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启示录
一档关注消费、投资和生活的播客栏目。

Album
主播:
s7erzo、张挠挠_
出版方:
佚名
订阅数:
3,474
集数:
20
最近更新:
1周前
播客简介...
启承资本团队发起的一档播客栏目。在这里我们会邀请消费领域的朋友们聊聊最新的行业趋势观察、分享我们投资研究背后的故事以及一些日常生活中有意思的消费话题,希望和大家互相「启」发。
消费启示录的创作者...
消费启示录的节目...

Vol.20 为了拿捏你,日本便利店用了多少心机?

消费启示录

📕 本期简介 日本零售总是充满惊喜。 便利店把香蕉拆成单根来卖,为什么售价高出5倍,反而更好卖了?一家没有营销噱头的普通地方连锁超市八百幸,如何通过商品开发扛住了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疫情冲击等多重考验,创下连续36年营收与利润双增长的奇迹? 这些看似反常识的现象背后,究竟藏着日本零售行业怎样的商业奥秘? 本期《消费启示录》邀请启承资本东子,深挖日本商品开发专家近野润从 711 自有品牌打造到八百幸爆火商品线搭建的实战经验,揭秘日本零食行业商品开发的智慧。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中国的食材丰富度、口味多样性远胜日本,日本超市的商品却总能给人更懂用户的感觉?从一杯冷萃咖啡到一份便当,为什么每款商品都能精准击中需求让人充满购物欲? 在存量时代里,诸多品牌都在试图从商品开发中找到解法。商品开发不是堆砌规格参数,而是真正站在用户视角解决问题。这一看似公开的秘密该如何真正落地,或许我们可以在近野润老师的实战经验中找到答案。 作为曾主导711自有品牌开发,后又从零搭建起八百幸爆火自有商品线的关键人物,近野润的职业生涯本身就是一部日本零售进化史。 不同于常规的产品开发思维,近野润老师的很多方法论听起来其实费力不讨好:他会要求采购每天写生活日记,会主导将八百幸230万会员按价值观细分为17类人群并且每年动态更新画像,会给冷萃咖啡起“用奢侈的发酵完熟豆,慢慢滤出来的,有这种蓬松香气的冰咖啡”这样长的名字…… 我们相信好的商品开发逻辑具有穿透性和可复制性。不管你是消费行业想要寻找破局思路的从业者,还是对好产品的诞生充满好奇的普通人,我们都希望这期关于日本商品开发的讨论能给你带来启发。 ✨ 本期嘉宾 主持:晓琪,启承资本主编 嘉宾:东子,启承资本研究总监 🖊 时间轴 开场 00:19 日本商品开发背后的消费洞察:为什么日本商品总是能够直击人心? 日本专家背景介绍 02:06 近野润:从 711 到八百幸,日本商品开发传奇人物 05:12 连续 36 年营收利润双增长,为什么八百幸能在泡沫破裂、疫情等周期中取胜? 06:54 SPA模式:业绩成长企业的共同点 * 拉通全链路实现更低损耗,打造高性价比产品 * 更快洞察用户需求,及时反馈 11:43 优衣库:SPA模式与基础款版型的微调 14:54 食品超市:熟食的自定义特质是差异化切口 商品开发 18:37 商品开发不是堆参数,是讲一个好故事 * 冷萃咖啡:不是卖“咖啡因”,而是提供一种生活的空隙 23:14 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食品行业的好产品,首要条件其实是好吃 25:28 八百幸的用户分类:把 230 万会员根据价值观划分为 17 类,无关宝妈、白领等外在身份,聚焦于用户如何过日子 31:44 日本商超培训:从思维方式到工作方式到改变,带来部门220%的增长 * 采购的生活日记:商品的第一来源不是数据,而是对生活的感知 * 企业思维范式变化:把员工当作价值创造一部分,让采购从采购的单一视角拓展到用户视角 * “社会在义务教育的过程中给出了太多的考卷,但是大家没有去自己定命题的机会” 40:42 便利店单根香蕉的先河:单身化的场景洞察与“一根刚好”的用户需求 * 价格策略:不与一串香蕉比价,价值锚点转向饭团 * 用户营销:重塑供应链,打造高海拔香蕉更好吃的用户心智 49:05 商品传达力:拒绝按头安利,细微之处体现用心 总结 51:39 近野润:保持开放态度,不为自己设限,通过现实的一线的情况进行思考 * “作为一个采购或者产品经理,对于生活和世界的感受以及个人广阔度其实是很重要的” * 只有真实的东西才是让人心动的、能有价值的 * 工作只有变困难的时候才叫工作,把挑战看作创作契机 55:03 主动筛选的企业理念:“未来10年我们想吸引什么样的消费者?” 56:14 711冷冻食品:成功不是走运而是预测 * 更多独居且更忙的人:“未来的日本家庭,将没有时间做饭。” 56:55 历史维度:时代会在没有意识时就发生变化,品牌需要提前布局 * 明确目标消费者,提供培育期等待品类成长 01:01:04 日本模式的迁移:理念和管理模式部分适用 🌊 关于我们 启承资本是一家专注于消费投资的管理机构,由常斌和张鑫钊共同创立于2016年。沿着“新一代国民品牌”和“新一代全国连锁”这两条投资主线,启承资本已投资并助力了20多家优秀的企业实现了高质量成长。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餐饮、消费的内容,请在微信公众号找到我们:

62分钟
99+
1周前

Vol.5 我们又双叒去日本考察了,这次有哪些新收获?

消费启示录

大家好,我们是启承资本,一家国内领先的消费投资机构。 作为一家研究驱动的投资机构,启承资本一直注重日本经验和本土实践的结合,产出优质的日本消费研究内容。今年3月,启承团队再度造访日本学习,迭代我们对存量时代消费竞争的认知。 在这次参访中,我们与来自7-11、三得利、味之素、萨莉亚、神户物产等日本长青企业的专家,交流了大单品、商品开发、自有品牌和低成本运营等话题。在过去的一年中,这些话题曾在国内消费行业内被反复提起。人们迫切地想要知道,在渠道分化、人群分化的存量竞争时代,究竟什么样的商品能够打动消费者,究竟什么样的能力才是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期播客中,你将听到我们对国内消费行业一些常见观点的反思。在今天,大单品策略是否依然奏效?有了大单品之后,该如何延长它的生命周期?渠道自有品牌能不能不做平替?中国的消费企业,究竟是缺乏消费者洞察,还是缺乏将洞察转化为产品的能力?遭遇客单价下滑,我们又该如何从头开始设计低成本的价值链?…… 当然,正如我们一直在强调的,面对他山之石,我们不必刻舟求剑,而是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能力和市场情况,一步一脚印地前行。作为中国消费行业的坚守者,启承也将继续组织日本参访和研究分享活动。希望与你携手同行。 【主播介绍】 常斌 启承资本创始合伙人 古心宇 启承资本投资人 【精彩内容】 2:15 大单品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不断迭代而来 7:53 渠道自有品牌,做平替是条死胡同? 13:17 为什么商品开发也讲究“对齐颗粒度”? 22:48 低价不是简单的毛利加减法,它需要全链路成本设计 28:47 高级的商品开发,往往只需“快要破产的工厂” 34:02 既要师其长技,也要因地制宜 【播客中提到的专有名词】 PB:Private Brand 自有品牌 NB:National Brand 国民品牌 MD:Merchandising 商品企划 六产:由日本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于1996年提出,通过“1+2+3=6”或“1×2×3=6”的数学逻辑命名,是指一产(农业)、二产(加工业)、三产(服务业)深度融合,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新型产业链模式 【关于我们】 启承资本是一家专注于消费投资的管理机构,由常斌和张鑫钊共同创立于2016年。沿着“新一代国民品牌”和“新一代全国连锁”这两条投资主线,启承资本已投资并助力了20多家优秀的企业实现了高质量成长。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餐饮、消费的内容,请在微信公众号找到我们: "Plain Loafer"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4.0 Licensecreativecommons.org

41分钟
99+
1周前

Vol.19 聊聊企业发展中的“主体性”红利,以及我们为什么需要它

消费启示录

📕 本期简介 “没有哪一位创业者不孤独,抑郁也是常态”; “野心和恐惧相伴而行,创始人的压力就来自于这个组合”。 前不久,启承资本创始人常斌和启融管理咨询创始人曹新宇,围绕着企业管理、战略和组织展开了一场对谈。作为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曹新宇服务过海尔、海底捞等多家大型企业,在多年的观察和实践中,他发现,企业业绩增长是表象和结果,而企业家和组织的认知升级才是驱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为此,曹新宇的目标不是简单地提供管理工具,而是通过深度陪伴,让企业家和组织实现认知升级与内在成长。他认为,一个企业真正的天花板,是由老板本人的心智模式决定的。 这种心智模式的转换,核心是成为更成熟的人。 对企业家而言,是将自己变成更丰盈、更有能量、更有心力,从而驾驭更优秀的团队,让团队更成熟; 对组织里的个体而言,是建立主体性——不抱着“为老板打工,差不多就行”的心态,而是意识到“成长是自己的事,要全身心的投入”。 例如,在硅谷备受推崇的《奈飞文化手册》也提出,企业人力管理要打造一支由“成年人”组成的“明星队”,而不是用繁琐的规则去管理一群“孩子”。 《奈飞文化手册》的本质是 “人才密度”理论:当公司聚集了一群高绩效、高度自律的“成年人”时,企业需要创造高度认可的氛围并取消繁琐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个人的善意和才能,最终形成自由和责任的正向循环。 《原则》同样倡导打造精英化的“创意择优”文化。达利欧相信极度真实和极度透明的力量,并且主张“一个机构就像一部机器,主要由两组部件构成:文化和人。优秀的企业拥有优秀的人和优秀的文化。” 不管是奈飞的“成年人”还是桥水的“创意择优”其实都指向的是同一件事——激发员工的主体性,让组织进化为一个有主体性的组织。 基于主体性,员工才不是“工具”,而是一个有创造力、有主动性的个体;基于主体性,企业家才能更确切地知道如何取舍,知道业务的边界和方向在哪里。 过去一年,启承最常聊的话题是“从增量时代到存量时代”:增量时代机会多,企业根本做不过来;但存量时代,机会少了,甚至最好的机会非常稀缺——这时候的挑战是“看到机会却拿不下来”,这种“能看到却抓不住”的遗憾,比增量时代“做不完”更可惜。 而一个成熟的、有主体性的组织,不一定非要去抢市场上“最好的机会”,而是能做“最适合自己的事”,积小胜为大胜——此时的公司战略,也就从“事用人”转变为“用人做事”:先有组织,再定战略,战略本质是“组织能力的体现”。 ✨ 本期嘉宾 主持:常斌,启承资本创始人 嘉宾:曹新宇Leo,启融管理咨询创始人 🖊 时间轴 开场:如何理解“企业价值观”的必要性 01:29 回顾启承的价值观共创之旅,在提炼价值观的过程里,我们领悟到了什么 06:53 从集体意识和行为模式看价值观:为什么我们需要它? 第一部分:企业经营的系统性困境:为什么战略落地如此之难? 09:24 企业家的挑战:业务增长×团队管理,如何边开高速边换轮胎。 11:24 机制设计要落地:盲目抄大公司的作业不可取 12:06 人才培养要上心:职业经理人的拿来主义导致人才荒 13:16 心智模式要转换:没有主体性,机制设计很难落地 15:38 从创始人、高管到一线员工,如何实现组织能力的提升 18:01 领导力发展的五个层级 第二部分:什么是主体性红利,以及我们为什么需要它 19:55 转变思维方式:从“人是工具”到“人是主体”,激发员工主动性 24:12 未来企业发展的最大红利,就是主体性红利 什么是主体性红利?海底捞、日航,如何让每个人都成发动机 28:44 企业文化两种形态:强人文化vs.去中心化文化 生命层次更高的老板应该是什么样子? 第三部分:对企业家的观察:人人都孤独,能量管理需要刻意练习 31:20 没有企业家不累——焦虑、抑郁、孤独是真实状态 33:04 做企业是一场长跑,找准状态、练好团队,比短期实现目标更重要 35:23 野心和恐惧相伴而行,一把手需要关注自己的状态 39:16 能量管理是企业家的隐形功课,但很多人都忽视了它 45:51 企业家的四阶成长旅程 * 第一阶:唤醒觉察——看清自己与组织 * 第二阶:放下恐惧——从反应性到创造性心智 * 第三阶:让出空间——让团队赢 * 第四阶:持续进化——循环精进,人人觉察 结语 50:19 从身体、心智、能量提升入手:人变“活人”,组织才会活 52:01 共创、共通、共成长——企业最持久的修行 🌊 关于我们 启承资本是一家专注于消费投资的管理机构,由常斌和张鑫钊共同创立于2016年。沿着“新一代国民品牌”和“新一代全国连锁”这两条投资主线,启承资本已投资并助力了20多家优秀的企业实现了高质量成长。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餐饮、消费的内容,请在微信公众号找到我们:

52分钟
99+
3周前

Vol.18 寿司郎的启示:日均翻台8次,“效率机器”是如何炼成的?

消费启示录

📕 本期简介 在中国本土餐饮纷纷陷入价格内卷和增长放缓时,一线商场的排队王,被来自日本的两家回转寿司店——寿司郎和滨寿司承包了。 它们不仅人气超高,高峰期要排队两三个小时,在资本市场的战绩也颇为漂亮。寿司郎的母公司Food & Life股价两年涨了2.7倍,滨寿司的母公司泉膳控股,则是股价持续增长了25年的日本餐饮最牛股。 如果你还对在中国享有高性价比盛名的萨莉亚有印象,那么请注意,Food & Life、泉膳和萨莉亚,都是经历了“日本失去的30年”、熬过了地狱模式的企业。在日本自90年代开始的通货紧缩里,日本民众捂紧钱袋子谨慎消费,餐饮企业不得不开打价格战,为了生存的它们,也练就了一身降本增效的功夫。 本期播客,启承资本研究总监东子做客《硅谷101》,从寿司郎说起,聊聊“效率机器”回转寿司的发展和日本餐企穿越周期的方法论。在他看来,在中国成为人气王的日本餐企,擅长的不止是降本增效,更会提供“表演式的烟火气”。 在播客中,我们还谈到了“失去的30年”给日本餐饮行业带来的新创业产物,以及中国餐饮出海日本的新气象。但东子想反复强调的是——千万不要照抄日本的作业。 ✨ 本期主播 麻花,硅谷101特约研究员 东子,启承资本研究总监 🖊 时间轴 回转寿司,一种效率极高的经营圣体 04:45 连海底捞都想开的回转寿司,翻台率高到可怕 10:52 食材成本近50%的寿司品类,是如何控制成本的? 12:09 从回转寿司技术迭代,看日本擅长的“线性创新” 19:54 回转寿司是个超级工厂,我们是流水线上负责吃的“工人” “失去的三十年”,如何重塑日本餐饮业 22:38 一份萨莉亚的意面,背后也有效率的提升 23:50 垂直供应链很好,但不是每个国家都适合 24:11 警示:极致降本增效给日本社会带来了什么? 28:59 “表演式烟火气”:餐饮标准化下的致胜法宝(e.g.丸龟制面) 存量竞争里,日本餐饮创业的新产物 34:33 日本版“滴灌通”venture link:盘活连锁餐饮后,为何自己破产了? 38:59 “中食”的兴起,日本给中国“预制菜”的启示 45:59 日本餐饮创业的“阶段化”和“分工化”(e.g.七宝麻辣烫) 学习日本餐饮,可千万别“刻舟求剑” 50:19 中日土壤大不同,照抄经验可就太偷懒了 56:57 日本餐企重估中国市场:曾经败北,如今意外适配“通缩”环境 57:31 日企出海的最大挑战:“非语言默契”的文化壁垒 60:15 杨国福日本爆火背后的“口味经济学” 61:51 会表演、又没包袱的品牌,适合去日本闯闯看(e.g.M Stand咖啡) 63:29 给中国餐饮出海日本的两点建议 【延伸阅读和相关术语】 《钱包缩、胃口小,为什么日本餐饮企业却发展得更好了?》 《餐饮行业系列研究之六日本餐饮 30 年:复盘与启示》 寿司郎:自2011年起营业额连续10年位列日本回转寿司第一,母公司为FOOD & LIFE Companies。目前寿司郎在亚洲已拥有超过800家直营店铺,其中中国门店100家,人均价格约120元。 滨寿司:日本三大回转寿司品牌之一,全球直营门店超700家,其中中国门店125家,客单价约85元。滨寿司母公司为日本最大连锁餐企泉膳控股,后者拥有30多个连锁品牌,包括食其家。 萨莉亚:日本连锁意式餐饮品牌,全球门店超1500家,其中中国内地约500家,因性价比极高,被称为“预制菜之王”“日本的意大利沙县小吃”。 丸龟制面:日本东利多旗下乌冬面连锁品牌, 2012年进入中国市场后曾开设45家门店,后于2022年8月全面退出。东利多旗下还有谭仔米线、村屋拉面等品牌。 【制作】硅谷101团队 🌊 关于我们

66分钟
15k+
1个月前
消费启示录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