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3030位朋友,你们好呀啊~主播可颂再次上线(真心希望我3月的更新频率可以高一点,一周2更!) 预约可颂1v1x心理咨询,请添加工作微信【mindwandering2024】,备注【心理咨询】。 00:00 可颂开放1V1心理咨询服务(已积累50小时付费1V1咨询经验),本期主题为分享自身接受心理咨询的感悟。“我从和咨询师的对话中带走了什么” 01:07 咨询师也需要心理咨询:可颂坦言自己作为咨询师,仍需要个人体验和专业督导,强调「咨询师能带来访者走多远,取决于自己走多远」。 01:41 身心维稳的日常:分享清晨调理身体的仪式(八段锦、肩颈拉伸、黄芪苹果水),强调「身弱心强者,身体是基石」。 03:04 行动力背后的创伤:剖析「行动力强」的隐藏代价——效率暴政、停不下的赚钱与自我提升,身体被迫按下暂停键。 06:32 与金钱的复杂关系:因母亲抢红包触发匮乏感,觉察到「赚钱能力」与自我价值绑定,却伴随身体预警,像极了母亲的健康透支。 10:36 童年的未完成课题:寄宿经历导致过度独立,渴望被看见却逃避夸赞。行为模式如「用焦虑诉说换理解」,本质是索求童年缺失的镜映回应。 15:49 为何重复痛苦?神经科学视角:大脑对未闭合的创伤回路会不断重演,试图改写结局(如赚钱辛苦是潜意识等待父母说「你真的很不容易」)。 19:21 三步与创伤和解: 1️⃣ 暂停 :在情绪爆发时问「此刻发生了什么?这让我想起过去的哪个时刻?」 2️⃣ 分化 :将过去的委屈锁定在「那时那事」,不泛化到当下。 3️⃣ 哺育 :用童年渴望的方式对待自己(如疲惫时先泡澡,而非硬撑工作)。 21:25 具象化疗愈法: * 将童年照片放在手机壳背面,提醒「现在的你已能保护过去的自己」。 * 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自己,切断代际创伤传递。问问自己“小时候的你在当下期待被如何对待?” * 成为妈妈的选择:用小时候我渴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对待我自己。 23:26 挑战核心信念: 写下「只有我______,才有价值」,追问「这是真的吗?」通过新体验建立新神经回路(如「停下来,天不会塌」)。 「如果你也在‘必须优秀才配活’的循环里挣扎,不妨试试把童年照片塞进手机壳——或许那个小小的你,正等着现在的你说一句:‘别怕,这次换我罩着你。’」 预约可颂1v1x心理咨询,请添加工作微信【mindwandering2024】,备注【心理咨询】。 以上,感谢大家的收听和评论,我们下期再见吧~!
Hi 2993位朋友,你们好呀~ 可颂开放1V1心理咨询,如果你想找个人聊聊,请添加微信【mindwandering2024】,请务必备注【心理咨询】。 00:00 - 01:27 | 开场与主题引入 提出疑问:为何70%的“常规思考者”行动力强,而“多向思考者”易陷入内耗? 01:27 - 03:43 | 感官敏感:高敏感的“出厂设置” 感官过载:五感过度清醒,易因环境刺激(如温度、声音、光线)感到不适。 联觉体验:感官相互激活(如咬苹果的声音引发触觉不适),但利于记忆关联。 金句:“我们的大脑构造不同,感官过度发达既是疲惫之源,也是超越常人的体验。” 03:43 - 07:02 | 高敏感者的生存指南 建议1:减少密集社交,避免能量混乱(例:用“水盆净化磁场”)。 建议2:远离负能量者,多接触孩子或自然(生物学依据:共享核氨酸)。 金句: “能量会通过皮肤传染,选择干净的磁场,就是选择保护自己。” 07:02 - 14:09 | 思维差异:树状思维 vs. 线性思维 树状思维特点:发散性强、易复杂化问题、需多线程任务激活大脑。 应对方法:用思维导图梳理逻辑,主动暂停并追问“最初目标”。 金句: “大脑像磨盘,需要复杂谷物喂养,而非简单重复。” 14:09 - 22:18 | 创造力与行动建议 三步激活创造力: 1. 默默启动项目,屏蔽外界评判; 2. 行动后收集反馈; 3. 持续迭代。 金句: “创造力不是工作,是给大脑喂食‘精神食粮’。” 22:18 - 30:07 | 人际关系与课题分离 关键模型:环境→行为→能力→价值观→身份认同。 避免逻辑跳跃:行为≠身份(如“没做好事”≠“我不行”)。 金句: “行为是行为,身份是身份。分不清它们,等于给自己套上枷锁。” 30:07 - END | 结尾与福利 - 可颂开放心理咨询服务(请添加微信【mindwandering2024】备注“心理咨询”),订阅量达3000时抽奖赠书。
Hi,2962位听众朋友们,我终于回来啦!抱歉抱歉,最近业余时间都忙于1V1的心理咨询,播客史无前例半个多月没有更新,我会改的(I promise!) 咨询可颂1V1心理咨询,请添加可颂工作微信【mindwandering2024】, 请备注【心理咨询】 今天这一期是关于“深度关系中的自我重塑与女性友谊探索 ”,欢迎大家的收听! ✨ 金句提炼 1.“旧模式是习惯,不是宿命;改变行为,不等于背叛自己。” 2. “他人身上的光,是你身体里另一个自己的召唤。” 3. “自我是动词——流动,才有生命。” 00:00 - 01:21|从确信到谦逊:心理咨询师的身份碰撞 关键词:公众表达、内耗、情感共鸣、焦虑 01:45 - 06:12|初恋创伤如何影响女性友谊? 关键词:初恋创伤、回避倾向、自我价值动摇 因初恋被贬低的经历,潜藏“被比较”的恐惧,导致对女性友谊若即若离的回避模式:“渴望亲密”与“害怕失去自我”的矛盾。 06:12 - 10:15|行为模式的三大根源 关键词:恐惧、自我否定、资源交换 行为背后的信念: 1. 创伤内化:早年经历引发“被评判”的羞耻感。 2. 理想样本缺失:缺乏深度女性友谊的参照模板。 3. 价值感失衡:朋友的光芒激活潜意识中的竞争焦虑。 10:15 - 17:35|打破旧模式的三个方法 关键词:神经通路、心理咨询、AI工具 理性策略: 1. 建立新神经通路:如《原子习惯》中的“正向指令”,用微小行动替代否定思维。 2. 心理咨询的镜像作用:在安全关系中体验“反驳不被否定”的自由。 3. AI对话的启发:将他人优点视为“成长资源”而非威胁(如模仿的正当性)。 17:35 - 23:14|实操:如何从“恐惧”到“流动”? 关键词:模仿、独特性、身份与行动 四步信念重塑: 1. 将他人优点看作“重新养育自己的资源”(海绵思维)。 2. 区分行动(可改变)与身份(需缓慢生长)。 3. 承认“旧模式≠真实自我”,改变行为≠背叛价值观。 4. 通过“找优点日记”和感恩练习,建立健康的自我价值感。 23:14 - 31:31|终极心法:让自我成为动词 关键词:流动、爱自己、人生实验 可颂的实践: 将焦虑视为“渴望的信号”(如因朋友漂亮而触发自我整理)。 用“是否补充能量”检验行动,而非追求完美结果。 以上,感谢大家的收听!
Hi,2884位朋友你们好呀! 我是你们的主播可颂,也是一位成长中的心理咨询师。 预约可颂1V1心理咨询,请添加微信【mindwandering2024】,备注“心理咨询”。(加听友群,备注“听友”) 今天这期我想大部分朋友都正在家里和家人团聚吧,在新春佳节聊“创伤”这个略显沉重的话题是不是不合时宜?但其实我内心毫无怀疑,我反而认为这是绝佳时机去聊聊“房间里的大象”,去追溯我们的来路和童年生命故事。我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为需要的朋友提供一点关怀。祝大家新年快乐! 你会听到: * 如何判断我正在经历创伤闪回?没有外部明确的威胁和压力源,但是也一直都处于惊恐、害怕、恐惧的状态。 * 大脑处理信息和体验是有顺序性的。 * 当你处在平静状态时,你就能使用大脑最智慧的那个区域(大脑皮质)进行表达和创造。当你感觉受到威胁的时候,大脑皮质系统就会失去主导性。 * 渴望归属感的人,却没有相应的神经生物基础能让她找到真正需要的东西。 * 归属感和被爱,是人类的核心体验。如果你从没有被爱过,负责爱的神经网络就不发达。 * “你爱别人方式,源自你被爱的方式。” * 基因本身不会改变,但是基因可以被开启和关闭。 Step 1: 管理情绪闪回(对我来说比较有用的:告诉自己经历闪回、当前是安全的、安慰自己内在小孩、闪回会过去的、回到身体里进行肌肉放松、不要相信极端化和灾难化的思维) Step 2: 缩减内在批判的声音(完美主义不可取、批判内在批判者、可能不是你的声音,而是你的父母和老师的声音、写感恩日记等替换掉负面的思维) Step 3: 缩减外在批判的声音(保持物理距离,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Step 4: 情绪疗愈的4个工具(学会愤怒、哭泣、用语言来宣泄) * 如何装满我们的奖赏桶?——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人际关系、然后是节律,而不是高糖食物. * 你希望一个人更有爱,那就你需要做的是:更多爱Ta。 * 了解别人“经历了什么,而不是他们出了什么问题”. 时间戳: 00:00 - 开场介绍 播客主播可颂提到今天聊的主题是创伤,尤其是童年创伤和代际创伤。强调这是一个值得讨论但常被回避的话题,旨在为需要的朋友提供关怀。 01:12 - 奥普拉的信 可颂分享奥普拉写给母亲的信,讲述如何通过宽恕来治愈创伤,强调“宽恕就是不再希望过去可能会有所不同”。 06:23 - 何为创伤? 可颂通过当前的情绪表现(如焦虑、抑郁、过度自我怀疑)来判断是否有童年创伤,创伤可以通过负面情绪和紧张状态表现。 10:19 - 创伤如何影响大脑? 讲解大脑发育的顺序以及创伤如何改变大脑的结构,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创伤的影响尤为深远。 创伤可能激活情感中心(杏仁核),抑制理性思考(前额叶),从而导致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失调。 22:35 - 代际创伤 讨论创伤如何代际传递,影响情感模式和行为。创伤的代际传递不仅体现在基因上,也通过家庭信念和行为模式传递。 重点:理解并改变这种代际创伤的传递,打破不健康的情感模式。 25:46 - 复原力和创伤的疗愈 可颂提到复原力的概念,创伤经历虽然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意识、选择和行为的调整来促进复原和疗愈。 重点:创伤后的智慧不仅塑造了过去,也为未来的成长提供力量。 28:02 - 如何进行自我疗愈? 可颂分享自我疗愈的一些步骤,包括通过语言调节情绪,帮助大脑进入理性思考状态,以及通过感官回归现实。 重点:语言和五感的描述能够帮助自己从创伤的闪回中恢复,调整呼吸和身体反应帮助重建安全感。 34:20 - 人际关系的支持 情感支持系统在创伤疗愈中的重要性,尤其是亲密关系和社会关系。健康的关系能够为创伤疗愈提供强大的支持。 重点:通过深度的情感联系,创伤可以逐步转化为力量。 37:56 - 创伤疗愈的最终目标 创伤经历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建立新的健康模式来重新定义自我,并逐步修复创伤带来的影响。 重点:疗愈的过程是自我发现和重建的过程,通过持续的实践和新的关系体验,创伤能够转化为成长的力量。 以上,祝大家新年快乐!
Hi 2851位朋友,你们好呀! 我是你们的主播可颂,同时我也是一名成长中的心理咨询师。 预约可颂1V1心理咨询,请添加微信【mindwandering2024】, 备注“心理咨询”。(加听友群,备注“听友”) 今天这一期延续Vol 98:Vol 98 一直行动一直爽,循环在幸福的心流里 依然从生物学、脑神经科学、进化理论和成人学习发展理论,并结合我个人的实践体验来聊聊: 当我们从学校毕业之后,想要从零开始学习全新领域的知识,在认知和情绪上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你会听到】: 00:00-02:27 * 主题引入:我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与内容创作者,分享对成长和心理健康的见解。讨论成年后如何持续学习和塑造自己(reinvent myself)。 02:27-03:57 * 情绪与生产力:积极情绪提升生产力的关键。引用《Feel Good Productivity》的观点:高效的秘密在于快乐,而非自律。 良好情绪能帮助人更快进入心流状态。 03:57-05:23 * 积极自我对话的重要性:核心观点:消极话语的影响需要三句积极话语才能中和(积极比率3:1)。 主动选择积极表达有助于大脑释放多巴胺,强化正向情绪。 05:51-08:08 * 感恩练习:通过感恩练习纠正大脑的消极偏好。 方法:每天记录至少10件感恩的事情,即使是微小细节。 持续练习可以增强情绪韧性和心理弹性。 08:08-10:41 * 正念练习:单点正念:专注于一个点(音乐、绘画等)。 开放感知冥想:观察念头的流动而不评判。 身体扫描:帮助觉察身心状态,处理深层情绪。 10:41-14:48 * 恐惧的转化:恐惧的下一秒可以是心流。 方法:感知恐惧的身体信号(如胃部发凉、手心出汗)。 改变语言系统:“因为害怕,所以去做。” 运用恐惧的能量集中注意力,并看作挑战而非威胁。 15:47-18:44 * 能量管理新思路:能量分层理论:“突破疲劳上限,开启新能量。” 在低谷期时:做有挑战性的事情,而非简单安慰。 提前准备“能量包清单”:记录既困难又充电的活动(如运动、阅读、对话)。 18:44-19:43 * 总结:面对负面情绪、疲惫时,记住正向循环的重要性。 关键理念:学会管理情绪。 将恐惧转化为动力。 突破疲劳上限,开发潜在能量储备。 【我个人最大的takeaways】: * 你需要3句积极自我对话来瓦解1句消极对话带来的负面情绪。(积极比率 3:1)所以不要说自己的坏话! * 我们可以像驯化算法一样驯化大脑,前提是你的要主动“向左滑,想右滑” * 消极念头转化为消极情绪,只需要1毫秒。 * 学会把恐惧看做是一个需要应对的挑战,而不是需要避免的威胁。 * 你可以选择:恐惧的下一秒是心流。 * 精力管理的新思路:能量是分层的,突破某个“疲劳”的上限后,新的能量就被开采出来了。 以上,祝大家新年快乐!预约可颂1V1心理咨询,请添加微信【mindwandering2024】, 备注“心理咨询”。(加听友群,备注“听友”) 我们下期见!!
Hi,2826位朋友们,你们好呀!抱歉主播可颂消失了将近一周,因为最近心理咨询师可颂一直活跃在线下,是的,我已经正式开始接心理咨询的来访啦, 如果你有个人成长、自我探索、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等困扰,想要找个人聊聊, 可以添加我的工作微信【mindwandering2024】,备注【心理咨询】 如果你想要加入听友群,请备注【听友】。 1. 00:00 - 可颂开放1V1心理咨询服务 2. 00:45 - 输出欲望下降原因,强调创作表达的重要性 3. 01:48 - 思维输入和输出的比例(1:1:1),强调深度思考的必要性 4. 02:30 - 探讨负面情绪的来源以及如何保持高能量循环 5. 03:10 - 幸福的三个层次:分析幸福的定义并聚焦于心流状态 6. 04:01 - 内在驱动力:分享如何找到内在驱动力以及个人成长的过程 增强行动力、叠加驱动力、增强幸福感的实操方法: 04:58 -列出25项兴趣清单,寻找交集并叠加 06:34 - 通过交集识别内在驱动力,并进入心流状态 09:18 - 每日投入时间:推荐每天15%-20%的时间投入到感兴趣的领域11:05 - 强调学习时用故事和叙事的方式来增强记忆 12:11 - 学习专业术语,帮助深化理解 14:03 学习过程中及时分享,激发更多的多巴胺,促进记忆转化 1. 15:22 每天留出2小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以保持掌控感 2. 16:37 如何确保自己在做感兴趣的事情时保持心流状态 3. 23:03 负面情绪管理:如何用行动来打破负面情绪的螺旋 4. 24:36 成长型思维:讲解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的差异 5. 26:12 成就拆解:通过回顾成就,培养成长型思维 6. 28:15 预告下期:提到下期会讨论情绪管理、恐惧与身体极限问题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几个新知: * 两小时自主时间,助力我们获得掌控感。 * 进步与精进本身就能刺激多巴胺分泌。 * To-do list不仅是任务清单,更是大脑的优先级指南。 * 当情绪低落时,做一件困难的事情,提醒自己依然有掌控感。 * 成就拆解可以帮助培养成长型思维。 * 当任务过于简单时,大脑不会专注,找挑战与技能的平衡点。 * 专业术语是大脑思维的锚点,帮助形成深刻记忆。 * 开列清单,寻找25项事情之间的交集,叠加动力和兴趣。 * 注意力是有限资源。“每天早上起来先去吃最丑的青蛙”。 以上,谢谢大家的收听,祝我们都能找到身心脑的平衡点,让自己循环在幸福的心流里。
Hi 2793位朋友,你们好呀~ 今天这期是来自可颂的自我觉察,掏心掏肺的分享!希望对在亲密关系和深度关系中对“冲突”和“相互攻击”有困惑的朋友有一些帮助! 可颂1V1心理咨询,请添加可颂工作微信【mindwandering2024】,请务必备注心理咨询。 你会听到: ❓❓当伴侣表达反对或否定时,我们内心将这种反对解读为一种攻击,很容易觉得他/她是在否定我们的价值、我们的想法,或者我们的能力: 🧠我们可能在当下会产生以下感受:愤怒,委屈,无力,自我怀疑 “他是不是不支持我了?” “我的需求是不是不被重视?” 📚当我们感到伴侣的否定像是攻击时,实际上是因为我们的内心触发了以下心理机制: 1️⃣否定被解读为“个人价值的威胁” 2️⃣关系中的否定触发了“过去的伤痛” 3️⃣否定威胁了“对未来的掌控感” 另外还聊了聊: 📚“非攻击性的表达”对我们来说为何如何陌生,以至于默认“攻击性表达”是唯一有效的途径。 📚 当我们感到“内心的失去”时,我们实际是失去了自己对未来的理想化想象和情感投射。 📚 消费决策对于追求自由,边界清晰的个体来说,代表了自主性和掌控感 📚 家庭关系、伴侣关系中,两个人消费观念不同出现冲突,应该如何应对? 以上,shownotes写简单点吧,大家听内容吧,晚安!
Hi 2772位朋友你们好呀~! 新一期的Food for Mind 又来了!关于多巴胺上瘾的话题会分为上、下两期哦。 或许你也有这些问题: 1. 人为什么会对事物和行为上瘾? 2. 人为什么在上瘾后难以停下来? 3. 我真的这么不自律这么没用吗,成年后也依然会对XX(电子游戏、垃圾食品等)上瘾? 4. 戒断成瘾行为的过程为何如此痛苦!? 5. 越上瘾越不快乐,我们还有救吗? 6. 我是一个工作狂,我为什么停不下来? 今天这期分享你会听到: * 我们因为稀缺而生存,我们不是因为丰盛而生存。 * 多巴胺不仅是快乐因子,更是动机预期因子,行动因子,生存因子。 * “痛并快乐着”的生物学机制:令人不快或具有负面性质的刺激,也可能引发多巴胺的释放。 * 痛苦与愉悦共用神经通路:研究发现,愉悦和痛苦的体验在大脑中部分共享神经网络。 * 人类大脑进化是朝稀缺,不易获得多巴胺方向发展,但是现代社会是相反的。 * 大脑要在愉悦和痛苦之间保持稳态,多巴胺过多导致大脑也会产生过多的痛苦去平衡。 我的启发: * 幸福感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我们对幸福和痛苦的感知更多取决于当前状态与过去体验或未来期望之间的对比。 * 适应性与“快乐的适应”。不断追求外在的刺激和物质享受可能无法带来持久的幸福感。 * “痛并快乐着”,所以我们要勇于尝试新奇事物,小范围快速失败,这样能刺激多巴胺分泌! * 我们要对自己和他人的成瘾行为保持同情,而不是过度苛刻。 * 管理日常压力源和压力水平的重要性: 4 Stressors: HALT: hungry, angry, lonely, tired. 可颂的自我介绍:成长中的心理咨询师,围绕身心健康内容创作者。 1V1心理咨询,添加可颂工作号微信【mindwandering2024】,备注心理咨询。
Hi 2749位朋友👭你们好呀~ 今天这期来分享如何通过创意写作➕制作愿景板(vision board)开启高能量的一年! / 🤍可颂1V1心理咨询,请添加微信【mindwandering2024】,备注 心理咨询。 🎧加入听友群,同一微信,请备注 听友群。
Hi 2743位朋友,你们好呀! 今天这期居然有时间戳! 1:16 本期重点词:情感安住 1:40 你有没有想要逃离当下,想要逃离当下痛苦的体验? 2:46 我们常有的逃避方式:转移注意力;否认(好胜心强、自尊心强的人常选择的方式) 3:45 gut feeling: 难道潜意识就躲藏在我们的肠胃? 5:25 “与无法安住的情绪待在一起”——就算没做什么,但是没有逃走 6:22 我作为咨询师会怎么做:穿上来访者的鞋子 6:42 我怕狗的故事,“恐惧从来不会被战胜” 8:17 “没关系,我跟你一起走” ,我和恐惧的关系开始变得不同 9:20 在关系支持系统中寻找这个“和你一起走过恐惧”的人 10:10 创伤的形成:当我小小的时候,大大的痛苦没有人懂 10:30 为什么很多父母不能成为我们情感的避难所? 11:55 咨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有我和你一起承担痛苦,一起重燃希望” 13:01 “走进黑暗,并且不是一个人走进,那么你就有了不同的选择” 13:39 可颂1v1 心理咨询服务 添加可颂微信【mindwandering2024】,请务必备注【心理咨询】 祝大家周末愉快!
Hi 2704位朋友,你们好呀! 2025年新年快乐,这是可颂新年要尝试(也是挑战)的一个新栏目,我把它命名为:Food for Mind, 给大脑吃点好的。 我会在播客里将当天看到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好内容,分享给大家,也希望为大家的日常充电蓄能,让我们一起做彼此的充电宝吧! 今天这一期来自油管的一个1500w播放视频,超高点赞和好评。我花了3天时间看完了2个小时全英文对话,并总结出我认为精华的部分,来和大家分享。 油管链接如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CW2NHbWNwA&t=3582s B站有中字版本,搜索:哈佛神经学家,你的思维正在改变你的身体! 你会听到: * 少吃运动还不瘦,你减肥的罪魁祸首可能是皮质醇! * 备考汇报压力好大扛不住,你可能需要马上去运动! * 想象自己进行力量训练,真的能长肌肉? * 领导发脾气我总是被影响,是我内核不稳吗?不,这只能说明你的生存本能很完善~ * 皮肤干燥、过敏居然会是情绪问题引起的?皮肤既是身体的屏障,也是情绪与生理状态的反映。 * 亲吻、拥抱等亲密行为还能调节女性的生理期? * 为什么说和心爱的人一起睡觉是身心大补,原始祖先告诉你答案! * 如果你失眠了,到底是平躺着睡比较好还是侧着睡比较好? * 下次遇到大挑战别跑,大声说:大脑,我要给你做整容手术啦! * 如何重塑大脑神经回路,尝试这4步: Spot the pattern (已经赢了50%) Check the belief check decision-consequences deliverable practice * 新年很适合做的事情:电子排毒、信息瘦身 * 没什么我们天然喜欢美?美真的这么重要吗?原始人祖先告诉你:当你欣赏美时,你的大脑会说:我很安全,而不是进入fight or flight 模式。 以上,希望大家喜欢! 可颂心理咨询,请微信添加【mindwandering2024】, 请务必备注【心理咨询】
Hi 2693位朋友,你们好呀! 今天这期是2024年终特辑,关于面对“信息过载”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焦虑,在过去一年里我通过摸爬滚打和亲身实践总结出来的心得和方法论! 先摆“焦虑”,看看有没有戳中你: 焦虑1:太多的信息都想看,无意识成为标题党的奴隶 焦虑2: 感觉信息流推着自己走,大脑为算法打工 焦虑3:想输入的东西太多太杂,不成体系乱七八糟 焦虑4:FOMO, 就怕错过重要信息 焦虑5:碎片化信息真的不能看吗?如何整合碎片化信息?我好像有数字囤积症! 焦虑6:输入了那么多,我又学到了什么?感觉没啥用 方法论和实践心得分享: 焦虑1:太多的信息都想看,无意识成为标题党的奴隶 * 筛选信息源头(靠谱渠道、穿越时间周期的深度内容、长期follow优质博主) * 阅读选书:设置阅读主题,按照大板块进行系统输入;并用OKR将一年的目标拆解到每个季度和每个月 * 将信息密度和输入时间进行高效匹配 * 二八原则:建设自己的信息输入神经系统网络和专家系统,20%的部分将信息筛选的决策进行外包 * 第一性原理找最源头的信息源头,不迷信二道贩子以及任何解读和评论 * 如何找到最新且有价值的信息?顺序:人、事、网、书 焦虑2: 感觉信息流推着自己走,大脑为算法打工 * 不被算法驯化,筛选特别关注 * 驯化你的算法,尤其在审美、消费决策上,让算法将世界上的好东西好品味送到你的指尖 焦虑3:想输入的东西太多太杂,不成体系乱七八糟 * 合并同类项,找共性。 * 不要强行删减,“好奇心是美妙的触角,三分钟热度有3分钟的收获” * 分阶段学习:Q1、Q2、Q3、Q4 * 未来通才可能比专才更吃香,“不坚持”是在提高你后半生的匹配质量。 焦虑4:FOMO就怕错过重要信息 * 有限的时间你只能成为有限的人,承认这一点。 * 你不需要获取任何一条信息来存活,也没有任何一条特定的信息真的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 * 世界越快,我要越慢。 * 你比信息更重要。你是主体,信息洪流只是背景,不要让信息喧宾夺主。 焦虑5:碎片化信息真的不能看吗?如何整合碎片化信息?我好像有数字囤积症! * 推荐两个工具:cubox+flomo, 前者进行碎片收集,找时间集中进行阅读、提取重点信息写进笔记中 * 将信息转化为知识,转化为行动、创作、个人风格的表达和传播。 焦虑6:输入了那么多,我又学到了什么?感觉没啥用 * 黄金原则:《14堂人生创意课》,输入、思考、输出比例:1:1:1 * 有效思考方式是什么?预留大脑一些空白无聊时间,让默认神经网络发挥作用 * 知行合一,知道一点,做到一点。这比你知道十点,做不到一点更关键。 * 开始行动的秘诀:邓亚萍《心力》,先上场无脑挥拍100下。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很多干货很多实践真实体验,希望有帮助到大家。 / 另外,想要预约可颂心理咨询,请添加微信【mindwandering2024】,请务必备注【心理咨询】。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