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基
情感播客!不当聪明投资者,只做合格持有人。

Album
主播:
老钱日日谈、小远Call
出版方:
面基
订阅数:
291507
集数:
105
最近更新:
2天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情感播客!主播是INFP 主要和两种人聊: ①一线经验者 ②基金经理们 Dare to inquire, eager to learn. 请不到嘉宾时,主播偶尔自己上来嘚嘚一期。 「面基」的愿景:不当聪明投资者,只做合格持有人,把时间花在自己的高ROE事情上,多陪伴家人。 建议您在收听节目时,能找件更有意义的事做,比如:逛公园,骑行,刷碗,擦地,收拾衣柜,洗大澡... 祝听友们更幸福、更富有、更睿智(顺序分先后)。
面基的创作者...
老钱日日谈
小远Call
面基的音频...

及早离去

🎤本期嘉宾: 孟岩 @有知有行创始人、《无人知晓》主播,《投资中,我相信的事》作者 ⏯️本期简介: 标题是孟岩起的,这很无人知晓... 孟岩最近出了第二本跟投资有关的小册子,我们借这本书,聊了聊他2017年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启的投资实证——结果如何?这一路感受如何?做对了哪些?又有哪些没做好?关于完全投资贝塔能获得哪些阿尔法?有知有行到底想做成什么目标等等。 我们还聊了这期节目封面背后的小故事、理想中的投顾、能力圈和投资的本质...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感谢@仝仝、港港对节目制作的帮助。 🎯时间轴: 00:21 投资实证的压力:千万双眼睛的凝视和质疑 06:04 孟岩创作的压舱石 07:21 当你完全投资在β上,而中国的β又比较弱,怎么办? 12:33 如何看待12%的预期年化收益? 17:08 为什么能在波动上和中证全指亦步亦趋,但是长期又大幅跑赢 20:48 有知有行的温度计,和基于此的择时 22:30 决策是过程导向的,短期涨跌觉过不由决策质量决定 26:42 2017年实证至今,做对了哪些事? 29:39 分散意味着杜绝了异常值 34:43 那又有哪些事做得不够好? 36:41 命运之路,从未分叉⭐️ 41:10 要是不这么干,老子就不干了 44:06 聊聊有知有行三大策略:长钱账户,稳钱账户,海外长钱 48:39 孟岩理想中的投顾,长什么样? 49:27 投资的本质是保证你的购买力不下降 50:42 指数投资的几个超额回报⭐️ 55:00 有知有行就是想做一个更好的指数 59:29 水下的工作 1:03:06 能力圈:我确信自己比市场平均水平好10倍的事。你怀疑?那就是没有 1:07:31 及早离去⭐️ 1:16:42 “一棒子把你打醒” 📁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 大时代片尾,用电脑对股市必胜法进行破译(有点像今天的AI),得出结论如下: * 《命运之路,从未分叉》 * 以下图片均来自《投资中,我相信的事》 ⚠️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后期制作、声音设计:Dong * 关于有知有行 有知有行成立于2020年,目前在陪伴投资者用正确的方式学习投资,下场实操。凭借在投资领域的良好口碑,有知有行在初创阶段已与一大批忠实用户同行。未来希望成为一家财富管理公司,不仅帮助投资者学习投资,也能让大家在有知有行安心交易,踏实赚钱。 欢迎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有知有行」下载 App

79分钟
32k+
2天前

E104.旧秩序的瓦解,全球化的悲歌

⏯️本期简介: 单口节目,聊聊全球化的几个重要概念,7 次全球化危机,3 个全球化阶段,美元秩序主导下的世界分工体系,以及中国制造视角下的全球化。 🎯时间轴: PART1:全球化的重要概念和历史 00:50 现代经济增长模型 03:24 制造业安身立命之本:多快好省 04:35 各阶段全球化的注脚:经济学思想和理论 06:34 形塑国全球化的七次危机: 大饥荒、大崩溃、大战、大萧条、大通胀、大衰退、大封锁 09:58 供给冲击让全球化扩张,需求冲击让全球化倒退 13:48 全球化的三个阶段: * 殖民扩张到一战 * 一战-冷战 * 后冷战至今 15:36 被全球化伤害的人:被殖民地,产业工人 16:58 从全球化中受益的人:产业流入地,全球化公司股东 20:55 愤怒的选票 23:39 黑天鹅式的全球化冲击 24:17 全球化是一个系统性思考的新视角 PART2:美元秩序主导下的世界分工体系 26:10 全球化和现代性 27:56 美元秩序和全球分工体系的运行肌理 29:32 资源国往往被动,制造国往往痛苦 32:04 美国贸易账户的逆差 vs. 金融账户的顺差 33:44 野口悠纪雄和余永定的吐槽 36:07 特朗普2.0的两件事:化债+改贸易 41:33 美元秩序的裂痕 PART3:中国制造视角下的全球化 45:32 产业转移的基础:工业化基础+人口红利+改革开放 48:03 地方经济竞争锦标赛和产业竞争困境 51:09 留住制造业,升级制造业 56:12 看待我国的产业链优势的视角 59:42 为最坏的结果做打算 ⚠️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本期内容参考书目及文章: 《七次崩溃:下一次大规模全球化何时到来》、《见证失衡》、《见证逆潮》、《中国宏观经济九讲》、《流动性经济学》、《失去的制造业》、《全球化与国家竞争:新兴七国比较研究》、《中国小镇》、《大衰退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与全球化宿命》、《巨星科技交流纪要》、《美国低估了制造业回流的难度》、Trade and Globalization、《美元霸权面临的真正生存性风险》、《对话30位关税战亲历者》 📁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 一个主导全球化秩序的国家说自己吃亏受损了,简直离谱。 * 绝对值有明显差距,不意味着做得不好。 🎬后期制作、声音设计:Dong 📣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 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也是听友群。

60分钟
94k+
1周前

E103.基金经理的三种画像:猎手、教主、军师

🎤本期嘉宾: 盛玉洁,金融从业者 ⏯️本期简介: 我把我个人认为本期最精华的一句话放到了标题里,甚至只冲这一句话,我觉得本期节目就值得。 这段话的具体位置在29:32处。 因为它回答了我之前隐隐约约的一个想法:如果我想买私募,大概率要么买量化策略,要么主观多头策略。 但其实这两类策略在公募里都有平替,确实人家未必有私募做得好,但是考虑到私募20%的carry,最后大家拼一下费后的真实回报,孰优孰劣也未可知。 既然如此,买私募其实就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高门槛,高成本,高度信息不对称,大金额,重决策,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它还是个比价问题,你承受了上述种种,总得买到点好东西吧? 进一步地,什么叫好? 一方面是绝对收益的好,管理人经历过长期市场验证,有投资能力,以及更重要的,有受托责任。 一方买是相对的好,它必须与公募基金有足够的差异化,比如: 更集中、仓位更加灵活可变、可以使用多种衍生品工具、可以主投港美股、交易更加高频、选股更加自由等等。 注意,不是说能用这些就意味着好,而是说,如果你把所有可投的产品抽象成一根根净值曲线的话,咱总得买点不一样的吧?不然真没意义,还不如买公募基金。 说回本期标题,我们把主动型私募基金经理分成了三个画像,分别是: 1️⃣看准机会干一把的猎手型 2️⃣主打念经和光环的教主型 3️⃣行业和个股分散的军师型 这三个画像虽然笼统,但它大概能帮你快速对一个主观多头或者主动型私募基金经理进行归类,你大概知道他的特点和缺点,以及是不是你需要的。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分类,以至于,光冲这一个洞察我就愿意发这期节目。 划出这个分类的人,是曾经坐客过面基的嘉宾莽叔。 然后本期嘉宾,也是之前来坐客过的盛玉洁老师。 玉洁曾经在一家量化私募里工作过,有内部视角。 后来还做过私募筛选准入,调研、访谈过非常多私募基金经理,这段经历我很羡慕,因为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我想干的事。她自己也是私募持有人。 兼具从业者、看过大样本量的筛选人、持有人三重身份、三种视角,我们来聊聊私募这个行业,以及一些选私募的门道。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时间轴: 00:18 一个调研过很多私募的嘉宾 03:10 量化私募的发展历程 10:31 私募本质上还是一家民营企业,这句话有很多潜台词⭐️ 12:34 中国有8000多家资管公司 16:43 寻找小而美的私募策略,小本身就是美的必要条件⭐️ 22:58 每一个策略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大部分人在量化策略上都是欠配的 24:25 大部分主观多头私募的业绩表现和沪深300都是强相关的⭐️ 29:32 主观多头基金经理的三种画像👍🏻🚩⭐️ 1️⃣看准机会干一把的猎手型 29:43 2️⃣主打念经和光环的教主型 34:29 3️⃣行业和个股分散的军师型 37:46 41:10 股票量化策略的简单科普 43:39 说啥都没用,拿结果说话就行! 51:12 ETF投资是成瘾的,万物皆可ETF 56:52 一家鲶鱼型的量化私募,值得鼓励! 延展阅读:《磐松疑云》 1:00:40 私募高度不透明,但还是有一些查询渠道的 1:12:12 私募评价的核心是排雷和销售,未必是找到真牛逼的产品 📁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 查看私募基金基本情况的基协查询网站 * 推荐一下玉洁老师在负责的业务 * 主观多头管理人筛选的一些要点: * 私募大类策略项下各个子策略的风险特征: * 从权益市场观点出发,构建不同市场环境下的产品配置组合: 🎬后期制作、声音设计:Dong 📣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 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也是听友群。

75分钟
24k+
2周前

E102.人生究竟是价值股?成长股?还是周期股?

🎤本期嘉宾: 胡恒 | 三清,挖优狗创始人,《成长股获利之道》译者 ⏯️本期简介: 本期嘉宾,我们都喜欢叫他胡博。 他的经历很有意思,清华本硕博,「三清」两个字所代表的智商和卷度不必多言。 研究方向是光盘的信道编码,用现在的话说,没赶上时代红利,行业被海外卡脖子,我国并不掌握核心技术,国内产业没起来,工作非常难找,要想专业对口,只能去日美韩的领先企业。 更悲催的是,哪怕寒窗苦读多年,拿了国家核心专利,做到了业内顶尖,可毕业没几年,dvd行业彻底消亡了。 2004 年入市,2010 年接触价值投资,下海创业,做基本面研究网站,然后卖掉产品,先后在互联网大厂做产品和券商管投顾,再到半退休状态的独立投资人。 坦白讲,我这个人对清北毕业的人是有光环滤镜的。纯个人感觉,北大毕业的人,往往更有意思一些。清华毕业的人,如果他全情研究点啥,大概是能研究出点名堂的。可能也是学习和执行能力太强,同是清华毕业的 nick 就和我吐槽过,说清华人扎堆基本可以视为一个行业红利见顶的前兆。 这期是和胡博的一场闲聊,约莫两个小时,我们大概聊了四个话题,借着他这么多年的经历聊聊产业是如何为教育提供最终回报的,一个穿越了三轮康波周期的百年企业内部视角去理解价值投资,几种估值方法,以及费雪的成长股投资。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时间轴: 02:42 从清华一路读到博士,毕业没两年,我博士研究方向的行业被时代彻底淘汰 05:45 为啥接触投资?当博士,太穷了!太穷了... 09:53 鸡娃的父母应该意识到:是产业为你家娃的教育提供了最终的回报 16:12 初识价值投资:我就职的百年企业熬过了 3 轮康波周期,技术也牛,可为什么总是支棱不起来呢? 24:37 当下局部最优解,以后未必如此 27:01 2013 年,我决定下海创业 SPW:Something People Want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PMF: Product Market Fit 32:52 跑题聊聊几种典型的公司估值方法🚩 38:01 投资机会都特指在某一个时间段内的机会🚩 投资的第一性原理并非好公司,而是价格合适 44:01 A股真的有价值投资的土壤吗? 47:35 我自己的创业公司,如何估值定价? 53:46 如果企业研究是一张拼图,财报研究在里面有多重要? 1:00:19 当三围投资大师在不同年龄介入时代的贝塔 1:01:45 研究公司的拼图:定性+定量 1:07:04 以一个三清的智能、能力和经验,我只能覆盖三五家公司 1:17:46 聊聊费雪的《成长股获利之道》🚩 1:21:04 费雪的主业其实是一名投顾 1:23:57 聊聊指数基金投资的利弊🚩 估值百分位里面的门道 1:35:55 我的清华同学也都为人父母了,大部分人对孩子教育的预期还比较传统 1:39:33 站在当下对未来做一些预判 1:43:30 一个自由投资者的典型一天 1:45:04 费雪的 15 项检查清单 📁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 《成长股获利之道》费雪 * 《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估值》斯蒂芬·H.佩因曼 🎬后期制作、声音设计:Dong 📣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 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也是听友群。

112分钟
54k+
3周前
面基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