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慢半拍
自我成长|读书分享|职场进阶|治愈人生

Album
主播:
再慢半拍、青檀zoeyyyy、宇宙第一大耳朵
出版方:
HD773353i
订阅数:
2,114
集数:
24
最近更新:
1周前
播客简介...
快,是时代的节奏;慢,是我们的选择。当所有人都在催促你加速,我们邀请你一起深呼吸。 在这里,我们聊成长、聊生活、聊思考,探讨如何在喧嚣中创造宁静,在时代洪流中保持独立,在日常消耗中积攒心力,在生命土壤中长出自我。 在这里,我们共同练习一种“温和的抵抗”,在冰美式里加半勺蜂蜜,在通勤包里藏一本与工作无关的诗集, 在周报模板的结尾写一首三行诗。或许正是这些被折叠在效率缝隙里的柔软瞬间,让生命得以保持可爱的弧光。 一起听听吧,订阅我们,让我们一起再慢半拍~
再慢半拍的节目...

No.023 - 解码中国人的血脉觉醒时刻|从「小家」习惯继承,到「大家」文化共鸣

再慢半拍

你是否也曾突然意识到,随着年岁增长,在某个瞬间,自己的言行举止竟和父母如出一辙?是否也曾莫名地对某种古老的技艺、审美或生活方式,产生深深的向往与共鸣?这或许不是偶然,而是一场深刻的「血脉觉醒」。 或许你也有相同的经历,步入社会后发现家家户户的卫生习惯、生活作息、为人处事乃至消费观念都大有不同。那些曾经觉得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原来是每个「小家」独特的印记。这种差异感的背后,藏着一种温暖的真相 —— 不仅是因为在耳濡目染之下,我们不知不觉带上了爸爸妈妈的影子;更是因为我们本就源自一脉,血脉中流淌着相似的智慧与情感。 同样地,不知从何时起,我们越来越懂得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当“千里江山”的青绿在舞台上铺陈开来,当“长安三万里”的诗句在影院中被轻声应和,当一个古老的汉字成为设计灵感的源泉 —— 我们忽然意识到,那些沉睡在历史课本里的文化符号,原来一直蛰伏在我们的血脉深处,只待一个契机,便能全面苏醒。 曾经的我们,或许总是向外寻找答案;而今的我们,愈发坚定地向内探寻力量。这股源自文化根脉的磅礴力量,正悄然重塑着我们的文化自信,让我们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终于清晰地回答了“我是谁”这个永恒的命题。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聚焦于那些独属于「小家」的生活智慧,也将一同探索那些「大家」的民族文化共鸣时刻。 本期节目你可以听到🎧: 家族微观|基因里的「生活密码」 02:53 卫生习惯大不同,合租室友竟用厨房水槽洗墩布 06:12 复刻父亲的为人处事之道,学会请客、给朋友们寄家乡特产 08:30 才不是“囤积癖”,家里的瓶瓶罐罐和干净的大小袋子是老一辈的「生存智慧」 民族宏观|文化共鸣时刻 —— 我的传统文化DNA动了! 11:13 审美觉醒|突然认同黄金作为“硬通货”的物理和文化双重价值,也理解玉石、翡翠、木头等独有的“温润”“厚重”质感 16:02 建筑审美|从浮夸之风走向含蓄内敛,开始欣赏新中式家居的留白、木质纹理、园林的借景与曲径通幽 18:16 中式绘画|中国传统色独有意境,不是简单的用原材料命名颜色,而是有更加细腻的层次,对应自然与世界,让色彩自带故事感和画面感 20:36 「西泠印社」创始人丁仁先生《百果图》 —— 古人也喜欢像我们一样在朋友圈下面点赞写评论? 23:02 中式书法|重拾软笔书法,聚焦于书写动作、笔画结构与当下感受,真正理解清代书家包世臣所言“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 26:34 作死违背中国胃贪凉露肚脐,头晕脑胀后默默开始猛灌陈皮水 29:15 家中常备五指毛桃、茯苓、黄芪等等,根着《黄帝内经》的“四时调神大论”调理身体 30:08 更适合中国人体质的「就医指南」:术后借助中药大补「元气」,喝养生水可以日常维稳、补气血 34:16 爱黄金、练书法、学养生 —— 根本原因是文化认同 35:50 推荐书籍《古人的54个日常生活》,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寻找那些已经消失在历史中,或者延续至今的生活方式 37:17 推荐节目《史记》解读栏目「故事History」,来自b站「木鱼水心」,视频制作精良,历史小白友好

39分钟
99+
1周前

No.022 - 旅行的意义|用一段旅途的偶然,来打破日常的必然

再慢半拍

在出发之前,我们常常以为旅行是一场「逃离」——逃离工作的节奏、城市的喧嚣,甚至逃离一部分熟悉的自己。可当我们真正踏上路途才渐渐明白,那些看似「远去」的时刻,恰恰让我们更靠近内心真实的回响。 一切始于一个念头,或许是为了散心,或许是为了探索,或许只是为了与想见的人,在另一片天空下重逢。于是我们启程,在“特种兵式打卡”与“漫无目的行走”之间寻找节奏,在“出片”的执念与“沉浸”的体验之间微妙摇摆。 或许直到旅途接近尾声,我们才悄然发现旅行的意义,也许从来不在目的地: * 它藏在旅途的戏剧性中——那辆错过的车,那顿未能如愿的饭,那些意外闯入余生的风景与人; * 它藏在同行者的不同步里——与父母的代际摩擦,与朋友的节奏不合,与恋人之间的沉默; * 它也藏在“回家之后”的落差中——当行李落地,风景褪色,我们该如何让那份“在路上的心境”继续存在? 旅行,从来不只是地理的位移。它是一次出离,也因此成为一次更深的回归。正如杨天真在《去遇见》中所写:“不断地出行,不断地遇见,遇见山山水水,遇见多样性的人类,遇见宁静与喧嚣,遇见放肆与深思,遇见真正的自己。” 愿我们都能在旅途之中,也在旅途之外,遇见那个更开阔、更真实、更自由的自己。 本期节目你可以听到🎧: Part1 旅行的准备|我们为何且如何上路? 02:36 假期回顾|青檀带爸妈去大连,十二回北京参加婚礼 03:22 从被动到主动,从跟随到主导:长大后,我们与父母在旅行中的角色对调 07:40 张春|闲是有意识的留白,闲不能等在所有一切工作之后,专门安排闲的时间才能真的有闲 09:05 出差 = 旅行?小众景点的开发还是换场不换人的工作? 13:47 与父母同游,从我的视角出发带他们看世界 18:29 完美旅伴的秘诀:J人与P人的黄金组合 20:33 从“特种兵”到“慢悠悠”:我们旅行节奏的变迁 22:14 十二的“白月光”之旅|与NPC对话,在景德镇与当地匠人深度交流 25:57 向父母学习:放下戒备,享受与当地人聊天带来的意外惊喜 Part2 旅行的现场|在计划与失控中遇见真实 30:12 比起滤镜&精修,更偏爱真实的视频记录,更愿意逛博物馆买文创 32:42 高敏感人福音|调动五感立体式感受新城市,观察、深呼吸、触摸、聆听、品尝 35:59 旅行中的脱轨是“惊喜”还是“惊慌”?尝试放弃精确到每半个小时的计划,享受意外带来的戏剧性 37:16 旅行或许会让你重新审视一段关系|全新的城市,突发的事件,熟悉的人,陌生的态度 Part3 旅行的回声|归来后的沉淀与转化 40:58 永远记得,被景德镇雨后略微湿热的天气和泥土的气息托举住的安全感,爱上那个地方,也爱上那里的一切,空气、陶器、美食和人 45:06 将旅行的心态带入日常:如何在自己的城市当一名游客?

50分钟
99+
3周前

No.021 - 我们是否被“高能量”绑架了?|学猫式哲学,享从容生活

再慢半拍

在这个被效率与产出主导的时代,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看不见的竞技场。"要高能量、要充满活力、要随时在线"成为社会对理想人格的潜在期待,而"我需要休息"却变成了难以启齿的心里话。当倦怠感成为一代人的集体症候,当 burnout 成为职场常见病,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这种对"高能量"的盲目追求,是否正在让我们背离生命的自然节律? 本期《再慢半拍》带你跳出这场自我消耗的循环,让我们向这个星球最懂得能量管理的大师——小猫,学习如何智慧地生活。我们将深入探讨五个维度的猫系生存哲学: “捉迷藏高手”告诉我们,情绪有高有低,能量有起有伏,状态不好时每个人都拥有心安理得躲起来的权利;每天平均睡眠16个小时的小猫教会我们,休息不是懒惰而是战略投资,真正的效率不在于持续输出,而在于懂得蓄能;"极致专注"启示我们,一次只做一件事才是最高效的心流状态;"日常好奇心"提醒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对抗生活倦怠;而"无条件的自爱"则让我们学会如猫一般,自我关怀不是奢侈,而是必需。我们的价值不依赖于外在成就,而在于存在本身。 让我们共同践行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不再为满足外界期待而透支自己,而是学会聆听身体的信号,尊重能量的潮汐。真正的效率不是永远高效,而是懂得何时发力、何时休息,在张弛有度中找到可持续的生活节奏。毕竟,如猫所示,最好的生命状态莫过于:慵懒中带着敏锐,松弛中保有力量。愿我们都能在这场自我关怀的旅程中,找到那份从容前行的底气,在这个要求我们永远高能量的世界里,活出属于自己的从容。 本期节目你可以听到🎧: 02:48 铺天盖地的“高能量攻略”真的有用吗?小猫是如何能量自洽的? ► 解构“高能量”,我们的能量焦虑从何而来 03:55 当表演型人格遇上高能量,扮演出来的状态真的能长久吗 05:38 为了符合社会期待,我们如何在职场、社交甚至家庭中,强迫自己戴上“精力充沛”的面具 07:56 表演高能量切断了我们与真实自我的连接,最终会导致更深层的耗竭、焦虑和自我厌恶 09:37 如此“费力不讨好”的表演行为,为什么我们还是在孜孜不倦 12:15 “高能量”很大程度上不是一个生理概念,而是一个被社会和文化建构出来的、带有功利目的的“理想人设” 15:20 高/低能量是相对概念,并非绝对概念,每个人的参照系不同 18:13 宛如对女生的审美趋于白瘦幼一样,判定能量的高低本质也是一种“审美霸权” ► 观察能量大师,如何学习“猫式哲学” 20:21 【“猫式哲学”第一招】允许负能量,低落也是生命的组成部分 22:25 完全接纳自己的情绪,可以不解决,坚决不评判 24:48 努力应该被看见,即使无人关注,至少自己需要看见;路上的风景与彼此相伴的小兔子,和前方的胡萝卜同等重要 27:32 【“猫式哲学”第二招】充分休息不是懒惰,是战略储备 30:00 【“猫式哲学”第三招】极致专注,活在当下,一次只做一件事,就是最高效 32:26 吃饭时只管感受味道,散步时只管感受身体和风,洗澡时只管感受水流,把注意力拉回当下 33:35 【“猫式哲学”第四招】保持好奇,享受日常 35:42 谁说所有的事情都一定要有用有价值才值得做呢 38:55 【“猫式哲学”第五招】爱自己,欣赏自己 ,随时随地自我欣赏 41:04 不要只关注到那些脸上的痘印,鼻子上的毛孔,不是完全平坦的小腹,我们要关注的是自己作为整体散发出的光芒 43:19 稍微放低一点对自己的标准,就像小猫一样,多舔舔自己的毛,多照照镜子,发现一些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45分钟
99+
1个月前

No.020 - 放不下的乡愁|在外漂泊的人,心里都装着一座小城

再慢半拍

故乡是什么?是地图上的一个坐标,是舌尖上的一抹味道,还是一段再也回不去的时光? 远离故土后,对于家乡的情感反而变得更加微妙、复杂。有些人想要摆脱自己身上家乡的影子,有些人却非常自豪地在外表明自己的出身;有些人想要逃离自己的老家,再也不愿回去;有些人将自己的老家看作是避风港亦或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累了、倦了、伤心了都可以回家修养再出发,亦或是不想在大城市卷了就回老家找个差事做。 本期节目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那个让人梦绕魂牵的家乡。 不知你是否也曾对东北、福建两个南北跨度巨大的区域产生过一些刻板印象? * 福建人个子都不高?全民经商主打一个「爱拼才会赢」?宗族观念重,喜欢一起抱团取暖? 重男轻女一定要生儿子? * 东北人口音很重?大大方方和E人天赋是东北祖传基因?每周一次大搓澡的洗浴文化?盛行良久的躺平日常突然被推崇? 福建土著民十二携齐齐哈尔代言人青檀将会为大家一一揭开闽南&东北大地的神秘面纱 (PS:两个主播明显聊high了,剪辑师发现音频峰值全部max,偷偷调小音量ing) 聊到故乡的美食、风土人情、习俗文化...我们总是能侃侃而谈、兴致高涨,但在外拼搏闯荡的我们,每年呆在故乡的日子确实屈指可数,对它的思念之情随着距离、时间的拉扯也愈发浓烈。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故乡就是你离开后再也回不去的地方,老家是一个你离开后才会拥有的地方。或许再做一次选择,我们还是会挥挥手和它说再见。想走出炊烟袅袅的齐齐哈尔,想走出宗祠林立的闽南大地,去触碰未知的远方,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 漂泊或许也不是一件坏事,我们在漂的过程中慢慢寻找属于自己的根,它可能是我们生长的那座小城,可能是我在乎的人、爱的人他们所在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在那片水土能够托举住我、紧紧抱住没有归属感的我,那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最好最好的故乡。 本期节目你可以听到🎧: 02:42 易立竞|在很多年里头,口音都是一个特别刺痛我的词,因为它就是一个歧视 ► 聊聊我们的家乡|打破对「东北」&「福建」的刻板印象 06:21 对福建的刻板印象来源于大学福建室友&社交媒体,个子小小、内敛、精明能干 10:00 对东北人的刻板印象是浓烈东北口音的彪悍大汉,现实却是大反差 12:43 东北并非人均E人,但确实从小的教育是「出门你就大大方方的」 15:13 南方人勇闯东北大澡堂,“pia!来姑娘翻面儿!大大方方的把嘎吱窝露出来!” 18:48 盛行良久的躺平日常突然被推崇?让人羡慕不已的生活状态,躺平、体制内、重视子女教育、男女平等... 21:31 全民经商主打一个「爱拼才会赢」?南方人对当老板的一种执念,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24:35 宗族观念重 + 习俗文化丰盈,血脉相连的力量与千古传承的习俗内涵 (PS:详情欢迎大家查阅05期玄学特辑 & 15期从《团圆记》聊起南北差异) ► 真正的家乡|北国好风光的齐齐哈尔 & 晋江文学城发源地的晋江 25:49 齐齐哈尔文旅打钱!越野、骑行、漂流、登山、烧烤,难以复刻的正宗味道 29:47 东北黑土地是有它的重量的,它会托举住你全部的漂泊感与迷茫感 30:44 坐落在大晋江下的一座小镇,以制作瓷砖而闻名 32:28 闽南土笋冻,高蛋白杀虫给世人一些震撼 38:09 毛不易《东北民谣》|塞北残阳是她的红妆,想念浓烈的日出日落与炽热到发烫的红金色 ► 身份的拉扯|离开家乡不是背叛更不是永别 41:03 中二时期总感觉自己没有归属感,北京借读生≠北京人,乡音为零如何说自己是本地人? 43:31 老家的村村用它浓烈的习俗文化和美食托举住在外漂泊不定的我 45:47 北漂5年总会有念家后悔离开的时候,但收获的远远大于失去的,“我很喜欢现在的我自己”“或许漂也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漂的过程中慢慢找到自己的根的” 47:16 如果未能从南走到北,或许我不会受到南北观念文化的冲击、不会不满足,但我仍感谢爹爹带我们走出村村,感受更广阔的世界、接触思想文化上的碰撞 51:33 即便未来我们的户口本上会写上其他城市的名字,但我们永远会骄傲自豪地说“我是一个东北人/福建人”

54分钟
99+
1个月前
再慢半拍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