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23分钟
播放:
224
发布:
1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为什么“鸡娃”还存在,因为大家相信还有跨越阶级的机会。从《哈佛女孩刘亦婷》到谷爱凌。


优绩主义(meritocracy)教导我们的。因此我们也自然而然地认为,如果我们没能成功,就是因为我们没有那么渴望或是不够努力。带着这种想法,刷题和课外班填满了无数中国学生的生活,但是只有极少数人能功成名就。


开头的这句话是我在上上周的知行小酒馆的播客里听到的,这期叫做对话聂辉华,运气很重要,如果它没来,不要气馁,如果它来了,不要忽视它的随机性。


01:30 播客推荐


先开头的这句话是我在上上周的知行小酒馆的播客里听到的,这期叫做对话聂辉华(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运气很重要,如果它没来,不要气馁,如果它来了,不要忽视它的随机性。


02:14 一篇短视频的思考


昨天还看到一个短视频,她在短视频里讲了一句话,叫做我没有得到我这个教育水平该有的待遇。这句话一出来的时候,我就有点不适感。然后我就去翻看了下评论,果然有很多人留言说博主本人就是有着骨子里的高等教育优越感。


03:41 一位很受用的B站博主:凯尔特柚


上次我分享了B站一位小姐姐关于语言是构成思维的观能,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我们应该多用更精准的语言去表达感受。其实她还有一篇短视频,讲的很好,就是关于努力和地位的。比起本书的观点,她讲的会更通俗易懂一些,我同样摘录了部分和大家一起分享。


马太效应,《圣经》里的《马太福音》的第25章——凡有的,还要加给它,让它有余。没有的,连他拥有的,也要夺取。努力就能够成功,是对结构性不公平的一种妥协。平视那些优秀的人,减少一些对自己的苛责,努力这个词被过度的简化和商业化了,这个世界是复杂和充满可能性的,但是要更合理的分配自己的努力和期望。努力不仅是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还包括对于目标和环境的深刻理解。


08:38 再看项飙老师的观点


优绩主义一词出自美国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著作《 精英的傲慢: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其主要内容为原则:社会与经济的奖赏应当依据才能、努力和成就这些“优绩”来决定。人们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公平竞争,成绩优异者获胜。因此,最好的大学应当录取成绩最出色的学生,收入最高的职位应当留给最有能力的人才。


优绩主义制的赢家是否真的是靠意志力或努力而取得成功的?还是说,我们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家庭、智商、性别和健康等运气因素?如果优绩主义不能塑造一个公正的社会,那我们该如何摆脱不平等的困境?


15:00 如何在优绩主义中与自己共处?


项飙的建议:


1、去同质化。第一,冷静地、勇敢地从这种拜物教中走出来,珍惜自己的人生,去享受你想做的事情。第二,认识到维持这种拜物教的社会机制,拜物教会主导我们的社会生活及自我认知,其中一个严峻的后果就是同质化



  • 过分推崇个人成功故事的危险在于,它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无暇为社会平等创造更多条件,比如重建公共领域,重视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育。

  • 不再只关注高考、SAT或其他大学入学考试这一种向上流动途径,转而更加关心工作中的尊严问题,关注为公共利益做出宝贵贡献的每一个人


2、附近。“附近”——关注你的周围,了解附近的人,你的父母如何生活,谁是你的邻居,谁在清扫你的街道,垃圾是如何被收集的,然后在附近、在触手可及的生活中找到意义,而不是白白做梦



  • 我们得好好观察一下,什么是我们视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从而主动地进行反思

  • 我们应该在每一个领域,重新审视我们是如何与更广阔的世界发生联系

  • 可能你们很少听说过在全球享有声誉的德国大学,但他们正在做的是一些实打实的工作,正在解决当地社区和国内社会面临的具体问题。


20:28 今天的成功日历小分享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