的咨询包含50分钟的视频或语⾳咨询+5天的留⾔辅助咨询,性价比高,适合长期咨询。如果对阁楼感兴趣或是有疑问,可以下载APP询问首页的咨询助理,希望大家都能拥有愉快的咨询体验! 💰打赏 (推荐使用) 爱发电:https://afdian.net/a/ahsmmy 🐱听友群 添加小助手wx: badaolaoyu ✍🏻联系我们 微博:啊是猫咪呀播客 邮箱(听众来信/商务洽谈):ahsmmy@ahsmmy 🎵音乐 康士坦的变化球 – 美好的事可不可以发生在我身上 Yestalgia – August Rains Magiksolo – Air Megks – Sundrops SLPSTRM – Silent Bloom ANBR – Red Dress Master Minded – Deep Dive Bishara Haroni – Piano Sonata No 16 Sonata semplice K545 – Part 1 Allegro Ohad Ben Ari – Prelude in E minor WTC I 杨千嬅/刘惜君 – 葡萄成熟时 📚引用 Perkins, A. M., Arnone, D., Smallwood, J., & Mobbs, D. (2015). Thinking too much: self-generated thought as the engine of neuroticism. Tal Ben-Shahar,Happier, no matter what Marc Brackett, Permission to Feel Unlocking the Power of Emotions to Help Our Kids, Ourselves, and Our Society Thrive Andrea Owen, How to stop feeling like shit

104分钟
53k+
3天前

S4.E3 坠楼死亡剖析:叙事的悖论

啊!是猫咪呀

《坠楼死亡的剖析》是一部关于叙事的电影,它探讨了叙述形成的过程以及基于同一事实的不同叙述之间的博弈。 叙述是人类的一种难掩的冲动,一种下意识的本能。从我们看到一个事物开始,就在为其添加叙述。即使我们看到一幅静态的图片,我们的叙述本能也会发挥作用,为画面添加叙述,想象这一幕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下一幕可能是什么样子。叙事,是编织真实与虚构的技艺。 这种对事实的空缺填补——基于通过感官捕捉到的现实片段,在这些片段之间的空白处填补上自以为的全貌理解——在《坠楼死亡的剖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男人从家里的木屋阁楼跌落,现场没有找到凶器,没有目击证人,也没有指向凶手的直接证据,只有三滴血迹和案发前一天的录音。仅凭这些零星的证据,如何拼凑一个死亡的故事?但几乎每一个听到这个故事的人,都会自动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故事。 导演特里耶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点,让观众在推测真相的过程中反而偏离了真相。影片中的视角魔力在于,一旦你选择了某种方式去认识事物,就注定只能看到这种方式下的既定真相。这类似于观测者效应,我们的观测行为会影响被观测的对象。当我们不去观测和评判事件时,不同立场的真相可能同时存在,但一旦我们进行了观测,它就只有一种真相。 庭审在影片中,则是一个叙述的战场。在庭审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事实的较量,而是双方叙事的博弈。控方和辩方都必须根据已知的证据,构建一个符合自己立场的叙事。他们就像对立的作者,他们轮流讲述自己构建的故事,并试图消除对方故事的可信度,以赢得听众的信任。 而一个更加吊诡的现象则是,案件中的证据仿佛是薛定谔的证据,同样的一系列观察和证据可以支持完全不同的论述和立场,在两个看似矛盾的叙述中都能自圆其说,得到完全不同的真相。因此,在影片的五次庭审中,我们常常看到,一种叙述看似有说服力,但很快被推翻。事实就在这一次次交战和层层叠叠的解释中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影片中的「剖析」不仅可以被理解为对亲密关系的剖析,还包括对「叙述」的剖析。这种剖析不仅在语义层面和法庭上的逻辑与事实层面进行,还涉及到心理层面。我们不禁会好奇:为什么生活在同一空间的夫妻对共同经历的事情有着全然不同的理解,以至于他们与旁人讲述这段关系时,会呈现出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本期节目,我们将会通过《坠楼死亡的剖析》探讨真相与叙述之间的微妙关系,人类对于叙事的深层依赖及其带来的困境。 时间线|内容: [0:08:41] 庭审作为「叙述」较量的战场 Chapter 1. 叙述的本能 [0:11:11] 什么是叙述?「叙述」和「故事」的区别是什么? [0:15:34] 叙述是人类的本能 [0:22:15] 决定我们会讲述一个怎么样的故事的关键因素: [0:22:26] 1)立场:当「解读」成为一种必要工作 [0:27:37] 2)价值体系:看待故事的视角与我们的社会身份及价值观紧密相连 [0:39:29] 3)社会文化:不同文化为何对这部影片和其中的人物理解如此不同? Chapter 2. 虚构与现实 [0:44:25] 影片中关于虚构和现实的层层讨论, 虚构和非虚构的边界在哪里? [0:48:29] 庭审准备的那场戏:构建叙事全过程 [0:54:18] 虚构和真实的共生关系:真实是虚构的素材,虚构构建真实 [0:55:48] 叙述如何使故事「呈现」? Chapter 3. 选择 [1:07:03] 在现实不给出任何清晰的指引时,我们只能选择 [1:12:31] 我们先做出选择,然后为选择赋予理由 [1:14:27] 现实生活中的选择永远是凌乱的,只有在小说中才会有环环相扣的前因后果 Chapter 4. 叙述的悖论 [1:20:49] 人叙述是人在荒芜世界中找到的生存解释 [1:23:05] 萨特:真正的故事并不存在 [1:29:09] 生活中的「恶心」从何而来? [1:33:30] 叙述与个人身份的确立:叙述作为一种疗愈方法 [1:39:48] 故事的局限和自欺 [1:45:57] 或许失败者需要一种不平衡的叙述来继续生活 [1:47:45] 怎么讲述故事总是由「结局」定义 [1:52:21] 叙事是一种对复杂性的消解和对个人的「降维」 [1:58:49] 贯穿全篇的冲突:诚实面对生活,还是接受虚构的生活秩序 [2:06:23] 「成功作家」与「失败作家」的隐喻 💰打赏 (推荐使用) 爱发电:https://afdian.net/a/ahsmmy 🐱听友群 添加小助手wx: badaolaoyu 🎵音乐 Raviv Leibzirer – Piano Sonata No 14 in C Minor Op 27 Moonlight – Mov I Damon Power – Arietta Marco Martini – Theater Magnus Bishara Haroni – Gnossienne No 1 Toccata Arpeggiata Yehezkel Raz – Ballerina – Slowed and Reverbed Eldad Zitrin – Time to Go Sémø – Insomniacs Dream 8opus – Impromptu in F Minor Well Meet Again Romeo – Fragility Ivo Pogorelich – 24 Préludes, Op.28:4. In E Minor 📚引用 H. Abbott: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Narrative Brian Schiff (2012) – The Function of Narrative: Toward a Narrative Psychology of Meaning Constantin Huet (2020) – The Power of Narratives in Decision Making 萨特 《恶心》(Jean-Paul Sartre, Nausea) 米克·巴尔 《叙事学》 ✍🏻联系我们 微博:啊是猫咪呀播客 邮箱(听众来信/商务洽谈):[email protected]

129分钟
29k+
3天前
啊!是猫咪呀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