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医生
有趣的故事,鲜活的医生

Album
主播:
大巴___、圆哥哥
出版方:
Batur
订阅数:
2.88万
集数:
23
最近更新:
3周前
播客简介...
这档由两位上海三甲医院的外科医生倾情呈现的talk show,缘起自周末徒步的一次山中谈话。在播客里,我们脱掉白大褂,用轻松真实的口吻聊聊病房内外的故事、从专业视角剖析健康话题、分享鲜活有趣的执业经历,还要带给你满满的情绪价值! 二位主播从研究生期间的患难之交,变身临床上的加班搭子,再到运动场上剑拔弩张的父子。在实验室埋头苦干、在病房摸爬滚打、在生活中嬉笑怒骂、在舞台上胡劈乱侃,在成长路上我们相互砥砺、艰难前行…… 圆哥哥/INTJ/奶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M.D. PhD./胸外科/第2季《健康脱口秀》冠军/B站: Dr.圆哥哥 大巴/ESFP/二胎奶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M.D. PhD./胃肠外科/CCTV《健康中国》客坐嘉宾/全网: 大巴 小助理: Kamran02_
下班医生的创作者...
下班医生的节目...

22.AI来了,我有点慌 | 医生和大模型谁将主导下一代医疗?

下班医生

本期节目阵容堪称豪华!我们邀请了在清华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大四的@格格、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雒博士,两位资深AI+领域的专家深度探讨了AI与医疗领域的未来融合,聊聊一些大家早已熟知但可能不明其意关键词#大模型 #多模态 #神经网络 #未来医疗 #生成式人工智能 。 从手术机器人到「视频理解」,再到细胞再生的突破,AI如何重塑医生的角色和医疗环境?本期我们聊到了创新药物的研发,甚至预测了AI如何辅助癌症诊断,提升医疗效率。尤其是,面对越来越多的技术突破,医生们将如何适应这一变革,如何与AI协作而非竞争?这期节目中我们试图站在AI时代的潮头,「预言」一个即将到来的全新医疗世界。 🕙 时间线: 01:55 嘉宾#1,她来自清华大学! 04:00 高考状元为何选择计算机系?👩🏼‍💻 06:15 「他们正想淘汰所有行业」 10:05 海啸即将到来,而我还待在舒适圈浑然不知🐳 12:35 初代医学AI的使用体验💁🏻‍♀️ 18:05 如果你在这些领域工作,当心了!⚠️ 23:05 一个胸外科医生会拿AI做什么 24:55 什么是「视频理解」👾 30:05 「如果能重来,我想学计算机」 34:00 哪些是AI最取代不了的职业 37:25 未来的医生,该如何做好准备?👨🏻‍⚕️ 41:35 嘉宾#2,她来自中科院生命研究院!👩🏼‍💻 45:00 AI+医疗赛道上正在发生什么 49:15 多模态「算命」??? 54:10 AI医疗的全面应用,离我们还有多远⛰️ 我们有理由大胆展望,AI将在未来十年内深度融入医疗生态,成为科研与临床的共创伙伴!现阶段这可能让各个行业工作的人们感到慌张、焦虑甚至抗拒,但请张开双臂吧我的朋友,AI我们终将拥抱! ——————————————————————————— [片首曲] Вальс H.I.B.R [片尾曲] Из-за острова H.I.B.R [后期] @Kami

58分钟
5k+
3周前

21.拖延症,你好!允许自己「笨拙的开始」,就是战胜它的第一步​

下班医生

​本期嘉宾:​​ ​多多​ - 在医院工作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一位能让你瞬间平静的“佛系”拖延症战友。 ​本期主播:​​ ​圆哥哥​ & ​大巴​ - 两位在“拖延”与“高效”间反复横跳、极具代表性的医生主播。 ​**⏰ 时间轴 & 超全高光时刻**​ * 00:01 - 05:10​ | ​开场与嘉宾介绍​主持人自我介绍,并隆重介绍本期嘉宾——心理咨询师多多。 三位嘉宾坦诚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拖延经历,确立本期主题。 * ​05:10 - 13:16​ | ​个人经验分享:我们是如何拖延的?​​​多多:​​ 拖延常见,但通常不影响最终结果,属于一种习惯性的“解压方式”。 ​大巴:​​ “看人下菜碟”式拖延。对家人健康等重要事务绝不拖延;对上级善变的任务或他人不上心的请求,会采用“主动拖延”作为策略。 ​圆哥哥:​​ 自认曾是非拖延者(如长线备考),但读博期间因缺乏外界压力和对科研的畏难情绪,开始出现严重的内耗型拖延。 * ​13:16 - 20:24​ | ​何为真正的“拖延症”?​​从心理学角度区分主动拖延​(一种策略选择)和被动拖延/拖延症​(明知后果仍自愿延迟,并伴随焦虑、内疚等情绪困扰)。 讨论拖延行为背后复杂的情绪因素,而不仅仅是“懒”或“时间管理问题”。 * ​20:24 - 31:22​ | ​探讨拖延的心理机制​​情绪调节失败:​​ 任务引发负面情绪(恐惧、焦虑),拖延成为暂时的逃避和自我保护机制。 ​时间贴现:​​ 大脑更看重即时的快乐(刷手机),而低估未来完成任务的奖励或未完成的惩罚。 ​任务认知偏差:​​ 将任务视为“威胁”而非“挑战”,高估其难度和所需努力。 ​习惯的形成:​​ 拖延行为因能短暂缓解压力而逐渐固化为习惯。 ​权利抗争:​​ 对于一些人,拖延可能是对童年时期外部控制(如父母催促)的一种反抗,是寻求自我掌控感的方式。 * ​31:22 - 42:44​ | ​实战策略:如何应对拖延?​​ ​核心信念植入:​​“允许自己笨拙的开始,不是完美才可以启程。​” (多多) “我总是不加思索地上路,因为出发的感觉太好了。​” (大巴) “完成比完美重要。​” (袁哥哥) ​认知层面 - 接纳情绪:​​ 承认任务带来的压力和不适是正常的。 ​行为层面 - 5秒法则:​​ 感觉压力时,倒数5-4-3-2-1,激活前额叶,打断习惯回路,立即开始一个微小的相关动作(如打开文档)。 ​任务拆解:​​ 运用“微习惯”理念,将大任务拆解成极小、极易执行的步骤(如“只做一个俯卧撑”、“只背3个单词”),降低开始门槛。 ​自我对话与预热:​​ 通过自言自语或散步思考任务细节,让大脑提前“预热”,进入状态。 * ​42:44 - 49:48​ | ​延伸讨论:迟到与社会现象​将“迟到”视为一种常见的拖延现象进行探讨。 分享生活中的迟到轶事(如博士生答辩迟到),分析其心理动因并非故意,而是习惯与意外叠加。 强调对自身行为模式的“觉察”是改变的第一步。 * ​49:48 - 53:25​ | ​总结与尾声​总结本期要点:拖延普遍存在,理解其机制并运用策略,可以更好地与它共处。 强调嘉宾多多提到的“觉察”能力的重要性——识别情绪而非被情绪劫持。 预告未来可能探讨的话题(如“冥想”)。 节目结束。 ​🎧 听完本期,您将获得:​​ ​1个释怀的信念​:完美不是开始的必要条件,​​“笨拙的开始”​​ 远胜于无限的筹备。 ​2个清醒的认知​:拖延不完全是你的错;它是大脑的自我保护,也可能是深层心理的映射。 ​3套实用的工具​:​​“5秒法则”​​ ​​“微习惯”​​ ​​“觉察练习”​​ 帮你从心到行,告别拖延。 ​N次会心一笑​:听两位医生和一位咨询师“互相确诊”,在极强的共鸣中获得巨大的治愈和轻松。 ​下期的门票​:一场关于「冥想」的深度对谈邀约。 ​再次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本期节目治愈了你的1%,请把它分享给需要“开始”的朋友。

53分钟
8k+
1个月前

20.医学高光时刻 | 庆祝每一次微小的胜利

下班医生

内科的绝境翻盘、外科的毫米之争、儿科的生命奇迹,这些都是够医生吹一辈子的成就时刻 。然而在职业旅程中,真正的「高光」并不总是惊心动魄的抢救,也可能是第一次静脉穿刺、第一次漂亮的缝合、第一次独立小手术;或是察觉一次异常、解除一次危机、完成一次关键沟通。本期,我们从实习生聊到主任医师,讲讲那些让人热泪盈眶的瞬间。也让非医学背景的朋友走近一点,看看医生的内心世界🫀 🕒时间轴: 02:00 住院总---医生的必经之「劫」🌋 04:50 医生这行当,和您的职业有什么差别👩🏻‍⚕️ 07:40 羊水栓塞---邵主任曾与死神抢人! 11:24 今天的实习经历,够发一条朋友圈! 👇🏻 12:08 动脉穿刺---「就没有我穿不到的桡动脉!」 17:49 留一条深静脉,多一条生命通道 25:28 做心脏外科的助手,「我比一条🐶强点儿」 27:05 皮肤缝合才是患者最在意的🪡 28:47 这一次,又是切口感染的病人 33:52 靠它,外科医生解决了九成的感染问题!🦠 37:11 第一次独立主刀---「我面对的是病人,身后是整个世界」 46:02 一位整形医生的小骄傲🔪 50:30 门诊室里的得意瞬间 😏 52:23 我摸到了一颗淋巴结 55:45 手术顺利不意味着出院顺利 ❤️‍🩹 60:02 拯救邱财康---中国烧伤的高光时刻!☀️ 对于我们所有人,职业生涯当中很多的微小的成长,可能比“大成就”更能让人铭记一辈子😎 所以我的朋友,永远不要忘记庆祝最微小的进步! ——————————————————————————— [片首曲] Вальс H.I.B.R [片尾曲] Из-за острова H.I.B.R [后期] @Kami

72分钟
10k+
2个月前

19.遇到一个会好好说话的医生有多难?

下班医生

大家好,我们又回来了。这期是观众点菜。 我们聊一个话题——“好好说话”。 我们从生活中那些“一句话让人跳”的经历,聊到医患沟通场景下那些不好回答的问题,再聊到两本教人说话的书籍。希望今天的内容,大家能收获欢乐。善待自己的心,从好好说话开始~ 01:56 “把那俩字儿给我憋回去” 03:10 感谢听众留言点菜 03:48 “这能播吗?” 04:48 大巴经常身背6个Due和我打球 05:45 下一期我们请心理医生! 06:59 打破圈层的五条建议之“进行困难对话” 08:36 本期播客您能收获些什么? 10:19 分享在生活中“一句话让人跳的经历” 11:50 大巴“这种人我都留给你来教育” 12:42 在外面vs在家里 13:25 大巴——“我在虹桥当的哥的那些年” 14:35 大巴“幸福者退让原则” 16:46 “我现在从不跳了”“是,回家偷跳” 17:32 大巴的失落 18:59 遇见难以沟通的人?我来给你植入一个信念 19:50 我再次强调,是原来的同事(现在的同事不要对号入座🤣) 20:48 领导”跟你玩老年痴呆”如何应对? 22:06 苹果的通话录音,真是有点打草惊蛇了 22:43 “今天我必须跟你掰扯掰扯” 25:33 一句话让人笑到发疯——“大夫,给我来一胸罩” 27:00 那天我在日记写下“我怀疑他在跟我炫技” —————第二部分临床上五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大巴怎么说,我怎么说,以及我的上级和他的“语言艺术”————— 27:45 问题一:结节拿掉后肿瘤标志物能降下来吗(肿瘤标志物和肿瘤的关系)——“风铃响,不代表人来了” 31:56 问题二:我这个6㎜结节需要开刀吗?——“隐患和威胁” 35:44 问题三:我今天住院,今天我就要手术!为什么要等?——“手术就像打仗” 38:00 问题四:我的手术在几点?——“”虹桥飞机场的航站楼 49:20 问题五:如何应对焦虑的患者“打破砂锅问到底” ——————第三部分 医生经常需要进行关键谈话/困难对话—————— 55:13 我创了一个新词“话感” 55:59 谈话应向着目标行进 56:29 关于谈话,我的行动清单 59:00 《非暴力沟通》 观察事实,感受情绪,连接需求,给出建议 1:02:39 《关键对话》 目标优先,营造安全感,陈述事实而非情绪,探索动机,达成共识与行动 01:06:07 美剧中的医患沟通 01:09:55 准备开课 01:11:10 佛教给我的自悟: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的心 01:12:50 总结今天 再次感谢大家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74分钟
27k+
2个月前
下班医生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