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各位日新月异俱乐部的小伙伴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10月4日星期五,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分享。 最近听到一句让我感觉很有启发的话,这句话就是“如果你不觉得你很成功,那就重新定义成功。” 就是我们经常可能刷朋友圈、看公众号、或者说参加一些社群会看到这个人他又涨粉了、那个人又变现了、或者说他考上了什么大学,然后获得了什么样的很好的成绩,我们就觉得他很成功。然后我们就觉得一对比我好像不是那么成功,就会感觉到失落、挫败、不开心甚至焦虑,我要怎么做才能够和他一样成功? 但这句话就让我感觉它是非常不一样的角度,如果你不觉得你很成功,那就重新定义成功。 我们有时候会被社会的惯性带跑,大家都觉得赚到钱才算成功,你涨粉了才算成功,你进入大厂才算成功,你30岁结不结婚就不成功,巴拉巴拉这些的。 但其实每个人每天都可以很成功,成功是可以自己来定义的。 比如 ▪️我今天比之前早起了一小时,我今天很成功。 ▪️我今天夸奖了别人一下,我今天很成功。 ▪️我今天碰到一件事情,如果是以前我会情绪很崩溃,但我今天我比较冷静,那我今天也很成功。 ▪️如果今天我写了一篇文章,那我今天很成功。 ▪️我今天学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我今天很成功。 当你能够重新从一些自己能掌控的事情上定义什么叫做成功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每天会经历非常多成功的时刻,这就会让我们自身感觉到非常的有能量,非常的自信。而这一份能量自信又会带着我们持续去做到更多更难的事情,那慢慢的其实我们能够获得的一些客观上的受益,比如工作做的更好、收入变得更高、关系变得更好,身体健康也变得更好,他就会慢慢的出现,我觉得这个非常的重要。 之前繁华里面有一句台词叫做“经常庆功就能成功。”我也非常喜欢这句话,就是任何一件事情小事,稍微让你觉得我又进步了,你都要大放厥词,或者说大张旗鼓地把它当做一件非常大的成功给他庆功。 当你庆功的次数足够多,你就会变得非常的成功。 OK祝各位今天也能找到自己成功的地方,让自己变得非常的开心,你开心就是我最大的开心。
各位日新月异俱乐部的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是2024年10月3日星期四,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分享。 昨天我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说对于一件事情他感觉到很不安。 然后我就在想,什么是不安呢? 不安其实通常就是我们对一件事情担忧或者说焦虑。 我就突然想到一句话,叫做如果一个问题可以解决,那我们就不必担心。如果一个问题我们解决不了,那担心也没用。 所以用这个方法去思考,你就会发现,确实好像没有什么值得不安的。因为能解决,那未来肯定能解决,解决不了的,那也解决不了,也没办法。 然后那个朋友说:“但是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解决,所以我才不安。” 我就发现这是两种非常不同的思维,不安是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一件事情给搞定,这个叫做不确定性。 我刚才提到的那两个逻辑,一件事情能解决我们就不必担心。一件事情如果不能解决,我们担心也没用。 它都是从确定性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就是把不确定变为确定。要么这件事情我能搞定,那就不用担心。要么这件事情搞不定,那就担心也没什么用。用这样单纯的逻辑去思考,就会发现确实好像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 但人有时候很难让自己做出比较理性的思考,反而会纠结在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这个问题搞定,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适合我们去发散思考的角度。 当然这是一个目标,也许很难做到。但如果你能做到话,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值得你焦虑的。如果你焦虑那件事未来可以解决,那就不用担心。如果你焦虑的事情你解决不了,那担心也没用。 虽然是一个有点幽默的或者有点不合逻辑的,也不能说不合逻辑、有点强词夺理的逻辑。但是我经常用这个方法,因为它会让我不确定性的一些想法变得确定,当下我就不会感觉到太大的内耗,于是我就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OK。我要认认真真的把当下的事情做好。” 当下的事情做好了,其实很多时候那个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被解决掉,OK祝各位国庆快乐。
各位日新月异俱乐部的小伙伴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是10月2日星期三,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 前两天我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说感觉自己对于未来赚钱件事没有确定性,很担忧。 然后我就和他深聊了一下,我发现很多人对于赚钱这件事情有一个预期,那就是我想要的赚钱的满意度,就是我这个月1下子可以赚到可能1万块、2万块这个样子,这个时候我赚到的钱才会让我有安全感,才会让我有踏实感。 因为这就是我们在职场上班时的一个惯性,每个月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情,去打卡、去完成任务,到了月底或者说月中,公司就会固定时间给我们发薪水。但是如果你想要让自己做一份副业,或者说做自由职业,甚至去创业,那赚钱的这个确定性它就会没那么强。 正常的路径一定是一开始你可能赚的是1块2块,再后来慢慢赚的是99,再后来赚的是几百块,每个月只赚几百块,每个月只赚一两千块,每个月只赚三四千块,再慢慢的可能到了第四、五、六年,才慢慢变成每个月能赚到一两万块。 所有人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就是不可能和职场上班一样。我刚毕业,一下子就跳到每个月我能赚五六千、六七千甚至1万块钱的这种有底薪的工作。 而是每个月做副业一开始每个月可能一两百甚至是零,甚至可能后来可能到了一两千,但这是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但也正是因为这个阶段,所以它很难。 因为副业赚钱,它是一个复利效应,可能前一两年、两三年你的收入会比较低,但到五六年可能一下子就会变成每个月三四万,而且是会越来越轻松,如果你做的事情是有积累的,有复利的。所以这个就对人的心态有一个非常大的要求,就是我们必须能够看到未来,然后在当下做一些积累。 如果没法做到的话,那就很难踏踏实实地认认真真地把当下的一些事情做好。虽然做这些事情可以让你赚到一个月可能一两千、两三千,但是你心里想的是,这个东西不能让我赚到每个月一两万,你就会觉得太着急,你会觉得这一件事有没有意义,你就会觉得我了赚不到钱。 于是你的心态就会崩溃,然后就没法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认真做好手里的事情上,手里的事情没法做好,那就不可能不断地让自己获得成功,不断的把一些事情做得更好,那就更加不可能获得未来比较好的结果。 所以让自己对于事情,对于赚钱这件事情有一个客观上的认知,我觉得非常的重要,有了客观上的认知,我们才会有耐心,才会有信心,才会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情,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才会获得正确的结果。 OK今天依然是国庆放假,祝各位国庆快乐。
Hello, 各位日新月异俱乐部的小伙伴们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10月1日星期二,也是国庆节,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分享。 昨天晚上其实我有给自己下一个目标,或者是定一个目标,就是我今天早上一定要五点早起,今天早上事实上我没有五点早起,好像是7点20左右才起来,我7点20起来以后,我就按照往常的习惯去做一些事情,去锻炼、去洗漱、去喝水、去榨西芹汁,去写晨间日记。 当我在坐下来写晨间日记的时候,晨间日记就是我在梳理自己早上起来的状态,我有什么样的情绪、我有什么样的能量状态、我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度过一整天。 然后就发现我今天好像有一种比较大的挫败感,甚至没有信心,然后我就在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一个现象? 然后想啊想、不断地深究,就发现就是因为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我没有完成,我没有做到,我给自己定了说我今天早上要五点早起,但是我没有起来,所以我就可能对自己产生了一个叫做,我是一个说到做不到的人,我瞬间就感觉自己的价值感降低了。 于是我做其他事情就会更没有能量,然后一环套一环,每件事情都能量降低一点,最终就让我自己整个人都没有一个好的状态,去把今天一整天给过下去,很好的过下去。 所以我就有一个很大的反思,就是一定要认真对待日常中的每一件小事。这件小事做好,不是说它会让我们产生多大的收益,不是说一下让你涨粉、一下让你变现、一下让你获得贵人的帮助、或者说一下子获得多大的好处。 而是这件小事,当你定了这个目标,你把这件小事完成了,那你对自己就会产生很大的信心,“我一件小事做好了”,从而让你产生一个正反馈、你的能量提升、你的成就感会变强,于是你接下来做另外一件小事就会更有激情,更有热情。 人做事情最重要的一个点、最前提的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我们自己是不是一个能把这件事情做好的人。当你能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慢慢慢的、慢慢的你就能够每一件小事增大一点,未来你就能够做到越来越多的大事。 我以前会觉得小事有什么好做的,我做不好也没所谓。但是今天我深入把这件事情反思了一下,就发现做好小事真的太重要了。 每天的小事、每天的读书、每天的思考、每天的打卡、每天的复盘、每天的运动、每天的饮食,当你真的做到了自己定的目标,那这件事情它会让我们这个人的人格变得不一样,我们就会慢慢对自己有更强的认知,“我是一个可以说到做到的人”,“我是一个任何事情都能做好的人。” 于是那些事情就真的会一步一步全部都能做好,所以做好小事,人生就会变得越来越好,这句话我现在是真的越来越觉得它是对的。 也祝各位国庆愉快,无论是出去玩,还是在家休息,还是要读一本书,都可以试着把一件小事认真的做好。 祝各位国庆快乐。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9月30日星期一,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 最近听到一句非常让我有启发的话,那就是“如果我们发现一个方法对于我们解决问题有效果,那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持续把这个方法大量的去重复,大量的去实践。” 因为你想我们日常中其实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每天的最最主要的任务其实就是解决我们日常遇到的问题,那解决问题就需要去找什么? 找方法、找思路,找一些工具之类的。 那如果某一次我们用了某一个方法发现,这方法确实把问题解决的效果比较好,那剩下的要做的就是持续把这个方法大量的去使用、大量的去实践、剩下其他什么的都不重要了。因为一个方法它是有效果的,那我们为了把问题解决的更彻底,就把这个有效果的方法持续的去用。 这个思路看似有点叫做笨拙,因为他在重复,他是把一件简单的事情重复,他并没有什么新意,他并没有什么看起来很华丽的操作,但它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叫做有效,因为我们刚开始已经测试过了。 但我发现日常中我们经常会有一个想法,叫做这方法有效果,但是好像不够快,或者说不够让我的进步速度变得更超前一点,所以要不我换一个方法,然后换了一个方法发现无效了怎么办?那我就再找一个新的方法。 于是很多情况下我们就处在这种不断找新方法的过程中,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再加上这中间会有一些情绪上的波动。因为你试了一个方法不行,再试了一个方法不行,你的内耗就会增大,把一个方法坚定地去做的动力就会变得很弱,那这件事情的解决其实就会变得很难。 所以当你发现某一个小的方法,真的让你把某一个问题实践起来是有帮助的。 就类似于早起可以让你的一整天的心情变得更好,那就早起这件事情做。 你发现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比如晚上可能不吃饭或者只吃一点水果,可以让你的胃变得舒服,让你的皮肤变好,那就持续把这件事情去做。 你发现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情绪低落的、低落的时候,去运动一会可以让你的情绪变好,那当遇到情绪不好的时候,就持续去做这件事情。 这就是当你发现一个方法对你解决某个问题是有效的,那就把这个方法持续大量去实践,这就是一个成长的捷径。 发现一个东西有效,你就持续把这个有效的方法大量地去实践。这真的是一个怎么说呢?简单有效又不复杂的一个成长的捷径,它适合于任何一个场景,任何一个问题。OK,谢谢各位。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9月29日星期日。 我来做今天的加餐,今天我想分享一个话题,叫做当你把一件事情做成了,一定要认认真真去复盘。 让自己把做成这件事情获得的那种快乐、那种成就感、那种信念、那种信心,更加深入地浸透在自己的身体里,这样做的好处是,它会进一步激发自己做这件事情的动力以及热情。 就比如说你以前觉得自己写一篇文章好难,但是你今天克服了一些困难,逼着自己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写出来之后,自己感觉非常的开心,就是自己又突破了自己,这时候千万不要仅仅停留在我写完这篇文章了我很开心,然后就没了。 因为如果你当下只是觉得开心,可能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就没了,那这篇文章的价值就止步于此了,他不会对你未来产生帮助。但你如果深入复盘一下,认真体会自己,我做成这件事情哪里感觉开心?为什么我感觉开心?以及我当时做成这件事情是我做了哪些的举动? 因为人同样一件事情,我们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会感觉到负面,会感觉到恐惧,会感觉到一些拖延。但当你偶尔做成一次的时候,那一定是因为你做对了哪些事情。 是因为你在做之前你去运动了?还是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还是你听了哪些课程?把这些你做对了的事情,然后导致你最终拿出来达到那些结果的过程,全部认真的梳理一遍。 这就像教育小孩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有一个原则叫做,当他做对的时候,要非常大地去夸奖他。但是当他做错的时候就不要批评他。因为每做对一次,都能激发他更加想要去做这件事情的一些内在动力。 所以在做对事,在把一件事情做成的时候,一定要去细细的复盘,我是因为做了哪些事情才导致我获得这些结果,把这些事情持续不断地一直去做,那你在这件事情上做成的次数也会不断的增加,这又会进一步增大你在这件事情上的信心,以及客观程度上的一些能力、经验、知识。那你在这件事情上的进步速度一定会越来越快。 一定不要忽视复盘这件事情,这决定了一件事情你的收获是止步于当下,还是能够让你未来也不断变得更好的关键中的关键。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9月28日星期六,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 前几天一个同学在微信上问我:“他想要学习一个技能,但是他会纠结这个技能是不是适合我,怎么样判断呢?因为他会担心如果技能不适合,那可能学了一段时间就浪费了时间。倒不如我从一开始学会找到一个适合的再去学习,这样应该效率会比较高。” 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是,我一般不会从适不适合这个角度决定我要不要学一个东西,而是会去思考我学这个东西它是否必要。 什么叫做是否必要呢?就是我为什么要学它?学完它对我有什么好处? 如果学完它对我没什么好处,那我就不去学。 就比如说我想赚钱,那赚钱假设说你必须学习写作,必须学习销售,那你就必须去学。他跟合不合适没关系。如果你想要赚钱,但你发现赚钱需要的技能你不合适,那你就不学了吗?那不学其实你就赚不到钱,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再来一点是适合这个词,它本身就是很顺应人性。什么叫做适合? 我学的时候很轻松、很快乐的就能把它学的很顶尖,这个叫适合。 很多人发现学这东西太难了、太枯燥了、太乏味了、太费时间了,这个不适合,那我换一个,然后学另外一个发现又好难,又好累,又好辛苦,那我再换一个。 但事实上这是学习任何技能都会经历的过程,不会说你突然找到一个东西,我非常适合,我轻轻松松快快乐乐,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就能够把它学会,不存在的。 所以如果我们学一个东西总是思考我适不适合才来决定要不要学,那可能一直都会陷在一个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思维里面,没法跳脱出来。 所以换一个角度,多思考,我学这个技能是不是必要的?如果是必要的,那就去学。如果是不必要的,那就不学。如果要学,那就大量去刻意练习。这是学会一个东西从不知道到精通的唯一的路径,熟能生巧、卖油翁都说了无它,唯手熟尔。 所以不要思考适不适合,而去思考是否必要,它会让你的人生不会那么拧巴,不会那么纠结,反而是会让你的变得更顺利。因为一个事情当你学会了、当你熟练了、当你擅长了,你就能够做出很多的不一样的事情,就能够赚到钱,这时候其实你就反而会获得一种更加高级的快乐,那是一种先苦后甜的快乐。 所以如果你也在纠结,我要不要去学一个技能,不要去思考适不适合,而是要去思考这件事情是不是必要的,就学它到底是为了什么? ▪️那个目标到底是我真的想要去达到的,还是我不达到也无所谓? ▪️我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健康、 ▪️想让自己赚钱更多、 ▪️想让自己效率变得更高、 ▪️想让自己的关系变得更好, 你要去学的东西刚好可以帮你达到这件事,它是必要的,那就认真去学,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全副身心去学就OK了,人生不要那么复杂,单纯一些就会更加有效率。 OK祝各位周末愉快。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9月27日星期五,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 前两天我看到徐志胜的一段采访,里面的内容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徐志胜说我很喜欢成功学,因为成功学就是把一些简单朴素的道理或者说价值观,用一种神奇的方式包装出来,而这些价值观本身就是对我们非常有帮助的道理。 比如说 ▪️你一定要非常自信, ▪️你一定要勤奋, ▪️你一定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一定要无条件的相信自己,相信未来会变得很好。 这些东西乍一看非常像鸡汤,我们觉得他就是在喊口号。 但其实他是另外一种更夸张、更口号式的内容,把它包装起来,那这个有什么好处呢? 因为成功学大家知道最有威力的地方就是让人听了以后热血澎湃、你觉得我能行、我要去干、我要去做事情。那你觉得让人有动力去干这件事情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当然是好的。 如果要干的那些事情,以及那些底层逻辑也是对的,是从古至今所有的智者都会去做的事情,那你觉得这是一件好的还是不好的?当然是好的。 不能因为他被冠上了一个成功学的名头,所以我们就觉得他不对,他只是给我洗脑,他只是想让我去做一些事情。 因为我评价一个事情要不要做,一个东西好还是不好,一般不会去看它是不是成功学,他是不是鸡汤,而是会思考我按照这个方法去做了,那对我的人生有没有好处? 如果有好处OK,那我就可以去做。 如果没有好处,那我就不用去做。 就像罗永浩之前也讲,他当时考英语的时候去新东方要考试,但是他英语其实挺差的,他怎么办?他就是屋里放了好几本成功学,当自己没有动力的时候看几页,有动力的去学一下。过几天又没动力了,再看几页,然后又有动力了,然后再去学习。 你看这就是他靠一些东西让自己有那个心力、有那个动力、有那个激情去继续学习。 这为什么不好呢? 重点不在于这个成功学好还是不好,而是我们要拿这个东西去干什么。如果你是用来去学习、去思考、去工作,去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那喊口号又怎么样呢?只要是做了这件事情对我们的人生真的有帮助,那就不要去纠结,这个东西是鸡汤,这个东西是成功学,这个鸡汤是什么什么,不要在意这些东西,而要真正的在乎我做了这件事情我会不会成长。 如果会OK,那就是对的,那就是值得去做的。OK,谢谢各位。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9月26日星期四,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 这两天我看一本书里面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那就是当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如果发现怎么冥思苦想都发现没有顺利的找到那个问题的解法,这时候有一个很好的思路叫做退后一步。就是不要纠结在我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要怎么把这个事情做好这个视角上,而是退后一步,从更宏观的视角上来看待这件事情。 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经常会推荐,我这篇文章要怎么写的更好,我要怎么优化文章的逻辑,我要怎么找到更好的案例,但这种就属于比较细节的东西。 退后一步就是我为什么要写文章?或者我重新定义一下什么叫做写文章,我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这些更原始的问题,更基础的问题,反而能够让我们从更本质的角度来认真思考这件事情,反而会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收获。 再来一个,比如我们会觉得我今天我觉得我不成功,我觉得我不够自信,我觉得我做的不够好。那你觉得什么是成功?那你觉得什么是好?你会发现原来成功只是一个大家定义的。但什么是好,你可以去重新定义一下这个词,就会发现原来那些困扰我的东西都是模糊的,而不是那种很明确的。 因为人的大脑它有一个天性,就是当我们其实只是在大脑里想想各种细节,想各种比较具体的事情,他就会陷在这种小的范围里面,没法抽身出来,这时候我们就会很容易产生情绪,会觉得这个小问题就等于全世界。小问题解决不了,就觉得天要塌了,越想越会觉得焦虑。 那这时候如果你能抽身出来,从更宏观的角度来思考这件事情,首先你自己的视角会变大。就类似于你想象自己飞起来,你飞到地球上空,你俯瞰整个地球。你会发现原来在杭州的余杭区的某个房间里面,有一个叫明白的人,他在思考一件事情,他竟然为了这么一件小的事情在这里纠结。这个事情好像所有人好像都会遇到,那他为什么会一个人在这里纠结? 这时候就会有一种叫做神的角度,就类似我们从一个神仙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情,就会有一种更加超然的态度,反而会让事情获得一个不一样的转机。 其实有一个方法,就是把你脑子里想的东西写下来,你写下来的过程中,其实就相当于在退后一步了。因为你想的时候,你是在想你的想法,你把它写下来,你就退后了一步,你再看着你的想法,这时候你就能够慢慢显示,我写出来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它是什么?为什么我会把它写出来?它为什么是对的?我为什么会因为这个东西而感觉到困惑,或者说感觉到有情绪。 这种你再去思考,就会产生非常不一样的东西,更能找到那种本质的、根上的问题。 所以无论任何你当下哪些让你困惑的东西,都可以试着把它写下来,写下来之后你就退后了一步,然后更加认真的去审视。 比如你为赚钱焦虑,赚钱是什么?为什么会赚钱焦虑等等等等。 OK以上是一个我觉得很有效的方法。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9月25日星期三,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 前两天我和一个朋友聊天,他以前是在职场上班,然后最近想要做副业或者说做一份自由职业,他之前有一段时间做了一些线上副业的事情,那段时间其实有赚到一些钱。但后来有一段时间他会懈怠,然后就没有去做,那当然就没有赚到钱。 于是他就会有点担心说:“我这个方式到底能不能赚到钱?”他就会有这样的一些担忧,然后一担忧就很内耗,内耗就更没有动力去行动,然后又没有去行动,那就更赚不到钱。于是他就对这个方向产生了犹豫,那我到底适不适合做这件事情?我到底做这个方向能不能赚到钱? 我就给他分享了一些我自己的经历,我之前做在互联网上做副业的时候,也经历过这样的状况。有一段时间也会担心,那我做副业到底能不能赚到钱?我也会有不确定性,也会有这种担忧焦虑。 但是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我产生这种让我不舒服的情绪的时候,我都会把它给写下来。我就在想,我担心自己赚不到钱是为什么会这样担心,以及我曾经赚到过钱,我赚到钱的时候我做了哪些事情?我没赚到钱的时候我有没有去做这些事情? 然后就发现,原来我没赚到钱并不是因为什么其他的原因,而是因为我并没有去做那些赚到钱必须做的事情。然后我在这里怨天尤人,但事实上我并没有去做那些本该去做的事情,所以才没赚到钱,是因为我没有把因做好。 所以想通这个以后,我每次在遇到这种我担心我获得不了的什么的时候,我就去问,那你有没有在付出上做到足够?如果你真的在付出上做到足够,那得到大概率是会出现的,而不是纠结我能不能赚到钱,但是不去思考我赚到钱我应该去做哪些事情。 以及我们其实只能控制过程,没法控制结果,这是一个真理或者说常识。我们永远无法控制自己,我就能赚到钱,我们只能控制我认认真真把能赚到钱需要做的事情做好,把文章写好,朋友圈发好,聊天的时候更认真一点,把产品设计好,把交付做好,这些做好了,能不能赚到的钱其实就是老天决定的。 这个就叫做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把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尽全力做好,剩下的其实都是天注定的。人生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其他的就没什么事情值得担心了,因为担心也没有用。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9月24日星期二,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 前几天我和一个朋友聊天聊到情绪管理问题。 我说:”当一个人情绪出现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叫做转移注意力。比如你当下可能觉得焦虑,那就去运动或者读书,或者散步一会,这样能够让我们从当下的情绪里面抽离出来,有快速的一个缓解。” 然后那个同学说,:“但是我焦虑的那件事情还是没有解决,这等于我在逃避情绪。” 我说:“我们转移注意力并不是为了逃避情绪,而是为了让自己暂时从情绪漩涡里逃离出来。” 因为当一个人陷入在情绪里面的时候,他会觉得整个世界都要塌了,他的能量会非常的低。这时候他是不可能去解决掉那个问题的,或者说很难解决。但如果他去转移注意力,让自己从那个情绪漩涡里先脱离出来,这时候他的能量会提升。能量提升以后,他再回去认真思考那件引发情绪的事情,再去认真思考怎么解决问题,他的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变得非常的大。 所以转移注意力不是为了逃避情绪,而是为了让自己能有一个更好的能量状态,去更积极认真的思考问题,进而更好地把那个引发我们焦虑的问题解决掉,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 OK谢谢各位。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9月23日星期一,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 这两天我看到一句话觉得非常的有道理,那句话叫做“认知不够的时候,信息输入太多,反而对我们是一种负担。” 什么意思呢? 我想到一个案例,就是昨天有一个同学找我聊天,他说:“他在听聊天成交课,然后发现里面的内容好像和很久之前的一些销售课程很类似,就是没有什么新知,就是新的知识。” 所以就会让他感觉好像学这个课程并没有收获到一些东西,所以就会觉得这个好像是没什么用的。 但其实我刚好和他有一个相反的感受,那就是怎么原来同样一个方法、同样一个逻辑、同样一个架构,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用户、不同的案例的情况下都能够适用。同样的也有好几个同学来问我,他们遇到一些销售方面的问题问我,然后我会把之前一些课程里的笔记的内容发给他,我说之前讲过这方面的案例,你要拿去再去看一下,然后他看完就知道,原来同样的知识用把它拿来用,就能够解决现在的问题。 所以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那就是当一个人如果学习的时候,会有一种怎么这个课程、这个文档、这个内容里面没有新知,所以感觉这个东西没有用的时候,就代表这个人的认知他是不够的。因为他不知道什么东西是真正有用的,所以他才会想要找到更多新的东西。 但事实上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技能,你要把它学好,最终那些必要的知识、必要的原理、必要的一些架构不多,就是那几个,然后你把这几个东西练习上一百遍、200遍甚至1000遍,你就能够解决掉所有的问题。而不是要找一些新的东西来让自己有获得感,有收获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 因为我自己是在写作方面,我可能写了1500多天。所以我就知道写作方面其实也没有那么多太多的方法,太多的框架,从来没有的。你可以随便把what、why、how你练习上一千遍,你就能够获得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你就会发现原来所有的文章其实都是围绕what、why、how来拓展的,但是很多人把what、why、how练上两三遍,就觉得这个东西好像没什么用,有没有什么更新一点的框架可以让我去写东西?但是你会发现他无论学多少新的东西,文章还是写的不好。 因为当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认知不够的时候,他想要学会更多的东西,或者他同时听很多的课程,只会让他越来越觉得怎么这个也是对的,那个也是对的,所以所有的东西都是对的,那我该选哪一个?他就会很混乱。 所以怎么样评价一个人认知够还是不够,一个很简单的标准,但是它不一定对,只是我自己的认知,就是你有没有在一个领域真正的从0到1把一件事情做成并且赚到钱,并且不是那种偶然性的赚到钱,而且是持续稳定的获得收益,至少可能连续六个月都能够每个月至少赚到1万块,这个才叫真正的你在某一个领域做到了认知足够。 因为一个人不可能赚到认知之外的钱,当你的认知足够以后,你才能够持续稳定地赚到钱,如果没有做到这种成绩,那就代表你的认知是稍微欠缺的。 这时候不要追求,我要学习很多的方法,我要学习很多的思维,我要学习很多的框架,没用的,学的越多只会让你越来越混乱。 而是找到一个对的老师,找到一个你值得信任的老师,就跟着他学,跟着一个方法,一个思维去学,然后多练习,直到你能够跟着这个方法,跟着这个老师学习到把一个领域深入到某个阶段,然后再去考虑我要多输入一些信息。 要不然你会发现你学的越多,你的进步越慢,你学的越多你会越混乱,这是一个很反常识的行为。 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挺常见的现象,所以这点也分享给各位。 其实这也是日新月异,为什么我觉得非常有价值的原因,因为我们就不是在给大家推很多的新知,而是我们要在一个方向上每天用心,每天刷新自己,每天有一点小的迭代,小的改变,这时候你持续去做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你就会获得非常大的改变。 靠行动来把学到的一些知识思维慢慢的内化成自己的经验,这个才叫真正的认知。 OK祝各位。都能够在自己的一个领域获得好的深入的认知。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