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世界读书日 | “是谁轻叩着这沉沦的大地?”一家二手书店的骄傲与世俗

* 我高声追问,是谁,是谁轻叩着这沉沦的大地? 又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每年这一天,作为媒体人,我总会被要求做各种各样的策划;社会上也有关于“读书”的各种狂欢。我对这种“狂欢”深感力不从心,我不理解为什么读书还需要节日,然后有很多从来不读书的人成为节日的主要参与者。 我们的节目已经对话过很多作者、推介过很多新书,但在这一天到来前,我很想走出录音间,去寻找一种近似纯粹的读书方式。于是,我通过网络找到了一家位于杭州老城区的二手书店——梦蝶书店。他们家的老店去年7月份曾发生过一场小小的火灾,老板把灾后现场办成了一个展览,没想到竟吸引了不少眼球,小火了一把。我起初以为这只是一种“将惨就惨”的营销方式,但我认真观看了多篇笔记之后,开始对它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我在4月16日,约这家书店老板做了采访。老板是95后,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姓名,只要我称呼他为“橄榄”,他也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形象。更有趣的是,当我比他早到了近一小时的时候,他直接告诉了我书店钥匙放在哪里,让我自己开门干活(包书皮)或者搬椅子出来晒太阳。嗯,显然,他已经默认我是他今天的“一日店长”了。 我必须承认,我把自己关在书斋里太久,并且由于长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在我面对这位曾经混迹于各大中文论坛、耽读近现代文学的95后青年面前,多少显得有点“失语”,加上当天我有点宿醉,整个谈话近乎“尬聊”;而当他谈及王阳明、曾国藩时,我本能的价值观又条件反射地形成抵触。幸运的是,橄榄非常健谈,而且非常坦诚,他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耐心回答完我所有的问题。他的松弛感倒让我的“正襟危坐”有些“不合时宜”,也让我理解了“梦蝶书店”之所以能活下来且必须活下去的原因。 这种反差,本身也是一种合理存在,于是我停止了内耗。 (封面图来自小红书@Obvious) * 老店“火蝶”展(小红书@散仙啊啊呀) * 新店店面(小红书@梦蝶书店) * 本期嘉宾 橄榄/梦蝶书店创始人 * 收听指南 00:00:03 梦蝶书店的生存模式 00:06:05 一场火灾,书店从地下曝光到地上 00:12:04 对庄子“梦蝶”的另一种理解 00:16:47 80年代一个杭州普通工人、函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王先生留下的“书单” 00:28:02 95后二手书店老板个人的阅读喜好 00:31:30 这两年卖的最好的书 00:35:31 走进书店,你是消费的是书?还是别人的能量? 00:38:46 不希望书店成为“谁的书店” 00:56:17 “我想轻叩这沉沦的大地” 00:58:06 中文论坛的消亡与深度讨论的变形 01:04:34 江湖 * 推荐阅读 陈映真 著《夜行货车》 朱东润 著《李方舟传》

78分钟
99+
3天前

109-夹缝中的曾国藩:褪下“成功学”外衣,夜夜失眠、应激呕吐的打工人

*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被称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被称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处于时代夹缝中的我们,该怎样在变局中抉择?前段时间,我收到一封邮件,推荐我读鞠海老师的《夹缝中的总督:曾国藩的五次生死局》,我对曾国藩了解并不多,这本书让我走进这位晚清总督几次生死的危机和艰险。 曾国藩被誉为“半个完人”,却在历史夹缝中屡次面临生死考验。书中主要讲述了他后半生的五次关键危机:从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到处理天津教案时的外交困境,再到舆论压力下的自我质疑。通过这五次生死局,深入剖析了曾国藩如何以传统儒家文人的身份,在军事、外交与人性间权衡。 曾国藩的身上有许多谜题,是什么促使他从文臣转变为武将?为何他一面推崇儒家仁爱,一面在战场冷血屠城?除此之外他的困境与当代人职场、生活中的困境有着惊人的相似,在这位传奇的晚清重臣身上,我们能获得哪些启示呢? * 本期嘉宾 鞠海/历史作家。厦门大学中国史硕士毕业,曾任新西兰惠林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中国海关博物馆藏品管理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客户端(云听)原创内容文化副总监等职。 * 收听指南 3:57 从“天津教案”说起:曾国藩没有外交策略的外交 14:46 国人和洋人之间,“外惭清议,内疚神明” 21:29 是什么促使曾国藩从文臣转变为武将 27:59 湘江团练:名不正言不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32:05 满汉之防:“曾国藩们”的语境 36:09 安庆之战 鞠海 供图 43:25 金陵之战 鞠海 供图 46:14 曾国藩的自杀倾向 56:04 一个儒家知识分子为何会冷血屠城? 1:02:26曾国藩算不算一个“实用主义者” 1:05:18 曾国藩是“精致利己主义”还是敢于断舍离 1:08:26 曾国藩为何被称为“半个完人” 1:11:58 曾国藩算不算是一个“成功学符号” 1:17:23 曾国藩的楹联 1:20:34 作者希望读者在这本书里能够收获什么 * 推荐阅读 鞠海著《夹缝中的总督》 * 友情链接 鞠海-大橘历史 江染之

83分钟
2k+
2周前

108-夏以前的音乐谁能说得清?!距今四五千年前的中国音乐制度

*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史记·周本纪》记载:殷商末年,太师疵、少师彊逃出朝歌,跑到西岐,向周武王报告商朝已经“礼崩乐坏”,周武王由此断定时机已到,于是再次挥师孟津,聚合八百诸侯,一举灭掉了商朝。 音乐,在这个故事里成了人心向背的关键因素。在夏商周先民眼中,音乐意味着什么? 我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这句话大多数人相信,但近代以来,受到西学实证观念的影响,渐渐很多国人也开始“自我怀疑”;也正因此,每当有考古新发现时,我们总在迫切地追问,是不是可以证明尧舜禹的存在了?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演奏《诗经·小雅·鹿鸣》(来源/网络) 上海音乐学院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杨赛老师,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的专家,去年,他和上海歌舞团青年歌唱家周杨老师来节目做客,为我们介绍了他们团队整理传唱了三十多位诗人的古谱诗词。事实上,对中国古代礼乐制度的研究,才是杨赛老师积二十年之功专注的主业,他的学术著作《先秦乐制史》详细考订了历代音乐文献和曲谱,把对古代音乐制度的研究,从周代上溯到三皇五帝传说时期。 孔子自己说,夏以前的音乐他也不清楚,遑论我们今人,在没有任何考古资料证明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做这项工作?杨老师说:在没有考古复证前,要先有理论的突破,我们要做对中国文化同情的学问。 那么,杨赛老师是如何看待先秦时期音乐及相关制度诞生和发展的?本期节目,让我们一起走进“先秦乐制史”。 * 本期嘉宾 杨赛/文学博士,上海音乐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音乐文学和艺术学理论,出版专著《中国音乐文学》《中国音乐美学原范畴研究》《先秦乐制史》《中国历代乐论选》等,整理传唱古谱诗词歌曲1000余首。 * 收听指南 02:26 古代为什么会有音乐制度 06:51 音乐制度之于政权意味着什么 10:11 文字记录及乐谱缺失,夏以前的音乐该如何考证 16:45 从郊祀乐、宗庙乐到礼乐体系 20:49 为什么说黄帝是远古时期首位礼乐集大成者 32:57 政权武力更替后,新朝是怎么处理前朝音乐的 43:01 商周礼乐研究的难点 51:09 周王朝乐舞的宏大场面在当下能否被复刻 53:30 诗乐如何做到成德、化性、化俗 01:09:41 古代乐制与当下的链接 * 《周颂》相关考订(杨赛供图) * 推荐书籍 杨赛著·《先秦乐制史》

76分钟
99+
3周前

107-AI来了,人文学者也会焦虑吗?一位古籍专家的心里话

* 前人之努力,无数心血,惟愿时光不能将其尽数埋没。 为人物撰写年谱很常见,但是为一本书撰写年谱,还是柳向春老师首开先河。柳老师是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一位兢兢业业二十年的古籍专家。我与他相识以来,每每感叹他童真的生活状态,也佩服他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直言的性格。最近在读他2023年出版的《海上古籍风云录》,他真是再把每一页发黄的纸片,当作一座瑰丽的岛屿来探索。 从《梅花喜神谱》的百年流转,到《王文公文集》残卷的扑朔迷离,每一本古籍都是文明的漂流瓶,他说:“想要弄清楚一本书是怎么产生、怎么流传、又经过了怎样的研究,(坐冷板凳)这样的工作是有必要的”;从无人问津的残本,到最后定性为善本、孤本,每一位古籍鉴定者都在用热情和冷静挖掘存续文脉,他说:“这需要从业者有着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把这样不被重视的本子拣选出来、保护起来。” AI工具越来越便利面对,古籍专家耗费数年积累资料的工夫,未来可能会被一个指令代替。柳向春老师会焦虑吗?本期节目,我们听听他的“心里话”。 宋版《王文公文集》 上海博物馆藏 宋版《梅花喜神谱》 上海博物馆藏 * 本期嘉宾 柳向春: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有《陈奂交游研究》、《古艳遇》、《海上古籍风云录》等,整理校点《文禄堂访书记》、《爱日精庐藏书志》、《过云楼书画记 岳雪楼书画录》等十余种。 * 收听指南 01:23“我本想将这本书取名为《曾沐古香》” 07:37在国内,很多藏书被忽视了 14:10《王文公文集》扑朔迷离的身世 21:51最开心的事:“捡漏”捡出了孤本 26:41“不收藏”是鉴定者的铁律 30:30古籍学者的浪漫:给一本书写一部“年谱” 40:48不是每本书都有《梅花喜神谱》那么“好命” 43:47古代藏书家会收同时代的书吗 51:47一名古籍学者是怎样成长的? 56:18AI来了,古籍学者会焦虑吗? 01:04:22“我已经开始换赛道,去做些更有难度的事” * 推荐阅读 柳向春 著 《海上古籍风云录》 中华书局 出版

69分钟
1k+
1个月前

106-野孩子认父亲,暴发户造家谱...中国古典文脉的演进历程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对于单纯的文学爱好者而言,有必要读文学史吗?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引驰的答案是:读肯定比不读更好,文学史就好比“导游图”,可以告诉我们哪些景点是必须看的。 但这个问题或许有点“明知故问”,一个真正的文学爱好者,怎么可能不读文学史呢? 作为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学者,陈引驰教授已经在复旦校园里讲了三十年“中国古代文学史”,尽管刘大杰教授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章培恒、骆玉明教授的《中国文学史》等著作珠玉在前,但复旦校园学风自由,后来者尽可以推陈出新。 陈引驰教授坦言:尽管文学史对中文系来说是很重要的大课,但因为同学们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课时被不断压缩,于是只能割爱,尽可能在课上做到提纲挈领。也正是这种“紧迫感”,促成陈版“中国古代文学史”更加凝练,牵一发动全身。去年底,三十年的讲稿和课堂实录汇集成一本四十万字的《文脉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读其文字可以想见课堂上旁征博引的豪迈、浮想联翩的优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或许正是读“讲录”体文学史的魅力所在。 * 本期嘉宾 陈引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2012-2020),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学理论、道家思想与文学、中古佛教文学、近现代学术思想、海外汉学等。著有《文学传统与中古道家佛教》《中古文学与佛教》《庄子文艺观研究》《庄子讲义》《〈庄子〉通识》《〈文苑英华〉与近世诗文思潮》等。 * 收听指南 02:04“今年是我在复旦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三十年整” 13:07口语文学传统和书面文学传统 24:46中国文学史上的三个轴心时代 39:40古诗十九首VS建安诗人:类型化情感和个人化情感 46:07南方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52:54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1:02:33如果能够穿越,会选择回到哪个轴心时代? 1:07:16“我为什么喜欢陶渊明、白居易、苏轼” 1:16:40 文学史对我们的意义 * 推荐阅读 陈引驰 著 《文学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 * 媒体链接 小红书/江染之 阿基米德APP/文化会客厅

79分钟
1k+
1个月前

105-毕读神话⑤先解决“吃饭”的问题,再解决“吃药”的问题

* 神农氏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尝百草,始有医药。 炎帝,堪称中国古代传说里的关键人物,是农业、医药以及中华文明的奠基者之一。传说他因善于用火并教民使用火种,他获 “炎帝” 之名,同时也被称作神农氏,作为农业和医药的始祖,位列 “三皇五帝” 传说中的三皇之一,还是姜姓部落的首领,活动区域主要在今陕西、湖北、湖南一带。他与黄帝部落先冲突,经阪泉之战后结盟,共同打败蚩尤,炎黄二帝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始祖,其融合形成华夏族,后人称 “炎黄子孙”。 * 帝王道统万年图之神农坐像,明仇英绘,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上述文字,看似神农氏和炎帝是同一个人,但根据专家学者考证,神农氏和炎帝极有可能指向不同的人物原型。神农氏也好,炎帝也好,“他们”为什么同时管理着中国人的“吃饭”和“吃药”问题? 本电台特邀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神话学者 毕旭玲,主讲“毕读神话:封神以前的中华诸神”,拨开浩瀚的历史文献迷雾,找寻中华诸神本初的面目! * 山东嘉祥武梁祠西壁画像中的神农氏(左)和四川新津崖墓石函神农图像(右) * 沂南汉墓中室南壁东侧上格画像 * 《历代古人像赞》中的神农氏,明代,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位于湖南株洲的炎帝陵 本期节目提要: 02:40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是什么关系 03:40 《封神演义》中坐在火云洞里的神农氏 08:21 炎帝的出身:感孕神话 14:12 炎帝(或神农氏)改变了“吃刺身”的历史 22:00 稻谷的驯化 25:19 关于农具耒耜,和牛耕 30:00 “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如发明灌溉 35:43 现在的“赶集”最早竟然追溯到炎帝 38:06 神农氏炎帝的医药贡献 46:05 神农氏的采药灵宠 49:29 炎帝和黄帝关系到底如何 相关文献: 1.《封神演义》中的医圣神农 神农治世尝百草————《封神演义》第一回古风一首 话说杨戬借土遁来至火云洞……伏羲皇帝……,谓左边神农曰:……神农答曰:“皇兄此言有理。”忙起身入后,取了丹药,付与杨戬,曰“此丹三粒:一粒救武王宫眷,一粒救子牙诸多门人,一粒用水化开,用杨枝细洒西城。凡有此疾者,名为传染之疫。” ——《封神演义》第五十八回“子牙西岐逢吕岳” 伏羲看罢书,谓神农曰:“今武王有事于天下,乃是应运之君,数当有此厄难,吾等理宜助一臂之力。”神农曰:“皇兄之言是也。”遂取三粒丹药付与杨戬。杨戬得了丹药,跪而启曰:“此丹将何用度?”伏羲曰:“此丹:一粒可救武王;一粒可救子牙;一粒用水化开,只在军前四处洒过,此毒气自然消灭。”杨戬又问曰:“不知此疾何名?”伏羲曰:“此疾名为痘疹,乃是传染之病。若少数迟,俱是死症。”杨戬又启曰:“倘此疾后日传染人间,将何药能治?乞赐指示。”神农曰:“你随我出洞至紫云崖来。”杨戬随了神农来至崖前,寻了一遍。神农拔一草递与杨戬:“你往人间,传与后世,此药能救痘疹之患也。”杨戬又跪恳曰:“此草何名?”神农曰:“你听我道来:此草有诗为证,诗曰:紫梗黄根八瓣花,痘疮发表是升麻。常桑曾说玄中妙,传与人间莫浪夸。” ——《封神演义》第八十一回“子牙潼关遇痘神” 2.农业始祖、医药始祖、部落联盟首领三位一体的早期炎帝 (1)农业始祖叙事 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jiǎo)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姓焉,有圣德。——西晋《帝王世纪》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赢蛖(luó bàng)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qiāo)高下。——汉《淮南子·修务训》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东汉《白虎通义·号篇》 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清《绎史》卷四引《周书》 神农理天下,欲雨则雨。五日为行雨,旬为谷雨,旬五日为时雨。正四时之制,万物咸利,故谓之神。——宋《太平御览》卷十引《尸子》 畴昔神农始治农功,正节气,审寒温,以为早晚之期,故立秝(曆)日。——唐《艺文类聚》卷五引《物理论》 (神农氏时期)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系辞下传》 神农烈山氏叙事 (赐)水源东出大紫山,分为二水,一水西迳厉山(湖北随州)南,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是神农所生处也。故《礼》谓之烈山氏。水北有九井,子书所谓“神农既诞,九井自穿”,谓斯水也。又言“汲一井则众水动”。井今堙塞,遗迹仿佛存焉。——北魏《水经注 •漻水》 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汉《礼记•祭法》 (2)医药始祖叙事 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 当时天下瘟疫广,村村户户死无人,神农治病尝百草,劳心费力进山林。神农尝草遇毒药,腹中疼痛不安宁,急速尝服解毒药,识破七十二毒神,要害神农有道君,神农判出众姓名,三十六计逃了生。七十二种还阳草,神农采回救黎民,毒神逃进深山林,至今良药平地广,毒药平地果然稀。——汉族叙事长诗《黑暗传》 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搜神记》 神农氏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尝百草,始有医药。——《补三皇本纪》 昔者,万人疾疫,神农鞭草而救之。——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 神农时白民进药兽。人有疾病则拊(fǔ)其兽,授之语,语如白民所传,不知何语。语已,兽辄如郊外,衔一草归,捣汁服之即愈。——元《芸窗私志》 神农和(huò)药济人,则百药自神农始也。——先秦《世本•作篇》 神农始究息脉,辨药性,制针灸,作巫方。——《广博物志》卷二十二引《物原》 (3)部落联盟首领叙事 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国语•晋语四》 黄帝者,炎帝之兄也。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汉《新书•益壤》 (文献整理/毕旭玲) —毕读神话:封神以前的中华诸神(上篇)至此完结—

54分钟
99+
2个月前

103-毕读神话④是哪位大神让结婚变得这么“麻烦”?

* 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伏羲) 伏羲是上古时期的三皇之一(通常与女娲、神农并称),传说他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一带),是华夏文明的奠基者之一。他观察天地万物,创造八卦,奠定了《易经》的基础,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源头;他教会人们用网捕鱼、用陷阱狩猎,改善了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他创造了琴瑟等乐器,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在伏羲的贡献中,还有一项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人类社会的存续和发展,那就是他和女娲的结合,开创了婚姻礼仪,结束了原始的群婚制,推动社会文明化。 * 伏羲坐像,南宋马麟绘,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电台特邀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神话学者 毕旭玲,主讲“毕读神话:封神以前的中华诸神”,拨开浩瀚的历史文献迷雾,找寻中华诸神本初的面目! * 伏羲女娲图,出土于新疆阿斯塔纳76号墓,唐代绢本,现藏于新疆自治区博物馆 * 今人绘制伏羲形象 * 河南周口太昊陵 本期节目提要: 02:45 《封神演义》里伏羲退居二线了? 07:14 女娲为什么要到火云洞朝拜伏羲? 12:22 古人创造始祖神的逻辑 20:06 伏羲和八卦 28:01 伏羲和太昊是怎么混在一起的 34:51 伏羲的形象遗传自雷神? 39:47 伏羲和女娲“兄妹造人” 42:00 从“兄妹造人”到嫁娶制度 59:24 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的深层含义 相关文献: 1.《封神演义》中身份混乱的伏羲 话说杨戬借土遁来至火云洞……童子曰:“……此三圣乃天、地、人三皇帝主。”……杨戬进洞府,见三位圣人:当中一位,顶生二角;左边一位,披叶盖肩,腰围虎豹之皮;右边一位,身穿帝服。……当中一位圣人乃伏羲皇帝……,谓左边神农曰:……神农答曰:“皇兄此言有理。”忙起身入后,取了丹药,付与杨戬,曰“此丹三粒:一粒救武王宫眷,一粒救子牙诸多门人,一粒用水化开,用杨枝细洒西城。凡有此疾者,名为传染之疫。” ——《封神演义》第五十八回 弟子黄龙真人、玉鼎真人薰沐顿首,谨书上启辟天开地昊皇上帝宝座下……——《封神演义》第八十一回黄龙真人写给伏羲的书信 且言女娲娘娘降诞,三月十五日往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而回,下得青鸾,坐于宝殿。——《封神演义》第一回 2.善于发明创造的早期部落首领伏羲 (伏羲)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易传·系辞传》 伏羲制杵舂之利。——北宋《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引桓谭《新论》 (伏羲)豢育牺牲,服牛乘马,草鞮皮蒙,引重致远以利天下。——南宋《路史•后纪一》 (伏羲)冶金成器,教民炮食。——清《绎史》卷三引《三坟》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传·系辞传》 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史记·太史公自序》 庖牺氏作《易》,始有筮。——《艺文类聚》引《古史考》 3.“太昊伏羲氏”的诞生——中华历史上第一次跨地区的大结盟 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补三皇本纪》 东海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国。——《山海经·大荒东经》 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官名,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为水纪,水师而水名;太皞氏以龙纪,故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氏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左传·昭公十七年》 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山海经·海内东经》 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即伏羲)。——《太平御览》卷八七引《诗含神雾》 4.创制嫁娶制度的伏羲 女娲,伏羲之妹。——东汉《风俗通义》 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妇,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是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取妇执扇,象其事也。——唐《独异记》 近代(北朝)婚礼……女将上车,以蔽膝覆面。——唐《酉阳杂俎》 何如花烛夜,轻扇(却扇)掩红妆。——南朝何逊《看伏郎新婚诗》 上古男女无别,太昊(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汉《古史考》 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晋语》 (文献整理/毕旭玲) 更新时间: 1月29日(周三)起,每周9:00更新一期

63分钟
99+
2个月前

102-毕读神话③从“死神”到长生之神,她最终被《西游记》丑化

* 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 西王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重要女神,她在道教和民间信仰中地位崇高,被视为长生不老、生育和女性力量的象征。在《山海经》中,西王母被描绘为半人半兽的神灵,掌管灾疫和刑罚。随着道教的发展,西王母逐渐演变为雍容华贵的女神,居住在昆仑山的瑶池,掌管蟠桃园,象征长寿与永生。 然而随着吴承恩《西游记》及民间传说的广泛传播,以及现代影视剧的塑造,王母被加上了越来越多不近人情、拆散鸳鸯、作威作福的标签。中国人对西王母最初的信仰是怎样的?她的粉丝们是怎样被抢走的? * 《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形象 本电台特邀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神话学者 毕旭玲,主讲“毕读神话:封神以前的中华诸神”,拨开浩瀚的历史文献迷雾,找寻中华诸神本初的面目! * 汉画像石上的西王母形象,四川博物院藏 * 永乐宫壁画的西王母形象 * 电视剧《西游记》里的“王母娘娘” 本期节目提要: 02:53 《封神演义》里活在别人嘴里的“瑶池金母” 11:26 从《山海经》看西王母最初的模样 22:29 西王母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幽冥之神”转化成“长生之神”的 29:42 存在时间非常短暂的西王母的老公“东王公” 34:58 两个西王母的“疯狂追求者”:周穆王和汉武帝 52:47 西王母故事寄存了上古先民的生死观念 相关文献: * 《封神演义》第五十五回:吾非别人,乃昊天上帝亲女,瑶池金母所生,只因那年蟠桃会,该我奉酒,有失规矩,误犯清戒,将我谪贬凤凰山青鸾斗阙。吾乃龙吉公主是也。 * 《封神演义》第六十五回:龙吉公主......曰:“素色云界旗是我母亲那里有。此旗一名‘云界’,一名‘聚仙’,但赴瑶池会,将此旗拽起,群仙俱知道,即来赴瑶池胜会,故曰聚仙旗……” *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日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 《山海经·海内北经》:西王母在昆仑虚北。 *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王母穴处昆仑之丘。 * 《淮南子》: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姮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 * 《天问》:阻穷西征,岩何越焉? 化为黄熊,巫何活焉? * 《汉书·哀帝纪》:(建平)四年春,大旱。关东民传行西王母筹,经历郡国,西入关至京师。民又会聚祠西王母,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惊恐。 * 《吴越春秋》: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祭陵山于会稽,祀水泽于江州。事鬼神一年,国不被灾。 * 《穆天子传》: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口组三百纯。西千母再拜受之。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 《汉武故事》:是夜漏七刻,空中无云,隐如雷声,竟天紫色。有顷,王母至,乘紫车,玉女夹驭,载七胜,履玄琼凤文之舄,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如乌,夹侍母旁。下车,上迎拜,延母坐,请不死之药。母曰:“太上之药,有中华紫蜜,,云山朱蜜,玉液金浆;其次药有五云之浆,风实云子,玄霜绛雪,上握兰园之金精,下摘圆丘之紫标柰。帝滞情不遣,欲心尚多,不死之药,未可致也。”因出桃七枚,母自啖二枚,与帝五枚。帝留核着前。王母问曰:“用此何为?”上曰:“此桃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也。” 更新时间: 1月29日(周三)起,每周9:00更新一期

58分钟
1k+
2个月前

101-毕读神话②造人大神女娲,在封神体系里什么地位?

* 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重要女神,传说她用黄土造人,创造了人类,因此被视为人类的始祖。她还炼石补天,拯救了濒临毁灭的世界,展现出强大的母性和创造力。女娲的形象通常与生命、创造、修复和保护相关,象征着智慧与力量。她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这样一位造人、救世的上古大神,在《封神演义》中为什么派轩辕坟三妖去迷惑纣王?成了古希腊许多女神那样怒则降祸于人间的存在? * 女娲炼石图,清代,任伯年,现藏美国纳尔逊艺术馆 本电台特邀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神话学者 毕旭玲,主讲“毕读神话:封神以前的中华诸神”,拨开浩瀚的历史文献迷雾,找寻中华诸神本初的面目! * 山东武梁祠西壁伏羲女娲画像石 * 辽东高句丽墓伏羲女娲壁画 * 战国时期到明清时期类女娲形象演变图(引自 孙伟伟《女娲形象的历史演变研究》) * 当代《女娲补天》插画作品 本期节目提要: 00:00:07 《封神演义》中的女娲形象和地位 00:05:12 世俗化的灶王爷传说 00:11:32 东汉应劭版本的“女娲造人” 00:18:55 女娲补天的各大版本与上古灾害叙事 00:24:44 《淮南子》的成书背景与历史地位 00:26:58 “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00:34:39 女娲神话与制陶业、冶炼业 00:39:23 女娲之肠化生十神 相关文献: * 屈原《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 应劭《风俗通义》: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カ不暇供,乃引绳縆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人也。 * 《淮南子》: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 《山海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 《列子·汤问》: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氏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 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当其(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于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 更新时间: 1月29日(周三)起,每周9:00更新一期

47分钟
1k+
2个月前

100-毕读神话①盘古睡了18000年,长了18000年,站了18000年

*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盘古是中华诸神中最早的一位祖先神,他孕育于混沌之中,凭一己之力开天辟地,不惜用自身血肉化为世间万物。据毕旭玲老师考证,至少在西汉时期,盘古神话就已经被视为天地开辟的源头;而到了明代神魔小说风行,盘古神话又多了很多版本。但无外乎是“天地开辟”和“身化万物”两个重要主题。盘古神话最早的版本是什么样子?它反映了先民怎样的宇宙观?今人是否还有祭祀盘古的传统? [4046996-k4r8ayTQnY1737967721309_800x927.jpeg] * 盘古像,明代版画 本电台特邀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神话学者 毕旭玲,主讲“毕读神话:封神以前的中华诸神”,拨开浩瀚的历史文献迷雾,找寻中华诸神本初的面目! [4046996-TZmafdZJMD1737969035695_2048x1137.jpg] * 今人AI绘制的盘古 [4046996-nYWdQDPjhp1737968586087_1600x683.jpeg] * 王者荣耀中的盘古 本期节目提要: 04:37《封神演义》《西游记》《开辟演义》等明代神魔小说里的盘古 21:40三国时期孙吴官员徐整编写了现存最早版本的盘古神话 31:17“盘古开天地”和“宇宙大爆炸”理论 39:36 我国西南地区的盘瓠神话 42:46盘古差点被近代学者送给印度 53:12盘古神话对今人的启示 相关文献: [4046996-YenmSa42dD1737969232360_817x450.png] * 《封神演义》第一回 [4046996-tAbRcKQAHf1737969525190_1044x292.png] * 《封神演义》第十七回 [4046996-PsZj4mrAxn1737969709429_1306x153.png] * 《西游记》第一回 [4046996-Ahn2yzKt2B1737969824704_1078x1107.png] * 《开辟衍绎》第一回 天地合闭……就象个大西瓜,合得团团圆圆的,包罗万物在内,计一万零八百年,凡一切诸物,皆溶化其中矣。止有金木水火土五者混于其内,硬者如瓜子,软者如瓜瓤,内有青黄赤白黑五色,亦溶化其中。合闭已久,若不得开,却得一个盘古氏,左手执凿,右手执斧,犹如剖瓜相似,辟为两半。上半渐高为天,含青黄赤白黑,为五色祥云;下半渐低为地,亦含青黄赤白黑,为五色石泥,硬者带去上天,人观之为星,地下为石,星石总是一物,若不信,今有星落地下,若人掘而观之,皆同地下之石。然天下亦有泉水,泉水无积处,流来人间,而注大海。 * 《开辟衍绎》附录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 《三五历纪》 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 《五运历年纪》 更新时间: 1月29日(周三)起,每周9:00更新一期

56分钟
1k+
2个月前

099-诸葛亮北伐,是兴复汉室的壮举,还是一意孤行的独夫?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持续不断的北伐,经过后世的演绎,发展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六出祁山”故事。历史的真相与文字的记录,终究有出入。在后世,围绕蜀汉、曹魏,何为正统,各个时代,各有界定。于是诸葛亮的形象和出祁山的故事,也在不断地加工中。 诸葛亮高倡王业,以恢复汉室为旗帜,积蓄力量,准备兴师北伐。蜀汉的困局在于, 实际的力量,并不足以匹配完美的理想,过度扩张战略会消耗蜀汉国力。可不北伐,蜀汉亡;若北伐,则百姓苦。诸葛亮的选择是:北伐。 三国已远,围绕出祁山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被千古传唱。诸葛亮鞠躬尽瘁,试图力挽狂澜,兴复汉室。可汉室之兴,与万千底层民众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著名文史作家袁灿兴新作《出祁山:诸葛亮北伐得与失》以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北伐“出祁山”为中心,论述了刘备的蜀汉政权的建立和战略规划,通过对诸葛亮治下蜀汉的征兵制度、征税制度、刘备嫡系与当地官僚的斗争等,分析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 * 本期嘉宾 袁灿兴/文史作家,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社会史研究;著有《山河变》、《军机处二百年》、《大清内务府》等作品。 *本期节目录制于上海图书馆东馆线下读者见面会 * 收听指南 01:10 三国争雄的力量对比 08:15 东汉末年的人口消耗和末日思想 15:25 诸葛成规:以文官为中心的行政体系 20:43 刘备的“霸道”现实VS诸葛亮的“王道”理想 27:12 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首次指挥军事行动 33:52 剪不断理还乱的三国经贸往来 38:43 诸葛亮历次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 45:30 诸葛亮和司马懿是两种人才 49:02 关羽失荆州,是诸葛亮的“背刺”吗 54:51 蜀汉人才枯竭是“家族企业的崩盘” * 推荐阅读 袁灿兴 著《出祁山:诸葛亮北伐得与失》浙江人民出版社

61分钟
2k+
3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