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职场观察—重塑未来工作的价值观与挑战

黄埔路601号

【导语】 当下大学生实习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然而,在这看似充满机遇的实习岗位上,却隐藏着不少隐形剥削与陷阱。特别是在零工经济盛行的背景下,许多大学生在灵活就业的道路上愈发迷茫。实习本应是一个锻炼自己、提升能力的好机会,但现实中,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将实习生视为廉价劳动力。他们可能会给实习生分配大量繁重且无关紧要的工作,甚至让实习生承担过多的责任和压力。一些企业还会利用实习生的年轻气和缺乏经验,制定不合理的薪资待遇和晋升机制,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零工经济的崛起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然而,这种灵活就业形式也伴随着诸多陷阱。一方面,由于缺乏稳定的雇佣关系和明确的劳动权益保障,大学生在面对工伤、薪酬拖欠等问题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零工经济中的诸多平台存在监管不力、虚假宣传等问题,让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陷入困境。 在本期播客中,我们邀请到三位特别嘉宾以不同的视角为大学生们提出一些建议和分享经历。不断提醒大学生警惕实习和零工经济中的隐形剥削与陷阱。探讨政府、企业和高校应如何共同努力,加强对实习和零工经济的监管力度,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本期主播】 小蔡 【本期嘉宾】 方女士:前知名企业资深HR 林律师 王同学:作为实习学生代表,分享经验 【时间轴】 00:12 开场明确主题,以各种例子找出生活中的隐形劳动 01:30 有关零工经济的相关数据信息 02:30 生活中处处存在的隐形剥削 04:00 学生真实投稿 06:15 资深HR谈面试技巧 10:40 面试常见骗局 15:20 律师分享企业招聘常见的陷阱 17:30 大学生和零工在维权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0:10 常见的合同陷阱 20:50 大学生如何正确维权 22:24 当下劳动法对于大学生和零工的适用范围 24:02 法律工作者对大学生的维权建议 28:00 大学生小王的真实实习经历 29:33 实习经历是否真正提升就业竞争力? 33:25 从制度、校企、个体三个层面谈论解决方案 【本期背景音乐】 出自b站JulieLauu BV1JDLkzVE8H 【本期节目题图】 图源:AI作图

42分钟
7k+
6个月前

我们缺的不是药,而是懂得急救知识的人

黄埔路601号

在中国,心源性猝死人数每年超 55 万,可急救知识普及率不足 1%。本期小宇宙播客聚焦急救知识,主持人小耗、小豪携手施救者小花女士和被施救者施简华同学,开启急救知识之旅。 开场的音效交织,拉紧听众神经。首部分,小花分享地铁救人经历,从紧张害怕到凭借急救培训知识鼓起勇气施救,提及《民法典》 “好人法” 款项,让听众知悉法律保护及急救培训意义。次部分,施同学讲述餐厅被救经历,凸显被救时对援手的渴望与急救知识带来的改变。第三部分,小耗解读 “好人法”,小花和施同学从不同视角强调法律保障重要性。行动篇,提供学习急救知识的实用信息,鼓励听众积极行动。 这档播客不仅是节目,更是急救知识普及课,展现恐惧与勇气碰撞,阐释法律对善意的守护,激发学习急救知识的决心,助力大家用知识守护生命,让急救成为本能。 成员:小耗、小豪、小花、施简华 制作相关: 音乐:Energy Flow、卡农 时间轴: 00:00 开场白 01:19 嘉宾小花施救事件讲述,分享心理活动过程、现场状况以及急救培训心得分享 06:10 嘉宾施同学被施救事件讲述,讲述从“鬼门关”救回的感受、康复后第一件做的事情 15:00 普法时间:《民法典》第184条“好人法” 17:49 两位嘉宾分别从施救者和被施救者的角度分享心里话 21:03 分享急救培训的学习途径以及教学内容与心得 26:11 急救数据分析 27:50 两位嘉宾想对屏幕前听众说的话 30:51 结尾 33:00 彩蛋1:来自深圳急救中心的声音 37:02 彩蛋2:欣赏歌曲《急救歌》

40分钟
5k+
6个月前

情感迷雾拆解局

黄埔路601号

简介: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勒索:打破枷锁,拥抱真爱💑你是否在亲密关系里有过这样的感受:家人、爱人或朋友,似乎在不经意间,用情感“手段”让你做不想做的事,心里虽不舒服却又说不上缘由😕?本期播客,就将带你揭开这种隐秘现象——情绪勒索的真面目🔍。我们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硕士在读的林沐熙👩‍🎓,一起深入探讨亲子👨‍👩‍👧、伴侣关系中的情绪勒索。从晓妍选专业时妈妈的情感施压,到小悠恋爱中被男友限制社交,一个个真实案例为你剖析情绪勒索的表现形式、背后心理动因🧠。更有大量心理学研究数据,让你直观感受其危害,如长期受情绪勒索困扰的人群,70%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节目中,我们还会分享诸多实用应对方法📖。树立个人边界,学会非暴力沟通,用“情绪冷却法”避免矛盾激化,必要时寻求外部帮助🙌。无论是记录“情绪日记”梳理问题,还是建立“情绪急救包”调整心态,都能助你打破情绪勒索的恶性循环🔄。如果你曾在亲密关系中感到压抑、自我怀疑,或是想更好地守护身边的人,那么本期播客不容错过🌟。快来一起探索,如何在亲密关系中识别、应对情绪勒索,重建健康、平等的情感连接,让爱不再成为束缚💗。

43分钟
99+
6个月前

打破沉默,守护“她”力量

黄埔路601号

【导语】 那些深夜的啜泣、淤青下的沉默、代际传递的恐惧——家暴的阴影远比想象中更顽固。《打破沉默,守护她力量》聚焦“暴力循环的诅咒”,邀请两位家暴亲历/目睹者小萨与小琳,撕开“家丑不可外扬”的遮羞布。 当父亲在高速公路上失控咆哮、母亲将玩具摔碎成童年碎片,暴力的烙印如何扭曲对亲密关系的信任?为何目睹家暴的男孩长大后施暴概率激增4倍?从双性恋者的情感回避,到“不婚不育”的代际恐惧,我们直面创伤的复杂性:施暴者亦是给予温暖的父母,受害者被迫在爱与痛中撕扯。 节目同步揭露妇联数据——60%受害者因耻感沉默,但年轻一代举报率正上升。请记住:暴力的本质是施暴者的选择,而你永远有权切断这份“遗传”。全国妇联热线12338始终等待,你的一个电话,或许就能打破循环。 【本期主播】 Evonne、Sabrina 【嘉宾】 小萨(家暴亲历者)、小琳(家暴目睹者) 【锚点时刻】 00:11 家庭暴力的危害与影响 02:43 小萨的创伤经历 09:53 高速上的激烈冲突与情绪挣扎 12:19 原生家庭对个人亲密关系及对异性态度的影响 17:58 小琳分享目睹家暴的感受 21:21 家暴行为的合理化现象 26:21 对婚姻育子的担忧 27:53 当代人婚育观念:经济之外,原生家庭影响深远 30:19 童年家暴经历的求助缺失与疗愈建议 35:24 传递打破暴力循环的勇气和爱 【本期节目使用音乐】 生命之名——川本比佐志 Running with the Herd——Dexter Britain【本期节目题图】

43分钟
5k+
6个月前

月经羞耻不是女性独白,而是社会对话的起点

黄埔路601号

【前言】 今天,我们想和大家聊聊一个每个人都应该正视,却常常被回避的话题——月经。 你有没有偷偷藏过卫生巾?在经期感到羞耻、沉默,甚至不敢开口? 对于女生来说,月经是生理周期中再正常不过的一部分,但长期以来,它却被蒙上了一层“羞耻”的面纱。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够打破这种不必要的沉默和误解,让大家更加坦然、科学地看待月经,给予女性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让大家能够更加坦然地谈论月经,了解月经,支持月经。无论你是女性,希望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还是男性,想要为身边的女性提供更多的支持。就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打破偏见、拥抱自然的旅程吧! 【本期主播】 大萌、花花、小江 【本期嘉宾】 00后大学生小洋、小吴(男生)、彤彤(女生) 60后从事艺术行业的一位母亲 【时间轴】 00:41 月经尴尬那些事儿 04:46 月经羞耻现象的原因 06:56 00后男性嘉宾对月经问题竟浅有研究? 23:46 60后母亲分享旧年代下的月经话题 32:45 现如今的年轻女性是否对月经问题更加坦然? 39:56 3·15曝光卫生巾生产乱象! 43:11 解答网友关于月经的误区 46:18 让月经羞耻不再是难以启齿的话题 【本期节目使用背景音乐】 1.温暖回忆钢琴叙事-ChristmasJoy 2.温和周日睡眠梦想 【本期节目题图】

46分钟
5k+
6个月前

实验室到家庭!比格犬的“重生计划”

黄埔路601号

简介: 这是一场聚焦比格实验犬命运的深度对话。在实验室的冰冷环境里,比格犬们默默承受着未知的实验风险,它们的眼神中满是无助与迷茫,而大众对此却知之甚少。我们从这些小生命的真实处境出发,想揭开隐藏在科学进步背后的伤痛:狭小笼子中的长期囚禁、反复的药物注射、身体的伤痕累累…… 这些都是它们正在经历的苦难。 本期播客我们有幸邀请到比格实验犬领养组织 “比格公社” 的负责人、比格犬的领养者、帮助比格犬领养的同学。我们将一起探讨比格犬在科学实验中的价值衡量,以及如何在科研需求与动物福利之间找到平衡;同时也会深入解读领养比格犬的意义,从它们走出实验室后的心理重建,到融入新家庭的生活点滴,每一步都充满希望与温暖。我们会用专业且通俗易懂的方式,为你剖析相关法规与政策,让大众认识到领养不仅是爱心的体现,更是对生命的尊重。 这不仅仅是一次公益呼吁,更是一场直击心灵的交流。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对话,让更多人听见比格犬的 “心声”,加入到关注比格实验犬的队伍中来。无论是领养、救助还是宣传,你的微小行动,都能为它们的未来带来巨大改变。 疯狂星期四成员:壹壹、媚媚、欣欣、廖廖 BGM:Afternoon Stroll-Luke Pickman

26分钟
5k+
6个月前

声命力:听见黑暗中的光谱——视障群体的音乐之路

黄埔路601号

【导语】 我国现有视障儿童超20万,其中85%就读于普通或特殊教育学校。随着国家持续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及助残政策,这一群体的基础生活需求逐步得到保障,但对于视障人士的心理健康、就业困难方面却没有得到保障。科学研究显示,视障群体的感知系统存在显著代偿机制:其听觉皮层活跃度较常人提升30%,触觉辨识速度可达每秒6个点位,这为其在非视觉领域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音乐作为以听觉为核心的艺术形式,成为部分视障儿童探索潜能的重要路径。然而,公众对其能力的认知仍多局限于“被帮扶对象”的刻板印象,忽视其感知系统的特异性优势。本期节目将通过科学视角与真实案例,探讨音乐教育如何赋能视障群体突破生理限制。 在这期播客中,我们邀请了三位嘉宾共同参与此次讨论:鸿声音乐工作室的创始人叶老师将与我们分享他在视障儿童音乐教育中的教学经验,包括触觉模拟和声音比喻等适应性方法的设计逻辑,以及学员通过音乐突破障碍、表达情感并建立自信的典型案例;视障音乐儿童辉辉将通过音乐学习的个人体验,分享自己在学习音乐中遇到的困难、音乐对情绪表达的独特意义,以及学习音乐带来的自身变化;视障人士音乐老师廖老师则结合亲身经验,分享突破职业困境转型音乐教育者的心路历程,包括基于视障感知优势开发的教学创新方法,以及对当前社会就业支持体系的反思。 当视力成为感知世界的次要路径,音乐为视障儿童开启了另一扇认知自我、对话世界的窗。音乐在此刻既是媒介也是隐喻:每个音符的共振都在提醒我们,真正的无障碍不仅在于物理空间的改造,更在于突破认知边界的勇气。当生命以不同频率振动,我们是否准备好倾听这份独特的声命力? 【本期主播】 Stella Luna Kira 【特别嘉宾】 叶老师(鸿声音乐工作室的创始人) 辉辉(正在学习唱歌和架子鼓的视障儿童) 廖老师(视障人士音乐老师) 【锚点时刻】 00:28 介绍本节目,以音乐视角走进视障群体的世界 03:42嘉宾叶老师分享自己教盲童唱歌的契机 04:19 叶老师分享教视障儿童唱歌的困难 10:52接受音乐教育机构的盲童数量不乐观 16:38音乐对盲童辉辉的意义 19:49采访盲童的母亲送孩子学音乐的契机 28:38 嘉宾廖老师分享做视障人士音乐老师的契机及视障人士就业现状 36:27廖老师对于视障学生的创新教学方式 38:40欣赏视障儿童的歌曲,呼吁听众通过唱歌活动更加关注视障儿童的音乐成长及视障人士的就业问题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开头音乐出自b站SoundLAB声音实验BV1e34y1Y7fz 结尾音乐出自b站白色电台BV17DrKYtEw1 【本期节目题图】

40分钟
5k+
6个月前

加班文化会退潮吗?我们还可以撑多久

黄埔路601号

【导言】 本期播客主题聚焦前段时间引发社会热议的"加班文化退潮"现象。随着大疆、美的等头部企业相继出台反内卷措施,"不加班运动"是否会逐渐形成新的职场趋势这个问题浮现在大众脑海。 本期播客将通过行业数据和对职场人士的深度访谈,多角度呈现中国职场,尤其互联网行业的"996""007"等现象的现状。探讨加班文化对从业者身心健康影响的同时,预测未来发展轨迹,并为即将踏入社会的青年群体提供更具前瞻性的职业规划视角和职场小窍门。 【本期主播】 Bonnie Serena 【本期嘉宾】 Yoka:前鹅厂战略分析师 Link :猪厂、宇宙厂intern 【时间轴】 00:06 一个热搜引发的思考 00:38 我国工作时长的相关数据 01:17 加班情况的改善 02:11 嘉宾介绍 02:56 加入大厂的原因和契机 06:53 不匹配的工作时间和作息 10:36 一个需要倒时差加班的岗位 14:07 加班的补偿措施与福利 17:17 扁平化的同事关系 20:53 进医院拍片,医生说是“上班病” 22:05 每天凌晨两点开会,精神萎靡 24:43 导致行业加班的原因 30:04 大疆等出口海外公司推行强制下班的原因 31:53 对未来公司会否出台改善加班情况政策的预测 37:12 关于加班的生存小窍门 42:37 理想中的工作状态 【本期节目配乐】 Snowfall by Tsundere Twintails 【本期节目题图】 图源:Printerest

44分钟
5k+
6个月前

亲爱的慢朋友:每一个“小小的我”都正在创造伟大而平凡的故事

黄埔路601号

网上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话:“这人是不是个脑瘫?”“用来表示一些人像是有智力障碍,不知不觉中,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脑瘫”也逐渐成为了一个负面的形容词,很多人对脑瘫常见的误解就是觉得“脑瘫就是傻子”,但其实脑瘫患者只是比我们普通人慢一点的“慢”朋友。 电影“小小的我”在上映之后获得了观众的一度好评以及社会上对于脑瘫患者的帮助和理解,当然了现实中还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一面,正是因为他们的特殊性,他们往往比我们少了很多机会,多了很多身心需要承受的困难。 因此我们将通过一位勇敢而又自信的“慢”朋友博主——蔡蔡的故事,引领听众走进一个常常被忽视却又无比丰富的世界,试图用声音的棱镜,折射出残障群体与社会的复杂光谱,这不仅是一场关于“正常”与“异常”的声音之旅,更是一场关于社会包容性、平等与尊重的深刻对话。 【本期主播】 啊通、维c 【本期嘉宾】 蔡蔡(自媒体博主) 【时间轴】 00:25 主播入场 00:34主题切入 01:13电影《小小的我》观后感分享 03:54主播经历分享 06:38苔花公约介绍 09:23嘉宾入场 09:50“出生缺氧,8岁才正式被确诊” 11:00“不会说话,走路老是摔跤” 13:45“小学上完一两天被学校劝退,学校不敢保证我的人生安全” 15:33“高中寄宿是我自己想尝试的” 17:30“这部电影让我们被看见了,但……” 18:45“我像刘春和一样,找工作的时候被质疑能力” 20:26“只是什么都想尝试一下” 22:21“ 1000个人里面有1000个哈姆雷特,并不代表他们说的我就是真实的我” 26:30-30:06通过参加活动为自己发声 30:54“这个公约给了残障人士更多平等的机会” 32:47-34:04两性是平等的,更希望可以共同进步 34:32-38:00“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希望社会是平视的,而不是歧视的” 38:43是身边人的爱让她变得更加勇敢、自信 39:52-41:06片尾 【本期节目使用音乐】 Dawn by Scandinavianz 【本期节目题图】 (图源:百度图片)

41分钟
6k+
6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