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听长途巴士第三期「滋养自己的方式」
💡【highlight】
这一期两位主播分享了生活中自我疗愈的方式,每一种都有切实的经验和反思,我们在这条路上积攒了不少能量,希望通过声音传递给大家~
00:23 关于上一期的此时此地
「真诚的记录&对每一位听众的感恩」
07:16 看见自己是自我疗愈的基础
「没有办法马上从自我批评的状态变成接纳自己的状态,中间缺的那一步就是看见自己现在真实的样子是什么」
「一个看见的空间就像一个柔软的垫子,去分散本来那些很强大的张力,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会有很多成长的力量」
09:58 属于自己的房间🏡🪴
「这个空间属于我。我在里面是完全安全的,我可以在里面自由生长」
14:44 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并且允许自己停下来🚲🏃♀️🏊🧗♀️
「我觉得骑行和我无痛地融合在了一起」
「我找到了一种跑步的节奏,在这种节奏下,我觉得自己可以永远的跑下去,一点都不累」
24:22 允许自己在合适的时机读书📚📖
「后来发现很多书是需要一个和它遇到的时机,可能在那个合适的时机下,我能看懂更多的东西」
29:50 CBT认知行为疗法 为生活拓展新的行动💎🧚♀️
「它在你原来固化的认知上拓开了一角,其实你并不是在行动之前很清楚地知道这个行动会带给我什么,但是往往会发现在预期之外还会有额外的收获,然后会在你本来的这个系统里带来新的可能性。」
33:10 照顾自己内心的小孩👧🫂
「我觉得我好像身体里是有一个成熟的自己,在养育一个很小的自己,然后让那个小的自己能够生长出来,能够不哭泣,不觉得受到委屈」
35:04 好的睡眠🛌🌙
「我的睡眠可能是我抵挡外界的最强大的一道防线」
40:35 正念冥想🧘🍃
「与不舒服的感受共处 & 感受当下」
42:38 进入自然🌳🌿
「治愈的场域」
46:05 总结 🪄💖
「我们有可能是因为更快乐,更有动力,才能更长期地去构建自己,才有可能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
「因为足够开心,因为这个动力是可持续的,所以它可以更远,它不会在一半的时候就精疲力竭就停下来。」

🚌【关于博客】
这档播客是基于自我觉察与探索,心理学知识,以及社会观察为视角进行的聊天,选题始于观察与困惑
🎤【本期主播】
牧田,做过《人物》记者与字节运营,目前在gap自我探索阶段。(公众号:牧田的探索之旅)
梓彤,北大心理学博士在读,四年&未来持续正念修行者
当然啦,我们首先是我们自己~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