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21分钟
播放:
59
发布:
1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亲密关系第四章内容阅读分享——社会认知。认知决定了人们的感受和行动。


假设你身患重感冒,在家卧床不起,你的恋人一整天都没打电话了解你的情况。你感到很失望,为什么恋人不打个电话表示关心?难道不爱你了吗?还是说明恋人只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令人沮丧的对头冤家?抑或这正是恋人的可爱和体贴之处,怕打扰你的休息?有很多可能的解释,你可以选择宽恕的理由、责备的理由或者折中的理由。重点是,选择权就掌握在你的手中;同一个事实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但不论你选择何种解释,你的判断都可能非常重要。其结果是你的认知既可能巩固也可能损害你们之间的关系。


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 第一印象很重要。即使发现了新朋友的其他特点,第一印象仍会持续地影响着我们的评价。研究者在正式安排大学新生的见面会之后发现,学生们最初形成的印象在9周后仍继续影响彼此的情感


验证性偏差(confirmation biases) 第一印象影响着人们对随后所获信息的解释,也影响着人们对新信息的择取。如果要检查对别人形成的第一印象是否真实,人们更有可能去寻找可以证实自己信念的信息,而不是查找证明自己错误的资料。


热咖啡的例子


积极错觉(positive illusion)在理想的爱情关系中,你在寻觅什么?正如第3章所述,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伴侣热情而诚信、忠诚而多情、俊美而活泼、富有而强大。人们对情侣的满意度取决于他/她接近这些理想的程度。但人们的现实爱侣与理想中的却总有些差距。那么,人们究竟要怎样才能与爱恋自己的人快乐相处呢?


如果人们了解伴侣各方面的情况,但却能以一种善意而大度的方式来进行诠释,这样的“错觉”就对亲密关系十分有益。将自己的伴侣理想化,人们就会先入为主地以一种积极方式来评价伴侣的行为,更愿意致力于维护好自己的亲密关系。


归因(attribution)人们的喜怒哀乐还受到解释伴侣行为时所选择理由的影响。因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大多数事件通常都有很多可能的解释,这些解释的意义相差甚远。伴侣双方总的归因模式能决定亲密关系的满意程度


行动者/观察者效应(actor/observer effect):尽管伴侣之间有着深入的了解,仍然会受到行动者/观察者效应(actor/observer effect)的强烈影响。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对观察到的伴侣的类似行为的解释完全两样。


人们常常能深切地感受到影响自己行为的外部压力,因而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容易做出外部归因。但他们注意不到同样的环境也会影响他人,从而在解释他人一样的行为时,常常归因于他们的内部原因,如意图或性格。这一现象对亲密关系的启发意义在于:它使伴侣们忽略了他们在彼此身上观察到的行为正是自己所引发的。


如果伴侣有意识地去努力了解对方的观点,行动者/观察者效应就会减少,但很少会完全消失。最保险的策略是在心中这样假定:即便是你最亲密的伴侣也很少能真正理解你所有行为的原因。


自我服务偏差(self-serving bias) 欣然地把成功归功于自己,而极力推脱自己在失败中的罪责。事情顺心时人们很容易认识到自己所起的作用,而情况变糟时则喜欢寻找外部理由。


丈夫做早餐的例子


不良的归因方式会引起更多的纠纷,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从而导致了那些本可避免的失落和不满


重构性记忆(reconstructive memory):随着新信息的获得人们会不断地修订和改写记忆。


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指错误的期望最终变为现实,因为它会诱导被期望人的行为,从而使错误的期望得到实现。自我实现的预言非常生动地说明了知觉的力量,因为预言中的事件之所以发生,只是因为人们期望它发生,并且被期望的人就像所期望的那样去行动。


电话交流的例子


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对正面、褒扬反馈的渴望)和自我证实(self-verification,对与自我概念一致的反馈的渴望)的动机能一起和谐地出现在喜欢自己和有正面自我概念的人们身上。这些现象对于人际关系研究的意义在于:如果人们认真地选择伙伴,他们会选择那些支持他们现存自我概念的亲密伴侣,不论自我概念是好是坏。


选择室友的例子


印象管理


逢迎讨好(ingratiation)策略


自我推销(self-promotion)


恐吓(intimidation)


恳求(supplication)


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能力高的人善于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各种情境下的不同规范。他们对社会线索敏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他们愿意也有能力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当前的情境。


总结学习了这一章后我们可以做哪些方面呢?不仅局限在亲密关系中,在其他关系中也存在:


1、如何归因,要知道行动者/观察者效应actor/observer effect的存在,验证性偏差confirmation biases的存在,就是通常所说的换位思考。


2、印象管理怎么做,自我推销(self-promotion),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


3、吸引力法则,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自我证实(self-verification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