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产品经理,还是其他岗位,我们在工作中,常遇到一个问题,即“很难达成共识”。 达不成共识,工作推动不下去,感觉心很累。 如何推动共识的达成呢?2023年的最后一期节目,分享我对这个话题的看法。 [02:04] 我们为什么需要达成共识?因为我们面对的通常是复杂的智力型工作,一个人无法完成,需要和其他真实的人合作,协同完成工作任务。 [08:01] 为什么达成共识很难?因为人与人本来就很少有共识基础;达成共识需要高超的沟通技巧,而身边大多数人都不具备;共识很难观测。 [18:56] 怎么办呢?从意识层面和实操技能层面,提出6个建议。 1,从说服他人,转变为帮助大家找到水面之下本就存在的共识。从对抗到合作。 2,主动开口。只要是为了做成事情,可以频繁主动沟通。 3,拉拉链。推共识就像拉拉链,要耐心细致,一点一点往上拉,下面的牙齿合上了再拉上面,不要跳跃。有没有问题?要不要解决?用什么方案?怎么分工分利?慢慢来,不要急。 4,善于选择有利于达成共识的环境。选择志同道合的人。 5,对于他人的反对,三种情况分开看,分开应对。 6,人要有深度,但是话要很简单,最好把共识转化为常识。知识匮乏,自然很难与人共识。 [30:44] 发散思考。信息技术、碎片化等。 如果想要看文字稿,欢迎关注公众号《青禾茶室》。 真诚预祝各位听友2024年一切都好!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谈到用户体验,但是用户体验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内涵?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理解用户体验?有什么样的工具、方法来优化用户体验?本期我会以《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为线索,来详细讲解用户体验。 [02:23] 《用户体验要素》和作者Jessie James Garrett的简单介绍 [04:23] 用户体验的内涵。用户体验是人们如何接触和使用产品,以及得到的直觉感受。 [12:34] 总体介绍体验的五层模型: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 [15:03] 战略层的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我们要通过这个产品获得什么?第二,我们的用户要通过这个产品获得什么? [24:50] 范围层:做什么,以及不做什么。 [33:33] 结构层:信息架构与交互设计。 [42:41] 框架层:信息设计、界面设计和导航设计。框线稿。 [45:44] 表现层:产品给用户感官的直接刺激,视觉、听觉、触觉等。 [49:45] 总结与思考 录制本期节目的时候,主播的口腔溃疡很严重,发音吐字有些不清晰,请大家谅解。 文字稿会发布在公众号《青禾茶室》。 买书可以点此链接:https://u.jd.com/Zi9aBON
产品经理常说一句话,“少就是多”。精简、符合直觉的产品设计,让用户觉得舒心,也让产品经理自己舒心。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做复杂难用的产品,让人难受。怎么能让产品保持简洁、可管理的良好状态呢?我们需要“产品的减法”。 [03:37] 什么是产品的减法?产品的减法,是最大限度减少产品复杂度的方法和行动。这里的复杂度,包括产品里面的信息的复杂度、流程的复杂度、架构的复杂度,也包括产品之外的运营管理产品的组织和人的复杂度。 [10:58] 为什么强调产品的减法?第一,做减法对用户体验、产品管理都有好处;第二,当前,产品的复杂度,管理的复杂度都太高,到了做减法的时候。 [21:40] 怎么做减法呢?理念层面上,认知到减法的重要性;管理层面上,奖励减法,慎重对待加法;实操层面上的执行。 [26:46] 人生的减法:把减法紧紧握在手里,虚位以待,直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时机出现,再去把握好它。 文中提到的苹果的《人机界面指南》:https://developer.apple.com/cn/design/human-interface-guidelines/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青禾茶室》阅读播客文字稿,以及我更新的其他文字内容。
产品经理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来到新部门,交过来一款产品,要求产品经理快速熟悉上手,一边做小功能的优化,一边还要规划整体的重构升级,让产品经理感觉压力非常大。怎么能又快又好地接手一款产品呢?本期节目将会分享一些方法、技巧和案例。 [01:29] 我的方法: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线索来搜集整理信息,快速理解产品,找到切入点和改进方向。 [02:59] 具体案例:以一个工单产品为例子,详细解读如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理解产品。 [16:44] 具体案例:还是以工单产品为例子,在理解产品之后,怎么做进一步的规划。 [20:45] 接手产品的具体过程中,3个做法或技巧。 [26:19] 需要注意的3个坑。 [30:38] 如何接手产品,背后是如何认知产品,是对产品的认知框架。 [31:41] 一个倡议,产品经理之间应该宽容互助。 如果需要文字稿,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青禾茶室,在公众号聊天界面的底部菜单获取。 预祝各位听友“十·一”长假愉快!休假一定要注意安全!
最近常听朋友谈到“大厂螺丝钉”这个词语。怎么理解所谓的“大厂螺丝钉”?做大厂螺丝钉能有什么收获?当腻了大厂螺丝钉,感到很迷茫,有什么突破的方法?本期节目,作为资深大厂螺丝钉的我,谈一谈我的看法和领会。 「01:10」 大厂螺丝钉:含义与特点 「04:10」 螺丝钉岗位的历史和起源 「06:54」 要不要去大厂当螺丝钉:外在与内在两个视角 「10:12」 在大厂的收获,内在视角:基础的工作能力、多元的人际关系与行业视野。 「17:40」 大厂螺丝钉困境的解法:“学习”与“价值” 「23:40」 一个感触:不要陷入阴谋论 我的公众号:青禾茶室
产品经理在工作中,经常面对冗长的需求清单,被各个需求方催着往前走,感觉非常被动,资源精力都有限,怎么办呢?要对各种需求做优先级管理。 优先级管理的本质是什么呢?优先级管理的本质是有限的资源和有挑战的目标之间的矛盾。我们就是在“既要、又要、还要”的矛盾中,在多变的市场、复杂的组织环境中,寻求最优解,所以我们真得需要做好优先级管理。 本期节目分四个部分来探讨优先级管理的话题: 第一部分,产品的优先级管理主要做哪些工作; 第二部分,优先级管理经常遇到哪些困难; 第三部分,有什么思路或者方法; 第四部分,额外谈两点相关的感悟。 希望能对每个头疼于优先级管理的朋友一些帮助。 文字稿在微信公众号《青禾茶室》
各位亲爱的听友,我推出了新的“悦读”系列,带着产品经理的视角,与大家一起读书、读文章~ 第一期,我选择了产品经理最常说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带领大家读一读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在《心理学评论》上的,这篇引用数超过50000次的经典论文《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产品经理带你读原文,并结合身边的产品现象与故事做一些解读,快来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吧! 主体框架: 第一章,导论,作者给出了一些研究动机必须要关注的假设或者原则。 第二章,基本需要,闻名于世的5层需要的分法就在这一章了。 第三章,基本需要的更进一步的特征,这里有更多的细节,你可能从来就没有读过。(这里口误把Further读成了Future) 第四章,总结。 过程中,马斯洛提出了很多很有意思的观点,例如“人永远欲壑难平”、“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质”、“人缺乏维生素是病,为什么缺爱不是病呢?难道爱还没有维生素重要?”等等,很多论述对于80年后的产品经理们也仍然有启发意义。 这个系列播主会坚持更新下去,如果你有什么想听主播讲解的书籍、文章,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主播会更新。也欢迎你通过赞赏给主播的创作加速! 微信公众号搜索“青禾茶室”,可以看到本篇节目的文字稿。
近几年,行业不太景气,竞争日趋激烈,大家对于“竞争力”的话题都很关注。 产品经理的竞争力是什么意思呢?具体来说,可以拆分到哪些维度上?怎么提升竞争力?本期节目,希望能帮助你对这些问题有新的理解。 微信公众号搜索“青禾茶室”,可以看到本篇节目的文字稿。
在职场里,常常听到“执行力”这个词,听得多了,让人很迷惑,似乎什么都跟执行力有关系,什么是执行力呢?执行力不强有哪些可能的情况呢?怎么提升自己的执行力呢? 执行力,是把脑海中的梦想、创意、蓝图、计划转化为现实的能力。执行力不强有三种常见的情况。提升执行力可以从强化执行意愿、提升能力和选择环境三方面去做。 其实,执行力极强也不一定好,把职场中的雷厉风行带到生活里,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带来强大的压迫感,可能适得其反。生活,偶尔也需要留白。 微信公众号搜索“青禾茶室”,可以看到本篇节目的文字稿。
常听人说“产品方法论”,到底什么是产品方法论呢? 本期节目,一起谈一谈,我认为什么是方法论,工作中有哪些关于方法论的有意思的现象,以及如何构建自己的产品方法论。 需要注意,方法论再好,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来。学习方法论,沉淀方法论,重要的不是记住文字与图表本身,而是将一切方法理论融汇贯通,最终成为独特的自己。 微信公众号搜索“青禾茶室”,可以看到本篇节目的文字稿。
在产品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评价,说“深度不够,高度不够”。这是职场打压别人的常见话术吗?到底什么是深度与高度呢?都是做工作,为什么有的人就更有深度,更有高度呢? 在我看来,深度就是Know-Why和Know-How,也就是知道为什么,知道怎么做。要加强深度,最重要的是做之前追问为什么,做之后总结怎么做。高度就是在更广的时空和更多的人群的背景里去看问题。要加强高度,只有一个途径,就是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只有高度没有深度,可能变成好高骛远的理论派,不切实际,很难落地。只有深度没有高度,可能变成落入窠臼的雕花匠,着眼过细,陷入内卷。要加强自己的深度与高度,只能一点一滴付出努力,接触良师益友,多看有益书籍,最终一定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微信公众号“青禾茶室”。
在工作中,经常要做总结汇报,为什么要做总结汇报呢?怎么才能把总结汇报做好呢? 根据经验,我把写好总结汇报分为四个关键步骤,每个步骤提出几个关键点,又提炼出总结汇报常见的四个误区,希望帮助你把总结汇报做得更好一些。 把心思都花在做漂亮的总结汇报上,肯定不对,我们确实经常看到文山会海的环境,遇到窃取果实的人。所以,如果自己兢兢业业、做实事、向善,就更应该学会做总结汇报,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再去推动环境的不断改善与澄清。希望播客的听众朋友都能不断提升能力,与向善的人一起,相互鼓励,获得成功。 微信公众号“青禾茶室”。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