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这期内容来自一篇好文分享 这篇文章使我对于确定性方法的困惑再一次清晰了起来——对于持续变好的强烈追求,同时也意味着对不确定性的回避,后者可能导致错失不确定性中隐含的机遇。 文中用「登山问题」来重新进行讨论:当一个小人儿被放在下图平面上的任何一个点上,TA一次只能看清一小段距离,TA如何才能找到最高峰并爬上去? 这样的问题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它的目标不是一个简单确定的事情,而是一种抽象的需要摸索的概念,这让问题的复杂度远远提升了;另一个是,这个问题中的人化作了真实的人,而不是自以为上帝能俯瞰全局的人。——这才更像一个真实世界中的我们。 在这样的问题面前,常用的目标拆解法与倒推法失效了,这样的方法反而可能让小人儿在矮山山顶上止步不前。 那么还能有什么样的方法吗?一个算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英文原文:climbing the wrong hill 相关文章:聪明人的困境:攀登错误的山,不断变好的假象
Hello大家好!这一期我们终于聊了非常想聊的“月经”,月经带给我们很多困扰,但是也教会了我们很多智慧。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面对很多状态的波动,无论你是否在月经上与我们有相似的经历,都欢迎你留言,告诉我们你是如何在起起伏伏的波动状态上“冲浪”🏄 在这期节目,你将听到: * 月经带给我们的挑战与礼物 * 关于月经、情绪与身体周期的科普 💡【声音地图】 01:29 不管是否痛经,月经是梓彤每月一次无理由休息的机会 05:46 用月经监控自己是否健康 06:57 月经带给我俩的那些挑战 * 想吃高热量食物、情绪基底很差、痛经…… * 生活节奏每月都断掉一次,就像骑车遇到红灯,再起步的时候好累 * 反复面对不如意、失控、跌宕起伏的变化 14:46 月经带给我们的礼物 * 对不适的敏感,觉察到小的不舒服并调整,避免大的崩溃 * 非常熟悉自己处于低谷中的状态和处于低谷向上攀升的方法 * 调节自己的自信,不再害怕挫折 * 在该脆弱的时候就要脆弱,而不是剥削自己 22:59 科普图:女性激素周期的变化 * 从不是一条直线,始终在变化 26:22 震撼我俩的冷知识:“歇斯底里”来源于“子宫”这个词? 27:34 除了月经,更年期、产后、怀孕期间,激素的变化对女性都是很大的挑战 29:10 月经期间,我们可以做什么运动来过渡? * 动和不动并不是两个极点,而是一个连续谱,在其中可以找到中间的过渡状态 🚌【关于博客】 这档播客是基于自我觉察与探索,心理学知识,以及社会观察为视角进行的聊天,选题始于观察与困惑 🎤【本期主播】 牧田,做过《人物》记者与字节运营,目前在gap自我探索阶段。(公众号:牧田的探索之旅)元认知文章 梓彤,北大心理学博士在读,四年&未来持续正念修行者 当然啦,我们首先是我们自己~
🌳Hello大家好!这一期是我们第一次社群活动的音频记录,大家可以找到一段安静的时间、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和我们一起练习~如果感兴趣想参加后续活动,欢迎加changtubus,加入我们的社群~ 💡【声音地图】 00:04 正念的过程中,心中浑浊的水静置,将泥沙沉淀下来,水也会更加澄澈 01:18 在练习中体悟正念的要点 * 活在当下,充分觉察 * 允许任何想法和感受存在,耐受不舒服的感受,体会他们的消退 06:18 觉察呼吸:练习+分享 23:25 正念进食:练习+分享 📖【本期提到的书籍】 《观呼吸》德宝法师 * 「坐定之后,闭上你的眼睛。我们的心就好像一杯浑浊的水,装着浊水的杯子静置的时间愈久,泥沙就愈能沉淀下来,水也将更加澄澈,你的心就会安定下来,并且开始体会禅修的喜悦。」 🚌【关于播客】 这档播客是基于自我觉察与探索,心理学知识,以及社会观察为视角进行的聊天,选题始于观察与困惑 🎤【本期主播】 梓彤,北大心理学博士在读,四年&未来持续正念修行者
🍃在这期节目,你将听到: * 那些老师带给我们的正向和负向影响 * 听友们的来信📨故事 💡【声音地图】 * 01:29 对于成绩与自我效能感产生的影响 03:10 积极关注与鼓励 09:26 创新的教学方法 * 12:47 对道德发展和人格产生的影响 13:42 正直公平的氛围 17:11包容、宽容、温柔 31:35 热爱的态度 * 48:16 番外,聊聊GPT对教师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感谢每一位参与反馈的听友~我们一起完成了这期节目!❀ 本期提到知识点📚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Rosenthal,R.和Jacobson,L.)在奥克学校(Oak School)所做的一个实验中,在班级中随机抽取约20%的学生,让教师以为这些儿童智商测验成绩更好,8个月后再次测试发现,被期望的学生比其他学生在智商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一倾向,在智商为中等的学生身上表现得较为显著。而且被期望的学生表现出更有适应能力、更有魅力、求知欲更强、智力更活跃等倾向。 📢【重要通知】 「长途巴士🚌」已经建立听友群啦~欢迎加售票员微信「changtubus」,一起远行! 🚌【关于播客】 这档播客是基于自我觉察与探索,心理学知识,以及社会观察为视角进行的聊天,选题始于观察与困惑 🎤【本期主播】 牧田,心理学与自然爱好者,曾任记者和运营,公众号「牧田的探索之旅」元认知文章 梓彤,北大心理学博士在读,四年&未来持续正念修行者 当然啦,我们首先是我们自己~ 谢谢听友梁小JO的绘画~想请大家一起欣赏!
🍃在这期节目,你将听到: * 为什么心理学会有如此多的理论来描述一个人 * 不同的理论的形成也是受到社会特征、心理学家自身经验、自身态度的选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的影响 * 简单介绍哪些重点理论 * 启发我们的理论 💡【highlight】 part 1 为什么心理学会有如此多的理论来描述一个人 01:48考试带来的思维定势:问题后面一定有确定的答案,且答案是唯一的。 02:51一个比喻:多束光照亮箱子的故事 03:57产生的启发:看起来逻辑上自圆其说的理论 也不一定是事实的全部 05:40不同理论提供了不同的框架——睡眠的三种理论 08:16对任何理论都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它提供了一种视角,但它不是标准答案——关于智力理论 14:41对理论依然保持警惕,不要被理论形成思维定势——再看马斯洛需求理论 19:09看似不同的理论之间也存在共通之处——正念和精神分析 part 2 不同的理论的形成也是基于每个心理学家不同的社会特征、自身经验、自身态度的选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 22:18社会特质的影响 * 弗洛伊德 * 金钱心理学 * 战争和灾难和经济发展也会推动心理学的发展 * 美国喜欢CBT,德国喜欢精神分析,加拿大喜欢正念 35:58学者本身的个人经验 * 阿德勒——自卑理论 * 荣格——自性完整 40:50学者本身对经验态度的选择 * 弗兰克尔——无论何时我们都有选择,且可以自己为自己负责 45:01科学技术的发展 *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论来自元素周期表的启发 * 计算机的发展让人尝试去通过计算机模拟认知 part 3 简单介绍哪些重点理论 47:50 part 4 对我们有启发的理论 56:05 * 弗洛姆的自由与孤独的冲突,和爱的解药 * 凯莉的建构理论 🎉【听友福利】🎉 🎉🎉🎉我们也有听友福利啦!!欢迎加我们的售票员微信changtubus进听友群,参与抽奖,赠送两本在看理想上的大火的课程《我们何以不同》书籍版 * 本期提到的书籍 《我们何以不同》王芳 《我们内心的冲突》卡伦·霍尼 《活出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 🚌【关于播客】 这档播客是基于自我觉察与探索,心理学知识,以及社会观察为视角进行的聊天,选题始于观察与困惑 🎤【本期主播】 牧田,心理学与自然爱好者,曾任记者和运营,公众号「牧田的探索之旅」元认知文章 梓彤,北大心理学博士在读,四年&未来持续正念修行者 当然啦,我们首先是我们自己~
hey,朋友们~ 这期节目来自与友邻「问题不大」的串门,「问题不大」的主播不二与「长途巴士」的主播牧田双双作为收藏着最初版原著(已经翻破),并且反复阅读过很多遍的哈迷,发现20多年后《哈利·波特》依然在生活中影响着我们,于是我们决定再次翻开书页,并予以一点心理学视角,以在当下的我们探讨《哈利·波特》中的哲思与隐喻。 如果大家也有与《哈利·波特》相关的故事,欢迎留下你的故事,让我们在这一刻,重新举起魔杖... 💡【highlight】 02:18 理想客体的破灭与好客体的重建 * 邓布利多的苍老、生平与谎言 * 詹姆斯·波特的青少年团体 11:18 在逐渐丧失好客体时,罗琳依然给出了答案 * 哈利在湖岸边召唤出守护神-自己救了自己 14:36 关于爱 * 你以为我们爱过的人会真正离开我们吗?——他们凭借你而出现 * 圣芒戈医院纳威妈妈的糖纸——有限的状态也可以给出爱 * 莉莉对哈利的爱——形成古老魔法的保护与祝福 21:56 关于死亡、权力与选择 * 伏地魔对永生的执着 * 老魔杖的拥有者——作为驾驭者不能露出任何弱点 * 格林德沃——for the greater good * 邓布利多——妹妹的悲剧让他清醒过来 * 哈利·波特——成为谁是基于选择而非能力 * 尼可·勒梅——死亡不过是另一场伟大的冒险 * 死亡圣器三兄弟中的老三——像对待朋友一样迎接死神 * 差点没头的尼克告诉哈利,小天狼星的鬼魂不会回来了,他会继续往前 * 被复活石复活的姑娘并不快乐 哈利·波特中的死亡观:逝去的人坦然向前,活着的人不要沉湎于此,让过去的过去 37:32 我们个体与书中边边角角故事的神奇连接 * 小天狼星在阿兹卡班活下来的方法,在忍受不了时变成黑狗——钝感力 * 面对博格特的咒语,滑稽滑稽——用幽默消解恐惧 叫伏地魔他直接的名字——不让恐惧本身加深恐惧 魔鬼网——越挣扎越紧,越放松能够获救 韦斯莱兄弟的笑话商店——用便秘仁消解人们对神秘人的恐惧 * 白色国王十字车站哈利与邓布利多的对谈时哭泣的婴儿——你救不了它 * 哈利和伏地魔相互攻击时产生的魔杖连接——不要断开连接 本期提到内容 面对恐惧,来点滑稽 | GPT妙用 📢【重要通知】 「长途巴士🚌」已经建立听友群啦~欢迎加售票员微信「changtubus」,一起远行! 🚌【关于播客】 这档播客是基于自我觉察与探索,心理学知识,以及社会观察为视角进行的聊天,选题始于观察与困惑 🎙️【本期主播】 不二,心理学发烧友,专栏「富于理性」,小红书@不二wonder 牧田,心理学与自然爱好者,曾任记者和运营,播客「长途巴士」,公众号「牧田的探索之旅」
在这期节目,你将听到: * 苛责产生的原因,苛责在当代对人的价值与风险 * 如何减少苛责,建立自我价值感,构建更稳定的动力系统 * 与苛责总是相伴而生的羞耻感 💡【highlight】 00:31 启程,感谢大家的关注,让我们建立真实的连接 01:34 多比是谁? 02:47 多比效应-因为负罪感guilty而做出自我惩罚 03:18 哪些时刻我们会产生苛责和自我惩罚 06:39 「超我」的概念 09:37 苛责的进化意义 11:01 苛责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与风险 16:00 如何尝试减少苛责,重建体系 * 方法1:与头脑中的声音辩论 * 方法2:对自己的同情 * 方法3:重建自我价值 28:03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苛责真的减少了,还有什么能成为我们的动力来源? 36:50 与苛责常常相伴而生的羞耻 47:34 我们建立社群啦,欢迎添加微信「changtubus」,一起开启新旅程~ 本期提到的书籍 《自尊》 马修·麦凯 帕特里克·范宁 《停止你的内在战争》黄仕明 🚌【关于播客】 这档播客是基于自我觉察与探索,心理学知识,以及社会观察为视角进行的聊天,选题始于观察与困惑 🎤【本期主播】 牧田,曾作为《人物》记者与字节运营,目前在gap阶段,逐渐转向心理方向(公众号:牧田的探索之旅 元认知文章) 梓彤,北大心理学博士在读,四年&未来持续正念修行者 当然啦,我们首先是我们自己~
在这期节目中,你将听到: * 不同文化、专业、行业带来的不同的元认知 * 我们在学习心理学与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发生的元认知改变 💡【highlight】 01:31元认知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它提供了一种框架,也提供了一种选择,它决定着我们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研究昆虫的人在这个森林里面看到哪哪都是昆虫,研究蕨类的人看到哪哪都是蕨类" 互联网工作的元认知:拆解思路 生态和博物学的元认知:关注元素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07:27 心理学的元认知:不仅关注行为和结果,也关注潜在的改变和动力 10:45 科学研究的元认知:通过假设或验证逐渐接近真理 “哪怕在这个过程中,比如说我们已经搭建了一座认知的大厦了,但是它突然一下就被推翻了,但是我们也可以重建它,我们可以重建地更稳固,科学就是在这样不断的推翻重建的路上,逐渐地更接近于真实” 13:09 身边朋友的元认知改变 李子:从总是要提建议的教师变为更多倾听的心理咨询师 攀岩教练:从寻找完美解决方案的程序员变为只专注于当下这一步的攀岩教练 16:33 学习心理学与持续自我探索后我们的元认知改变: -看见更大的世界、看见多元价值 -人的生活是可以自己建构出来的 -从恐惧驱动变为动力驱动 -停止在波动的状态里批评自己,承认波动,内心却更稳定 🚌【关于播客】 这档播客是基于自我觉察与探索,心理学知识,以及社会观察为视角进行的聊天,选题始于观察与困惑 🎤【本期主播】 牧田,做过《人物》记者与字节运营,目前在gap自我探索阶段。(公众号:牧田的探索之旅 元认知文章) 梓彤,北大心理学博士在读,四年&未来持续正念修行者 当然啦,我们首先是我们自己~
hi 长途巴士的旅客们,你现在听到的是一个新栏目,关注主动选择人生转变的人,探讨他们如何做出这些转变,以及这些变化反过来带给他们的影响。 这一期我请来了我的朋友李子,她曾经靠读书改变命运,从村里的小姑娘完成在四线小城市当历史老师的转变(而且还是一个很受到学生们喜欢的老师),本来她的人生故事到这里已经称得上圆满了,但是她在同龄人结婚生子的年龄,做出了人生的第二次重大转变,进入中国心理学的顶级学府学习并希望成为心理咨询师。如果说第一次人生转变还带着传统的社会期望与家庭责任,第二次转变则更具有自我生长的意义。我对她如何做出这样的转变感到好奇,也对从历史到心理的专业认知对她产生了什么样的深层影响感到好奇。 录制当天我们聊了近 5 个小时(这期节目大概 一 个半小时),我非常惊叹于她身上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是自己相信自己能做到什么的能力),那是来自一次又一次主动的人生选择下的积累收获;也惊喜的聊到她在学习心理之后,产生了一些底层的变化,这个学科本身对人产生了深入而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底层的平等视角与真正的对自我与他人的接纳。 尽管这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但是她让我感受到了很强的力量,强于那些名人故事,她就生活在当下的社会中,跟我们共享历史,她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让我们看到原来还可以这样。 💡【highlight】 02:48 Part One 我曾经是个很优秀的历史老师 * 做老师是我的第一个理想 * 成为老师让我第一次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家庭的意识里,已经走到了顶端 * 改变命运让我产生了很强的自我效能感 * 我从自己不喜欢历史,变成孩子们喜欢的历史老师 15:10 Part Two 做出改变 * 成为老师也是全家对我的希望 * 大学阶段的心理咨询室让我第一次体验到被接纳的感觉 * 我发现有些学生学习很好但是很不开心,有些学生学习不好但是心理健康 * 学习成绩真的是最重要的吗? * 我发现仅仅是学到的一些技巧不够帮助他们 * 我没有想过推翻我的人生,直到一个头发花白的大叔激励了我 * 我知道我即将付出什么代价,但是比起沉没成本我更重视机会成本 * 我得到了亲朋好友的支持,他们甚至愿意用小金库支援我 * 可能没有哪个选择是最好的,但是我们可以把我们做的选择变成最正确的选择 * 我在离开学校前给每个学生留了我的电话号码,告诉他们觉得人生没有希望的时候可以打这个号码,我会接听 59:03 Part Three 改变之后,一切刚刚开始 * 学习心理学从底层影响了我,我从老师的「我来教你怎么做,我是为你好」视角,转向咨询师的「我接纳你做出你的选择」;从沉浸在「自认为什么是对的」到「跟随你的来访者」 * 我以前以为自己尊重别人,实际上还是会做出很多家长式的建议和指导 * 我的朋友们跟我聊天,发现我变温柔了,跟以前不一样了 * 我以前总是希望去帮助别人,现在我发现并不是因为我,而是对方自己做出了改变 * 我以前不喜欢别人评判我,后来发现我也在评判别人 * 从我的理解上,历史是每一个现在的选择形成的轨迹,我在做出决策的时候,也在改变自己未来的历史 * 历史和心理在我身上慢慢交融,创造出新的自我 * 我希望中小城市,乡村的学生更方便的获得咨询资源,并且知道自己能够获得帮助 🚌【关于播客】 这档播客是基于自我觉察与探索,心理学知识,以及社会观察为视角进行的聊天 主播牧田,做过《人物》记者与字节运营,目前在心理学系统学习路上。(公众号:牧田的探索之旅) 主播梓彤,北大心理学博士在读,四年&未来持续正念修行者 欢迎关注~欢迎一起前行
在这期节目中,你将听到: * 正念的成分和含义——觉察、接纳、允许、不评判 * 主播作为练习者体悟到的正念的智慧——对未来耐心、增加自我关怀、正念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 正念觉察呼吸练习 💡【highlight】 这一期梓彤分享了她对正念的理解,基于多年的练习和学习的经验,希望可以帮到更多对正念感兴趣的朋友! 01:02 梓彤和正念的缘分 06:25 觉察当下&觉察身体感受 「我们觉察的对象是当下的身心感受」 「如果你去觉察当下的身体,他就是非常真实的,能停留在此刻的,更容易去帮助我们和当下的真实感受产生连接的方式」 09:43 接纳 允许&不评判 「允许你当下身体所有的感受,所有的想法,情绪,状态都可以存在」 「不偏不倚地看到当下发生的事实是什么」 13:49 当下的智慧 「对未来耐心 不用力追求,允许自己没有那么快的达到自己的目标,允许人、事、物以自身的速度发展与变化」 「我们正念中不会和大家说要去追求平静,我们允许任何的状态存在,其实你不平静也是可以的,但是你在练习的过程中,真的按照这些要点去做的话,会发现自然而然就感到平静。做事也是这样的,你不去用力的追求未来会发生什么,只是做好当下可以掌控的事情,也自然会发现在未来你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17:06 耐受不舒服的情绪和状态 20:05 面对强烈的情绪漩涡,先尝试自我关怀与自我照顾 21:45 对想法的觉察——温柔地消融内在的喋喋不休 26:13 正念实验室提出的四个正念机制 30:54 正念是认知行为疗法第三浪潮的代表——不去改变想法,而是改变和想法的关系 33:23 日常的行动模式和正念的存在模式 「我们想要让大家去尝试的是要在行动模式里去融合正念的觉察,你要继续生活,而且要生活的更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持续的对自己有觉察」 37:19 《八周正念之旅》非常详细的自助练习手册 39:17 《正念的奇迹》&正念进食 「对非常熟悉、自动化的事物进行充分的觉察,生发出新的智慧」 44:54 正念觉察呼吸练习 📖【推荐资源】 -书籍:《八周正念之旅》《正念的奇迹》 -公众号:正念研习。除正念课程外,会定期开展公益正念直播。 🚌【关于博客】 这档播客是基于自我觉察与探索,心理学知识,以及社会观察为视角进行的聊天,选题始于观察与困惑 🎤【本期主播】 牧田,做过《人物》记者与字节运营,目前在gap自我探索阶段。(公众号:牧田的探索之旅) 梓彤,北大心理学博士在读,四年&未来持续正念修行者 当然啦,我们首先是我们自己~
hi! 这期我们在聊一聊在消费主义中如何既享受到快乐又不被控制和束缚。我们俩都是线上购物爱好者,总是惊喜于「还有这种好东西!」和「这个才卖9.9诶!」,也常常困惑于如果不断衍生出新东西是不是就要不断花钱买下去,以及沉浸在一千种选项里比来比去的焦虑,于是我们重新梳理了经济发展从何而来,在经济学和心理学之间找寻与之相处的方式—— 💡【highlight】 01:05 盘点我们俩最近的购物 06:38 购物成为了一种深入生活的存在,一边快乐一边又怕被控制 12:19 史前社会以物换物即可满足需求,当密集的城市出现,交易量变大,出现陌生人交易,衍生出了金钱交易 14:17 正是因为有了金钱的概念,财富才有了被转换、存储和运送的可能,只有金钱是能够跨越所有文化鸿沟的 15:38 绝大多数人类的财富其实是在过去 300 年创造的 16:06 历史上出现了科学革命和关于进步的概念,并很快运用在经济上 17:39 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增长就是至善」 18:38 不断生产也需要不断有人购买,这里衍生出了新的伦理观——消费主义 20:52 我们完全可以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便利和好的产品 22:02 极简主义首先去除掉的是那些无用但是好玩的东西 24:40 给财富设置不同的预期,在消费的范围内可以花钱买快乐,引申出四笔钱的概念 29:12 泰国旅行后对市场竞争下的价格产生具象认识 33:02 在无穷尽选择下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足够好」 35:12 足够好背后的数学支撑——秘书问题,或者叫 37% 法则 42:32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上,你只要做「足够好」的母亲就可以了 🖋【tips】 【关于我们】 长途巴士🚌是基于自我觉察与探索,以心理学与社会观察为视角的播客节目 牧田,心理学与自然爱好者,曾做过《人物》记者与字节运营。公众号「牧田的探索之旅」 梓彤,北大心理学博士在读,四年&未来持续正念修行者 欢迎关注我们,一起探索与生长~
大家好!欢迎收听长途巴士第三期「滋养自己的方式」 💡【highlight】 这一期两位主播分享了生活中自我疗愈的方式,每一种都有切实的经验和反思,我们在这条路上积攒了不少能量,希望通过声音传递给大家~ 00:23 关于上一期的此时此地 「真诚的记录&对每一位听众的感恩」 07:16 看见自己是自我疗愈的基础 「没有办法马上从自我批评的状态变成接纳自己的状态,中间缺的那一步就是看见自己现在真实的样子是什么」 「一个看见的空间就像一个柔软的垫子,去分散本来那些很强大的张力,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会有很多成长的力量」 09:58 属于自己的房间🏡🪴 「这个空间属于我。我在里面是完全安全的,我可以在里面自由生长」 14:44 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并且允许自己停下来🚲🏃♀️🏊🧗♀️ 「我觉得骑行和我无痛地融合在了一起」 「我找到了一种跑步的节奏,在这种节奏下,我觉得自己可以永远的跑下去,一点都不累」 24:22 允许自己在合适的时机读书📚📖 「后来发现很多书是需要一个和它遇到的时机,可能在那个合适的时机下,我能看懂更多的东西」 29:50 CBT认知行为疗法 为生活拓展新的行动💎🧚♀️ 「它在你原来固化的认知上拓开了一角,其实你并不是在行动之前很清楚地知道这个行动会带给我什么,但是往往会发现在预期之外还会有额外的收获,然后会在你本来的这个系统里带来新的可能性。」 33:10 照顾自己内心的小孩👧🫂 「我觉得我好像身体里是有一个成熟的自己,在养育一个很小的自己,然后让那个小的自己能够生长出来,能够不哭泣,不觉得受到委屈」 35:04 好的睡眠🛌🌙 「我的睡眠可能是我抵挡外界的最强大的一道防线」 40:35 正念冥想🧘🍃 「与不舒服的感受共处 & 感受当下」 42:38 进入自然🌳🌿 「治愈的场域」 46:05 总结 🪄💖 「我们有可能是因为更快乐,更有动力,才能更长期地去构建自己,才有可能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 「因为足够开心,因为这个动力是可持续的,所以它可以更远,它不会在一半的时候就精疲力竭就停下来。」 🚌【关于博客】 这档播客是基于自我觉察与探索,心理学知识,以及社会观察为视角进行的聊天,选题始于观察与困惑 🎤【本期主播】 牧田,做过《人物》记者与字节运营,目前在gap自我探索阶段。(公众号:牧田的探索之旅) 梓彤,北大心理学博士在读,四年&未来持续正念修行者 当然啦,我们首先是我们自己~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