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优秀却不快乐,你的内在小孩仍在创伤中沉溺

21:00心理夜话

00:25 我最近看了一个节目。一位脱口秀女演员在一个多人谈话的节目上,讲到了自己小时候所处的养育环境,她重点说到与父亲的相处。我听了非常难受。 03:15 我在她的讲述过程中,体验到“从对她父亲的愤怒到想要叫醒她、救她于水火,到恨铁不成钢、失望而去。”的情感变化过程。 06:16 我的体验可能代表着:我正在完美复制她的父亲与她在幼年时的相处模式。在精神分析视角下,这正是她对早年养育关系模式的无意识强迫性重复。 09:12 她不是不明白我们的恨铁不成钢,不如说,她整个成长过程都伴随着这种名为“恨铁不成钢”的控制。 10:04 如果你的伴侣是有过深刻创伤经历的人,我提供两个让你们的关系更深刻发展的办法。 12:20 如果你就是困在早年创伤经历中的人,请你思考和体会我将给到的两个建议。 15:50 对带着创伤在生活的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好好活着,活下去,我们一定能找到与创伤共存的方法,我们也一定可以把创伤转化成发展的能量。 我是心理咨询师一只菌,我擅长处理的心理议题是自我探索、女性成长、原生家庭关系中的困扰。作为一位资深病人,我基于自己的人格发展,为来访提供一个安全空间,让你在和我的互动中,看见自己的真实需求,发展出属于自己的关系模式。如果你愿意信任我,可在节目详情找到我的联系方式,和我建立咨访关系。我们下期再见。祝今晚好梦。

16分钟
1k+
2个月前

你是恋爱脑吗?点击测试一下【识别自我成长中的缺爱困境】

21:00心理夜话

你好,我是一只菌,是一名精神分析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师。这是我的个人播客。我会在这里分享我在心理咨询学习、体验和临床中的思考与收获,也希望你能在此找到,让自我成长的更多方法。 00:30 如果我说,也许每个人都有一点恋爱脑,你会如何应对呢? 01:09 五种可以被归为“恋爱脑”的具体心境状态,欢迎你对号体会、对号入座。 04:15 其实我从来都不认为恋爱脑是什么要被扼杀的大问题。但它很值得探索。 05:43 恋爱脑的三种心理成因。 06:00 第一类,快速上头和下头的心动。正是理想化移情的两个极端。 08:58 成熟的爱是深入的、是理想化破灭后的真正看见与被看见,成熟的爱让人更开阔更生动。所以我鼓励你持续去探索。 09:12 第二类和第三类,忍不住想控制对方的一切和关系中的自我献祭与拯救者模式。都是源于需求不被真正看见的早期养育环境。 11:52 恋爱脑自我拯救指南的三个小建议。 13:06 如果你的伴侣你是一个恋爱脑,我提供一个让爱更持久的小建议。 14:00 如果你通过觉察看到了自己的真实需求,你就会知道自己从何而来,那你就一定会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 我是心理咨询师一只菌,我擅长处理的心理议题是自我探索、女性成长、原生家庭关系中的困扰。我基于自己的人格发展,为来访提供一个安全空间,让你在和我的互动中,看见自己的真实需求,发展属于自己的关系模式。如果你愿意信任我,可在节目详情找到我的联系方式,和我建立咨访关系。我们下期再见。祝今晚好梦。

15分钟
99+
3个月前

穿过自恋的迷雾,抵达真实的自己【走出自我成长的自恋困境】

21:00心理夜话

大家好,我是一只菌,是一名精神分析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师。这是我的个人播客。我会在这里分享我在心理咨询学习、体验和临床中的思考与收获,也希望你能在此找到,让自我成长的更多方法。 01:11 自恋,其实是关于每个人找寻自我的议题。每个人身上都有自恋,只是程度不同。 02:13 健康自恋与病态自恋的不同在于:真实自我与理想化自我的空间距离感受不一样。 04:42 过度自恋者的内在感觉是一种巨大的迷茫。 06:00 对过度自恋者而言,这可能是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最坏的时代。 06:52 过度自恋者不愿意做个普通人。“天生卓越”这样的天才叙事才是过度自恋者愿意接受的人生叙事法则。 08:10 过度自恋者的养育环境分析:过度满足,或者过度忽视。 12:36 与其说他们厌恶普通,不如说他们从来不知道如何成为一个普通人。 13:09 如果你承受住了普通带来的羞耻感,就有可能穿透自我迷恋的滤镜,看到了真实的自己。你才能去发现属于自己的生命潜力落位在哪个地方,你的生命能量才有可能涌动出来。 我是心理咨询师一只菌,我擅长处理的心理议题是自我探索、女性成长、原生家庭关系中的困扰。我基于自己的人格发展,为来访提供一个刚刚好的安全空间,让你穿透自恋的迷雾,看见真实的自己。如果你愿意信任我,可在节目详情找到我的联系方式,和我建立咨访关系。我们下期再见。祝今晚好梦。

14分钟
99+
3个月前

从自恋到相爱,我们如何在亲密关系中完成自我养育?

21:00心理夜话

大家好,我是一只菌,是一名精神分析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师。这是我的个人播客。我会在这里分享我在心理咨询学习、体验和临床中的思考与收获,也希望你能在此找到,让自我成长的更多方法。 00:58 并没有一种可称之为“正确的爱”的模板可供其他人参考。 01:39 对那些曾经在不协调的养育关系中长大的朋友,在亲密关系中,让那些曾经未被看见和满足的需求重新被看见、被满足,就相当于是重新养育了自己一遍。 02:18 亲密关系大概会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融合期、幻灭期、整合期。这个发展过程在我看来,是一个人从内在小孩走向心理成人,从自恋的困局走向拥有爱自己和爱他人的能力的过程。 02:36 在融合期,我们会感到一种命运的吸引。 06:31 幻灭期,这是一个经历狂风暴雨的阶段。 11:52 整合期,我们终于可以接受对方是一个优点和缺点同在的集合体。 13:00 可以通过两件小事确认关系到了整合期:谈论愤怒、表达攻击。 14:49 爱不是束缚,而是鼓励发展的一束接纳与看见的目光。 15:42 化用温尼科特的一句话来为今天的分享结尾:认识到爱存在于修复裂痕的能力中,而非永不产生裂痕。 我是心理咨询师一只菌,我擅长处理的心理议题是自我探索、女性成长、原生家庭关系中的困扰。我基于自己的人格发展,为来访提供安全空间,让你在与我的互动中对你的关系模式以及你在关系中的需求有更好的觉察。如果你愿意信任我,可在节目详情找到我的联系方式,和我建立咨访关系。我们下个话题再见。祝今晚好梦。

16分钟
3k+
3个月前

不够爱又离不开,只好在共生中沉沦【亲密关系中的依赖困境】

21:00心理夜话

大家好,我是一只菌,是一名精神分析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师。这是我的个人播客。我会在这里分享我在心理咨询学习、体验和临床中的思考与收获,也希望你能在此找到,让自我成长的更多方法。 00:25 亲密关系中最常见的议题:依赖与共生。 00:47 你认为热恋期一般有多长呢?答案是:半年。 00:59 0到六个月大时,正是婴儿和养育者的正常共生期。健康的养育让我们感到无所不能。 02:58 热恋期似乎就是早期养育中的依赖共生关系的再度上演。 04:14 如果,我们遭遇了功能失调的养育,我们可能会长期处于依赖共生的困局,而不自知。 04:50 我们可能会变成或者是遇到以下三种类型的恋人:过度依赖型恋人、过度索取型恋人、无法信任型恋人 06:33 我们曾经就处在类似的养育模式中,深度绞缠的关系,才能让我们产生“即使世界很危险,有你在我身边我就感觉安全”的体验。 08:40 这样的关系是很难有发展的。是一种假性的亲密关系。 09:30 三个小练习,让我们通过自我调整,让关系变得更成熟、更深度: 09:38 识别自己的情绪,分辨自我情绪与他人情绪。 10:00 自我安抚,用延迟满足和寻找健康的替代性安抚方式,来练习耐受那些没有被即刻满足而产生的不确定感。 10:36 接受对方和自己不同的地方。 11:00 不再在无意识中重复演绎早期养育赋予自己的“人生剧本”,而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我是心理咨询师一只菌,我擅长处理的心理议题是自我探索、女性成长、原生家庭关系中的困扰。我基于自己的人格发展,为来访提供安全空间,让你在这里习得对不确定的耐受力。如果你愿意信任我,可在节目详情找到我,和我建立咨访关系。我们下个话题再见。祝今晚好梦。

12分钟
99+
3个月前

健康的关系里,总是带点恨【亲密关系里的攻击困境】

21:00心理夜话

大家好,我是一只菌,是一名精神分析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师。这是我的个人播客。我会在这里分享我在心理咨询学习、体验和临床中的思考与收获,也希望你能在此找到,让自我成长的更多方法。 01:25 健康的养育关系中,爱和恨都是同时存在的,且都是双向的。 02:00 养育者为什么会忽视或者拒绝婴儿的需求呢? 02:38 养育关系中,父母的确是会对孩子产生恨意的。 03:44 觉察并认知到对孩子的恨,能够帮助养育者走出“完美养育者”的困局。 04:58 当养育者在无意识中有了对小孩的控制欲,ta自然就会忽视孩子的真实需求。 06:35 我们也需要去觉察和认知对父母的恨。去真实地面对它。 07:21 如果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多次体验到攻击可以被接纳、攻击对象会一直存活的感受,我就会敢于与他人建立亲密、深度的关系。 07:46 反过来,如果我们的攻击行为多次被养育者惩罚或者报复,最终我们生出“我不配得到父母的爱”的认知。 09:55 不敢承认自己的恨意,也就是不敢体验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 10:14 只有爱没有恨的关系是危险的。 10:35 是一种虚假的共生关系,本质充满了控制的欲望,充满了审视和被审视。 11:06 健康的关系中不是没有恨,而是关系中的人确信爱能承载恨的重量。 我是心理咨询师一只菌,我擅长处理的心理议题是自我探索、女性成长、原生家庭关系中的困扰。我基于自己的人格发展,为来访提供安全空间,我保证会在你的攻击下安全存活。如果你愿意信任我,可在节目详情找到我,和我建立咨访关系。我们下个话题再见。祝今晚好梦。

12分钟
1k+
3个月前

当我无法攻击你,我就只好嫉妒你【亲密关系中的嫉妒困境】

21:00心理夜话

大家好,我是一只菌,是一名精神分析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师。这是我的个人播客。我会在这里分享我在心理咨询学习、体验和临床中的思考与收获,也希望你能在此找到,让自我成长的更多方法。 00:57 像剥洋葱一样把嫉妒层层剥开,看到嫉妒内在的情绪和感觉 03:06 我们都太习惯否认嫉妒了。内在审判者让我们认为嫉妒是丑陋的 03:37 我们一直回避对嫉妒的感受和认知,会有什么后果呢? 03:47 回避嫉妒,就是扩散心中不可触碰的禁区,禁区越来越大,我们的灵活性越来越小 04:52 被羞耻感逼到逃无可逃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限定的过程 05:30 我认为嫉妒不是坏事,它反而是我们内在充满活力的一种证明 06:40 三个方法,让我们与嫉妒相处,让自己内心最深处被看见、被理解的愿望得以实现 06:47 让我们从受害者的位置走到竞争者的位置上去 09:29 让我们从嫉妒他人转向羡慕他人 10:46 让我们从压抑负面情绪到少量地释放自己的攻击性 13:37 我们要做不是消除嫉妒,而是更深地理解嫉妒,将它转化为让我们更好的认知自己、发展自己的力量 我是心理咨询师一只菌,我擅长处理的心理议题是自我探索、女性成长、原生家庭关系中的困扰。我基于自己的人格发展,提供一束目光,看到嫉妒者内心深处被看见、被理解、被重视的渴望。如果你愿意信任我,可在节目详情找到我,和我建立咨访关系。我们下个话题再见。祝今晚好梦。

14分钟
1k+
3个月前

如何与霸总谈恋爱?【心理角度看what is love?】

21:00心理夜话

大家好,我是一只菌,是一名精神分析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师。这是我的个人播客。我会在这里分享我在心理咨询学习、体验和临床中的思考与收获,也希望你能在此找到,让自我成长的更多方法。 01:06 如果你读懂了霸总之爱的内核,你会发现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过霸总之爱 01:28 霸总是如何形成的? 02:17 回避型依恋者 03:42 霸总将情感渴望压抑到了无意识中。虽然看上去冷漠,但心里仍然渴望无条件的爱和包容,渴望依赖他人,渴望他人看到自己的深层需要并且无条件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04:41 “霸总之爱”到底是什么样的爱? 06:16 我把霸总之爱称之为婴儿之爱 06:40 霸总也许能力非凡,但在最基础的原始需求层面,却从未被完全满足过,所以他期待一个只为了他而存在的人,来满足这些基本且强烈的原始需要。 07:48 霸总为何与“圣母”的完美适配 08:08 回避型依恋者×焦虑型依恋者,两个无法用言语表达爱的人 11:10 “成熟之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12:05 成熟之爱,它是发生在两个独立的、完整人格之间的相互看见、相互信任、相互需要,而非缺损自我的填补与共生。它并非互补的关系。 12:16 成熟之爱可能发生在两个安全型依恋的成人之间 13:04 成熟的爱,首先发生在成熟的人之间。 14:42 如果可以提前看清自己和对方在一段绞缠的亲密关系中的需要,也许就能够和对方一起,从婴儿之爱成长为成人之爱,让双方可以在摸索中得到完全成长。 我是心理咨询师一只菌,我擅长处理的心理议题是自我探索、女性成长、原生家庭关系中的困扰。我基于自己的人格发展,为来访提供稳定的安全基地,让他们在这里重新发展出安全的依恋模式。如果你愿意信任我,可在节目详情找到我,和我一起聊一聊。我们下个话题再见。祝今晚好梦。

15分钟
99+
3个月前

为什么说:不要在有毒的环境证明自己?【心理角度看职场pua】

21:00心理夜话

大家好,我是一只菌,是一名精神分析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师。这是我的个人播客。我会在这里分享我在心理咨询学习、体验、临床中的思考与收获,也希望你能在此找到,让自我成长的更多方法。 01:08 心理学角度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为什么有毒的环境会找上我呢?为什么我无法停止对着不恰当的对象证明我很强、我很好呢?为什么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明明没做什么事却感到心身都被掏空呢? 01:42 大家眼中的“有毒环境”非常像一个患有NPD(自恋人格障碍)的真人版 02:00 有毒环境中存在极其强烈的不平等,掌握话语权的上级,ta对工作的评判标准极其模糊。这就很像NPD始终将他人置于客体位置的感觉。 03:07 有毒环境中的评价机制难以预测,上位者的情绪也可能时好时坏。这点也很像NPD为了摆脱羞耻感,而通过指责把责任转嫁、把羞耻的感觉传递到他人的身上。 04:35 有毒环境还有边界模糊和情感冷漠的特点。渐渐地,你也觉得理所应当,甚至会建立“工作=我”的认知模式。 06:21 在有毒的环境里,越证明越危险。 06:29 为什么你会对这个有毒的环境产生认同呢? 07:29 比昂:人与人关系的本质,是看谁向谁投射焦虑,或者看谁为谁承担焦虑。 08:15 权力性/迫害性的投射性认同:环境向你投射了焦虑,你为环境承担了焦虑。——努力换不来正向回报,最终可能走向空乏、抑郁。 09:06 迎合性投射性认同:你通过过度加班、随叫随到、非常听话,通过牺牲自己的生活时间来讨好这个环境,希望环境能看到你的付出,感激你,对你的未来负责任。——充满期待,又时时落空,纯属内耗,感觉身心俱空,非常疲惫。 11:02 也许你的早期养育关系中也遇到了无法通过言语传递期望的养育者,你的需求没有被这个养育者充分涵容,再以言语返还给你,而导致你也不太懂自己的各种感觉和需求到底是什么东西。 11:25 从客体的位置走到主体的位置上去。从三个方向着手改变: 11:34 梳理自己的需求。觉察自己的感受。 12:42 通过表达感受,建立自己的边界。通过这些边界让他人知道你是谁。 13:37 找到的自己的同盟。在分享和自我讲述中,得到好的境映,拥有更多的自我确信。 14:32 祝福我们都越过有毒的环境,为自己创造有爱的生长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找到自我的确定感,发展出真实的自我。 我是心理咨询师一只菌,我擅长处理的心理议题是自我探索、女性成长、原生家庭关系中的困扰。我也曾身处有毒的环境,并且走了出来。如果你愿意信任我,可在节目详情找到我,和我一起聊一聊。我们下个话题再见。祝今晚好梦。

15分钟
1k+
4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