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中花述
成熟女性交流人生思考讨论女性议题

Album
主播:
GIADA迦达
出版方:
GIADA | JustPod
订阅数:
1006592
集数:
61
最近更新:
2天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本节目是由意大利品牌GIADA为GIADA WOMAN推出的一档播客节目。见识过世界也体味过生活的GIADA WOMAN聚集在这里进行自由表达,交流人生思考,讨论专属于这个人生阶段的女性议题,传递出坚韧与温柔并存的女性力量。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岩中花述的创作者...
GIADA迦达
岩中花述的音频...

S7E5 鲁豫对话陈冲 | 爱,像颤动的内脏,也似地底的岩浆

–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 【本期嘉宾】 陈冲,演员、导演、作家 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 演员陈冲身着GIADA Andi风衣 【本期节目介绍】 岩中花述第七季第五期节目,鲁豫与儿时在相片中看到的明星陈冲再度相逢。 陈冲说,她这一生都被「爱与失去」所牵引。 20岁赴美留学,想要拓宽人生的疆域,然而命运仍带领她进入「表演」,彼时的好莱坞正描摹着幻想中的东方,却无法给华裔演员提供合适的位置,直到偶遇《末代皇帝》,但「婉容」并不常有。 只因对「现场」的偏爱,她站在了监视器后,将她对「爱」的理解抒发在自己执导的电影中。《纽约的秋天》里的爱是唯美、甚至甜腻的,《世间有她》中的爱是破碎、但也坚固的,如今的她认为,爱是关注的质量,其中包含着一次次残忍的选择与诀别。 她醉心阅读,在伍尔夫的意识流中体验感官的凋零与聚合,在格吕克轻盈的诗句里承担哲思的深刻与浓烈。文字最能表达「爱与失去」的重量,她便用《猫鱼》保存所有的丧失、也留住了曾经的乐园。 深知死亡是平常事,于是她决定更用力地活,享受甜、品尝苦,将拥抱和亲吻全数用尽。 【内容提要】 引子 写作的决心 04:25 离家赴美后的思念,让爱与失去成为人生的母题 06:21 写作是对抗遗忘的方式,也是与过往相连的过程 07:58 创作也许需要孤独,但写作撇除了独处时的痛苦 08:43 记忆是画面的碎片,能强烈地勾连起一整段故事 Part 1 好莱坞往事 10:13 上世纪的好莱坞,对「东方叙事」有种幻想与误用 13:01 华裔角色的处境窄小而无意义,直到《末代皇帝》 15:01 「婉容」未得奖有时代因素,但创作过程高于奖项 20:57 能用精准的动词指导表演的导演,是最好的导演 24:22 人生远比电影重要,出国的选择更多基于开阔人生 26:21 还未遇到任何一个角色,能够将自己「燃烧殆尽」 29:39 成为导演,比起意欲为之,反倒更像一种本能进入 32:50 改编覃慧兰的故事,被她「灰姑娘」般的人生吸引 34:35 容颜老去、接近尽头,人会发现另一种对生活的激情 36:33 在镜头前裸露身体,与裸露灵魂一样,都是不易的 Part 2 虔诚的读者 40:55 读伍尔夫,让我意识到「语言的确是思想的先驱」 42:17 被意识流的世界捕获,重新发现思想与生活的关系 45:32 最纯粹的文学作品,无法被转译为电影或其他媒介 46:31 《海浪》创造了「太阳」的缺席与「行星」的呓语 49:06 路易斯·格吕克的诗,做到了语言与思想的绝对统一 51:13 在诗句中体会格吕克如何用简洁的句子写出「浓烈」 53:30 伊丽莎白燃烧生命与伯顿相爱,也接受爱情的凋零 Part 3 爱与失去 58:03 死亡是无可回避的终点,母亲的死让我想更用力地活 60:30 人的「关注」是有限的,关注的剧烈程度就是爱的表达 62:59 伊丽莎白爱的浓烈,某种程度上遮蔽了她的商业能力 64:47 我钟爱鲜花,它美、会凋谢,也关联着「爱与失去」 – 嘉宾推荐的作品 – 《海浪》(The Waves),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著 Vita Nova,Louise Glück,Harpercollins,2001-3 《烈爱》(Furious love),萨姆·卡什纳(Sam Kashner)/南希·勋伯格(Nancy Schoenberger)著,檀秋文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2012-9 –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 《本色陈冲》,严歌苓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10 《变形记》(Die Verwandlung),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著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著 《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贝纳尔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导演,尊龙、陈冲、邬君梅等主演的1987年上映电影,获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杰瑞米·托马斯(Jeremy Thomas)为制片人之一 《月色撩人》(Moonstruck),诺曼·杰威(Norman Jewison)导演,雪儿(Cher)、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 Cage)等主演的1987年上映美国电影,雪儿(Cher)凭借此片获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误杀》,柯汶利导演,肖央、谭卓、陈冲等主演的2019年电影,陈思诚为制片人之一 《小花》,张铮、黄健中导演,陈冲、刘晓庆、唐国强等主演的1979年电影,陈冲凭此片获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 《克雷莫夫妇》(Kramer vs. Kramer),罗伯特·本顿(Robert Benton)导演,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等主演的1979年美国电影 《异形》(Alien),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导演,西格妮·韦弗(Sigourney Weaver)、汤姆·斯凯里特(Tom Skerritt)等主演的1979年英美合拍电影 《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导演,马丁·辛(Martin Sheen)、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主演的1979年美国电影 《曼哈顿》(Manhattan),伍迪·艾伦(Woody Allen)导演,黛安·基顿(Diane Keaton)、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等主演的1979年美国电影 《双峰》(Twin Peaks),大卫·林奇(David Lynch)等导演,凯尔·麦克拉克伦(Kyle MacLachlan)、梅晨·阿米克(Mädchen Amick)、陈冲等主演的美国剧集,1990年首播 《纽约的秋天》(Autumn in New York),陈冲导演,理查·基尔(Richard Gere)、薇诺娜·瑞德(Winona Ryder)等主演的2000年美国电影 《世间有她》,陈冲、李少红、张艾嘉导演,周迅、郑秀文、易烊千玺等主演的2022年电影 《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 (Good Luck to You, Leo Grande),苏菲·海德(Sophie Hyde)导演,艾玛·汤普森(Emma Thompson)、达利尔·麦克科马克(Daryl McCormack)等主演的2022年英国电影 《感官世界》(愛のコリーダ),大岛渚(Nagisa Ôshima)导演,藤龙也(Tatsuya Fuji)、松田英子(Eiko Matsuda)等主演的1976年电影 黄柳霜(Anna May Wong),美籍华裔著名演员。1919年仅12岁就在美国好莱坞登上银幕,代表作《唐人街繁华梦》《中华儿女》《龙女》 谢晋,中国内地知名导演。代表作《芙蓉镇》《红色娘子军》《高山下的花环》 路易丝·赖纳(Luise Rainer),出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美国影视、舞台剧女演员。代表作《大地》《好莱坞华人》 凯特·布兰切特(Cate Blanchett),澳大利亚电影演员。代表作《本杰明·巴顿奇事》《卡罗尔》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德国作家,诗人。代表作《悉达多》《德米安》《荒原狼》 – 互动方式 – GIADA官网:www.giada.cn GIADA小红书:GIADA • 岩中花述 GIADA公众号:mp.weixin.qq.com GIADA 微博:weibo.com

66分钟
12w+
2天前

S7E4 鲁豫对话Lumi刘敏 | 在音乐中散发「酷」,在生活中坚守「真」

–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 【本期嘉宾】 Lumi刘敏,音乐人 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 【本期节目介绍】 岩中花述第七季第四期节目,鲁豫在耳机中听到在音乐里疯长的刘敏。 八九十年代,音乐如海水般冲刷着每一颗渴求自由的心脏,她展开双臂迎接浪涛,决心将未来交给这片无边的海洋。彼时的摇滚女乐手尚未走出一条光明、清晰的道路,她也曾隐藏性别特质、收敛微笑与感性,拒绝将自我与刻板的性感标签混为一谈,誓要在音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 理想主义者未必不可独活,但更幸运地,她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彼此助力的朋友,在排练中、在创造中、在交锋中、在思考中,她的内心长出自信的花冠。贫穷无法阻挡她、成功无从侵蚀她,她始终紧握与自由相伴的公正。 如今她仍然在音乐中散发出「酷」,在生活中坚守着「真」,喜欢独自散步,享受不设防、无偏见、不与人对抗的状态;也无惧时间流逝,欣喜地拥抱任何改变,因为她洞悉了「悉达多」悟出的道理—— 身体是一条河,时间也是一条河,生命呢,又何尝不是? 【内容提要】 Part 1 音乐如同大海 05:32 青年时的装扮,来源于当时喜欢的乐队与音乐风格 07:26 打口碟的年代,混杂的、海量的西方音乐扑面而来 14:14 贫困的「流浪」乐手,于世界中「观看」并发展技能 17:09 年少时「疯」一次,才能将限制打开、将自我找回 Part 2 女性摇滚乐手 18:44 因丈夫的名声与八卦,而为人所知的女性摇滚乐手们 20:38 不愿因女性身份被特殊对待,反而对自己有更高标准 23:18 早年并无可参照的女性方式,因此未能建立身份认同 25:59 当一个女孩决定反叛,她必须使创造本身与自己相关 Part 3 找到自己的路 28:53 音乐与人的连接,催生了超越语言、更深层次的理解 32:04 与一群志同道合的理想主义者一起,长出坚定的自信 34:14 音乐养活自己之前,到处打工、不愿出卖灵魂写爆款 36:59 「重塑」没那么酷,不过顺应性格地呈现专业的表演 41:33 「乐夏」只是种体验,尊重音乐便不会被欲望左右 46:22 让理性与感性相互沟通,或许就能更好地感知世界 50:21 成功未必是一件好事,它会让衰老的感受提前到来 53:30 当音乐走下神坛、进入日常,另一种美好也会诞生 Part 4 我的内在世界 56:19 无论音乐还是文学,都在表达对生命的理解与感受 59:20 《悉达多》中的那条河,无时无刻流动在我的生活中 61:27 每个人对世界的思考方式,都构筑着属于ta的独特 63:16 拒绝灵魂死亡的生活,永远记得抬头看彩虹与星空 65:00 「非暴力不合作」,我有绝对捍卫自己公正的自由 68:35 不恐惧孤独或老去,在散步中就能找到简单的归属感 72:26 「抬头」让我的意识无限放大,天空就是我的缪斯 – 嘉宾推荐的作品 – 《悉达多》(Siddhartha),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著,姜乙译,天津人民出版社|果麦文化,2017-01 –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 《梵高传》(Van Gogh: The Life),史蒂芬·奈菲等著,沈语冰等译,译林出版社,2015-11 《论公正》(Le juste),保罗·利科(Paul Ricœur)著,程春明译,法律出版社,2007-10 《几近成名》(Almost Famous),卡梅伦·克罗(Cameron Crowe)导演的2000年美国电影 Nirvana(涅槃),美国摇滚乐队,由主唱兼吉他手科特·柯本(Kurt Cobain)、贝斯手克里斯特·诺沃塞利克(Krist Novoselic)、鼓手大卫·格鲁(Dave Grohl)组成 Lordi(洛尔迪),芬兰重金属摇滚乐队 地下丝绒乐队(The Velvet Underground),美国摇滚乐队 科特妮·洛芙(Courtney Love),美国歌手、演员,乐队Hole主唱,科特·柯本(Kurt Cobain)是她的丈夫 菲尔·科林斯(Phil Collins),英国歌手 约翰·温斯顿·列侬(John Winston Lennon),英国歌手、音乐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摇滚乐队「披头士」成员 小野洋子(Yoko Ono),日裔美籍音乐家、先锋艺术家,约翰·列侬(John Lennon)是她的丈夫 黛布拉·哈里(Deborah Harry),美国创作歌手、女演员,以朋克摇滚及新浪潮乐队Blondie的主唱而闻名 王晓芳,「眼镜蛇」乐队鼓手兼主唱 蔚华,主持人,歌手,「呼吸」乐队主唱 詹妮丝·乔普琳(Janis Joplin),美国摇滚乐手,27岁因服用过量海洛因去世 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美国艺术家、音乐家,摇滚乐队「大门」主唱,27岁于巴黎住处浴缸中去世 27岁俱乐部(27club),流行文化用语,指由一群过世时全为27岁的伟大摇滚与蓝调音乐家所组成的「俱乐部」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代表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昨日的世界》《人类群星闪耀时》 – 互动方式 – GIADA官网:www.giada.cn GIADA小红书:GIADA • 岩中花述 GIADA公众号:mp.weixin.qq.com GIADA 微博:weibo.com

75分钟
18w+
1周前

S7E3 鲁豫对话李翊云 | 有些艰难无法走出,我始终与其共处

–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 【本期嘉宾】 李翊云,作家、教授 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 【本期节目介绍】 岩中花述第七季第三期节目,鲁豫和李翊云聊阅读和写作,也谈痛苦与生活。 幼年时纸与字是匮乏的,偶得一张报纸、一阙信件便饥渴地阅读,直至文字在心底刻下凹痕;青春时被苦闷追赶,守着谁也不愿走进的内心世界,一头猛扎进诗与文学,含一口苦涩等它被时间融化;成年后顺着科学的阶梯攀爬,抛下所有的日记与旧梦,仅带一本《红楼梦》出国求学,却始终未想过成为一名作家。 来到爱荷华,一座人人写作的城市。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惊叹她写得出色,乘着千禧年的希望之船,她真正投身于英语写作,将自己藏于文字的角落,写出属于她自己的voice,也唤醒了读者共同的经验。 面对痛苦,她说生活中有些艰难无法走出,便与其共处,用忍耐代替和解、以做事度过时间,尽可能让unhappiness有所减轻。 生活是永恒无序的,能抓住一点点有序,已是极幸运的事。 【内容提要】 Part 1 小说如何写? 05:52 从托宾的作品中,习得一种狡黠地进入写作的方式 08:38 写作对我来说更像音乐,我寻找节奏感、而非画面 10:36 作家是一个收集者,行走、观看,用文字调用记忆 12:49 阅读文学,其实也是在捡拾写作者的时代与生活 Part 2 从科学到文学 15:15 小时候,文字很稀缺,好像患上了「阅读饥渴症」 17:22 也曾模仿朦胧诗去创作,但从未意图必须成为作家 19:39 忘记的事便不重要,也没有什么东西必须得留住 21:23 选择爱荷华是为了研究免疫,但那里,人人都写书 25:09 乘着千禧年的希望之船,放弃了免疫学、投身写作 29:51 正因无法回答「为何要写」,我才无休止地写下去 31:25 用英语写作,是因为在非母语中才能找到准确的「我」 Part 3 作者与人物的命运交织 35:44 将对自己无用的想法给予人物,就像作家藏在小说中 38:17 《鹅之书》中的两个法国女孩,唤醒了世界性的青年记忆 40:01 12-15岁的孩子有强烈的见解,但世界还未准备好去倾听 44:20 苦闷是无法化解的,只能想办法填满和度过那段时间 47:04 在我的字典里,代替和解的是忍受,人生是忍受的旅程 48:49 生活中有些艰难你走不出,那就搁置痛苦、先去做事 51:34 作家与人物之间的冲突和角力,会让一本书更有生命力 Part 4 日常是对痛苦的忍耐 55:46 写作、读书、运动、教学、园艺,就是日常生活的全貌 59:48 在无序的世界里找到有序的生活方式,是一生的难题 61:41 痛苦的状态也许恒久存在,痛不欲生的感觉必然会过去 64:21 Pain/sadness无可避免,但Unhappiness是可以减轻的 – 嘉宾本人的作品 – 《鹅之书》(The Book of Goose),Yiyun Li,Fourth Estate,2023-6-8 《我该走了吗》(Must I Go),李翊云著,张芸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群岛图书,2023-11 《理性终结之处》(Where Reasons End: A Novel),Yiyun Li,Random House,2019-2-5 《千年敬祈》(A Thousand Years of Good Prayers: Stories),Yiyun Li,Random House,2005-9-20 《秩序的微粒》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技巧与特质》,李翊云发表于《纽约客》的短篇小说 –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 《三生三世》,聂华苓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01 《战争与和平》(Война и мир),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著 《红楼梦》,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12 《从文家书》,沈从文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02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英国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代表作《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灯塔》(To the Lighthouse)、《海浪》(The Wave) 科尔姆·托宾(Colm Tóibín),爱尔兰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魔术师》(THE MAGICIAN)、《大师》(The Master)、《布鲁克林》(Brooklyn)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美国作家,代表作《螺丝在拧紧》(The Turn of the Screw) 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英国诗人,代表作《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王安忆,中国当代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代表作《长恨歌》《红豆生南国》《一把刀,千个字》 谭恩美(Amy Tan),美籍华裔女作家,代表作《喜福会》《灶神之妻》《接骨师之女》 闵安琪,美籍华裔女作家,代表作《红杜鹃》 – 互动方式 – GIADA官网:www.giada.cn GIADA小红书:GIADA • 小红书 / RED GIADA公众号:mp.weixin.qq.com GIADA 微博:weibo.com

67分钟
43w+
3周前

S7E2 鲁豫对话蒋方舟 | 永不做他人的缪斯,亲手写就我的故事

–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 【本期嘉宾】 蒋方舟,作家 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 【本期节目介绍】 岩中花述第七季第二期节目,鲁豫和蒋方舟在书本与电影中重新看到女性、认知自己。 9岁成名的文学神童,头顶「天才」的光环、也背负「天才」的不安,早早地徜徉书海、写出呼啸的文字、渴望遥远的成熟。当聚光灯全数撤离,发觉自己露出「普通人」的底色,她才学懂即便曾是「天才儿童」,也必须独自走过漫长而寂寞的人生。 母亲与她之间始终连着长长的脐带,她们亲密地同居、毫无保留地相爱,也抱怨彼此对自己生命的抢夺与侵占。母亲似乎「没收」了她全身投入亲密关系的能力,却也给予了她对抗全世界的勇气。 如今30多岁的她回头望向文学之海,在湍急的洋流之中打捞出「女性」的残只片影,再也无法投入文字精心构造出的「浪漫爱」叙事,她看到了「囚禁」、看到了「母职」、看到了「绑架」、看到了「受限」、更看到了「失权」。她懂得张爱玲之所以拼命写出自传,是为了打碎胡兰成的谎言。于是,她决定—— 永不做他人的缪斯,亲手写就我的故事。 【内容提要】 Part1 少年成名的闪光与负担 03:22 丢失了与同代人的共同成长,现在回看是一种遗憾 09:02 所谓的「天才」,也只能在30岁左右时接受天赋的上限 14:29 在崇尚「神童」的年代,它的凋零也就变成了常态 17:49 红利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要学会接受往后漫长的人生 Part2 「爱」是流动的 19:48 和母亲之间构成了可以「对抗全世界」的关系 22:14 家庭也是权力场,爸爸在小孩的教育问题上早早失权 25:08 丧失了从母女共生关系中挣脱的意愿,但也收获了某种幸福 28:42 人们常常混淆当刻的真诚与永恒的真实,不要让渡解释权 31:56 我们对爱的态度,凉薄或炽烈,清醒与投入,都是被塑造的 Part3 经典可以被颠覆 37:49 再观《简爱》,真正共情了「阁楼上的疯女人」 40:07 曾以为《音乐之声》歌颂真爱,但「母职惩罚」深藏其中 41:49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男权对女性身体的抢夺,恐怖覆盖浪漫 44:33 对托尔斯泰的迷恋,倒塌在他对妻子的精神隔离中 45:57 从李英和顾城的关系重解「缪斯」,情感控制暗流涌动 49:36 女性被期待沉默或附和,社会再将这种「沉默」误认为本能 55:37 「成功女性无法获得个人幸福」,这是完全错误的认知 Part4 紧握往后的人生 57:31 一段长久的情感关系,恐怕无法由两个同时闪耀的人构成 63:24 无论伴侣还是母女,「嫉妒」都是一种无法绕开的情感 67:59 40岁前写完了自己的长篇小说,才终于觉得可称「作家」 70:21 我不需要赞美,我喜欢被低估,但我需要「被看到」 73:13 当承认我和其他女性的共同困境时,自我认知也更真实 79:41 人生高光已经消失在沉船中,唯一能做的是修好自己的码头 – 嘉宾推荐的作品 – 《简·爱》(Jane Eyre),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著 《弗兰西丝·哈》(Frances Ha),格蕾塔·葛韦格(Greta Gerwig)编剧并主演的2012年电影 –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张洁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2 《小团圆》,张爱玲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夏日谎言里》(Sommerlügen),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著,刘海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钟形罩》(The Bell Jar),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著 《落跑新娘》(Runaway Bride),盖瑞·马歇尔(Garry Marshall)导演,朱莉娅·罗伯茨(Julia Roberts)、理查·基尔(Richard Gere)等主演的1999年美国电影 《母女情深》(Terms ofEndearment),詹姆斯·L·布鲁克斯(James L.Brooks)导演的1983年美国电影 《灰色花园》(Grey Gardens),梅索斯兄弟导演的1975年美国纪录片,讲述杰奎琳肯尼迪一对远亲母女纠葛的关系 《钢琴教师》(La pianiste),迈克尔·哈内克(Michael Haneke)导演、伊莎贝尔·于佩尔(Isabelle Huppert)等主演的2001年法国电影 《音乐之声》(The Sound ofMusic),罗伯特·怀斯(Robert Wise)导演的1965年美国电影 《伦敦生活》(Fleabag),菲比·沃勒-布里奇(Phoebe Waller-Bridge)自编自演的英国剧集,共更新两季 《金发梦露》(Blonde),安德鲁·多米尼克(AndrewDominik)导演、安娜·德·阿玛斯(Ana de Armas)等主演的2022年美国电影 黛米·摩尔(Demi Moore),凭借《某种物质》(TheSubstance)提名第97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女主角 基南·卡尔金(Kieran Culkin),凭借真正的痛苦(A Real Pain)获第97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男配角 秀兰·邓波尔(Shirley Temple),美国著名童星 马丁·麦克唐纳(Martin McDonagh),英国编剧、导演、制片人,电影《三块广告牌》导演、编剧,他是《伦敦生活》编剧菲比·沃勒-布里奇(Phoebe Waller-Bridge)的丈夫 诺亚·鲍姆巴赫(Noah Baumbach),美国编剧、导演、独立制片人,电影《婚姻故事》导演、编剧,他是《芭比》导演格蕾塔·葛韦格(Greta Gerwig)的丈夫 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美国著名小说家、随笔作家,代表作《自由》《更远之地》等 殷海光,中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被称为台湾自由主义开山人物 「活着就是同时建造一艘船和一座港口/就是在船下沉很久后/把港口建好」,出自以色列诗人耶胡达·阿米亥(Yehuda Amichai)的诗歌《信》 – 互动方式 – GIADA官网:www.giada.cn GIADA小红书:GIADA • 小红书 / RED GIADA公众号:mp.weixin.qq.com GIADA 微博:weibo.com

84分钟
62w+
4周前
岩中花述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