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邓天 稀土永磁板块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产业链上游资源集中,中游技术密集,下游应用多元。从历史脉络来看,行业经历了起步追赶、产业扩张及高端化转型等阶段,目前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产量占比超过90%。稀土永磁材料主要分为钕铁硼、钐钴和铈磁体三大类,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电、机器人等领域。其中,新能源汽车需求占比较大,预计2025年将占总需求的35%。 在二级市场方面,建议关注两类公司:一是资源端龙头,如北方稀土和中国稀土,前者掌握全球轻稀土命脉,后者控制中重稀土配额;二是磁材制造龙头,如中科三环和金力永磁,它们在技术和产能上具备竞争优势,并积极拓展新能源和机器人赛道。 海外市场呈现“中国主导、多国追赶”格局,美国、日本和欧洲企业因资源或技术限制,对中国稀土依赖较强。投资策略建议聚焦技术与龙头主线,把握新兴市场需求,同时需警惕政策波动、技术迭代及国外产能布局等风险。
【财经评论员】盛海骏 商业航天区别于政府主导的航天事业,其核心驱动力在于盈利和成本控制,而非单纯追求安全性与成功率。他以SpaceX为例,强调商业航天企业需通过降低发射成本(如每公斤载荷运送至近地轨道的费用)来构建竞争力,并提到国内企业如东方空间已实现单公斤成本降至3万元人民币的突破。 建议投资者以差异化视角看待商业航天板块:尽管短期财报可能亏损,但需关注技术壁垒、成本优化能力及长期市场潜力,例如低轨卫星互联网(类似星链)的牌照发放与组网进展。行业临界点在于发射成本显著低于商业化载荷收益,而中国商业航天的高门槛特性赋予其独特投资价值,未来发展空间优于传统稳定行业。提醒投资者避免将商业航天简单归类为军工股,应聚焦其商业化逻辑与核心技术突破。
【上海证券】胡涛 工业机器人板块近期受到市场关注,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54.9%。该行业融合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等特征。产业链分为上游核心零部件(减速器、伺服系统等)、中游机器本体与系统集成、下游广泛应用领域(如汽车、3C电子)。我国自2013年起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24年装机量占全球43%,位居第一。 A股市场关注点聚焦于人形机器人相关产业链公司,如高速股份(光伏切割技术延伸至机器人传动部件)、绿地谐波(谐波减速器龙头)、双环传动(RV减速器供应商)等。海外龙头包括日本发那科(六轴机器人技术领先)和特斯拉(AI算法与自由度技术优势)。 投资建议关注主营业务稳定且布局机器人领域的公司,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需注意技术依赖进口、核心零部件寿命差距及技术迭代风险(如行星滚柱丝杠替代减速器的可能性)。未来行业或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是关键变量。
【国都证券】严秀丽 造纸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短期有基本面支撑,中长期则面临转型升级带来的价值重估机会。政策层面,进口再生纸浆新规出台(需注明生产工艺),推动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目前行业处于“磨底”阶段,竞争格局改善,龙头企业如太阳纸业等凭借成本控制优势保持盈利稳定。海外市场方面,欧美企业收缩产能,而亚洲地区仍在扩张,形成鲜明对比。 投资建议上,关注头部企业(如太阳纸业、仙鹤股份等)的抗风险能力及细分赛道龙头的弹性机会,同时警惕原材料价格波动、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等风险。此外,需密切关注政策落地、地产以旧换新效果及宏观经济复苏情况。整体来看,造纸行业当前估值处于低位,未来或存在结构性机会,投资者应理性布局,避免盲目追涨。
【财经评论员】张心朔 本期《行业纵横》围绕可控核聚变的发展现状与竞争格局展开讨论。财经评论员张新硕介绍,可控核聚变通过模拟太阳核聚变原理释放能量,核心反应以氘氚聚变为主,需满足高温(约1亿度)、高密度及足够能量约束时间三大条件。目前中国在该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如东方超环(EAST)实现长脉冲高参数运行,并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国内研究以中核集团西南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等离子体所为主导,商业化进程加速,民企与资本逐步介入。产业链关注点包括超导材料(西部超导、联创光电)、核聚变装置部件(江苏神通、安泰科技)等企业。尽管技术挑战仍存(如中子辐射处理、氦3稀缺),但核聚变作为清洁、近乎无限的能源,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商业化前景值得期待。
【东方证券】刘琪 固态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阴离子调控技术成功解决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与锂电极界面接触难题,为商业化应用铺平道路。中国科学院团队研发的碘离子界面技术有效填充电极缝隙,使电池循环性能显著提升,该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期刊。国内产业呈现双轨并行发展: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方案已进入量产阶段,而全固态电池在政策支持下加速布局,计划2026年实现硫化物体系装车示范。 产业链方面,先导智能、银河科技等设备厂商率先突破全固态电池整线工艺,海外市场则以日韩企业为主导,其硫化物路线专利构筑较高壁垒。投资建议认为锂电设备环节将优先受益,但需警惕技术迭代不及预期、成本居高不下等风险。当前固态电池尚处产业化前夕,半固态路线或成短期主流,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仍取决于技术突破与降本速度。
【财经评论员】盛海骏 铜兼具金融属性和工业属性,但当前市场更应关注其工业属性,尤其是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全球铜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智利、秘鲁和非洲刚果等地,上游矿石开采占据了产业链85%的利润,而中游冶炼环节毛利仅为3%-5%,下游消费则以中国为主导。 近期铜价上涨的原因包括印度尼西亚矿难导致的供应短缺,以及新能源、AI等产业对铜的巨大需求(约70%用于电线)。投资者需注意区分企业的主营业务,重点关注以矿石开采为主的公司,而非单纯依赖冶炼加工的企业。总体来看,铜价未来走势将取决于新能源和AI产业的扩张速度,建议投资者理性分析产业链利润分布,避免盲目跟风炒作。
【国元证券】李培华 在近期黄金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国元证券的李培华分析了其背后的核心逻辑。他指出,黄金的供给相对稳定,而需求端则呈现爆发式增长,包括各国央行、机构投资者和普通民众的增持。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包括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美元信用弱化。各国央行(尤其是新兴市场)正通过增持黄金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对冲美元风险。此外,黄金ETF的资金流入也进一步推高了金价。李培华认为,在美联储降息预期、货币宽松政策及地缘冲突持续的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仍具长期吸引力,未来可能继续保持强势表现。
【中银证券】吴文昶 量子计算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前沿信息处理技术,虽仍处于发展初期(约0.2-0.3阶段),但已展现出远超传统超算的潜力。目前量子技术主要在加密通信、新材料研发和药物研究等领域作为辅助工具应用,如GPS的原子钟、半导体晶体管等均运用了量子原理。然而,该领域尚未形成独立产业,商业化程度低,主要由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少数科技巨头(如谷歌、微软)主导。二级市场上,由于标的稀缺且难以贡献实际收入,相关概念炒作风险较高。专家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态度,更多以技术观赏视角看待这一前沿领域。整体来看,量子计算具有颠覆性潜力,但距离大规模产业化仍有较远距离。
【财经评论员】盛海骏 在近期的行业分析中,财经评论员盛海俊指出,光伏产业链近期最显著的变化是硅料(多晶硅)价格大幅上涨,三个月内涨幅超50%,但终端组件价格并未同步上升,这与2020年组件价格高峰时期形成鲜明对比。价格上涨的核心原因是行业“反内卷”政策导向及市场对落后产能淘汰的预期。 政策层面,国家可能通过收储机制或企业联盟收储过剩产能稳定价格,同时拟推出能耗分级标准(类似空调能效等级),将高能耗产能列为淘汰对象。目前多数企业的平均能耗(55度/公斤)高于传闻的三级指标(52度),未来技术升级或淘汰压力巨大。头部企业如通威、协鑫等因能耗优势(如协鑫颗粒硅13.8度/公斤)或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此外,新增产能审批或要求达到二级以上能耗标准,进一步限制低效扩张。 据统计,2025年多晶硅产能预计较峰值下降31%,但市场仍需关注2026年能耗政策的落地及企业合规情况。投资者需紧盯政策动向及企业能耗水平,以把握行业整合中的结构性机会。
【中银证券】吴文昶 水利板块近年来发展迅速,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中银证券吴文昶分析指出,水利产业从早期的防洪治水逐步拓展至水电开发、生态治理等多元领域,近十年投资规模从4000亿增至超万亿,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水利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以防洪灌溉为主(如淮河黄河治理),中期转向大型工程建设(三峡、南水北调),现阶段则聚焦清洁能源(白鹤滩、雅江水电站)与智慧水利。市场格局方面: 1. 上游材料设备:国统股份(管道龙头)、青龙管业、伟星新材等; 2. 中游工程建设:中国电建(全球65%市场份额)、能建及区域龙头安徽建工; 3. 下游运营:长江电力(全球最大水电运营商)。 海外市场方面,中国企业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已主导全球水利工程市场,在中东、南美等地项目占比显著。投资需注意:水利项目周期长、资金回收慢,适合长期价值投资者关注分红稳定标的(如长江电力),避免短期炒作预期。整体来看,水利作为兼具民生与经济效益的赛道,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仍有持续发展空间。
【国都证券】严秀丽 石化化工行业近期在政策引导下正经历深刻变革。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年均增加值增长5%以上的目标,标志着行业从过去粗放式的产能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技术、质量和创新竞争。行业当前面临产能集中释放、竞争加剧的局面,但需求端通过出口、进口替代及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如光伏、新能源汽车)的结构性增长得到支撑。二级市场上,建议关注反内卷政策受益的龙头企业(如利尔化学、神马股份)和具备全产业链优势的化工白马股(如万华化学),同时可挖掘生物基材料、半导体材料等高景气细分赛道。海外市场方面,国际化工巨头普遍向新能源材料转型,但国内外企业均面临转型阵痛期。投资需警惕业绩改善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及行业激烈竞争等风险,建议结合政策与基本面变化审慎布局。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