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我有嘉宾】
罗靓:美国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 中国研究教授,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 东亚系博士。其学术研究领域涉及明清以降的文学文化研究、国际先锋主义、冷战亚洲文化圈、当代流行文化、民间文艺、媒介与电影研究等。出版英文学术专著《先锋主义与流行文化》(The Avant-Garde and the Popular in Modern China, 2014年)与《世界的白蛇》(The Global White Snake, 2021年)。
Pengpeng:任职于985高校艺术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研究方向包括比较文学与文化、电影与跨媒介艺术等,近年来聚焦跨文化跨媒介的比较电影研究。积极参与了女性主义理论和社会性别研究译介工作,曾在妇女研究论丛、中国妇女报、外语界等各类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不多:坐标美国加州,电影研究者,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华语电影、离散华人电影、中国电影史,以及生态批评等;“华语电影讨论”系列活动的发起人,同时主理电影学术类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的人S”。
【鼓瑟吹笙】
[01:11] 话题源起
[05:11] 嘉宾们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复诵《满江红》、酷刑、杀人
[09:19] 表演与“戏中戏”
[10:16] 张艺谋电影中性别设计的变化、“谋女郎”的失效
[14:26] 悬疑喜剧的创作手法
[15:22] “谋女郎”的出场与退场
[18:01] 张艺谋的 “签名”:传统文化-摇滚豫剧、空间-暴走转场
[20:50] 舞台剧效果与未出场的女性:张晓英+韩红
[25:22] 宅子—>剧本杀—>悬疑片—>喜剧
[27:57] 电影与流行文化有怎样的关系?
[32:05]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35:59] 对历史的“打扮”、最后的乌托邦想象
[39:42] Disclaimer:纯属虚构+原创剧本
[44:45] 错位:记忆不可能是过目不忘的
[46:42] 从《英雄》到《满江红》:一样的“刺秦”,不一样的历史书写模式
[49:10] 器物:金牌、樱桃、黑鸽、“精忠报国”
[52:20] 麦高芬(MacGuffin):秦桧的信VS岳飞的词
[57:44] 不可信的叙述人、“主流的流行文化”
[01:00:40] 刀与权力的移交
[01:04:19] 沈腾的背:反男性气质?
[01:06:24] 历史与“写史”的关系
[01:10:50] “白蛇”的启示
[01:13:08] 真实与虚构:fact+fiction=faction
[01:14:10] 《莫须有》与《满江红》的不同
【承筐是将】
Luo, Liang. The Global White Snake. United Stat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21.
罗靓. 白蛇传说在当代美国文化中的转世与重生,王桂妹(译),《东吴学术》,2022年第1期。
Zhong, Xueping. Mainstream Culture Refocused: Television Drama, Society, and the Production of Meaning in Reform-Era China. United States, University of Hawaiʻi Press, 2010.
倪湛舸. 《莫须有》,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
圆圆(二次圆). 第五代导演再度“刺秦”,结果如何?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944627/?dt_dapp=1&dt_platform=com.douban.activity.wechat_friends
《追光万里》(2022)
《风的故事》(1988)
《赎罪》(2007)
《第一头牛》/First Cow(2019)
【人之好我】
本期剪辑:不多
本期音乐:《满江红》电影原声配乐插曲专辑·戏曲(豫剧/曲剧)部分合集, from: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Y4y1o7vf/?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296ababc0e8ee616ba7e4e1ac4c0346e
【示我周行】
在一般的讨论当中,我们多数时候都是以银幕之上的所听所见为起点,然后辐射到电影创作者、电影生产和社会语境,而“画外音”是我们特别策划的一档播客,顾名思义,在“画外音”中,我们将摆脱画面和银幕的束缚,回到观影者的位置,把自己当作起点,用具身的方式来传达我们对于(看)电影这一艺术、商品、媒介、日常的所思所想所感,包括但不限于:我们因何而被电影所俘获、电影以怎样的方式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工作中我们和电影建立起了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打开一部电影或一系列电影、我们为什么关心电影的未来,等等。
正如画内与画外从来都是一体,而非分离或对立的两个部分,画外常常会构成对画内的补充、阐释、扩展、深化,甚至讥讽、嘲弄、戏谑、破坏、侵略;所以,我们也希望“画外音”能以某种方式或在某些程度上帮助大家获得更多认知“电影”和“看电影的人”的视角。
感谢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的人S”(ID: Spectator-s),获取更多相关活动信息;同时欢迎大家在Apple Podcasts, Spotify, Google Podcasts, Amazon Music和小宇宙上收听我们的精彩节目。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