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在拧紧
以独立的观察,谈谈真实的问题

Album
主播:
57不拧紧
出版方:
吴琦
订阅数:
31.62万
集数:
113
最近更新:
2周前
播客简介...
「螺丝在拧紧」是单读主编吴琦的播客,开播于2021年。在剧烈的社会转型中,我们保持对话,也保持认真,以独立的观察,谈谈真实的问题。同时,也继续享受一手人生和二手文艺之美,随时散步,寻找宽松、正直的生活。
螺丝在拧紧的创作者...
螺丝在拧紧的节目...

Vol.97 在破产书店迎新年:终于不再自己吓自己~

螺丝在拧紧

去年四月,我们「螺丝在拧紧」的主播吴琦做客同公司播客「破产书店」时,其精神状态令同事发问:好好的吴琦,怎么就“疯”了? 2024 年哗地过去,两台播客再次相遇时,对面的主播小青和 DiDi 忍不住再次关心:还好吗?这一年,大家的精神状态都还好吗? 吴琦的回答是,他有了一种“游戏的心态”。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些主流的游戏、一些令人被动竞争的游戏、一些由不得你拒绝的游戏……你也不能一口气拒绝所有游戏,只能去寻找替代性的游戏。 “我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发明了好多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才可以‘相对安全’地度过这一生。”‍‍‍ 他(故意地)引用了一本书的标题。去年年末,《单读 39·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集结了各个国家“面孔崭新”的写作者,几经周折才出版。在这个过程中,面对新的文化与市场环境,吴琦与编辑部的伙伴们不约而同地发现,“游戏”,或许可以成为创作、工作和生活的共同隐喻。 节目的最后,三位主播也玩起了「螺丝在拧紧」的标志性游戏:愉悦清单!来猜猜,“电动车”“攀岩”“拥抱工作上的成绩”分别是谁的愉悦清单?(了解两台主播的朋友们,还用猜吗?) 00:33 同事见面,忍不住笑出声来 02:10 吴琦:疫情之后,世界该怎么转还是怎么转,瞩目的人受到更多的瞩目,边缘的人变得更加边缘 03:57 什么是这一年大家精神状态的总和? ——请看《自己和自己玩的游戏》 05:35 新一代写作者,对主流这套真的受够了 08:40“我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发明了好多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才可以‘相对安全’地度过这一生” 10:25 当我们用游戏来形容工作: 小青:离职的同事说,“摆在我面前的,好比一局死了的连连看” 吴琦:既然在游戏里积累了大量金币,何苦自己吓自己~ DiDi:工作这游戏,也要先攒命? 19:52“2024 过一天是一天” 25:39 真游戏:扫雷、劲舞团、动森…… 29:38 单机游戏 VS 联机游戏,你怎么选? 55:15主播们珍藏的“自己和自己玩的游戏”清单 -谈话中提到的书籍 《单读 39·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吴琦编 |互动方式|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与主播互动。 |本期音乐| 涙のメカニズム,‍戸川純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菜市场 剪辑:刘美辰 椋生 视觉设计:李政坷 欧梦婷 节目运营:刘雨萱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李天漪

66分钟
13k+
2天前

Vol.98 对话陆晔:爱真的需要勇气,去面对无能为力的时刻

螺丝在拧紧

过年好!先送上主播的祝福:新年大吉,获得自由。 这周五也是情人节。在爱面前,吉利话好像都不足够了。这是因为爱无谓吉利不吉利,反而充满着迷人的灰度吗? 但吴琦也发现,在今天的互联网上,关于爱的表达要么是极度的、单纯的渴望,要么是完全的批判和放弃。在呼声中返场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陆晔一针见血地评论道:爱就是会让我们受伤。 本期「螺丝在拧紧」,我们鼓起勇气,去谈论爱情中那些无能为力、事与愿违的时刻。对爱情的认知正在变化吗?为什么爱情的灰度正在消失?为什么即便爱情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无能,它仍然是有意义的? “因为人生虚无,我们才需要绚烂的光华,才需要那相遇的一瞬间。” 这场对话里不仅有关于爱的理论,也有关于爱的文艺与思潮、故事与实践。或多或少,每个人都已然是爱的主体——不只是绩效主体,也不只是权力关系的客体。那么,理解与拓宽爱、通过爱理解与拓宽自我,也许是逃离时代性自恋与焦虑的一条羊肠小径。 本期节目是小宇宙情人节 IP 企划「爱的非标准答案」系列节目之一,感谢香奈儿 5 号香水对于本次企划的特别支持。 也欢迎收听「爱的非标准答案」系列的其他节目,继续探讨爱的多元与复杂。 04:03 陆晔:整个社会正在变得情感化,但又有那么多年轻人拒绝爱 14:17 从苏联电影《第四十一》到法国电影《广岛之恋》,那些塑造一代人爱情观的故事 19:59“我第一次意识到,情感的私人性和社会议题的公共性无法完全同构” 22:02 吴琦:关于爱情的论调,要么是极度的渴望,要么是完全的放弃 30:45 绩效社会让爱情陷入危机? 38:32“爱就是会让我们受伤” 39:59 从韩炳哲到巴迪欧:爱是反叛,是双人舞 58:43“你不能想象一种完全清洁的、没有异质性的关系” 1:01:16《五点见》:爱情关系包含着对自我的理解 1:14:00 爱情无解,“能共舞一段已经很好了” -谈话中提到的书籍 《窗外》,琼瑶著 《罗密欧与朱丽叶》,[英] 莎士比亚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 奥斯特洛夫斯基著 《爱欲之死》,[德] 韩炳哲著 《爱的多重奏》,[法] 阿兰·巴迪欧 / 尼古拉·张著 《正常人》,[爱尔兰] 萨莉·鲁尼著 《布鲁克林》,[爱尔兰] 科尔姆·托宾著 -谈话中提到的电影与电视剧 《摘苹果的时候》(1971),导演:[朝鲜] 金英浩 《更高原则》(1960),导演:[捷克] 伊里·克列伊契克 《第四十一》(1956),导演:[苏联] 格利高利·丘赫莱依 《广岛之恋》(1959),导演:[法] 阿伦·雷乃 《风流一代》(2024),导演:贾樟柯 安托万系列,包含《四百击》(1959)《安托万与柯莱特》(1962)《偷吻》(1968)《婚姻生活》(1970)《爱情狂奔》(1979),导演:[法] 弗朗索瓦·特吕弗 -谈话中提到的音乐 Dance Me to the End of Love, Leonard Cohen Don't Cry, Guns N' Roses Pale Blue Eyes, The Velvet Underground |互动方式|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陆晔@beauty_valley与主播和嘉宾互动。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菜市场 剪辑:椋生 视觉设计:李政坷 欧梦婷 节目运营:刘雨萱 原创音乐:徐逍潇

79分钟
12w+
2天前

Vol.99 对话胡安焉、贾行家:身处社会丛林,适者生存,还是拒不交出?

螺丝在拧紧

在《生活在低处》里,胡安焉写下了自己在南方开女装店时,与一位有精神问题的女顾客的会面。她走进他的店面,没有进入试衣间,而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接连套上了三条牛仔短裤。 “我的眼睛也湿了,眼泪随时要夺眶而出……”他写道,“从她的脸上,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她就是另一个我——惊慌,恐惧,孤独,委屈,被人不怀好意地围观,腿上还挂着三条牛仔短裤——只不过我还有力气遮掩,她却只能就这么袒露出来……” 这个故事,以及他在这期节目开头分享的另一个故事,促使胡安焉反思有意义的生活应当追求些什么。写作和阅读会是答案吗?还是通向答案的许多条路之中,容易被误认为答案的那一条? 这是贯穿本期「螺丝在拧紧」与「大望局」的串台节目的问题。其他的问题也隐隐地探向生活的“低处”——也可以说是“深处”:在恶意四涌的环境里,你要在多大程度上“适者生存”,多大程度上“拒不交出”?你如何面对自己偶然暴露的、连自己也不知道的一面?柔弱真的与智慧相伴而行吗? 01:17 自我介绍之前,先各讲一个故事—— 胡安焉:在医院门前,处于“特殊状态”的两位妇女 吴琦:那个买水果的大姐,成了有名的“鸭腿阿姨” 07:51 只要把头低下,总有人比你的处境更艰难 20:14 ‍‍在南方开女装店,“你必须要学会口腹蜜剑” 31:18‍‍《我在北京送快递》总被误以为是一个“喜欢文学的快递员”的故事 33:56‍‍ 三个“天问”: 你们正在过什么样的生活?你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你认为生活是什么? 39:56‍‍‍‍ 胡安焉:真正“低物欲”的人,不会有“低物欲”的概念 43:11‍‍‍ 吴琦:所谓“社会化”的过程,根本没有帮助你克服恐惧,反而不断为恐惧增加新的内容 49:13‍‍ 贾行家:隐居生活的困难,在于斩断被别人需要的需要 59:51‍‍“仿佛这一生是偷来的、赚来的,所以当中经历的所有痛苦和欢乐,都是不应得但得到的东西” 1:04:40 你是否曾暴露出连自己都不知道的一面? 1:08:50“很多人因为无法面对自己的肮脏,才不停地讴歌母亲” 1:10:44 阅读与写作,对一个人的意义是什么? 1:25:39 最后,去读书吧! |工具箱| -谈话中提到的书籍 《生活在低处》,胡安焉著 《我在北京送快递》,胡安焉著 《一件小小的好事》,[美]雷蒙德·卡佛著 《麦田里的守望者》,[美] J. D. 塞林格著 《九故事》,[美] J. D. 塞林格著 《人,岁月,生活》,[苏联]爱伦堡著 《悲伤与理智》,[美] 约瑟夫·布罗茨基著 《词与物》,[法]米歇尔·福柯著 《我不想保持正确:拉图尔对塞尔的五次访谈》,[法] 米歇尔·塞尔 、[法] 布鲁诺·拉图尔著 《把自己作为方法》,项飙、吴琦著 《篮球飞人》,[日]井上雄彥 -谈话中提到的电影 《里斯本丸沉没》(2024),导演:方励 |互动方式|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与主播互动。 |本期音乐| I Think It's Going to Rain Today, Tom Odell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鸣谢| 大望局播客(制作人:温蒂)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菜市场 剪辑:椋生 视觉设计:李政坷 欧梦婷 节目运营:刘雨萱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李天漪

106分钟
37k+
2天前

Vol.100 对话李沁云:精神分析,可以再次养育自己吗

螺丝在拧紧

在过年回家的旅途中,主播吴琦读了《心的表达》这本书。这本关于精神分析的书给他带来了深深的感动——它把处理个人的经验妥善地放入了求取新知的框架之内。春节之后,他决心要认识这本书的作者,“我想听她说话”。 在「螺丝在拧紧」录制之前,李沁云已经是吴琦在豆瓣上关注了十多年的“老朋友”。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她从心理系毕业后转入文学系,在任教期间又决定进入临床心理学的领域,目前在美国波士顿做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候选人。 在中国,心理咨询的能见度正在上升。但在具体的理解上——心理咨询能提供什么?精神分析在其中是一个什么样的流派?分析师与来访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大多数人仍然一头雾水,甚至心底有隐隐的抗拒。 这期节目里,李沁云带我们走进了她真实的精神分析师生涯,坦言“咨询师并非全知全能,而是带着自己的挣扎与处境工作”。她也认真地告诉我们,在治愈与被治愈的过程中,分析师与受访者双方都有可能获得超预期的收获:精神分析不仅仅是认识人的内心世界的过程,更是“一场心与心的奇遇”。 在交谈的过程中,吴琦说自己“产生了一种幻觉,仿佛走进了分析室”。在这个令人忧郁的早春,希望这期节目能像一张长沙发,给你一小片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的空间。 不过,春天的好消息是:「螺丝在拧紧」100 期了!正值第 100 期关注成长创伤与心理健康,我们也在上海组织了一场早春见面会,邀请你来到线下,与主播一起谈谈生命中的磨损与焕新(文末扫码报名)。 04:16在国内的语境里,如何认知“精神分析”? 04:50李沁云:精神分析是一场心与心的奇遇 07:20“我本来是想当作家的”,但是…… 14:22要成为精神分析师,必须接受精神分析? 17:51来访者需要了解自己的咨询师吗? 24:40精神分析师的共情是否有边界? 28:07精神分析的三个目标: ——认识你自己 ——拓宽人的内心空间 ——有活力去爱 38:38人生中三个普遍性的创伤时刻 40:19创伤令人孤独,但关系让爱流动 55:58“要实现心灵的成长,就是帮助自己内心的孩子长大成人” 58:11“难得糊涂”的文化里,直面深渊的理由 -谈话中提到的书籍 《心的表达》,李沁云著 |互动方式|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李沁云与主播和嘉宾互动。 🌷 螺丝春日见面会(扫码报名!上海见~) |本期音乐| Falling You,曾可妮 / 都智文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菜市场 剪辑:椋生 视觉设计:李政坷 欧梦婷 节目运营:刘雨萱 原创音乐:许婉欣

70分钟
31k+
2天前
螺丝在拧紧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