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AI来了,我有点慌 | 医生和大模型谁将主导下一代医疗?

下班医生

本期节目阵容堪称豪华!我们邀请了在清华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大四的@格格、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雒博士,两位资深AI+领域的专家深度探讨了AI与医疗领域的未来融合,聊聊一些大家早已熟知但可能不明其意关键词#大模型 #多模态 #神经网络 #未来医疗 #生成式人工智能 。 从手术机器人到「视频理解」,再到细胞再生的突破,AI如何重塑医生的角色和医疗环境?本期我们聊到了创新药物的研发,甚至预测了AI如何辅助癌症诊断,提升医疗效率。尤其是,面对越来越多的技术突破,医生们将如何适应这一变革,如何与AI协作而非竞争?这期节目中我们试图站在AI时代的潮头,「预言」一个即将到来的全新医疗世界。 🕙 时间线: 01:55 嘉宾#1,她来自清华大学! 04:00 高考状元为何选择计算机系?👩🏼‍💻 06:15 「他们正想淘汰所有行业」 10:05 海啸即将到来,而我还待在舒适圈浑然不知🐳 12:35 初代医学AI的使用体验💁🏻‍♀️ 18:05 如果你在这些领域工作,当心了!⚠️ 23:05 一个胸外科医生会拿AI做什么 24:55 什么是「视频理解」👾 30:05 「如果能重来,我想学计算机」 34:00 哪些是AI最取代不了的职业 37:25 未来的医生,该如何做好准备?👨🏻‍⚕️ 41:35 嘉宾#2,她来自中科院生命研究院!👩🏼‍💻 45:00 AI+医疗赛道上正在发生什么 49:15 多模态「算命」??? 54:10 AI医疗的全面应用,离我们还有多远⛰️ 我们有理由大胆展望,AI将在未来十年内深度融入医疗生态,成为科研与临床的共创伙伴!现阶段这可能让各个行业工作的人们感到慌张、焦虑甚至抗拒,但请张开双臂吧我的朋友,AI我们终将拥抱! ——————————————————————————— [片首曲] Вальс H.I.B.R [片尾曲] Из-за острова H.I.B.R [后期] @Kami

58分钟
5k+
3周前

21.拖延症,你好!允许自己「笨拙的开始」,就是战胜它的第一步​

下班医生

​本期嘉宾:​​ ​多多​ - 在医院工作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一位能让你瞬间平静的“佛系”拖延症战友。 ​本期主播:​​ ​圆哥哥​ & ​大巴​ - 两位在“拖延”与“高效”间反复横跳、极具代表性的医生主播。 ​**⏰ 时间轴 & 超全高光时刻**​ * 00:01 - 05:10​ | ​开场与嘉宾介绍​主持人自我介绍,并隆重介绍本期嘉宾——心理咨询师多多。 三位嘉宾坦诚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拖延经历,确立本期主题。 * ​05:10 - 13:16​ | ​个人经验分享:我们是如何拖延的?​​​多多:​​ 拖延常见,但通常不影响最终结果,属于一种习惯性的“解压方式”。 ​大巴:​​ “看人下菜碟”式拖延。对家人健康等重要事务绝不拖延;对上级善变的任务或他人不上心的请求,会采用“主动拖延”作为策略。 ​圆哥哥:​​ 自认曾是非拖延者(如长线备考),但读博期间因缺乏外界压力和对科研的畏难情绪,开始出现严重的内耗型拖延。 * ​13:16 - 20:24​ | ​何为真正的“拖延症”?​​从心理学角度区分主动拖延​(一种策略选择)和被动拖延/拖延症​(明知后果仍自愿延迟,并伴随焦虑、内疚等情绪困扰)。 讨论拖延行为背后复杂的情绪因素,而不仅仅是“懒”或“时间管理问题”。 * ​20:24 - 31:22​ | ​探讨拖延的心理机制​​情绪调节失败:​​ 任务引发负面情绪(恐惧、焦虑),拖延成为暂时的逃避和自我保护机制。 ​时间贴现:​​ 大脑更看重即时的快乐(刷手机),而低估未来完成任务的奖励或未完成的惩罚。 ​任务认知偏差:​​ 将任务视为“威胁”而非“挑战”,高估其难度和所需努力。 ​习惯的形成:​​ 拖延行为因能短暂缓解压力而逐渐固化为习惯。 ​权利抗争:​​ 对于一些人,拖延可能是对童年时期外部控制(如父母催促)的一种反抗,是寻求自我掌控感的方式。 * ​31:22 - 42:44​ | ​实战策略:如何应对拖延?​​ ​核心信念植入:​​“允许自己笨拙的开始,不是完美才可以启程。​” (多多) “我总是不加思索地上路,因为出发的感觉太好了。​” (大巴) “完成比完美重要。​” (袁哥哥) ​认知层面 - 接纳情绪:​​ 承认任务带来的压力和不适是正常的。 ​行为层面 - 5秒法则:​​ 感觉压力时,倒数5-4-3-2-1,激活前额叶,打断习惯回路,立即开始一个微小的相关动作(如打开文档)。 ​任务拆解:​​ 运用“微习惯”理念,将大任务拆解成极小、极易执行的步骤(如“只做一个俯卧撑”、“只背3个单词”),降低开始门槛。 ​自我对话与预热:​​ 通过自言自语或散步思考任务细节,让大脑提前“预热”,进入状态。 * ​42:44 - 49:48​ | ​延伸讨论:迟到与社会现象​将“迟到”视为一种常见的拖延现象进行探讨。 分享生活中的迟到轶事(如博士生答辩迟到),分析其心理动因并非故意,而是习惯与意外叠加。 强调对自身行为模式的“觉察”是改变的第一步。 * ​49:48 - 53:25​ | ​总结与尾声​总结本期要点:拖延普遍存在,理解其机制并运用策略,可以更好地与它共处。 强调嘉宾多多提到的“觉察”能力的重要性——识别情绪而非被情绪劫持。 预告未来可能探讨的话题(如“冥想”)。 节目结束。 ​🎧 听完本期,您将获得:​​ ​1个释怀的信念​:完美不是开始的必要条件,​​“笨拙的开始”​​ 远胜于无限的筹备。 ​2个清醒的认知​:拖延不完全是你的错;它是大脑的自我保护,也可能是深层心理的映射。 ​3套实用的工具​:​​“5秒法则”​​ ​​“微习惯”​​ ​​“觉察练习”​​ 帮你从心到行,告别拖延。 ​N次会心一笑​:听两位医生和一位咨询师“互相确诊”,在极强的共鸣中获得巨大的治愈和轻松。 ​下期的门票​:一场关于「冥想」的深度对谈邀约。 ​再次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本期节目治愈了你的1%,请把它分享给需要“开始”的朋友。

53分钟
8k+
1个月前

20.医学高光时刻 | 庆祝每一次微小的胜利

下班医生

内科的绝境翻盘、外科的毫米之争、儿科的生命奇迹,这些都是够医生吹一辈子的成就时刻 。然而在职业旅程中,真正的「高光」并不总是惊心动魄的抢救,也可能是第一次静脉穿刺、第一次漂亮的缝合、第一次独立小手术;或是察觉一次异常、解除一次危机、完成一次关键沟通。本期,我们从实习生聊到主任医师,讲讲那些让人热泪盈眶的瞬间。也让非医学背景的朋友走近一点,看看医生的内心世界🫀 🕒时间轴: 02:00 住院总---医生的必经之「劫」🌋 04:50 医生这行当,和您的职业有什么差别👩🏻‍⚕️ 07:40 羊水栓塞---邵主任曾与死神抢人! 11:24 今天的实习经历,够发一条朋友圈! 👇🏻 12:08 动脉穿刺---「就没有我穿不到的桡动脉!」 17:49 留一条深静脉,多一条生命通道 25:28 做心脏外科的助手,「我比一条🐶强点儿」 27:05 皮肤缝合才是患者最在意的🪡 28:47 这一次,又是切口感染的病人 33:52 靠它,外科医生解决了九成的感染问题!🦠 37:11 第一次独立主刀---「我面对的是病人,身后是整个世界」 46:02 一位整形医生的小骄傲🔪 50:30 门诊室里的得意瞬间 😏 52:23 我摸到了一颗淋巴结 55:45 手术顺利不意味着出院顺利 ❤️‍🩹 60:02 拯救邱财康---中国烧伤的高光时刻!☀️ 对于我们所有人,职业生涯当中很多的微小的成长,可能比“大成就”更能让人铭记一辈子😎 所以我的朋友,永远不要忘记庆祝最微小的进步! ——————————————————————————— [片首曲] Вальс H.I.B.R [片尾曲] Из-за острова H.I.B.R [后期] @Kami

72分钟
10k+
2个月前

19.遇到一个会好好说话的医生有多难?

下班医生

大家好,我们又回来了。这期是观众点菜。 我们聊一个话题——“好好说话”。 我们从生活中那些“一句话让人跳”的经历,聊到医患沟通场景下那些不好回答的问题,再聊到两本教人说话的书籍。希望今天的内容,大家能收获欢乐。善待自己的心,从好好说话开始~ 01:56 “把那俩字儿给我憋回去” 03:10 感谢听众留言点菜 03:48 “这能播吗?” 04:48 大巴经常身背6个Due和我打球 05:45 下一期我们请心理医生! 06:59 打破圈层的五条建议之“进行困难对话” 08:36 本期播客您能收获些什么? 10:19 分享在生活中“一句话让人跳的经历” 11:50 大巴“这种人我都留给你来教育” 12:42 在外面vs在家里 13:25 大巴——“我在虹桥当的哥的那些年” 14:35 大巴“幸福者退让原则” 16:46 “我现在从不跳了”“是,回家偷跳” 17:32 大巴的失落 18:59 遇见难以沟通的人?我来给你植入一个信念 19:50 我再次强调,是原来的同事(现在的同事不要对号入座🤣) 20:48 领导”跟你玩老年痴呆”如何应对? 22:06 苹果的通话录音,真是有点打草惊蛇了 22:43 “今天我必须跟你掰扯掰扯” 25:33 一句话让人笑到发疯——“大夫,给我来一胸罩” 27:00 那天我在日记写下“我怀疑他在跟我炫技” —————第二部分临床上五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大巴怎么说,我怎么说,以及我的上级和他的“语言艺术”————— 27:45 问题一:结节拿掉后肿瘤标志物能降下来吗(肿瘤标志物和肿瘤的关系)——“风铃响,不代表人来了” 31:56 问题二:我这个6㎜结节需要开刀吗?——“隐患和威胁” 35:44 问题三:我今天住院,今天我就要手术!为什么要等?——“手术就像打仗” 38:00 问题四:我的手术在几点?——“”虹桥飞机场的航站楼 49:20 问题五:如何应对焦虑的患者“打破砂锅问到底” ——————第三部分 医生经常需要进行关键谈话/困难对话—————— 55:13 我创了一个新词“话感” 55:59 谈话应向着目标行进 56:29 关于谈话,我的行动清单 59:00 《非暴力沟通》 观察事实,感受情绪,连接需求,给出建议 1:02:39 《关键对话》 目标优先,营造安全感,陈述事实而非情绪,探索动机,达成共识与行动 01:06:07 美剧中的医患沟通 01:09:55 准备开课 01:11:10 佛教给我的自悟: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的心 01:12:50 总结今天 再次感谢大家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74分钟
27k+
2个月前

18.普本到top三甲他凭什么逆袭 | 医学博士成长复盘

下班医生

Super Dry⚠️干货预警:本期我们回顾自己以普本本科生开局,如何「逆袭」考入梦想的高校并获得理想的工作 offer!通过来时路上真实的经历和故事,我们会分享 8 条具备可复制性、可操作性、理论依据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并从底层逻辑拆解这些攀登技巧背后的原理!(本期也是回应观众点菜的一期 ↓。不用谢,@Amy包迪) ⛰ 时间线: 2:26 惊!同一屋檐下哥哥读专科,弟弟报清华 4:14 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兄弟咱还有机会么? 8:51 博士同窗、工作同事,学习方法却截然不同! 12:58 基础和理论可有效帮助跨越事业瓶颈 🫙 17:43 如何将学习技巧,平移到提高临床手术技能? 21:30 圆哥哥的神秘日记本 24:00 要记忆大量知识点?推荐一个实用工具 💡 26:59 给正在念书的你,传授一个心法 🫀 29:24 如何做中长期人生规划? 37:41 一台不容错过的精彩演讲!🎤 38:30 让你的目标具象化! 43:30 万事基于现实!推荐一本书 📚 46:20 “我和上海学生最大的差别,是认知” 49:45 一边读着博士,一边高分通过美国执业医师考试 55:57 在战斗中学习战斗! 57:28 字是人的第二张脸!✍🏻 1:01:41 如何使用费曼学习法 1:04:37 战胜恐惧、放下面子,避免无用的焦虑 1:08:17 改变圆哥哥人生的几本书 1:10:33 “想要它发生的事,都是我们吸引过来的” 🌊 1:13:45 “再补充一个:费斯汀格法则” 1:15:44 结语 这期节目聊了许多如何 win a battle 的技巧和心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外部的成功并不一定会带来内在的满足感,只有自己内心满意才是真的赢了。 所以,请不必艳羡别人拥有的外在成就。尽早确立自己的目标,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 听完这期节目,假如您还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请试着思考这四个问题: * 我最珍视的价值观是什么? * 什么活动能带给我深度的满足感和心流体验? *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特质而非身份) * 抛开外界的期望和标准,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是怎样的?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78分钟
10k+
3个月前

17.不运动毋宁死?聊聊当代青年的回血之术

下班医生

朋友们大家好,出息了!终于有赞助商了。 🎙️本期节目由「小雨伞保险经纪」 赞助播出 小雨伞保险经纪成立于2013年,是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保险经纪公司,以「明白买,放心赔」的品牌主张,为用户提供从家庭风险分析、健康保险方案配置、养老理财方案规划、协助理赔售后等一站式的保险服务,已累计完成 4.8 亿元的理赔,与中国平安、 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80多家保险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服务上千万用户。 小雨伞为下班医生听友大家准备了两个「独家福利」: ①如果你也想了解自己财务上的风险,或者想建立健康兜底机制,真心推荐大家去咨询一次,一对一专业保险咨询,戳这里预约→ https://www.xiaoyusan.com/shk/wkpage/mid/index.bfe0fd_2023001970.1.html?eva=2023001970 ②前往「小雨伞」公众号,后台回复【下班医生】预约咨询的同时,还可领取一份免费的女性防癌险 本期时间戳: 1:40 “双休日,我们从来不……” 2:00 “今天我们聊什么?” 2:58 大巴平时都做什么运动? 6:20 圆哥哥的运动史 10:00 篮球、汗水、可乐、毛毛虫面包,是我的高中回忆 10:50 世界大赛,我拿过银牌和铜牌 13:00 大学期间 14:40“我要心衰了,双大腿抽筋”,虞山是我体能训练的转折点 15:16 “猛攻心肺” 16:38 “开了5年的健身房,我去了3个月,它黄了” 18:00 瘦 胖 瘦 又复胖。。。直到我遇见了一本书《 》 18:33 一个半月,从“从未跑步”到“拿下半马” 19:00 后面又参加了UTMB越野跑 21:35 “抗阻后我疲惫不堪,有氧后我神采奕奕,对日常生活帮助最大的肌肉是xx肌肉?” 23:10 “有氧肌肉”vs“无氧肌肉” 25:15 我亲自试验并受益的耐力训练法——MAF训练法 28:18 最新状态,很久没运动了 31:00 大巴每年付保险公司大几万? 32:58 小雨伞,他来了! 35:25 上文献!Sport and longevity: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international athletes 37:14 ***森林图***“学不少英文单词” 38:00 “会不会听完这期播客,听众都去买杆去了” 39:00 “撑杆跳”——“体操”——“击剑”——“射击/射箭”——“球拍运动” 42:59 跟我老婆打网球的体验——“想死“ 45:00 相扑,减少预期寿命的分析 46:55 排球,想象不到吧?再分析一波 48:50 登山,跟我们的登山,不是一个登山 49:50 “混合代谢特性”——分析一波增加预期寿命的运动,做对了什么? 52:25 肌肉,才是抗衰利器~ 55:25 本研究,不严谨的地方 56:00 高尔夫有那么贵吗? 57:00 马术到底是练谁呢? 1:00:11 一些对预期寿命,稍微有所增加的运动 1:01:10 竞走,知道怎么走吗? 1:04:00 WHO推荐最科学的运动计划! 1:05:00 有氧必不可少~ 1:07:30 没有器械,也可以练抗阻——《囚徒健身》 1:09:00 灵活性训练 1:10:15 欢乐中收尾

71分钟
37k+
3个月前

16.闲聊上海行医、生活和处世之道

下班医生

Hello大家好!我们二位又回来喽~ 这期不一样了,这期来嘉宾了🍠/🫘🎵@Emma僵吖~。今天没科普,是一期轻松的闲聊。话题起因是我觉得在上海当医生,经常可以碰见一些叔叔阿姨,为了交流更顺畅,学上海话非常有必要,但是太难学了。所以请了一个我们共同的朋友,地道上海小囡。 我和大巴从家乡来到上海求学,再到成家立业。我们聊了对上海的印象,一些令人捧腹的事,一些有趣的观察,最重要的是和Emma学了一些上海话。 不知道大家还喜欢不聊科普的下班医生吗?欢迎在评论去和我们一起互动交流。希望大家开心,感谢大家的喜欢❤。 02:10 “诶!今天不一样啊”,欢迎EMMAAAAAAAAAA! 04:20 “都来上海多少年了? 05:25 ”上海话我就会说四句“ 06:15 圆哥哥之前对上海/上海人的印象 07:18 发现个心理现象——“旅游者心态” 08:15 “卖给上海人” 08:55 上海阿姨能有多精致? 09:45 来自上海物价的小小震撼 10:45 上海停车费有多贵 13:33 段子照进现实,“桌子上点菜,桌子下数钱” 15:55 上海人相遇的相互试探——个么?嗦?? 17:00 “好的呀”——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19:00 “蛮” 19:45 聊聊上海菜 20:50 卖美式咖啡最多的地方,不是美国 21:05 驴和兴奋剂,牛马和美式咖啡 21:30 如果你让圆哥哥说三个上海特色菜 23:20 “大爷,我不是听不见,我是听不懂😂” 24:08 “的噶” 25:20 “我爱你”的地道说法 27:45 上海天气,养皮肤?冬天魔法攻击?不起静电?——电暖器、书虱、汤wuzi、白蚁 36:25 “我成上海的根儿啦? 36:50 圆哥哥现在对上海人的印象 40:30 北方人的满口答应,南方人的先拒再说 41:30 “落火” 42:10 “我一定要留在上海” 44:40 “就你这样的还当医生?”“病史给我问激了”——“语言不清” 49:40 勿要 50:00 上海话入门必会 50:50 进阶:高频生活词 58:30 特别温暖的上海话“你一个人当心点”,我理解的另一层意思 59:00 发嗲还是骂街,语气很重要 59:45 “道歉音大赏” 01:02:15 上海话之“常见症状”怎么说 01:06:45 尖团音是啥? 01:12:00 上海话某些适用场景之停车 01:13:20 上海城市特色 01:20:00 ”含沪量“和”排外感“的相关性 01:24:00 上海人的“精打细算” 01:25:20 上海人把讲价当成乐趣 01:27:30 和钱无关,“二十”是我的尊严 01:28:15 上海停车的小窍门 01:30:00 “界限感” 01:32:25 上海起外号 01:34:55 教大家一句特别温暖的上海话 [片首曲] The Nature Sounds Society Japan - Sayama Rain & Вальс H.I.B.R [片尾曲] Из-за острова H.I.B.R [后期] @Kami

98分钟
13k+
4个月前

15.我想睡上一整年!聊聊高效回血和科学睡眠

下班医生

「睡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想说但没说的话。如今,“凌晨四点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故事已经不会再引发人们太多焦虑了。我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睡眠的深刻意义,至少年过三十的大巴和圆哥哥是这样认为的。 本期节目我们会讨论多种关于睡眠的科学理论,如代谢清楚、免疫重构、记忆巩固等,提到动物以及远古人类的睡眠习性,还会结合医生的个人经验和文献所得,讲讲如何科学管理睡眠时间。 另外圆哥哥还做过一期视频,详见:【我是如何治好我妈二十年的顽固失眠的?-哔哩哔哩】 https://b23.tv/64RjUiu 😴 时间轴: 02:05 你的睡眠手表里究竟藏了什么奥秘? 03:45 为什么讲活物都会睡觉 05:05 关于能量节约、代谢清除和记忆巩固,睡眠三大理论 11:30 “我现在熬夜能力真不行了” 14:15 入眠都跟什么有关系 15:45 我身边的“守夜人后代” 20:50 一个人到底睡多久算够? 23:30 睡眠拢共分几步 28:45 一躺就着的人,睡眠效率是 100% 吗? 33:30 你的梦乡,医生的梦想 35:50 这些能熬夜的人是怎么办到的 38:15 “喝完咖啡我睡的更熟了” 42:00 时差与睡眠,奇妙的「地方时」 48:30 瞧,那群爱睡午觉的人 53:00 我尝试过的「非主流」睡眠方法 58:05 睡前我该听点什么 1:05:05 周末补觉,到底有用吗? 希望各位朋友能从中本期节目中获得有趣的知识和实用的建议,最终帮助自己的重拾婴儿般的睡眠 👶🏻 如果你还有什么提高睡眠质量的 tips,请千万分享在评论区里,那些半夜睡不着的人都等着看呢。 [片首曲] The Nature Sounds Society Japan - Sayama Rain & Вальс H.I.B.R [片尾曲] Из-за острова H.I.B.R [后期] @Kami

72分钟
63k+
4个月前

14.猝死前身体给我们的六大信号

下班医生

大家好,我们又回来啦。今天儿童节,我和大巴来相聚,又是一个亲子局,这回人齐了,“倾巢出动”,详见封面,感受下氛围。 我每次值班特别忙,第二天都感觉有点症状,具体表现在心脏早搏,就是心脏会特别容易“咯噔”一下。这就是头一天休息不足、疲劳、兴奋导致的症状。 猝死屡见不鲜啊,而且有年轻化趋势。那么今天我们就从下面几个部分给大家依次解剖:人为什么猝死、猝死前的征兆、哪些人是猝死高发人群、如何远离猝死、遇见别人濒临猝死我们如何做。 聊天当天我刚下夜班,开头有点沉闷,后面越发精彩,尤其最后的彩蛋一定能让你满怀期待,一定要听到最后。❤️ 2:27 进入正题——“猝死”的定义 3:57 巴姥爷一路走好🕯️ ————猝死的机制—————— 06:34 “平均15秒就有1个人猝死” 07:44 猝死第一大原因“❤️&🧠” 08:35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每一滴血都要由此泵出 11:05 “其他肌肉都能休息,唯独??不行” 11:48 心肌是怎么梗死的? 15:10 “如果你把心脏想成房间” 15:55 题外话:我每次值完夜班后,心脏容易偶尔“咯噔”一下 17:52 圆哥哥亲历路人“羊角风” 19:23 遇见有人癫痫发作,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我看谁上来就掐人中) 21:27 “猝死”、“肺栓塞”和“经济舱”✈️ 25:22 “这时候也没什么纲常伦理了” 26:20 大巴又学一成语“靴子落地” 28:30 呼吸机厂家,打钱! —————猝死的前兆——————— 30:15 猝死前身体给我们的6️⃣大信号!(及其具体解释) ☝️“胸闷、胸痛” 🥈“心悸、心跳异常” 🌂“呼吸困难或窒息感” 4️⃣“突发晕厥、意识丧失“ 🖐️“极度疲劳、虚弱” 🪀“眼前发黑、肢体麻木” 37:32 ⚠️哪些人是猝死的高危人群⚠️ —————如何远离猝死——————— 38:45 那么我么该怎么做呢? (一共五条,不剧透了) ——遇见别人濒临猝死,我们如何做?—— 42:19 你跟“感动中国”就差一个接下来5分钟要播放的内容 42:51 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心肺复苏 43:08 “之前是ABC,现在是CAB” 43:56 第一步:确认现场安全,不当“保龄球” 44:52 第二步:判断意识、呼吸、脉搏,“别睡了,地上凉” 45:48 第三步:启动急救,寻求帮助,不说“谁来帮帮我” 46:40 C——Chest/Circulation 胸外按压 位置、深度、频率(影视中的胸外按压,无一标准) 50:13 A——Airway 开放气道 50:45 B——Breathing 人工呼吸 51:52 AED闪亮登场,如何使用? 53:25 “不是我救了你,是播客救了你” 56:17 “大曹”——结尾彩蛋

57分钟
18k+
5个月前

13.医生分享治愈书单: 关于疾病、爱和死亡

下班医生

📚 本期两位外科医生从医学专业和人文视角,聊聊我们这几年读过的几本非专业类医学(医疗)相关书籍,分享我们对执业、疾病以及生命的思考。这些书中,有的从技术到人文,探讨医学的局限性与生命的复杂性;有的从患者的就医之路讲述慢性病患者的"久病成医"与自我赋能;还有描述了因生活与工作难以平衡而身处困境的医生,发出"家是唯一可以撒谎的地方"的无奈感叹... 🕙 时间线 4:30 1️⃣《打开一颗心》(Fragile Lives) 作者:斯蒂芬·韦斯塔比(英国心脏外科医生) 关键词:心脏外科、生命脆弱、医者反思 读书切片: * 韦斯塔比从屠宰场杂工到顶尖外科医生的传奇成长。 * "掉在地上的心脏还能用吗?"——手术室里的惊险与抉择。 * 术后患者的心理困境:一位人工心脏患者因长期并发症自杀,引发对"医疗胜利"的重新思考。 * "外科医生的格言:看一次,做一次,再教一次。"(See one, do one, teach one.) 24:00 2️⃣《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This Is Going to Hurt: Secret Diaries of a Junior Doctor) 作者:亚当·凯(英国前妇产科医生,现喜剧作家) 关键词:英式幽默、住院医生血泪史、医疗体制 读书切片: * "夜班如地狱。与之相比,迪士尼乐园像天堂。" * 实习生的崩溃:"医学院学的知识远不够应付病房的悲喜剧。" * 查房真相:"像一只被施了迷魂咒的小鸭子,记下领导的每一条指示。" 关联作品:改编英剧《疼痛难免》(This Is Going to Hurt)。 38:20 3️⃣《无国界病人》 作者:师永刚(主编、 作家/肾上腺皮质癌幸存者) 关键词:抗癌十年、中美医疗差异、患者视角 读书切片: * 从协和到MD安德森:跨国求医的"接力式治疗"。 * 300页病历成"抗癌指南":医生主动复印学习。 * 医疗建议:重大决策时寻求"第二意见"(Second Opinion)。 52:15 4️⃣《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作者:周国平(哲学家) 关键词:父爱、生死哲学 读书切片: * 记录女儿妞妞从确诊视网膜母细胞瘤到离世的556天。 * "明知她会死,却要陪她长大"——爱与绝望的并存。 * "世界还在,我还在,而你却不在了。" 56:20 5️⃣《当呼吸化为空气》(When Breath Becomes Air) 作者:保罗·卡拉尼什(美国神经外科医生) 关键词:医患双重身份、死亡意义 读书切片: * "医生的最高使命,不是对抗死亡,而是让患者活到最后一刻仍是自己。" 69:35 6️⃣《目光》 作者:陶勇(中国眼科医生) 关键词:医患信任、医学温度 读书切片: * "医学的本质不是用技术战胜疾病,而是用信任重建希望。" 图片自圆哥哥朋友圈 ——————————————————————————— 🎙️ 希望这些书让你更理解医学的温度,更珍惜当下的健康与宁静。书单当中哪本最打动你?你还读过哪些有温度的医学书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阅读故事! [片首曲] Вальс H.I.B.R [片尾曲] Из-за острова H.I.B.R [剪辑] @Kami

72分钟
14k+
5个月前

12.爆笑盘点「名言俗语」当中的医学知识

下班医生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失踪人口回归!你们的医学相声又双叒上线啦~ 本期偶数番号节目,我和大巴决定对老祖宗的智慧"下毒手"!从"响屁不臭"到"笑一笑十年少",我们将用爆笑脑洞解剖这些俗语里的医学玄机。温馨提示:本节目可能产生"知识以奇怪姿势钻进脑子"的奇幻体验,请系好安全带准备笑出腹肌!" 🔥【高能预警】 你以为这是正经科普?Too young! 我们硬是把医学冷知识聊成了相声现场—— 我负责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大巴负责把科学梗碾碎成笑料 最终成果请自行鉴定:这到底是知识盛宴还是段子狂欢? 00:52 开场闲聊, 02:15 回答观众问题“你们有稿子么?” 02:40 我们的录制习惯逐渐固定,我是偶数,大巴是奇 03:28 正式进入主题“名言俗语中包含的医学知识” 04:23 1️⃣“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12:55 2️⃣“响屁不臭,臭屁不响” 20:15 3️⃣“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26:58 4️⃣“小病不断,大病不犯” 26:35 5️⃣“An apple a day, keep doctors away” 30:48 6️⃣“You are what you eat” 35:15 7️⃣“食不言,寝不语” 50:30 8️⃣“老人忌跌” 54:30 9️⃣“笑一笑,十年少” 57:26 🔟 “An ounce of prevention is worth a pound of cure.” 61:24 ⑪“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 61:46 ⑫“Running is the best medicine” 69:23 ⑬ “Use it, or lose it” 72:32 ⑭“小儿无诈病” 73:29 ⑮“A child’s illness is written on the mother’s face” 💡【幕后花絮】 剪辑时本人笑到打鸣:原来我们扯了这么多野路子! 强烈建议搭配听众弹幕食用:"这是可以说的吗?""奇怪的医学知识增加了!" 📣【互动时间】 → 哪个俗语解释让你笑到头掉?欢迎用时间戳安利给其他听众 → 来battle!你还知道哪些"伪科学"俗语?评论区等你来考倒我们 —————————————————————————————— [片首曲] Вальс H.I.B.R [片尾曲] Из-за острова H.I.B.R [剪辑] @Kami

77分钟
23k+
6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