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米粢饭
乌米粢饭是一档由两个金融大厂人下班后的聊天节目

Album
主播:
麦子店小二、小蜜蜂采抹茶、淼淼学姐
出版方:
麦子店小二
订阅数:
9,891
集数:
32
最近更新:
2个月前
播客简介...
乌米粢饭是一档由两个金融大厂人下班后的聊天节目,金融牛马沉浮十年,对行业、投资、职场、搞钱、个人成长,充满探索欲。 每周三稳定输出,话痨附体不定期更新 我们想输出些什么呢? ✨那些跟我们的财富息息相关的话题 ✨职业与经济收入的第二增长曲线 ✨几近中年,我们的焦虑与思考 ...... 我们是谁? 淼淼学姐:十多年金融人了,想看看新的世界。回炉重造中,读读书、交交友,赚赚钱,探索现阶段的人生命题ing。 小蜜蜂:情绪稳定的ENFJ金牛座,金融行业老兵,满脑子搞钱思维,谐音梗霸体,既闷且骚。 如果你对节目有任何的建议,或者有推荐的嘉宾,欢迎添加淼淼学姐微信:Miaomiaosis2,期待来撩~
乌米粢饭的节目...

Vol.32 旧规则、新秩序,稳定币能否成为破碎世界的“稳定剂”?|串台《铜镜》

乌米粢饭

这期是与《铜镜》串台的节目,恰逢Mike回国,就约了一场关于稳定币的讨论。我们可以说酣畅淋漓地畅聊了各自对稳定币感兴趣的两个方面,一个是货币价值,一个是产业价值。就这个两个话题,我们分别探讨了跨境支付领域、RWA这两个方向我们各自的观察。当然,关于稳定币的讨论,远远不止这两个角度,我们只是在各自擅长,或者说在深耕研究的细分领域产生一定碰撞与思考。如果你最近也就稳定币进行一些细分领域的创业思考,欢迎一起讨论。 稳定币的双重角色。稳定币的核心价值在于“稳定性”。目前,USDT和USDC占据全球稳定币市场90%以上份额,其底层逻辑依赖于法币抵押或算法机制。尽管算法稳定币(如UST)曾因挤兑危机暴露技术风险,但法币抵押的稳定币仍在跨境支付和供应链金融中崭露头角。 在跨境支付领域,稳定币展现出颠覆性潜力。例如,非洲等金融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通过稳定币实现分钟级结算,费用从传统金融的1.5%降至几美分。供应链金融中,稳定币结合RWA,使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充电桩等资产面向全球投资者,提升流动性。中国新能源领域的充电桩、光伏电站通过RWA融资,渗透率快速上升,成为传统金融之外的新选择。 RWA的产业革命。RWA的本质是将实体资产代币化,通过区块链技术打破传统资产的流动性壁垒。当前,RWA市场仍处于萌芽阶段,渗透率极低。例如,全球380万亿美元的房地产市场中,仅有2.08亿美元完成通证化,渗透率不足0.01%。然而,新能源领域却成为RWA的爆发点。分布式光伏、换电电池等资产因其现金流稳定、政策支持强,内部收益率(IRR)可达15%-20%,远超房地产。到2030年,RWA市场规模或达16万亿美元,新能源资产代币化可能贡献10万亿美元。 同时我们谈到了稳定币带来的机遇、风险与未来趋势。首先,稳定币和RWA的崛起为边缘经济体赋权,但也伴随多重风险。其次,稳定币不会取代传统金融,而是与之形成“并行生态”。VISA、SWIFT等传统支付巨头正尝试接入稳定币体系,探索混合支付网络。监管框架的构建成为关键,新加坡、香港等地已出台RWA试点,但全球化的监管协调仍需时间。再次,在产业层面,RWA的渗透可能重塑多个领域。新能源资产代币化有望巩固中国在全球绿色金融中的地位,而碳交易、物流等领域或成为下一阶段的突破点。然而,这一过程需解决资产隔离(SPV结构)、跨境融资等技术难题,并应对监管不确定性。 稳定币与RWA的结合本质是效率革命,但需权衡公平与安全。无论是稳定币还是RWA,其终极目标都是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可能性,但这一过程注定充满挑战与争议。 如果听完这期的你,觉得确实有用,感谢分享给身边的人,也欢迎加微信:Miaomiaosis2,我们一起交流~ 思维导图 收听地图 Step1:稳定币的昨天 01:56 稳定币从虚拟货币到支付、资产证券化的认知转变 05:34 关于稳定币的几个关键词 06:40 什么是供应链金融 14:16 关注的领域在过去发生了哪些事 18:29 畅想RWA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落地案例 Step2 稳定币的今天 26:56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 31:38 稳定币与RWA的本质关系及其现金结算层的重要意义 38:56 新能源作为RWA首选资产的战略意图与市场竞争考量 44:39 稳定币为供应链金融带来的效率提升与信用重构 Step3 稳定币的明天 48:34 市场对未来预测是怎样的? 50:35 潜在系统性风险与类似次贷危机的可能性分析 58:44 跨境支付中替代SWIFT+TT体系的可行性与挑战 62:51 稳定币与传统金融并行格局下的交易与税收影响 主创团队 主持人:淼淼学姐、小蜜蜂 嘉宾:《铜镜》Mike 剪辑:Lxin 制作:Lxin BGM 片头音乐: 加藤達也 - LOVE POWER 插曲: 大嶽香子 - GIN TONIC ~オヤジ~ 片尾音乐: 大橋トリオ - サリー ——关于我们—— 人在金融圈,学在商学院,努力破圈子,广纳搞钱搭子~ 认知有壁垒,信息有茧房。节目中的所有观点是我们日常的思考,嘉宾和我们的投资、创业、副业…..等等搞钱建议仅代表个人,大家仅作参考哦~也欢迎交流

76分钟
2k+
2个月前

Vol.31 牛市韵脚必杀技:心里对冲与多看少动,警惕群体失忆症

乌米粢饭

岁行过半,夏木阴阴,本期我们对2025年上半年的资本市场做了一次例行的半年度回顾,嘉宾还是我们的老朋友徐若旭老师。时间稍晚,也却刚好,除了上市公司正在如火如荼的公布半年报之外,公募基金行业最近也陆续披露了规模、业绩、利润等核心指标,行业格局悄然更迭。 还记得年初我们跟徐老师做了个开年预测,对大家最关心的股票、债券和黄金都信誓旦旦抛出了我们的大胆的想法,既有预测,那便有验证或者打脸。对错固然重要,但是重新审视逻辑链条才能帮助我们提高认知。 股强债弱,黄金坚挺。已经有公募基金跑出了70%的收益,但似乎权益类基金仍然门可罗雀,而“固收+”策略的产品在行业里不断吸金。在我们看来,这种背道而驰,是又一次市场参与者们风险偏好的大迁移。 毫无疑问,我们认为牛市以来,资金面政策面已然蓄势待发,如果再来一点经济上的共振,可能就如一把野火即将燎原。反内卷带来的商品价格暴涨,推动一众传统行业股价飙升,雅下水电项目又唤起大家对于当年雄安新区的回忆。 似乎所有信息都被当作了利好,市场很强,但是犹犹豫豫的人还有很多,命运的齿轮好像又一次悄悄轮转,只是接力棒目前不知道握在了哪一波人手中,又将如何传递下去。 除了A股,今年港股才是这轮行情的发动机,从新消费到创新药再到稳定币,市场热点精彩纷呈,南向资金不断加码,港股又重新开始吸引全球投资者的目光。那今年的港股到底哪里不一样了呢? 3600点,其实A股在这个点位以上停留的时间不多,但每次越过,似乎都有迎来了波澜壮阔的行情。这一次是又要折戟沉沙,还是稍作休整以谋宏图?不管行情如何演绎,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摆布自己的资产。 市场在变迁,投资者在进化,可是最后的结果似乎永远是属于少数人的。不以涨喜不以空悲,不要让投资影响了生活。 最后祝大家在本轮牛市中业绩长虹。 思维导图 收听地图 03:06 回顾年初说的话,现在是否应验了? 09:02 从投资和市场的角度谈今年对市场的感受 16:47 公募基金的春天又回来了,权益和债券双丰收 25:36 牛市成型的条件有哪些 33:54 这次牛市的几个关键词是什么? 34:28 反内卷是否会带来新的传统行业行情? 42:30 新消费本质上都满足了降级的需求 46:51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49:11 哑铃策略失效了吗? 50:16 港股新高,今年为何不同? 55:00 3600点的A股结束牛市了吗? 56:59 给自己下半年做个投资决策,打算怎么做? 59:22 牛市中怎么赚钱?怎么不亏钱? 主创团队 主持人:淼淼学姐、小蜜蜂 嘉宾:徐若旭 剪辑:Lxin 制作:Lxin BGM 片头音乐: 加藤達也 - LOVE POWER 插曲: 大嶽香子 - GIN TONIC ~オヤジ~ 片尾音乐: 嵐 - マイカール ——关于我们—— 人在金融圈,学在商学院,努力破圈子,广纳搞钱搭子~ 认知有壁垒,信息有茧房。节目中的所有观点是我们日常的思考,嘉宾和我们的投资、创业、副业…..等等搞钱建议仅代表个人,大家仅作参考哦~也欢迎交流

69分钟
2k+
3个月前

Vol.30 过度投资陷阱,与斯密-熊彼特增长,当下消费不足如何脱“投”向“需”?

乌米粢饭

刚刚过去的6.18全网电商销售额8556亿元,同比增长15.2%,各种补贴相当给力,不知你是否也参与了这次千亿项目?不过主播们确确实实享受到了国补的实惠。 一边是茅台酒散瓶价格和公司股价都在接受1800元的考验,另一边是靠着Labubu一个单品冲破3000亿市值的消费新贵。我们相信,老登们的白酒不会那么快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小登们的悦己消费肯定会孕育出下一个爆款。消费市场似乎永远在唱冰与火之歌。 年初两会,政府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回顾半载,补贴品类扩大了,补贴金额增加了,政策力度确实比往年都要给力,但这似乎还远远不够。 通过投资拉动GDP,是一个经济体早期最有效率的增长手段,美国、苏联、日本概莫如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也通过投资基建和地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并且在历次经济周期中,我们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都能够挽狂澜于既倒。 但是,随着传统投资的过剩以及新型投资的体量过小等问题,投资的边际效果逐渐递减,投资乘数也越来越弱。短期的刺激效果有限,在长期这些投入又形成了过剩的产能和高额的负债。 经济学界,供给创造需求的理论开始崩溃,有效需求不足的论调跃然纸上。 美国经过1929年的大萧条的惨痛教训,在六十年代,财政政策逐步转向民生,政府主导的投资开始退出舞台中央。次贷危机和新冠危机中,美国毫不犹豫开启印钞机,从往市场中注入无限量流动性,到直接给居民账户发放现金,经济得到快速修复。讲到这里,你是否恍然,喜欢消费股的巴菲特为什么能在那个时代功成名就。 日本似乎经过了20年的摸索才找到爬出经济通缩的钥匙,直到2012年安培经济学三支箭的射出,才逐步把经济拖出泥沼,日本当前的就业率超过98%,日经225指数历经36年创出了新高。 战略上,我们已经意识到消费在未来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如何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是摆在我们面前新的挑战。 要提升消费能力,就要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而想提升工资性收入就如行走在莫比乌斯环中,没有外力的打破,将永远困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中。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今年政府要稳住楼市、提振股市,这也是我们对于权益市场充满信心的根源——提升财产性收入。 另一方面,消费意愿的提升依赖于更多的民生保障,当下人们焦虑医疗教育养老以及未来的经济前景,所以银行存款屡创新高,157万亿的居民存款即使释放1%都是不可小觑的力量。诚如《置身事内》所言,政府角色应该慢慢从家长型向服务型过渡。除此之外,产业的升级才能带来消费的升级,消费升级更容易创造需求引领需求,供给过剩永远是相对的,需求不足才是绝对的。 现在我们有了17000亿市值的茅台,也有3400亿市值的泡泡玛特,未来期待我们能进入一个消费牛股辈出的年代。 思维导图 收听地图 Step1:看得到的消费补贴 02:01 消费补贴落实在哪些方面? 08:08 港股新消费三剑客与失落的茅台 Step2:消费的宏观意义 10:02 我们现在在什么阶段,要将消费抬到如此高的政治高度? 14:24 站在宏观角度看供需,我们是否在一种临界点里? 17:33 美国是如何由建设财政向民生财政转型的? 27:20 一边是日本消失三十年,一边是日本这两年经济热起来了 36:02 国内的供需情况的转变 45:04 中低收入群里是缺乏消费能力的 46:59 苏联严重忽略和抑制了居民消费 48:05 谨防“过度投资陷阱” Step3:供需角色的转变 54:57 美国与日本的基建 57:46 消费和投资的关系 63:22 巴菲特对消费股的成功投资 65:13 茅台落,泡泡起,新消费三杰 主创团队 主持人:淼淼学姐、小蜜蜂 剪辑:Lxin 制作:Lxin BGM 片头音乐: 加藤達也 - LOVE POWER 插曲: 大嶽香子 - GIN TONIC ~オヤジ~ 片尾音乐: 周兴哲 - 明明 ——关于我们—— 人在金融圈,学在商学院,努力破圈子,广纳搞钱搭子~ 认知有壁垒,信息有茧房。节目中的所有观点是我们日常的思考,嘉宾和我们的投资、创业、副业…..等等搞钱建议仅代表个人,大家仅作参考哦~也欢迎交流

83分钟
2k+
3个月前

Vol.29 激荡30年,重塑格局中的公募基金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意味着什么?

乌米粢饭

本月,正值公募基金新规之后,首批26只浮动管理费基金首发之时,虽然是又一次的机制创新,但是市场发售情况冷暖不一,并没有出现投资者热捧的盛况。站在当下,我们特别想跟大家聊一聊基金行业的现状及未来。 本期节目,特别邀请了友台节目《燕妮聊基金》的主播燕妮姐姐、以及麦子店工作室的小二哥一起做客录音室,一起探讨新规对于普通基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未来的基金投资中,有什么变化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又有什么是更古不变需要我们坚守的? 5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接下来公募基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次新规中跟广大投资者直接相关,也是让我们印象特别深刻的部分包括:①基金管理费的收取机制,②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③加强基金信息披露的透明度,④降低投资者成本。政策意图的发心,一定是更好的规范投资过程,绑定投资人跟基金公司的利益,使基民有更好的投资体验。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一定会重塑行业状况,带来许多变化。 为了响应新规,市场推出了26只浮动管理费权益型基金,既有行业成熟老将坐镇,也有冉冉新星即将升起。但销售市场似乎叫好不叫座,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批浮费产品又能多大程度上改善投资者的持有体验?这既值得当下讨论,也需要后续的观察,让我们拭目以待。 公募基金已然走过27个春秋,随着资本市场的起起伏伏,它有时踌躇不前,有时高歌猛进。经过几个大多数人印象深刻的节点,比如2014-15年的超级杠杆牛,2019-2021年核心资产牛,公募基金最新规突破了30万亿元。那些曾经的峥嵘岁月,既有各种投资流派的交相辉映,像极了金庸小说里的华山论剑,也有狗屁倒灶的一地鸡毛,好似退潮之后那被海浪卷走了的底裤。毕竟它还年轻,我们可以宽容的多给一些时间,基民们需要时间来学习成熟,基金经理需要时间来沉淀责任。 新规之下,公募行业正在找寻新的定位,基民、代销机构、基金公司也在达成新的平衡。方向似乎是明确的,但道路并不会一帆风顺。指数基金攻城略地,被动投资就能够改善投资者的账户情况吗?费率不断下调,除了给投资者带来些许心理安慰,到底能省下多少钱?给主动管理型产品的时间似乎不多了,行业那些老法师还能继续发光发热吗? 基金公司的商业模式注定这依然是一门好生意,但是一众从业者似乎都觉得自己如履薄冰,可能尽快调整心态、适应变化才是上上策。我们认为投资顾问未来可能更有发展前景,这次是否有机会借着东风崭露头角? 思维导图 收听地图 Step1:新规引发的行业巨震 02:31 本轮基金新规,最值得普通投资者关注的变化是什么? 02:32 建立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关于浮动费率产品 06:09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 15:41 证券行业怎么样了? Step2:公募基金的昨天与今天 19:19 在资深从业者眼里,行业转折最深刻的时刻是什么? 33:33 公募基金在你心中有哪些“流派”?背后代表什么逻辑? 41:06 基金行业究竟还有哪些问题? 51:25 过去市场的信息差更多吗? 54:34主动权益、ETF、固收+,谁更适合普通人长期持有? 58:37 站在半年度的视角基金都有哪些表现? Step3:公募基金的未来与投资体验 66:23 主动管理走弱、ETF狂飙,会走上“美式路径”吗? 73:27 身为小白在当下,我需要立刻调整基金吗? 77:23 降费之后,公募行业是否进入产能出清的阶段? 81:50 价格战之下是否会出现另外一个生态? 87:08 主流的基金筛选逻辑有哪些?普通人该怎么选? 97:38 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公募行业的未来 主创团队 麦子店圆桌night:麦子店小二 乌米粢饭:淼淼学姐、小蜜蜂 燕妮聊基金:燕妮 剪辑:Lxin 制作:Lxin BGM 片头音乐: 加藤達也 - LOVE POWER 插曲: 大嶽香子 - GIN TONIC ~オヤジ~ 片尾音乐: あいみょん - スケッチ ——关于我们—— 人在金融圈,学在商学院,努力破圈子,广纳搞钱搭子~ 认知有壁垒,信息有茧房。节目中的所有观点是我们日常的思考,嘉宾和我们的投资、创业、副业…..等等搞钱建议仅代表个人,大家仅作参考哦~也欢迎交流

111分钟
1k+
4个月前
乌米粢饭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