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好啊各位!不知道大家新年有出行计划吗? 我本人计划多到时间都不够用了,不夸张地说,吃完年夜饭就开始蠢蠢欲动...也就是今年过年酒店机票人流都太夸张,稳住自己在家多呆了几天。 关于出行和食物的记忆在过年期间逐渐复苏,从前按季节寻找觅食目的地的能力像寄养的小狗回了家,热烈地扑向了我。在出门过个晚年、吃江鲜、吃野菜还是原地吃春饼之间纠结了一会儿,小狗鼻子说这个季节的腌笃鲜已经灵了,还没特地去吃过呢!走起! 不过话说腌笃鲜这种家常菜式,有必要专门跑一趟吗?当然吖!在「厨此以外」听完腌笃鲜每个环节的小秘诀,回自家厨房就可以实践啦。 【时间轴】 0:00 既熟悉又陌生的腌笃鲜 4:12 咸肉晒红了,笋也冒了尖,有了腌笃鲜 7:49 腌笃鲜用什么肉才鲜 10:38 现在吃腌笃鲜不用等到春天了 11:24 腌笃鲜用什么笋才鲜 20:21 腌笃鲜怎么「笃」才鲜 23:35 现在吃腌笃鲜也越来越容易了 28:39 本来不想说的小秘诀 【本期鸣谢嘉宾】 响马老黄,杭州「花房私厨餐厅」老板。淘宝店「虞府的厨房」,微店「百年虞府-响马老黄」。 【本期提到的部分食材名称】 出缸肉 砻糠笋:砻(lóng)糠指稻谷经过砻磨脱下的壳,利用砻糠的保暖和肥效可以促进笋的生长。 【本期参考图片】 「花房私厨餐厅」店里挂着的「雪舫蒋」火腿 用来炖腌笃鲜的出缸肉 当年的出缸肉,骨头位置是鲜红的 咸鸡也可以做腌笃鲜哦 午市前,店里明档大锅里的腌笃鲜,汤色还清 腌笃鲜刚上桌的时候,汤的浓度还不够 风味和浓度刚刚好的腌笃鲜,会在嘴里挂壁 土猪油炒的冬笋和泡儿菜 【本期配乐】 Vivaldi, The Four Seasons, Spring
大概2012、13年左右,我还是一个刚刚在北京安家、每天朝九晚八的上班族。每天只够挤时间给自己做一顿早餐,但已经非常喜欢食物和烹饪了。苦于没有足够好又足够多的途径和信息源来了解这一切,到处搜寻社交媒体和一些旧书,仍然觉得不够满足。 《三联生活周刊》2012年第24期《乡愁里的潮汕味道》和2013年第5期《最想念的年货》给当时的我打开了一扇新大门,信息全面又系统,看起来也特别好吃!像老鼠掉入米缸,我绝对是在那之后彻底沦陷的,从此更更更更更喜欢食物了。 「厨此以外」平时聊得多的是食物背后的故事,今天想聊一聊食物背后的故事的背后的故事。 顺便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各位新春快乐,大展宏🐰! 【时间轴】 0:00 我和嘉宾、以及和《三联生活周刊》美食刊的结缘 4:25 一本经历了10年的美食刊是如何开始的 10:45 爱吃、会做、懂行,都不一定是最合适的采访对象 28:14 怎样才能成长为一位合格的美食记者 34:12 这10年里,美食选题经历过哪些变化 37:33 了解的信息和呈现的内容会有一些差距 1:01:55 我们各自分享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美食选题 1:05:48 不止要深挖美食沃土,也要开发美食荒漠 【本期鸣谢嘉宾】 丘濂,《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美食方面代表封面报道有「环球寻味」、「年里美味」、「夏日美食」等系列,出版有书《中国味道》。 【本期提到的部分地名、人名、餐厅名】 殳俏:美食家、作家 朱伟:《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 Jason:北京Ling Long餐厅主厨 赶场子:北京贵州菜餐厅 陈梦因:美食作家、食评家,曾用笔名「特级校对」,著有《食经》等 陈纪临,方晓岚:美食作家,陈梦因先生的儿子、儿媳 邓达智:时装设计师 裕德孚,金生隆:均为北京涮肉餐厅 新荣记,禾苑:均为北京台州菜餐厅 风筒辉:广州烧烤大排档 轧轧闹忙:北京本帮菜餐厅 止观小馆:北京东北菜餐厅 张新民:美食家,潮菜研究会会长,著有《煮海笔记》等 黑麦:《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本期参考图片】 家里的几本《三联生活周刊》新年美食刊 丘濂和《陕北,一场杂粮之旅》 丘濂和《“慢食”皮埃蒙特:人与食物的美好关系》 丘濂和《上山下海,寻找夏威夷那些奇异食材》 【本期配乐】 Pastoral - Asher Fulero
作为一个日料爱好者,几乎已经三年没踏足过日本本土吃日料了。倒也不是不想在国内吃,但看着节节攀升的价格、跟价格说不上完全匹配的食材和味道,又自己打了退堂鼓。 也因为认识一些长期运营日料店的主厨、食材供应商和餐厅老板的关系,有时候会和他们聊到一些国内日料店的食材虚构、价格乱象和技法忽悠。今天也终于请到(跪求)了一位愿意公开谈论这些的朋友,录下了「厨此以外」第九期。 这期播客的备选标题有这些: 1)《来自日料主厨的自白:有80%的食材是国产的,但这也许是好事儿》 2)《在国内日料餐厅吃国产食材,你愿意花多少钱?》 最终选择了这个标题——《日料餐厅的不可能三角:进口食材、价格便宜和真诚相待》,真诚相待是相互的。 【时间轴】 0:00 为什么想聊日料餐厅和日料食材 2:15 日料店食材的成本可能比中餐厅和西餐厅都要高 11:19 但很多日料店老板口中的「天然鲔鱼(金枪鱼)」是假的 17:30 怎么分辨天然和养殖的金枪鱼,又怎么分辨日料店老板的鬼话 20:14 日料店爱用的「熟成」又是什么意思 26:06「熟成」是为了增添风味还是节约成本,还是根本就放坏了 29:01 对「Omakase(厨师发办)」的误区 34:46 一些贵食材海胆、鱼子酱、鲍鱼的偷梁换柱和坑蒙拐骗手法 42:34 居酒屋、烧鸟和其他平价日料店的成本如何 44:26 如果现在想开个日料店,难吗? 46:03 如果明年可以日本自由行了,对国内日料店的影响大吗? 【本期鸣谢嘉宾】 一位匿名的日料主厨兼老板。 【本期参考图片】 来自中盘商「山幸」的金枪鱼 酱油渍金枪鱼赤身 赤身 中腩 小肌 中盘商山幸旗下品牌「希海」的海胆 日本产黑鲍
我是湖南人,是吃着餐桌上周周都有的辣椒炒肉和学校门口的辣椒萝卜长大的湖南人。即使已经离家将近20年,说实话吃辣的能力早就退化了(现在只能吃广东辣),但我对辣椒、对湘菜仍然有很深的感情。 几年前有一次和熟悉的湘菜餐厅老板聊天,他在北京通州找了块地,种了一些湖南本地品种的辣椒,结果却完全不是那个味道。后来当然放弃啦,还是继续山长水远地从湖南运辣椒。但这个故事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个小小的种子,我变得不大习惯吃辣,是因为现在容易买到的辣椒,不是家里的那个辣椒吗? 前阵子回了趟长沙,提前约了一位我熟悉的湘菜大师。在「厨此以外」的第八期里,专门聊聊湘菜中的辣椒。鲜香干剁腌酱、青红肥瘦厚薄、炒拌炖煮蒸烧,湖南辣椒是日常又不寻常的,是复杂又隽永的,我永远爱它们。 【时间轴】 0:04 我们对湖南辣椒和湘菜的深厚情感 2:08 一坛传统的湖南剁辣椒 10:02 小米椒在湘菜里的出现只有十来年 12:05 从以前到现在,湘菜中最常见的几种辣椒 15:33 回忆螺丝辣椒在湘菜中出现的过程 17:37 很少在湘菜中使用的杭椒 18:06 湖南本地辣椒的季节性 18:22 湖南人的心头好:扯树辣椒 19:41 水分含量和辣度的关系 22:42 湘菜中对干辣椒的使用 28:14 一些地域性的特产辣椒 32:40 会发酸的辣椒 34:09 剁椒大量使用的契机:「剁椒鱼头」的出现 37:06 湘菜三种辣椒代表菜式做法:「辣椒炒肉」、「剁椒鱼头」、「白辣椒炒鸡胗」 46:28 湖南不同地区使用辣椒的差异 49:15 广东的湘菜是除了湖南本地之外最正宗的 52:05 樟树港辣椒为(凭)什么这么贵 56:44 几种传统的辣椒酱 【本期鸣谢嘉宾】 许璨,湖南长沙人。中国烹饪大师,中国湘菜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烹饪技能竞赛评委。生于湘菜世家,父亲是中国烹饪大师许菊云。先后创立了「湘村柴房」、「老许家大蒜炒腊肉」、「老许家鱼市」等餐饮品牌。 【本期提到的辣椒品种、种类和品牌】 剁辣椒 鸡肠子辣椒:制作剁辣椒的最佳品种 陈坛辣椒 小米椒/泰椒 本地青红椒 螺丝椒:一种杂交皱皮椒 东山光皮辣椒:曾经接近绝迹的优质辣椒品种。起源于湖南长沙县黄兴镇、黎托乡等沿河两岸,果肉厚、表皮光滑、微辣带甜、耐贮运 杭椒 泡二荆条:川渝地区常见的一种腌制辣椒 秋辣椒:泛指某个季节的辣椒,不是单一的辣椒品种 扯树辣椒:秋天最后一拨连着辣椒树连根拔起的辣椒 干辣椒:红干椒;黄干椒;皱皮椒(干);魔鬼椒 黄贡椒:湖南省衡东县三樟镇特产,成熟后通体金黄色,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两种白辣椒:盐辣椒,开水烫一下后摊凉再完全晒干,无需腌制,口感干香;卜辣椒,晾晒至半干后用盐搓,再入坛腌制,口感脆 「擂辣椒」:此处不是指的「擂辣椒皮蛋」菜式,而是用锅铲、擂钵等工具把辣椒碾压的过程 酱椒:用啤酒和盐让辣椒自然发酵的一种辣椒 酸辣椒,鲊辣椒 樟树港辣椒: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樟树镇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辣椒酱:「辣妹子」;「永丰辣酱」,湖南省双峰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本期提到的部分地名、人名、餐厅名、菜名】 许菊云,湘菜泰斗、湘菜非遗传承人 韭黄炒肉丝 肉炒肉 醋蒸鸡 鲊鱼、伏鸡、伏鸭 蒸香干、蒸腊肉 芋头炖牛腩 衡阳,衡东,衡东炒脆肚 白辣椒炒鸡胗 剁椒鱼头、酱椒鱼头、双椒鱼头 玉楼东,湖南省唯一的国家级特级酒家,湘菜「黄埔军校」 辣椒炒肉 湘北/中、湘南、湘西地区 酸辣鱿鱼、酸辣海参 新荣记 【本期参考图片】 1. 剁椒鱼头,剁辣椒 2. 餐桌上供大家自行添加的剁辣椒 3. 醋泡青椒,本地青椒 4. 青椒炖排骨,本地青椒 5. 肉炒肉,剁辣椒、本地红辣椒 6. 东山光皮辣椒 7. 老许家腊肉,光皮辣椒腊猪脸 8. 扯树辣椒 9. 豆豉辣椒 10. 豆豉辣椒蒸香干,豆豉辣椒 11. 老许家麻辣牛肉,干辣椒面 12. 衡东脆肚,黄贡椒 13. 白辣椒炒鸡胗,卜辣椒 14. 樟树港辣椒 15. 樟树港辣椒炒土猪肉,樟树港辣椒 16. 酸辣鱿鱼 17. 菜市场的烧辣椒
从30块到300块,从250ml到5L,从「酸度」到「多酚」,作为舶来品的橄榄油似乎一直让人有些捉摸不透。多年来被商家和品牌灌输的概念大概只有:特级初榨橄榄油最好和橄榄油不适合高温烹饪——真的是这样吗? 「厨此以外」的第七期,我请来了一位橄榄油品鉴师/侍油师朋友,解答我对橄榄油从价格到容量到工艺到标识的所有所有所有疑惑!!甚至提前逛了几圈超市和看了一晚上电商网站,把橄榄油包装上所有看不明白或者觉得有问题的词全部截了图。 聊完这一期,橄榄油包装上的「黑话」绝对再也忽悠不到我了! 【时间轴】 00:55 为什么想聊橄榄油 02:11 嘉宾和橄榄油结缘的经历 06:20 橄榄油价格、包装和材质体现的重要信息 14:42 橄榄油的几大产地 17:05 庄园油和油厂油的区别 19:36 中国也产橄榄油 21:48 橄榄油的绝对分类:初榨橄榄油和其他 23:02 初榨橄榄油如何获得 23:19 橄榄果的采收和价格 26:14 橄榄油的「生产日期」意味着什么 32:28 橄榄油的压榨过程 33:59 特级初榨橄榄油如何检验 36:25 如果橄榄油不过滤会怎么样? 43:25 橄榄油重要的检验标准:自然酸度 48:24 实际应用:打开电商网站,解密橄榄油包装上的黑话 49:13 「添加了10%的特级初榨橄榄油」 50:52 「食用炒菜油,特级初榨橄榄油」 51:45 橄榄油包装信息审核的小故事 54:03 「米其林星选」和「DOP」 56:16 「700多元/3L的皇家橄榄油」 57:55 「适合中式烹饪的橄榄油」 58:29 对橄榄油永恒的疑惑:能不能拿来炒菜? 1:06:15 各种偷换概念的「橄榄油酸度标识」 1:10:44 橄榄果的「果种」 1:15:02 「多酚含量」 1:16:55 橄榄果的「风味」 1:22:10 橄榄油的感官口味分布图 【本期鸣谢嘉宾】 @关钠文,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农业和食品科学学院认证橄榄油品鉴师,欧洲品鉴学院(西班牙)认证橄榄油侍油师,公众号/微博/微店:「西游食录」。 【本期提到的部分地名】 西班牙,巴塞罗那 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 四川,绵阳 甘肃,陇南、武都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 西班牙,马德里 【本期参考图片】 橄榄果园(图片来自:unsplash图片库) 国际橄榄理事会(International Olive Council)的橄榄油分级图示 同一油庄不同风味的橄榄油 蓝色不透明的橄榄油标准品鉴杯和美丽的橄榄油(照片拍摄:Luz) 聊天中提到的电商网站部分橄榄油说明文字截图
本期节目是由梅赛德斯-奔驰客户服务与看理想联合出品的「与美好重逢」系列节目的第一期,这期的关键词是「食物」。嘉宾是知名脱口秀演员@周奇墨 周老板,和我们聊聊他关于食物的一些美好记忆。 周老板的脱口秀听得多,但听他专心聊食物还是第一次。他果然对食物中投射的情感有着极其细致的观察,但这个观察又比我想象得要温柔许多。 美味也好,粗陋也罢,关于食物的美好记忆,从来都是和人有关。时间并不是滤镜,只是把酸甜苦辣咸慢慢糅合到了一起。人慢慢长大,这个味道就越来越柔和。 【时间轴】 1:02 周老板来「厨此以外」啦! 1:45 近期印象最深的一顿饭 5:12 儿时美好的食物记忆 5:38 儿时记忆中的土豆丝 7:17 儿时记忆中的鲅鱼炖粉条 11:05 儿时记忆中的饭包 14:14 肉皮是封存在冷冻柜中的记忆 15:32 在朋友家吃的流水席 18:08 做菜和脱口秀一样,都是彼此理解的过程 21:10 周老板对番茄炒蛋的研究和精进 24:38 做菜可以讲究但不必强求 26:16 从北京到上海,又是新的食物记忆 28:05 对食物生理需求和情感投射的一种错配 32:33 想给姑姑做一顿锅包肉 34:30 对菜谱的需求和下厨频次也有一种错配 40:48《脱口秀大会4》期间,用熟悉的东北味儿托底 43:37 演出完之后吃什么是和演出规格成正比的 46:41 拿了脱口秀大王之后为什么选择吃一碗泡面 48:06 周老板如何通过食物和美好重逢 【本期鸣谢嘉宾】 @周奇墨,脱口秀演员 【本期剪辑】 @杨大壹
「厨此以外」的第五期,和老朋友杂鱼治重逢。 他曾经开过一家私房菜餐厅,现在在北京新开的福建菜bistro「D27³」担任技术顾问。和他聊天的时候发现,他对于闽菜食材、烹饪技法和一些厨房与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有了和从前不一样的理解或展现。 录音之前我特地吃得饱饱的,但还是被他描述的姜母鸭和沙茶面馋疯。北京这天的天很蓝,想想上次去厦门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时间轴】 1:05 为什么叫「杂鱼治」 5:13 朋友们随时上门蹭饭的经历和私厨的雏形 7:25 杂鱼日常餐桌上最省事儿的三道菜 10:05 杂鱼记忆深处最美好的三道菜 17:17「红头蒜」 19:42「酱油水」 20:10 闽菜 20:50 闽南菜 21:07 闽南菜的特点:清、香、鲜、脆 22:11 清香鲜脆的「清」 24:17 清香鲜脆的「香」 26:55 清香鲜脆的「鲜」 28:42 清香鲜脆的「脆」 33:54「红糟」 36:13「沙茶」 44:58「姜母鸭」 47:15「煎蟹」 49:12「土笋冻」、土笋和沙虫 52:12「海蛎煎」和地瓜粉 55:29「同安封肉」 59:19 「喼(jiē)汁」 1:01:00 红葱油、红葱酥和红葱 1:04:01 「咸水鸭」和白鸭 1:07:40 清淡的风格 1:09:00 私房菜和餐厅的不同 【本期鸣谢嘉宾】 @杂鱼治,厦门人,设计师,现为北京D27³技术顾问 【其他提到的食材和菜式】 湖头米粉 古龙罐头 陈有香沙茶 甜辣酱 三明特产永安黄椒 佛跳墙 鸡汤汆海蚌 红糟螺片 红糟肉/鱼 【本期参考图片】 ——客人眼中的「杂鱼治」 ——客人眼中的D27³ ——杂鱼眼中的厦门
「厨此以外」的第四期,聊两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调料:郫县豆瓣酱和花椒。 几乎人人都吃过用郫县豆瓣酱或花椒做的菜式,但我敢笃定地说,这俩几乎也是最容易翻车的调料之一了。刚接触的时候一度让我怀疑自己的厨艺,好在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之后还是爱上了它们。 而寻求食材「正确的打开方式」,正是「厨此以外」想做的事情呀。 【时间轴】 0:52 为什么想聊郫县豆瓣酱和花椒 2:35 郫县豆瓣酱和花椒凭什么能当「川菜之魂」 4:12 郫县豆瓣酱和其他地区豆瓣酱的主要区别 5:10 郫县豆瓣酱唯三原料 6:31 郫县豆瓣酱的「郫县」 7:27 郫县豆瓣酱的「辣椒」 13:44 郫县豆瓣酱的「盐」 14:40 郫县豆瓣酱的「豆瓣」 16:06 郫县豆瓣酱的核心「老豆瓣」 16:55 郫县豆瓣酱的制作过程 19:12 郫县豆瓣酱的年份 24:50 郫县豆瓣酱的咸度 28:25 关于「红油豆瓣」 30:01 不同年份郫县豆瓣酱的口味差异 33:06 关于「快速豆瓣」 34:40 关于「家常阴豆瓣」 40:30 如何辨别花椒的风味 49:11 红花椒、青花椒、藤椒的风味区别 54:21 花椒风味的递减与保存 56:56 新花椒上市的季节 1:00:10 花椒保存大忌 【本期鸣谢嘉宾】 @把文翰,喜欢刨根问底的食材供应商,淘宝店铺「@把文翰」 【本期提到的城市、品牌和食材品种】 双流牧马山(二荆条) 郫县二流板(蚕豆瓣) 自贡(井盐) 「鹃城」 「绍丰和」 茂县/汶川大红袍 汉源花椒 清溪贡花椒 会理小花椒 金阳青/九叶青 峨眉山/洪雅藤椒 「幺麻子」 【本期参考图片】 发酵中的胡豆瓣 发酵至油黑色的胡豆瓣 不同年份的郫县豆瓣酱对比 晾晒中的花椒 不同品种和产地的花椒 茂县大红袍 郫县豆瓣酱和花椒的经典搭配:麻婆豆腐
「厨此以外」的第三期,继续聊菌子。 「干巴菌」和「松茸」是既站在了食材价格顶端,也站在了野生菌鄙视链顶端的两种菌子。从云南大山走到日料餐厅,希望可以了解它们更多。 【时间轴】 00:00 野生菌鄙视链的顶端 00:40 对干巴菌的第一印象 01:49 采摘干巴菌,干巴菌的生长周期 03:53 采摘干巴菌,判断干巴菌的状态 04:24 「包山菌」,对干巴菌进行的人工干预 07:09 采摘干巴菌,干巴菌的经济效益 09:29 松茸vs干巴菌,你喜欢吃哪个 10:45 松茸和干巴菌不能直接这么比 13:00 松茸的产地,哪里产的松茸好 18:29 松茸的等级,松茸市场公认的等级分类 21:00 但松茸的级别不代表一切 23:43 大松茸是怎么长那么大的啊? 25:33 松茸的烹饪,不同的松茸都适合怎么吃 30:33 本期评论抽奖 30:58 一个小彩蛋 【本期鸣谢嘉宾】 勇哥,宜良县的包山菌农户 @知了atKM,长居云南,有播客「从菜街到厨房」 「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外的扫地僧老板 @把文翰,喜欢刨根问底的食材供应商,tb「@ 把文翰」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日料餐厅老板 @杨大壹,「文化有限」主播,特别鸣谢对片尾曲的贡献 【本期提到的城市、地区和市场】 云南,昆明 云南,宜良 云南,楚雄 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 云南,香格里拉 四川,甘孜 四川,阿坝 长白山 日本,丹波 日本,岩手 【本期参考图片】 没被人工干预的干巴菌,被松针环绕着@宜良 被干预过并且成熟了的干巴菌@宜良 干预措施,用来遮盖松针的篮子@宜良 干预措施,菌山里的水桶@宜良 处理干巴菌@宜良 辣椒炒干巴菌@宜良 干巴菌带鱼焗饭@新荣记 木水花市场上不同规格的松茸@昆明 尺寸很大的松茸@香格里拉 爆头的松茸@宾川 当地人处理松茸,皮全撕了@鸡足山 松茸鸽蛋汤@田螺 烤松茸,划开了一些纤维 松茸天妇罗 松茸茶泡饭
「厨此以外」的第二期,从云南回来之后,有喷薄的欲望聊一聊菌子。 【时间轴】 00:00 又冲着菌子去云南了 01:31 这次对云南菌子的新认知 04:45 赶上了鸡枞菌的旺季 06:28 到底怎么挑鸡枞?鸡枞的种类和品质如何判断(现场版) 09:50 鸡枞的开伞不完全代表品质,要看怎么吃怎么用(现场版) 10:17 不同的鸡枞适合怎么吃(现场版) 12:15 爱上油鸡枞 12:35 荔枝菌也是鸡枞的一种 13:50 为什么会有油鸡枞这么美妙的东西哦(现场版) 16:17 鸡枞在云南人心里的地位 17:39 今年气候对油鸡枞的影响(以下均为连线版) 18:30 连云南人都没吃过的油鸡枞口味 20:50 油鸡枞的正常制作配方 21:48 油鸡枞的判断标准 22:54 什么样的鸡枞适合做油鸡枞 26:24 油鸡枞适合用什么油 27:09 制作油鸡枞的第一难题 29:30 制作油鸡枞的第二难题 34:15 为什么油鸡枞是最好吃的油菌子 35:30 为什么鸡枞是野生菌的无冕之王 36:35 本期评论抽奖 【本期鸣谢嘉宾】 「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外的扫地僧老板 知了,长居云南,有播客「从菜街到厨房」 把文翰,喜欢刨根问底的食材供应商,淘宝店铺「@把文翰」 【本期提到的城市和市场】 昆明 易门 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 昆明大观篆新农贸市场 【本期参考图片】 各种各样的鸡枞@昆明,木水花 全开的超大鸡枞@昆明,木水花 鸡枞颜色对比@昆明,木水花 最嫩的鸡枞@昆明,木水花 半开伞的「荔枝菌」,鸡枞的一种@广东,增城产 鸡汤煮鸡枞菌@云南,宜良 油盐蒸荔枝菌@田螺 鸡枞菌蒸糟软骨@田螺 各种各样的油鸡枞@昆明,篆新 油鸡枞@把文翰 油鸡枞炒茭白@田螺 油鸡枞蒸蛋@田螺
吃这件事能说清楚吗?做了一个新尝试。「厨此以外」的第一期,我想聊一下猪肚。 【时间轴】 00:00 新播客的由来 00:54 最近一次为了猪肚约饭的经历(现场版) 02:37 这次的约饭令人失望 03:03 我人生中的高光猪肚,两次 08:00 认怂,我们家的猪肚一般怎么做 09:10 猪肚的官配CP 09:25 「肚包鸡」的演变 11:14 为什么有这么多卖「猪肚鸡」的餐厅(连线版) 22:21 怎么挑猪肚(连线版) 24:02 怎么清洗猪肚 25:00 怎么烹饪猪肚 26:20 本期评论抽奖 【本期鸣谢嘉宾】 匿名餐厅老板 汪惟,经常爆料的餐饮从业者 匿名供货商 【本期提到的书籍和餐厅】 不值一提的土菜馆 香港,崩牙成 东京,四川料理趙楊 陈梦因,《食经》 深圳,润园四季 【本期参考图片】 理想的衡东脆肚@北京,湘彬萱 榄仁炒肚尖@香港,崩牙成 猪肚和鸡胗版本的火爆双脆@东京,四川料理趙楊 猪肚和粿条@汕头,松记猪肚 拌肚丝@田螺 蒜味猪肚肥肠锅@田螺 酸菜猪肚汤撒了一把豌豆尖@田螺 猪肚包一切@田螺 拆了骨头的鸡@田螺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