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计划01:《逃出绝命镇》| 施东来:种族意识、摄影能动性与GET OUT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一人一部电影计划”,简称为H计划,是"画外音"重磅推出的一个常青计划,不设时间上限,旨在把更多有趣且值得讨论的电影带到公众的面前。我们会邀请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朋友来做客,跟我们一起分享并讨论一部TA们很喜欢且特别想推荐给别人的电影。这些朋友有的是电影学者,有的是电影从业者,也有的是资深影迷,但不论TA们性别如何、职业如何,所处时空如何,TA们都是“看电影的人S”,即具有充分的主观能动性与思辨力的观影者。TA们将从自己的观影位置与个体经验出发,把电影更深处的魅力展现出来,为我们打开更多进入电影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在变幻的光影之中,共同聆听、观赏、感受、表达电影的力量吧!
在该计划的第一期中,我们的老朋友Flair详细地解读了Get Out (《逃出绝命镇》)这部惊悚片,希望借此带大家进一步了解美国最核心的种族议题。我们从彼此印象最为深刻的电影场景说起,讨论了种族主义的电影化呈现、摄影(术)的多重功能、导演乔丹•皮尔的创作变化、Uncanny和Canny理论的适用性、双重意识,以及不同道具(电视(机)、标本、棉花、手机、汽车)的文化指涉等极为丰富的议题。绝对值得一听!
感谢大家的收听!也欢迎听众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互动!
【我有嘉宾】
施东来Flair:牛津大学英文系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长聘教轨副教授。专业方向为后殖民理论、全球华语文化、世界文学理论,及中非文化研究等。
不多:坐标美国加州,电影研究者,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华语电影、离散华人电影、中国电影史,以及生态批评等;“华语电影讨论”系列活动的发起人,同时主理电影学术类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的人S”。
【鼓瑟吹笙】
[01:00] “一人一部电影计划”(1-1计划)
[02:42] 作为美国电影TOP1的Get Out
[07:56] 语言如何抵抗暴力?
[11:30] 两个灵魂在打架
[15:01] 反日常的“不舒服”
[21:14] 摄影的反身性
[24:14] 可怕的transracial identification
[27:48] Get Out,而不是《逃出绝命镇》
[29:18] 摄影即救赎、照片即死亡
[31:44] racist loveracist system
[33:35] 文化收藏与文化挪用
[36:16] 乔丹•皮尔的“退步”:从社会批判到媒介迷恋?
[44:19] 对黑人身体的fetish
[48:24] 科幻电影如何处理种族议题?
[53:30] 电影中的uncanny
[01:02:33] the repressed will return(被压抑的终将回返)
[01:04:29] 无处不在的“标本”
[01:07:22] 电视(机)、鹿、手机、棉花
[01:11:36] photographic taxidermy
[01:14:08] double consciousness (双重意识)
[01:17:24] 贯穿全片的“车”
[01:24:08] 推荐:种族主义相关的电影与书
【承筐是将】
Flair主理的“在地跨文化”系列研讨会:微信公众号“在地跨文化Tands”(ID: zaidikuawenhua)
https://mp.weixin.qq.com/s/vY0n5ipb1yASXn---QMiHQ
活动预告:戴锦华|《消失的她》和“她们” https://mp.weixin.qq.com/s/zxAAxJw6cTEiZdTWFebyww
Flair 参与过的播客节目(可在播客主页上搜索关键词):《瞬息全宇宙》《男儿王》《芒果之歌》
Benjamin, Walter.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Australia, Must Have Books, 2023.
Benjamin, Walter. Illuminations: Essays and Reflections. United Kingdom,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1968.
Barthes, Roland. Camera Lucida: Reflections on Photography. United Kingdom,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82.
Foucault, Michel.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A History of Insanity in the Age of Reason. United States, 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 2013.
Sarah Choi (2022) Life, Death, or Something in between: Photographic Taxidermy in “Get out” (2017), Quarterly Review of Film and Video, 39:4, 867-889, DOI: 10.1080/10509208.2021.1888606
Freud, Sigmund. The Uncanny. United Kingdom, Penguin Books Limited, 2003.
Mills, Charles W.. The Racial Contract. United Kingdo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22.
Goldberg, David Theo. Are We All Postracial Yet?. Germany, Polity Press, 2015.
Wynter, Kevin. Critical Race Theory and Jordan Peele's Get Out. United States,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22.
乔丹•皮尔电影:US(《我们》,2019)、Nope(《不》,2022)
《惊魂记》(1960)
《闪灵》(1980)
【人之好我】
“一人一部电影计划”(即1-1计划)配乐:Paloma Faith - Better Than This (Official Video),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_jSRdQChsI&list=PLXB5O7-57yo0fUVFuzGgNM8cqJTb4sUoy&index=72
本期剪辑:不多
本期音乐:Get Out - Soundtrack (2017)
片头:from Soundtrack #43 | End Titles (Montage) | Get Out (20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Ium1Zk6Chw&list=PLuF78wm0RiGbXe4idoJNeDu6EmN60KMeK&index=42
片尾:Soundtrack #2 | Sikiliza Kwa Wahenga (Main Title) | Get Out (20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B3lsKrJLDk&list=PLuF78wm0RiGbXe4idoJNeDu6EmN60KMeK&index=2
【示我周行】
在一般的讨论当中,我们多数时候都是以银幕之上的所听所见为起点,然后辐射到电影创作者、电影生产和社会语境,而“画外音”是我们特别策划的一档播客,顾名思义,在“画外音”中,我们将摆脱画面和银幕的束缚,回到观影者的位置,把自己当作起点,用具身的方式来传达我们对于(看)电影这一艺术、商品、媒介、日常的所思所想所感,包括但不限于:我们因何而被电影所俘获、电影以怎样的方式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工作中我们和电影建立起了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打开一部电影或一系列电影、我们为什么关心电影的未来,等等。
正如画内与画外从来都是一体,而非分离或对立的两个部分,画外常常会构成对画内的补充、阐释、扩展、深化,甚至讥讽、嘲弄、戏谑、破坏、侵略;所以,我们也希望“画外音”能以某种方式或在某些程度上帮助大家获得更多认知“电影”和“看电影的人”的视角。
感谢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的人S”(ID: Spectator-s),获取更多相关活动信息;同时欢迎大家在Apple Podcasts, Spotify, Google Podcasts, Amazon Music和小宇宙上收听我们的精彩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