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于是
给理想和现实,都加点料

Album
主播:
CeceZ
出版方:
CeceZ
订阅数:
3,692
集数:
34
最近更新:
3天前
播客简介...
借假修真
大隐于是的创作者...
大隐于是的节目...

Mind Mints Vol.1 对抗无意义感:自我表达和《人类简史》

大隐于是

这一期是新系列『MindMints』的第一期,希望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分享一些能带来启发的内容和观点。今天聊聊两个看起来不相关、但都能帮助对抗无意义感的话题,一个是自我表达这件事,一个是《人类简史》这本书 之前跟贝西录的反内耗、保持高能量的那期,有听友问,现在大环境不好,如何避免焦虑内耗和无意义感? 这似乎是越来越多人问的问题,所以也想分享更多tips,关于如何在这样的时间段里增强自己对生命的掌控度,。读书一定是一个,而且特别是读历史、读事实类书籍,而不只是形而上的哲学心理学。其次就是对自己软性技能的提升。软性技能的可迁移度更高。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应激处理能力,自我表达能力这些都是软性技能。自我表达能力是又是所有软性技能里面基础中的基础。 清晰有效的自我表达是生活和工作上的必备软技能,生活上清晰的自我表达和展示可以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工作上可以更快的抓住机会,一段好的自我介绍和初始印象有多重要大家都知道。我记得心理学有个7秒理论,就是一个人初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由开始见面的前七秒决定的。这7秒里你的动作表情语气语言,都对接下来的交往有决定性的影响。有效的表达可以极大的提高沟通效率和跟新伙伴建立链接的效率,而这个技能在接下来的世界中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我们早就不再像父母辈一样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了,他们的社交圈子可能白天是同事的人,到了晚上又成了邻居;生活圈子也更多就局限在某个家属院、某个镇某个区某个城市,而不像我们,交往的是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所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个体化、离散化,我们日常交往的朋友、合作的伙伴,很多都是见面一两次就要确定是不是能深度合作or深度交往。这个时候自我表达就变得格外重要,而且有效的自我表达,也可以让人变得更自信。 最近我也在练习自己的表达,一开始录播客其实也是想要练习自己的表达。我的脑子里有太多东西想表达,但因为各种原因,过去十年的时间里我的表达是在退化的。把思维过快的脑子里的东西有逻辑的表达出来,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也越来越佩服那些单口输出一个小时以上的主播。 练习表达是很有趣的事,筛选自己想表达的信息的过程,也是更清晰的了解自己的过程。我觉得最好用的练习表达的方法,就是先写。把所有想表达的东西都记录下来,再去有条理有逻辑的整理。然后可以给自己设个命题作文,比如写一写上周最让你开心的一件事;或者分享一个你最近的感悟等等。 写作是所有内容创作的第一步。不管是语言表达还是想做成音频视频,都可以先从写作开始。 所以在不知道能为不确定性做点什么的时候,不妨去练一下自我表达。思维和认知决定一个人的上限,但表达和举止,决定了一个人的下限。 🪐🪐🪐 关于《人类简史》呢,是前段时间看完了之前啃了个开头的这本书。宏大叙事类的信息,不管是书籍还是视频、图片,都能很有效的缓解焦虑、无意义感、提升自我感觉和自信。看多了历史,就会知道太阳底下无新事;看多了世界和别人的故事,就会知道自己在经历的一切,不管再怎么让自己难受,也都只是主观感受。很喜欢的主播在她最新一期的播客里举了一个例子:某天上班路上被追尾了,那这一整天甚至一整周的时间都会不开心,但如果放到一整年的维度去看,被追尾这件事是不会影响你年度幸福感的。所以不管是失恋还是丢了工作还是迷失了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或者发生了更让人难受的事,在整个生命长度上,最终都会变成一个事件或者一个时间段而已,对你的影响,也会随着时间,逐渐弱化。去看历史类、人文社科类的书籍,也会有类似的感受 无意义感不是一个新话题了,但近两年讨论度越来越高。 1920年,凯恩斯就预言过:人类自出现以来,第一次遇到了他真正的、永恒的问题 -- 当从紧迫的经济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后,应该怎样来利用他的自由?科学和复利的力量将为他赢得闲暇,而他又该如何来消磨这段光阴,生活的更明智而惬意呢?🪐🪐🪐说人话,就是,当人类终于实现了一直以来的吃饱喝足的目标之后,我们该如何度过有趣且有意义的一生呢。 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生产力逐渐达峰;全球化和互联网将人类智慧和生产力融合,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活体验:物质极度富足,思想极度活跃,文化高度融合,生活无限便利,信息过度爆炸。 当人们每天都吃饱喝足了,却依然不快乐;赚到钱的和没赚到钱的人,过的都不开心。于是越来越多人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然后更加迷茫。 所以了解人类从何而来,不再是科学家哲学家和少数人的命题,而变成了每个人寻找自己生命意义的课题。 尤瓦尔·赫拉利,一个现年只有48岁的犹太裔天才思想家,在年仅35岁时出版了《人类简史》,在全世界的学术、政商领域广受关注,奥巴马曾称这本书改变了他看待人类历史的方式。它结合了历史学、人类学、生物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构建了一个关于人类发展的宏大叙述。 《人类简史》从认知革命的起源和影响入手,探讨了智人如何通过认知革命从原始物种演变为地球上的主导力量;以及随后的农业革命如何重塑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居住模式和社会结构;欧洲人是如何通过科学革命创造出了当代最成功的宗教 - 资本主义,从而领导世界;却又如何因为过度追求效率和欲望而衍生出了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等可能会将人类推入深渊的问题;人类的快乐和生命的意义又该如何获得? 读了这些内容之后就会理解,为什么现在的社会是以家庭为最小原子单位的聚合模式、性别分工的不同,演化出的性别不平等源起哪里、为何西方可以在短短几百年的时间里入侵几乎全球所有地区,包括曾经的世界霸主中国和宗教大族印度,成为经济文化的主宰?人类为什么在看似拥有了一切想得到的东西之后,也仍然不幸福?我们又能从人类发展的历程里,得到哪些跟未来相关的启示? 对“为什么”的追问,是探究问题和目的的第一步;也是探索生命意义的第一步。 为什么「意义」不从哲学里找?尼采说过,哲学,不该被作为一门“学科”。它从不能被“学习”,而只能是阅尽千帆后的「体悟」,是生命本身的实践。在没有足够的现实经历之前就深陷哲学的虚无,也是对生命的一番浪费。所以,不如从客观存在的人类发展历史的事实里探索;在太阳底下无新事的历史发展轨迹里发掘。 有人说《人类简史》过于宏大叙事,从而简化了很多复杂的历史事件。但是,在每件事的每一秒都可能产生无数种发展路线的微观层面,人类无法寻到发展轨迹的共识,更不用说找寻无意义感的解决方案了。反而是那些宏大叙事,让人类在任何时刻,都是一个凝结起来的整体。 我是Cece,这里是当心有料。 欢迎在shownotes里加入我们的听友群 🎵本期BGM:「The First Few Waves」by Marcus Warner

10分钟
99+
3天前

六边形女子的生活哲学 | 路透社双语财经主持的斜杠人生

大隐于是

嘉宾:@陈一佳Bianca 主播:@宇宙少年CeceZ 本期嘉宾一佳,在路透社纽约、凤凰卫视等媒体做过双语财经主持,每天都要去纳斯达克报道的她,在facebook上市那一天,看到纳斯达克的门被挤爆、甚至因为交易量太大,整个纳斯达克系统崩溃的时候,感慨道,一个几乎跟自己同龄的创业者竟然可以对世界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于是心里也埋下了创业的种子。 从给创业者拍纪录片开始,进入了创业的世界。现在有自己的媒体公司,关注前沿科技、财经报道,和可持续商业。同时也是一位八岁男孩的母亲。虽然身份很多,但每天都元气满满,能量很足,更重要的是,仍然对很多事都保有热忱的好奇心。 这一期就跟一佳聊一聊,关于顺其自然的做人生决定、关于保持能量、关于平衡家庭和工作以及孩子的教育、关于在生命状态的变化中保持自我清醒,关于如何在随心所欲的斜杠人生里感受生命的意义 一佳也有一档自己的播客,关注可持续相关的创新:@Origin进化论 欢迎加入听友群,跟电子同道人们漫谈人生🪐 3:22 创业是因为更容易带小孩?路透主持人的工作节奏是什么样的 5:07 怎么开始主持人生涯的 8:00 带娃这事儿让P人变J了 11:06 创业是因为扎克伯格 14:05 如何获得85分满意度的生命状态 17:40 东亚家长的过度自省,容易让孩子陷入自我pua 19:31 生命本无意义,体验是唯一的使命 26:20 怎么能「活的舒服」 30:51 怎么及时止损,确定某件事不适合自己 32:14 执念和坚持,有什么区别呢 36:44 心态上摆烂,才更容易找到生活的节奏 41:18 母亲的身份对创业有什么影响 44:37 听友提问 🎵BGM: Stay Alive - José González

48分钟
99+
3天前

Mind Mints Vol.2 我旁观着生命,任它更加鲜活 | 波士顿漫游记

大隐于是

主播🍠 @宇宙少年CeceZ 文末二维码加入听友群哦 🌱🌱🌱 在夏天即将结束的时候,给自己放了个小假,一个人飞来波士顿见见朋友,仔细走了走这个对美国历史有重要意义的城市。 当处在跟自己的文化背景、成长经历过于不同的环境中的时候,人会格外松弛,像是去到了另一个平行时空,在这里我只是旁观者,只是体验者,只是一个不久就要离开的旅客。 类似的体验多了,逐渐体会到,生命本身也不过是这些平行时空里的一个而已。只是这段旅程的时间被拉长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段旅程的主要发生地也许相对固定,也许是你出生长大的城市、也许是你大学毕业后选择留下的城市。但不管在哪里,你也只是一个旁观者、一个体验者。你所经历的一切,客观上都不属于你;属于你的只有那些记忆和感受;而这些记忆和感受到底是快乐还是难过,完全取决于你自己。而最后,自己也终将离开这个世界,就像旅程总会结束。 这次在波士顿去了哈佛和麻省理工看望朋友们。很喜欢逛哈佛的书店,里面有些非常有趣的书。书店和图书馆这样的地方,总是让人平和安心;因为有整个人类文明似乎都在这一个空间陪着你。跟好朋友互相给彼此买了一本书,带着她送的书离开这里之后,哪怕在不同城市,却也能互相陪伴。 麻省理工校园里的建筑,是按编号来的,比如building 7/ building 8. 只有偶尔几个楼有自己的名字,不像其他大学大都是以名字命名校园建筑。身处其中的时候,有种身处科技集中营的感觉。 在麻省理工见了个老朋友,今年博士毕业,准备去给人算命看八字为生了. 有意思的是,我在小红书上发了他的故事之后,很多人想找他算一卦。 他不是我认识的第一个走到科学尽头之后转向玄学的人了,不过这个现象近两年确实越来越多。 欧洲通过科学革命对全世界进行殖民,也让资本主义成了最成功的宗教。 由于科学更可询证、更容易展现出令人信服的实际结果、也能够更清晰的证实或证伪,所以就像可以看见、可以触摸的信条和教义,方便信徒们传播和研究。 而目前科学所无法解释的玄学、命理、天运、包括中医里的很多理论,都因为难以量化、难以证实、难以体系化流程化方法论化、于是传播困难,且尝试门槛高。也许这就是自然给人类的设置,让那些宇宙密码,只在少数人里流转。 微观个体层面,顶级的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私下都是所谓玄学的忠实探寻者;宏观整体层面,科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期,人们的感性开始推着理性往玄学走. 文字生成图片的ai工具鼻祖MidJourney的创始人曾经说过:易经是最早的AGI. 对于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们,东方哲学是最有借鉴意义的. 西方询证主义是“路径“,东方万物哲学是始终. 科学和玄学没有绝对的对错,都是理解世界的不同角度而已。不管相信哪种,请都记得拥有辩证的视角和保持对不同流派的尊重. 作为相对主义者,我热衷辩证思考。有时候觉得辩证思考是超我对自我的规训。超我是尊重各种可能性发生的,自我却还是要站个队的。超我允许一切将我穿过,旁观着自我和本我的一切行为,超我让自我逐渐走向无我。 超我旁观着生命,本我享受着生命。 生命这场探险,逐渐更加鲜活。 🎵BGM: The first few waves - Marcus Warner

6分钟
99+
3天前
大隐于是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