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EX99Y
暂无简介...

ILEX99Y 听友
ILEX99Y
未知
暂无简介
Ta订阅的频道...
燕外之意
真实的情感与生活
「燕外之意」是由主播在也门钓鲑鱼、尉迟燕窝主持的一档播客节目。 我们谈论你我真实的情感与生活,以及各类影视文学作品。 每周一更新,新浪微博@燕外之意official。 如果您想参与节目投稿,请留意两位主播同名微博。
无人知晓
有知有行创始人孟岩的投资向播客
记录一些对话
沈奕斐的播客
从社会学和法学的角度探讨社会热点
“沈奕斐的播客”是由新世相光之来处出品的夫妻谈话型播客。主播为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和法律从业近20年的商建刚,两人同时也是结婚20年的夫妻。 两人会从社会学和法学的角度探讨与亲密关系、婚姻家庭、社会性别相关的热点事件,也会穿插些轻松的夫妻日常聊天。
岩中花述
成熟女性交流人生思考讨论女性议题
本节目是由意大利品牌GIADA为GIADA WOMAN推出的一档播客节目。见识过世界也体味过生活的GIADA WOMAN聚集在这里进行自由表达,交流人生思考,讨论专属于这个人生阶段的女性议题,传递出坚韧与温柔并存的女性力量。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Ta最近收听的节目...

燕外之意 |你再跟我说一遍,在人群中一眼就选中我当你好朋友的故事

燕外之意

燕外之意 · 第 194 期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友情中的一见钟情》。 首先感谢【七西品牌】对本节目的支持。 本节目推荐的七西趴靠自由枕,可以适配各种姿势,让人自由躺着靠着甚至是趴着玩手机看书,很适合喜欢葛优躺的手机党,特别是小孩老人用这个对腰椎颈椎很友好。如果喜欢推荐大家试试 另外上次错过了他们家凉被凉垫,枕头,按摩仪优惠的听友们这次也可以领券购买,七西的床上产品对于睡眠都很有帮助。特别是枕头,睡过之后就不想换其他枕头了。人体工学设计对颈椎很友好,睡醒不会脖子酸痛落枕。 【听友福利】 1.点击链接:https://mo.m.tmall.com/page/35883856?shop_id=521104390 或复制口令到淘宝19¥zYxJ42wxGuL¥ CZ0001/ 或去淘店搜【 七 西 旗 舰 店 】向客服报暗号「燕外之意 」领取比大促折扣还低的大额优惠!! 另外我们的听友还有特别惊喜:买双件枕头或者双件凉被凉垫还可以享受券后95折优惠。 你在友情中,有经历过一见钟情吗? 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让你立刻决定:我要和ta做朋友/我们一定会变成超好的朋友? 后来发生了什么呢?这份一见钟情的友谊能持续吗,还是发现其实不行? “疫情期间搞口罩捐赠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姐姐,后来线下奔现。第一次见面,她带我探寻夜晚的中央公园(以前一直听说治安很差所以没有晚上来过),坐在湖边聊再见爱人,然后看到911纪念日的灯在帝国大厦点亮,后来还惊讶地发现我们的生日是同一天!到现在还是超级好的朋友,嘻嘻” “第一次见面是友情中的一见钟情,第二次见面就变质成爱情了不好意思……” “有两次,不同的人。一次是幼小的时候被排挤,她维护我“这是我朋友”。一次是中学,看到她为朋友出头,很羡慕,就想要和她做朋友。两次都成功和对方成朋友了,也随着时间渐渐淡了……中学的那个人,对朋友很好,现在依然记得她在宿舍楼梯口对我说咱们做朋友吧,然后拉着我下楼,我感觉飞翔一样的快乐。还有一次她穿着那种青色蝙蝠衫,在夏天暮色张开手冲我奔来的样子” “有的!跟我朋友第一次见面是在辅导机构,当时她见我第一印象是个看起来很严肃古板的老教师,让她觉得不好摸鱼(对此我深受打击) ,而她给我的印象是个很高冷一女的,结果我俩一聊天发现都是刚考完研出来混工资的,有了共同话题然后开展了一系列大尺度聊天话题,后来我俩都辞职不干了但聊的如火如荼。” “在二年级暑假,因为爸爸工作调动全家搬去了另一个城市,住在单位的大院里。有一天我看见有一群孩子在捉迷藏,一个小女孩趴在台阶上捂着眼数数,我下楼找她说:可以和你一块玩吗?她同意了。她现在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认识40多年了。的确,我可能是在你们听众里头年纪大的,我48了。 我们的友谊持续这么多年,我们参加了各自的婚礼,她的儿子和我同一天生日,我的儿子长得有点像他儿子。我们现在不在同一个城市,平时少联系,但是如果遇到了难事能吐露心事的一定是她,虽然平时少联系,但是再见面就好像昨天才见过。” “一见钟情的友谊[悲伤]是刚刚上大一的我们参加青协,组织善行一百的活动去了五大道的借口拉善款。那是我们第一次去意式风情街,冬天的风巨大,我们俩像个小团子一样一个穿红色衣服一个穿蓝色衣服,在互相打气的寒冷的冬日街头一见钟情[可怜]到现在我们也是很好的朋友,我们见证了彼此不同阶段的进步! 甚至还记得当时我们之间那种陌生和青涩的感觉,但就是感觉对方好好啊,好喜欢这样的女孩,然后两个人就在这样一次机会中彼此间的磁场和美好感情大爆发,拉来了800元捐款,从此缘分持续近十年不断,但无论这段缘分走多远,仍会记得初见那天的感觉[举手]” “我高中的时候被一个人大庭广众之下告白,高中生的我其实心里面不太喜欢ta,但是会有一种隐隐的虚荣,有种被这样表白似乎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的感觉,所以我讲不出拒绝的话,差一点点就同意了,但是围观的和我一个画室的一个女生就突然问我:“你是怎么想的呢?你喜欢ta吗?” 我下意识摇了摇头。 就是因为我下意识的摇头这个动作而牵连着给予了我的内心无限的勇气,如果说很多时候是思维决定行为,我那一刻真的是行为改变了我的思维。我拒绝了这场告白。我很感谢她。这一刻我认定我一定会跟她成为很好的朋友,我对她一见钟情。 不过故事的结局是我们两个最后在一起了,且分手了,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分离。友情中产生了爱情,这样说也不准确,因为很难去鉴定我一见钟情的那一刻难道真的问心无愧吗?” 友情中的一见钟情,有时是一个美好故事的起点,有时可惜只是一段路过的缘分。它并没有那么罕见,对我们来说却又很珍贵,很动人。就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大家的故事。 /Staff/ 主播 | @在也门钓鲑鱼 @尉迟燕窝 后期 | 尉迟燕窝 如果您想参与话题征集,请留意两位主播的微博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燕外之意official 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QQ音乐 | 荔枝FM | 苹果播客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 蜻蜓FM

94分钟
92k+
3周前

燕外之意 |面条专挑细处断,命运戏弄大馋猫

燕外之意

燕外之意 · 第 195 期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我就是嘴馋啊!》 是的朋友们,这期非常可爱,是馋猫故事合集! “小时候为了吃魔法士,拿我表姐的口红去学校涂,吸引爱美女生,涂一次几毛收下的钱全买辣条干脆面了[跪了][跪了]” “我是个真的很馋的人,任何零食在我这里活不过一晚,买了,开了,就要立刻吃掉!我最近开始练马拉松,买了一些能量胶,出于好奇先在家里拆了一条和室友尝尝味道。怎么说呢,像是用鼻涕泡开的浓缩泡腾片,人生第一次有一个东西可以入嘴可以下肚但完全不能被我界定为食物,馋嘴猫猫失前爪[泪]” “准备做酸萝卜炖鸭,提前一天在线上买菜平台加购了所有材料,麻鸭、酸萝卜炖料、糯米笋、春笋、白萝卜、金针菇、青笋、豆腐……结果第二天早上准备下单的时候一看,酸萝卜炖料补货中!!!怎么办怎么办,难道今天不吃了?当然不可能!我立马先切到其他买菜品平台巡视,没有卖,于是我又去外卖平台上查,发现最近的一家在卖的超市只有638米,哈哈,我拿起钥匙驱电动车前往,七拐八拐终于在货架上找到了!我今天就要吃,我今天必须吃[努力]!【这么一大串配菜肯定会做一大锅出来吧?几个人吃呢?当然是我一个人吃🤗” “小时候家里是一梯四户的格局,04家门口的楼梯通到楼上01门口。604家的邻居爷爷的孙子孙女回来过暑假,家长给他们买了好多冰棍雪糕,他们还拿上来给邻居哥哥分享。因为我从不和他们一起玩,所以我隔着门听到了分享雪糕的事,但我是没份的。我于是乎拿了个扫帚,把楼梯上的灰尘都扫到604门口。然后在他家门口再把灰尘扫进簸箕里。没忘记隔着门问候邻居爷爷,他就问我在干嘛呀?扫楼梯。好孩子,奖励你个雪糕。我拿着雪糕收拾好扫把就上楼了。这辈子最爱干活,最有心机的一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bushi” “完全不会做饭的一个人蒸饭都不知道放多少水,来日本之后吃不上正宗川菜(外食又很贵),馋得抓心挠肝,被逼无奈开始学做饭,目前已经可以自己做爆炒牛蛙麻辣小龙虾和各种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菜..” “第一次:小时候躺在炕边吃饼干,头探在炕外,吃着吃着发现地上好像掉了一块饼干渣,本人吃的不论掉在地上多久我都会捡起来吃,(大概视力也是不太好),抓起来看都没看塞进嘴里,进嘴发现口感不对,拿出来一看那是一只死的钱串子[微笑] 第二次:买了一袋巧克力味的干脆面,开心坏了,把干脆面全部捏碎,一把一把抓进嘴里吃,一边吃一边玩,就感觉什么东西飞了过来,我可不管那个,什么都不能耽误我吃,我又一把抓了干脆面放进嘴里,发现味道不对苦苦的,吐出来发现我吃了一只七星瓢虫[微笑]” “我妈说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吃西瓜,夏天每次切西瓜都会吃撑到呆住,坐在小板凳上根本动不了起不来,就算晚上疯狂起来尿尿也要吃[老师好]” “小学的时候妈妈不给零花钱看到大家都在吃干脆面馋得不行缠着妈妈给我买。妈妈说只要好好练琴周末上课的时候不出错就可以奖励一包,于是疯狂练琴一周但周末上课还是弹错了一个音。我在老师家里哇哇大哭老师也吓坏了,说也没感觉我之前这么有上进心啊,我妈在旁边幽幽地说她是因为吃不到魔法士才这样。 后来妈妈看我太可怜还是给我买了,但自己买的确实不如蹭同桌的好吃啊” 感觉大家的嘴馋,真的是馋出风格馋出水平!为了吃付出很多,但是生机勃勃的样子,真的好美! 也祝大家吃嘛嘛香,身体倍棒! /Staff/ 主播 | @在也门钓鲑鱼 @尉迟燕窝 后期 | 吉欣 如果您想参与话题征集,请留意两位主播的微博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燕外之意official 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QQ音乐 | 荔枝FM | 苹果播客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 蜻蜓FM

157分钟
11w+
2周前

燕外之意|我们与恶的距离

燕外之意

燕外之意 · 第 185 期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我发现,在那件事里我好像是坏人》。 有没有在某些事情中,或事后,你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一个“坏人”?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事?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的呢,是觉得愧疚,还是觉得很合理?你会认为自己是坏人吗? 如果你听到别人做了你做的类似的坏事,你是怎么想的?更恨还是更理解呢? “@曾祖母是爷爷的后妈,爷爷总说曾祖母会偷东西,爸爸不忍心看曾祖母被亲戚虐待(让她冬天住在漏风的铁皮屋里)就让她住进了我的房间,反正我在外地上学也就过年才回家。有次过年的时候我看见房间里多了一盒糖,很坚定地给大人说这是曾祖母偷的,其实那是妈妈买给她的,后面曾祖母去世了,一想起她就很愧疚。 长大之后,我才从爸爸那里了解到,其实曾祖母是个很好的女人,她年轻的时候和曾祖父住在城里,靠染布和做民族服装为生,有时会背着做好的衣服去隔壁云南卖,是一个自力更生的、很坚强的女性,根本不是爷爷说的那种会偷东西的人。” “不是好像,是我每每想起就肠子悔青的一件坏事[泪]高三的时候班上有个女生抑郁症,偶尔会幻听别人讲她坏话,跟同学们关系不大好,她也是我室友。那天我生日在教室切蛋糕,我给另一个关系好的室友留了一块,期间我感觉到这个女生一个人坐在边边上沉默着看着我把蛋糕拿到那个室友桌上,没有跟她说一句话。我那时候不讨厌她,但总感觉不亲近,而且别人会说她性格怪怪的,为了不让自己也变成“怪咖”我只好无视她。 但我毕业七八年了还是很后悔,我是个坏人,我参与了对她的排挤。前两年在淘宝好友里看到她,当时很想跟她道歉,但我想或许她已经从抑郁症里从那些压抑的过往里走出来了,我只是她破茧路上遇到的一只肮脏蚊子,是她眼神都不想给的一个对象,我有什么资格去跟她提起我的愧疚懊悔呢,我有什么资格去祈求她的原谅呢。我也不需要放下,这件事也不应该结束,我该为我的行为受到谴责 经历煎熬,提醒自己不要再做同样的事。” “有个平时就很喜欢搞小团体的同事,因为同组的小朋友明确拒绝了他一起出去玩的邀约,就新拉了个小群,每天聊些有的没的,还当着小朋友的面说些人家听不懂的暗语。我虽然很不喜欢这种行为,但想着直接退群也有点over,同事关系不知道怎么处,就有一搭没一搭的两边混混。 后面发现小朋友状态很不好,询问后得知他最近心情不好,在吃抑郁药…虽然他本身好像就有一些心理问题,但被同事孤立这件事当时肯定是加重了他的抑郁情绪的。我和他解释说我没有想孤立他,我只是莫名其妙被拉进了小群。他说但这就是孤立…我觉得他说的对…” “初中时候做了一次告状,同学恨透了我,过了二十多年还印象深刻。初中因为成绩好一点,被提拔了做纪律委员,年纪轻也不知道该如何拿捏管理班上同学纪律。当时班上有几个男生特别调皮,经常上课说话,还讲老师坏话,不听劝,我做事都是把他们的行为记录下来,然后把他们一言一行汇报给老师。 当时是帅气体育老师管班纪律,我对帅气体育老师天然有好感,就好像讨好老师般班上不听话男生一言一行汇报了,体育老师放学后罚他们跑步,每人十圈,不跑完不给走。那几个同学恨透了我,以后看到我给我起花名说是老师的小跟班,说我喜欢老师,看到我就讽刺我是又要进贡素材给老师。 当时晚熟,就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恨我,也许当时的我在同学中间就是坏人的角色吧。一直到现在长大,即使是处理工作中同事关系,也不够圆滑,或者说高情商。” “我小时候曾经因为太好奇了,狗会不会吃狗肉,于是偷了一块家里别人送的狗肉(我爸妈和我都不吃放在厨房准备扔的卤制的红色的那种),跑到平时和我最亲近的楼上金毛那,扔给它看它吃不吃。它看到我来特别开心,疯狂摇尾巴,结果我扔给它以后,它跑过来嗅了嗅,很惊讶的看着我,尾巴也不摇了,盯着我,我突然很愧疚,把肉拿走了,灰溜溜跑掉了,那一刻我知道我做了坏事。” 非常感谢朋友们把内心深处的记忆分享给我们。在我们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可能会在某些时刻发现,“我是坏人做了坏事”,如今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回首往事,或者听别人的故事时,似乎也会获得不一样的视角。在青少年儿童做出这些“坏事”时,我们作为成年人,可以做什么?我们作为社会大环境的一分子,如何改变那些看起来“偶然”的瞬间? /Staff/ 主播 | @在也门钓鲑鱼 @尉迟燕窝 后期 | 吉欣 如果您想参与话题征集,请留意两位主播的微博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燕外之意official 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QQ音乐 | 荔枝FM | 苹果播客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 蜻蜓FM

79分钟
10w+
2个月前

S6E1 鲁豫对话马薇薇 | 人这一生,不就是放多了收,收多了再放吗?

岩中花述

–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 【本期嘉宾】 马薇薇,企业主、辩手 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 【本期节目介绍】 岩中花述第六季回归,我们继续借书与影中的吉光片羽讲述女性的故事。 第一期节目,鲁豫找回「失踪人口」马薇薇。 曾经,说话让她从刻板印象中的「学霸女辩手」,变身成为人人期待的「金句女王」,也是说话让她进入了风生水起的演艺圈,却又跌落至网友群嘲的黑暗谷底。 马薇薇说那时沉迷在尖锐性的表达之中,仿佛变成了互联网嘴替。可是替别人说话的自己,究竟又是谁? 于是她不「说话」了。退出公众视野的两年中,她投入了家庭的工厂工作,处了个对象,在琐碎与平常中体验失去、回看过往、理解爱情,当然也整合自己。 也许人生可以是项目制的,有过一股脑向前的时候,也可以停下脚步,等待重新出发。 来听她重新「说」吧。 【内容提要】 Part 1 表达与表演 04:21 34岁进入演艺圈,做好了爆红的准备,没做好挨骂的准备 08:01 从《超级演说家》到《奇葩说》,言论的窗户纸被捅破 10:44 日常生活中讲话不应该成为某种表演和技能 13:37 一种对新型家庭的想象,一个曾经的乌托邦 16:46 在演艺圈走一遭,才意识到自己不适合做很多事 Part 2 拼凑破碎 20:49 最痛苦的时候,怀疑自己是不是变成了一个很坏的人 24:27 记得在困境中抛弃你的人还是不放弃你的人,决定了你成为怎样的人 27:27 真正的心碎时刻,往往是滞后的 30:22 好的情感关系带来了正面的情绪,但它无法刻意索取 Part 3 关于爱情 35:43 打开一个作家的顺序很重要 37:48 诗意化爱情中的痛苦,很影响少女健康的恋爱观 41:57 文学中展示的病态和痛苦,是为了让人避免,不是效仿 45:37 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而非境遇 51:27 穿越坟墓,我们在上帝面前的灵魂是平等的吗? 53:28 年长似乎只对女性来说是天然的缺陷 Part 4 收放之间 56:25 万物皆可娱乐的年代,不如采取「艺人项目制」 59:28 喜欢自己的表演被瞩目,但不希望生活被瞩目 63:11 有想法的时候去辩论,而不是有赛制的时候去辩论 66:13 人生的调整,不就是收一收,再放一放 – 嘉宾推荐的作品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Brief einer Unbekannten),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的短篇小说,收录在其同名短篇小说集 –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 茨威格其他作品:《人类群星闪耀时》《昨日的世界》 《白马啸西风》,金庸创作的中篇武侠小说,1961年10月-11月连载于香港《明报》 《简爱》(Jane Eyre),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创作的长篇小说,1847年首次出版。1970年英国BBC改编的同名电影由苏珊娜·约克(Susannah York)主演 《全民追女王》(Long Shot),查理兹•塞隆(Charlize Theron)和塞斯•罗根(Seth Rogen)主演的2019年电影 – 互动方式 – GIADA官网:www.giada.cn GIADA小红书:GIADA • 小红书 / RED GIADA公众号:mp.weixin.qq.com GIADA微博:weibo.com

68分钟
50w+
11个月前

S6E8 鲁豫对话小鹿 | 爱比恨难,而笑永远有力量

岩中花述

–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 【本期嘉宾】 小鹿,脱口秀演员 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 【本期节目介绍】 岩中花述第六季第八集,鲁豫和小鹿聊女性与笑之间的微妙关系。 曾经,逗人发笑是小鹿的向往,但豪迈的笑声与逗乐的天性,不是应试教育中用来衡量的指标,不是评价女孩时被高看的性格,更不是恋爱关系中被认可的真实,直到她遇到了脱口秀,才发现—— 好笑,可以是一门值得钻研技法、试错又精进的手艺; 好笑,可以是一个接近成功、进而叩开其他机会大门的职业; 好笑,可以是一种能为女性带来魅力的特质,一条通往自由的解放之路; 好笑,可以只是好笑,无需再多解释。 不论是对于好笑还是女性的认知,我们都处在观念流动的变化之中,难免有反复与争论,就像小鹿自己。30+的她依然在学习如何面对关注所带来的赞美与诋毁,依然在学习应对人生中出现的困惑与迷茫,但她愿意接受这个仍不清晰的自己,直面所有混乱与不确定,将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变为段子,继续在舞台上逗笑大家。 「因为这就是喜剧人」,她说。 【内容提要】 Part 1 笑与逗笑 04:01 比起感谢,观众更希望喜剧演员展示亲近 08:15 世俗的成功未必全然公平,但会为人打开机会的大门 11:56 马普版的「猫和老鼠」,叫作「大洋芋和小米渣」 15:52 看过「艾伦秀」,才知道有人可以作为聪明人在台上逗笑别人 16:59 女喜剧演员过往的不适,是因为喜剧的本子大都是男性写的 19:31 逗人笑就像用魔杖施法,隔空产生了奇妙的反应 22:38 人生第一次「喜剧开放麦」,以悲剧收场 Part 2 当喜剧成为职业 27:06 在以往的恋爱关系中,豪迈、好笑的自己不被接受 30:52 再有魅力的女演员,依然纠结于是否符合某种标准的美 37:08 舞台上的刻薄与冒犯应该可以被喜剧性对冲 42:57 所有在台上说出的点,都只是因为此时此刻的笑点要这样出 47:10 真诚就是表达在这个人生阶段的所思所想,而非试图超越 Part 3 此刻的真诚 49:34 看到别的女生好笑的时候,仿佛看到了「人类进化的顶端」 52:54 有女性活出了新的样态,就能为其他人拓展出更多路径 57:11 生育的基因蠢蠢欲动,希望能作为一个孕妇走上舞台 62:01 被外界目光审视、打量的伴侣关系,该如何自处 68:36 因提及伴侣而害怕被挑剔,本身就是源于社会对女性的苛刻 73:15 现在的一切都那么不确定,唯一的确定是我会去直面 – 嘉宾推荐的作品 – 《芭比》(Barbie),格蕾塔·葛韦格(Greta Gerwig)执导,玛格特·罗比(Margot Robbie)主演的2023年电影 –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 《猫和老鼠》(Tom and Jerry),米高梅电影公司于1939年制作的长篇喜剧家庭动画 《艾伦秀》(Ellen Show),艾伦·德杰尼勒斯(Ellen DeGeneres)于2003年至2022年间主持的脱口秀节目 《我爱露西》(I Love Lucy),露西尔·鲍尔(Lucille Ball)主演的上世纪50年代喜剧电视剧,共六季 《玛丽·泰勒·摩尔秀》(The Mary Tyler Moore Show),1970年上映的美国电视剧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The Marvelous Mrs. Maisel),蕾切尔·布罗斯纳罕(Rachel Elizabeth Brosnahan)主演的美国电视剧,共五季 《宋飞正传》(Seinfeld),1989年始播的情景喜剧 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美国歌手、演员、导演、制片人,对谈中提及她于1996年自导自演的电影《双面镜 》(The Mirror Has Two Faces) 琼·里弗斯(Joan Rivers),美国喜剧演员、脱口秀主持人 菲利斯·狄勒(Phyllis Diller),美国演员,代表作品有《日落大道》《我是喜剧演员》等 艾丽西亚·凯斯(Alicia Keys),美国音乐人、演员、作家,15座格莱美奖得主 杰米·李·柯蒂斯(Jamie Lee Curtis),美国女演员、导演、编剧,2023年凭借《瞬息全宇宙》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美国女演员,代表作《史密斯夫妇》《换子疑云》等 诺亚·鲍姆巴赫(Noah Baumbach),美国编剧、导演、独立制片人,代表作《婚姻故事》 节目中提到的其他喜剧演员:姜昆、赵本山、宋丹丹、赵丽蓉、高秀敏、侯宝林、冯巩、姜昆、师胜杰、阎鹤祥、张彩铃、金靖 – 互动方式 – GIADA官网:www.giada.cn GIADA小红书:GIADA • 小红书 / RED GIADA公众号:mp.weixin.qq.com GIADA 微博:weibo.com

78分钟
91w+
9个月前

S6E9 鲁豫对话陈果 | 命运无常,我有常

岩中花述

–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 【本期嘉宾】 陈果,哲学博士 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 【本期节目介绍】 岩中花述第六季的节目中,我们跟随过娱乐圈的「项目」,遨游过古典文学的海洋,在八平米的「陋室」中怡然,也在横断山的广袤中敬畏。在不同嘉宾的人生际遇中,我们一同面对历史与当下的疑问,探寻虚构与现实的边界,当然,也不断寻找着自己的定位。这一季似乎是与哲学有缘,本季最后一集节目中,鲁豫再次遇到了以哲学为业的嘉宾——陈果,聊人生与人心。 她是自小就对人生的意义充满好奇,总是疑问要过怎样的一生。父母说:愿你成为精神愉快的人;交好的老师说:在无常的世界中寻得快乐是一种大智慧;大学的民间校训说:去追求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似乎她必然会走向哲学的道路,又或者无论如何她都会以哲学的视角去看待万事万物。 遇到困难或是被恶意刺痛时,她会在书架上挑一本书,向先贤求教,又或者是投入「买汰烧」和缝缝补补的烟火气,因为生活的很多问题无解,但「天总是会亮的,你需要一点耐心」。 十多年过去,互联网上闪现又淡出的那个人变了又仿佛没有变。她一直守着一方讲台和一片校园,修行着自己的人生课程,不论世间纷扰,兀自清然自得,只求自己内心的安定。 人生的道理不外乎此,我们终将回到德尔菲神庙前的那句箴言——认识你自己。而这条认识之路,终归要每一个人独自行走。 【内容提要】 Part 1 金色童年与生活缝补 04:48 象牙塔之外的生活也需要买菜烧饭、缝缝补补 07:42 平衡大脑与身体的能量,是身心的不二法门 12:17 一个老派的人,与70后共享更多社会经验 14:08 人生是艰难的,所以童年应该是金色的 15:56 回到更宽广的评价体系,任何人之间的比较其实没有意义 17:37 当优秀变为获取他人认可的渴望,也会成为对自我的压抑 21:03 如果一个人能一辈子傻乐,那必定是有大智慧 25:56 读书就是严肃的求教过程,邀请一位作者与自己对话 Part 2 人文学科师与生 27:43 文科基地班的训练,培养健全而非专业的人 32:06 碰到人生重要节点时,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声 35:13 茨威格:冷静的哲思背后有对生活汹涌热烈的激情 39:27 以哲学的视角看待世间万物,不伪装、不美化、不虚构 44:44 遇到困境时,交给时间,这也是一种哲学思维 47:58 「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恰是对唯实用论的反叛 51:22 老师是凡人,学生也是平常人,但师生关系是值得敬畏的 54:15 人文学科很难做到没有生命的注入 Part 3 认识自己,活出自己 56:40 更愿意做多元声音中的一种意见代表,而非意见领袖 62:06 生活未必邪不压正,但侦探小说里有一个理想的世界 67:01 每个人都有两面,被看到的那面越闪光,背面越黑暗 71:34 真正的成熟就在于你扪心自问,有没有活得更自由了 75:08 当新的经验注入生命,就长出了新的自己 – 嘉宾推荐的作品 – 《昨日的世界》(Die Welt von Gestern),斯特凡·茨威格(Stefan Zweig)著 「大侦探波洛系列」,阿加莎·克莉斯蒂(Agatha Christie)所著的系列侦探小说,对谈中提及的有:《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ABC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以及作者的另一系列小说「马普尔小姐探案系列」 –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 《好的爱情》《好的孤独》,陈果著,果麦文化 | 山东画报出版社,2024-6 李泽厚,哲学家、美学家、思想史学家,代表作《美的历程》 金岳霖,哲学家,清华大学哲学系创办者 南怀瑾,佛教居士,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者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出生于德国的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开创者,代表作《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简称鲁米,出身大伊朗呼罗珊地区的诗人、伊斯兰教学者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黎巴嫩诗人、画家与作家,代表作品《先知》《沙与沫》等 大卫·苏切特(David Suchet),以扮演「大侦探波洛」系列电视剧里的名侦探赫尔克里·波洛闻名的英国演员 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19世纪末侦探推理小说家柯南·道尔(Sir Arthur Ignatius Conan Doyle)创作的虚构人物 《古畑任三郎》,田村正和、西村雅彦主演的日本推理电视剧,1994年至2008年共拍摄43集 《神探可伦坡》(Columbo),彼得·福克(Peter Falk)主演的69集美国电视连续剧,1968年始播 《当尼采哭泣》(When Nietzsche Wept),Pinchas Perry执导的2007年美国电影 对谈中提及的其他人物及作品:刘兰芳、单田芳、田连元、《资治通鉴》《红楼梦》《包法利夫人》《约翰·克里斯多夫》 – 互动方式 – GIADA官网:www.giada.cn GIADA小红书:GIADA • 小红书 / RED GIADA公众号:mp.weixin.qq.com GIADA 微博:weibo.com

82分钟
177w+
9个月前

S7E9 鲁豫对话小帕 | 要走多少路,才能成为一个女人,答案在风中飘荡

岩中花述

–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 【本期嘉宾】 帕孜力亚尔·帕尔哈提(小帕),脱口秀演员 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 【本期节目介绍】 岩中花述第七季第九集节目,鲁豫邀来用笑织就铠甲的新疆姑娘小帕。 从阿克苏到天津,绿皮火车穿越3700公里,她要逃离的,是一个充满高压与规训的家庭:父亲频繁更迭婚姻却从未承担责任,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下成为一个需要被照料的「怪物」;亲生母亲在她7岁时消失,重逢后却只将她视为照顾妹妹的工具,吝啬于学费与爱。她被教导,女人的身体和欲望都是肮脏的,她深陷自我否定与外貌焦虑。 然而,「活下去才有一切可能」,是小帕的信念。语言成为逃离的第一道出口,脑中构建的幻想世界则是她对未来希望的微缩沙盘,最终,脱口秀成为她释放痛苦的匕首和生存的支柱。从开放麦到商演,她用段子剖析父亲婚姻的荒谬、厌女的规训、求学的困窘,以及女性被分而治之的处境。她拒绝指责「恋爱脑」,认为那是「中毒」而非过错。 那些怯生生的时刻、漫长的自我疗愈,以及如何在「搞砸一切」的恐惧中,依然选择被看见。小帕的旅程,是从阿克苏的「岩缝」中,奋力长出的、带着伤痕却依然渴望绽放的花。 【内容提要】 Part 1 逃离 04:57 从阿克苏到天津求学,语言学习是逃离生活的唯一方式 08:10 被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品尝着父母亲缺位的童年 09:45 女性的处境大同小异,逃离方式却不止婚姻一条路 14:46 男人娶妻为服侍,女人却总在期待他有天变好 17:14 痛苦的事情是无法比较的,就像体温超过了40°,温度计无法测量 18:52 一点点拆掉从小被灌输的厌女观念 21:29 当父亲成为不成器的「哥哥」,我却要和他竞争爱的资源 23:42 和亲生母亲的相处,只有断断续续的见面和不断累积的失望 Part 2 出口 28:07 幻想世界和语言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31:53 恋爱脑只是中毒,骂下毒的人才是正解 35:15 凯伦霍尼:每一个怪异背后,都有一个受伤的自己 38:00 女性会珍惜面对世界怯生生的感觉,尽管这种感觉会让你失去很多机会 41:24《伦敦生活》:看见自由女性角色时和内化厌女的拉扯 Part 3 活下去 45:51 当脱口秀变成一把刺向过往经历的匕首,它成为了我的人生出口 48:41 从开放麦到第一场商演,先学会活着,再慢慢学会和情绪和解 53:56 难过归难过,我对生的欲望更大 58:17 长大是慢慢脱离小时候的英雄梦 61:37 审美就像棉裤腰,紧松自如,不必为无用的痛苦受苦 63:56 维吾尔语虽然承载着过往的创伤,但依然流淌在我的血液里 68:01 岩中花述:荒凉的黄土山中,也能长出一朵小白花 – 嘉宾推荐的作品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The Neurotic Personality of Our Time),凯伦·霍尼(Karen Horney)著,德国裔美国心理学家代表作,分析现代社会如何塑造神经质人格,强调社会文化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是女性主义心理学的重要文本。 –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 《身体从未忘记》(The Body Keeps the Score),作者是巴塞尔·范德考克(Bessel van der Kolk),美国著名创伤心理学专家,书中探讨了创伤如何影响大脑、身体与心理,提出身体是记忆创伤的重要场所,对心理创伤治疗具有深远影响。 Blowin' in the Wind,演唱者是鲍勃·迪伦(Bob Dylan),1962年发行的民谣歌曲,以反复追问的方式探讨自由、战争与人权,被视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抗议歌曲之一。 《伦敦生活》(Fleabag),创作者和主演是菲比·沃勒-布里奇(Phoebe Waller-Bridge),英国BBC与亚马逊联合出品的黑色幽默剧,讲述伦敦一位女性在混乱生活中自我挣扎与成长的故事,被誉为女性主义代表作。 Louis C.K.,美国脱口秀演员、编剧、导演,以其尖锐、黑色幽默和自嘲风格著称,代表作包括《Louis》与多场专场演出。 George Carlin,美国单口喜剧先驱,以语言游戏、社会讽刺和政治批评见长,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喜剧演员之一。 黄阿丽(Ali Wong),美国亚裔女演员、单口喜剧明星,曾出演《怒呛人生》。 伍迪·艾伦(Woody Allen)美国导演、编剧、演员,以知识分子题材、黑色幽默及城市爱情故事著称,代表作包括《安妮·霍尔》《曼哈顿》。 《开罗紫玫瑰》(The Purple Rose of Cairo),导演是伍迪·艾伦,1985年上映的奇幻爱情电影,讲述一位女性爱上银幕中的角色,并与其穿越现实与虚构的故事。 – 互动方式 – GIADA官网:www.giada.cn GIADA小红书:GIADA • 岩中花述 GIADA公众号:mp.weixin.qq.com GIADA 微博:weibo.com

69分钟
104w+
1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