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Crossing
关注科技、互联网、AI 的播客

Album
主播:
Koji、Ronghui
出版方:
Koji
订阅数:
5.9万
集数:
83
最近更新:
5天前
播客简介...
AI 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改变,我们在「十字路口」关注变革与机会,寻找、访谈和凝聚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和他们一起,探索和拥抱新变化、新的可能性。 「十字路口」是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一个比喻,形容它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伟大的产品往往诞生在这里。
十字路口Crossing的创作者...
十字路口Crossing的节目...

年中盘点2025硅谷科技大事件 | 对谈Fusion Fund张璐:社区驱动创新,人才争夺,VC转型,美股IPO形势

十字路口Crossing

2025 年一半过去了,硅谷发生了哪些大事? 从 DeepSeek 发布给整个科技行业甚至社会带来影响,到各家大语言模型你追我赶,AI Agent 成为行业共识,再到硅谷各大公司 AI 方面竞争加速,用高价招聘+巨额收购压缩迭代周期,这些「疯狂」举动背后意味着科技巨头们在想什么,谁现在占据最佳位置,谁遇到的挑战最大?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在硅谷专注 AI 企业级应用、医疗和工业自动化早期投资的风险投资机构 Fusion Fund 创始合伙人张璐,梳理上半年硅谷的科技大事件,以及从 Windsurf 收购案入手,分析这件事折射出了硅谷的初创生态在发生的变化,以及从 Meta 到 Google、再到苹果、亚马逊、微软,上半年的一些关键动作意味着哪些战略选择。希望可以为大家了解硅谷上半年 AI 领域的形势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PS:补充一个背景信息,Windsurf 收购事件最近备受关注,从可能被 OpenAI 以 30 亿美元收购,到创始人和个别员工被 Google 以 24 亿美元挖走,再到余下员工和业务被 Cognition Lab 收购。 本次播客录制于 Windsurf 宣布被 Cognition 收购后,北京时间 7 月 16 日,当时 OpenAI 还没有发布 AI Agent,因此没有被讨论到。 🟢 第一部分:2025 上半年硅谷形势小结 01:35 张璐及 Fusion Fund 介绍 03:10 2025 上半年,整个 AI 生态非常活跃,每周都有新产品出来 05:17 DeepSeek 让重视开源生态成为行业共识,从公司驱动到社区驱动 05:56 英伟达 GTC Conference 体现出 AI 生态的机会,大公司 v.s. 小公司协同合作 08:32 Gemini 开始发力 10:12 AI Agent 市场崛起 11:12 快速抓住 AI 机会,老牌公司 Salesforce 做了什么,创始人做 CEO 做决策更稳准狠 13:15 国内 AI Agent 常有新产品出来,硅谷也关注 14:28 AI Agent 核心是能否处理复杂任务,执行决策 . 🟢 第二部分:以 Windsurf 被收购作为切口看,大公司在着急什么? 15:22 录播客的前一天,Windsurf 被 Cognition 收购,备受关注的 Windsurf 收购案反映了硅谷大公司的焦虑:技术生态迭代速度快+竞争激烈 20:05 为什么 OpenAI 收购 Windsurf 不成?与微软绑定引发的尴尬局面 22:05 「对 OpenAI 来讲,今年是很挑战的一年」 23:00 Meta:模型能力不领先,生态还没有形成 24:13 Grok:还没有发布代码模型,但 x.ai 内部很多代码已经用内部 AI 代码工具在写了 25:23 Meta 为什么要花巨资「抢人」? 27:06 Meta 一直在 AI 方面投资,但是可惜没有生态,如何专注+分配资源是很大的挑战 28:07 AI 时代,创始人不能再逐步投入建立优势,因此 Meta 最近动作的核心目的是压缩迭代周期,通过招聘+收购买时间 29:37 Meta 缺的不是执行力,而是构建大脑和建立生态 30:07 Meta 这么卷,为什么 Llama 做得不好? 32:10 现在对大公司来说,最值钱的是时间 34:45 Google 从不同部门分别做 AI,DeepMind 做研究,到整合各方面能力 36:16 Google 的挑战:以什么形式,在什么时间节点做自我革命和优化 37:22 Google 的优势:芯片、模型、云服务、Infra、应用全具备,在优化成本方面会很好做 40:15 AI 发展不影响 iPhone 销售,苹果的 AI 策略是什么? 42:06 苹果的优势:人工智能芯片,有硬件入口,具备平台效应的潜力 44:41 「卖铲子」的亚马逊,模型公司越多、AI Agent 公司越多,亚马逊的收入越高 46:27 从利益协同到利益冲突,微软 v.s. OpenAI 是否会解绑? 49:08 在应用和模型层面,微软开始不再以 OpenAI 为核心 . 🟢 第三部分:2025 上半年硅谷初创生态变化 50:40 人才争夺给硅谷的初创生态带来的影响 53:40 快速收并购让资金回流更快,对创新生态有好处 54:18 针对人才的大金额收购,资金优先给团队,投资人回报有限 56:13 搅局者 Grok 57:20 前 OpenAI 团队里 Mira 创办的 Thinking Machines Lab 和 Ilya Sutskever 创办的 Safe Superintelligence Inc 的高估值融资,代表资本市场在看好什么? 01:00:12 大基金排队注册 RIA(Registered Investment Advisor)硅谷的 VC 这两年发生了什么变化? 01:01:28 初创公司收入速度和规模变化,VC 面临的挑战是:只做 VC 钱太多了 01:02:44 CoreWeave 上市表现不错,但美股 IPO 市场还没回暖 . 🟢 第四部分:AI 带我们进入大航海时代 01:05:19 ToB 应用、工业自动化、医疗领域因为 AI 带来的创新 01:13:00 机器人和 AI 应用在太空产业 01:16:11 过去十几年,基础技术创新在物理世界的应用仍然有限,AI 让我们进入大航海时代 01:17:45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好处也有风险,但技术停滞同样有风险,不要因为惧怕未知而不向前进步 01:18:33 会使用 AI 就像过去人要学会用电脑,是未来的基础技能 欢迎订阅「十字路口」播客 🚦 我们关注新一代 AI 技术浪潮带来的行业新变化和创业新机会。 🚦 十字路口是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一个比喻,形容它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伟大的产品往往诞生在这里。AI 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改变,我们寻找、访谈和凝聚新一代 AI 创业者和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和他们一起,探索和拥抱新变化,新的可能性。 👦🏻 主播 Koji:我联合创办了街旁/新世相/躺岛,发起了 AI Hacker House 这个新一代 AI 创业者的社群空间。我相信科技尤其是 AI 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价值创造机遇。欢迎大家找我聊天,碰撞想法,链接下一个可能性。Koji 的即刻,Koji 的网站 👧🏻 主播 Ronghui:我在美元 VC 工作过,也做过五年的硅谷驻站记者,关注科技发展和商业故事,欢迎大家找我聊天,和我交流。Ronghui 即刻 🎄 本播客由「新世相声音森林播客计划」支持。

80分钟
12k+
4天前

开源怎么赚钱?向量数据库有未来吗?搞 AI 需要技术理想主义吗?|对谈 Zilliz 创始人/CEO星爵

十字路口Crossing

本周「十字路口」的嘉宾,是 Zilliz 创始人兼 CEO 星爵。Zilliz 是世界领先的向量数据库企业,估值 6 亿美金。 在 2023 年 GTC 大会上,Zilliz 被黄仁勋点名推荐,作为 AI 大模型基础设施,向量数据库一夜之间成为所有人关注焦点。 星爵在年初一篇访谈里说:“我们没有对手”,霸气侧漏。 但 Zilliz 不是横空出世的。2018 年,他就开始做 Zilliz,目标是构建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基础设施。 Zilliz 一直坚定走开源路线。在本期播客中,星爵和我们分享了他为什么要开源、开源好在哪里、坑在哪里,以及最重要的:开源要怎么赚钱? 本期内容同样适合所有技术背景的创业者。星爵分享了自己从工程师蜕变为 CEO 的历程:在变得更现实,更懂博弈之后,发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仍构建在“技术世界需要理想主义”之上。 —— 嘉宾介绍:星爵,Zilliz 创始人兼 CEO,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前数据库工程师。2018 年创立 Zilliz,专注于非结构化数据处理与向量数据库,在全球率先开拓了该领域的技术路线和产品形态。 —— Zilliz 介绍:一家专注于 AI 时代数据基础设施的科技公司,其开源项目 Milvus 是全球领先的向量数据库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生成式 AI、自动驾驶、推荐系统、生物制药等场景。公司过去 12 个月营收增长 3.3 倍,估值达到 6 亿美元。 🟢 第一部分:快问快答,认识星爵 02:07: 快问快答:星爵是谁?公司收入/利润?公司规模? 02:30: Zilliz 是 AI 时代的数据基础设施公司,专注于非结构化数据平台构建。 03:01: 黄仁勋点名推荐的一刻,心情如何? 04:07: 向量数据库是长期打磨的产品,非灵光一闪的突破。 04:53: 向量数据库怎么火起来的? 06:21: 给小白的科普:向量数据库是什么?Zilliz 是什么? 08:27: 创业初衷:向量数据库早于生成式AI,最初服务于卷积神经网络等早期AI技术。 . 🟢 第二部分:“我没有对手”,really? 12:54: 最大客户案例:全球顶级 IT 公司用向量数据库检索全网信息,发展 AI 搜索 15:14: 你为什么敢说自己“没有对手”? 16:19: 开源 vs 闭源:Zilliz 坚持开源路线,认为技术优势源于开放生态 17:07: Zilliz 与竞品的竞争优势,以及开源生态的长期价值 18:38: 竞品分析:Zilliz 与算法集 FAISS 合作;其他开源项目各有切入点 21:55: 为什么传统数据库无法替代原生向量数据库? 24:06: 最大担忧:能否持续创新,而非竞争对手动作 24:20: 若能重选仍会开源。开源是护城河,非捷径 . 🟢 第三部分: 开源为什么好?开源怎么赚钱? 26:03: Dual Core 模式:开源如何赚钱? 29:43: DeepSeek 为什么开源价值?快速占领开发者心智,避免技术栈锁定。 30:16: 开源还纯粹吗?是为了共创,还是品牌战略? 33:07: 星爵的创业目标:不仅做先驱,更要做集大成者 34:45: 创新不能靠“管”:真正关键在于招到对的人 35:03: 每天都在崩溃边缘,这就是创业的常态 36:03: 商业化挑战:客户流失与增长压力并存,首次商业化团队经验不足。 . 🟢 第四部分: 技术背景的人怎么做好CEO? 39:50: 认知转变: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 42:24: 技术商业化:商业中“足够好”即可,但技术追求仍需理想主义 43:26: 看好的 AI 公司:公有云(如AWS)、大模型头部企业及 AI 应用公司(如ChatGPT、DeepSeek) 欢迎订阅「十字路口」播客 🚦 我们关注新一代 AI 技术浪潮带来的行业新变化和创业新机会。 🚦 十字路口是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一个比喻,形容它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伟大的产品往往诞生在这里。AI 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改变,我们寻找、访谈和凝聚新一代 AI 创业者和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和他们一起,探索和拥抱新变化,新的可能性。 👦🏻 主播 Koji:我联合创办了街旁/新世相/躺岛,发起了 AI Hacker House 这个新一代 AI 创业者的社群空间。我相信科技尤其是 AI 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价值创造机遇。欢迎大家找我聊天,碰撞想法,链接下一个可能性。Koji 的即刻,Koji 的网站 👧🏻 主播 Ronghui:我在美元 VC 工作过,也做过五年的硅谷驻站记者,关注科技发展和商业故事,欢迎大家找我聊天,和我交流。Ronghui 即刻 🎄 本播客由「新世相声音森林播客计划」支持。

45分钟
5k+
4天前

尝试、听内心的声音、增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和 4 位 Z 世代年轻人聊 AI 时代的机会和选择

十字路口Crossing

你是否在职业的十字路口,既迷茫、又焦虑、又兴奋? 在 AI 时代,这种情绪可能更频繁——过去很多稳定的工作都不再稳定,机会与风险同时涌来。Y Combinator 合伙人 Garry Tan 最近分享的一个数据让人意外:在美国,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失业率超过 6%,而艺术专业只有 3%。 这一期,我们和 4 位年轻人聊了他们的选择与转向: * 走了多年的路,如果发现不适合,你会有勇气放弃吗? * 深耕已久的领域,如果想转向,你敢重新开始吗? * 跨入全新的创作世界,你会用 AI 试出一条新路吗? * 还没毕业,如果有机会创业,你会抓住吗? 7 月,我们和 IDG 资本的朋友一起做了一次关于 Z 世代生活、工作状态的小调研,并对几位朋友进行了深度访谈。虽然样本有限,但他们的故事呈现了当下年轻人在 AI 浪潮下的一个真实切面。也在此感谢晨然、Leo、姝潼、Ryan 的分享,以及所有参与微信调研的朋友们。 他们的故事,也是许多人在 AI 时代的职业与人生路口的真实写照:在不确定中试探、调整、寻找方向。 听完他们的故事,你会怎么选? 03:30 三个「千禧一代」对毕业时就业环境的回忆 04:30 当时高考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是金融和计算机 06:13 外企很受推崇,移动互联网创业浪潮刚刚开始 07:23 毕业后义无反顾选择创业 07:50 我们电话访谈了四位 Z 世代年轻人,讲述他们毕业找工作的故事 08:09 晨然:专业是计算机,却在读书的时候摸索了很多内容创作方面的事情 10:24 本科的时候遇到一些困惑,计算机市场人才饱和 12:45 周围去大厂的同学并不多,大家在接受现状之后找到了自己和解的方式 13:39 Leo:从尝试做大学老师、研究员,到在麦肯锡做分析师 18:09 非常实际操作的找工作方法,列出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根据不同角度打分 20:37 有一段时间觉得不太开心,但人生高高低低各个维度都是一份经历 21:52 不定义成功,在当下让自己开心,让身边的人开心就是很成功很幸福的人了 22:52 姝潼:学医的三个方向都试过了,心里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 24:23 在 LinkedIn 上找同专业转行的人聊天,获得共鸣 27:32 「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尝试去做别人」但你不可能成为别人,只能成为自己 28:55 Ryan:读书时就创业,毕业后有海外大学 offer 但仍然选择创业 31:59 对 00、05 后和 85、90 后成长环境差异的分析 33:25 大家都对 AI 感到兴奋,ChatGPT 刚出来的时候都焦虑,但中国很大,更多人对 AI 的认知发生在 DeepSeek 火爆之后 35:13 能感受到 Z 世代的压力:来自大环境,也来自身边的同辈 35:31 Z 世代会花更多的时间思考「我想要什么」 37:44 他们有旺盛的好奇心,主动去探索,路也走得更宽 39:00 年轻人也需要企业、平台提供容错的机会 42:02 AI 对年轻人的冲击,比我们想象中要小一些 43:10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命题,AI 时代也解锁了很多可能性 46:22 四位被访者如何看待 AI 带来的机会和 AI 时代的生活、心态变化 46:36 晨然:AI 出现后我的整个观念都改变了,经济下行时代也有很多新的机会 50:42 「对我职场发展最有帮助的就是 build in public」 54:30 现在更想追求注意力自由 55:08 Leo:AI 改变了我的工作方式 56:52 增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多做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快速迭代知识 58:24 姝潼:会有对 AI 的担忧,会思考如何发展自己的优势,而不是什么都去补 1:00:05 「AI 它就是我的小员工」 1:01:43 比起 AI 焦虑,身边看到更多的是年龄焦虑,因为同辈压力去做未必适合自己的选择 1:02:19 Ryan:AI 显著的降低了做事的门槛,更多的年轻人意识到自我主体性的重要性 1:04:49 两个方向的工作很难被替代:第一和人有关的职业;第二是和 AI 赛跑,比 AI 更快 1:06:24 彩蛋时间 欢迎订阅「十字路口」播客 🚦 我们关注新一代 AI 技术浪潮带来的行业新变化和创业新机会。 🚦 十字路口是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一个比喻,形容它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伟大的产品往往诞生在这里。AI 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改变,我们寻找、访谈和凝聚新一代 AI 创业者和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和他们一起,探索和拥抱新变化,新的可能性。 👦🏻 主播 Koji:我联合创办了街旁/新世相/躺岛,发起了 AI Hacker House 这个新一代 AI 创业者的社群空间。我相信科技尤其是 AI 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价值创造机遇。欢迎大家找我聊天,碰撞想法,链接下一个可能性。Koji 的即刻,Koji 的网站 👧🏻 主播 Ronghui:我在美元 VC 工作过,也做过五年的硅谷驻站记者,关注科技发展和商业故事,欢迎大家找我聊天,和我交流。Ronghui 即刻 🎄 本播客由「新世相声音森林播客计划」支持。

68分钟
7k+
4天前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 Agent” | 对谈旭卿(阿里云无影事业部总裁)、安陈(AgentBay 产品负责人)

十字路口Crossing

中国的大厂高管卧虎藏龙,但普遍低调,难得出来接受播客的长时间专访。 本周,「十字路口」的嘉宾就是这样一位始终在幕后深耕的重量级嘉宾:阿里云无影事业部总裁张献涛(旭卿)。他长期负责阿里云的弹性计算团队,带领团队完成了“神龙”架构的设计与落地。这套架构奠定了阿里云在全球云计算行业中的独特地位,并在技术会议与论文中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可。 旭卿和我们聊的话题是 Agent Infra。 2025 是 Agent 元年,十位创业者有八位都在造 Agent。十字路口过去几个月做了大量相关的访谈与评测,发现决定 Agent 能力上限的,不止模型本身,也不止工程和交互的打磨,基础设施也至关重要——Agent Infra。 Memory、Tool Use、Task Planning、Runtime、Multi-Agent 协作、安全与隐私机制等等环节缺一不可。就像一个新员工入职后,我们要给他们配电脑、配网线,也要提供钉钉、飞书、邮箱还有各种 AI 效率工具,如果基础设施搭不好,Agent 和新员工一样,都只能干瞪眼。 有挑战,就有机会 ——因此,不论是创业公司还是大厂,都在纷纷加码 Agent Infra。阿里云无影团队推出的 AgentBay,就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为 Agent 提供云端沙箱、算力和工具链,搭建一个完整的运行环境。 本周,我们邀请: * 张献涛(旭卿)|阿里云无影事业部总裁 * 屈立威(安陈)|阿里云AgentBay 产品负责人 与我们一起,探讨 Agent Infra 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从技术原理到行业格局,从战略判断到组织转型,再到创业与投资的机会地图。 如果你是开发者、创业者、投资人,这是帮助你看得更懂 Agent Infra 的一期。 🟢 第 1 部分:Agent Infra 全景 04:49 什么是 Agent Infra?和传统 AI Infra 有何不同? 07:26 为什么偏偏是今年,Agent Infra 成了行业焦点? 09:20 Agent Infra 的六大组成:记忆、工具调用、任务编排、沙箱、多 Agent 协作、安全 10:07 不同赛道的玩家和产品,你最关注谁? 12:44 哪个环节价值最高?哪个最容易被忽视? 13:29 Agent 开发者应选自研 v.s. 第三方? 🟢 第 2 部分:无影 AgentBay 16:00 为什么无影选择做 AgentBay?产品路径怎么走? 18:58 沙箱之战:AgentBay vs E2B,差异与优势在哪? 22:30 对标 AWS AgentCore:相同点与不同点 26:52 云端沙箱安全吗?如何消除开发者的顾虑 32:51 并发能力多大才算强?20 万 Session 背后的故事 🟢 第 3 部分:机会与选择 36:24 在 AgentBay 上,什么 Agent 产品最多、增长最快? 39:09 云电脑业务还在高速增长,为何转向 Agent Infra? 45:18 Manus: “我们从来不仅仅是一个AI,一直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人云计算平台」” 🟢 第 4 部分:管理与职场 43:46 作为大厂高管,牵头启动新赛道,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48:50 「弹性计算的神级大佬」的职业生涯 58:22 如何提前两年判断趋势? 01:04:02 如何说服老板投入新方向? 01:06:03 结尾彩蛋:招聘邀约 欢迎订阅「十字路口」播客 🚦 我们关注新一代 AI 技术浪潮带来的行业新变化和创业新机会。 🚦 十字路口是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一个比喻,形容它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伟大的产品往往诞生在这里。AI 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改变,我们寻找、访谈和凝聚新一代 AI 创业者和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和他们一起,探索和拥抱新变化,新的可能性。 👦🏻 主播 Koji:我联合创办了街旁/新世相/躺岛,发起了 AI Hacker House 这个新一代 AI 创业者的社群空间。我相信科技尤其是 AI 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价值创造机遇。欢迎大家找我聊天,碰撞想法,链接下一个可能性。Koji 的即刻,Koji 的网站 👧🏻 主播 Ronghui:我在美元 VC 工作过,也做过五年的硅谷驻站记者,关注科技发展和商业故事,欢迎大家找我聊天,和我交流。Ronghui 即刻 🎄 本播客由「新世相声音森林播客计划」支持。

66分钟
17k+
4天前
十字路口Crossing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