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访谈》本期邀请刚从巴厘岛毕业回来的小白,一起聊一下「瑜伽教培」这个话题。 本期嘉宾:小白,上海软装设计师,新晋瑜伽老师,从200TTC开始对瑜伽哲学着迷。 —————————————— “全球”三种教培介绍: 小白:巴厘岛,200TTC,21天 Claire:上海Pure,by Patrick Creelman,200TTC,28天 Yan:印度Kaivalyadhama,瑜伽教育学位,9个月 —————————————— 01:55 小白选择瑜伽TTC的缘起 06:20 很多人参加TTC并不是为了当瑜伽老师 07:15 巴厘岛TTC一天的日程安排 11:01 200小时TTC的结束才是开始 12:12 国内市场对“瑜伽”的普遍需求:理疗 14:52 瑜伽教培里的哲学课 16:32 Yan在印度的“留学生”生活 18:24 巴厘岛TTC的哲学课内容 *女性时代: “你怎么知道不是那些大师们纷纷转世的时候选择了女性力量呢?”by Carlos 21:55 小白印象最深的瑜伽故事 23:14 中国文化和印度瑜伽的根源 达摩祖师 | 易筋经 | 洗髓经|藏地扎龙瑜伽 |克里希马查亚在西藏日喀则遇到的上师 25:19 巴厘岛200TTC的挑战和考试 *30:25 固定序列的教培 by Patrick ——> 瑜伽老师一节课堂上的「包容性」 32:50 各式教培的选择 *勘误:33:07 应该是:200小时里 哲学不低于30小时 33:59 巴厘岛瑜伽和上海瑜伽的区别 40:22 “如果继续以健身的方式去开瑜伽馆,那瑜伽这条路就走窄了。” by Yan 42:12 如果不想当瑜伽老师,为什么要上200TTC (*45:18 Patrick的教导对“人”的改变) 47:19 瑜伽老师不仅仅是一个瑜伽的老师 48:28 瑜伽本身就是关于生命和生活的态度 48:56 瑜伽老师的满足感 —————————— 长乐瑜伽小院 用瑜伽哲学的智慧 追寻长期主义的快乐
《瑜伽访谈》今天请到了真正的熬汤人Dou老师😏 Dou,阿斯汤伽练习者,瑜伽老师,在Claire眼里简直是“阿汤天选之人”: 年纪轻轻,上手遇到的就是阿汤,一路碰到的都是名师,现在直接跟随掌门人Sharath Jois练习。 ———————————— 00:23 Dou的瑜伽之路 03:01 Dou的人生第一节阿斯汤伽课程 = 全程懵的糟糕开局 07:22 「阿斯汤伽第七序列是生活」 “人生阶段的变化打破的是我们对生活的掌控感” “失衡之后重建的平衡是一种扩容” 12:43 阿汤的“苦行”生活方式 告别现代生活的诱惑 | 每周6天练习(5+1) | 每天早上5-6点早起练习 14:33 阿汤挑人 VS 阿汤“改”人 “一旦进入,你可能就被阿斯汤伽完全改变了” 15:27 阿汤的公平:无论你在哪个序列,你在做的事情是一样的 17:41 阿汤的两种方式:mysore(自我练习)和led(领课) * 阿汤的早期课堂形态 * “大课中的私教” * 不同老师的不同方式:请保持一个宽容的心态 20:12 阿汤基础介绍 * “阿汤就是个汉堡包”:三层 * mysore是更加精进的练习一部分 VS led是检查这周练习的考试 * 阿汤的练习就是一块块拼图 * 印度迈索(mysore)的练习:4+2 23:46 阿汤的领课 * 阿汤的口令只有梵文体式名 * 没有示范 没有正位的口令 没有如何进入体式的口令 * 阿汤(或者说瑜伽课程)的教学方式变化 29:29 阿汤难不难? * “磨练心性的练习” “生活中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是不会去练阿汤的” 31:10 阿汤容易受伤吗? * 什么状态可以「称」为受伤? * 身体上的不舒服和「想法」是有关系的 * 身体的奇妙:他有自己处理的方法 * 身体的“激活”有可能让一些“不舒服”显现出来 * 去观察和理解身体,“如果我们对身体的理解比较单一,那结论可能也很单一” * “用练习去疗愈受伤” * 阿汤一序列被称为理疗序列 “在尊重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意识之外,也去探索一些其他的东西” 41:23 “初级序列”适合大部分人练习 41:56 阿汤不同序列的作用 * “阿汤是相对科学的练习”:循序渐进 * 后弯里的“释放”:大哭 * 阿斯汤伽是身体的练习还是心灵的练习?老Guguji:Both! 45:04 阿汤的练习效果是不是堪比私教? * “粘性”:老师需要时间去建立对一个学生的了解 * 阿汤老师辅助的重要性 * 养成好习惯的事半功倍 VS 改掉坏习惯的成本 * “阿汤’废’老师” * 阿汤的辅助:是跟着呼吸走的 51:59 阿汤练习者和mysore老师的关系 * 阿汤mysore老师首先是一个很好的观察者 * 老师对学生的信心 VS 学生对老师的信任 * “最了解我身体的,不是我老公,而是我mysore老师😏” * 商业 VS 传承 * mysore课程里的“小规矩”:等待老师,而不是“召唤”老师 56:61 阿汤 = 自律? * 什么是自律? * 怎么样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 “mysore可以演化成很多生活中的其他练习” * “对后续体式的欲望和对物质的追求,有什么不一样呢?” Part 2 01:01:45 阿斯汤伽总院 印度迈索(mysore)的生活 * 神奇国度里的“留学生”生活 * 英文不好也完全没问题!! 01:07:11 印度迈索的作息 * Sharathji的新教室 * 练习时间由你的练习水平决定 * 练习位置由你的身高决定 01:13:30 去总院练习需要阿汤认证老师的推荐 01:15:11 掌门人在全球各地的工作坊 01:17:04 印度迈索晨练外的时间 “必买的椰子” | 梵文课程 | 咖啡馆泡馆 | 洗衣服做饭 | mysore大皇宫 01:24:00 Dou老师对“阿汤新手”的建议 01:27:56 “新人”第一次进入mysore教室的注意事项 01:31:10 掌门人是怎么“发”体式的 ———— 福利时间 ———— 今天的片尾曲是Dou老师亲自演奏的手碟(是的,我们的Dou老师还是位手碟艺术家😏) 欢迎大家欣赏~ P.S. 秀一下Dou老师的倒立 见过现场的人表示:这真的是“失重感”倒立啊,简直觉得Dou老师没有体重……
《瑜伽访谈》继续邀请朋友们来小院唠嗑😏 第二期嘉宾:Ero Xu,艾扬格瑜伽老师,专注顺位教学,被同学们称为可以上脱口秀的“话唠”老师。 让我们和Ero老师一起借助瑜伽体式探索自己,“向身体内部发射一个探测器”,欢迎收听~ —————————— 01:18 瑜伽口令:现场感、贴切度、针对性 * Ero老师被称为话唠老师:“话多,但没有一句废话” * 老师的示范:建立学生对一个体式精准的第一印象 * 话唠的原因:从一个“硬人”练起,每一个位置可能都感受过,细致精分化的练习带来细致精分化的教学 07:56 下犬:「把脚踝插进骨盆!!!」 * 瑜伽口令: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 身体的惰性 —— 需要用口令“刺激”一下 “唤醒”一下 “瑜伽练习其实就是意识层面的改变” * 10:49 意识的限制:“我天生……” e.g. O型腿改善案例 12:20 艾扬格的理疗 * 和解刨学不完全一样(主要体现在肌肉和皮肤层面) * 意识的细化和提纯:e.g. 坐角式:内腹股沟分为三段,每段的运动方向还不一样,分开运作…… 体式的强度不在于动作多高难,或者多费体力,而是你头脑意识的投入强度 14:35 Ero接触瑜伽的故事 * 男人练瑜伽:大老爷们学劈叉去了?! “瑜伽不仅仅是拉伸,而是你的意识到位了,身体的层面才会开始细化” * 焕然一新的身体感觉带来的人生改变:“我决定研究一下” 22:09 扭转:「大脑不转,颅骨转」 * 让意识层面在扭转里面变得更平静(因为扭转压缩的身体空间,会压缩呼吸导致紧张) * 「把背部的肌肉和背部的皮肤 分离!」 * 在你转不动的时候,去想让你的皮肤转,你的意念自然就能变得更细化,一下子感官会往里缩很多 24:10 头倒立:「先把大脑放在地上,再把头骨放在地上」 * 先把意识准备好 —— “先把大脑放下来,再把颅骨放下来,这样做的时候你就会变得特别小心,动作也会放慢,那呼吸也会变得有规律,你就会带着很细化的这种专注力再继续,这种体验感是不一样的。” 25:15「你不做 我的话就像玄学 所以 去做吧!」 * 把身体分层:「把你的大腿远离瑜伽裤」 * 在肌肉和皮肤之间 创造空间 —— 那是「空」元素的所在 * 练习就是一层一层地把身体分层 * 帕坦伽利的瑜伽经:简直像看PPT “能细化成这样!” * 瑜伽老师「点名」的能力 —— 身体各部位被点兵点将 * 瑜伽老师的口令都是他自己的经历 28:01 瑜伽口令的温柔和凶悍 * 有些身体部位吃软不吃硬 —— e.g. 腹股沟,柔和点😏 28:40 战士一「手指甲盖往上提!」 29:58 如果你在体式里手臂都伸不直:你的平静是一种“假的平静” 30:56 战士二「让你的视线摩擦着手背 向远」 * 视线的改变:训练眼睛靠向后脑勺,视线穿透手臂;对胸腔空间的建立也会特别好 * 三角式时候的脱口秀口令:「为什么鹰会飞,鸡不会!」 * 目光如炬,但又不能瞪出来 —— 目光要表现出决心 33:51 激烈的体式最后的口令:“获得一个平静的头脑” * 因为大部分时候我们的身体是惰性的,需要一些激性的练习,要不然“悦性”就是一种幻想 (tri-guna:ragas/tamas/sattva 三种能量属性:激性/惰性/悦性) * 哈他瑜伽:通过身体层面的练习,获得智性层面、喜乐层面的练习 * 哈他瑜伽:现代人的身体问题,肌肉极度弱化,“身体越来越懒惰,头脑越来越疯狂” * 如果物质层面(身体)是病态的,那在灵性层面也不可能达到灵性的健康和完美 38:14 吠陀「人生的四大目标」VS 瑜伽的教学需不需要“降维” * 有的放空只是一种逃避 * 获得智慧去区分两者的差别(接受不能改变的,努力能改变的) * 身体需要打磨才会有知觉,有一定的观察力才能够去和身体对话 * Ero的课:对身体细节的知觉“上不封顶”! * “往身体的里面发射一个探测器!” 46:36 “苦哈哈”课堂里的“哈哈” * 双角式:「别让你的脚和砖的关系像狗血偶像剧」 * 退出体式:「别嘶嘶 快下犬!」 * 什么是瑜伽的优雅 49:25 如果学生很抗拒这样的练习怎么办?/ 学生听不懂口令怎么办? * 学生的训练内容之一:做更适合自己的版本 * 口令对学生的干扰 * 潇洒口令:「感受不到 那就忘了他」 ——————— 口令外的分享 ———————— 52:19 艾扬格瑜伽练习的顺位原则 55:41 Yan:艾扬格瑜伽老师无证可搬,是“一辈子的老师” 59:27 瑜伽教学的原则 教你会的东西,模凌两可的东西要先拿自己做实验 1:00:54 为什么坚持用梵文体式名 ——————— 福利环节 ———————— 01:04:22 坐姿调整 ⚠️ 建议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享用纯享版「Ero老师坐姿口令」🧘♀️
《薄伽梵歌》第六章:「唯有禅修,才有可能获得平等心」,欢迎收听。 —————————— 00:30 Dhyana 禅定瑜伽 “在我们的禅修技术中,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是必需的两大基石。” 02:41 平等心 「人和人」之间的无分别心 07:52 「人和事」之间的平等心 * *对不同事的无分别心 * *对不同念头的无分别心 * *对不同情绪的无分别心 “平等地对待,心才是安定的” 11:27 不平等心就会带来「评判」 drama由此展开 13:33 薄伽梵歌 6.08和6.09详讲 ——《瞬息全宇宙》电影画面 14:33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原则和个人故事 “甘地的政治不是技巧不是权谋,而是人性。” “我不会仇恨你,因为我们是一体的。” 24:58 唯有禅修,才有可能获得平等心 “商业社会的反逻辑:越来越细致的标签=越来越多面向上的二元分别” 28:49 薄伽梵歌 6.30详讲 “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把自己定义掉了。” 34:10 “意识到才有可能改变” * *宿命论的积极性一面 * *真正的消业障 saṃskāra * *「无常」 *“当你不再跟念头/情绪纠缠、勾搭的时候,你的心就稳定了。” 42:44 宗萨仁波切的“玩笑” 「无常」难道不是一个好消息吗?
《薄伽梵歌》的分享来到最重要的第六章,正好也回答大家关心的话题:如何有效自律?欢迎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 01:12 薄伽梵歌6.1-6.4 * karma yoga 是一个通用的“方法” * 练习的一对翅膀:abhyasa&vairagya * 分享小院的公众号文章,由yan老师在课堂上分享,由Claire整理成文 mp.weixin.qq.com 05:21 薄伽梵歌6.5-6.7 我们和心意的关系 —— 「自我」= 心理学的问题 * “所有的矛盾不在外界” —— “通常我们都喜欢’解决问题’,但其实’我’就是唯一的问题” 06:05 东亚教育习惯:自我检讨 * 反思是为了让ego(自我)变小 * 但我们也要警惕“自责”对自我的折磨 08:48 薄伽梵歌:我们应该提高自我,而不应该是挫伤自我 *叛逆:反作用力的本质 10:09 我们和自我的关系 *东亚家庭有一种倾向性:严于律己 对外友善 11:56 冥想当中处理我们和自我的关系 * 如何和那些纷乱的念头相处?如何让我们的头脑安静下来? * not control, but cultivate * 「允许」的练习 * 亲子关系:小朋友就是一面镜子 * 疗愈技术里非常常见的一个方法:“内在小孩” 16:03 来自听友的提问:如何有效的自律? tapas(苦行,练习):瑜伽练习里一个重要的元素 17:05 印度的“禁欲”:感官收摄 18:08 什么是“瑜伽的食物”?判断的一个原则:是否可以让你的心清净 * 甘地的故事 20:39 有效的自律:tapas之火是让我们慢慢看到自己的saṃskāra(业力,记忆,轮回) * 如果我们能感受到自己,那“一切是自然而然的”,会在自律中得到滋养 * 如果还没有这种觉察力,那在做自律练习的时候有可能是想获得一种「掌控力」,就会痛苦 —— 还是我们和「自我」的关系 —— 生活中的计划:模块化而不是边界化 “大家商量着来,而不是压榨控制” —— 生活里的变化:一切都是「排序」 “受滋养,就会开始正循环,而不是对什么事突然切断” 00:28 薄伽梵歌6.7-6.8 告别二元对立
本期节目来自于听友的问题,在《长乐瑜伽小院》第一期访谈中,嘉宾Shelly分享了泰国寺庙僧人放下过去的故事,“如何原谅自己”是他、也是我们所有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欢迎收听Yan老师的分享。 —————————————— 00:18 听友问题:如何原谅自己? 00:50 辨识、察觉到“自责”情绪的重要性 抑郁和自责的关系 02:54 马哈希的内观练习:情绪就是个hook(钩子) 04:24 Yan在葛印卡内观中心做义工的一次“小参”分享 06:38 迪帕玛(缅甸禅师)教导 愤怒就是一团火 | 没有能量可以无缘无故的消失 08:22 “作为一个练习者,冥想者也好,所谓的修行人也好,并不是让我们变得越来越麻木,而是恰恰相反,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反而会变得更加的敏感,清晰地察觉到别人察觉不到的那些细节。” 09:47 对情绪有了理性认知之上的练习 12:03 练习方法推荐:马哈希的“标签” 15:42 ”在有关人生的问题面前,我们最多也只能去做分享,没有人可以成为另一个人的导师。” 16:35 有关KARMA的教导(from tantra tradition) saṃskāra & vāsanā:记忆和记忆里的情绪能量部分 去做脱钩的训练! —————————————— 📖 小院书单 * 迪帕玛 |佛陀的女儿 * 内观 |葛印卡 * 身体从未忘记| 创伤疗愈中的大脑心智和身体 🎵小院音乐 Gaiea Sanskrit - Bhagavad Gītā 1
全新系列《瑜伽访谈》正式开启,欢迎朋友们来小院唠唠😏 第一期嘉宾:Shelly Sun, 十二年瑜伽练习经验,瑜伽老师,泰国寺庙内观回来。 本期访谈,我们会和Shelly一起聊聊十日内观对真实生活的影响,欢迎收听。 Shelly于2023年11月参加的内观寺庙:Wat Ram Poeng 泰国郎奔寺。 ———————————— 01:21 内观、冥想不是一个玄之又玄的概念 而是一个实打实的、对日常生活很有启发性的事情 02:05 Shelly接触内观的旅程 03:30 寺庙官网很好看:商业是一个载体 05:48 Wat Ram Poeng 泰国郎奔寺 “导师团队”介绍 ——中文友好!!! 09:05 “我们不讲佛法” —— 不要增加脑袋的负担 「减少外来的信息带来的对感官的冲击」 10:30 内观中心的生活 —— 一日行程介绍 * 佛陀本身放弃苦行的故事:「身体是庙宇,需要照顾好」 * 吃饭前的20分钟 —— 培养对食物的正见 * 食宿超好的推荐! 13:50 为什么要穿白色?不用思考搭配的 —— 减少大脑的思考 15:33 每天早上四点的铃声 —— 一天的禅修从6个小时开始 17:10 自我练习:行禅+坐禅 18:27 从第一天开始的真实「自我怀疑」:我为什么要来这里? 20:42 Yan:佛法的教法中有关于睡眠时长的建议 ——“睡太多也是一种消耗” 23:18 早退的同学对Shelly的心理冲击 25:58 相信内观这个过程 而不是期待anything special(特殊体验) 28:27 行禅和坐禅相配合所训练的内容: * 行禅培养的是信心、努力还有你的耐心 * 坐禅培养的是智慧和你的专注 * 如果只有信心没有智慧 —— 那你就会产生欲望 * 如果只有智慧而没有信心 —— 就会有疑惑 * 只有努力没有专注 —— 就会非常的累,非常忙 * 只有专注没有努力 —— 那就只有纯粹懒惰了 30:19 和住持的汇报环节 34:16 Shelly的作业被加到最多——卷起来了 瑜伽练习对内观的“打基础”作用:strong and stable 36:22 Shelly的收获 * 老师的教导:记忆这个东西,你抓着他,他就抓着你 * “慈悲 compassion”首先是要对自己的 * 马来西亚老师自己的经历:历经千帆 出家重塑 “I’ve seen the world.” * “你将来的生活有多好完全取决于你有多么关注当下这一刻” 40:35 内观后程同学们常见的问题:修不动了 怎么办?状态不好 怎么办? 42:47 功德和冥想 * 如果功德有前三名,那第一名就是冥想:因为冥想是从根本上改变你的想法 * 日常功课:“碎片化冥想” 44:56 肱三头肌发达的师父:怎么在寺庙生活里健身?—— 300个俯卧撑mindfully!! 46:20 Shelly在寺庙最后一日的禅修 48:38 十日内观对生活的影响:行为上的改变 —— 冥想融入生活 50:48 密集禅修的能量 * 内在的战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需要重新去面对 * 禅修的功课要带进生活里 * 就像瑜伽练一年VS练三年的变化 会非常直观 53:51 Yan和Shelly对想去内观的朋友们的建议 * 先练习打坐 * 不要把内观当作娱乐、旅行、感官游戏 ———————————— 再次谢谢Shelly的分享❤️ 希望大家喜欢这个全新的访谈系列。如果你也是瑜伽的爱好者,或者对哲学、冥想、修行等话题有想分享的内容,欢迎联系Claire或者加入《长乐瑜伽小院》听友群,自荐和推荐访谈嘉宾~ 有机会一起唠嗑😏
《薄伽梵歌》来到第六章,什么是行动瑜伽的精髓?欢迎收听。 —————————————— 00:00 薄伽梵歌的哲学要求的是「知行合一」 02:31 什么是「老师」?Guru = 点燃你内在灵性的人 = 用光明驱逐黑暗的人 03:23 行动瑜伽的精髓 = 薄伽梵歌4.18 “于行动中看见不行动,在不行动中看见行动,这样的人就是智者,就是瑜伽士,他无所不为。” 04:22 有所为 有所不为 06:11 类比是学习的方法 但不建议不同体系中间互套概念 07:26 语言对大脑的影响 “如果你对一项文化很感兴趣,最好去学习他的语言” “人类是通过语言建立自我认知的” 反向:语言的退化 注意力的分散 —— 这个时代自我认同的迷失 反向:信息茧 & 被算法算计 & 广告对“自我认同”的洗脑 11:28 什么叫在行动中看到不行动,在不行动中看到行动? 看到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就不会再被“自己的行动”框住,心甘情愿的放下小我 —— 道法自然 13:05 薄伽梵歌被称为三位一体的瑜伽 智慧瑜伽 jñana | 奉爱瑜伽 bhakti| 行动瑜伽 karma 15:15 换个视角看问题:e.g. 什么是瑜伽老师的职责 艾扬格名师祖宾:祖孙三代都会一起来的瑜伽大课 = 真正的“所有人的瑜伽” 19:10 怎么可以找到自己的职责,找到属于自己的、能获得滋养的「行动瑜伽」? 22:30 什么是「爱」 ? *吠檀多哲学的一元论 *《禅者的初心》:改“我们的内在有佛性”至“我们的内在是佛性” *本自俱足 25:01 只有内在开始发光发热了,才会产生「自驱力」 索取 VS 服务 当我们转向,我们就会开始思考:“我能给这个世界什么?” *泰戈尔的分享:enlightened “发光的时候一定是快乐的” | “发光就是爱” 28:47 《薄伽梵歌》的螺旋式上升叙事 接受一颗种子 时时地浇浇水 30:54 奎师那 = 心理咨询师,用认知行为疗法慢慢让阿周那打开心结 31:18 阿周那 = 小我,奎师那 = inner wisdom更高维的内在智慧 31:53 万事万物都可以成为老师(guru) 辩喜:当你的行动专注而热烈,内心不执而安稳,你可以从万事万物中获得启迪和引导
有感于最近冥想课的同学反馈,我们聊一聊「瑜伽」哲学里的冥想。 00:22 冥想课经常遇到的问题 03:21 瑜伽八支是raja yoga(王瑜伽)的精髓 yama | niyama | āsana | pranayama 外四支 —— 热身 VS pratyahara |dharana | dhyana | samadhi 内四支 —— 从内转到真正的冥想 05:13 pratyahara感官内收 VS 满脑跑火车 = 有关专注的训练 VS 「感官-大脑」本能的运作模式 09:30 分享一个有关「触感」的解压小方法 13:05 瑜伽为什么可以对抑郁症、焦虑等症状有改善? 血清素内啡肽 | 明就仁波切“开心禅” |六七十年代的旅美瑜伽大师们 | 脑神经学 16:57 冲着「功效」去冥想 是不是一件好事? “你要花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才会收获本质上的改变” 19:06 monkey mind 跳跃躁动的意识状态 (需要复习的话请回听Vol2😏) 20:43 冥想的练习一点都不虚渺 20:53 冥想的练习就是让我们不断去接近自我和生命真相的一个过程 23:22 树欲静而风不止 —— 一些现代行业的“反向操作”:训练大风(brainstorming) 实名点名广告行业! *停不下来的红舞鞋 25:33 城市人的两种现象 1. 能量强行消耗下的一种疲倦感 2. 娱乐至上背后的强烈悲伤感 👆有需求 就有“冥想”的商业模式应运而生 *宗萨仁波切开过的一个玩笑 冥想可能是打坐垫公司的新品商业策略 *冥想类APP和线下冥想课 29:57 如何和自己的念头相处? “天空和云”的经典比喻 | 正念和内观 | 心流 34:52 第六支(dharana 专注)和第七支(dhyana禅那) 聚焦的光能汇成能量 | 洞察力 | 瑜伽经 | 智慧 | 理性脑VS全脑 | 你的意识偏向和不可避免的轮回 38:42 最后三支dharana dhyana samadhi的区别 印度老师的经典比喻 39:53 印度哲学:数论和瑜伽 = 理论和实践 “没有经过行动验证的知识都是’伪知识’” Carlos:”how do we know?” 我们是怎么「知道」一些事情的? 瑜伽是方法论 | 告别盲信 | 实践哲学 42:16 来自同学的另一个提问:“老师,我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练对?” “「真理」必须使人强大” | 找老师、朋友、亲密伴侣的适用原则
00:38 不容易的2023 01:02 瑜伽老师经常受到的灵魂拷问 02:45 由病痛带来的新认识 当身体的能力、知识、记忆都褪去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 06:32 印度哲学:去怔悟我们和万物的关系 07:25 个体和整体的关系 *泰戈尔的比喻:单个音符VS一段乐章 去融入无限的整体,而个体是唯一的通道 08:55 进入整体,才能跳出个体的局限性(身老病死) *klesa(苦因) 10:21 瑜伽和艺术的一致性:在限制中去追寻无限 12:12 去感受一种生命的无限张力 14:13 不要用“局部的力量”去做一个体式 而是用“无限的能量”去停留 15:39 【深度理解】不是“深度思考” 什么是慈悲 | 什么是苦谛 | 什么是疗愈 17:38 【自然疗愈】的底层逻辑 18:31 适合在生病中的一种冥想法 20:41 不要用「小我」去许愿,而在最丰盛、最富饶的一个生命状态,去好好许一个愿 —————— 🎬 小院电影:阿凡达 🎵 小院音乐:FKJ;许巍《第三极》
《薄伽梵歌》来到第三章:行动之道,也被称为行动瑜伽,是困境中的我们(即阿周那“们”)「为什么不能躺平」的真正奥义,欢迎收听。 ———————— 00:27 吠檀多哲学中不同的“见地”: 如商羯罗把智瑜伽作为解脱之道;奉爱瑜伽把奉爱之道作为解脱之道 01:14 辩喜:第一个把行动之道作为解脱之道 02:17 行动之道的两大精神 ——「不执着」&「无我」 02:45 心流的概念:全然投入 废寝忘食 忘我之境 03:05 行动的动机:目标论 VS 过程论 —— 两条路都是自洽的,关键是在不同的行动内驱力下,会带来不同的体验感 —— 每条路的一体两面都互相依存,如果不接受这一点,就会产生内耗 —— 安住在你自己选择的道路上 10:31 什么是行动瑜伽:借着行动把个体与世界、与工作、与他人紧密的连接为一体的一种勇猛精进的入世哲学 11:30 数论 = 被认为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 数论 = 二元论哲学 purusha (pure conciouness) VS prakriti(manifestation) 物质的世界就是在不同的变化中 14:28 在这个物质世界,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和行动中 “在不断运动的世界中一旦停止,就会产生巨大的内耗,甚至是一种毁灭的力量。” 15:28 karma,行动,也被翻译成“业”,印记 “但凡行动,必将留下痕迹” / “有因必有果” 17:17 为什么“躺平”解决不了问题? “躺平”、“逃避”、“放弃”在《薄伽梵歌》中被称为“伪善者” (非贬义,指“不是真正执行karma yoga的人”) e.g. 佛陀和乞丐的故事 18:50 什么是真正的「佛性」 佛性不是消极、逃避的一种生活方式 佛性是一种勇猛精进、面对困难不逃避、面对一切都坚守着自己的精神 19:35 行动之道的「无我」 “在行动中,活出自由之精神” e.g. 徐梵澄 e.g. john snow 亮剑!(私生子之战) e.g. 羽生结弦 23:57 那些闪闪发光的人,活出了一种精神 24:26 《薄伽梵歌》:这种专注无我、无执着地去行动的时候,可以获得这个宇宙最高的奥秘 e.g. 梵明院老师的「无我」 25:51 行动之道:通过这样的一个行动,去获得内在神性的释放 *(阿斯汤伽) Pattabhi Jois 名言:pratice, pratice, all will come. 26:32 保持安静,保持自由,去行动! ———————— 📖 小院书单 《行动瑜伽》;《徐梵澄传》 🎬 小院电影 《冈仁波齐》;《权力的游戏》 🎵小院音乐 Gaiea Sanskrit - Bhagavad Gītā 1
「去源头找那些闪闪发光的思想」 《薄伽梵歌》第五期,在继续深入阿周那和奎师那的对话之前,我们先停下一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分享? 01:02 “广告行业”的灵魂brief —— TA(目标受众)是谁?为什么要分享《薄伽梵歌》(传播目的是什么)? 02:40 行动之道/行动瑜伽(karma yoga 也被翻译成“业瑜伽”)预告 03:58 什么是「转念」? “没有不可调和的困难,只有不可调和的自我” 06:55 yoga view 瑜伽的视角 希望更多人试试用不同的眼睛看这个世界 07:33 什么是传播? “去传授你觉得受用的知识,如果你觉得受用,那其他可能也会受益” 08:16 东方:吠檀多哲学(Vedanta) *延伸至西方:19世纪被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超验主义 09:37 超验主义的核心观点:人可以超越你的感觉和理性,去直接地和源头,或称为真理,去建立起连接 *代表人物:爱默生,梭罗 10:05 为什么今年梭罗的《瓦尔登湖》和庄子,又被人反复拿出来“炒热”了一把? 10:48 吠檀多哲学的标志性思想:《奥义书》 12:07 奥义书=智慧之道,薄伽梵歌=行动之道 13:06 吠檀多的地位,和代表人物商羯罗辩论打赢佛教的故事 14:44 吠檀多颠覆了西方的“宿命论”,强调了主观能动性 *爱默生座右铭“相信你自己!”。 *吠檀多思想对认知心理学、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17:44 后续内容预告 当我们向着源头不断探索的时候 会“揪”出来一串闪闪发光的人:辩喜、甘地等真正的瑜伽士(yogi) 18:35 辩喜:“万物皆有神性,一切都被允许,但不要放低你的段位” *什么是放低段位?比如,生而为人但只求财 19:58 自我知识 = 关于灵魂的知识 = “我是谁”的探讨(who am Ī) brahman(梵,或者ishwara自在天)、atman(阿特曼,自我灵魂) 23:19 Yan的印度同学 = 《少年Pi的奇幻之旅》本Pi *以印度和巴厘岛为例,感受什么是“能量的世界”“意识的世界” 27:43 每个人怎么把灵魂的神性实现出来呢? 《薄伽梵歌》四种瑜伽:karma yoga(行动瑜伽/业瑜伽)、bhakti yoga(奉爱瑜伽)、raja yoga(胜王瑜伽)、jnana yoga(智慧瑜伽) 34:00 吠檀多 = 不二 “破除二元对立,你就回到了自己” ———————————— 📖 小院书单 🎵小院音乐 Gaiea Sanskrit - Bhagavad Gītā 1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