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派
文化学者访谈录

Album
主播:
江冉
出版方:
梓嘉
订阅数:
1.39万
集数:
120
最近更新:
1周前
播客简介...
这是由长三角之声出品的泛人文播客,广播端名称为《文化会客厅》,节目嘉宾来自历史地理、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关注最新研究成果,时而操心热点议题。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播:江冉,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长三角之声助理总监、节目制作人。 站内伙伴:先锋派报告 站外推荐:小红书@江染之
江南派的创作者...
江南派的节目...

119-沪派江南 第三讲|诗画天马山,复原董其昌笔下的世界

江南派

云间九峰之首的天马山周边,藏着一份江南山水田园样本——四座玲珑小山、五个古朴村落,交织着6000年文明遗存与千年文人诗画印记。陆机在此隐居,黄公望汲取画意,董其昌挥毫题跋,这里的山水承载着沪派江南的文化根脉。 正如松江画派主张“笔墨独立于形似”,天马山地区的保护和传承绝非简单复刻古画,而是着力将古画中的山水意境转化为现实空间的发展蓝图,通过重塑“山、水、林、田、村、路”,再现“峰峦叠翠,板桥卧波”的古典画境,同时注入现代生活场景,让古韵与新意共生。 * 本期嘉宾 乐晓风/上海市上规院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三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赖剑青/上海市上规院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三所高级工程师、天马山项目负责人 * 收听指南 5:21 天马山何以称为“沪派江南” 7:16 天马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 15:26 天马山作为整体“沪派江南”规划的空间范围 17:08 规划师的工作要具有战略眼光 20:12 天马山规划要“大破大立”吗 22:26 那些传世名画里的天马山及其周边峰泖 33:24 规划中的感动瞬间 37:58 “九峰三泖”的自然地理维护和修复提升空间 43:28 天马山未来给游客准备了什么 * 相关图片 翁浜画境 《横云山庄图》与现实场景对比 护珠宝光塔

51分钟
99+
1周前

118-抗战中的后半程“衣冠南渡”:史语所、同济大学、营造学社等在李庄

江南派

文史学者袁庭栋说,了解抗日战争就要了解两个“庄”,即军事上的台儿庄、文化上的李庄。 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首都南京和北平、上海等地一批学术教育机构一再播迁,栖息长沙、昆明等地。最后竟在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四川南溪县李庄落箱(今四川宜宾市翠屏区境内)。 长江边上的古镇李庄,以山水的柔情与静默,接纳并呵护民族的“衣冠”。镇上“九宫十八庙”驻扎同济大学,乡下祠堂农舍则分布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和体质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 2023年,作家、学者岱峻先生在2004年出版著作《发现李庄》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史料考证和口述史采集,扩充为《发现李庄》三卷本,即“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一张中国大书桌”“一本战时风雅笺”。 这期节目,我线上专访了岱峻先生,听他讲李庄的那些“先生兮”! (以上部分文字来源于《发现李庄》序言) * 本期嘉宾 岱峻/作家、学者,著有《发现李庄》《消失的学术城》《李济传》《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风过华西坝》《弦诵复骊歌》等。 * 收听指南 03:46 发现李庄:长达二十多年的学术“马拉松” 10:15 研究李庄:获取了近代以来最宝贵的人文学科精华 27:01 为什么李庄被尘封了半个多世纪 30:07 迁入李庄的知识分子面临着怎样的时代课题 38:12 从林徽因写给傅斯年的一封信说起 46:51 日渐凋零的当事人们 01:01:14 李庄险些被规划为工业园区 01:07:03 同济大学对抗战有多么重要 01:14:30 那时的青年学子 01:18:16 这段历史,台湾带走了东西,却少人传承 01:22:40 《发现李庄》三卷本为什么不注明卷数 01:26:31 《发现李庄》的读后感 01:29:17 如果穿越回李庄会和哪位学者比邻而居? 01:36:17 傅斯年太苦涩了 * 推荐阅读 岱峻著《发现李庄》三卷本 图书链接

101分钟
1k+
1个月前

117-沪派江南 第二讲(下)|北宋花石纲的遗物在上海?从“玉玲珑”到朋寿石

江南派

上一讲,著名赏石学者俞莹老师给大家讲解了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历史,理清了怪石、奇石、名石的概念。本期俞先生将从豫园的“玉玲珑”开始,为大家盘点上海遗存的名石(以园林石)为主,并谈及历史上重要的两本石谱《云林石谱》和《素园石谱》。 * 本期嘉宾 俞莹/赏石文化学者,中国观赏石协会科学与艺术顾问。涉足观赏石收藏与研究三十余年,对于古典赏石以及赏石艺术颇有研究心得,著述颇丰。出版有《奇石赏玩》《顽石的灵性》《文房赏玩》《观赏石投资与收藏》《奇石》《玩石指南》《说石》等,主编有《中华古奇石》《海派赏石大观》等。 * 收听指南 2:35 “江南三大名石”的出处 7:32 “玉玲珑”的遗憾 11:12 松江“仙人峰” 15:51 “五老峰”的由来 21:36 保存名石题刻已经刻不容缓 23:30 嘉定“翥云峰”的故事 31:10 闵行莘庄公园“朋寿石” 36:53 流传稀少的石谱 40:58 晚明藏石家孙克宏 47:42 传统赏石和古典赏石的审美体系 * 相关图片(俞莹先生供图) 辗转到杭州文澜阁的“仙人峰”(出自明代松江熙园) 豫园太湖石名峰“玉玲珑” 上海嘉定汇龙潭 明代“翥云峰” 松江方塔园——明代太湖石“五老峰”(出自明代濯锦园) 莘庄公园朋寿石 明·林有麟《素园石谱》(日本大村西崖1923年图本丛刊翻刻本)

52分钟
99+
1个月前
江南派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