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64_直到选择了数学专业,才发现自己原来对数学一无所知

这会全国高考生应该都在纠结志愿填报,刚从广佛结束招生工作的主播洲洲虽然已经离高考很远,依然狠狠共情了一把考生和父母,真心希望大家可以进入理想的专业,度过一个基本符合预期的大学生活~ “数学对象的意义说的是数学上“不加定义的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们所遵循的运算法则。数学对象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了什么。这样,数学就艰难地徘徊在现实与非现实之间,它的意义不存在于形式的抽象中,也不存在于具体的实物中,我们称它为“非现实的现实性”。 数学联结了心灵感知的抽象世界和完全没有生命的真实的物质世界。” 没看懂?那就对了! 这段文字是本期嘉宾,同济大学数学专业的小柴,从隔壁室友的《什么是数学》中摘抄出来的,他的本意是想通过这期播客帮大家看懂这段话,没想到,录制一开始节奏就逐渐被打乱,最后留下了两位主播空洞的眼神和满脸的问号,但是,虽然这是目前为止最欢乐、最烧脑也是最拉垮的一期,仍然不妨碍我们浅浅地体会一下数学除了做题以外真正的乐趣,只是以后可再也不敢说自己曾经数学还不错了... 咱别说,这次碰上好几个一脸真挚说先要学数学物理专业的男孩儿,祝他们好运! Highlights: 02:00 数学是什么?(小柴本以为他可以解释清 05:34 EBG说了啥?(鸡蛋本以为她可以解释清 10:29 小学数学是对数产生概念的起点 14:52 文科理科各有所长 18:39 有理数、无理数,傻傻分不清楚 23:15 电影中的数学家是真实存在的吗 25:04 相辅相成的数学和物理 33:46 数学与艺术的暧昧关系 41:21 哲学是理工科进入人文学科的钥匙 46:15 逻辑在脑中盘旋的快乐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鸡蛋(即刻@鸡蛋Eggy) 嘉宾: 小柴(同济大学数学系大三) 设备支持: Sound x Lab 声音实验室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Reference: 《什么是数学?》What Is Mathematics 此书既是为初学者也是为专家,既是为学生也是为教师,既是为哲学家也是为工程师而写的。它是一本世界著名的数学科普读物。书中搜集了许多经典的数学珍品,给出了数学世界的一组有趣的、深入浅出的图画,对整个数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做了精深而生动的阐述。 《GEB-一条永恒的金带》Gö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 (GEB:EGB) 也翻译为《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获普利策大奖,作者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中文名侯世达,美国学者、作家。该书通过对哥德尔的数理逻辑,艾舍尔的版画和巴赫的音乐三者的综合阐述,引人入胜地介绍了数理逻辑学、可计算理论、人工智能学、语言学、遗传学、音乐、绘画的理论等方面,构思精巧、含义深刻、视野广阔、富于哲学韵味。 埃舍尔-无尽的楼梯 埃舍尔-画手 片头片尾曲: 吉俣良 - 御侠 Beyond-灰色轨迹

51分钟
99+
1年前

vol.63_Living my personal fairy tale|用色彩和爱缝起内心的“伤口”

成长的路上,总会留下大大小小的创口,即使可以选择离开受伤之地,远离加害之人,或者索性视而不见,它一直都在,找到适合自己的疗愈术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 自然愈合 Heal Naturally ——by 圆方 新与旧的伤痛, 个人与集体的伤痛, 我想用色彩与爱填满。 当伤口转化成伤疤, 意味着真正的愈合。 痛苦是每个人类的共同体验。 请不要掩埋伤痛,选择忘记。 直面内心的伤口,填补它们, Highlights: 01:57 书接上回,失去了双手的少女在森林中遭遇了什么 06:56 谁的内心还没个魔鬼的声音 17:18 二次婚礼,不同寻常的童话结局 21:36 割开画布的瞬间,仿佛割开伤口 31:22 运动中找回与自己身体的连接 40:13 回到小时候,抚慰内心的小孩 54:28 科技至上的时代,对自然不再敬畏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鸡蛋(即刻@鸡蛋Eggy) 嘉宾: 圆方、Della 设备支持: 腾讯会议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Reference: 《与狼共奔的女人》 Women Who Run with the Wolves 荣格学派资深心理咨询师克拉利萨•品卡罗•埃斯蒂斯所著,她从1971年开始撰写此书,取材了丰富的世界各地跟女性相关的传说故事,并通过这些故事带领女性发掘自己。书中写道“这是一本讲述女性故事的书,这些故事是用来让你阅读和思考的,为的是帮助你为自己的天性赢来自由,重新建立起对自己、对动物、对大地、对孩子、对姐妹、对恋人、对男人的爱。” 《无手少女》 The Handless Maiden 或译为《没有手的姑娘》,这个童话被格林兄弟收录,它的本源也许更早。在各个不同的文化中有关于这个故事的不同版本,这则童话讲述了一位少女为了父亲牺牲掉了自己行动的能力,她后来又如何重获双手,找回主权的故事。在其中可以看到原生家庭的创伤,家庭暴力,控制与剥夺,女权主义,离婚与再婚等话题。 英文全文链接:https://jessicadavidson.co.uk/2017/06/08/the-handless-maiden-complete-story/ 《当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 身心灵大师埃克哈特•托利著,他在书中指出了我们日常痛苦的主要来源——被大脑思维所控制、焦虑过去和未来而非活在当下。书中也提出几个非常实用的方法,帮助读者认清时间的幻象,活在当下,找到真正的力量,发现平和与宁静的入口。 片头片尾曲: Dogs- HVOB Running With The Wolves -Aurora

59分钟
99+
1年前

vol.62_Living my personal fairy tale |那个跳进兔子洞的女孩回来了

“更深的意义寓于我童年听到的童话故事之中,而不是生活交给我的真理之中。童话从来都不是在遥远的地方古老的时代发生的,太阳以东,月亮以西,童话其实从来不骗人。”——席勒 有人将童话看作是孩子无用的幻想,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有人从中获得启迪,获得成长。几乎所有人看到圆方的首饰作品,都会联想到童话中描绘的浪漫世界,这样的评价曾经让她感到被肯定,也曾让她产生自我怀疑。上海停滞的两个月,独自一人居住的她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盯着手机抢菜团购,而是置身于绘画创作和童话阅读之中,这让她和她的创作有了很大的转变。 “创作拯救了我,也治愈了我。 在至暗的时期,我内在藏的很深的阴暗部分开始浮出水面。 我经常做梦,梦到很多生活场景和现实生活中的人。 这些梦似乎是在暗示和指引我,去探索更深的内在世界。” 希望这期播客中分享的一些人和故事,也能在这充满不确定的日子里,给你带来一丝光亮。 Highlights: 02:26 早期关于热带、海洋、植物的三个首饰系列 05:52 疫情独处的三个月,唤醒自己内心深处阴暗面 08:51 重新理解身体,告别身体(材)羞耻 18:31 童话不等于幼稚 25:00 每一个远行的英雄,终会归来 37:46 实验中的破坏系列,在创作中自我修复 48:32 一小段童话:无手少女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鸡蛋(即刻@鸡蛋Eggy) 嘉宾: 圆方(公众号: Studio CircleSquare) 设备支持: Sound x Lab 声音实验室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Reference: 卡尔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psyche:心智/心灵,指人类认知能力的总体,包括意识和潜意识 shadow:影子,人的意识之光以外的部分。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往往好的部分很容易被人意识到,所以影子中会有很多不好的部分,被压抑着。 persona:人格面具,人们在他人眼中表现出的形象,通常是社会和公众期许的形象。 集体潜意识:个人潜意识,及集体潜意识。他考察非洲及美洲等地原始人类的宗教、神话、传说、童话、与梦并比较西方人与东方人的宗教、神话、传说、童话、与梦,发现许多共通的部分。 《千面英雄》 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在书中阐述的英雄之旅模型深深影响了20世纪西方大众文化传播的历程,众多好莱坞导演、编剧还有创作者和艺术家们都以此为灵感。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创作的长篇小说,运用富含哲理和诗意的语言讲述了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追寻宝藏的奇幻冒险故事,具有启发性和励志意义 Podcast - Women & Mythology by Maria Souza 圆方近期画作: 《山·体》 《地穴飞影》 《迷幻之旅》 片头片尾曲: Warm sand - Fujitsu Surf up - Fujitsu

56分钟
99+
1年前

vol.61_赴山茶市|在这时代做茶生意 ,算得上是一场奔赴

丑话说在前面:为了配合我们三位东八区人,小杨学弟在清晨的德国配合录制了这一期播客,所以语调削微有些慵懒,请大家见谅。 这一次小杨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了杨总,两年前听他说要做家乡茶叶的时候以为只是随便说说,毕竟这两年已经涌现了不少年轻化的茶类产品和品牌,赛道不说拥挤至少也是竞争激烈,他这一个门外汉要怎么搞,结果人家仗着家里有小茶园和加工厂,真的就是在德国读着纯艺(Fine Arts)的时候正式推出了“赴山茶市工作小组”的第一组产品:桂花九曲红梅和桂花古侘龙井,虽是袋泡茶,却颠覆了我刻板印象中袋泡茶即廉价茶叶的认知。 至于好不好喝呢,所谓茶有千味,适口为珍,不妨一尝究竟。 这一期除了小杨,还有他在“赴山”的搭档Molly,和他的另一个小组“植南门市部”的小伙伴江垚,聊一聊杨总创业的二三事,以及茶叶作为一种植物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是怎样的存在。 Highlights: 01:26 年轻人你为何要做茶? 12:02 各具地域特色的茶和全世界统一标准的咖啡 24:01 自个儿的生意,要什么用户画像?! 32:28 说到茶叶的历史,总绕不开殖民年代 41:52 茶叶虽好,可不能治百病哦 48:18 祖先究竟为啥要吃这“苦”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小杨、江垚、Molly 设备支持: Sound x Lab 声音实验室+腾讯会议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冷知识: 茶叶是泡着喝的? “很多人认为,茶的使用方式一直是将茶叶浸泡在热水里。然而,将茶叶放入沸水中不大会是也不可能是最初消费茶叶……缅甸、泰国北部和云南的部落使用野生的茶树叶,将它们热蒸、发酵后捆成小捆供日后咀嚼用……然而,后来有人发现,茶叶也可以用开水泡着喝。传说最初发现这一点源于一片茶叶偶然落入热水中,后来人们逐渐开始喝茶水,饮茶的习惯逐渐传遍中国内地,后来又从内地传入西藏、蒙古,以及中亚的其他地区。但是,在传到高纬度地区之后,茶叶的消费方式又回到了半食品形式甚至完全食品形式——用酥油、糖与茶叶熬成浓汤,或者将茶叶攥成小球与其他食品一起食用,类似喜马拉雅山东部部落的用茶方式。” 英国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在《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一书中记录了其在喜马拉雅山区(尼泊尔和阿萨姆)三十年的田野调查,他也是阿萨姆地区茶园经理的儿子 泡茶的水 “在英国这样的国家,比起用热水而不是用开水冲泡的咖啡,茶叶更受人们的欢迎,这种饮用习惯直接给他们的健康状况带来了好处,因为将水煮沸可以杀死水中那些在近距离传播病菌的微生物……在传染病这个维多利亚时代全球经济产物的反复侵袭下,一个喝茶民族的生存概率比一个喝咖啡民族的要大。”(《茶叶大盗》)

58分钟
99+
1年前

vol.60_母亲节特辑|不一定是拥有女儿的母亲,但她一定是母亲的女儿

值此母亲节来临之际,主播洲洲的老妈终于从运动、家务、旅游、练琴之中挤出了一点时间献声本脚部播客,必须端上一壶好茶,听她回味自己从女儿到母亲的酸甜苦辣,以及与女儿洲洲相处的点滴日常。 “和母亲的关系决定了与世界的关系”。 经常看到这句话,但直到发现自己正在无意识地“复制”母亲的行为时,我才意识到:不想复刻,却不能避免重复,一代又一代,既有温情脉脉,亦不乏烦恼和悔恨。亲身实践了三十多年的女儿角色,不得不感叹母女关系是一个及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想要彻底把它搞明白,恐怕需要先弄清楚生命-死亡-爱这一无限循环的内在联系。小时候,母亲对我来说是“无所不能”的榜样,直到某一天,惊讶地发现原来母亲也有弱点和缺点,第一次做母亲的她,也在能复刻自己作为女儿时,对母亲的记忆。 尽管不是所有女性在一生中都有机会成为母亲,但我相信我们对母女关系都有着深刻的感悟,而找到亲子之间恰到好处的相处模式是所有人值得用一生去努力的事,因为我们都需要在爱与被爱成为更好的自我。 Highlights: 00:02:32 80年底的爱情,车,马,邮件都慢 00:05:46 因为爱情,简单的生长 00:11:35 往粥里放味精的厨艺天才 00:16:13 来上海,无忧无虑的小镇青年打开任督二脉 00:21:46 请见谅,妈妈也是第一次做妈 00:26:16 生病+养猫=性格柔软剂 00:32:28 工作广受好评,却被身体出卖 00:38:16 相亲很蠢,但值得上这一课 00:43:27 一边彼此PUA,一边共同成长 00:47:39 感谢工作让退休变得不那么难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Ruby女士(洲洲妈妈) 设备支持: 腾讯会议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BGM: The Beatles - Your Mother Should Know 小野丽莎 - 玫瑰人生

62分钟
99+
1年前

vol.59_走!去村里|别人都在居家办公,我却在霓虹乡村拣毛豆

虽然开玩笑说王山过去一年是在带薪摸鱼,但在我看来,她在与老农人和新村民的交往中收获了独到的生活智慧,无论是机械重复的农事,还是探寻内心的讨论,都是打破“应该”、“必须”这些传统社会建构的勇敢尝试。与此同时,也从在地社区的相处之道中得到了改变的动力:不去试图改变他人、改造社会,而是从自身开始变化;当自己改变了,变化自然会如涟漪般散开,乃至成为浪潮。 尽管已经走访了不少日本乡村,也浅尝了共生社群的生活,王山却时常不安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不足,即使不能亲自打造一个社区,总想也尝试做些什么,让更多的人看到生活的不同可能性,嗲声嗲气在此支招(挖坑):赴日考察团走一发!! Highlights: 02:02 在城市和乡村,工作和摸鱼之间横跳的2022 06:28 人口过疏的日本乡村和褒贬不一的政府激励措施 19:41 地方创生需要三种人:“冤大头”、年轻人、外来者 23:04 忙着卷的年轻人,看不到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26:21 As One,不强制的自由空间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鸡蛋(即刻@鸡蛋Eggy) 嘉宾: 王山 设备支持: Sound x Lab 声音实验室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Reference: - 日本共生社群案例:三重铃鹿 As One Network http://as-one.main.jp/suzuka/English/index.html - 乡建/地方创生案例:岛根石见 BGM: John Lennon - Imagine UVERworld - クオリア

47分钟
99+
2年前

vol.58_走!去村里| 令人安心的场所是一种稀缺资源

如果嘉宾的同事不小心听到这一期播客,必须先为她解释一下,工作和摸鱼是可以两不误的! 2022年对很多人来说至少半数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的,毕业以后就留在日本的嘉宾王山却“利用”了这段居家办公的日子,实现了兴趣工作两不误的自由,一直以来对社区和社群的兴趣引领着她踏入了日本的乡村,遇见了一些稀少但尤为可贵的在地社区。 尽管对于日本乡村日益严重的人口过疏化现象,政府采取了各种激励和奖励措施,吸引人去到乡村的依然是“人”,无论是有组织建设的还是无意识形成的,当人们聚在一起,并且能充分表达自己,有趣的事自然会发生。 当然仅仅拥有美好和快乐是不能成就好是的,太多社群因为人际关系破裂而分崩离析,真正能留住人的是一份不可名状的“心安”。 陪伴但不干涉,鼓励但不强迫。 Highlights: 04:55 兴趣与工作,能否兼得 09:23 从概念到实例,逐渐被“社区”吸引 12:47 日本“在地化”中top与down的矛盾 23:33 挫败之中看清建立在地社群之难 31:52 让人安心的社区自然聚集有趣的人 38:45 小而美vs 规模化复制 44:43 未做的、想做的、能做的 47:16 内卷大潮下何处寻找安全感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鸡蛋(即刻@鸡蛋Eggy) 嘉宾: 王山(小红书@易思实验室) 设备支持: Sound x Lab 声音实验室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王山在村里的日子们: BGM: Michael Jackson - Heal the World 石川智晶 - TW

53分钟
99+
2年前

vol.57_奈撕江湖|中国武术你为啥还没火?

总有人拿武术比赛和格斗搏击或者体操相比较,但是无论是分类还是动作体系,武术都更难做到标准化,然而相较而言,后两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着大量忠实的非专业观众,而武术比赛的场上场下却往往都是业内人士或者亲朋好友。 回想一下,我们纵使曾经有千百次决定要开始运动,却不曾有半次在脑海中闪过练习武术的念头,当你看到“武林高手”上下翻飞、的时候,是否也觉得武术对于大多数成年初学者来说,门槛要远高于其他时髦的健身运动,究竟这些事实还是偏见和误解,且听本期浅解。 Highlights: 00:06:53 没有BGM的武术表演可还行 00:14:47 舞蹈和武术的同与不同 00:22:34 练武术为啥不能穿lulu柠檬 00:34:36 功可以不练,仪式感不可缺 00:45:36 除了同行和你妈,怎么吸引人来看武术 00:53:43 强健体魄,跟对老师,随时上路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鸡蛋(即刻@鸡蛋Eggy) 嘉宾: 深圳老王、上海小唐 设备支持: 腾讯会议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Reference: 日本hiphop少女kyoka版“醉拳”: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4411b75F?spm_id_from=333.788.b_706167655f72656c61746564766964656f5f73686f77.4 B站武术类up主:含亮老师 片头片尾曲: 随缘(太极张三丰片尾曲):胡伟立 Rohan(刺客聂隐娘片尾曲):Doudou Ndiaye Rose

62分钟
99+
2年前

vol.56_奈撕江湖|功夫、武术,傻傻分不清楚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可算是一个不分国界的美好祝福了,毕竟,会还没有幻想过自己能够飞檐走壁一身正气呢,但说到练武术,好像联想到的不是嵩山少林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铁头小武僧,就是公园里打着太极拳,舞着木兰扇的爷爷奶奶们,所以这次我们约了三位习武的年轻人:从小接受正规训练的上海小唐,大学零基础入门的鸡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深圳老王,一起来聊聊中国武术、外国功夫,以及在国内外以武会友的故事。 Highlights: 03:11 传统武术≠竞技武术 05:33 武术≈功夫 13:53 竞技武术是花拳绣腿吗 16:49 欧美人玩的极限武术是个啥 23:12 武术练习虽苦,学成保你不摔跤 37:09 老王单口之武林野史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鸡蛋(即刻@鸡蛋Eggy) 嘉宾: 深圳老王、上海小唐 设备支持: 腾讯会议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Reference: 竞技武术vs传统武术(参考) MMA & UFC MMA全称Mixed Martial Arts,即综合型格斗、混合格斗等,属于运动项目的称谓,可以是截拳道、跆拳道、拳击、踢拳道、搏击、散打、巴柔等; UFC是一个与MMA相关的大型赛事,全称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即终极格斗锦标赛,是美国目前乃至全世界最著名最有竞争能力的格斗比赛,参赛选手—般采用的就是MMA打法。 极限武术 Extreme Martial Arts (XMA): 也叫sport karate、open forms,并不是格斗术,它融合了武术、空翻特技、杂技和自由搏击,更像是一种表演,在欧美比较流行,比赛有单人,双人组合和多人团队赛。有空手和带武器两种,常见的武器有棍,武士刀,双截棍,镰刀。 戚继光 《纪效新书》 明代著名兵书,堪称戚继光军事思想的集大成,全书几乎囊括了从选兵、编伍到练习胆气、号令、技艺、营阵,及实战演练、守城哨探、选将练将等军事训练活动的方方面面,既是抗倭中练兵实战的经验总结,又反映了明代训练和作战的特点。 片头片尾曲: 偷功-胡伟立 功夫-杨晓川&邓云峰 神奇的岁月&神奇的组合

55分钟
99+
2年前

vol.54_Body Signature|那些刺进皮肤的耻辱与骄傲

又是一年“情人节”,依旧是满眼的粉红,满街的玫瑰,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是罗马圣教徒瓦伦丁临刑之日。今天我们的要聊的“文身”,同样也早已今非昔比,作为一种不限年龄的时尚“配饰”,也许很少有人会去好奇,我们的祖先为何会想到要在皮肤上留下终身的“记号”。 本期播客的主角心怡,同时也是2021年abC艺术书奖优胜奖作品《有刺》的作者,只是在网络上看到了下面这张没有文字信息的图片,于是用以图搜图的方式进行检索,了解到了这种属于18-19世纪冲绳女性在身体表面进行针刺的文化行为。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疑问:这些视觉形式为什么会出现在女性的手臂上?带有符号性的记号有着什么含义?” 为了“还原了那个充满刺的世界,在光亮处把刺拔出”,张心怡从身体记号、记号行动、地图等几大方向深入研究,最终通过书籍、影像和首饰的形式呈现了这个过程和思考。 《有刺》内页局部 BTW: 这并不是一场对“女权”、“亚文化”和“现代文身”有鲜明主张的讨论,只是为了让更多被遗忘的过去再一次被看见。 Highlights: 04:21 一张网图引发的疑问 06:34 南岛民族女性的文身习俗 11:27 不同时代下文身之于女性的意义更迭 14:19 现代文身的关键词:水手与爱迪生 18:32 同学胳膊上练出的文身师 30:46 有些人您还是别文了 39:23 用材质和装帧外化女性的疼痛 42:06 与书籍设计相关的赛、展、人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张心怡 设备支持: Sound x Lab 声音实验室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BGM: Feet Down South -Oscar Jerome icarus? -Serin Oh Extended Reading: 南岛人Austronesian Peoples是指印度洋-太平洋岛屿地区和中国南方沿海以及日本南部地区,在身体表面进行刺穿是原始南极洲人开发的早期技术之一,后来随着南极洲人的扩张才有了南岛族群这一概念,并且这一技术有了很好的保存与继承。范志泉:《语言与基因:论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 南岛文化不仅有着完整的传承与发展,迁徙后的地理条件也极为相似,印度洋-太平洋沿海地区有着丰富且极具特色的物产资源,在这些低纬度地区活跃的生物种类使得茎刺植物生长出长而坚硬的保护组织,南岛人就直接选用这些植物尖刺来进行穿刺仪式(少量也会选用鱼骨)。 在这些南岛的部落族群中,将女性用记号来进行标明,划分她们的生理与社会功能。记号的数量与复杂程度与她成年(初次经期的到来)、订婚、结婚、生子(包括孩子的数量)有关,还与她在婚姻中需要掌握的技能相关:缝纫、烹饪、养殖等等基本的生活技能有关[ Beverly Yuen Thompson, Covered in Ink: Tattoos, Women and the Politics of the Body, NYU Press, July 24, 2015, Page 35.]。女性完成与掌握的功能越多,身体上的记号就越复杂。在海南黎族与印度尼西亚后人代代相传的口述中,记号还可以避免在部落战争中被掳走的概率[ 皇一鸣、刘小丽:《原告——日军侵琼见证者》,上海文化出版社,2015,第113页。]。 Reference: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在自由派心中,金斯伯格已经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偶像,也是美国社会的文化符号,一直以来她都在为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保护而奋斗,2020 年美国去世后众多女性在身体上纹 RBG 袍装饰领以表延续女性力量。 Joost Grootens 荷兰埃因霍温设计学院信息设计系系主任,官方网站:https://www.joostgrootens.nl/ 何浩: 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作为独立设计师,他设计的书籍作品曾获得2007年“英国最佳画册奖”、2010年“德国卡塞尔国际摄影节世界最佳摄影画册奖”,并分别于2013年、2015年在宁波美术馆、香港中文大学举办个人设计作品展,著有《一个中国独立设计者的当代艺术史》。

47分钟
14k+
2年前

vol.53_人类舍得丢下宠物,独自逃离地球吗!

春节假期跟风看了《流浪2》,撇开剧情不说,对华仔的机械狗笨笨倒是印象深刻,其忠臣度堪比忠犬八公,但是...撸起来会不会有点硌手。所以,问题来了,陪伴了人类数千年的猫猫狗狗,在未来难道只能被“淘汰”吗? 本期嘉宾袁奕可不能接受这个假设,为了让人类在将来去太空流浪的时候也能带上自家宠物,他成立了动物宇航局,局长是一只猫(见下图),通过特殊设计的水下设备模,许多小猫小狗小兔小鼠已经成功完成了“宇航员”培训。 这个脑洞大开的想法放在一个00后身上或许并不奇怪,而作为一个人生过半的50+大叔多少有点画风清奇,但这位曾经在三江源巡山与熊“打交道”,如今夏天在青海带野骑,冬天在贵州教潜水的动物宇航局副局长,似乎从来不曾按常理出牌,而这些选择都有一个共同点:浪漫。 对比一下袁奕对平行世界另一个自己的描述:五十多岁上海男人,离过一次婚,有个在国外读书的孩子,有一辆奥迪,有一辆贴着穿越西藏标识的越野车。 或许,他做了对的选择。 Highlights: 02:16 大冬天野骑到底有多野 05:03 50+上海男人的另一种可能 09:28 三江源那些年:有月亮也要有六便士 15:04 年近半百成为潜水教练 20:20 在水下训练小动物宇航员 31:45 科普时间:游泳、潜水、美人鱼和水族馆 38:51 自由的仓鼠,真的自由吗 45:13 上火星只是money问题,在藏区和爱人开小卖部才是终极目标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袁奕、香菇 设备支持: Sound x Lab 声音实验室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BGM: 山野智子 -ドラえもんのうた(哆啦A梦之歌) 中岛美嘉 - 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和菲律宾小兔一起潜水的猫局长大人 第三代动物潜水器-仓鼠潜水艇

55分钟
99+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