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台】 的播客专辑
聚焦文学及其影视化作品

Album
主播:
Jingfei、YUSHI
出版方:
乒乓书影
订阅数:
14830
集数:
78
最近更新:
1周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乒乓台》是聚焦文学及其影视化作品的播客节目。由作家/翻译家:于是 和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 / 高级讲师:竞菲各执一方主持单打,或邀请书影领域的专家组队PK双打。 书:于是 影:竞菲 声音及技术支持:Ray Zhao
【乒乓台】 的播客专辑的创作者...
Jingfei
YUSHI
【乒乓台】 的播客专辑的音频...

乒乓台068 | 夺奥之后的奉俊昊:从「寄生虫」到「爬行虫」

今天聊聊科幻大片背后的趣事,从《米奇7号》到《编号17》的飞速演化,奉俊昊亲自改编的亮点何在?高概念、强行设定的故事何以沦为平庸之作?从明星转型到导演选剧本,故事比电影还精彩。让我们一起探讨这部由奉俊昊执导、充满争议的大作吧! 02:04 罗伯特·帕丁森:从暮光男到艺术电影的优质演员 05:07 奉俊昊亲自编剧:一部备受期待的改编电影背后的故事 10:22 米奇7号与8号的生死之战 15:33 对大独裁者的讽刺:马克叔认为自己拍的是纪录片? 25:55 爱情拯救了米奇:纳莎对米奇的爱定义了他 31:05 忒修斯之船:科幻小说中的经典哲学问题探究 41:26 制片工业的反讽:奉俊昊的黑色幽默讽刺喜剧 46:41 电影创作中的刻意与创新:探讨奉俊昊电影作品的独特之处 51:52 《一个岛的可能性》:深入探索自我同一性的挑战 57:03 月球上的多重克隆人:当人类成为“耗材” 【乒乓台】第六十八局单打选手 作家 / 翻译: 于是 【去电影院的路上】主讲人 / 影像艺术家: 竞菲 上个月就公映的《编号17》是奉俊昊的新作↓ 《编号17(Mickey 17)》导演: 奉俊昊编剧: 奉俊昊主演: 罗伯特·帕丁森 / 娜奥米·阿基 / 史蒂文·元 / 托妮·科莱特 / 马克·鲁法洛 ……类型: 剧情 / 科幻 / 冒险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韩国语言: 英语上映日期: 2025-03-07(美国/中国大陆) / 2025-02-15(柏林国际电影节)片长: 134分钟(中国大陆) / 137分钟 原著是“没人知道的作家(作家本人的原话)”写的科幻小说《米奇七号》 《米奇7号》作者: [美]爱德华·阿什顿译者: 王雪妍出版: 新经典文化| 南海出版公司(2024-2)页数: 320 定价: 59.00元 那就先来认识一下这位因本书获得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2022最佳图书奖;2022年Goodreads读者选择奖,最佳科幻小说提名的作家爱德华·阿什顿(Edward Ashton)↓ 有心的观众应该注意到,奉俊昊开始投入拍摄的时间甚至早于出版时间!为什么呢?请听节目…… 所以,奉俊昊在看到手稿的时候就买下了版权,并和作者亲密沟通,保留了作者最心爱的章节——为此被作者怒赞贴心。然后很快确定了卡司↓ 然而! 拥有《寄生虫》《雪国列车》《汉江怪物》等佳作的奉俊昊这次的大制作为何翻车了呢?第一时间买下高概念科幻设定,又添加了那么多保险元素,为何结果是平庸之至?且听我们实话实说! 原著中最有价值的设定,并不是(已经被用过多次的)多重身、克隆人、复制人,而是以“忒修斯之船”隐喻的人类个体认知悖论——在科技介入后,我们还能如何界定人格的统一和完整?如何保持记忆、精神的具身性? 除此之外,这个故事的背景是“资源”匮乏的未来,原著中米奇7号和8号的日常生活就是在分配资源,殖民本身也是为了争夺和创造新资源。这些有意义的诉求点,在影片中被什么掩盖了呢——奉俊昊在电影后半段中添加的起义、出战的大场面用尽全力地抨击在殖民暴政中延续的白左人类中心主义,但结果失去了核心价值,一手好牌散成一盘冰沙。 冰沙中,最抢眼的——奉俊昊的影迷们万众期待的异星怪物——「爬行虫」虽有王虫的前身,最终沦为没有戏剧张力的萌宠吉祥物,确实是电影周边的不二之选(卖得好吗?) 至于那台翻译机…拜托!看过《降临》的这一代科幻影迷们怎能容忍如此低幼的设定?故事就在一系列偏离核心设定的低幼设定中不可挽回地走向虚假的大团圆结尾,完全失去了《雪国列车》那种发人深省的大反转的力度,也没有《寄生虫》结局的那种全员沦丧的崩溃感。那种“好看”,源于阶层斗争的复杂性。但,编号17虽然多死了10次,拥有多重身,却失去了多重性,真的不像奉俊昊的主人公—— 如果说米奇是可被无数次消耗、没有人格的宇宙牛马,那在奉俊昊式的批判戏剧中,他是不可能最终站到充满种族、性别、平等的呆萌民主异星伊甸园的主席团上的。更残酷的是,观众们不买账,恰恰说明了这一代牛马观众们不喜欢这样的zzzq大团圆(骗谁呢?)如此说来,电影本身就是可以无数次被资本控制、以消费名义剥削牛马的消耗体大集合,死了再死,万死不辞。 按照惯例,两位推荐书影如下—— 《一个岛的可能性》作者: [法] 米歇尔·维勒贝克译者: 余中先出版: 文汇出版社(2007-10)页数: 406定价: 29.80元 《月球 Moon》 导演: 邓肯·琼斯编剧: 邓肯·琼斯 / 内森·帕克主演: 山姆·洛克威尔 / 凯文·史派西 / 多米妮克·麦克艾丽戈特 / 卡雅·斯考达里奥 / 王汉斌 / 更多...类型: 剧情 / 科幻 / 悬疑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美国语言: 英语 / 西班牙语上映日期: 2009-07-10(美国) / 2009-07-17(英国)片长: 97 分钟 乒乓台 (PingPong Talking Books and Movies) 我们是一档畅谈文学及电影的文化类播客,也是一局思想和观念交锋的乒乓对撞。节目内容关于但不限于电影改编。还涉及剧集,戏剧,动漫,真人秀和音乐等等。乒乓台每月更新,由于是和竞菲主持,并不定期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参与对打。 在这里找到我们公众号 :乒乓书影 收听渠道:苹果播客 I 小宇宙 I 喜马拉雅 I 网易云音乐 支持我们 欢迎通过小宇宙的赞赏按钮支持乒乓台两位主播对乒乓台的未来规划有赖于大家的宝贵支持。感恩大家的支持,期待与大家的长期陪伴!

62分钟
99+
1周前

乒乓台067 | 愤怒男厨——移民主题书影·下

今天依旧由于是和竞菲带来乒乓台书影对谈,聊的是电影《厨房》,一部源自1957年舞台剧的改编作品。这部电影聚焦移民生活,展现了纽约一个厨房里工人阶级的真实困境。黑白镜头下,角色们的故事扣人心弦,特别是主角佩德罗的怒火与挣扎,让人深思。为什么这部电影会把这么多社会议题杂糅其中?它到底想表达什么?让我们一起探讨这背后的意义吧! 本局精彩回合: 1957-2025,厨房的故事有否变化? 略带超现实的绿光新版,还能归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吗? 性别、阶级、种族……叠满buff的新作观感如何? 这个时代还需要“Angry Young Man”吗? 02:01 厨房水槽运动:现实主义戏剧的崛起与工人阶级的呐喊 06:30 厨房大战:一场外国劳工的尊严之战! 13:01 故事中的移民、性别和阶级议题如何交织? 19:29 薇依的《工厂日记》:工作所带来的屈辱比痛苦更难忘 26:04 劳动者的呐喊:电影中的工作场景叙述 32:33 厨房就是世界的隐喻 39:08 电影中的愤怒与移民身份的交织 45:39 解读照耀佩德罗的“绿光” 在电影中的意义和象征 52:11 社会学视角下的全球化与殖民思想的内化 01:05:14 《阿穆的生存之道》与《拉米》——移民喜剧背后的辛酸与勇气 01:11:43 英国移民生活的现实挑战与社会互动:《老橡树酒馆》 这是本台聚焦「移民」主题的第二局!主打——地狱厨房 我们很高兴能参与本片在上海 MovieMovie 公映后的讨论↓ 更高兴地得知,公映档期延长,欢迎朋友们购票,去电影院看这场地狱厨房的绿光爆发! 阿隆索·帕拉西奥斯(Alonso Ruizpalacios,1978-) ↓是墨西哥作家、电影和戏剧导演,曾在伦敦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他的首部剧情长片《男孩超级白》在全景单元全球首映,并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40多个奖项,包括2014年柏林电影节最佳首部剧情长片奖和墨西哥Premio Ariel五个不同类别的奖项。他的第二部长片《博物馆》获得2018年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银熊奖,并在雅典和莫雷利亚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奖 。 《厨房》是帕拉西奥斯基于1957年英国剧作家阿诺德·威斯克(Sir Arnold Wesker FRSL,1932–2016)↓的同名剧本改编并导演的。 Arnold Wesker 初版《厨房》1957年在英国皇家剧院上演时的海报 事实上,《厨房》代表了五六十年代兴盛于英国、名为“厨房水槽运动”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风潮,其源头可追溯到画家 John Bratby的一系列描绘堆满锅碗瓢盆的水槽的油画作品,评论家David Sylvester在1954年的文章中提出了“The Kitchen Sink”的术语,指代当时英国艺术家用写实手法表现劳动阶层生活和工作状态的创作趋势。这一趋势很快波及到戏剧、文学和电影等各种艺术媒介,而威斯克的《厨房》就是个中翘楚,舞台设计是近乎无产阶级审美的极简风,台词质朴、直接、重复——尤其是不断重复的菜名——再现了后厨工作的特性。这个剧本和后续创作实现了很少有剧作家尝试过的东西——将工作戏剧化,将人与经济需求的日常碰撞戏剧化,将消耗人类生活中大部分非生活时间的重复性劳作戏剧化。 在“厨房水槽运动”的新浪潮创作中,不止是威斯克,还有John Osborne的《Look Back in Anger (1956)》等作品都塑造了“Angry Young Man”的主角类型——愤怒的年轻男性劳工,以工人的视角揭示了人与经济的碰撞,以及对大规模生产和利益驱动的抗议。厨房中的问题、冲突和困难,都象征着工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整个工人阶级所面临的问题、冲突和困难。 威斯克剧中的工人阶级并不是同质化的群体,在他看来,某些阶层的处境甚至更为不利。只有当个性和差异被完全抹去时,厨房才能完美地协同工作——当工人不是完整的人,而是机器上的齿轮时,资本主义机器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我们尝试在全球化语境下将移民置入“Angry Young Man”的叙事框架中,看看“愤怒”这种情绪在当今社会中是何其无力,并联想到《工厂日记》,将愤怒的根源——屈辱——做更多层次的划分。 如果说阶级矛盾是1957年原作中的重点,那我们该如何解读2025年电影中的矛盾呢——阿隆索·帕拉西奥斯显然在此基础上叠加了性别矛盾、种族矛盾,一方面增加了剧情的容量,一方面也可能削弱了阐发主题的力度,我们会在节目中试着厘清改写后的情爱关系如何叠加了权力关系。 很巧的是,这次的主题也和上一期《内景唐人街》在“厨房”的文化空间上达成完美重叠,启发了我们制作这两期节目,并尝试着梳理迄今为止的移民主题书影—— 如图所示,内容很多,所以本期不做单独推荐啦!!打字太累,大家先听为快,有任何想和我们交流的,评论区见~~ 乒乓台 (PingPong Talking Books and Movies) 我们是一档畅谈文学及电影的文化类播客,也是一局思想和观念交锋的乒乓对撞。节目内容关于但不限于电影改编。还涉及剧集,戏剧,动漫,真人秀和音乐等等。乒乓台每月更新,由于是和竞菲主持,并不定期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参与对打。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号 :乒乓书影 收听渠道:苹果播客 I 小宇宙 I 喜马拉雅 I 网易云音乐 支持我们 欢迎通过小宇宙的赞赏按钮支持乒乓台 两位主播对乒乓台的未来规划有赖于大家的宝贵支持。感恩大家的支持,期待与大家的长期陪伴!

78分钟
99+
4周前

乒乓台066 | 黑白无常HBWC·渡劫CHINATOWN——移民主题书影·上

今天聊聊《唐人街内部》这部独特的小说如何变身成《内景唐人街》剧集的故事。从小说到屏幕,经历了哪些意想不到的变化?华裔作家游朝凯如何构思出这个打破常规的作品?主演吉米和欧阳万成的表演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 本局精彩回合: 美国华裔创作群体一览 从小说到剧集,保留了什么?拓展了什么? 少数族裔主题只能用喜剧模式吗? 从功夫到观音、黑白无常、葫芦……华人文化元素是如何嵌入美国梦叙事的? 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想象与幽默的世界吧! 02:03 《唐人街内部》:一个华裔家庭的戏剧人生,西部世界背后的华裔编剧 06:01 《内景唐人街》:一个后现代的解构之旅 12:06 《剧集探索:从小说到剧本的转变与挑战》——一个翻译工作者与剧作家的对话 18:10 演员的死亡与复活:小说中的情感私人化表达 30:18 “不被看见的亚洲男人”:笑声背后的故事——喜剧设计的巧妙之处 36:21 超越少数群体:侦探剧新潮流与角色扮演 42:25 《戏中有戏:笑中带有反讽的演出》——一个关于反讽和演出的有趣故事 48:29 《摘金奇缘》:亚裔角色的极端刻板印象 01:06:37 美国移民的笑与泪:阿穆与拉米的故事背景下的移民处境与美国性 这是本台聚焦「移民」主题的第一局!主打唐人街 这是一组关注度较少的作品,但与华人的关系非常紧密。尤其是今年年初HULU播出剧集后,两位脱口秀演员+神盾混血美女的卡司是我们很眼熟的。 钱信伊 / 欧阳万成 / 汪可盈 / 事实上,原著的中文版前年就出版了↓ 划重点——此作斩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奖! 我们还特别邀请到了本书翻译尹晓冬老师参与我们的对谈,毕竟,她是最早接触到这个作品的人,还和作者游朝凯(上图右一)打过一些交道…… 原作名: Interior Chinatown 作者: [美] 游朝凯 译者: 尹晓冬 作者是美籍华裔作家、好莱坞编剧游朝凯(Charles Yu),出生在台湾家庭,生活在美国,在HBO剧集《西部世界》(Westworld)的编剧室工作时开始构思小说,最终以剧本形式写成——在这个过程里发生了哪些事呢?他的亲密伙伴们创作的《瞬息全宇宙》问鼎奥斯卡,他自己担当编剧的《西游ABC》上线,他深度参与制作的《内景唐人街》↓开拍…… 《内景唐人街 Interior Chinatown (2024)》 导演: 塔伊加·维迪提 编剧: 游朝凯 / 伊娃·安德森 主演: 欧阳万成 / 汪可盈 / 钱信伊 / 马泰 / 丽萨·吉洛伊 / 更多... 第一集,我们看到的唐人街既熟悉,又刻板,既好笑,又会笑得有点尬。欧阳万成和钱信伊确实在表演,没有脱口秀舞台上那种肆意甩梗的样子。 也和《摘金奇缘》↓中的土豪华人富二代的扮相有了天壤之别。 但或许要到第二集,我们才会意识到——这根本不是写实的唐人街,而是一个巨大的片场。还有些很好笑的细节…… 到了第三集,我们可以非常确定,剧集对小说做了大规模的扩展,剧中之剧《黑与白》秉承好莱坞类型剧的经典配方,俊男美女,黑白搭配,什么疑难杂案都能破解。但剧集非常聪明地加入了混血女主拉娜(汪可盈扮演↓),作为“唐人街专家”空降到黑白组合,其实每天都在摸鱼,离了威利斯根本没法办案,因为她有自己的计划,而且和威利斯一家息息相关…… 小说中混迹于各个片场的配角演员的各种辛酸和荒唐,都已直观地呈现在剧集中了——熬过“死亡期”的演员可以复活,功夫元素的式微,华裔演员成名后必会奔走于广告片场…… 小说的主线是威利斯的成长,甚至不乏蒙太奇的手法,让时光迅速溜走,让他有了家庭、孩子,并最终和失踪的师兄团聚在一场法庭戏上。剧集不仅保留了寻找哥哥这一悬念,还融入了拉娜、饭店老板等新人物,让「失踪」变得越发破朔迷离。 与此同时,剧集也延续了小说中对唐人街一众移民万象的描写力度,大大扩展了蔡肥仔、奥黛丽、威利斯妈妈等角色,让故事跳脱出楚门世界的局限,逼真再现了华裔移民要挤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艰辛,乃至需要一点狡诈和幽默。 甚至跳脱出了华裔的局限,拓展了黑人警探迈尔斯的条线,讲明了一个更严峻的事实:少数族裔往往不像个体、而是作为(背负)种族和国家的整体形象出现在白人世界中,不容易被看到,不容易被记住,即便记住,被记住的也往往是刻板印象——比如:美女来自韩国或泰国;比如:中国人都会功夫,或数学好。 所以,剧集中的威利斯可以轻松拿捏这一点,化身Tech Guy,化身外卖小哥,化身翻译……最终从一个无名配角“成长”为新晋主角,杀进了侦探片,接无数广告。 甚至带到了性别僵局,让白人警探格林说出“只因我缺一个dick”这样的台词,直奔女性平权主义的心窝儿而去。她就这样成了女性遭遇职场天花板的典型形象。 喜剧是很智慧的。《内景唐人街》调侃了从《法律与秩序》到《真探》的类型片潮流,也调侃了从《摘金奇缘》到《瞬息全宇宙》中的华人贫富观,游朝凯甚至有意识地从《西游ABC》开始,将观音菩萨、石矶娘娘、孙悟空、黑白无常……乃至Chinese Suffering辣酱这些中国文化元素嵌入美国梦的叙事中。 更有趣的是,他在小说的结尾安排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法庭戏,从1853年《排华法案》说起,辩论到最后,师兄弟们差点儿用中国功夫把那个美国法庭打个片甲不留…… 但这最终不能解决威利斯的困惑——同样也是师兄、黑人警探、拉娜等人共同的困惑: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走不出唐人街?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够真实?到了最后一集,「黑白无常」和「葫芦」这两个大梗甩出来时,我们当然会爆笑,但也会笑得很酸涩——这或许是我们所有人的命运,在一个贴满了标签、衣食住行都有规定动作、背负各种刻板印象的世界里,世界是个草台班子?还是一个巨大的片场?而我们每个人都拿着一个写好的剧本? 游朝凯不只是个爱写故事的编剧,他在书中就特别指出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拟剧论」,换言之,当他最初看到片场中无名无姓在背景中跑 龙套的亚裔群演时,想到要写一个华裔演员在好莱坞打拼的故事时,他已潜移默化地要写出这个娱乐化消费化的日常世界中的某种本质性、超越种族和性别的真相。 最后cue一本我前阵子看的澳大利亚的华裔小说,作者:Siang Lu,书名《The Whitewash》↓已经非常点题了。主人公也是一个华裔演员,接拍了功夫片……在虚构的当下时态故事里,作者还钩沉、嵌入了一些香港武打电影公司的历史,黑色讽刺闪亮到几乎变白光! 按照惯例,两位推荐书影如下—— 《少数派的感受》 作者: [美] 凯茜·帕克·洪 译者: 张婷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2) 定价: 65.00 《面子 Saving Face (2004)》 导演: 伍思薇 编剧: 伍思薇 乒乓台 (PingPong Talking Books and Movies) 我们是一档畅谈文学及电影的文化类播客,也是一局思想和观念交锋的乒乓对撞。节目内容关于但不限于电影改编。还涉及剧集,戏剧,动漫,真人秀和音乐等等。乒乓台每月更新,由于是和竞菲主持,并不定期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参与对打。在这里找到我们公众号 :乒乓书影收听渠道:苹果播客 I 小宇宙 I 喜马拉雅 I 网易云音乐 支持我们 欢迎通过小宇宙的赞赏按钮支持乒乓台两位主播对乒乓台的未来规划有赖于大家的宝贵支持。感恩大家的支持,期待与大家的长期陪伴!

72分钟
99+
1个月前

乒乓台065 | 女人不是阿修罗!

【乒乓台】第六十五局单打选手 作家 / 翻译: 于是 电影史 / 艺术史研究者: 竞菲 本局精彩回合: 为什么这部剧在四十年中三次被搬上银幕? 2003年的电影和2025年的剧集在改编、表演上有何区别? 女人都是阿修罗?出轨的故事最恐怖的点在哪里? 真正吸引人的重点——母女情,姐妹情 06:08 向田邦子作品背后的故事:演员、导演和制作人的缘分与努力 12:28 《三丁目的夕阳》:与中国八零年代的回忆重合的记忆 18:40 八千草薰从女儿扮演到母亲:母亲形象的转变 24:56 真实的谎言:母亲的出轨之谜 31:11 家庭伦常的秩序与现代家庭的崩坏:电视剧中的探索 43:38 《女人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探讨一九三零年代日本社会中的性别观念 49:52 父女关系:家庭中的权力的游戏与情感纠葛 56:06 家庭关系与压力:父亲、母亲与女儿之间的复杂情感 01:08:36 宫本百合子的随笔集:被低估的日本文学宝藏 《宛如阿修罗 阿修羅のごとく (2025)》 导演: 是枝裕和 编剧: 是枝裕和 主演: 宫泽理惠 / 尾野真千子 / 苍井优 / 广濑铃 / 本木雅弘 / 四姐妹在发现父亲出轨后,有怎样的反应?四种不同的女性生活状态,这是日本国民女作家向田邦子的拿手好戏↓ 《宛如阿修罗》 作者: [日] 向田邦子 向田邦子Kuniko Mukoda (1929-1981) 从1979年的初版剧本至今已有三个版本,2003年也是由四位当红女星主演的同名电影是由拍过《失乐园》的森田芳光执导的↓ 但和原著相比,改动挺大,请听节目中的详细比较(有槽点…… 《宛如阿修罗 阿修羅のごとく (2003)》 导演: 森田芳光 编剧: 向田邦子 / 筒井智美 主演: 大竹忍 / 黑木瞳 / 深津绘里 / 深田恭子 / 中村狮童 / 因此,2025年Netflix同名剧集的最大优势在于复刻原著,不费发起人八木康夫的一片苦心↓ 七集的容量和原著完全适配,再加上八木康夫慧眼独具,挑中了宫泽理惠、尾野真千子、苍井优、广濑铃和松坂庆子这五位非常适配角色的好演员,继而选中了有《海街日记》业绩在先的是枝裕和,摄影也是担纲《海街日记》的泷本干也 Mikiya Takimoto,可以说是超极稳了!无论是昭和时代的老屋氛围,还是家庭内部的微妙张力,都体现了是枝裕和一贯的优势。 事实上,出轨看似主线,实则都是没有破解的谜团。沿着主线展开的诸多副线,才是这部剧的精华所在—— 是枝裕和导演,照片来源:www.gq.com.tw 但,2025年这部剧却招来不少批评,拳拳在理,句句扎心,觉醒的女观众们似乎没有被昭和家庭剧的幽默和温润所蒙蔽,一眼看出了糖衣炮弹下的陈腐世界观。 那么,我们是怎么想的呢?吸引我们的当然不是自我妥协,也不赞同”女人就是阿修罗“这种颠倒因果的所谓金句…… 我们可以从这部剧中看到母系脉络的传承是多么深刻,身为儿女,我们注定要用自己的一生,才能不断知晓、理解、也甚至要否定父母的做法,把父母还原成男人和女人。 儿女必须重新认识父母,才能正视自己。 按照惯例,两位推荐书影如下—— 《女人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副标题: 宫本百合子随笔集 作者: [日]宫本百合子 译者: 彭清 出版: 后浪| 贵州人民出版社(2023-11) 页数: 232 定价: 58.00元 《小早川家之秋 小早川家の秋 (1961)》 导演: 小津安二郎 编剧: 野田高梧 / 小津安二郎 主演: 中村雁治郎 / 原节子 / 司叶子 / 新珠三千代 / 小林桂树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1961-10-29(日本) 片长: 103分钟 乒乓台 (PingPong Talking Books and Movies) 我们是一档畅谈文学及电影的文化类播客,也是一局思想和观念交锋的乒乓对撞。节目内容关于但不限于电影改编。还涉及剧集,戏剧,动漫,真人秀和音乐等等。乒乓台每月更新,由于是和竞菲主持,并不定期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参与对打。在这里找到我们公众号 :乒乓书影收听渠道:苹果播客 I 小宇宙 I 喜马拉雅 I 网易云音乐 支持我们 欢迎通过小宇宙的赞赏按钮支持乒乓台两位主播对乒乓台的未来规划有赖于大家的宝贵支持。感恩大家的支持,期待与大家的长期陪伴!

74分钟
1k+
2个月前
【乒乓台】 的播客专辑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