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望录
中国商业界领军人李倩玲主持聊商业

Album
主播:
李倩玲BessieLee
出版方:
Withinlink
订阅数:
34.43万
集数:
229
最近更新:
1天前
播客简介...
「贝望录」是一档由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Bessie李倩玲担任主持的谈话节目,展现媒体人、行销行业及企业管理者、创意人、创业者在应对当下技术革新与市场变化时的思考和行动。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2019年苹果播客「年度精选播客」及「年度最受欢迎新播客」。
贝望录的创作者...
贝望录的音频...

184. 不再喝醉的英国人,戒得掉酒精却戒不掉pub?

本期「贝望录」我们邀请到在上海生活了27年的英国朋友罗飞,与Bessie一起深入聊聊英国独特的酒文化,特别是“Pub”这一承载着历史、社交与社区情感的文化符号。从他童年时期与Pub的初次接触,到英国人对酒驾的态度,再到如今年轻一代掀起的“戒酒潮”,以及无酒精饮品的流行,我们一同探讨酒在英国社会中的角色变迁。Pub不仅是英国人的“第三空间”,连接着工作、生活与社交,也见证了从“豪饮”传统到“无酒精”新风尚的转变。不同文化中,酒如何成为拉近关系的工具,酒后“吐真言”又因文化差异而各不相同。如今,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未来的酒馆或许将更加多元——无酒精、无烟、甚至更注重饮食与体验的“新式Pub”,正在悄然崛起。在酒杯与酒馆的故事里,我们读到的不只是饮酒文化,更是社会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演进。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罗飞 播客「飞天胡说」主播,纪录片导演 【主播】 李倩玲 广告营销行业资深从业者,商业观察者 【本期内容提要】 02:26 在异乡遇同胞:要不要打招呼? 04:42 外国人在中国:对其他外国人的复杂感情 05:40 从一家Irish Pub室外的儿童游乐场说起 07:27 罗飞第一次去Pub的经历:不到一岁就“泡吧” 10:04 Pubvs. Bar的建筑风格与历史:老木头、花园与梦想 12:28 Pub老板的“神父”生活:居住与工作一体 14:53 GastroPub的兴起:传统Pub的餐饮升级 16:24 连锁Pub与独立Pub:个性化与品牌化的选择 19:38 Pub是英国人的“第三空间“,有花园的Pub才能带娃 21:22 英国的饮酒年龄与习惯:15岁开始喝酒很正常? 24:13 英国人买房看Pub:衡量社区文化与价值的标准 26:14 酒驾在英国是合法的吗? 28:12 喝酒的微醺意识,人和动物都喜欢 31:01 从中英酒文化差异看英国人的“内疚文化” 42:45 罗飞的戒酒之路:从“宿醉”到“焦虑” 46:11 年轻一代的饮酒观念:选择不喝酒的“新常态” 48:37 英国Pub的现状:数量减少与消费群体变化以及无酒精饮品的兴起 54:26 上海的酒文化:独立小酒馆与个性化体验 56:26 英国Pub的个性化来自于它的历史和故事以及Pub起名的讲究 59:27 罗飞的“Queen's Head”故事:酒后吐真言的难忘经历 ***英国Pub起名冷知识*** -常见结构:形容词 + 名词 / 名词 + 名词,如: • The Red Lion(红狮) • The WhiteHorse(白马) • The Crown& Anchor(王冠与锚) • The Dog & Duck(狗与鸭) • The Fox &Hounds(狐狸与猎犬) -来源分类 • 王室或贵族象征:The Crown(王冠)、The King’s Arms(国王的徽章) • 动物:The Black Swan(黑天鹅)、The White Hart(白鹿) • 宗教/历史图腾:The Cross Keys(十字钥匙,教皇象征)、The Angel(天使) • 行业与职业:The Coach & Horses(马车与马)、The Carpenter’s Arms(木匠之徽) • 寓言与幽默:The Drunken Duck(醉鸭)、The Pig & Whistle(猪与哨子) -为什么仅用两个词组成? • 便于记忆和识别,尤其在文盲率较高的过去,Pub的标志通常是图像标牌,人们靠视觉辨识。 • 很多Pub历史悠久,延续了几个世纪前的命名传统。 • 搭配酒旗与招牌时,两个字更容易视觉呈现。 【后期制作】 Jean (播客公社)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69分钟
2k+
1天前

东观西望丨1. “醉”东西:从威士忌到啤酒,看英日酒文化有多讲究

一东一西,两位老朋友,隔空举杯,从苏格兰威士忌到东京居酒屋,这集我们开场就喝“最懂醉”的东西——酒!本期节目Bessie和美兰从酒文化冷知识聊起:你知道英国啤酒起源竟和修道院有关吗?女王爱喝的鸡尾酒配方有被公开吗?日本的清酒为什么是婚礼的神圣之酒?职场文化里帮谁倒酒竟然暗藏人情世故?两位主播还聊到两个国家对酒类的法律、传统和创新有多较真:只有在苏格兰酿造的才能叫“Scotch”,英国的“真艾尔啤酒”运动是怎么抵制工业啤酒的?日本年轻人又是如何把传统清酒、梅酒玩出奶茶甜品的新花样?从居酒屋到酒吧,从“下班后一杯”到街头禁烟令,东西方的酒文化里,藏着的不只是微醺,更是社交与生活方式的投影。听完这期,你会发现,文化的相似与不同,有时竟然藏在一杯酒里。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主播】 李倩玲 Bessie Lee 广告营销行业资深从业者,商业观察者 蒋美兰 前数字营销公司「费芮互动」创始人、前电通集团合伙人,现定居日本的零售科技观察者 【本期内容提要】 00:12 为什么第一集要从“醉”东西讲起 01:00 英国酒文化冷知识:修道院里酿出的啤酒和英国女王最爱的鸡尾酒 03:27 日本酒文化冷知识:清酒在婚礼上的含义和职场里的敬酒礼仪 05:10 英国四大酒类&“Scotch”为什么那么较真 11:28 日本六大酒类&年轻人的花式兑酒新喝法 22:55 英国酒吧Pub的前世今生与饮酒潜规则 31:40 日本居酒屋的10个隐藏规矩你知道吗? 38:12 “下班后一杯”饮酒文化在英日都有,这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44:26 下集预告:从酒到茶,东西方的仪式感 【后期制作】 Jean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45分钟
6k+
1周前

东观西望丨0. 从横滨到苏格兰,我们开启了一个关于文化和商业观察的新系列

“我们是从零售业和广告业出身的一对老朋友,现在分别住在日本和英国,聊的是文化,但背后是我们对生活方式、品牌哲学和商业形态的好奇。” ——李倩玲& 蒋美兰,「东观西望」栏目发起人 一东一西,一日一英,两位老朋友,因为距离太远、想聊的天太多,决定一起开启一档全新系列节目。 这是「贝望录」的全新栏目「东观西望」,由Bessie李倩玲与她一辈子的好友——现居住在日本的蒋美兰共同主持。两个女人,伴着苏格兰威士忌和日本抹茶,和你一起探讨文化、品牌、零售、科技等方方面面的观察与洞察。我们将从日常细节抽丝剥茧,拆解“东西”方的差异与共鸣,用不同视角解构同一个世界。 · 为什么说日本人连跌倒都要道歉、英国人有一套“假道歉真甩锅”的精致话术? · 在地铁上吃饭、讲电话,到底是“没素质”还是“太不自在”? · 为什么在东京扔垃圾要读16页说明书、在伦敦每天只收一种垃圾? · 火车便当、冷三明治,两个“铁路大国”吃出完全不同的仪式感 · 日英文化对望:如何从茶、酒、铁路、王室等等谈到品牌传承?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主播】 李倩玲 Bessie Lee 广告营销行业资深从业者,商业观察者 蒋美兰 前数字营销公司「费芮互动」创始人、 前电通集团合伙人,现定居日本的零售科技观察者 【本期内容提要】 00:12 一档从友情出发的新节目:为什么叫“东观西望”? 07:07 从横滨到伦敦,我们是如何相互带路认识对方城市的零售魅力? 08:42 From Scones to Sushi,小查给我们节目起的名字 10:17 快问快答①:日本人 vs 英国人,是谁更爱说对不起? 15:02 快问快答②:为什么在日本地铁上没人吃东西?英国人吃苹果也要小心? 20:44 快问快答③:垃圾分类,哪个国家才是“变态级”? 30:56 接下来我们还会聊些什么?王室、铁道、茶酒、百年品牌统统都有 34:12 欢迎听友投稿我们感兴趣的话题,说不定你就会上节目啦! 【后期制作】 Jean(播客公社)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37分钟
4k+
1周前

183. “走得出去、卖得出去、留得下来”:美的空调如何用三年时间征服德国市场?

“真正的国际化,不是你把中国产品卖出去,而是他们把你的产品当自己的产品卖出去。” 本期「贝望录」,我们联合亚马逊广告官方播客「跨海电波」共同推出中国品牌出海系列节目,在法国戛纳创意节期间,对话美的家用空调欧洲大区市场推广负责人Renee,拆解美的空调如何以一个几乎前所未有的创新品类「PortaSplit」在高门槛、高标准的德国市场破圈。为什么说“不是把中国产品卖出去就叫国际化”?从“local for local”到“全链路共创”、从“线下先行”到“善用平台生态”,这是一堂品牌出海的实战教科书: · PortaSplit 是什么产品?是如何在欧洲市场打下一场漂亮仗? · 如何用本地消费者语言重新定义“空调”?“PortaSplit”这个名字背后有什么洞察? · 打入德国市场的底层策略是什么?为什么美的选择先线下、后线上? · 亚马逊平台除了是电商渠道,还能帮品牌做什么? · 怎样建立对中国品牌的信任感?靠KOL种草,更靠数据与产品力? · 什么是真正的“国际品牌思维”?从文化角度重构讲故事的方法论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黄佩玥 Renee 美的集团 家用空调欧洲大区市场推广负责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广告营销行业资深从业者,商业观察者 「跨海电波」@小宇宙 苹果播客 喜马拉雅 网易云音乐 「远洋出海风浪大,先别慌!能听见电波,你就能靠岸。」欢迎关注由亚马逊广告出品的商业观察类播客「跨海电波」,更多精彩的节目期待你的收听。 【本期内容提要】 01:02 从戛纳创意节开始的一次特别录制 03:54 从翻译专业到公关,再到品牌出海:一条跨文化的职业路径 08:23 为什么美的将欧洲定为出海战略第一站?挑战的背后是话语权 13:24 德国人用不了空调?PortaSplit 的产品设计如何从“痛点”出发 16:31 “移动 + 分体”,如何给一个新品类命名并被消费者理解 18:48 命名也是营销:PortaSplit 如何拿下双关键词搜索红利 22:09 售价1000欧,为何德国人愿意买?从信任感建立到价值锚定 25:15 一位德国粉丝为美的拍了16条视频,为什么? 29:45 “Local for local”不是口号,而是品牌国际化的基础设施 32:01 从OBI开始:为何美的选择线下先行? 36:30 线下种草、线上转化,渠道策略的节奏如何把控 38:30 不止电商,亚马逊如何成为出海品牌的“超级合作伙伴”? 42:02 跨国团队共创,从宝贝页面到球星广告的打法细节 44:45 在戛纳上台演讲:美的如何走到国际创意舞台中央 51:47 想要走出去的中国品牌:Renee给出的三点真诚建议 👆🏻PortaSplit 【后期制作】 小朱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55分钟
6k+
2周前
贝望录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