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cher非老师
分享英语学习、个人成长的经验

Album
主播:
HelloFiona
出版方:
Fi常女子
订阅数:
1.61万
集数:
33
最近更新:
1个月前
播客简介...
Adulting is painful, but here we are. 每个人都似乎被某种身份定义着。 2022 年的某一天,当“老师”成了 Fiona 的标签时, 她开始好奇—— 这真的是自己全部的样子吗? 《feacher 非老师》诞生于那场自我探寻, 记录着一个人在磕磕绊绊中不断成为自己的旅程。 “feacher” 是 “teacher” 的镜像(reflection)—— 从“教导”,到“与别人一起学习”; 尝试跳出职业角色,回到作为一个人的好奇与探索。 在这里,我们聊英语学习、个人成长与身心健康, 也邀请更多同行者一起, 分享 adulting 之路上的裂缝与微光。 这是一档关于“成为”的播客。 成为自己,也陪你成为你。
feacher非老师的创作者...
feacher非老师的节目...

19 不自洽,不松弛……那要不就算了?继续行动吧!

feacher非老师

今天这期节目,我邀请了一位身边行动力爆棚的女生Ash来聊聊天,她原来在大厂做市场运营,后来裸辞跨行做独立摄影师。 差不多一年前,我在一个自由职业者的线下聚会第一次见到她本人,那会儿我以为她原先就有摄影基础或者怎么也是个做相关工作的吧,结果她说自己学了1个月摄影课就开始接单了!而且半年之后稳定月入过万。 之后这一年,我也看到她有很多行动力爆棚的时刻,她就是我之前往期节目中提到的老是说“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的人之一。 跟Ash聊完这一期的感受是:不自洽,松弛不了,没与自我和解,很在意他人的评价……那就不追求这些了,承认还做不到,但不影响还可以继续行动!💪 🙌 Guest Speaker Ash:前互联网市场运营,现在是一名独立摄影师和活动策划人。过去做ted策展,从志愿者到项目团队核心负责人,1人独立负责过500人场的活动统筹,带过近百人志愿者团队,统筹执行活动近50场,现在也是自由职业社区自由会客厅的杭州主理人。是一枚典型的ENFJ,在社交媒体活跃,线下更活跃,想唠嗑咨询或者想一起玩儿的,都随时热烈欢迎,永远会沉迷于线下的魔力,有机会能认识到更多好玩的小伙伴,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就是我的热衷目标啦。 小红书/微博/即刻(@猫猫ASH) P.S. 封面图上就是她的四只猫猫 🎧 你会听到 02:12 Ash 来Say Hi 👋 03:12 行动力强的人是无所畏惧的吗?Nope. 从来都没有准备好这回事儿,只是更快速上场,然后一边颤抖一边战斗—— “就算差也不会差到哪去,那假如好了呢?” 12:18 支撑着自己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持续上场和战斗的东西是什么?是勇气吗?是爱吗?Nope. 是害怕,害怕没钱 —— 钱让我安全,让我舒服,让我有掌控感,让我有选择权这件事还得从“8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妈妈净身出户”开始说。 27:13 和那个没有钱就没有安全感的内在小孩和解了吗?尚不可和解。放不下,日子也要继续过。有些东西就是在心里留了个印记,那就让它留着呗。 38:38 如何做到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让它们限制自己行动的步伐?在意啊!怎么能不在意别人的声音?取决于对方是谁而已。只是筛选出关键人物需要行动来验证,你不走,所有声音都是假的。 45:12 因为父母离异的事儿从小对婚姻是恐惧的,现在却通过做“领证摄影师”体验到了超多爱情里的疗愈时刻。 47:15 好像没啥限制性信念,也能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建议,一直行动力都很强,但还是会有想放弃的、走不下去的时刻。这个时候……我就让自己原地躺下,努力不让自己困在情绪里。 🎙节目制作: 行动力也在持续up up up的Fiona ヾ(◍°∇°◍)ノ゙ BGM: * Nujabes,Shing02 - Luv(sic.), Pt. 3 * Lakewavebeatz - "magic" melody pop type beat 剪辑:Kari

50分钟
6k+
1周前

20 重构跟父母的关系,把他们当VIP客户试试

feacher非老师

P.S. 本期播客适合想要跟父母重构关系的朋友来听,重构关系不是一个必选项,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每个人的境况也不同,毕竟《不原谅,也没关系》 30岁的第一年,还没体会到“三十而立”呢,又发现:父母开始老了。作为一个在非常传统的东亚家庭里成长的小孩,时常会想:当我们成年之后,还有机会跟原生家庭构建更好的关系吗? 一个很偶然的契机,跟今天的嘉宾阿水聊起来发现竟然是同龄人,彼此都有一些对于当下生活的共同困惑。他前八九年专心研究搞钱(是个销冠!),却在29岁的时候停下来了,辞职在家做了将近半年的“全职儿女”。我在他的朋友圈里看到他的很多探索,更重要的是看见他跟原生家庭关系的突破。 跟他聊完之后,我才发现他重建关系的秘诀离不开已经内化的销售思维:把父母当VIP客户,搞定关系。 果然上班总是有收获的! 🙌 Guest Speaker 阿水/水子哥: * 爱生活,爱猫狗,热忱的不二「新杭州青年」 * 软件SaaS领域6年「搬砖冠军」🏆 * 餐厅招牌菜「搬运工」 * 探索自我边界/探寻亲密关系,迭代中的「体验玩家」 02:11 阿水来Say Hi 👋 03:14 成为“全职儿女”的契机:前八九年不断给自己提供正反馈的工作突然提供不动了,每天工作14小时却依然停滞,或许该换一个关注点了 05:05 和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棍棒底下出孝子” / 沟通仅停留在表面的事务性沟通 07:41 “全职儿女”这半年的尝试:用搞定客户的“有效工作经验”搞定爸妈 * ①放下执念:发起每一次沟通的目的从来不是改变对方,只是希望同步彼此需求 * ②行动说话:一切的改变都始于自己的改变 * ③持续投放:把家庭群名改成“xx滋养群“,持续学习且高频投放家庭养育类推文 * ④撬动关键决策人:既然生性固执的老爸难以搞定,那就先从攻下老妈开始 * ⑤减少评判:不管老妈在抖音上学什么修心修身的课程,不管导师怎样,都是老妈觉得受益就支持! 13:18 铺垫了大半年,家庭版3人深聊的时机到了:从尴尬地沉默了三分钟没说话到最后“爸,我们像兄弟拥抱一下吧” 16:59 深聊中印象最深刻的瞬间: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爸爸“服老”了 21:44 改变会发生的两种情况:很深的痛或是全然的爱,选择后者也需要自己有足够自爱的能量 24:48 Gap之后准备重回职场,此时此刻对工作的新思考:不会在工作中去找100%的意义了,意义是行动中长出来的,对寻找的旅程保持好奇和期待可能才是常态 31:14 面对现实也是一种能力:当生存出现危机的时候,所有的目标都会为之摇摆从而产生新的内耗 32:44 ⑥透明原则:像在公司里做工作述职一样对老爸进行“恋爱述职”,催婚也没有了,彼此都安心 35:58 ⑦重设游戏体验:为老妈开设“付费咨询”之后,对话变成了give-and-take的模式,就再也没有情绪内耗了 41:55 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去重塑跟父母的关系,决定要不要重塑是自己的权利:先确认清楚要,再拆解行动步骤,并做好打持久战且最终无法解决的准备,毕竟世上也没有完美家庭,会不会解决或许也不重要,但这个一直向好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48:17 ⑧赞美父母:夸你十次可能为一次沟通做下了铺垫,就像跟客户聊了十次跟工作无关的事最后才拿下了一单 50:25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缺沟通的术和器,只是想不想的问题:越是亲密的关系,越是在维护上疏忽 🎙节目制作: 封面图:阿水和父母完成了29年来第一次家庭深聊的纪念 BGM: * Going Home - Sophie Zelmani * Lakewavebeatz - "magic" melody pop type beat 全流程制作:Fiona

51分钟
99+
1周前

21 真的有人可以完全摆脱他人评价吗?

feacher非老师

Hiiii朋友们!这是一期两周前的串台,三个年龄相仿但成长于不同家庭背景的女生,坐在一起聊了聊“面对他人评价”这件事儿。正如标题所写的那样,我们对评价依然带着“有时讨厌,有时喜欢”的心情,时而觉得自己摆脱了,时而又觉得没完全摆脱😅 这期节目显然没什么答案,只是一些各自探索之路上的觉察和分享,谢谢你来听我们的girls talk! 🙌一起聊天: 林安:性格安静,内心动荡不安。6年不上班,采访100个不上班的人,采访着采访着出了书,拍了视频访谈栏目,做了播客主播,还顺便创了个业,折腾自由职业社区。人生理想是创作出经得起时间沉淀的作品,靠创造力赚钱,做喜欢的事,爱有爱的人。 丸子里里:性格开朗,内心极度敞开。7年不上班,毕业即游荡,从背着尤克里里周游世界,到带着音乐去旅行,在街头找陌生人唱歌,拍摄沙发客旅行纪录片,创立尤克里里品牌,正在努力成为一名独立音乐人。人生理想是在喜欢的地方,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 Fiona:播客《feacher非老师》和《CoChildren FM》主理人,关注儿童发展/终身成长/身心健康的教育工作者一枚,可动可静的ENFPer~ 🎧 你会听到 Part1 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在意他人评价? 04:03 Fiona:过早的发育带来的他人评价:“你好可怜啊” 06:15 林安:从小学时期的“多动症”,到中学时期的“性格内向”,一直被打压否定 09:45 Fiona:高压的外部环境和严苛的评价体系,如何影响学生时代的自信和成绩 17:28 丸子:从小就是人人都喜欢的老好人,也有不被人喜欢的苦恼? Part 2 我们为什么如此在意他人评价? 20:13 林安:为了自我证明而努力向上,到了一定阶段会自我反噬 25:25 Fiona:如影随形的不配得感:身边人都觉得我可以,只有我觉得“我不配” Part 3 为什么有些人完全不在意他人评价? 31:57 丸子:放弃国企工作去流浪,稳定的内在评价体系,让他完全不在意他人看法 35:31 Fiona:从三本到中科院到直博耶鲁,不care他人看法来自坚定的目标 40:21 林安:从小做任何决定父母都100%支持,这样的家庭成长环境,让她活得潇洒又自信 Part 4 如何才能不在意他人评价? 44:01 丸子&林安:30岁的年纪,我开始学会拒绝他人 50:05 Fiona:不在意他人看法是一生的课题,要带着对他人看法的恐惧继续前行 53:23 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轻易评价你 56:16 林安:那些让你十分在意的评价,也许戳中了你正在逃避的痛点 57:54 作为博主,如何区分可以吸纳的评价和不用在意的评价? 🎙节目制作 credit to《动静皆宜FM》

64分钟
6k+
1周前

22 为什么“无聊”很重要?(附自由职业失败教训)

feacher非老师

大家好,好久不见呀!自从上一期播客发布到现在已经过去8个月了。这个期间还是有伙伴关注、留言和互动,十分感谢❤️ 在过去这8个月里,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熟悉我的听友们都知道我从22年开始探索自由职业,今年3月我重新回职场上班啦!这期间其实一只有想在节目里聊一聊,但好像一直都没找到一个合适的状态去表达,有很多经历和体悟需要沉淀和整合,所以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断更了。 直到上个月,林安来找我录了一期自由职业的复盘,经过和她的对话,我感觉可以重新出发了!这期节目的机缘也很奇妙,专注于早期创业者投资的机构REAPRA找到我希望可以为他们做个招募,他们有一个 Founder Internship (实习创始人项目)的机会,会开放给未来 1~3 年有独立创业计划的伙伴(全年5个名额,免费,线上)。 在正式录制前,我和投资人Jessie也深入聊了聊,了解了他们投资、社创支持项目背后的假设和设计,感觉对我过去的这段”自由职业的弯路“提供了一些解读的视角和新思路。 如果没有经历过自由职业期间的过山车体验,可能Jessie 说的很多假设我还不能完全理解,但正是自己碰壁过、经历过,所以听她的讲述才更能感同身受。 我一直觉得成功的经验很多时候是无法复制的,因为存在机遇带来的“幸存者偏差”。但是失败是大多数,对于失败的复盘或许会更具有借鉴意义。 所以,在今天这期节目里,想从我自由职业的教训出发,结合Jessie的投资人视角,一起聊一聊。希望无论是对想要创业的、还是在职业探索/转型中的伙伴,都能带去一点点🤏收获。 🎧 你会听到 03:42 REAPRA介绍 06:52 “无聊”带来的确定感,可能恰恰给了我们发展心理韧性的机会;安全感不足的前提下,强行让自己走出舒适区,很可能会唤醒很多创伤,陷入过去的“自动驾驶模式”而无法专注未来 39:47 “follow your passion”是一句奢侈的slogan吗?如何定义passion?什么样的passion是值得follow的? 46:23 适度与过度的完美主义,临界点在哪里?我们需要的可能不是临界点,而是弹性 50:24 面对与现实的张力,忍一时不一定就风平浪静,逃离也可能只是一时之快,除了顺从和反抗,还有第三条路吗? 📃 提到的内容 * 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早期创业容易死在哪里,听听这些投资人怎么说 * 关于完美主义的研究:How perfect is (too) perfect? Illuminating why the perfectionism-performance-relationship is (non-)linear ⬆️ 研究发现:完美主义与个人绩效不完全成正比,而是倒U型关系。适度的完美主义对任务绩效有促进作用,而过高的会导致绩效下降。 🎙️ 节目制作 策划、访谈、文案:Fiona 剪辑:Kari,Fiona BGM:Volta (by Boogie Belgique) 📢 寻找未来1~3年有创业计划的伙伴参与实习创始人项目(5位,免费,线上) 点击这里查看招募详情与报名链接 9月5日(周四)晚7点30~9点也有一场项目说明会,大家可以戳⬇️

64分钟
3k+
1周前
feacher非老师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