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金钱心理学》的10-20章,用导图的方式又梳理了一遍。直接粘贴一张整理图片
今天把《金钱心理学》的1-9章,用导图的方式又梳理了一遍。直接粘贴一张整理图片
多种树,哪些地方要种,哪些地方它不能种树。不要害怕虫子,杀虫剂要不要打。 今天和大家分享《多谈谈问题》里的关于吕植的一篇访谈录,深受启发。 昨天听了两段播客,纵横四海的《寄生虫星球》,《战斗细胞》,有点深奥,所以我先听一遍,以后再慢慢补充和关联。而今天读到的这篇吕植老师的访谈,就很快关联上了。播客里讲到寄生虫它并不懒惰,它要做大量的工作来寄生,来繁衍。免疫细胞有10的几千万次方的组合方式,在浩瀚的随机性中去组成人体的免疫功能。而微生物虽然每个个体都很渺小,但是他们集体的力量巨大,从而调系着整个生态系统。 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很多东西冥冥中就产生了关联,我为什么今天想读这本书,又恰恰读到了和生态保护相关的这个章节,就和我昨天闲暇时随机选择的两篇播客内容紧紧的关联上。 回到吕植老师的内容,有好几点很有启发: 就是从不保护到重视保护,这其中都存在问题。 很多生态要尊重自然规律。多种树,哪些地方要种,哪些地方它不能种树。不要害怕虫子,杀虫剂要不要打。同时还要关注人类,因为很多生物是呆在湿润的,人类更多的环境中的,农民的利益如何保证,能让他们有所保障。 洪水也有自己的生态功能,洪泛区水的消长,带来肥沃的土壤,实际上对当地老百姓和农业生产有好处,只需要适应它,千百年来人们就是这么适应的。 我刚才说到以前我们开始重视森林,但可能忽视了其他的生态系统,在不该种树的地方种树,比如在草原、沙漠里种上树。其实沙漠有自己的生态系统,草原也是,湖或者河的滩涂,也不需要树,这种滩涂往往是一些大型的迁徙鸟类非常重要的栖息地。 今年北大的环境比较好,我们看到更多的萤火虫,看到各种昆虫,就是因为杀虫剂少打了,而且在我们的努力下,北大现在离道路两米以外的落叶、杂草都不去管。 但事实上除了大型的兽类以外,你会看到虫、鸟、植物等等,更多生存在更暖和更湿润的地方,也就是人更多的地方,以前是森林或者湿地,现在我们把它变成了农田和城市。所以今天,但凡农田周边或者城市里有一点空间,马上就会看到聚集的物种。 多样性正是从环境中来,是我们的体内和体外互换,通过食物和各种接触来获得的,环境的单一化会直接导致我们肠道微生物的单一化。还有研究发现,人的过敏跟肠道微生物的单一也有关系。 如果要扩大保护,可能边际效益更好的地方是在城市和农田里。首先,这些地方本来就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方,也是其他生物喜欢的地方,哪怕让出一点点空间,都会马上产生明显的效果,而且对生活在这里的人有益。 从小孩子开始,就不要给他们灌输害怕虫子的观念,当他们赤着脚去接触自然,打个滚,我们不要说太脏了,快起来。这些都是点滴的改变。 大象的例子 大象为什么不老实待在自己家里,跑这么老远?根本上还是缺乏天然的食物,那么食物又为什么会缺乏?退耕还林以后,如果是天然恢复的森林,林下有草,可以供大象吃,但如果它们长成了橡胶林——橡胶实际上是一种作物,而不是森林,不光是橡胶本身不能吃,人还要保证橡胶不被杂草淹没,去割林下的草,让橡胶长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栖息地就变得不适宜大象生存。因为橡胶种在比较平坦的低海拔森林里面,和大象的栖息地是重叠的,现在橡胶的价格较低,那么是不是能够让一些橡胶林回归成大象的栖息地?这样的讨论应该展开。 西藏的例子 青藏高原,这里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文化。藏传佛教这种众生平等、敬畏生命的观念,对神山圣湖的崇拜和保护,几千年来仍然是一个在实践的现实体系。所以我发现藏区这个现象之后特别兴奋,因为那时做自然保护是逆水行舟,但是一到藏区就很顺畅 有一次,我问一个林业局局长,当地一共有多少保护区,实际上我知道那里只有一个,就是西藏昌都的马鹿保护区,结果他说有56个,他说马鹿那个是官方的保护区,我们还有55个老百姓的保护区,就是我们的神山或者圣湖。我第一次听到这样一个体系,就去看这些神山圣湖,结果他们真的是在做保护,不在这些地方从事活动,比如山上有虫草,但他们不去挖,而虫草多贵啊。我说这是为什么,他们说都发过誓,一直遵守传统,神山圣湖是他们生活的保障。我后来才理解这种万物有灵的信仰,山神才是主人,人只是过客,我们借用别人的土地和资源,所以得有礼貌,要自律。 北欧的例子 实际上资本主义自身也在做一些修正,北欧是一个非常显著的例子,它的高福利安排跟资本主义的初衷是不一样的。北欧人的环境意识确实非常强,那里的消费者购买东西,真的会看产品的生态足迹,看它到底消费了多少能源、消耗了多少土地和水等等,而且他们的各种部长都是年轻漂亮的女性,这一点让我非常赞叹。所以,我觉得有的发达国家已经在走后资本主义的道路。 20世纪70年代,挪威的阿尔内·内斯(Arne Næss)就提出了“深度生态学”(Deep Ecology),他从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的角度来探讨人的需求和欲望的增长,最后导致地球崩溃的局面。 最后,在环境的问题上,我没想到也能绕回到财富观的问题,我们认为什么是拥有,是拥有更多的资源,物质。但它带来了不平衡,如果认为只有大的生态环境变好,我们才能变好。 为什么1972年不丹国王提出国民幸福指数时,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是乌托邦,但是现在他们国家建立了这样一套指标和考核体系,包括睡眠、教育、健康、文化传承、当地语言、环境保护等等。联合国也在推广类似的多指标体系。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是选择钱还是选择别的,我们到底追求的是什么。 实际上人类发展到这个阶段,思考都是朝着更加节制自己的方向在走,但行动却一直滞后。人类的敌人就是自己,问题就在于,我们怎么来管理自己。 昨日成功日记: 咖啡老师语录的思考:大胆释放你的流量
如果不换交通工具,在人行道上奔跑的速度一定就是有限的。你必须换上飞机才有可能出现不同的情况。 分享书籍《百万富翁快车道》 01:50 不要固定在一个线路图里,要不断打破自己。 03:51 1、关于财富的定义。虽然作者从头就在说变有钱,但是他也在给我们区分虚假富有和真正富有。财富=自由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和我们一直说的时间是人生的唯一货币是一个道理,先理解了这个,你才知道你的方向是获得更自由的时间,这样你就等于是在做变现了。财富包含三个方面:人际关系,自由和健康。 2、关于延时满足。 即时享乐是诱饵,生活被奴役是鱼钩。这些信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你只是他们的猎物,卖家根本不在乎你能否负担得起。你要确保自己不咬到鱼钩下面的诱饵,因为它们是奴役生活方式的枷锁。当即时享乐成功引诱你上钩时,你就被生活方式所奴役。不是你拥有这些东西,而是这些东西拥有你。 3、关于幸运 我曾经听到有人叫我“幸运儿”。多么可悲,这是人行道上的人的观念。 17:25 0127成功日记: 把我想对别人的感谢,坦率,直接,真诚的表达出来。
财富的增长是指数的,不是线性的,做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别人看抖音,你去发抖音,别人看书,你去写书,要创造,财富的法则是影响力,两个条件——满足需求,有执行力。 01:14 今天给大家推荐——《百万富翁快车道》这本书。在推荐这本书之前和大家说下为什么分享这本书? 年底组织团队的小伙伴说做一个给大家春节假期做读书分享的播客,大家来推荐下要读的书。然后就有了我们要录制的书单。然后我就想先来读一读。所以开始读书之后有几个改变: 1、我经常会看别人在看什么书,我去看看里面有什么值得学习的。 2、我去给别人推荐我读过的书里面的某个观点,我把这本书的知识点再蒸馏一遍。 3、我手机里的app,微信读书是放在快捷键的,我如果有碎片的时间,我会打开来翻看几页。 4、我在路上的时候,比如坐地铁,我会带一本纸质书,哪怕就翻看2页,我都觉得是非常好的,能训练我在嘈杂的环境提炼到书中的观点。 5、如果我是自己开车或者打车,我就会听一会播客,然后结束了回想一下比如这二十分钟对我最有用的一个观点。 08:09 一些关于现有流媒体的一些思考 19:24 0126成功日记: 1、组织了团队的培训,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第一次糟糕的做。在第二次培训中,开始注意如何提问,学习到了,但是这个词的不友好,如何避免自己用但是这个词。所以回应到今天这本书里所讲的,你能不能看见需求是一个关键点。
之前在纵横四海里听到一个词叫做“蒸馏”,其实就是在不断的反复阅读和输出中去加深理解,指导行为。我想那我就来分享下昨天写完的《36岁中年少女的36条生日感悟》,也算是给自己再蒸馏一次,这是我播客以来很多本书籍整理后的一些总结。我会把书单,小宇宙里的播客推荐也放到最后。 把公众号文章链接挂在此处:《36岁中年少女的36条生日感悟》 36条感悟(附时间戳) 04:45 1、关于财富2、关于时间3、关于工作4、关于家庭 (一)关于财富 1、多少财富才有幸福感。 2、时间是人生的唯一货币。 3、看不见的东西。 4、消费观和购买决策。 5、理解复利。 6、为情绪价值付费。 7、延时满足和即时反馈。 8、变现这件事情。 9、重新看待运气。 10:31 (二)关于时间 1、十点睡觉,五点起床。 2、脑子里的API接口。 3、时间颗粒度。 4、自律已经不存在了。 5、数量比质量重要。 6、让自己变忙和让自己变闲的辩证法。 7、好奇心和终身学习。 8、建立热爱。 9、越固定,越高效。 15:47 (三)关于工作 1、不会退休,永远都不会退休。 2、提问官和架构师。 3、不断试错,在你机会成本很低的时候。 4、只有同质化才需要竞争。 5、厌恶销售,理解销售,成为销售。 6、理解何为生态系统。 7、你是你周围五个人的平均数。 8、拥抱杠杆。 9、比起算法,数据更重要。 20:36 (四)关于家庭 1、情绪稳定。 2、沉浸式陪伴。 3、明确诉求,准确表达。 4、做个听劝的人。 5、做个家庭记录者。 6、去看世界。 7、做好健康管理。 8、时间花在哪里是看得见的。 9、乐观和意外。。 25:40 最后 26:25 书籍推荐:《穷查理宝典》、《纳瓦尔宝典》、《多谈谈问题》、《5000天后的世界》、《掌控习惯》、《习惯的力量》、《暗时间》、《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把自己作为方法》、《远见》、《亲密关系》、《十四堂人生创意课》、《宝贵的人生建议》、《金钱心理学》、《有一年》、《纳闷集》、《生活蒙太奇》……播客推荐:无人知晓、知行小酒馆、纵横四海、乱翻书、硅谷101、半拿铁……影视推荐:纪录片《这货怎么来的?》、《但是还有书籍》、《何以中国》电影《奥本海默》 27:48 最后的最后 把这篇文章特别送给我的父亲,近十余年,父亲身体欠佳,交流也变得困难,作为子女,很多话总是当面说不出口。感谢他在我十二年的学习中,总是和我说的那句“欲速则不达”,而我直到我36岁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涵义。很多时候,我们都缺乏足够的耐心。 感谢他总是和我炫耀他的富有,当你挤过拥挤的绿皮火车,看到拎着胶漆桶,厚被褥坐在过道的人;当你早上四点半穿过长街,那些顶着未灭的路灯就已经去工地的人;当你穿过富饶的江南平原,走向穷林山野,看到那些跋山涉水还在为食宿保障的人,你才会重新定义富足感。 感谢他在高考出分那晚踌躇未眠的一夜,翻遍高考志愿填报手册,把我送到2000公里开外的大学,让我在那几年不断生长,破除高中时代的渺小自卑。在三十几岁的年岁,让光不断投射进来,相信自己优秀和独有。在自己与自己的孩子相伴的过程中,知道保护和放手。把这篇文章送给我的母亲,她总是表现得健硕,把自己在医疗上的学识和能量,绵延不绝的贡献给整个大家族,乐观善谈。把这篇文章送给我的人生合伙人,我的新家人。今年有位朋友对我说,你是我目前问过:你结婚是因为爱情么,用1秒不到回答我“是”的人。 把这篇文章送给我的团队,他们总是用赞许包围我,他们的每个建议都在推动优化,在更有好奇心,更热爱这件事上,我们总是奔跑向前。感谢一路相伴的所有朋友,瑜伽班的同学,旧同事,老同学,新网友,希望36岁向后的我,能多回望身后和身边的人。 项飙在《多谈谈问题》这本书里写到的这段太有力量,我把它引用在今天的最后——“你能去到你梦想的任何地方。”不是的,你要知道,你的梦并不真正地属于你自己,它只是霸权在你脑海中的投影。做白日梦的时候,你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霸权的俘虏。真正的自我是在附近、在你与周围人的关系中找到的。“附近”这一尺度(scale)在我们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中很重要。关注你的周围,了解附近的人,你的父母如何生活,谁是你的邻居,谁在清扫你的街道,垃圾是如何被收集的,然后在附近、在触手可及的生活中找到意义,而不是白白做梦。end
去极度、去怨恨,去反复无常,去不听劝,就保证能过上痛苦的生活。 02:28 今天给大家重点分享的是芒格很有名的一次哈佛演讲,1986年6月13日 大多数毕业演讲者会选择描述如何获得幸福的生活。查理使用他在演讲中推荐的逆向思维的原则,令人信服地从反面阐述了一名毕业生如何才能过上痛苦的生活。 那时卡森说他无法告诉毕业的同学如何才能得到幸福,但能够根据个人经验,告诉他们如何保证自己过上痛苦的生活。卡森给的确保痛苦生活的处方包括:1.为了改变心情或者感觉而使用化学物质;2.妒忌;3.怨恨。 1 第一,要反复无常,不要虔诚地做你正在做的事。只要养成这个习惯,你们就能够绰绰有余地抵消你们所有优点共同产生的效应,不管那种效应有多么巨大。如果你们喜欢不受信任并被排除在对人类贡献最杰出的人群之外,那么这味药物最适合你们。养成这个习惯,你们将会永远扮演寓言里那只兔子的角色,只不过跑得比你们快的不再只是一只优秀的乌龟,而是一群又一群平庸的乌龟,甚至还有些拄拐杖的平庸乌龟。 2 我为痛苦生活开出的第二味药是,尽可能从你们自身的经验获得知识,尽量别从其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中广泛地吸取教训,不管他们是古人还是今人。这味药肯定能保证你们过上痛苦的生活,取得二流的成就。只要看看身边发生的事情,你们就能明白拒不借鉴别人的教训所造成的后果。人类常见的灾难全都毫无创意——酒后驾车导致的身亡,鲁莽驾驶引起的残疾,无药可治的性病。 05:42 我自己是怎么看待风险管理的提升的? 这里我想分享,今天我要去对我的体检做复查。我们以前会对体检有恐惧或者忽视,但是本质是你不想去理解很多的指标背后代表的东西,所以我昨天先详细的对每个指标问了gpt,然后看是否有一定关联,再对于有疑问的地方挂号。我认为这本质是一种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懂得如何去管理小的风险,不至于发展成大的风险。 避免广泛吸取知识的另一种做法是,别去钻研那些前辈的最好成果。这味药的功效在于让你们得到尽可能少的教育。 我想到我之前看的一位博主,她在一个视频里说我12年大学时候开始做自媒体,我之所以还能被看到,是因为我一直在——向上思考。就是如何去吸取别人的经验,并运用到自己身上。这就是查理芒格。 我为你们的痛苦生活开出的第三味药是,当你们在人生的战场上遭遇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次严重的失败时,就请意志消沉,从此一蹶不振吧。因为即使是最幸运、最聪明的人,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失败,这味药必定能保证你们永远地陷身在痛苦的泥沼里。 3 为了让你们过上头脑混乱、痛苦不堪的日子,我所开的最后一味药是,请忽略小时候人们告诉我的那个乡下人故事。曾经有个乡下人说:“要是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啦,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大多数人和你们一样,嘲笑这个乡下人的无知,忽略他那朴素的智慧。如果我的经验有什么借鉴意义的话,那些热爱痛苦生活的人应该不惜任何代价避免应用这个乡下人的方法。若想获得失败,你们应该将这种乡下人的方法。 他经常重复一句话:“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雅可比知道事物的本质是这样的,许多难题只有在逆向思考的时候才能得到最好的解决 达尔文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主要是因为他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有悖于所有我列出的痛苦法则,而且还特别强调逆向思考:他总是致力于寻求证据来否定他已有的理论,无论他对这种理论有多么珍惜,无论这种理论是多么得之不易。与之相反,大多数人早年取得成就,然后就越来越拒绝新的、证伪性的信息,目的是让他们最初的结论能够保持完整。 这在昨天的分享中也提到了很喜欢的一句话,每年推翻自己一次,否则这一年就白过。 10:38 4 最后,尽可能地减少客观性,这样会帮助你减少获得世俗好处所需作出的让步以及所要承受的负担,因为客观态度并不只对伟大的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有效。它也能够帮助伯米吉地区的管道维修工更好地工作。因此,如果你们认为忠实于自己就是永远不改变你们年轻时的所有观念,那么你们不仅将会稳步地踏上通往极端无知的道路,而且还将走向事业中不愉快的经历给你带来的所有痛苦。 愿你们在漫长的人生中日日以避免失败为目标而成长。 可靠 我只不过是说麦当劳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机构,然后周围那些大学生便会露出震惊的表情,我解释说,这么多年来,麦当劳为数百万少年提供了第一份工作,包括许多问题少年,它成功地教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最需要的一课:承担工作的责任,做可靠的人。接下来我往往会说,如果名牌大学能够像麦当劳这样提供有用的教育,我们的世界将会更美好。企业文化对于社会责任的映射,企业文化会影响一批人。 13:58 该篇演讲是1994年查理在南加州大学吉尔福德·巴伯科克教授的商务课上发表的 基本的、普世的智慧是什么?嗯,第一条规则是,如果你们只是记得一些孤立的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么你们无法真正地理解任何东西。如果这些事物不在一个理论框架中相互联系,你们就无法把它们派上用场。 思维模型是什么呢?这么说吧,第一条规则是,你必须拥有多元思维模型——因为如果你只能使用一两个,研究人性的心理学表明,你将会扭曲现实,直到它符合你的思维模型,或者至少到你认为它符合你的模型为止。 1、数学,“决策树理论”。2、会计学,3、心理学4、工程学(质量控制理论、临界质量概念)。5、生物生理学、6、微观经济学 人们对工业大亨的这种反应很反感,所以很不愿把经济想成一种生态系统。但实际上,经济确实很像生态系统。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跟生态系统的情况一样,有狭窄专长的人能够在某些狭窄领域中做得特别好。跟生态系统相同,你专注的领域越小越好。 规模优势可能是一种信息优势。规模优势理论的本质是,你生产的商品越多,你就能更好地生产这种商品。规模优势可能是一种信息优势。 19:43 0123成功日记: 1、开始用app学习记账,我想如果记录怎么用时间有意义,记录怎么用钱也会有意义 2、昨天参加了一个投资人分享,有位嘉宾提到了好奇心和实事求是,我觉得很神奇,正好和学习力和诚实心完全契合在一起。那么这次分享对于我,我觉得在即时发言上,还有很多需要锻炼的,就是结构性不够,还有就是价值提炼不够。他也提到了反共识,这就是今天分享的哈佛演讲中的总是反过来思考。
光靠性格是不行的。你需要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内拥有大量的求知欲望。 妒忌真的是一种愚蠢的罪行,因为它是仅有的一种你不可能得到任何乐趣的罪行。 查理养成了一种异常罕见的性格——愿意甚至渴望去证实和承认他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他曾经说:“如果说伯克希尔取得了不错的发展,那主要是因为沃伦和我非常善于破坏我们自己最爱的观念。哪年你没有破坏一个你最爱的观念,那么你这年就白过了。” 性格、耐心和求知欲的重要性(成功投资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拥有良好的)性格——大多数人总是按捺不住,或者总是担心过度。成功意味着你要非常有耐心,然而又能够在你知道该采取行动时主动出击。你吸取教训的来源越广泛,而不是仅仅从你自己的糟糕经验中吸取教训,你就能变得越好。我想说说怎样才能培养那种毫不焦躁地持有股票的性情。光靠性格是不行的。你需要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内拥有大量的求知欲望。你必须有浓厚的兴趣去弄明白正在发生的事情背后的原因。如果你能够长期保持这种心态,你关注现实的能力将会逐渐得到提高。如果你没有这种心态,那么即使你有很高的智商,也注定会失败。 如果你打算成为一名投资者,那么总会有些投资领域不是你完全了解的。但如果你努力学习,不断进步,那么你就能够保证你的投资都会产生好的结果。关键是自律、勤奋和练习。那就像打高尔夫球——你必须努力练习。如果你没有不停地学习,其他人将会超过你。 分散投资认为投资应该越分散越好是一种发疯的观念。我们并不认为分散程度很高的投资能够产生好结果。我们认为几乎所有好投资的分散程度都是相对较低的。如果你把我们15个最好的决策剔除,我们的业绩将会非常平庸。你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行动,而是极大的耐心。你必须坚持原则,等到机会来临,你就用力去抓住它们。 如果你确有能力,你就会非常清楚你能力圈的边界在哪里。没有边界的能力根本不能称之为能力。如果你问自己是否过了能力圈的范围,那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答案。 如果你拿起最好的经济学教材,那是曼昆写的,他说人们作出决定的依据是机会成本——也就是说,真正重要的是否有其他选择。 如何获得幸福和成功 如何获得幸福和成功如果你在生活中唯一的成功就是通过买股票发财,那么这是一种失败的生活。生活不仅仅是精明地积累财富。生活和生意上的大多数成功来自你知道应该避免哪些事情:过早死亡、糟糕的婚姻等等。避免染上艾滋病、在路口和火车抢道以及吸毒。培养良好的心理习惯。 满足于你已经拥有 这里是一句你的投资顾问可能会反对的真话:如果你已经相当富裕,而别人的财富增长速度比你更快,比如说,在投资高风险的股票上赚了钱,那又怎样呢?!总是会有人的财富增长速度比你快。这并不可悲。 提防妒忌 提防妒忌关注别人赚钱(比你)更快的想法是一种致命的罪行。妒忌真的是一种愚蠢的罪行,因为它是仅有的一种你不可能得到任何乐趣的罪行。它只会让你痛苦不堪,不会给你带来任何乐趣。你为什么要妒忌呢? 如何致富 如何致富(有个年轻的股东问查理要怎样才能追随他的足迹,查理的回答折服了在场的所有人。)许多年轻的生意人都问我们这个问题。这是一个聪明的问题:你看见某个有钱的老头,然后问他:“我要怎样才能变得像你一样呢?”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你从前更聪明一点。认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但你这样能够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大多数人得到了他们应得的东西。 如何找到好配偶 如何找到好配偶找到好配偶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呢?唯一的最佳方法是你首先必须值得拥有好配偶,因为从定义上来说,好配偶可绝不是傻瓜。 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的重要性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我本人是个传记书迷。我觉得你要是想让人们认识有用的伟大概念,最好是将这些概念和提出它们的伟人的生活和个性联系起来。我想你要是能够和亚当·斯密交朋友,那你的经济学肯定可以学得更好。和“已逝的伟人”交朋友,这听起来很好玩,但如果你确实在生活中与已逝的伟人成为朋友,那么我认为你会过上更好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教育。这种方法比简单地给出一些基本概念好得多。 减少物质需求 减少物质需求大多数人将会发现回报率下降了(由于通货膨胀)。如果你担心通货膨胀,最好的预防手段之一就是在你的生活中别拥有大量愚蠢的需求——你不需要很多物质的商品。 欢迎光临五点起床,五点起床是一个和大家共读成长的频道。通过每天清晨二十分钟的阅读分享,每天进步一点点 improving little by little everyday。 编辑单集 | 小宇宙 (xiaoyuzhoufm.com) 0122成功日记: 1、做了一个小的销售培训,发现自己的问题是听不到对方隐藏的担心,且不会准确的问问题。学到要洞察销售联络人的需求并满足他,和长期销售对象成为伙伴。了解到的服务需求越明确,你的交付才能越满足。要注意回应他的需求和你的价值之间的关系。 2、听了一个ted英文演讲,晚上做了一个英语测试 每件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做不好 there's a quote by writer and poet GK Chesterton that says anything worth doing is worth doing badly the first time 1、control yourself 2、fogive yourself 3、having a purpose and meaning in life
为什么“鸡娃”还存在,因为大家相信还有跨越阶级的机会。从《哈佛女孩刘亦婷》到谷爱凌。 优绩主义(meritocracy)教导我们的。因此我们也自然而然地认为,如果我们没能成功,就是因为我们没有那么渴望或是不够努力。带着这种想法,刷题和课外班填满了无数中国学生的生活,但是只有极少数人能功成名就。 开头的这句话是我在上上周的知行小酒馆的播客里听到的,这期叫做对话聂辉华,运气很重要,如果它没来,不要气馁,如果它来了,不要忽视它的随机性。 01:30 播客推荐 先开头的这句话是我在上上周的知行小酒馆的播客里听到的,这期叫做对话聂辉华(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运气很重要,如果它没来,不要气馁,如果它来了,不要忽视它的随机性。 02:14 一篇短视频的思考 昨天还看到一个短视频,她在短视频里讲了一句话,叫做我没有得到我这个教育水平该有的待遇。这句话一出来的时候,我就有点不适感。然后我就去翻看了下评论,果然有很多人留言说博主本人就是有着骨子里的高等教育优越感。 03:41 一位很受用的B站博主:凯尔特柚 上次我分享了B站一位小姐姐关于语言是构成思维的观能,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我们应该多用更精准的语言去表达感受。其实她还有一篇短视频,讲的很好,就是关于努力和地位的。比起本书的观点,她讲的会更通俗易懂一些,我同样摘录了部分和大家一起分享。 马太效应,《圣经》里的《马太福音》的第25章——凡有的,还要加给它,让它有余。没有的,连他拥有的,也要夺取。努力就能够成功,是对结构性不公平的一种妥协。平视那些优秀的人,减少一些对自己的苛责,努力这个词被过度的简化和商业化了,这个世界是复杂和充满可能性的,但是要更合理的分配自己的努力和期望。努力不仅是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还包括对于目标和环境的深刻理解。 08:38 再看项飙老师的观点 优绩主义一词出自美国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著作《 精英的傲慢: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其主要内容为原则:社会与经济的奖赏应当依据才能、努力和成就这些“优绩”来决定。人们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公平竞争,成绩优异者获胜。因此,最好的大学应当录取成绩最出色的学生,收入最高的职位应当留给最有能力的人才。 优绩主义制的赢家是否真的是靠意志力或努力而取得成功的?还是说,我们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家庭、智商、性别和健康等运气因素?如果优绩主义不能塑造一个公正的社会,那我们该如何摆脱不平等的困境? 15:00 如何在优绩主义中与自己共处? 项飙的建议: 1、去同质化。第一,冷静地、勇敢地从这种拜物教中走出来,珍惜自己的人生,去享受你想做的事情。第二,认识到维持这种拜物教的社会机制,拜物教会主导我们的社会生活及自我认知,其中一个严峻的后果就是同质化 * 过分推崇个人成功故事的危险在于,它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无暇为社会平等创造更多条件,比如重建公共领域,重视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育。 * 不再只关注高考、SAT或其他大学入学考试这一种向上流动途径,转而更加关心工作中的尊严问题,关注为公共利益做出宝贵贡献的每一个人 2、附近。“附近”——关注你的周围,了解附近的人,你的父母如何生活,谁是你的邻居,谁在清扫你的街道,垃圾是如何被收集的,然后在附近、在触手可及的生活中找到意义,而不是白白做梦 * 我们得好好观察一下,什么是我们视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从而主动地进行反思 * 我们应该在每一个领域,重新审视我们是如何与更广阔的世界发生联系 * 可能你们很少听说过在全球享有声誉的德国大学,但他们正在做的是一些实打实的工作,正在解决当地社区和国内社会面临的具体问题。 20:28 今天的成功日历小分享
打工人如何做精力管理和创造副业财富?今天和大家分享韩国作者柳韩彬《下班后开始新的一天》 01:05 韩国人写的书,有什么特点? 去年也分享过一本韩国作者的书籍叫做《恰如其分的自爱》,读了这两本韩国书籍呢我觉得,韩国人的书籍会更偏实用性,就是比工具书还要再简单一些,比较好上手,那我就建议大家从这些书当中至少找1-2个方法去实践。比如早上再重新翻阅了下《恰如其分的自爱》,其中找到2句话,再分享一下: 1、习惯的选择塑造我们,所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在什么事情上多花时间。 2、如果想和别人建立舒适的人际关系,首先和自己建立舒适的关系。能更好肯定自己的人,别人是可以感受到更好的能量的。 04:35 《下班后开始新的一天》我阅读后印象最深的3+1个点,每次总结都尽量使用自己的语言,先保证有3点总结: 1、时间记录。这个我是在纵横四海的几期播客里都听到的,我首先想了下,我的时间管理做的最好的几个时刻,的确是我很好的记录了时间的使用。那这么看来,这个方法的确是有用。所以上周我开始尝试寻找更方便坚持的工具。我现在开始使用苹果日历。目前唯一的不好处,就是我的工作电脑不是苹果,所以我就没办法在电脑记录和补充。 2、和目标的关系。这个话题我们之前也讲过很多次,这本书里也提到了,就是不要给自己设定很难的目标,也不要过多关注目标,否则导致的就是很难坚持下来。 行动尽量快,但是目标制定得要慢。 目标随时都能修正,要尽可能保持开放的心态,留有可能性。 机会或是树立起新目标,到时只要重新调整选项即可。 3、固定日程,减少信息搜索。每天在同一时间做同样或同类型的事才能养成习惯,产生节奏感,所以我会把想要养成习惯的事都纳入每天必做的固定日程。例如睡觉前读书30分钟,早起做瑜伽30分钟等,这些看起来只是有空才能去做的事情,一旦成为固定日程,即使没有很强的意志力,也能长久实践。 4、不要把工作日和周末完全的区分开。 18:51 从今天开始,希望能坚持分享每日成功日记: 写完了一篇公众号(公众号:R researching):文章的更新,虽然写完后阅读量很低,但是断更了很久,最关键是开始。什么都不想做的时候,就只做一点点。如果每天写一点点,等到时候放在一起的时候就没那么难了。 和朋友去做了陶艺:在这本书当中也写到,当需要休息时,好好休息比什么都重要,很多比如刷剧这种,你如果正确的看待它,你就不会认为它是浪费时间而是给自己充电。开 看纸质书:最近开始读《一九八四》这本书,我把纸质书尽量随身携带,这样每一段时间自己就翻两页,这种其实很需要快速的专注度,但是能很好的训练你在嘈杂的环境中迅速的排除干扰。
今天到100期啦~感谢所有在小宇宙背后的收听 感谢大家忍受我用手机耳机录制的很粗糙的音质,和我每天上班前很难精心准备的稿件,经常是边分享边思考,所以有很多口气词也来不及剪掉。 今天给大家分享伍尔芙的——《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欢迎光临五点起床,五点起床是一个和大家共读成长的频道。通过每天清晨二十分钟的阅读分享,每天进步一点点 improving little by little everyday。 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芙(Adeline 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 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 现代主义 与 女性主义 的先锋。 这本书是一本基于在剑桥大学的两次演讲后的整理,她又是一本类似于读书笔记,她讲到了莎士比亚,讲到了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 意识流小说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文学所有流派中取得的成就最大的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不同之处,不是按照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顺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叙述,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 在B站上看到一个小姐姐的一个分享《刷短视频会变笨么》非常受用,我读了两遍后,把文案扒下来,划线了一些有用的,搬一下给大家分享一下。昨天我在写公众号文章的时候,也又回头去引用了多谈谈方法里对于现在娱乐时代信息获取的茧房困境。这篇短视频也有提到这一点。 短视频的词库太同质化,扁平,局限,流行语料库会大大压缩你日常的词汇量,短视频的语料库越模糊,大家理解成本越低,得到的关注越多。在这样的语料浸泡下,看似获得了很多信息,但是会逐渐失语,语言是构成思维的观能,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 多听一些非批量生产的洞见。而伍尔芙似乎就是这样的代表: 伍尔芙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中,她虽然强调独特的女性意识,宣扬女性独特的价值,要求女性“成为自己”,但她并没有试图去营造一种纯粹的,封闭的根植于所谓女性本质的女性主义诗学理论,相反,它呈现出开放的趋势。在强调女性要“成为自己”的时候,伍尔芙选择的道路不是要斩断女性与曾经而且一直在压迫、歧视她的社会现实的联系,不是要与导致女性丧失主体意识的男性断绝关系,不像艾思泰尔那样主张建立妇女自己的社区,过一种摆脱男人的生活。也不像后世法国女性主义诗学那样,仅仅从语言学、心理学等理论层面建构女性主体。她要建立的女性主体是向社会现实、向历史开放的,当然也是向男性开放的,是紧紧与社会现实、与男性联系在一起的。 引用分享这本书的最后一段话: 在这篇文章里说,莎士比亚有个妹妹,但你们不要去锡德尼·李爵士的莎士比亚传里去找她。她年纪轻轻就死了——可惜,一个字都没来得及写。她葬在大象城堡对面停公交车的地方。我相信,这位从未写下一字、葬在十字路口的诗人还活着。她活在你我之中,活在许多其他女性心中,她们今晚不在这儿,而是在刷洗碗筷、哄孩子睡觉。但她还活着,伟大的诗人永垂不朽,是永恒的存在,时机一到,她就会化作肉身来到我们之中。我想,这个机会就要到来,这个机会就在你们手中。我相信,等我们再活上一个世纪——我说的是人类的共同生活、真实的生活,而不是我们每个人的小小人生——等我们有了一年五百英镑和自己的房间;等我们养成了自由的习惯,勇于写下自己心中所想;等我们稍微逃离公用的起居室,学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现实的关系看人;等我们学会从事物本身看天、看树、看一切;等我们越过弥尔顿的亡灵,再也没有人能遮挡我们的视线;等我们面对现实,因为这就是现实,我们没有臂膀可以依靠,只能自己前进,我们的关系不仅仅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人和真实世界的关系,等到那时机会就来了,莎士比亚死去的诗人妹妹就会唤醒她沉睡的躯壳。
亲密关系第四章内容阅读分享——社会认知。认知决定了人们的感受和行动。 假设你身患重感冒,在家卧床不起,你的恋人一整天都没打电话了解你的情况。你感到很失望,为什么恋人不打个电话表示关心?难道不爱你了吗?还是说明恋人只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令人沮丧的对头冤家?抑或这正是恋人的可爱和体贴之处,怕打扰你的休息?有很多可能的解释,你可以选择宽恕的理由、责备的理由或者折中的理由。重点是,选择权就掌握在你的手中;同一个事实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但不论你选择何种解释,你的判断都可能非常重要。其结果是你的认知既可能巩固也可能损害你们之间的关系。 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 第一印象很重要。即使发现了新朋友的其他特点,第一印象仍会持续地影响着我们的评价。研究者在正式安排大学新生的见面会之后发现,学生们最初形成的印象在9周后仍继续影响彼此的情感 验证性偏差(confirmation biases) 第一印象影响着人们对随后所获信息的解释,也影响着人们对新信息的择取。如果要检查对别人形成的第一印象是否真实,人们更有可能去寻找可以证实自己信念的信息,而不是查找证明自己错误的资料。 热咖啡的例子 积极错觉(positive illusion)在理想的爱情关系中,你在寻觅什么?正如第3章所述,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伴侣热情而诚信、忠诚而多情、俊美而活泼、富有而强大。人们对情侣的满意度取决于他/她接近这些理想的程度。但人们的现实爱侣与理想中的却总有些差距。那么,人们究竟要怎样才能与爱恋自己的人快乐相处呢? 如果人们了解伴侣各方面的情况,但却能以一种善意而大度的方式来进行诠释,这样的“错觉”就对亲密关系十分有益。将自己的伴侣理想化,人们就会先入为主地以一种积极方式来评价伴侣的行为,更愿意致力于维护好自己的亲密关系。 归因(attribution)人们的喜怒哀乐还受到解释伴侣行为时所选择理由的影响。因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大多数事件通常都有很多可能的解释,这些解释的意义相差甚远。伴侣双方总的归因模式能决定亲密关系的满意程度 行动者/观察者效应(actor/observer effect):尽管伴侣之间有着深入的了解,仍然会受到行动者/观察者效应(actor/observer effect)的强烈影响。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对观察到的伴侣的类似行为的解释完全两样。 人们常常能深切地感受到影响自己行为的外部压力,因而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容易做出外部归因。但他们注意不到同样的环境也会影响他人,从而在解释他人一样的行为时,常常归因于他们的内部原因,如意图或性格。这一现象对亲密关系的启发意义在于:它使伴侣们忽略了他们在彼此身上观察到的行为正是自己所引发的。 如果伴侣有意识地去努力了解对方的观点,行动者/观察者效应就会减少,但很少会完全消失。最保险的策略是在心中这样假定:即便是你最亲密的伴侣也很少能真正理解你所有行为的原因。 自我服务偏差(self-serving bias) 欣然地把成功归功于自己,而极力推脱自己在失败中的罪责。事情顺心时人们很容易认识到自己所起的作用,而情况变糟时则喜欢寻找外部理由。 丈夫做早餐的例子 不良的归因方式会引起更多的纠纷,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从而导致了那些本可避免的失落和不满 重构性记忆(reconstructive memory):随着新信息的获得人们会不断地修订和改写记忆。 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指错误的期望最终变为现实,因为它会诱导被期望人的行为,从而使错误的期望得到实现。自我实现的预言非常生动地说明了知觉的力量,因为预言中的事件之所以发生,只是因为人们期望它发生,并且被期望的人就像所期望的那样去行动。 电话交流的例子 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对正面、褒扬反馈的渴望)和自我证实(self-verification,对与自我概念一致的反馈的渴望)的动机能一起和谐地出现在喜欢自己和有正面自我概念的人们身上。这些现象对于人际关系研究的意义在于:如果人们认真地选择伙伴,他们会选择那些支持他们现存自我概念的亲密伴侣,不论自我概念是好是坏。 选择室友的例子 印象管理 逢迎讨好(ingratiation)策略 自我推销(self-promotion) 恐吓(intimidation) 恳求(supplication) 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能力高的人善于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各种情境下的不同规范。他们对社会线索敏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他们愿意也有能力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当前的情境。 总结学习了这一章后我们可以做哪些方面呢?不仅局限在亲密关系中,在其他关系中也存在: 1、如何归因,要知道行动者/观察者效应actor/observer effect的存在,验证性偏差confirmation biases的存在,就是通常所说的换位思考。 2、印象管理怎么做,自我推销(self-promotion),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 3、吸引力法则,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自我证实(self-verification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