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馆说
上海图书馆推出的一档泛文化类播客

Album
主播:
上海图书馆
出版方:
上海图书馆
订阅数:
2.41万
集数:
49
最近更新:
5小时前
播客简介...
大咖进馆说,读者尽管听。《进馆说》是由上海图书馆推出的一档泛文化类播客节目。在这里,你可以听到许多作家、专家和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分享,沉浸式感受馆内各类活动讲座的现场氛围。 让我们一起用声音传递阅读的力量。欢迎各位读者进馆。 【上海图书馆地址】 东馆:上海市浦东新区迎春路300号合欢路300号 淮海路馆: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
进馆说的创作者...
进馆说的节目...

EP37 城市化百年:我们究竟建造了繁荣,还是绝望?

进馆说

每天穿梭于城市的两点一线,我们是否曾停下思考:为何必须如此奔波?城市空间是否已超出了人的尺度?从摩天大楼到改造园区,砖瓦之间藏着怎样的故事,又如何塑造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建造了城市,城市也在无形中改变着我们。而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想象城市?想象是双向的:既指向过去,通过文字触摸那些消逝的伟大城市;也指向未来,思考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城市,人与城应该建立何种关系。 历史学家汤因比主编的《命运之城》或许能给我们启示。本期节目,《命运之城》译者、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教授陈恒,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张松,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将在“城市罐头”主播YAO的主持串联下,共话人与城的相互成就。 【🎤谁进馆说】 陈恒: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教授,研究领域为西方史学史与史学理论、西方城市史。著译《世界史与当代中国》《历史是什么?》等,主编《世界历史评论》《新史学》等杂志,主编“光启文库”“历史学研究入门丛书”“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等丛书。 张松: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城市规划学刊》编委、《城乡规划》编委、中国建筑学会工业遗产建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委员。 罗岗: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中文学刊》主编,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著有《英雄与丑角》《危机时刻的文化想象》《想象城市的方法》等,编有《重返“人民文艺”》《现代民族国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等。 Yao:建筑师,播客《城市罐头》主播。(本场主持) 【⏰进馆说啥】 01:47 《命运之城》的贡献与主要特点 15:40 《命运之城》在城市史写作和研究里的地位 29:13 如何看待《命运之城》中关于未来城市的构想规划? 49:11 如何看待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57:45《命运之城》对于我们的城市生活有什么启发? 01:00:41 是否可以步行,是衡量人和城市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标准 01:15:06 中国城市文明的发展经验与独特价值 【📚进馆看啥】 《命运之城》:这部城市史里程碑之作,在汤因比逝世50周年之际推出中文版。从雅典的城邦到长安的盛世,从威尼斯水城到纽约都市,19座名城串联起人类文明轨迹,揭示“城市是人类灵魂安放之所”的深刻命题。 《巴黎城记》:作者为美国地理学家大卫·哈维,聚焦19世纪中期拿破仑三世执政时期巴黎的城市转型,以奥斯曼规划的林荫大道建设为主线,剖析城市空间重构如何推动资本主义金融体系革新与消费文化兴起,揭示房地产投机、租金体系变革及劳动力市场分化等社会矛盾。 【馆在哪里】 东馆:上海市浦东新区迎春路300号/合欢路300号 淮海路馆: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 【联系馆员】 微信公众号:上海图书馆 微博:上海图书馆 小红书:上海图书馆 抖音:上海图书馆

86分钟
15
5小时前

EP36 当你老了,你会害怕吗?我们该如何面对衰老?(互动赠书)

进馆说

老年意味着什么?老年人在社会中是什么地位?当我们谈论衰老时,我们在害怕什么? 在《老年》一书中,波伏瓦坚信,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老年的意义,就会推动根本性的变革。 本期节目,作家、书评人维舟,作家、翻译家于是,以及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缪伶超将和大家一起谈谈衰老这个问题。 ps.在本期节目评论区留言你对衰老的看法,我们将选取2位订阅者赠送《老年》一本。 【🎤谁进馆说】 于是:作家,文学翻译。著有《有且仅有》《查无此人》等小说和散文。译作包括诺奖得主托卡尔丘克、布克奖得主阿特伍德、国际布克奖得主莱纳菲尔德、惠特布莱德奖得主温特森、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斯蒂芬·金等英美作家的著作三十余部。 维舟:作家、书评人。2006年起陆续开始为《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第一财经日报》、《东方早报》、《华商报》、《新京报》、《三联生活周刊》、《经济观察报》、“上海书评”等撰写书评。 缪伶超: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本场主持) 【⏰进馆说啥】 05:49 你们眼中的老年是什么样的 12:52 死亡是句号,老年则是省略号...... 14:08 如何看待青春崇拜? 20:33 老年与女性:社会视角下的弱势群体探讨 24:12 你会用哪些手段让自己不老? 32:14 性别差异下的老年问题 40:25 文学作品中的老年人形象 48:03 婚姻法修改导致日本出现银发离婚潮 57:34 中国社会视角下的角色本位与老年自主 【📚进馆看啥】 《老年》 这是波伏瓦并肩《第二性》的社会观察和研究经典,作者将视线投向“老年意味着什么”以及“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从历史、文学、社会学、哲学、人类学、生物学、医学等角度探讨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对老年的看法和观点,指出关于老年的诸多“神话”或刻板印象由何而来;同时着力于描绘老年人的境况和他们的生存状态,揭示出老年的真实面貌,剑指人类文明的顽疾,深刻批判了被精心掩盖的剥削制度,探讨了哪些是老年本身不可避免的状况,我们能够以什么样的代价来减少这些困难,以及我们目前所生活的社会对他们负有何种责任。 【📖进馆说明】 西蒙娜·德·波伏瓦:法国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1949年出版了享誉国际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被称为女性主义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馆在哪里】 东馆:上海市浦东新区迎春路300号/合欢路300号 淮海路馆: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 【联系馆员】 微信公众号:上海图书馆 微博:上海图书馆 小红书:上海图书馆 抖音:上海图书馆

65分钟
1k+
1周前

EP24 为什么我们需要学坏?(互动赠书)

进馆说

在《第二性》中,波伏瓦曾写道:“总的来说,我们赢得了这一局。”但是在回忆录的最后一卷《清算已毕》中,她幡然大悟:“我上当受骗了!” 二十世纪初轰轰烈烈的女性主义思潮与运动之后,女性的处境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我们当下依然在面临着怎样的性别问题?本期节目,学者戴潍娜携新书《学坏》亮相,与策展人祝羽捷、复旦大学教授马凌一起带我们解锁经典阅读新视角,洞察女性处境。 ps.在本期节目评论区留言你的看法,我们将选取4位订阅者送上新书《学坏》一本。 “性别,作为一种解放力存在,作为一种方法论存在,也可以作为一种评价体系和行动力存在。要真正建立女性文学传统,无疑是颠覆性的,它帮助我们思考并动摇这个世界建构的根基,质疑长期存在的种种价值观,彻底粉碎我们原有的故事版本,或者说,重写历史。” 【⏰进馆说啥】 01:50 书名为什么叫《学坏》? 03:42 “正常往往是被过度修饰过后的一种堕落。这个正常里有着最大的奴性和惯性,而那些所谓的不正常经常潜伏着某种天赋。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真正的认知革命,恰恰都是从这些不正常里来的。” 14:35 “当有一天我们不再觉得这个人做的一些事情是出格的,或者是TA选择了跟别人不一样的那个生活方式是过分的,才有可能是真正进入了一个平等、多元、自由的一种生活的状态。” 16:21 现在这个时代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17:00 “在我们这个时代,女性主义被利用了。” 26:30 “真正的女性主义应该是温柔而坚定的。” 29:03 “很多女性主义跟商品、跟资本、跟一切带货夹杂在一起的时候,很难去分辨它究竟是在鼓励女性独立自信,还是让你去买它的产品,然后变成了一个附庸分子,或者说一个新的被奴役的状态。” 30:41 当下的创作环境及创作理念是否出现变化? 31:49 “如果纵观人类的历史,你会发现大部分时候是男人在替代女人讲话。” 39:17 “近些年,明清时代的写过诗集的女性名字也重新被梳理出来了,大概有4000位,只不过我们大家不太知道而已。” 44:39 语言上有性别之分吗? 56:52 我们能做什么?“每个女性都应该为自己争夺坐主桌。” 01:03:27【读者提问】未来女性主义和婚姻制度该如何共存? 【🎤谁进馆说】 戴潍娜:诗人,学者。毕业于牛津大学。出版诗集《灵魂体操》《以万物为情人》《我的降落伞坏了》《面盾》等,戏剧作品《侵犯》《水泥玫瑰》,翻译有《天鹅绒监狱》等。主编翻译诗刊《光年》。荣获2017太平洋国际诗歌奖年度诗人;2020剑桥徐志摩银柳叶青年诗歌奖。 祝羽捷:策展人、写作者、文化学者,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策展与批评专业,复旦大学艺术哲学博士候选人,上海市作家协会成员。曾策划“一间自己的房间II”、“隐喻与凝视”、“未来出走”、“柔者成承”、“雅努斯的界面”、“向海回归”等当代艺术展,为2021年阿尔勒影展提名艺术家奖展。著有《万物皆有欢喜处》《世界从不寂静》《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羽来信》等畅销书。 马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malingcat昵称,长期活跃于豆瓣网,为《三联生活周刊》《新京报书评周刊》《南方阅读周刊》《澎湃》等撰写书评。出版有《共和与自由:美国近代新闻史研究》《后现代主义中的学院派小说家》等专著,编有《媒介化社会与当代中国》等书,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复旦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海蛇(主持人):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 【📚进馆看啥】 《学坏》(索书号:I267.1/4834-4) 诗人、学者戴潍娜的最新书评集《学坏》,袒露9种深入内心的感人阅读,从鲍勃•迪伦、普希金、乔伊斯、波伏瓦、泰戈尔等那些熠熠生辉的作家出发,揭开他们文字中迷人的冲突,展开他们作品中的秘密指向。她从波伏瓦的“精神谋杀案”,写到玛丽莲的“压抑的世界”,再到林奕含与伊藤诗织所面对的性别侵害,展现出她对女性处境与女性议题的思考。 【馆在哪里】 东馆:上海市浦东新区迎春路300号/合欢路300号 淮海路馆: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 【联系馆员】 微信公众号:上海图书馆 微博:上海图书馆 小红书:上海图书馆 抖音:上海图书馆

69分钟
6k+
1周前
进馆说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