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
关于疗愈与成长的探索和实践

Album
主播:
丁丁__
出版方:
笑总
订阅数:
2137
集数:
28
最近更新:
6个月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关于创伤疗愈的探索和实践 疗愈是把自己作为方法的历程,穿过创伤,痛苦化作智慧与意义,让生活进入另一种深度。 About me - ICF国际教练(ACC认证中) - Solution Focused Coach受训,擅长整合身心创伤/女性主义/自恋等视角开展咨询 - 重点关注CPTSD、身心创伤、深度关系、原生家庭、职场精神健康等议题 我的另一档职业主题播客:独立执业Private Practice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6d1c3e506e121531667286d 公众号:另辟蹊径 OutoftheBox 小红书:丁丁__ 预约咨询 wx:cdcounselling Email:[email protected]
另辟蹊径的创作者...
丁丁__
另辟蹊径的音频...

身心创伤:跨学科视角下的心理咨询,进食障碍,和我们的身份 ft. 邱后算账

本期节目是我和邱后算账主播、咨询师雨薇对近期共同关注的身心创伤这一议题的对谈。在咨询和疗愈实践深入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创伤不仅仅是某个单次事件,更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一种不断在发生的对身心的影响。 我们一方面围绕自身跨学科的学习经历展开,探讨现阶段是如何将不同领域的认知、思考整合在对咨询和自我的理解里,另一方面我们也结合各自深有感触的进食障碍案例展开讨论,聊了聊我们独有的哲学和文化身份。 相较于确定性的答案,我们更欣赏辩证的视角。疗愈的改变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不断拓宽对创伤的理解会更实际的作用于人与人的连接,带动更广泛性的改变。 |时间线| 01:47 咨询实践中,我们如何开始关注身心创伤? 06:34 整体疗愈、创伤视角有助于深层次理解个人议题 14:44 跨学科视角可以给心理咨询提供多元抓手 17:19 为什么有时“Western therapy doesn't work on Eastern minds”? 26:12 跨学科的整合思考——庄辉的艺术创作中的自我与身份 36:15 咨询的探索也是对个人身份、审视自我的创作过程 ***Trigger Warning:以下案例涉及自伤、成瘾等创伤性症状的描述,请谨慎收听 42:40 香港厌食症案例:削足适履西方标准,难以理解本土症状 47:53 用去殖民化心理学视角,探索进食障碍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53:06 “千金小姐”的厌食症:系统的无效与学院精英视角的局限 58:01 跨学科视角开放探寻意义,建设更有效的在地方法论 1:16:49 咨询中处理身心创伤的核心思路:身体练习工具、身心能量提升 1:22:42 疗愈使人与人连接,个体的改变交互作用于他人、关系与社会 |相关资料| 《恋爱中的暴君:自恋型男友识别指南》,邱雨薇 《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亿森·沃特斯 《心靈創傷的療癒力量: TRP釋放壓力創傷運動法》,David Berceli 《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吴飞 《东方学》,爱德华·W·萨义德 The Holistic Psychologist by Dr. Nicole LePera 庄辉,祁连山系 庄辉,祁连山系2 小纯:疗愈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身体给了我希望|邱后算账 |音乐| 别哭小女孩,张震岳 |支持创作| 爱发电 |内容汇总| * 疗愈议题|成瘾 内耗 冒充者综合征 完美主义 自我照料 自我照料2.0 身体的创伤 回归当下 重建原生家庭关系 选择咨询师 整合疗愈资源 职业探索 * 疗愈同路人|从自毁走向自救 做自己的朋友 自我认知的旅途 打工人的职场选择 裸辞后的反向前进 Gap一年的自我迭代 * 疗愈清单|Beef Ted Lasso 施图茨的疗愈之道 德雷尔一家 声音旅行 * 疗愈充能|疗愈运动 无我状态冥想 关系正念冥想 |关于「另辟蹊径」| * 小红书:丁丁__ * 公众号:另辟蹊径 OutoftheBox * 播客:另辟蹊径|独立执业Private Practice * RSS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8u9bm77tlvdj * 听友反馈:[email protected]

91分钟
99+
6个月前

身体的创伤:情绪的痛,身体知道(上)|CPTSD专题

创伤的经历会给我们的身心都造成复杂的影响,对幸存者来说,创伤并不只是储存在我们头脑中的记忆,也是一种持续性的经历,是储存在我们身体里的历史深远的痕迹。有时候在经历了无法承受的伤痛之后,在头脑的层面我们可以选择麻木自己,抽离痛苦,然而情绪的痛感依旧会以某种形式游走在我们的体内,用身体的表达代替我们的情绪感受到疼痛。 疗愈的过程中,身体不仅仅作为一种生理载体而存在,也是创伤的身体、文化的身体,是我们过往所有经历、情绪、认同的载体。在与躯体化症状/身心疾病共存的疗愈路上,学习去读懂自己的身体语言是与自我建立理解、跟自己的身体建立关系的第一步。 |时间线| 00:38 创伤作为一种持续性的经历,在身心留下痕迹 07:01 身体性的生存本能和过度唤起的防御反应 10:13 创伤的症状真实的储存在、困在我们的身体里 * 皮质醇失衡 16:12 皮质醇过量分泌让身体持续处于战逃反应 19:03 慢性疲劳会导致皮质醇过低,陷入倦怠耗竭 * 紊乱的呼吸模式 25:57 心理应激与呼吸模式紊乱的恶性循环 28:53 错误的呼吸模式会加重肩颈筋膜损伤 30:58 浅呼吸模式导致膈肌退化、呼吸效率低 * 慢性疼痛 38:58 疼痛是大脑在告诉我们:“我认为你现在有危险” 41:12 创伤的神经可塑性——更习惯于处理危险信号 41:48 “病走熟路”,身心过载后的痛觉敏感化 * 肌张力问题 49:28 肌张力过高可能意味着压抑、抑制的情绪状态 50:35 难以表达的愤怒迫使我们锁住能量,用肌张力对抗情绪 * 中医视角 56:03 身心本就一体,中医治疗不是治病而是调常 59:32 常年上火竟然是因为体内隐藏的寒气太重 1:05:53 中医身体交互式疗法有助释放身体能量 1:08:24 身体比头脑更诚实,读懂身体,与自我建立联系 |相关资料| CPTSD的10个常见特征 人人都在讨论皮质醇,它究竟有多重要 重塑大脑之旅:我如何用六星期提升了脑袋功能 What is a survival stress procedural memory? Somatic Experiencing® - Ray's Story by Peter Levine 舒然空间 《在忙乱的世界找回平静》,克里斯·贝利 《疼痛的修復練習》,史提夫·海恩 《身体从未忘记》,巴塞尔·范德考克 《儿童健康讲记》,李辛 The Voice of the Body, Alexander Lowen 封面:Repressed Trauma, Nunzio Miano |音乐| Pour Chopin - The Daydream Quiet Inside - Andy Tubman |支持创作| 爱发电 |内容汇总| * 疗愈议题|成瘾 内耗 冒充者综合征 完美主义 自我照料 自我照料2.0 回归当下 重建原生家庭关系 选择咨询师 整合疗愈资源 职业探索 * 疗愈同路人|从自毁走向自救 做自己的朋友 自我认知的旅途 打工人的职场选择 裸辞后的反向前进 Gap一年的自我迭代 * 疗愈清单|Beef Ted Lasso 施图茨的疗愈之道 德雷尔一家 声音旅行 * 疗愈充能|疗愈运动 无我状态冥想 关系正念冥想 |关于「另辟蹊径」| * 小红书:丁丁__ * 公众号:另辟蹊径 OutoftheBox * 播客:另辟蹊径|独立执业Private Practice * RSS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8u9bm77tlvdj * 听友反馈:[email protected]

73分钟
1k+
6个月前

Relational Mindfulness-关系正念冥想|冥想练习

很开心跟大家分享我最新开启的另一档播客独立执业Private Practice,欢迎新老朋友关注~ 本期节目来自我最近参与的关系咨询师Terry Real和Thomas Hübl主持的培训中的一段课堂冥想练习。这段冥想带给我很丰富的练习感受和觉察,也与这个阶段我对关系的思考有关,随着疗愈的整合,我开始思考如何在个人疗愈的框架之外,更有效的去建立一些健康的人际关系连接。 在这段冥想的引导中,我们可以更好的回归自己的身体感受,感知到我们身体中的“数据流”,以及对我们重要的关系的“数据流”,通过见证信息、情绪、感知、思考在身体里的流动,更好的跟自己相处,更好的与他人连接。 *点击时间线-冥想音频开始,可直接进行冥想练习。 |时间线| 00:59 关于新播客"独立执业Private Practice" 03:52 在破碎的世界拥抱亲密,relational mindfulness帮助连接 06:00 关系中的英雄主义是勇敢承担自己的责任 07:48 冥想音频开始 |音乐| 海浪 - andyoii |支持创作| 爱发电 |内容汇总| * 疗愈议题|成瘾 内耗 冒充者综合征 完美主义 自我照料 自我照料2.0 身体的创伤 回归当下 重建原生家庭关系 选择咨询师 整合疗愈资源 职业探索 * 疗愈同路人|从自毁走向自救 做自己的朋友 自我认知的旅途 打工人的职场选择 裸辞后的反向前进 Gap一年的自我迭代 * 疗愈清单|Beef Ted Lasso 施图茨的疗愈之道 德雷尔一家 声音旅行 * 疗愈充能|疗愈运动 无我状态冥想 |关于「另辟蹊径」| * 小红书:丁丁__ * 公众号:另辟蹊径 OutoftheBox * 播客:另辟蹊径|独立执业Private Practice * RSS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8u9bm77tlvdj * 听友反馈:[email protected]

18分钟
99+
7个月前

解离:置身世界之中,却并未真实存在|CPTSD专题

在创伤带来的“战逃僵”反应中,解离是很核心的一种应激状态,它储存了我们未经处理的原始创伤,在极度崩溃的情况下将情绪冻住,保护我们继续生存下去。但随着自我的觉醒,解离的固化反而会阻碍我们的疗愈和新生。疗愈中如何“反解离”?混乱时又该如何整合破碎的过去?这可能是我们探索back to normal的必经之路。 本期节目我想继续以CPTSD的视角展开,和大家探讨解离会给我们的身体、情绪造成什么样的困扰,结合多重迷走神经理论(Polyvagal Theory)和情绪解冻的处理,理解打破解离的过程中到底会发生什么,如何更好的认识创伤的“症状”,接纳自己。 |时间线| 00:43 用CPTSD的视角理解创伤告诉我们的故事 05:31 解离,面对创伤时的自我保护机制 07:27《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塔拉描写的解离 11:08 在疗愈的不同阶段,解离的3种表现 22:37 多重迷走神经理论如何理解“战逃僵”? 26:46 神经和大脑协同决定了应激反应的快速发生 29:21 无法放松、生存模式——CPTSD的主要特征 38:07 与世界隔绝,与身体分开,解离的躯体化 42:10 痛苦到深度昏厥,被创伤冻住的极致 50:15 找回自己的身体边界是一种自我赋权 53:25 TRE释放身体压力,与自己解离的部分连接 59:30 解冻中的身心震荡是面对真实痛苦的必经之路 1:01:07 打破解离为什么会带来焦虑感的增加? 1:05:23 告别解离是接纳自我,释放过往哀伤的过程 1:13:17 做出选择而非决定,是一种保留自尊的告别方式 1:15:27 16岁的塔拉被封存在镜子里,新的塔拉做出了选择 |相关资料| 我的解离系列笔记 1 2 3 4 5 自我照料2.0:从CPTSD的角度去践行self-care 动中觉察:在运动中构筑疗愈的力量 此时此刻:回归当下,重新潜入世界的练习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塔拉·韦斯特弗 《登天之梯:一个儿童心理咨询师的诊疗笔记》Bruce D. Perry / Maia Szalavitz,曾早垒(译) 《多重迷走神經——找回安全感與身心治癒的全新途徑》Stephen W. Porges,謝汝萱(译) 《让我看见你 : 临床过程、创伤与解离》Philip M. Bromberg,邓雪康(译) Living an Examined Life, James Hollis How to Come Out of Freeze Response in Trauma |音乐| Pour Chopin - The Daydream How Can You Mend A Broken Heart - Al Green |支持创作| 爱发电 |内容汇总| * 疗愈议题|成瘾 内耗 冒充者综合征 完美主义 自我照料 自我照料2.0 身体的创伤 回归当下 重建原生家庭关系 选择咨询师 整合疗愈资源 职业探索 * 疗愈同路人|从自毁走向自救 做自己的朋友 自我认知的旅途 打工人的职场选择 裸辞后的反向前进 Gap一年的自我迭代 * 疗愈清单|Beef Ted Lasso 施图茨的疗愈之道 德雷尔一家 声音旅行 * 疗愈充能|疗愈运动 无我状态冥想 关系正念冥想 |关于「另辟蹊径」| * 小红书:丁丁__ * 公众号:另辟蹊径 OutoftheBox|独立执业Private Practice * 播客:另辟蹊径@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爱发电 * RSS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8u9bm77tlvdj * 听友反馈:[email protected]

80分钟
11k+
9个月前
另辟蹊径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