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50 石宏:意识就像海洋,让我们一起学习潜水@KULA特辑

KULA Talker特别节目,呈现于2024年KULA瑜伽节现场。 借由主题「扎根和流动」,我们向石宏老师请教了「意识是如何流动的?」欢迎对哈他瑜伽、意识、冥想、修行等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收听。 但是很抱歉,本期的室外收音效果不太理想,主播已经在恶补录音技术中……如果需要文字档,请添加微信(claire_mxf)获取。 (小宇宙shownotes的字数限额是5000字,所以无法完整,抱歉大家。) 【嘉宾介绍】石宏老师,国际喜马拉雅瑜伽协会总裁,师从Swami Veda. ———————————— 02:18 KULA Talker现场 04:26 石宏老师:意识是怎么动的? “心很复杂,非常的深,就像是大海,有很多的层次。” “Swami Veda 大师最喜欢的运动就是潜水。” 09:02 意识的三种境地:清醒 |做梦|深眠 ——> 第四种 * “白日浩浩” * 语言和问题 15:16 念头不是连续的 不是流动的 * 什么是「记忆」:放电影原理 * 心念的锐利 |“念念分明” 21:48 石宏老师对实修的建议 * 第一件事就是训练身体:训练坐下来不要动 * 找到2分钟的空挡就把念头放在呼吸上 * “长寿村的秘密”:呼吸次数 = 寿命 * mood(心情)& mudra(手印,身印) * 身体姿势对心念的影响|马哈希 44:23 石宏老师荐书:《哈达瑜伽》 “知识贵在流通,而不是贵在收版权” “需要去买的就不是真知识” ———————————— 更多有关喜马拉雅传承和石宏老师翻译的书目,请查看瑜伽访谈08。 再次感谢石宏老师,感谢KULA! ———附上现场文字稿 ——— 石宏老师: 【播客04:20】 谢谢Claire,这是一个不得了的问题,大问题!哎,是,我也在探索,我也希望能够问我老师。我老师不在了。我不能说我自己有到什么样的境地,但是我可以就理论上,就我所理解,提出来给各位参考一下。 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它非常的深,有很多的层次。我的老师最喜欢来比喻我们「心」的话呢,他说是像「海」一样。海的表面是有风浪的,起伏的,离我们海里面下沉大概只要 10-15 公尺,就几乎是静止的。你如果再往下沉的话,就完全没有声音,完全没有声音。所以他说我们在冥想,以及在我们日常的时候,我们的意识是停留在哪一个层面?我们大多数的人都是在海浪层面。hue~ hue~ hua~ hua~ 稍微低一点进去,还是就像一个潜水夫,你知道潜水员,他划了一条小艇到海中间去,然后从小艇跳下去,到海里,沉下去,沉下,沉下下去,然后他往上面看,大概可以看他那一条小船的底部,你可以想象到那个画面吧?嗯,你潜到水底下,你往上看,你小艇的那个底在海面上,你看那个底还在那边,被这个波浪卷动,但是你所在的那个地方没有声音,没有动作。 这就是我们,当我们的意识如果说能够沉到比较深的地方去的时候,我们可以在一个比较深层的地方看到我们自己在浅层的地方。就像我的老师,他可以,他在讲话的时候,他可以看到他自己的身体、他的语言以及他控制讲话时候的心念,是动的,但是它有一个不动的那个,在深里,在看着他。 我的老师,斯瓦米韦达,他最喜欢的运动,很意外——潜水。一位印度的老瑜伽士,他最喜欢的运动是潜水。因为他在潜水的时候,他能够体会到外在的那种感觉跟他内在的感觉是一样的,完全的静默、不动,所以他鼓励我们是:我们的心念绝对是会动。(你的心念不动的话呢,那你是木头,你是石头。我们的心念绝对是动的)但是我们要把我们的意识放在那个不动的地方,这个就需要训练。有的时候偶尔体会到“摸到一点边”了,你要留下那个印象,像拍个照一样,希望下一次你可以再回到那个地方,然后这个海要再深、再深、再深下去。 所以真正最后做到终极解脱的人,我们今天早上讲到有三个境地,清醒境地、做梦境地,还有一个是深眠的境地,这三个境地做到最后,第三个生眠境地还不是最高的境地,还不是,要到第四,这个在瑜伽的学问里他们就叫做第四,“图瑞亚”(turiya),梵文叫做“图瑞亚”,“图瑞亚”的意思就是4,什么意思呢?这个4在看到前面三个。所以他可以看到自己的心,不只是看到自己的身体,看到自己的心在睡眠的状态,乃至于他看到自己在做梦中,乃至于当然是白天清醒,更是清醒知道“我在走路”,“我在讲话”。 这个在中外都一样。禅宗里面有一位大师,名字我先想不起来,他去问,他以为自己了不起,修行得道,所以他去问那个大师,大师就跟他说「白日浩浩」,“三点水一个告”,浩浩,“你看得到你自己的心,你做得了你自己的心的主吗?”他说做得了主。这个已经是很不得了的成就,我们都做不了,为什么?哦好吃的,别人讲的话刺激了我们,好看的,或者谁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们心里老是在动,白日浩浩,我们做不了自己心的主。 但是他说,“白日浩浩,我做得了主!”。然后他再问,他说,“晚上夜里做梦的时候,你还做得了主吗?”做得了主是没有被自己的梦境带走了,哎呀,悲伤啊、恐惧啊、欢喜啊……他说“我梦里面做得了主”,这个不得了,这个是他做梦,他知道自己在做梦,不会被那个梦境带跑。然后那个大师再问他说:“无梦无想的时候”(就是没有「想」就是白天,没有「梦」就是做梦时候)“主人公安在?”(你的主人公在哪里?)答不出来。回家再去修。最后有一天修到了,悟到,开悟了,知道,知道了是什么,不能讲。 为什么不能讲?那个是讲不出来的境界。因为那个不是我们这个言语、不是我们的思想文字所能够到达的境地,你一讲出来就错了,因为那个不是言语能形容的。所以他们讲禅宗公案里面,就这个形容的「困难」,什么地方他让你把这个道理讲出来,他说就像一个人挂在万丈深渊的悬崖边上,有一个树根,他用自己的牙齿,用自己嘴巴咬住那个树根没有掉下去,旁边有个人说“你讲给我听” —— 两难局面。 所以禅宗都是讲一些无厘头的话。讲什么东西?“喝茶去”,或者“三斤油”,都是讲这些东西,“挑水”,“劈柴去”。都是讲这些话。为什么?让你把那些我们脑袋里一天到晚想想想,这是什么,这是什么,问号,问号……当你那个问号没有了,它是一个开悟的境地。 我们在以前美国的那个学院里面,这个是当去过我的老师,他当时在场,我的老师是我的老师的老师,我的太老师,Swami Rama最得意的大弟子,所以我的老师在那边的时候,每一群学生提问题,一堆问题,这个问题怎么看,那个怎么样?然后太老师,Rama大师,Swami Rama走进来,走进来,大家都……(沉默),Swami Rama就说“你看,你们都没有问题了吧?你们没有问题,因为我没有问题。”他的心里面没有问题,他影响到所有的学生。所以当老师最好一点就是跟学生说,“不要问问题”,搪塞过去。 Claire:不行啊老师,白日浩浩就是太忙了,脑子里都是问题。 石宏老师:所以这就是我们凡夫俗子,都是问题,一直在问问问。 Claire:石宏老师让我想到了一句话,真的是禅宗里很著名的,“开悟前砍柴烧水,开悟后砍柴烧水。”是这个意思吗? 石宏老师:是,从外表上来没有什么两样,但是里边完全不一样。我也很向往那个境地。 Claire:希望有机会跟着老师练习。那想请问对我们实修,或者说实际练习的层面,老师有没有什么建议?让我们可以慢慢去接触到这些关于意识的流动机制。 石宏老师: 【播客15:11】 你要讲「意识」的话呢,我在跟各位讲理论上的理解,譬如说你可以想象一个完全沉默的一个境地,忽然(bo)冒出一个念头,然后随即电关石火之间,就(hiu)又归入到那完全沉寂、完全宁静的一片区域,然后又一个,马上又一个。所以念头呢,我们以为是“这个拉着那个”,“那个拉着那个”,这样子拉起来,不是的。念头其实是(现场动作:上升,坠落;上升,坠落),很快,起了又灭,起了又灭,但是,我们的习惯,我们一向这个习惯,我们是有一个叫做「记忆」。你晓得电影的原理,放电影原理,电影是那个胶片一格一格一格,如果说他那个不转的话,你看到了什么? 一个画面。静止的。 对, 25格画面。(25格是一分钟还是一秒钟?—— 一秒)一秒25格是我们人的眼睛能看到,能变成这里,在我们的意识当中就变成是一个连续,所以你看到荧幕中的人在动。其实它是一秒钟25格,是这样子。这个是我们的这个习性,习惯。 那么真正他们在开悟的人呢,要到开悟之前的时候呢,他忽然会进入一个境界,瞬间一切冻结,他看得到「动」。 这个在憨山,明朝末年有个大佬,憨山,憨,一个“敢”,“勇敢”的“敢”,下面一个“心”,憨山大师,他在他的年谱里面就讲到他有过一个这样的境界。他晚上出外屋,净手,就是去小便,上厕所,然后忽然地一看到天上,那个狂风吹的那个树叶,枯叶在空中停下来了,一片一片一片,定格了,忽然就到了那个境界里面去了。 这个在我的老师,他也说,当他接受他的上师,就是拉玛大师(Swami Rama)给他起引的时候,Rama大师给他最高启引的时候,他说他看到自己的动作就不再是一个连续的动作,当他看到他的手在动的时候,看到的手是这样子,一格一格一格的,这个就是一个“深入冥想到后来”,当你能够不再有这种叫做“视觉的记忆暂留”,所以我们看到这个说,25格一格一格连续放映,我们觉得说它是连续,其实它是不连续的。所以在我们的感觉上我们会以为是流动。所以你刚刚讲“意识流动”,就是因为我们的感觉,我们是凡夫,我们觉得意识是流动的,其实真正到开悟的人,大师,他们认为意识不是流动的,而是你可以看到一个一个,甚至我听到有位泰国的高僧,他能看到什么?下雨的时候他能看到每一滴雨点。 Claire:黑客帝国?! 石宏老师 【播客19:11】 黑客帝国也是。他看到那个,他能数清楚有多少滴雨同时下来。我们看到的时候就是“噢~”。他们的心念「锐利」到什么程度呢,锐利到比最锐利的剃刀还要锐利,它可以在两个念头当中把它割开。 Claire:这是不是就是说的「念念分明」? 石宏老师:对,念念分明呢,他还可以前念跟后念分明。你可以把你过去 5 分钟以内你心里面所起的念头写下来吗?写得完吗?过去五分钟,过去一分钟呢,你可以把它写完。 我们老师以前要给我们一个训练,到我们的学院去的时候,给我们一个训练就是,你要坐下来,你过去两分钟,你心里面什么念头?你把他写下来。这个就是训练我们的觉知力。我的老师,他说他从每天早上起床以后的每一个念头他都知道,“这个念头之前是那个念头”。所以这样的人意思就是说,他没有太多的(不应该说他没有太多),他应该没有杂念,没有妄念,他的心是用在他想要做事情的那件事情上,然后他的念头,心就(在那)。所以这个是在「念念分明」,我们是念念不分的(粘连),所以我们都是混在一起,都粘在一起,粘在一团。

49分钟
1k+
7个月前

Vol49 Lauren Peterson:阿斯汤伽的根源(英+中译)@KULA特辑

本期播客录制于2024KULA瑜伽节的现场,Lauren老师为我们回答“作为很多现代流瑜伽的根源的阿斯汤伽,源自哪里呢?(where astanga rooted?)”。在给这个环节取中文名字的时候,我写下了「阿汤扎根,八支生长」,这句话依然适用于本期的内容,欢迎收听。 【嘉宾介绍】Lauren Peterson,30余年的阿斯汤伽练习者,师从Chuck Miller和Maty Ezraty,被KULA星球称为“最优雅的瑜伽奶奶”。 ———————————— 由于本期节目是现场直接翻译,对不起,shownotes将变成大型「勘误现场」: 20:33 翻译勘误:Lauren老师说的是 “如果你刚来练习 希望你不要做后跳(jump backs)”(而不是我现场翻的“后弯”) 26:30 翻译勘误:高级序列(advance)是用来演示的(demonstration) (而不是现场说的“破坏者”) 26:42 翻译勘误:Lauren老师说的是55岁 (而不是现场说的“45岁”) 57:37 翻译勘误:”不同的对瑜伽的见解(perspective)”(而不是现场听成的“期待”) 59:05 翻译勘误:德斯·卡查尔回答(而不是克里希那·玛查亚回答) 01:05:17 翻译勘误:finally went to court 最终还有了场官司(不是我现场听的 quote“引用的话”) *口误勘误:艾扬格是krishnamarchaya的妹夫,不是现场说的女婿(son-in-law) ———————————— Lauren老师提到的体式名,抱歉也是回去查了下才得知~ (事实证明,一序列的练习者是无法翻译四序列的事情的🤦‍♀️) * padangustha dhanurasana A and B 手抓大脚趾全弓 * vrschikasana 蝎子式 ———— 小院书单 ———— 本期播客里提到的书籍: * 《瑜伽之心》T. K. V. Desikachar德斯卡查尔 * Everyone Is Right | A New Look at Comparative Religion and its Relation to Science /by Roland Peterson ———— 信息区 ———— * Lauren老师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想收到Lauren老师线上课的zoom链接,欢迎给老师写邮件) * Lauren老师的ins:ohlaurenpeterson (老师提到的日本工作坊信息,可以在ins上查看) * 本期片头唱诵取自:老掌门人Sri K. Pattabhi Jois的教学视频,有六大弟子在场(也是Lauren老师在访谈中提到的) ———————————— 感谢Lauren老师的真诚分享,感谢KULA的邀请,感谢这个美好的夏天!

68分钟
99+
7个月前

Vol48 薄伽梵歌|“新造的人” or not?

第十二章《虔信瑜伽》(bhaktiyoga),也可以翻译成奉爱瑜伽。你信的到底是什么?请注意,这是第十二章的问题,不是第一章的问题😏 ———————— 00:16 《薄伽梵歌》第十二章 05:53 十二章 = next step = 瞥见「实相」后的实修 * 08:40 我们和阿周那差的是一种「信心」 * 阿周那的答案不一定是我们每个人的答案 * 「佛陀不立像」VS 人格神 * 11:36 人格神 = 方便法门 = 冥想物 * 链接人格神的时候,我们在链接什么? * 偶像 idol 的力量 * 16:50 Patrick "my journey of yoga is a history of yoga scandall" 😭 瑜伽世界里的丑闻们 / 晚节不保的“大师”们 * 人格神是一把双刃剑 18:48 思辨的力量 ——爱和智慧是相辅相成的 19:52 Rama Krishna 做的“人格神”比喻:建房子的脚手架 ———————— 21:11 Part2 非人格神 * 23:17 《薄伽梵歌》12.5 * 藏传 阿字冥想(ཨ) * 26:19 雕塑和艺术 “所有的人格神都是symbolize(象征化)和visualize(视觉化)” 29:09 林徽因的一张照片:奉献者和“神”之间的关系 30:54 泉州的高迪亚老师|爱的无形和流动 |“神性是可以流动的” 32:47 爱是最难的 33:14 《薄伽梵歌》12.8-9-10 * abhyāsa(持之以恒的练习) * 宗萨的演讲《银行家/家庭主妇和普通人如何修六度波罗蜜》 * 把行为转化成一种修行 39:58 《薄伽梵歌》12.13-12.20 奉献者的品质

41分钟
99+
8个月前

Vol46 明泽:创立梵明院,造一把名为梵语的钥匙|瑜伽访谈13

独家邀请到了Claire的梵语老师 —— 明泽。这位严格严谨到让人又爱又怕的老师,会怎么样向大家介绍「梵·明」呢?欢迎收听。 (明泽老师个人符号) 【嘉宾介绍】明泽,梵明院创立者,独立梵学者。汉阳大学设计学博士;东国大学印度哲学博士(在读)。研究领域:婆罗米系字体、梵语语法、印度哲学(韦檀多、瑜伽经、般若经等)。 —————————— Part 1 00:15 欢迎明泽老师 | सर्वेभ्यः नमो नमः sarvebhyaḥ namo namaḥ * 05:11 什么是梵语 06:11“学会梵语之后,相当于是拿到了古代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 * 06:23 明泽和梵语的缘分 * 07:55 梵语的“完美” | 严谨逻辑|波尼尼经被称为“第一本编程书”|梵语的发音 * 12:03 明泽开始教授梵语的契机 * 17:59 明泽对梵语学生的要求 Part 2 21:24 梵明院的故事 * 21:36 为什么创立梵明院 * 23:12 梵明院 brahmavidyāvihāra介绍 * 25:27 梵明院的公益心 * 28:26 “学梵文对我们的意志力、体力和精力,以及时间,都是有要求的。” * 32:12 梵汉:梵语的大众化和普及化 * 33:40 梵明院的目标|法古创新|“韦檀多”三书|奥义书 * 39:02 明泽推荐的书籍/阅读脉络 * 42:35 读梵语原典和注述的差异 *梵歌100 | “每日读经也是在给自己创造一个信息环境。” ——— 片尾赞颂 ——— 般灯法师创作《梵明院赞》 | 特邀唱诵:江雪 ब्रह्मविद्याविहाराय पण्डितस्तुतये नमः। अत्र संस्कृतभाषायै समागमनमद्भुतम्॥ brahmavidyāvihārāya paṇḍitastutaye namaḥ | atra saṃskṛtabhāṣāyai samāgamanamadbhutam || 敬礼梵明院,智者所赞叹,于此为雅言,相聚甚稀有! इति ब्रह्मविद्याविहारस्तोत्रो नाम शाक्यभिक्षुश्रीमतानुष्टुप्छन्दसा शेञ्यांग्-उत्तरस्तुपविहारे स्वगृहे रचितः। iti brahmavidyāvihārastotro nāma śākyabhikṣuśrīmatānuṣṭupchandasā śeñyāṅg-uttarastupavihāre svagṛhe racitaḥ | 是为《梵明院赞》。释迦比丘般灯依“随赞”韵,作于沈阳北塔寺自舍。 ——— 小院书单 ——— 本期播客里提到过的书籍: 《五十奥义书》徐梵澄 |《印度生死书》闻中 |《九种奥义书》瑜伽文库(王志成) 《瑜伽经》黄宝生|《瑜伽经白话文讲解》Swami Veda (石宏译)|《瑜伽经直译精解》瑜伽文库(王志成) 印度哲学宗教史相关 《梵经》《薄伽梵歌》 ——— 信息区 ——— 梵明院官网:www.brhvid.com 梵明院公众号:梵明院 B站:space.bilibili.com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brahmavidyavihara

50分钟
99+
8个月前

Vol44 小雪:我是怎么从一个“教瑜伽的”,变成一个“卖瑜伽书的”|瑜伽访谈12

今天的嘉宾可以说是Claire的网友,北京的张雪老师,也是现在《瑜伽文库》的有力推广者,不仅带给我们瑜伽哲学方面的书讯内容,也在自己的不断转型中践行瑜伽精神。欢迎收听小雪的实践之路~ ⚠️「警告」本期节目哈哈哈哈哈含量巨高,介意者慎点😏 【嘉宾介绍】张雪,北京瑜伽老师,培训师,20年瑜伽习练者及11年瑜伽从业经验,摸索出自己的一条瑜伽内容社群模式:「研读经验」+「瑜伽传承」+「立足华夏」。 —————————— 00:15 欢迎北京的张雪老师 * 从瑜伽老师、培训师到现在的瑜伽社群管理者 * “把华夏文化和瑜伽哲学做一个结合” * 儒释道的尝试 07:13 小雪“磕”过的8本《瑜伽经》 08:07 “瑜伽是一个「无限游戏」” 08:46 小雪老师围绕的书目 * 《瑜伽文库》(王志成老师主编) * 《梵澄译丛》(闻中老师主编) * 《行动瑜伽》|《瑜伽经 直译精解》|“哲学私教”|《千岛语录》|丛书的7色设计|《八曲仙人之歌》|《从大吉岭到克什米尔》 13:30 工作中心转移到推广书的小雪发心 * 从公益社群到收费视频培训课再到课代表分销 * 瑜伽哲学的研究和市场上瑜伽老师知识的间隔 * 《格兰达本集》|三身五鞘|勇士二(virabhadrasana)的心力|练习要练到“气场”|“熔炉的锤炼” 21:50 “瑜伽属于哲学体系” * 《瑜伽经》的顺序 为什么要先读《三摩地篇》—— “先立志”! * 《练习篇》2.1 克利亚瑜伽 kriya yoga * “三点做好了才叫行瑜伽” 29:27 “瑜伽不是运动,瑜伽一定是修行” * “瑜伽老师是弱势群体” * 试水后跑通的商业模式 * “入世修行” —— 不断修正自己的道路 * 《从大吉岭到克什米尔》(闻中著)推荐|印度哲学+西方哲学+东方哲学 * “瑜伽一定是醒过来的过程,而且是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 * 传承的重要性在于安全性|“一念冥想,一念六院” * “练经典也是在研读经典”|“如实地做一个实验者” * “真正的瑜伽老师都是一个’行动者’” 39:22 在行动中去践行行动的力量! * “揉罐子” 43:05 小雪老师的荐书时刻 * 双剑合璧《哈他瑜伽之光》|《格兰达本集》 * 必读《瑜伽经》和gita《薄伽梵歌》《奥义书》 * 《行动瑜伽》《千岛语录》|辩喜和罗摩克里希纳 * 《从大吉岭到克什米尔》《金刚经》 ————信息区 ———— 片尾曲 小雪老师唱颂的《向帕坦伽利致敬》 个人公众号:小雪瑜伽身心灵工作坊 新版《行动瑜伽》和《瑜伽文库》链接 欢迎扫码购书

53分钟
1k+
9个月前

Vol43 Jingying的研究兴趣:瑜伽与认知健康|瑜伽访谈11

本期《瑜伽访谈》我们邀请到了学术界的小伙伴,一起来聊一下瑜伽与认知健康的前沿研究:一场身心之旅的探索。欢迎收听~ 嘉宾介绍:Jingying,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专业在读博士生,三年瑜伽练习者,科研人,目前从事与可持续行为相关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 00:15 欢迎Jingying 02:31 本期讨论内容:1. 压力调节 2. 神经系统健康 ———「脑力」 * 本期讨论基于的论文:2023年有关瑜伽和认知功能的关联度研究,发表于《运动和心理科学》 瑜伽改变你的认知功能。 04:15 WHAT —— 什么是认知功能和认知健康 10:23 HOW —— 论文结论 :瑜伽到底通过什么去提升人的健康呢? 1. 降低我们的压力水平;2. 改善我们的情绪状态;3.促进大脑结构和功能 12:48 实验证据 —— 连续练习12周瑜伽对个体感知压力的改变 15:05 关于神经系统的保护 * 瑜伽对大脑中特定区域的灰质体积的积极影响(特别是与记忆、情绪调节和自我意识相关的区域) 19:14 WHY —— 为什么这些改变会发生? 生理学的信号素:皮质醇|白介素6(IL-6,一种炎症标记物)|呼吸调节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23:14 swara yoga(呼吸瑜伽)|26:17 体位练习提升对身体的意识和觉知|27:31 冥想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31:34 瑜伽是怎么可以提高我们的神经认知资源效率的机制 自我参照|情感处理|情景记忆|思维漫游 瑜伽对于DMN(默认模式网络)的双向调节功能 39:39 行为优势 ————— 小院书单 ————— 《运动改变大脑》

43分钟
99+
9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