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玉婷。 今天的生死之间,我想要和大家简单聊聊,当我们面临突发的危机或紧急事件,如何来应对危机对自己或自己身边亲人朋友的冲击。 在几乎所有危机事件当中,我们都要做三件事情: 00:24 第一件事 了解心理反应 01:39 第二件事 社会支持 02:53 第三件事 积极健康的应对方式 03:57 ABCSs模式 05:17 危机也是成长的机会 应对得恰当,危机就会变成“机”,变成我们人生的机遇和挑战,会给我们带来成长和成熟。不仅仅是对我们个人而言,对任何一个机构、团体,或者对一个家庭来讲,危机都是一个成长的机会。 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 又到了每周三的生死之间。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 让自己忙碌的生活变得稍微轻松一点的方式。 00:15 “我一天只能做好一件事情” 00:39 我希望知道每天生活中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02:42 生活的饭团里包的是什么? 04:04 只有不一样才是理所当然的 花一点时间想想吧。你今天的“饭团”里头包了什么料呢? 你今天想守护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 谢谢大家今天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 又到了每周三的生死之间。 前些日子,遇到一些波动和困难,有一天实在是不想工作也不想学习,我就随手打开了一本书,书名很吸引我,叫做《半寸农庄》。经历了五期中年危机这个庞大的话题,今天想要给大家分享我个人在《半寸农庄》这本书里很喜欢的几个片段,作为自己,也是生死之间的休息。 01:01 只有半寸农庄 01:31 有菜园就会有虫子,有森林就会有野兽 02:30 像树叶一样的生命过程 04:07 原味和非原味 06:50 和我一起想象一下这个树屋吧 “林中的日子简单而清静,俭朴而原味,我非常满足,日子不需要太满,不需要锱铢必较,能活出自己原来的样子就够了。” 希望这些分享,对你也能有所启发,或是一种放松休息。 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 今天生死之间中,关于中年危机的的主题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接踵而至的计划带来的重复感和精疲力竭。我们将探讨活在当下的意义,以及如何解决中年危机。 00:27 在跑步机上奔跑 03:00 叔本华的洞见 04:13 仿佛你交朋友就是为了跟他们说再见 04:52 不会枯竭的非终结性活动 06:15 只要你能活在当下的光芒中 它能消解你的中年危机,你的重复感、徒劳感、错位感和自我挫败感,只要你能活在当下的光芒中。 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 今天的生死之间,我们来到了中年危机的核心,也就是对死亡的恐惧。正如我们生死之间的整体主题,中年危机的核心课题,便是人的有死性。 01:20 忧惧的源泉 03:05 一种剥夺带来的厌恶感 04:52 我们出生前和死亡后的“对称论证” 05:52 4岁伊莱的问题 08:00 也许是一种应对死亡的态度 “对称论证”,如同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说吧,记忆》(Speak, Memory)开头把人生比作“一隙短暂的光芒,两侧皆是永恒的黑暗”。 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 今天的生死之间,我们将继续探讨中年危机这个话题。 中年时期,我们面临的其中一点,就是不得不与不完美又无可挽回的过去达成妥协。 当你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者你曾期望某件事不要发生,可它们像你理性估计的那样发生了,该怎样缓和悔恨呢? 00:37 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02:07 建设性的一面 03:50 这没有错,但是不要错上加错 不要在理论上去权衡各种选择,而要进入其中:让现有生活的殊异性抵消你对未曾经历过的生活的异想天开。 今天的内容大致就是这些,对于过去人生的悔恨,我无法保证每处伤口都能痊愈。面对某些悔恨,你也许感到自己明显无法释怀或无法前行。这个时刻,我们也要接纳自己已经尽力了,我们也有自己无法释怀的部分。 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 今天的生死之间,我们将继续进行上周的关于中年危机的话题。 上期我们讲到了什么是中年危机,以及在什么阶段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思考。今天的第二期,我们来讲讲约束感。 当下生活的约束感,就是不论生活多么幸福,我们总觉得错失了另行选择的机会。 00:35 一个概念:可通约性 04:00 不可通约性带来的激烈矛盾 06:04 为什么人到中年会觉得错失了什么? 07:24 苍白VS 丰富 要实现价值间的可通约性,你必须抛弃不同种幸福的多样性和有别性。你也必须仅关注你享有的数量,而非品质或对象。你的欲望必须极度简化,这要求你消灭掉大部分美好的事物,或者漠然地对待它们。 “这样一来你过的就算不上人类的生活,”就像柏拉图在《斐勒布篇》(Philebus)里写道的,“而是软体动物、海洋中有壳动物的生活。” 失落感是真实的,必须接受它,而不是期望它远离自己。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 今天的生死之间,我想和大家聊一聊 中年危机,以及最近自己对于焦虑和危机感的一些感受。 鉴于这个话题比较大, 我可能会用五期的体量来和大家聊聊这个部分。 00:45 什么是中年危机 03:05 我什么时候开始思考这些问题 05:02 不只是发生在中年人身上 ——给所有与不可逆的时间搏斗的人。 今天我们的分享主要聚焦在中年危机的界定和厘清。 我们下期将会继续就中年危机这个话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 今天的生死之间,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故事的力量。 00:12 从小我们就生活在故事里 00:43 我们通常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解释所处的世界 01:44 讲出自己的故事 03:14 一些研究 05:06 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变化的故事 05:41 你的故事是什么呢 我们既是讲故事的人,也是故事的主人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充满光明与阴暗、希望与绝望、悬念与启示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玉婷。 随着我们小组的进行,我想谈谈在加拿大和中国进行丧失支持小组的感受,有五个部分想要分享给大家。 00:37 1. 当我们遇到深陷痛苦的人 02:00 2. “不要哭” 03:21 3. 我们不是要消除痛苦 04:52 4. 艾格尼丝的失去 07:10 5. 过度帮助的陷阱 实际上,分担悲伤情绪是另一种帮助的方式,痛苦中的人会对此深深感谢,并且长久铭记于心。 不论你是专业的咨询师,还是你的身边有人正在经受丧失之痛,希望今天的五点分享可以给你一点启发和支持,谢谢大家。
大家好,我是玉婷。 最近的一个周内,我进行了一个哀伤支持小组的招募,同时也在昨天也就是本周二开始了小组的第一次活动。 今天我想就温和的谈话,聊聊我的想法。 温和这个词语,来自凯瑟琳·曼尼斯克的一本书《当我们必须谈论死亡与别离时》。 00:38 温和的对话 02:25 与检查疼痛的腹部一样 03:57 承载痛苦的安全港湾 04:49 我们要足够坚强才能做到 温和是一种美德,我们要足够坚强才能做到。 那么,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期待我们下周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 昨天看书看到一句话 往深处想,在浅处活。 这句话深深戳中了我,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人生的投入感。 00:21 我首先想到的一个词 01:12 乔·卡巴金博士 02:30 正念的操作型定义 03:26 为什么说在浅处活,反而是投入感更高呢? 04:41 深思浅活 这四个字,送给有缘听到这里的朋友们, 谢谢大家的陪伴, 我们下期再见。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