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家客厅
新闻编辑熊阿姨和她的朋友们

Album
主播:
熊阿姨
出版方:
佚名
订阅数:
4.38万
集数:
29
最近更新:
5天前
播客简介...
熊阿姨,资深社会新闻记者、编辑 曾任《时尚先生》副主编、《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智族GQ》报道编辑。 现为一支业余女足球队的业余前锋。
熊家客厅的创作者...
熊家客厅的节目...

18.漫画卖了100万册,我还在打卡上班没苦硬吃

熊家客厅

2022年,一本糖果色的漫画书《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意外爆火,不到一年,销量突破了100万册。温柔的画面里,包含了艰难、心酸、和治愈的成长故事。 作者拟泥nini, 和策划人猫弟,两个年轻的女孩完全被这本书改变了生活。但2023年,当书已经大卖到20万册时,拟泥nini 其实还兢兢业业地在一家考研辅导机构上班,没有排课时,才能到外地做签售;猫弟还在一家消费公司做品牌内容,她的自信心被这份工作打击得七零八落,每天都严重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 等到《牡蛎》卖到100万册时,两个女孩终于下决心辞职,开始全职做漫画出版。但一起出差时,猫弟发现,拟泥nini 早上在便利店里挑牛奶,居然还要花上很多时间,认真地逐一比较单价——童年的匮乏感写进了DNA,女孩们必须要学习拥抱成功,重新找回自信,为自己的才华制定新定价。 当大量的仿作陆续出现时,女孩们已经做出了一本完全的新书,2025年,拟泥nini 新作《想在天气好时去海边》上市,在欢迎之外,她也收到了很多不解,以及一些差评。 描绘真实的成长创伤,必定会让第二本书没那么畅销,两个女孩已经预料到了这件事,因为「百万畅销」的价值,就是让人拥有真正的创作自由。 拟泥nini: 居住在南方的大连人,漫画作者。目前出版了两本漫画书:《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想在天气好时去海边》,比起画画更喜欢买花、逛便利店、和小狗一起睡觉。 猫弟: 江西人,养了两只猫的漫画编辑。以新媒体/营销的身份在出版行业打拼了四年,业余时间策划了《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意外爆火。随后辞去了工作,开始做独立图书策划人。今年成立了自己的品牌「梦药水DrinkDream」。与此同时也是漫画作者拟泥nini的经纪人。 01:30 《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卖了一百多万册,拟泥nini还在按点上班当辅导老师 04:36 大二暑假回家,拟泥nini 发现,父亲让整个家庭破碎了 08:51 出版邀约很多,猫弟是唯一一个线下来找拟泥nini 的编辑 11:46 猫弟的策划:去独立书店推广,重新画面调色,装订线也要选粉色的 15:10 拟泥nini:和余秋雨并列的被盗版小天后! 18:11 拟泥nini:和余华《活着》并列的畅销榜女作家! 23:33 和妈妈在杭州相依为命:为什么我要在一个墙都发霉的小屋子里画画? 28:50 我的读者,应该能喝出老火靓汤和速溶汤的区别 32:09 《想在天气好时去海边》:妈妈变小了,我必须长大 38:34 被猫弟逼着,反复改稿,改稿,改稿 42:23 常年画商业稿,容易把编辑当甲方去对付 45:11 《想在天气好时去海边》出版后,很多差评挺有水平 50:00 牡蛎卖到20万册时,猫弟辗转反侧,终于决定辞职 54:03 拟泥nini舍不得辞职:不是「没苦硬吃」,是不知道什么才是「不吃苦」 59:43 变成百万畅销书策划人后,猫弟成立品牌「梦药水」,做更多女性漫画 01:05:05 漫画创作者要不要在网上多自我宣发? 01:07:09 给自己的劳动定价,万能魔法金句:「那你的预算是多少?」 01:11:22 天才漫画家的妈妈:孝顺女儿,得到了上天的赏赐 猫弟的新品牌:辞职2年后,我成立了梦药水工作室 本期剪辑:孙晟钧Lufus 片头曲:May Rain-窦靖童 片尾曲:《来日之歌》-刘祖德(华仔)、朴妍臻(麦兜)、广州少年宫合唱团 拟泥nini和妈妈 拟泥nini和妈妈 拟泥nini和妈妈 拟泥nini和猫弟的妈妈 猫弟、拟泥nini 庆祝《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销量突破百万册 读者见面会 《想在天气好时去海边》读稿会 左一为编辑周安迪,右一为编辑刘平 《帶殼的牡蠣是大人的心臟》繁體字好像“憂鬱的台灣烏龜” 越南语版!

74分钟
11k+
2天前

29.什么工作出差必须携带救生衣?

熊家客厅

本期的嘉宾是杨峰,一位跑突发的新闻记者,这期我们远程录制了足足有 4 个半小时,梳理了杨峰从 2019 年入行开始,在过去 6 年里跑过的各种因为极端天气导致的灾难现场。杨峰特别宝藏,越往后聊,能掏出来的经验越多,尤其是最后讲到梅大高速塌方事件,他的现场调查经历简直跟谍战片差不多。 杨峰每年都会总结出新的工作经验,写气候灾难,他希望能记录到这个社会运转的规律—— 比如大江大河边上的小村庄,被要求开闸泄洪时,村民们会拖延,会希望邻村先去承受损失。这些村民纠纷并不会被新闻记录,但这正是基层运行的微观真实逻辑。 比如干旱是灾难里最难记录的,持续时间长,死伤并不直接,然而走到现场,记者会闻到干死的蚌壳里散发的巨大臭气。 我们到底能不能报道遇难者的真实名字?杨峰在河北,遇到村民的反应出乎意料,这段经历可以准确回答这个问题。 …… 这期我们录了整整 4 个半小时,但最后发现,杨峰的领夹麦克风一个字也没录上。本期音质经过多轮高科技处理,感谢我们的剪辑师孙晟钧。 杨峰:常住广州的山西人,日常往来南方北方,记者、摄影爱好者。从2019年开始,反复在突发事件报道任务中,进出气候灾害现场,希望在数据以外,以调查新闻的方法,记录气候之变中具体的人与生灵,思考应对之策。 另外还关注AI和航天的技术发展,希望可以亲眼见到星际移民的时代。 00:12 开场一个滑跪:录音又又又丢了 04:31 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在办公室做直播导播,给前方提的要求都不切实际 11:22 2019年强热带风暴白鹿,第一次去现场,发现在台风里根本站不住 14:00 2020年洪灾,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延迟高考,写完后直接去下一场洪灾 18:24 2020年江西鄱阳油墩街镇洪灾:“堰”、“圩”、“蓄滞洪区”,到底哪个村先进水? 28:18 2020年连跑几个省洪灾后,身体心理状态达到极限,人应该跟灾难现场保持距离感 36:12 2021年郑州721洪灾:卫辉市泄洪前,察觉不妙,提前撤走了。已经学会了游泳,随身带救生衣。 54:13 2022年鄱阳湖干旱:蚌腐烂的臭气,鄱阳湖修坝之争 01:00:44 同样写干旱,从成都的限电,写长江流域的电力合同是个好角度 01:01:53 写极端炎热,也可以落到热射病上;推荐芝加哥案例《热浪》;外来入侵红火蚁对底层劳动者影响 01:04:57 2023年涿州洪灾的失联村:全程签字、录音,保证披露所有遇难者失联者名单,村民是有很强倾诉欲的 01:17:00 2004年广东梅大高速塌方:寻找神秘的自动化检测设备 01:31:51 找证据的过程会感到刺激吗? 01:38:12 2024年广东韶关地质灾害:掉水里了,机器全泡汤了,采访也没做成 01:43:07 2024年新疆禾木雪崩:天气变热了,新疆的雪没有冻严实 01:45:00 2025年7月京津冀暴雨和洪涝灾害:有的村子伤亡那么少,他们做对了什么? 01:49:43 不要在县城的河边买房子;大城市财政富裕,水利设施会维护得更好;搞大棚得买农业保险 01:53:31 出差一定要带救生衣、对讲机、能打卫星电话的工作手机、租SUV、带现金,纸质名片、以及一顶可以以假乱真的工地头盔 本期节目感谢「讯飞听见」App的支持,「讯飞听见」是很多记者朋友每天都依赖的语音记录软件。使用「讯飞听见」能采访录音迅速转成文字,方便信息整理。这些文字,帮助我们珍藏住宝贵的现场碎片,所有这些碎片,也是我们见证社会运行的珍贵脚本。 杨峰的报道: 1.《封面深镜|“孤岛”汤家庄村的离别与团聚》www.thecover.cn 2.《鄱阳湖旱情调查:40天缩水69%,政府拟投资435亿建2331个水利项目》 m.thecover.cn 3.《多图直击鄱阳油墩街镇洪水围村:有房屋倒在水中,村民买船回家》m.mp.oeeee.com 4.《洪水冲入太师屯,北京暴雨转移8万人!直击北京密云抢险救援现场》https://mp.weixin.qq.com/s/H06joG8bGZtz0FEv7UvpLA 5.《清华研究报告:2024年2.01万人因高温过早死亡》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from=iosapp&eid=nJKzdgDbfa2H90qSdq8Jkw==&channelId=null&userId=NDk3NTc5ODk=D&timestamp=1762359407370 熊阿姨旧稿子: 《鄱阳湖建水闸,为何十几年争议不断?》mp.weixin.qq.com*yyacO16Cr59-4kSlLYOMg4hWS-1o6jizqaa-OJXqQuJf2*DjPU9GCh4Scn-8bIKJ0b4hfbv*rAGLPVNWefdVpHl*xPcM71mLRjYhQjPbzRH4TtT6Vqh5bXWM6C&new=1 《水灾后的郑州:一万条牛仔裤、浸水车和鲜花的河流》mp.weixin.qq.com 提到的其他资料: 1.《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国务院灾害调查组 2022 年1 月www.mem.gov.cn 2.《热浪——芝加哥灾难的社会剖析》[美]埃里克·克里纳伯格 商务印书馆 3.《最热夏天:35位中暑离世者报告》极昼工作室 2022年8月 万能的剪辑:孙晟钧 插画:董伯阳 标题和片尾曲指导:见师 片头曲:kaneda-芸能山城组 片尾曲:4 DEGREES-ANOHNI

117分钟
3k+
5天前

14.专访马斯克和奥尔特曼后,我为ChatGPT之父写了一本书

熊家客厅

AI 的研究都做了半个多世纪了,为什么从2022年开始突然加速? 算法、算力、数据的三条腿是什么意思? 哪都掺和一脚的马斯克,在ChatGPT 这为什么提前出局? 作为年轻的中国记者,怎么能专访到马斯克,也专访到山姆·奥尔特曼,并且10年后能给后者写出一本书? 本期推荐一本《奥尔特曼传》,非常有亲和力的互联网商业作品,能帮你迅速补齐,过去两三年人工智能到底发生了什么。AI的发展决定了我们这一代人在未来10年、20年生活、工作方式的巨大变化。当浪潮扑面而来时,抓住最重要的线索,阅读它。 周恒星:江西人但不能吃辣,喜欢在海边待着、写作和冲浪。从事了12年科技报道,在硅谷待过几年,最近是数字游民,远程运营一个英文科技网站pandaily.com。在AI时代为了不被机器取代,打算多做一些体力劳动的工作,比如冲浪教练。 01:29 奥尔特曼(Sam Altman)到底是谁? 05:20 奥尔特曼曾经是著名创投公司Y Combinator的CEO 09:07 十年前,大陆记者联系奥尔特曼非常容易 11:11 带着张一鸣等中国创业者见奥尔特曼 14:47 奥尔特曼总用小写字母,像个青少年,人说话也挺真诚 16:13 约硅谷企业家,用iMessage 就行了 17:27 新人记者采访马斯克:猜中了邮箱拼写 21:35 采访奥尔特曼几天后,就遇到了宫斗大新闻 23:39 宫斗闹剧也有好处,奥尔特曼名气更大了 27:53 黄仁勋虽然成天穿皮衣,但不算性感的创业家 30:33 马斯克和奥尔特曼是怎么闹掰的? 37:04 马斯克情绪阴晴不定,今天看你像看空气,明天又极度热情 39:57 奥尔特曼未来会竞选美国总统吗? 42:20 一个争论:能不能写奥尔特曼“拿着咖啡望向窗外?” 48:45 遇到企业家撒谎怎么办? 52:48 奥尔特曼从银行贷款做投资,也做过给人发1000美元/月的社会福利实验 57:44 给海外读者写报道的Pandaily,现在已经不写华为和中概股了 01:00:11 印度创业者来华,喜欢吃海底捞、喝喜茶、逛华强北 01:03:13 现在再去硅谷做记者,性价比有点低了 01:07:55 新冠后离开北京,做冲浪教练 宫斗几天前,周恒星给奥尔特曼做的专访:《专访OpenAI CEO阿尔特曼:中国在AI领域会很出色》https://mp.weixin.qq.com/s/p08lTG6QxE-wG5mNy0pJIw 制作:晟钧Lufus 片尾曲:"ChatGPT (prod. by BUNT.)"-Ivo Martin / BUNT. 熊家客厅专属购买链接,64.9元一本包邮:【亲签版·奥尔特曼传 揭秘奥尔特曼的AI帝国、权力之路和未来宏图】https://j.youzan.com/5St_rC

72分钟
7k+
5天前

28.采访阿富汗女记者后,神奇的缘分开始了

熊家客厅

本期节目来自一次线下活动录音,嘉宾是长报道作者、我们的老朋友洪蔚琳,我们一起聊一本新书:《一个阿富汗女人的来信》。 这是一本故事集,作者是阿富汗女记者哈迪亚·海达里,特别的是,这虽然是一本外国文学作品,但不是从外文书转译,而是哈迪亚在中国的首发。 为什么一个阿富汗女记者的书,会在中国首发?一切的缘起是2024年,洪蔚琳对哈迪亚的采访,在塔利班新政权上台后,阿富汗女性不能上学,不能工作,不能走进公共场所,不能独自乘车,不能在家以外的地方露出身体和面部(必须穿遮蔽全身的罩袍)。最新的禁令是,她们连在街上大声说话都是违法的。 哈迪亚向小洪碎片式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洪蔚琳写成了一篇万字长文:《一个阿富汗女人的来信》 这篇文章不停地引起了涟漪,随后,一家名叫“有光”的图书出版品牌联系到哈迪亚。经过十个月的合作,哈迪亚的第一本书——同名短篇小说集《一个阿富汗女人的来信》已译成中文,将在中国出版。是这本书提前预支的稿费,帮助哈迪亚凑齐了移民所需的费用,她即将开启从巴基斯坦出发的新的旅程。 这本书比我想象中好读,不只有苦难,哈迪亚非常狡黠且有幽默感,故事读起来有种一千零一夜的风格,里面的阿富汗办公室大姐,甚至你可以在中国任何一个单位里找到同款。在夏末一个周五的晚上,我们来聊聊这本书及其背后的故事。 00:11 为什么一个阿富汗女记者的书,会在中国首发? 05:40 哈迪亚:不敢做视频、语音访谈,只有发邮件最安全。 09:52 哈迪亚是喀布尔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喜欢村上春树、托马斯·曼,也喜欢看《老友记》 13:46 哈迪亚本人的致辞(波斯语配中文配音) 14:53 哈迪亚能读书,因为恰好赶上塔利班失权的20年 20:25 但哈迪亚的童年依然被爆炸、地雷、战斗直升机巡逻的巨响包围 24:31 童婚被骗去卖淫的女性,嫁给同性恋丈夫的女性,用巫术让丈夫不举的女性 29:39 全球最知名的阿富汗文学:《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 34:36 洪蔚琳很少这么强烈地感受到,采访对象如此渴望一个说话的机会 38:54 哈迪亚失去工作的场景,与《使女的故事》惊人地重合 41:11 男性也不例外,“文明的倒退最终会影响每一个人” 42:02 洪蔚琳采访Deepfake 受害者,韩国女孩不敢开摄像头 45:27 采访青海的卓玛,她居然也有一本《追风筝的人》 49:36 出版品牌“有光”提前给哈迪亚支付了版税,帮助她提前启动移民流程 54:13 现场问答环节:哈迪亚为什么会写性格上有污点的女性? 剪辑:方改则 插图:董伯阳 片头曲:Public Domain - Raga Khamaj: Peshnawazi (Alap) 是一位阿富汗音乐家的曲子 片尾曲:Kate Bush - This Woman's Work 《使女的故事》插曲

58分钟
8k+
3周前
熊家客厅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