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保编辑部
看病不慌,养老不愁,理财不难

Album
主播:
深蓝保编辑部
出版方:
深蓝保编辑部
订阅数:
2.21万
集数:
47
最近更新:
2周前
播客简介...
看病不慌,养老不愁,理财不难。欢迎来到「深蓝保编辑部」,这是一档由深蓝保出品的播客节目。 我们传递保险的温度,也分享生活的态度:从社保攻略,到保险科普;从家庭财务,到个人成长;从看病就医,到养老准备…我们相信,保险不仅是抵御风险的科学工具,更是一种解题思路,能让生活变得更好。 希望我们的声音,让保险不再是冰冷的条款,而是温暖的陪伴! 如果你也有想和我们聊的,或者有推荐的嘉宾,欢迎给我们留言,或者添加微信:SLBbianjibu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保险专业知识,欢迎关注「深蓝保」公众号,这里有最接地气的社保干货、实时更新的保险攻略、行业前沿的深度剖析,更有专业的规划师团队在线服务。
深蓝保编辑部的创作者...
深蓝保编辑部的节目...

EP29 职场 i 人从实习生到最年轻高管!没人脉没背景,不跳槽也能赢

深蓝保编辑部

替大家试过了,高考失利真的不会完蛋!| 一周年特辑,一起坚持长期主义 💙看病不慌,养老不愁,理财不难!欢迎来到「深蓝保编辑部」,这是一档深蓝保旗下的播客节目,我们传递保险的温度,也分享生活的态度! 📖本期人物介绍 主播:莫莫,前香港财富管理经理,8年保险行业经验,不会销售的编辑不是好INFP 主播:斯斯,前广告人+ACGN爱好者,保险学专业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副业小天才 嘉宾:Karen,深蓝保内容中心总监,95后农村女孩,高考失利后,用10年弯道超车,成为最年轻高管 🎂号外号外!深蓝保编辑部播客节目一周年啦! 我们策划了特别丰富的周年活动,还有惊喜大礼包,欢迎大家来参与! 方式超简单,赶紧戳图看👇 一周年了,回忆刚开始做播客的时候,我们谁都没想过,能收获这么多同频的听友,所以,在这个时刻,想和大家聊聊长期主义,因为我们都相信,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哪怕它慢一点,都是有意义的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一位特别嘉宾——把“长期主义”刻进骨子里的Karen 高考失利→百人团队管理者,她用7年时间,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职场跃升 最近高考也陆续出分了,刚刚经历人生大考的学子,对专业选择有着很多迷茫 而我们这些已经在职场路上跋涉的“社会考生”,也可能正在遇到这些困惑: 怎么做职业选择?如何找到热爱的工作? 为什么有人"干得多却升得慢"?怎么掌握职场晋升逻辑? i人在职场,怎样做“向上管理”? 领导说"再锻炼一下",到底要锻炼什么? 和Karen聊完后,我们感觉像得到了一份“职场开挂秘笈”,迫不及待想分享给每一个有学业、职场困惑的朋友,希望能给你们带来启发和能量 🎧时间轴 03:34 学生时代唯一修炼我的,就是吃苦的能力 05:12 准备高考要12年,但准备志愿只有4天 06:50 我社恐到不敢和同学打招呼,却因此有了保研的神转折 10:07 高考≠人生终局,没人因一场考试赢得所有 17:50 写6页求职信比硕士学历管用!努力争取,人心都是肉长的 23:42 没有背景和人脉,确实选择会比努力更重要 28:54 用“正面情绪”压制“负面情绪”,别困在情绪的黑匣子里 30:50 被评价“卷王”?实际上是因为我没有选择 33:51 i人向上管理术:给领导一份“我的使用说明” 44:02 允许自己在工作中当片刻“逃兵”,人的弦不能一直绷着 49:10 找不到热爱的事业?先从排除法做起 53:47 超速晋升加薪的秘诀,一直让领导“超预期” 59:05 高精力人群的时间管理大法!学到就是赚到 01:04:43 周年感悟:在追求效率的时代,慢下来也许更快 回过头看这一年,我们录制了20多期节目,做了三大专题(谁能想到,斯斯因为普通话不标准,一度想放弃hhh) 刚开始,我俩也懵懵懂懂,只想着先做一期吧,那都说“万事开头难”,第一期很果不其然的扑街了😭 但是没想到!第二期就开始逐渐好了起来,数据有高光的时候,也有低迷的时候 * 上榜的高光时刻 * 订阅量破万,我们发了第一期公告栏,也升级了头像! * 其他被记在朋友圈的moment~ 我们不是唯数据主义,但做内容不去看数据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初心就是想帮助到更多人认识保险,当然不止保险,还有打破各种信息差 总结成12个字,就是我们的slogan:“看病不慌!养老不愁!理财不难!” 最大的收获,就是评论区/听友群的各种声音(无论是正反馈,还是建议或者意见),让我们不断改进,不断成长~感恩!💙 当然啦,如果你有任何想说的,请随时告诉我们,真实的声音就是前进的动力来源 很感谢所有参与一起录制节目嘉宾,如果有其他节目主播想一起聊聊的,我们特别欢迎! 也想对所有支持陪伴我们的听友们说: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谢谢你选择慢下来,和我们一起做时间的朋友,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感谢你的每一次收听,期待一路继续有你相伴~ ⏰对了!重要的大事别忘了! 周年活动已经开始啦,只要参与就有机会赢取惊喜大礼包!别忘了进听友群,抽奖领奖都在里面,还有进群福利哦~ 快来加入吧👇 🥳期待在评论区、听友群看到你的身影~ 最后,Karen写了一段很温暖的话,我们觉得非常有感触,想把这份力量传递给你: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保险相关知识,欢迎关注「深蓝保」公众号 这里有最接地气的社保干货、有实时更新的保险攻略、有行业前沿的深度剖析,更有专业的规划师团队在线服务 感谢你的收听,这里是深蓝保编辑部 我们传递保险的温度,也分享生活的态度,祝大家生活愉快,期待下期再会 : ) - 本节目由深蓝保出品 -

67分钟
1k+
1周前

EP30 没社保,古人是怎么养老的?几千年前的老祖宗们太超前了吧

深蓝保编辑部

从宗族庇佑,到集体包办,再到个人买单:中国人的几千年养老变迁史 💙看病不慌,养老不愁,理财不难!欢迎来到「深蓝保编辑部」,这是一档深蓝保旗下的播客节目,我们传递保险的温度,也分享生活的态度! 🎙️本期人物介绍 主播:莫莫,前香港财富管理经理,8年保险行业经验,不会销售的编辑不是好INFP 主播:斯斯,前广告人+ACGN爱好者,保险学专业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副业小天才 嘉宾:Fola,深蓝保商品部负责人,曾主导寿险产品的开发,对养老保险及市场做过大量深入研究 历史从未像今天这样,把“养老”问题从集体责任彻底推向个人战场 在五千年的长河里,中国人的养老从来都是“家族大树下好乘凉”,可到了现代社会,当4位老人2个夫妻和1个孩子的421结构成为普遍现状,我们突然发现: 古代靠“养儿防老”就能闭环的体系,好像在今天突然失灵了? 明明现代科技、制度、服务都在进步,可养老却似乎更难了? 带着这些困惑,我们邀请到了一位深耕养老领域近20年的专家Fola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中国的养老变迁史,一起拆解从古至今的底层逻辑,相信听完这期,会让你对养老有更多答案,为自己搭建一个不慌不忙的晚年! 这也是【直面养老】系列专题的第三期内容,往期的精华内容,我们都整理成了文档,包括养老院大揭秘、8090后的新型思路等等,扫码回复关键词「答卷」即可获取👇️ 🎧时间轴 1:47 古代养老靠家族?揭秘"百忍家风"九世同堂的智慧 6:29 范仲淹的义庄:中国最早的家族信托如何运作 8:09 周朝发细粮、汉朝赐王杖——历代官府的养老政策 12:31 大文豪苏轼,不仅开养老院,还开创了“养老保险” 17:18 从集体包办到社保并轨:新中国养老制度三次大转型 20:29 残酷现实:社保养老金替代率从90%暴跌至40% 26:33 西方文化冲击下的养老观:情感连接>经济依附 30:08 “五福”养老观: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人如何“好死”? 36:00 物质追求的陷阱:人老了,要享清福,不能享洪福 💡 本期精华 * 从族田制到义庄,宗族养老建立了原始互助机制 范仲淹宣布捐出他一生的全部积蓄,在苏州购置了1000多亩良田,专为范氏宗族所用,称为“范氏义庄”。 ①口粮:五岁以上的范氏各房族人,不分男女,每口每月给白米三斗; ②衣料:成年族人每人每年给冬衣衣料一匹;十岁以下、五岁以上的儿童各给半匹; ③婚姻补助:族人嫁女,给钱三十贯;女儿若改嫁,给钱二十贯;族人娶媳妇,给钱二十贯,二婚不给钱; ④丧葬费:族人身亡,按其辈份大小,给予二贯至二十五贯的安葬费; ⑤路费:族人参加科举,或者外出赴任,给予路费补助 在千年时间里,周边的宗族消失了一个又一个,但范氏宗族始终长盛不衰 * 历朝历代的养老政策 ①周朝 国家会根据老人的年龄来发放粮食,越老越“吃香” ②汉朝 汉宣帝给老人都发放一根“王杖”,让他们享有种种特权,比如种田和经商不用交赋税,还能走皇帝专用的道路和自由出入官府 ③魏晋南北朝 北魏孝文帝首创了“存留养亲”制度,如果犯人的爷奶、父母在70岁以上,没人照顾,囚犯可以在家照顾老人,等老人去世再服刑 ④唐朝 政府会给老人安排“护工”,80岁1个、90岁2个、百岁3个,“护工”先从被服侍老人的子孙、亲戚、邻居中挑选,被选到的人就可以不服徭役、暂缓行刑 ⑤宋朝 苏轼任职杭州期间,设立了私人养老院,专门救济贫困老者 根据南宋《新安志》记载,徽州新安的百姓不愿意多生儿子,他们担心儿子多了会分掉他们的财产,苏轼知道这个习俗后,就和百姓一起创立了“养老保险” ⑥元明清 有官办养老院,每个月给老人钱和物资,还有免费的医疗救助 清朝,官员60岁就可以退休了,退休后朝廷会发“养老金”,相当于退休前一半的工资,如果因为打仗受工伤,就可以拿全部工资 * 新中国养老制度三次转型 ①单位保障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单位全面掌控资源分配,养老被纳入劳动保障体系 国家 - 单位二元责任:企业按工资总额 3% 缴纳劳动保险费,职工退休后由单位发放退休金,替代率高达90% ②制度破冰 改革开放引发国企改革,传统单位制瓦解,养老金支付危机显现 1983年开始县级统筹试点,1986 年劳动合同制工人首次个人缴费(不超过工资 3%) 全国统一制度:1997 年实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四统一"(缴费比例、个人账户规模、计发办法、管理体制) ③养老金并轨 在 2014 年之前,国家实行的是双轨制,体制内外实行两种养老保险模式 2014 年10月,把养老金制度改成单轨,体制内外都得自己交一部分钱,退休后按同样的规则来领钱 当然了这次改革也没有一刀切,而是根据退休时间,设立了为期 10 年的过渡期,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 如何计算社保养老金? 目前,养老金由三个部分组成:统筹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参考↓ 由于计算较为复杂,深蓝保也开发了一个养老金计算器,扫码回复关键词「测算」即可进入: * 五福养老拼图 【直面养老】往期指路👉🏻 EP21 护工虐待、家属迟迟不认尸…直击养老院的真实AB面 EP24 致8090的养老自救指南:最能挣钱的时候,要最能攒! 本期相关文章推荐: 注意!2024年社保大变天,这些人养老金或将减半 不考编也有铁饭碗! 这样交养老保险,退休领两份养老金 养老金即将迎来21连涨,农村老人能领多少? 退休还拿不到养老金!韩国的地狱养老模式,离我们有多远?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保险相关知识,欢迎关注「深蓝保」公众号 这里有最接地气的社保干货、有实时更新的保险攻略、有行业前沿的深度剖析,更有专业的规划师团队在线服务 如果你也有想聊的,或者有推荐的嘉宾,欢迎添加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探讨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 感谢你的收听,这里是深蓝保编辑部 我们传递保险的温度,也分享生活的态度,祝大家生活愉快,期待下期再会 : ) - 本节目由深蓝保出品 -

41分钟
37k+
1周前

EP31 存款、国债跌到1%,困在低利率的我们,该把钱放进储蓄险吗?

深蓝保编辑部

存款、国债、理财全趴下!低利率时代「储蓄险」又站起来了?| 每天听懂一点保险 💙看病不慌,养老不愁,理财不难!欢迎来到「深蓝保编辑部」,这是一档深蓝保旗下的播客节目,我们传递保险的温度,也分享生活的态度! 🎙️本期人物介绍 主播:莫莫,前香港财富管理经理,8年保险行业经验,不会销售的编辑不是好INFP 嘉宾:董董,深蓝保资深主播,中高净值财富规划专家,直播拆解200+储蓄险合同,专治条款恐惧症 现在大家选择储蓄险,主要是因为低利率这个全球大趋势,这并非我国独有,像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国家都经历过 在利率持续走低的大环境下,据《财经》实地探访18家大行和股份行发现:5年期大额存单基本下架,普通人能做的,就是擦亮眼睛,尽早合理分配自己的存款,主动出击,抢救我们那“消失的利息” 而保险产品因收益相对安全确定和长期复利的特点,成为“长期主义者”的新欢 越来越多普通人的选择,印证了市场对储蓄险产品的认可 这也是【每天听懂一点保险】专题的第三期内容,在这个专题里,我们会从0到1科普保险,帮助想入门的小白们,绘制一张实用的保险地图 本期的重点内容,我们也整理成了一份实用指南,扫码回复关键词「听懂」就能获取(往期精华也整合在这啦)👇️ 💬 想配置保险 如果你想在低利率时代,找到更多元的解法,想趁着行情,但不知道到从哪开始着手,可以点击💁预约专业顾问 免费咨询,我们用9年科普测评经验,帮你快速梳理保险需求和养老、教育等资金规划,帮大家解答疑问,满足你们的个性化需求,不用有心理负担,我们不会强推产品的~ 🎧时间轴 2:19 存款搬家:利率下行就像龙卷风,正吸走我们的钱 4:33 复利效应:储蓄险的增值密码,让收益像滚雪球一样 8:33 储蓄险有多安全?下行周期,资金的保存大于增长 10:47 功能有哪些?终身现金流、身故杠杆、保单贷款… 16:03 储蓄险的局限性:有一段封闭期,提前退保有损失 17:26 年金险:长期铁饭碗,给孩子教育/自己养老留笔确定的钱 25:58 增额终身寿:灵活小金库,满足不同时期的用钱需求(婚嫁/创业等) 32:26 分红型产品:固定工资+绩效分成,进可攻退可守 37:12 怎么选对储蓄险?先找资金应用场景,再看风险偏好 45:19 买分红险得学会挑保险公司,既要会投资,又要扛风险! 48:45 大事件预告:2.5%预定利率再下调,即将进入倒计时 💡 本期精华 * 什么是储蓄险? 储蓄险是一类兼具 “储蓄” 和 “保障” 功能的保险 常见类型包括: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分红型产品、万能险等 核心特点:锁定长期收益、安全性高,适合长期资金规划(如养老、教育、资产传承等) * 复利和单利的对比 储蓄险的收益以复利计息,会将本金和利息一起计息,也就是利息部分也会算收益 同样10万块的本金,如果分别按单利和复利计息,收益会有多大的差别: * 年金险的不可能三角 任何一款年金险不可能同时满足:领钱多+退保现金价值高+身故保障好 我们在挑选产品时,可以考虑自己的真是需要时什么,酌情选择匹配的产品 * 增额寿的减保规则 对大多数朋友来说,买增额寿就是为了在低利率时代,想要做一笔稳健理财,或者希望用它积少成多,强制攒笔钱 所以用钱灵不灵活、收益高不高,对我们来说就特别关键,关键就要看减保规则 每款产品的减保规则可能不一样,但都逃不出下面4种规则之一,在资金的灵活性方面,从高到低的排序是A>B>C>D * 分红险的挑选指南 买分红险,保证部分的收益我们不用操心,毕竟是写进合同的,有法律保障;但分红部分能拿多少,就要看保险公司的实力了 因此,挑选产品时,重点看保险公司以下几个方面: ➢ 公司背景和经营能力:主要看股东背景、综合偿付能力、核心偿付能力、风险综合评级。保险公司背景强大,经营稳健,我们才能放心把钱投进去 ➢ 投资能力:看综合投资收益率,数值越高,代表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越强,我们就有更大几率拿到分红 ➢ 过往红利实现率:表示过往产品演示利益的达成情况,比如演示收益率有 4%,实际也达到这个数,那么实现率就是 100% 我们每个月都会出储蓄险的测评榜单,把目前市面上在售的产品,分维度一一对比,大家如果想要测评表,扫码回复关键词「金榜」就能看到👇️ 【每天听懂一点保险】往期指路👉🏻 EP20 搞懂这7件事,保险,易如反掌!(小白入门指南) EP25 一口气说清5种医疗险!附最全挑选攻略+避坑细节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保险相关知识,欢迎关注「深蓝保」公众号 这里有最接地气的社保干货、有实时更新的保险攻略、有行业前沿的深度剖析,更有专业的规划师团队在线服务 如果你也有想聊的,或者有推荐的嘉宾,欢迎添加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探讨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 感谢你的收听,这里是深蓝保编辑部 我们传递保险的温度,也分享生活的态度,祝大家生活愉快,期待下期再会 : ) - 本节目由深蓝保出品 -

51分钟
3k+
1周前

EP32 谷圈经济学:我们只想回个血,谁知道居然偷偷赚到钱

深蓝保编辑部

万物皆可“炒”的时代:在资本泡沫里,找赚钱野路子! 💙看病不慌,养老不愁,理财不难!欢迎来到「深蓝保编辑部」,这是一档深蓝保旗下的播客节目,我们传递保险的温度,也分享生活的态度! 📖本期人物介绍 主播:莫莫,前香港财富管理经理,8年保险行业经验,不会销售的编辑不是好INFP 主播:斯斯,前广告人+ACGN爱好者,保险学专业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副业小天才 今天是一期搞钱情报局,想和大家聊聊“炒物”经济—— 不难发现,现在的搞钱战场都不只是在基金股票房产什么的了,各种东西都能拿来“炒”,比如前阵子火爆全球的 LABUBU,不仅炒出天价,还直接带飞泡泡玛特股价 我们回看前些年,好像也有类似的操作:一双限量球鞋,转手就能赚回几个月工资,甚至一张看不见摸不着的NFT虚拟图片,也能拍出百万美金。面对“炒物”,有人视若珍宝,当作收藏;有人坚信不疑,看作投资 在一片狂热的投机声浪里,或许你心里也犯过嘀咕: * “万物皆可炒”的风,是怎么刮起来的?为啥大家会疯狂买单? * 普通人冲进去,面对的到底是风口还是镰刀? * 里面藏着哪些赚钱的野路子?又埋着多少天坑? 今天我们就从谷圈经济开始,一起扒开这里面的疯狂和真相—— 🎧时间轴 3:08 三分钟搞懂谷圈经济,什么是谷子?吧唧又是啥? 6:31 自曝!谷圈老司机赚钱真相:爱会消失,钱才能到手 13:06 信仰集体崩盘:被炒过的AJ、无聊猿NFT…都是“时代的眼泪” 15:58 吃谷DNA代代相传!没想到,炒作是一场跨越代际的轮回 17:28 一朵花毁了一个国家?拆解人类史上第一次经济泡沫 24:26 深扒炒作心理:FOMO错失恐惧症和博傻理论 27:01 看穿“炒物”:是永久的稀缺,还是一时的供不应求? 29:00 热闹要看,钱也想赚,3条“炒物”的保命法则 33:18 冷门搞钱,不入坑也能赚:铁打的"娃衣",流水的LABUBU 35:53 为爱发电vs投机暴富:能够保持清醒也是很大的幸运 * 3分钟搞懂谷圈经济,什么是谷子?吧唧又是啥? 📚️相关名词 ACGN:是 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Novel(小说) 的首字母缩写,指二次元世界的载体 谷子:音译词 Goods(商品),日语グッズ,来自二次元文化,特指漫画、动画、游戏等周边,因为喜欢去买谷子的行为叫“吃谷” 吧唧:音译词 Badge(徽章),日语バッジ,最常见的是圆形金属徽章 痛包:音译词 Itabag,指挂满人物徽章和玩偶等周边的包包,“痛”源于日语痛々しい,夸张到令人不忍直视的意思 乙游:即乙女游戏,指女性向的恋爱模拟游戏,比如恋与深空、恋与制作人、世界之外等游戏 SSR:通常是 Superior Super Rare 的缩写,在卡牌游戏中表示“超级超级稀有” 编辑部伙伴们纷纷晒出各家的“谷子” 真实“吃谷”经历:过了一年涨了8倍的“草莓贝儿” 💬来评论区一起聊聊吧:你有没有为情绪价值冲动消费的经历? 也可以进听友群,晒晒你的谷子💎 * 被炒过的AJ、无聊猿NFT…“时代眼泪”集体崩盘 📚️相关名词 元宇宙:指一个虚拟世界,人们在其中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替身 NFT:Non-Fungible Token的缩写,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而产生的不可复制、不可篡改、不可分割的加密数字权益凭证 数字藏品:指基于NFT技术的数字作品,多属于非标准化虚拟商品 莫莫用积分兑换的NFC(记录一下时代纪念品) * 一朵花毁了一个国家?拆解史上首次经济泡沫 📚️相关名词 郁金香泡沫:又称郁金香狂热(经济学/金融史术语),源自17世纪荷兰历史事件,因炒作导致郁金香球茎价格疯狂上涨后最终崩盘,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 期货:约定未来以固定价格买卖某商品(如石油、大豆)的标准化合约,核心是锁定风险或投机 * 看穿“炒物”:是永久的稀缺,还是一时的供不应求? 📚️相关名词 FOMO心理:Fear of Missing Out(“怕错过”心态),因担心错过机会而盲目跟风行动,常见于投资、消费或社交领域 博傻理论:又称“最大笨蛋理论”,是资产泡沫形成的重要心理基础,本质是投机接力游戏,明知价格虚高仍买入,指望有“更傻的人”接盘获利 🌷泡沫的经典套路 ↓编造稀缺故事:庄家包装概念,如稀缺性、身份认同、暴富机遇等 ↓名人效应助推:利用明星带货,快速形成“社交货币” ↓击鼓传花逻辑:参与者依赖后续接盘者,泡沫破裂时最后一棒往往由普通投资者承担 →结局必然性:稀缺性消失导致价格崩盘,所有不创造实际价值的炒作终将破灭 (历史细节不同,但过程却不断反复重演) * 为爱发电VS投机暴富,保持清醒也是很大的幸运 🥇黄金的启示 因全球储量有限,黄金成了唯一靠真实稀缺性长期增值的标的 但仍需专业判断买卖时机,波动风险不可忽视 🧩参与“炒作”经济的生存攻略(斯斯亲历总结版) 攻略1:控制风险边界 资金比例:投入的钱不能多,只用少部分的闲钱参与,接受本金归零可能 止损机制:提前设“止损线”,亏损后不追加本金 禁止行为:拒绝All-in、杠杆借贷,避免影响正常生活 投资的钱分为3笔: · 生息资产(50%),如固收类的产品,存款、短债基金、储蓄险等 · 高波动的资产(40%),如股票、基金、黄金 · 流动性资产(5%-10%),可偶尔用来买炒物或做其他风险对冲 🙋如果想第一时间了解当下的利率行情,看看比较稳健的投资 我们每个月都会盘点追踪市场利率,包括几十家银行利率、活钱管理货币基金、国债、LPR和储蓄险 在深蓝保公众号回复关键词「收益」关注专题 #利率风向标 👇 攻略2:管理盈利与心态处理 盈利再投资:只用赚到的利润追加投入,保护原始本金 专款专用:开设独立账户管理买“炒物”,清晰追踪盈亏 价值认知:控制亏损的幅度,明确炒作标的无实用价值(如潮玩仅提供情绪价值),接受泡沫破裂后归零 攻略3:避免成为接盘侠 警惕末期信号:当炒作机会被广泛宣传时,往往都已经是炒作末期了 灵魂自问:“为什么他们有钱不自己赚?凭什么轮到我?”、“我是否能承受本金归零?” 攻略4:换个思维框架 从炒作的外围去找一些机会,“不赌牌桌胜负,只赚玩家需求” 比如需求稳定、周期长的服务衍生需求 Tips:短期暴富≠可持续能力,炒作不创造财富,只转移财富,多数人终将回归常态 *本期内容仅为个人经验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保险相关知识,欢迎关注「深蓝保」公众号 这里有最接地气的社保干货、有实时更新的保险攻略、有行业前沿的深度剖析,更有专业的规划师团队在线服务 本期相关文章推荐: 手里的钱超过这个数,就有点危险了 每月就1000怎么理财?替大家对比过了,想攒钱就照做 股市里真正赚到钱的人,做了这件事.... 感谢你的收听,这里是深蓝保编辑部 我们传递保险的温度,也分享生活的态度,祝大家生活愉快,期待下期再会 : ) - 本节目由深蓝保出品 -

38分钟
1k+
1周前
深蓝保编辑部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