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食品香精,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假、人工味儿、不够高级……还有不少人买东西,会小心翼翼避开有“香精”的食物,尽量挑那些“配料表简单”的产品。 但你有没有想过:配料表里看不到香精的食物,一定就不含香精吗? 而且,香精又真的有这么可怕吗?如果这么多人都不喜欢香精,为什么食品厂家还要往食物里加?是为了“省钱”,还是有别的深层原因?香精对我们吃到的食物风味,究竟有多大的影响? 这期节目,我们请来了食品行业的三位资深从业者:香精公司负责人Eddie、食品配方研发公司创始人老K,以及第二次来到我们节目的牛奶厂二代Eric,一起聊聊香精行业从研发到应用的真实情况,破除各路谣言,也分享了好多行内人才知道的干货知识! 【时间轴】 2:26 香精从研发到生产,到底要经历多少环节? 8:04 “天然香料”不一定真的天然? 15:41 “香精味”到底是什么味?加了香精的食物一定吃得出香精味吗? 24:12 香精无法模拟所有的食物风味 30:19 用香精代替天然原料,是为了省成本吗? 34:05 在鸡尾酒吧里,香精正成为潮流 46:17 聊聊争议很大的“香精豆” 54:18 大家为什么不喜欢香精? 【嘉宾】 Eddie:泛亚香精公司负责人 老K:第七类型研食所创始人 Eric:佳乐乳业副总经理,九峰牧场掌门人 【主播】 志伟、穗穗
过去几年来,中国葡萄酒正以一种令人惊叹的速度蹿红。 首先,它变得越来越好喝了:2018年时,著名Decanter品醇客大赛上,只有8支中国酒斩下金奖,到2023年,这个数字已经翻倍了。 同时,中国酒也变得越来越有趣了:你能看到许多时髦又有个性的cool wine、车库酒、独立酿酒师,从传统的赤霞珠到流行的橙酒自然酒,黑马层出不穷,风格多样也不输任何一个国际产区。 但是,作为一个新生市场,中国酒仍有不少进步空间,而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难免面临争议、质疑与挑战。这期节目,我们就请来了法国权威葡萄酒评论机构贝丹德梭Bettane&Desseauve的中文主编刘佳音,聊聊中国葡萄酒的现状与未来。 时间轴 3:05 为什么想聊聊中国葡萄酒 6:19 一天品鉴100款葡萄酒是什么体验? 15:33 聊聊产区:葡萄酒产业已经在宁夏扎根 21:27 热度高涨的香格里拉(梅里产区),能喝出不一样的风土 29:28 在宁夏和云南之外,中国出现了更多有趣的葡萄酒产区 43:05 中国葡萄酒的十余年变迁 56:21 没有历史包袱,反倒能做出更多有趣的创新 1:02:49 好喝的中国酒,怎么样才能卖得更好? 1:14:16 5月24-25日,贝丹德梭将在黄浦江游轮上举办酒展,欢迎来喝🍷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可以看到酒展详情并购买门票,现在入手还有早鸟优惠噢! 在云南喝到的二十几种霞多丽 贝丹德梭出版的中国葡萄酒蓝皮书 佳音在贝丹德梭·中国 2025 颁奖典礼上。这一届品鉴特设了「贝佳优选」奖项,重点关注零售价300元以下的酒款,旨在发掘更多好喝、高性价比的中国葡萄酒 主播 志伟,企鹅吃喝指南CEO 嘉宾 佳音,独立酒评人,贝丹德梭中文主编
上海是全世界咖啡馆最多的城市,没有之一。在市中心的静安区,咖啡馆密度是57家/平方公里,甚至超过了纽约曼哈顿和东京涩谷…… 在这样一个全球最密集也最卷的咖啡之城,怎么找到好喝的咖啡馆?从2018年开始,企鹅编辑部几乎每年都会测评一期上海精品咖啡榜单,今年也不例外。这期节目,我们请来了一起测评的两位同事,聊聊上海咖啡市场的变化、今年喝到的宝藏店铺。还有,我们挑选好喝咖啡馆的实用技巧,也都交出来了! 时间轴 1:03 企鹅咖啡榜单是怎么做测评的? 9:17 走进一家咖啡馆,如何快速判断它的水平? 23:49 避坑指南:打着“瑰夏”名头的咖啡一定很贵吗? 28:54 今年的上海咖啡馆,更有“活人感”了 35:14 编辑部私心偏爱的咖啡馆,都掏出来了! 53:20 外地朋友来上海,该带TA去哪里喝咖啡? 节目中提到的咖啡馆 有容乃大 MCB 秋裤 coffee by sadside Radar 酊暮(omakase套餐形式) 手冲:悉达多、Attic Lab 特调:村口大树、Bathe、Shimmer、O.P.S 原力飞行(三顿半线下店) 乔治队长的风味博物馆、Spot Coffee、Blue Bottle 企鹅年度咖啡榜单和地址信息 如果对榜单中的咖啡馆有更多兴趣,欢迎点击链接阅读榜单原文👇 上海有几千家咖啡馆,我们最爱这16佳|企鹅吃喝指南 嘉宾 猫猫(吴月Coral):企鹅吃喝指南咖啡产品研发&内容顾问 登登:企鹅吃喝指南2018年咖啡榜单作者 主播 黄穗穗,企鹅吃喝指南编辑
你是不是也觉得,这几年国内的烘焙市场,卷得有点让人看不懂了?从恰巴塔到碱水吐司,从猛犸包到黄油年糕,推陈出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网红元素堆得越来越多,同时,价格也真的是越来越贵了! 这期节目,我们串台「商业有厘头」播客,一起聊聊烘焙行业的变化。烘焙市场规模突破6000亿,为何近半数门店熬不过两年?网红单品的生命周期,为什么越来越短?高价面包的背后,藏着商家的哪些套路?健康风潮下,面包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 节目末尾还有小夏倾情安利私藏面包店,记得听完噢! 【对话成员】 「商业有厘头」主播 Cecilia 企鹅吃喝指南面包榜单编辑 小夏 【时间轴】 02:14 2024-2025烘焙趋势:有哪些新花样? 06:48 上海面包消费:客单价、购买频次与消费场景 16:09 网红面包越来越短命?背后原因是什么? 22:31 选面包时,颜值、口感、健康等因素的优先级是怎样的? 30:01 国内生吐司溢价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 39:03 一层/ 负一层现烤烘焙店:借香气提高成交率? 51:09 贝果“瘦身”大揭秘:是品牌套路还是降成本所需? 58:06 宣传健康低卡,实则高糖,全麦面包表里为何不一? 01:11:38 未来一年值得关注的面包新趋势 01:16:45 小夏倾情安利私藏面包店! 【推荐的店】 重庆 佐敦面包铺 * 当地有线下门店;微店APP搜店名可网购快递 * 特色产品:中国不同品种小麦做的硬欧,咖喱法棍、庞多米吐司等等 * 主厨小红书@黄佐敦Jordan·H 北京 me_lab火星大象实验室 * 添加工作室微信me_lab,每周快团团预定可网购快递 * 特色产品:碱水布里欧修、二八酱巴布卡等等 昆明 夕野面包 * 当地有线下门店,目前门店厨房装修升级中,暂未开放营业,预计4月开放;后续可搜公众号“夕野面包Wildough”,底部菜单→买面包,加客服确认单品可快递。 * 特色产品:树番茄可颂、牛干巴可颂等等 * 店家小红书@夕野面包_Wildough * 主厨小红书@不甜_Wildough 上海 BREAdFAST(不邮寄) * 特色产品:口味超多的恰巴塔(原mbd核心班底)、味噌海苔海盐卷、原味吐司 * 店家小红书@BREAdFAST 上海 Sloppy Gin(不邮寄) * 特色产品:口味超多的甜甜圈、季节水果酥皮、原麦可颂 * 店家小红书@SloppyGin 上海 Madre(不邮寄) * 特色产品:黄金潘多洛(圣诞季限定)、意式蜂蜜羊角、橄榄油佛卡夏 【参考资料】 企鹅吃喝指南 2024年度上海面包榜单 年度碳水炸弹 | 上海4700+家面包店,这些是我们今年的最爱 2023年度上海面包榜单 一年吃了1000只面包,2023年度面包榜单,来了| 企鹅吃喝指南 《上海新晋网红面包店,挺难评的。》 上海新晋网红面包店,挺难评的。 《火上热搜的“天价”吐司店值不值?我们忍不住说两句大实话。》 火上热搜的“天价”吐司店值不值?我们忍不住说两句大实话。 CIB烘焙技术研究所 《只有1%全麦粉也能叫全麦面包?非常遗憾,是的。》 只有1%全麦粉也能叫全麦面包?非常遗憾,是的。
在中国,所有人都熟知的养生魔咒,必定是一句「多喝热水」。 无论春夏秋冬,这片土地上永远有水壶在咕噜咕噜,热水仿佛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是流淌在中国人血管里的信仰。 很多人觉得这事天经地义:喝热水对身体好,不是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吗? 但事实恰恰相反——数千年以来,中国大部分百姓都以喝冷水为主,全民喝热水的习惯到近代才开始普及,至今不过只有几十年。 甚至,「卖开水」曾经是城市里一门常见的小生意,从早到晚冒着蒸汽的「开水铺」,构成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这期播客,就来好好聊聊,喝热水这件平凡又重要的小事。 【时间轴】 00:18 喝热水,有什么好研究的? 01:44 古代陶器的中西差异,如何影响了我们的饮食习惯 03:37 紫苏、沉香「熟水」,是宋代的顶流饮料 05:36 南宋人已经用上保温瓶了? 06:44 热水虽好,但是没有柴火可烧 08:42 西方医生:冷水不干净,喝点酒就好了 12:59 民国医生:水源不安全,自己煮一煮消毒吧 15:43 一场战争,开始让中国人全民喝热水 17:27 喝开水,为什么还得去店里买? 25:01 在宴席上喝热茶热水,也有专门的供应商 20世纪初,上海路边售卖开水的小店 老虎灶 老虎灶发行的水筹 人们在老虎灶前打水 赵爷爷家的茶担 【主播】黄穗穗
冬天就应该窝在家里啃巧克力!这期节目,我们请来了KESSHŌ珂珂琥的联合创始人王倞,来聊聊好吃的精品巧克力。 如果你是生活在北京/上海的甜品爱好者,很有可能听说过派悦坊,这就是王倞和Mark Huetsch在2009年创立的烘焙品牌。甜品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们却在2018年前后,转而投身精品巧克力的研究,把当时大陆还很罕见的Bean-to-bar巧克力概念带入市场。 我们很好奇:精品巧克力究竟有什么引人入坑的魔力?从零开始做Bean-to-bar,经历过哪些波折?一块好的精品巧克力,可以带来什么样的风味体验? 【时间轴】 00:18 正片开始 01:30 在一家印度小作坊,意外入坑精品巧克力 05:53 为了研究巧克力,一口气进口了5吨可可豆 13:59 什么是精品巧克力,有标准吗? 20:17 不同地区的巧克力品牌,风格有什么不一样? 31:57 巧克力中有趣的增味是怎么研发出来的? 【播客中提到的巧克力品牌】 Dandelion Chocolate - 美国旧金山 Kokoa Kamili - 坦桑尼亚可可庄园 Luisa Abram - 巴西 Azú - 委内瑞拉 Raaka Chocolate - 美国纽约 Spinnaker Chocolate - 美国西雅图 LetterPress Chocolate - 美国洛杉矶 Foundry Chocolate - 新西兰 【嘉宾】 王倞,KESSHŌ珂珂琥&派悦坊联合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前麦肯锡咨询顾问 【主播】 志伟,企鹅吃喝指南CEO
你好奇过我们日常吃的食物,背后都有哪些来历和故事吗? 其实,有一些历史学者,专门研究各种美食的有趣历史——比如说,最早诞生的冰淇淋是什么样的,中国第一头黑白花奶牛是怎么来的,19世纪往咖啡里加鸡蛋的喝法,又是怎么回事? 本期节目中,我们请来了从事食物史研究和出版的编辑章斯睿,一起聊聊食物史这个小众领域。食物不仅仅是食物本身,它的发展历程,其实也会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变迁、制度的建立、文化的冲突……而她在做的事,就是努力把这些研究出版成书,让更多人感受到饮食文化的趣味。 在节目中,我们也聊到了一本书诞生过程中的各种艰难险阻,图书编辑为了卖书和省成本,都被逼出了哪些神奇技能……如果你也好奇图书出版的幕后故事,欢迎来听听她的激情吐槽~ 00:53 博士论文为啥跑去研究上海的牛奶历史? 05:57 “食可语”丛书的诞生 15:15 什么样的食物主题会更好卖? 20:12 买版权是图书出版的成本大头 27:33 为了省钱,买了版权却没有买书里的图片 34:28 历史记载里的有趣食物有哪些? 38:25 图书编辑为了卖书,都想出了什么办法 43:49 聊聊国内外的饮食史写作 1:01:02 最后,向听友们征集一个适合食物史丛书的名字,如果采纳,会送书以表感谢! 【食可语译丛目前已出版书目】 1. 鹅肝 : 食品政治中的众口难调 2. “逛吃逛吃” : 铁路美食的黄金时代 3. 糖与雪 : 冰淇淋与我们相遇的五百年 4. 甘苦同食 : 中国客家乡村的食物、意义与现代性 5. 罐头 : 一部美国公众的食品安全史 6. 从咖啡到珈琲 : 日本咖啡文化史 【嘉宾】 章斯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编辑、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食可语”丛书联合策划人 【主播】 黄穗穗
作为一档赶热度赶得非常晚的播客,我们终于要来聊聊前段时间很火的韩国美食综艺《黑白大厨》了! 你也许看到过不少关于《黑白大厨》的剧评,但这期节目的角度有点特别: 我们请来了参加过国内美食综艺《谁是鼎厨》的选手/小红书家宴博主朱天遥@猪大遥,结合她的亲身经历,来聊聊这些美食竞赛类节目背后的门道。比如: 从筛选、面试到初赛,美食综艺的真实流程是什么样的? 比赛中的食材、餐具,原来也藏着这么多小心思? 一档好看的美食竞技节目,究竟应该比些啥? 大遥并非专业厨师,本职工作也与餐饮无关,作为素人博主,却被拉到了一档美食节目中,与专业厨师同台竞技。但正是这样的背景,碰撞出了很多有趣的经历,也让她能以不同的视角,去观察美食综艺幕后的故事和细节。节目后半部分有一些《黑白大厨》剧透,配合剧集食用,体验更佳噢! 【时间轴】 1:05 作为音乐老师/家宴博主,怎么会去参加一档美食综艺? 3:15 美食竞技综艺是怎么筛选参赛选手的? 4:24 素人选手居然PK掉了专业主厨? 8:49 一个参赛经验:不要轻易得罪赞助商:( 17:55 在比赛现场,我的高压锅炸了 22:36 美食比赛的评委,到底在评些什么? 28:47 从赛制设计,聊聊《黑白大厨》为什么会这么好看? 36:58 聊聊《黑白大厨》中各位有意思的选手 48:43 中国将来能拍出自己的《黑白大厨》吗? 【节目中提到的部分《黑白大厨》选手及所在餐厅】 拿坡里美味黑手党-权圣晙:Via Toledo Pasta Bar 爱德华李:610 Magnolia 三星-姜胜元:trid 料理狂人-尹南鲁:Deepin 肉类黑帮-李大卫:Guunmong 阿姨无菜单料理一号-金美玲:愉快餐桌、安东家 评审-安成宰:MOSU 【嘉宾】 朱天遥,西洋打击乐专业毕业的音乐老师,小红书家宴博主@猪大遥 【主播】 志伟、木容
精品咖啡该怎么入门,一直是个常聊常新的话题。毕竟咖啡世界实在太过浩瀚,从前端的产地、品种、处理方式,到后面的烘焙、冲煮、品尝,处处都是知识点,新手入门,很容易被各种复杂名词劝退。 但是!我们想说,咖啡从0到1的入门,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从八九年前开始,我们「企鹅吃喝指南」公众号,就和从业多年的咖啡顾问查老师Charles一起,做过一系列咖啡科普,力图用最浅显易懂的方式,帮助大家在家冲出一杯好咖啡。 这一期节目,我们请回了查老师,还有写过几期上海咖啡榜单的编辑登登,一起破除关于咖啡的一些迷思。比如说: * 咖啡豆的分数,可能没有那么重要 * 喝不出咖啡产品描述里的花香、果香,其实并不是你的问题 * 想喝懂咖啡,你家附近的咖啡馆,也许比各种“大师培训班”都靠谱 对于刚接触精品咖啡的小伙伴们,查老师还给出了一整套贴心的入门方案,从买豆子到购置器具,都是高性价比又不踩坑的选择,助你在家轻松做出一杯好咖啡! 【时间轴】 2:08 从业精品咖啡十八年,为什么会开始做直播? 5:54 作为咖啡师,在不工作的时候都是怎么喝咖啡的? 8:27 咖啡豆好不好喝,有客观标准吗? 17:44 中国咖啡的烘焙水平,已经卷过北欧了 24:13 喝不出咖啡风味,是味蕾不够敏感吗? 31:12 入门手冲咖啡,应该怎么挑豆子? 40:41 云南豆的进步,越来越明显了 47:22 在家做手冲的新手装备全推荐! 54:53 意式咖啡的入门装备盘点 【嘉宾】 查老师Charles,咖啡入行18年,开过咖啡店,做过培训学校,也是咖啡界国际级评审。现为小红书/B站「查老师的咖啡宇宙」博主。 登登,曾任「企鹅吃喝指南」主编,多篇「上海咖啡榜单」作者 【主播】 志伟,「企鹅吃喝指南」CEO
又到了秋季水果大量上市的时节!这几年的水果市场,也是特别精彩。新品种层出不穷,带花香的苹果,果冻般柔嫩的柚子,完全没有渣的梨子,特别甜的橙子和橘子……让人眼花缭乱的同时,也常常引发很多疑问: 这些没见过的品种、风味、都是怎么种出来的? 为什么现在很多水果,好像时令性渐渐削弱了? 水果越来越甜,酸味越来越淡,真的是好事吗? 还有,秋天买应季水果,究竟有哪些好吃的品种不能错过? 这期节目,我们请来了企鹅吃喝指南的资深水果买手开苏,来聊聊水果行业里的一些内幕门道,以及秋季水果的各种实用小知识。本期播客搭配水果服用,效果更佳噢! 【时间轴】 00:36 好卖的水果,都是甜的水果 09:30 跟风种网红水果,可能没那么赚钱 13:35 名产地的水果,一定更好吃吗? 22:56 聊聊秋季水果:柿子、柚子和梨 28:38 水果摘得越来越早,也越来越不好吃了 34:44 大家都在卖软籽石榴,我们今年却选了一款硬籽品种 41:24 从有香气的苹果,聊到水果新品种的由来 48:34 聊聊猕猴桃的催熟问题 53:09 网红柑橘红美人,为什么比较贵? 1:00:54 水果真的是越甜越好吃吗? 【嘉宾】 开苏,企鹅吃喝指南生鲜买手 【主播】 黄穗穗 【公众号】 企鹅吃喝指南
赶在夏天结束之前,我们来聊聊一期甜滋滋凉丝丝的冰淇淋! 众所周知,上海的冰淇淋市场,近两年是越来越卷了。十年前还是香草、巧克力、抹茶冰淇淋的天下,如今的Gelato,连木姜子、莳萝、布拉塔芝士都能往里加…… 可是,在层出不穷的新店、新口味当中,究竟哪些是花了心思的巧妙创意,哪些是博眼球的网红营销? Gelato店里的机器、用料、陈列,藏着哪些让冰淇淋更好吃的门道? 要怎么用有限的热量额度,在上海的几千家冰淇淋店里,选到最合你口味的那几款? 这期播客,我们请来了2024年上海冰淇淋榜单的编辑夏桁,以及一起测评的专业顾问小蓓老师,交出她们一整个夏天的吃冰心得:从口味、技术、价格,还有上海各大热门店的风格特色,都聊了一遍,听完感觉体感温度都降了1°C! 【时间轴】 2:17 上海为什么有这么多Gelato店? 4:14 Gelato店的新奇口味是怎么卷起来的? 11:43 都在把本土食材塞进Gelato里,好吃吗? 19:30 国外冰淇淋品牌在国内做得怎么样? 23:00 聊聊冰淇淋甜度这件事 27:12 冰淇淋里的冰晶是怎么产生的? 33:11 上海Gelato有多贵? 39:50 聊聊美式冰淇淋和软冰 47:51 日式刨冰店是下一个流行趋势吗? 【文中提到的冰淇淋店】 (按出现顺序排序) BONUS:初代精品Gelato网红 达可芮 Dal Cuore:最早一批精品Gelato店,专注单一经典的口味和搭配 Dip in:口味创新能力位于上海市场最前端 Uncono:创新略少,但踏实低调,口味老少皆宜 Spiceman:甜度低,善于挖掘冷门食材 Huffy G:留兰香薄荷+胡椒薄荷组合的薄巧风味很有记忆点 Luneurs:法式冰淇淋,紫苏巧克力口味非常清爽 mimilato:充分运用当季鲜果,水果口味精确到产地 il Laboratorio del Gelato:不同产地的苹果口味Gelato 下图为店里的小盒装展示,理论上更不容易产生冰晶 gelateria acquolina(位于东京):白芦笋玉露茶冰淇淋 Venchi:主打不出错的基本款,稳定但贵 GROM:已经关店,口味未改良,偏甜 BLEUSKA:美式冰淇淋新店,推荐香蕉核桃、枫糖培根口味 Charbon:Paul Pairet旗下餐厅,罪恶感软冰淇淋 Sloppy Gin x mimilato:黄皮雪葩的甜品组合 L'ATELIER OVER BAKERY:面包x冰淇淋 消失的日式软冰:东京牛奶芝士工坊、六甲牧场、LeTao 【嘉宾】 夏桁 企鹅吃喝指南编辑 小蓓 甜品师 【微信公众号】企鹅吃喝指南 感谢上海CCPA提供录音场地支持!
爱喝鸡尾酒的人,一定听说过香港的COA——曾连续三年获得亚洲Best 50酒吧的第一名,而它的上海店,在6月开出2.0版本后,也迅速成为了城中热店,四层小楼风格各异,最火的时候四点钟就有人排队…… 这期节目,我们串台「杯弓舌瘾」,和戴老板Ian、COA上海联合创始人Eleven,一起聊聊这家久负盛名的鸡尾酒吧背后的故事。为什么想把这家香港的鸡尾酒吧开来上海?COA的开店,经历过多少波折?为了在店里还原墨西哥情调,他们做了哪些尝试?对于酒吧的管理和运营,Eleven也跟我们分享了不少实战经验;以及,一家鸡尾酒吧老板,最重要的技能是什么? 节目末尾还有去COA喝酒不排队的小攻略,记得听完! 【时间轴】 1:16 COA是一家什么样的酒吧? 05:25 上海店的设计:从空间到酒单,还原墨西哥风情 17:14 调酒师的训练,背后有什么门道? 31:35 鸡尾酒好喝的评判标准,应该是什么样的? 37:47 聊聊鸡尾酒行业:大家一起努力,让客人变得更快乐 44:48 什么时候去COA喝酒可以少排队? 【对话成员】 Eleven COA上海联合创始人 戴老板 「杯弓舌瘾」主播,小红书@Ian的发酵日记 木容 企鹅吃喝指南主编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