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伏羲)
伏羲是上古时期的三皇之一(通常与女娲、神农并称),传说他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一带),是华夏文明的奠基者之一。他观察天地万物,创造八卦,奠定了《易经》的基础,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源头;他教会人们用网捕鱼、用陷阱狩猎,改善了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他创造了琴瑟等乐器,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在伏羲的贡献中,还有一项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人类社会的存续和发展,那就是他和女娲的结合,开创了婚姻礼仪,结束了原始的群婚制,推动社会文明化。

- 伏羲坐像,南宋马麟绘,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电台特邀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神话学者 毕旭玲,主讲“毕读神话:封神以前的中华诸神”,拨开浩瀚的历史文献迷雾,找寻中华诸神本初的面目!

- 伏羲女娲图,出土于新疆阿斯塔纳76号墓,唐代绢本,现藏于新疆自治区博物馆

- 今人绘制伏羲形象

- 河南周口太昊陵
本期节目提要:
02:45 《封神演义》里伏羲退居二线了?
07:14 女娲为什么要到火云洞朝拜伏羲?
12:22 古人创造始祖神的逻辑
20:06 伏羲和八卦
28:01 伏羲和太昊是怎么混在一起的
34:51 伏羲的形象遗传自雷神?
39:47 伏羲和女娲“兄妹造人”
42:00 从“兄妹造人”到嫁娶制度
59:24 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的深层含义
相关文献:
1.《封神演义》中身份混乱的伏羲
话说杨戬借土遁来至火云洞……童子曰:“……此三圣乃天、地、人三皇帝主。”……杨戬进洞府,见三位圣人:当中一位,顶生二角;左边一位,披叶盖肩,腰围虎豹之皮;右边一位,身穿帝服。……当中一位圣人乃伏羲皇帝……,谓左边神农曰:……神农答曰:“皇兄此言有理。”忙起身入后,取了丹药,付与杨戬,曰“此丹三粒:一粒救武王宫眷,一粒救子牙诸多门人,一粒用水化开,用杨枝细洒西城。凡有此疾者,名为传染之疫。” ——《封神演义》第五十八回
弟子黄龙真人、玉鼎真人薰沐顿首,谨书上启辟天开地昊皇上帝宝座下……——《封神演义》第八十一回黄龙真人写给伏羲的书信
且言女娲娘娘降诞,三月十五日往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而回,下得青鸾,坐于宝殿。——《封神演义》第一回
2.善于发明创造的早期部落首领伏羲
(伏羲)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易传·系辞传》
伏羲制杵舂之利。——北宋《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引桓谭《新论》
(伏羲)豢育牺牲,服牛乘马,草鞮皮蒙,引重致远以利天下。——南宋《路史•后纪一》
(伏羲)冶金成器,教民炮食。——清《绎史》卷三引《三坟》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传·系辞传》
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史记·太史公自序》
庖牺氏作《易》,始有筮。——《艺文类聚》引《古史考》
3.“太昊伏羲氏”的诞生——中华历史上第一次跨地区的大结盟
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补三皇本纪》
东海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国。——《山海经·大荒东经》
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官名,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为水纪,水师而水名;太皞氏以龙纪,故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氏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左传·昭公十七年》
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山海经·海内东经》
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即伏羲)。——《太平御览》卷八七引《诗含神雾》
4.创制嫁娶制度的伏羲
女娲,伏羲之妹。——东汉《风俗通义》
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妇,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是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取妇执扇,象其事也。——唐《独异记》
近代(北朝)婚礼……女将上车,以蔽膝覆面。——唐《酉阳杂俎》
何如花烛夜,轻扇(却扇)掩红妆。——南朝何逊《看伏郎新婚诗》
上古男女无别,太昊(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汉《古史考》
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晋语》
(文献整理/毕旭玲)
更新时间:
1月29日(周三)起,每周9:00更新一期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