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来自于「CBG 长庚生技 」在2023年1月11日 Youtube 上发布的视频 * 原视频链接:https://youtu.be/TmqGfM9-Ro0 杨定一博士分享关于大家阅读《疗愈的饮食与断食》后的提问QA36: 本集重點節錄: 1.膽固醇是症狀表現,並不是疾病的來源,導致疾病來源是錯誤的飲食型態和細胞氧化發炎。 2.血液中膽固醇的來源:飲食佔20%,肝臟產生佔80%。 3.種籽提煉的油對血管的傷害比奶油(飽和油)還大許多,因為種籽油omega-6含量高容易讓身體發炎。 4.現代人的飲食失衡omega-6:omega-3約為13-16:1,建議調整為4:1。 5.椰子油約90%是飽和脂肪,60-70%是中鏈脂肪,並富含月桂酸(母乳中的成分),營養價值很高。 6.透過妥當的飲食、運動、情緒壓力的管理,減輕身體發炎,才是從問題的根源解決。
音频来自于「风潮音乐心灵课程」官方频道在 2019年11月3日 杨定一博士的视频。 * Q1. 談淨化呼吸法 I 延伸練習:【重生:淨化呼吸法】 * Q2. 談強迫症與憂鬱症等情緒創傷 原视频链接: https://youtu.be/OA36K46h3Sg * 感谢杨定一博士分享的内容 * 感谢视频制作团队的分享 * 感谢你们的收听 —— 🤸 关于「炑星迹 I 健康」 健康观念的转变还需要很多善知识的分享,把一些对我们有启发的音频或者视频降噪处理放到这里,让大家有机会能听到更多的声音和健康理念。 所以,有了新的「炑星迹 I 健康」。 🙏 关于「炑星迹 I 佛学」 这里是我们有受益的一些开示,也分享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和成长。 🧘 关于「炑星迹 I 冥想」 我们自己在听什么冥想音频,就会放到这里,Cen 也会录制一些她的冥想引导音频,希望也对大家有所助益。 ☀️ 关于「炑星迹」 灵性成长 I 参究自我 I 动态修行 I 有意识饮食 I 创业理念 —— 🪐 关于「炑星迹」 「炑星迹」,炑是mù,意思是「火炽燃烧」,象征着光,我们希望再微弱的光也可以穿越星际。 Hi,大家好,我们是「炑星迹」主理人 Rio 和 Cen,我们用修行的方式生活,以臣服的心态创业。我们相信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相信每个人内心的自性和慈悲。 我们有一档小小的播客「炑星迹」记录和分享我们身心灵的成长,还有一家小小的香氛手作店在舟山,希望继续以声音、视频、产品或者空间等不同的载体传递我们的理念。 🥳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和我们做朋友! —— ☀️「Rio 和 Cen 推荐你可以听」 * E81 参究自我 I 为什么我们这两个年轻人要学佛? * E80 动态修行 I 你的念头就是你的世界 * E79 动态修行 I 信息背后的信息,你看见了吗? * E68 读书 I 《人慈》: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 E55 参究自我 I 找到我们内心的根 —— 也很感谢我们的录制和剪辑,感谢大家留言鼓励或打赏,支持我们继续创作。也很欢迎去我们的公众号【炑星迹】或者【炑星迹 I 修行】看看。【炑星迹】公众号上有我们的手作小店可以自助下单,小红书 和 B站 会有 Cen 拍照的照片和视频,记录一些我们的生活体悟,感谢大家一路同行。
音频来自于「大爱电视」官方频道在 2019年5月6日对于杨定一博士的视频。 原视频链接:https://youtu.be/13nlvWrgs0E 杨定一博士分享《好睡》的内容: 每天一定要睡滿8小時才夠?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提出, 依照年齡,每個人需要的時間不一,不一定都要睡足8小時。 睡得夠不夠,以自己感覺有沒有睡飽、獲得充足的休息,才是關鍵。 楊定一博士從科學、醫學、心理學、歷史和哲學出發, 徹底推翻現代人對睡眠的認知, 並首度分享他個人多年的親身經歷、觀察與實務經驗, 告訴大家如何輕鬆面對失眠。 透過在生活中隨時可做的19種練習, 小睡 、伸懶腰、打哈欠、呼吸、飲食、曬太陽、運動、環境等, 讓生活回復平衡,自然而然找回最好的療癒──好睡。 * 感恩杨定一博士的分享 * 感恩拍摄制作视频的每一个人 * 感恩你的收听
音频来自于「洛桑加参医生」官方频道在2023年5月15日分享的视频: 预防疾病从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心灵是最好的预防科学 * 原视频链接:https://youtu.be/gHWwoA_AI38 * 感谢洛桑加参医生的分享 * 感谢视频制作团队的分享 * 感谢你们的收听
音频来自于「CBG 长庚生技 」在2023年1月18日 Youtube 上发布的视频。 杨定一博士分享关于大家阅读《疗愈的饮食与断食》后的提问QA37: 原视频链接:https://youtu.be/RlwwJou2CSo 欢迎大家看原视频学习。 本集重點節錄: 1.阿茲海默症又稱大腦的糖尿病,採用高脂低醣的飲食方式,幫助降低發炎、恢復頭腦損傷或退化、胰島素阻抗並預防阿茲海默症的發生。 2.成人腦消耗的能量佔身體所需的總熱量的20%,醣不是唯一的熱量來源,也可以用生酮(脂肪)。 3.身體可以靈活的運用醣或脂肪當燃料,緊急時用醣而平常運用最有效率的燃料:脂肪。 感谢杨定一博士分享的内容 感谢视频制作团队的分享 感谢你们的收听
音频来自于「洛桑加参医生」官方频道在2022年4月22日分享的视频: 如何化解和面对各种关系中尖酸刻薄的言语,让自己不受伤害。 * 感谢洛桑加参医生的分享 * 感谢视频制作团队的分享 * 感谢你们的收听
音频来自于「常常好食GoodFood」官方频道邀请「洛桑加参医生」在2021年6月1日分享的视频: 腦疲勞是現代人很普遍的問題,不僅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還可能會造成代謝症候群,產生高血壓、糖尿病,當這些慢性發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會引發癌症。這次由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來告訴我們,如何預防腦疲勞,幫大腦抗發炎、抗氧化! 感谢洛桑加参医生的分享 感谢视频制作团队的分享 感谢你们的收听
音频来自于「CBG 长庚生技 」在2016年9月6日 Youtube 上发布的视频。 博士分享了关于《真原医》书中关于饮食金字塔的部分内容,以及日常我们过去错误的饮食观念。 原视频链接:https://youtu.be/5SEgad-GDus 感谢杨定一博士分享的内容 感谢视频制作团队的分享 感谢你们的收听
音频来自于「CBG 长庚生技 」在 2022年10月2日 Youtube 上发布的视频。 在【療癒的飲食與斷食】的書中從胰島素阻抗、低醣飲食、好的飽和脂肪、代謝靈活性、腸道健康、減輕過敏等一路講到斷食。楊博士在這集問答中,將幫我們用幾句話,勾出一個主要的重點,幫大家隨時守住健康。 楊定一博士:恢復代謝靈活性,吃好吃飽是關鍵,用高熱量密度和高營養密度的飲食找回健康-療癒的飲食與斷食QA(20) -本集重點節錄 1.吃好吃飽,採用效率最高、刺激胰島素分泌最少的脂肪,當做主要熱量來源。 2.採用低醣、低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高纖維富含植化素蔬菜、 高脂肪,為飲食比例的主要原則。 3.間歇性斷食有足夠的時間不吃,身體細胞會啟動自噬作用(清理、回收)。 4.提升免疫力的方法:透過飲食、運動、水、呼吸、念頭、習慣的改變,找回代謝靈活性恢復健康。 5.要懂得自己的體質、避開過敏的來源,拿自己來實驗找到屬於最適合自己的飲食法。 原视频链接:https://youtu.be/vCsyGSOBHXs 大家也可以直接收看原视频学习哦 感谢杨定一博士分享的内容 感谢视频制作团队的分享 感谢你们的收听
这期音频来自于 「CBG 长庚生技 」在2022年9月14日 Youtube 上发布的视频。 杨定一博士分享关于大家阅读《疗愈的饮食与断食》后的提问QA15: 開始飲食調整後頭腦變清楚,體會到身體負擔變少,連心情也變好,是否跟恢復代謝靈活性有關呢? 本集重點節錄: -酮態:低醣、高脂肪,讓身體也能採用另一個代謝途徑。 -頭腦和肌肉用酮體當燃料,反而更有效率,也能提升代謝的靈活性。 -脂肪對情緒有緩衝、安定的作用。 -飲食習氣要更新,心態上對樣樣都保有靈活性。 原视频链接:https://youtu.be/xGDppsvnQS4 大家也可以直接去原视频学习哦。 ___ 感谢杨定一博士分享的内容 感谢视频制作团队的分享 感谢你们的收听
这期音频来自于 「CBG 长庚生技 」在 2023年2月8日 Youtube 上发布的视频。 杨定一博士分享关于大家阅读《疗愈的饮食与断食》后的提问 QA44: 「你在書中鼓勵一般健康的人在調整飲食過程中,直接吃完整的蔬菜要比喝蔬菜汁更有幫助。關於喝蔬菜汁與直接吃完整的生鮮蔬菜,這兩者對身體的幫助,再幫我們多分享一些。」 楊定一:蔬菜汁有豐富的植化素和活酵素,帶入大量營養修復身心,日常則以新鮮蔬菜為主的高脂低醣飲食穩定代謝和抗發炎體質的基礎 原视频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s0lvZsWQqk&list=PLJR-UEbjy5q5sLYafOpG2ANQRY3Zs3GA4&index=7 大家也可以直接去原视频学习哦。 ——— 本集重點節錄: 1.慢性病或癌症的朋友可採用大量的蔬菜打成汁,含大量的植化素和活酵素,可為身體帶來大整頓重新設定平衡。 2.間歇性斷食和生酮飲食的朋友,為了不破壞酮態和自噬作用,則是喝水加點鹽、綠茶,補充微量元素即可。 3.飲食不均衡、過度加工精製,會造成腸道微生物群失衡而導致發炎,相反的也可能是腸道發炎造出腸道微生態失衡,兩面一體互相影響。 4.現今的水果偏甜,不宜攝取過多,最好是整顆連皮一起吃。 5.用最高熱量密度的飲食-高脂;最低熱量密度的飲食-纖維。
这期音频来自于 「CBG 长庚生技 」在2022年10月19日 Youtube 上发布的视频。 原视频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920XuuhaMI 大家也可以观看原视频链接学习。 杨定一博士分享关于大家阅读《疗愈的饮食与断食》后的提问 QA39: 你知道人體腸道中的微生物是如何透過「腸-腦軸線」影響健康的嗎?原來我們只要懂得用大量新鮮蔬菜培養腸道好菌,讓腸道健康,大腦跟著健康,心情也會跟著快樂起來。 1.腸道微生物菌相或微生物基因體,和肥胖、代謝、消化、情緒、個性、神經退化疾病等,兩者可以互相預測。 2.腸道菌受遺傳/基因影響約占1/3,受環境、習慣、心情影響約占2/3。 3.對飲食的過敏可以區分為: 飲食過敏:會導致免疫系統產生急性反應,嚴重的過敏可能導致休克。 飲食不耐症:對飲食不適應,有消化困難吃完感覺不舒服。 4.面對導致不適應的飲食(WOW): withdraw退出、observe觀察、work back in重新帶回。 5.威脅人類生存的三個「I」: Infection 感染,injury 受傷,inflammation 發炎,現代人主要是面對inflammation發炎的問題(老化、腸漏症、神經、情緒等),可透過培養腸道好菌達到抗發炎,重新找回健康。 —— 感谢杨定一博士分享的内容 感谢视频制作团队的分享 感谢你们的收听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