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试试
上海译文的首档播客

Album
主播:
数字译文、刘盟赟
出版方:
数字译文
订阅数:
1.31万
集数:
31
最近更新:
2周前
播客简介...
太阳底下无新事,为什么还要重启试试? 我们“贼”心不死地想要没话找话,旧衣新裁,尝试在大家熟极而流的话题里,唠些有点新意的嗑。 那么我们都会聊些什么呢?从文化、文学、历史里的固有概念入手,尝试通过聊天给它一个新的支点,然后撬一撬,松松土,看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一些被遮蔽、被躲藏的故事与见识。
重启试试的创作者...
重启试试的节目...

Vol.17 对话王梆|阿特伍德的瞬息全宇宙: 女巫、小说家与预言者

重启试试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八十五岁属兔的天蝎座老太太;《使女的故事》的作者,已然经典化而无需要被“诺奖”证明的作家。她也是诗人、环保主义者、社会活动与观察者,从她的身上可以看到“二战”后一代知识青年如何“介入”现实的精神来路。她被当成现世的女巫与预言家,从她的推想小说(Speculative fiction)与杂文笔记中,人们尝试找到对当下女权运动、政治民粹与环境危机的种种回应,企图沿着阿特伍德笔锋所向之地,按图索骥,寻求某种宗教般的启示。然而正如她自己所说,要是我真有预言的本事,我早就统治世界了。 饶是如此,阿特伍德作为当下世界文学的一个秀异个体,随着她的文本在全世界的传播,关于她与她的文字的传奇正在不断被谈论。借着今年她的最新随笔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以及卡在2008金融危机之前就完成的有关人类债务问题的思考之书《偿还》的出版,我们很荣幸邀请到身在英国的作家王梆老师,请她——作为阿特伍德的书迷——和我们一起聊聊阿特伍德其人其书。 【时间轴】 Part 1 阿特伍德为什么吸引我? * 01:36 一枚爆破山洞的炸弹:小说开头的punch * 04:33 自带矿山的作家:作品的复杂性 * 06:57 做一个不站队的作家:文本的社会学寓意 Part 2 《使女的故事》诞生之后的世界:从1984到特朗普时代 * 09:44 工人下岗,城市“锈迹斑斑”,民主的危机 * 15:00 特朗普归来,宗教保守主义复辟 * 18:57 在美国的领土上想象一种集权主义 * 20:36 在历史中书写:用非虚构的方式写作虚构 Part 3 阿特伍德与她的同辈作家 * 27:07 阿特伍德的世界性与门罗的地域性 * 32:29 在加拿大的荒原,女性如何写作? * 36:01 西方女性作家普遍拥有的社会责任感 * 40:28 没有阴影的阿特伍德:幸福的原生家庭造就全景式写作 * 49:33 《使女的故事》:拒绝标签,透视社会对性别的建构 * 51:14 门罗的哀伤:靠卖血维持生存和写作,毕生都在斗争 * 54:05 我们该如何理解门罗身后的“丑闻” 【互动赠书福利】 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收听感受、阅读体验,我们会在12月20日从评论区选取5名点赞数量最高的幸运听众,赠送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 阿特伍德随笔集:2004-2021》纸质书一本。 【关于我们】 🐝主持人: 刘盟赟 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部编辑,播客「重启试试」主理人。 🦦后期制作: 孙静 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部编辑。

61分钟
1k+
1周前

Vol.18 对话魏思孝|村子日渐消失,我用小说记住疼痛

重启试试

今年的宝珀文学奖颁给了魏思孝,以肯定他在中国乡土题材写作上的创新与用力。作为一个山东淄博农村的八零后作家,他的乡村早已不是沈从文的湘西、汪曾祺的高邮,也不是莫言的高密东北乡,或是迟子建的北极村。他的农村少了些诗意,多了些赤裸。笔锋过境,更显粗砺,直见性命,有时也更不堪,但也更真实。那脸、那手、那口吐在地上的痰,仿佛那个王能好就是你在城市通勤可以匆匆擦身而过而不自知,蹲在脚手架下吸烟的农民。然而,他的喜怒哀乐,原生家庭与对婚姻的向往,却暗自丰盈着,通过魏思孝的笔端,我们往往与这些人物有了贴肤的同感。 这次走进淄博和他的农村老家,与他聊小说,听他带着我们走在刘辛村的路上指给我们看哪个人是小说中谁谁谁的原型,哪一家就是之前提到的故事的来源,自己又因为写了谁而上门去道歉的。我们试着从他小说的写法等方面,谈一谈他对小说创作的理解,看看他是如何理解当下中国的农村与农村人的。 【时间轴】 * 1:03 非典型意义的中国“乡土文学”:《土广寸木》与当代农村写作 * 7:58 把一切拆开了重新组合,要有勇气用粗粝的语言直面此时此刻的村庄 * 11:26 “双引号”成为一种小说的审美参数 * 16:12 “对话”是小说创作的一种工具,该如何使用? * 18:43 脏字与丑话:一种缓解生活疼痛的“特效药” * 23:58 乡村,是一种处境 * 27:19 以一个“局内的外人”,让自己保持一定的叙事距离 * 35:14 创作并不高蹈,要为创作去体验生活 * 39:14 从《王能好》到《土广寸木》,在续写中构建“辛留村宇宙” * 43:01 持续的创作是件很焦虑的事儿 * 48:30 村子里的日常中有很多文学性时刻 * 53:15 “酒局”与“春节”变成难以处理的题材 * 57:18 在“断裂”处启蒙:“第三代诗人”对我写作的影响 * 01:03:23 用拒否的姿态写作,“用自己的头脑去说不” * 01:05:41 “每隔一两年也许我会遇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家” * 01:08:59 未来的创作计划 (魏思孝生活的村庄的落日) 【互动方式】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在评论区大胆留言!也可以扫描shownotes里的二维码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和我们一起在习以为常的观念里撬开缝隙,松松土壤~ 【关于我们】 🐝主持人: 刘盟赟 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部编辑,播客「重启试试」主理人。 🦦后期制作: 孙静 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部编辑。

75分钟
1k+
1周前

Vol.19 对话梁文道 x 杨大壹|像她这样一个女子,我选择去爱!

重启试试

内地很多青年一辈的文青,认识香港文学的开端,大都是从梁文道老師前几年做的“一千零一夜”开始的,他在里面说,“西西是作家中的作家”更是香港“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也有的,是在“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文学纪录片中看到。大概也是从那几年起,西西的简体中文作品陆续开始引进到内地,《我城》《飞毡》《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以及这两年的《白发阿娥及其他》《钦天监》,包括今年出版的小說遺作《石頭與桃花》。单从出版的规模看,西西应该是当下香港文学被内地大众认知最多的作家(当然金庸、亦舒除外)。 然而对西西其人其文的讨论,起码在内地的公共话语里,却鲜少被真的打开。一方面和港台文学与内地文学的地缘关系有关,但更多的要归因于一种“阅读时差”。毕竟,对当下的读者,一个生于1937年的作家,她漫长的人生,有太多无法一下子展开的折痕,如果没有引导或者共情,时异人疏,文字的“隔”会越拉越大。 在西西逝世近两年后的今天,我们邀请梁文道老师和「文化有限」的杨大壹老师一道,再次聊起西西,以期从香港与内地两代读者的经验出发,阅读像西西这样的一位我城的作家。 【时间轴】 * 00:23 穿着裙子跳格子:西西的名字 * 06:50 所谓文艺啊,原来如此! * 19:06 在“道长”的节目里第一次遇见西西 * 20:50 悬浮在历史的天空:香港人如何描述他们的城? * 24:58 候鸟如何织巢:“南来作家”与西西的香港身份 * 28:15 一个开端,从西西出发对香港文学再定义 * 33:04 像蝴蝶一样轻盈地探索、求新 * 37:30 用一种“弱状态”消解沉重:香港作家对“我城”的文学想象 * 48:27 西西之外,香港叙事的杂花生树 * 53:20 彩蛋!西西原声粤语诗朗诵《白发朋友》 * 56:07 在两岸三地之间,作文学摆渡人 * 58:30 为什么今天我们要读西西? * 01:02:00 如果不再写痛苦,我们如何想象我们的城市? * 01:11:33 西西曾劝余华“在小说里少杀点人” * 01:13:03 推荐环节! 【互动方式】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在评论区大胆留言!也可以扫描shownotes里的二维码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和我们一起在习以为常的观念里撬开缝隙,松松土壤~ 【关于我们】 🐝主持人: 刘盟赟 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部编辑,播客「重启试试」主理人。 🦦后期制作: 孙静 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部编辑。

77分钟
17k+
1周前

Vol.20 新春特辑|这个春节,我选择“出家”过年

重启试试

乙巳年的春节就要到了,你是否已经或者即将为过年回家那些熟极而腻的社交与吃喝挠头?那么不妨听听本期 “重启试试”新春特辑,也许能将你暂时带离那些努力保持得体的家庭社交与高密度的大鱼大肉,和我们一起走进终南山中空谷幽兰的千年古寺——佛教八宗之一律宗的祖庭净业寺,与寺里的小法师住山仔一起聊聊古寺里是如何过年的? 与住山仔的善缘算起来已经超过二十年了,他是我的小学同学。后来虽不曾断了联络,但毕竟各自天涯,慷慨各努力,也就很少互通消息。这些年只知道他从中国佛学院普陀山佛学院研究生毕业,后来又在华严寺正式成为禅宗临济宗第四十六代传法弟子,现在终南山北麓的净业寺修行,那里也是他从小生活的地方。 今天很高兴邀请了我的发小住山仔做客我们的节目,请他和我们一起聊聊他的春节、他的生活。对于久在樊笼里的我们,这样的一次交流,也许真得唤起我们复得返自然的想望与决心。 【时间轴】 第一话:佛寺里的春节 * 00:46 佛教里有春节的概念吗? * 02:31 春节大扫除,全寺总动员 * 03:35 南怀瑾写的门联: 回首依依,酒绿灯红,歌舞繁华,大梦场中谁识我; 到此歇歇,风清月白,梵呗空灵,高峰顶上唤迷徒。 * 05:43 大年三十,法师们都在干什么? * 07:19 新年祈福钟声为什么是108下? * 10:40 佛家的浪漫:插了梅花便是年 * 13:13 大年初一,寺里也要开年会 第二话:空谷幽兰净业寺 * 16:25 终南山的隐士们是怎么生活的? * 20:51 如果隐士们感到无聊了要怎么办? * 22:01 隐居不是风花雪月,而是背100斤物资只挣9分钱的艰苦忍耐 * 24:44 作为“佛门八宗”的律宗到底是何门何派? * 26:55 鉴真和尚、弘一法师都是律宗门人 * 28:20 南怀瑾与净业寺的渊源 第三话:我的佛缘 * 30:03 五台山剃度,却机缘巧合来了净业寺 * 32:29 师父外出弘法,让我下山接受义务教育 * 33:28 考佛学院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 34:36 佛学院里都开哪些课? * 37:30 在广州临济寺接法,成为禅宗临济宗第四十六代弟子 * 38:47 禅宗弟子在律宗祖庭修行冲突吗? * 39:37 僧人的日常开销哪里来? * 41:51 画画也是一种弘法的方式 【互动方式】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在评论区大胆留言!也可以扫描shownotes里的二维码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和我们一起在习以为常的观念里撬开缝隙,松松土壤~ 【关于我们】 🐝主持人: 刘盟赟 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部编辑,播客「重启试试」主理人。 🦦后期制作: 孙静 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部编辑。

47分钟
2k+
1周前
重启试试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