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for
呈现艺术家的思想和生活

Album
主播:
Y2歪歪
出版方:
艺述Artfor
订阅数:
1,111
集数:
17
最近更新:
2年前
播客简介...
「Artfor」是一个致力于艺术家成长的项目。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呈现艺术家的思想和生活,从而形成态度与借鉴。
Artfor的创作者...
Artfor的节目...

vol.003伊德尔|理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最优秀的一个品质

Artfor

本期Artfor邀请到的嘉宾,是生活在北京宋庄的伊德尔老师。伊德尔老师是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教授,他自己也从事非常多领域的艺术创作,内含设计、绘画、摄影、装置等。当我们来到宋庄见到他陈列在工作室里的作品时,都表示被震撼到了。 伊德尔老师为人非常低调谦和,是一位兼具教师角色的职业艺术家。他的作品一直活跃在国内外的各大艺术空间和展览,和他的聊天过程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整个聊天过程中,他带有很强的思辨能力,却总是用一种温柔的方式去启迪我们打开新的认知。 Q:Artfor A:伊德尔 Q:地域特色对于您创作的帮助是如何显现出来的? A:地域这个东西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也重要,但更多艺术家应该做的是个人对这个世界的评价和判断,运用你艺术学的艺术语言,用内心去把这个世界的观察表现出来。这里面很重要的东西就是真实性。当然这个真实性不是说我们看到是真的假的这种东西。而是你的情感在这个环境里对你的一种感受,它是不是真的。而不是由于地域、不是由于风情、不是由于风貌、不是由于这种风花雪月。这些东西只是外在对你情感的补充,或者是一种丰富,最关键是你内心的那个东西。我觉得尽管我是一个蒙古族人,但是我作为一个蒙古族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更重要,而不是表现这个民族风情更重要。 Q:这些创作在构建您或者您的生活本身时起到了什么作用?您跟它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A:这也是这么多年我作为艺术家特别幸运的一件事情。当你内心的理想和现实之间发生了剧烈的摩擦,但你又不能特别畅快地表达的时候,你作为艺术家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你可以用作品把这种摩擦表现出来,释怀掉。我觉得这是艺术家与普通人相比最大的优势,可以通过作品去释怀这种现实的无力感。 Q:您从事艺术创作这么多年,有没有特别困顿的时候? A:无论是不是艺术家都面临这个问题,只是程度不同。更重要的是你作为一个人用艺术沉默的方式来和这个世界沟通。你所有的经历在这个世界当中,它的回声是什么样的。你作为一个出色的艺术家应该对这种回声有所捕捉或者感动。 GUEST▼ [图片]伊德尔1961年生。1979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1983年毕业于该系油画专业。 TIMELINE 「03:39」代沟是人与人之间知识积累与经历不同导致摩擦之后的一种形容 「07:35」伊德尔的创作历程,身为蒙古族的地域身份对其创作的影响 「14:25」绘画中的技术会是决定性因素吗? 「17:55」铅笔和纸里面有种说不清楚的东西,作为文明人最的早识文断字就是从这里开始,它说不清楚的魅力老吸引着我。 「21:29」东西方艺术评论的发展差异 「24:50」地域性的壁垒在艺术中的打破是重要的吗? 「32:32」理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最优秀的一个品质 「36:09」艺术创作中的真实性是有感而发 「42:14」艺术家与普通人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通过作品去释怀现实的无力感 「45:20」艺术作品一定要有误读的空间 「48:23」作为一个出色的艺术家应该对世界的回声有所捕捉或感动 「49:58」作为一名施教者,我的困扰来自于我的经历 【本期主播】 汪滢滢,影像艺术家,纪录片导演,作品主要关注女性命运,成人情感和个人身份认同等命题。 王天羲,摄影师,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者,视觉艺术工作者,miscLab创立者。 BGM 「 Mindfulness 」,「 Collecting Memories 」- Aija Alsinao 「Artfor」是一个致力于艺术家成长的项目。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呈现艺术家的思想和生活,从而形成态度与借鉴。 在节目中,「艺术家」是常驻主播及受邀嘉宾共同的身份,在此种语境之下,我们旨在呈现出艺术家之间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下所产生的精华部分。 “忧虑是自由的眩晕。“ 不如和我们一起,在这阵甜蜜的眩晕中观看、聆听、交谈吧。 ▼ 关于我们 每周五20:00更新 苹果播客 | 小宇宙 |喜马拉雅 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小红书|微博

53分钟
99+
1天前

vol.004栗宪庭 | 好的艺术是可以共享的

Artfor

今年盛夏,我们走进栗宪庭老师位于宋庄的居所,与他进行对谈。记忆中,当我们推开他家的大门,这位穿着朴素、和蔼可亲的艺术家已经迎出门来热情地招呼我们。 可能是因为约到栗老师属于一个意外的惊喜,所以在与他对谈之前,我们没有做任何的准备,对谈的过程也显得有些怯场。但好在栗老师一直给到我们温柔的关照。在与他对谈的一个多小时过程当中,我们除了聆听他对艺术的见解之外,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永不停歇的思考、学习以及对事物鲜明的态度。 Q:Artfor A:栗宪庭 Q:您看中的艺术作品需要具备什么样因素? A:每一个艺术家都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让社会判断,大家喜欢说价值标准,什么是好的艺术,什么是坏的艺术?好的艺术是可以共享的,就是你说出了我的心里话。特别多的人在这个作品里面,感受到他说出了我的感觉,这样是好作品。但这样的作品不能够从艺术家出发,“我”要替你(表达),没有这回事。你如果替别人说话,或者替这个时代说话,这一定是虚假的。每一个人就像一条小溪和泉水从山缝里出来,逐渐聚集形成一个大江。如果是好的东西,是一定会流到大江里去的。 Q: 艺术家把自己的痛苦和情绪转移到作品上面,产出的东西是诉苦还是一种其他的东西? A:对于艺术来说,这个过程不管是表达欢乐,表达痛苦,我觉得都不重要。韩愈的一句话是:“不平则鸣”,表达的一个整个过程,就等于是一个审美过程,这才可能是一个作品。你内心没有不平,没有痛苦,没有表达的欲望,这东西无话可说,就是无病呻吟。韩愈的另一句话:“假善鸣而鸣之”,借用你的说痛苦的时候,我感受到痛苦。 Q:您如何看待一个艺术家的反叛与反思? A:你过去的经验教育你的,在面对今天发生的变化的时候,(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们处在一个文明和整个价值系统翻天覆地变化的状态当中。这个时候我们恰恰是需要你怎么看过去,你怎么看今天,你怎么面对你今天面对的现实,这个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要证明你的作品是你活着的,你是活着的,活灵活现的一个生命。 【本期嘉宾】 栗宪庭 我国著名美术批评家、著名策展人、中国现代艺术‘教父’级人物。 1949年生于吉林省,197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79—1983年任《美术》杂志编辑,正值中国刚刚改革开发,力图从文化战略的角度把握当代艺术的新变化。推出“伤痕美术”、“乡土美术”和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上海十二人画展”、“星星美展”等。 【本期主播】 汪滢滢,影像艺术家,纪录片导演,作品主要关注女性命运,成人情感和个人身份认同等命题。 王天羲,摄影师,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者,视觉艺术工作者,miscLab创立者。 TIMELINE 「03:54」重要的是艺术在今天发生了哪些变化 「06:55」当下艺术对我们的影响和作用是什么 「14:54」要证明你的作品是活着的,你是活着的,活灵活现的生命 「15:39」艺术家把自己的痛苦和情绪转移到作品上面,产出的东西是诉苦还是一种其他的东西? 「19:51」如何看待中国几十年艺术的变化? 「21:02」90年代之后,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越来越个人化 「25:17」知道有“二舅”,和真正感受到“二舅”感受的环境是两回事 「28:21」好的艺术是可以共享的,就是你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32:36」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是自由选择 「34:08」每一个年代的人有自己的命题,这是上一代人无法解决的 「36:42」未来发生的事情也有可能影响到过去 「40:04」“我只是一个社会工作者。” BGM 「 Presence 」- Aija Alsina,「 Lieu D'espoir 」- Roseblue 「Artfor」是一个致力于艺术家成长的项目。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呈现艺术家的思想和生活,从而形成态度与借鉴。 在节目中,「艺术家」是常驻主播及受邀嘉宾共同的身份,在此种语境之下,我们旨在呈现出艺术家之间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下所产生的精华部分。 “忧虑是自由的眩晕。“ 不如和我们一起,在这阵甜蜜的眩晕中观看、聆听、交谈吧。 【关于我们】 每周五20:00更新 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 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小红书|微博

41分钟
99+
1天前

vol.005胡沁迪 | 等待显影的过程中,我会回到自己

Artfor

大家国庆假期快乐!很高兴Artfor的播客节目已经顺利推进到了第五期,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月份。 今天我们邀请到的艺术家是自谦为漫游在杭州的杭州人,胡沁迪。胡沁迪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以版画、水彩、速写、快照、声音等形式进行创作,热衷于对生活物件进行闲暇收集以及再消耗。2010年,她开始从事艺术书的编辑和创作,同时作为夢廠DREAMERFTY的共同发起人,开展与书有关的展览策划与公共活动。 本期的播客内容更像是一次漫谈,我们共同就艺术家如何解决生存与创作之间的矛盾问题进行了聊天式的探讨。 Q:Artfor A:胡沁迪 Q:创作过程中有遇到过印象深刻的材料吗? A:最近一年都在做蛋糕面包之类的东西,烘焙。食物,就是物质的转化嘛。挤胶的时候发现我挤奶油也是这样,我发现我现在做的事情都不是即时的,好像在做所有的事情的时候,最后都会回到自己。就会觉得,哦,原来我是这样,或者我喜欢这样吗?这种认识自己的过程的感觉。都有等待的时候,烤箱不也得等嘛;拍胶卷不也得等嘛;宝丽来,虽然很即时,但是还是会未知嘛,等他显影。我都是在一个break的那种(状态),等一下或者是过一会儿。 Q: 理想的创作状态是什么样的?累的时候会选择“躺平“吗? A:以前可能我也会这么想,这肯定也算是合理的。但后面还有一种是,就比如说有很多的技术工作或者日常工作,我还是要每天保持一种练习。因为生、熟这种感觉,你的手感,可能还是会很具体地体现在你的画里面的,不然长久下去,三天不看书,脸上写满了俗字。(笑) 【本期嘉宾】 胡沁迪 漫游在杭州的杭州人;以版画、水彩、速写等记录日常,并热衷于对生活物件进行闲暇收集及再消耗;2010年开始做艺术书(art book)。 喜欢植物、毛茸小动物、酒精和声音,对食物生产酿造的过程充满兴趣,以及好奇(关注)它们在社会中产生的关联。同时作为夢廠DREAMERFTY的一员开展与“书”有关的策划与公共活动,希望以此搭建不同创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本期主播】 汪滢滢,影像艺术家,纪录片导演,作品主要关注女性命运,成人情感和个人身份认同等命题。 王天羲,摄影师,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者,视觉艺术工作者,miscLab创立者。 TIMELINE 「05:15」烘焙与摄影:未知的、需要等待的创作过程 「07:33」毕业前后的创作差异 「12:50」许多艺术家不擅长谈钱的问题 「21:28」我特别爱“缓冲”,就像版画等干一样 「24:35」保持日常的练习,手感的生熟会体现在你的画里 「36:15」上学时在居酒屋兼职的经历 「38:50」做书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 「48:11」喜欢摄影或版画的人可能都会喜欢做吃的 「50:56」玩的过程有时候会变成自己的创作项目 「57:33」如何在家庭环境中种植麦子 BGM 「 Crossing 」- Kyle Preston「 Cherry Pink And Apple Blossom White」- Pat Boone 「Artfor」是一个致力于艺术家成长的项目。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呈现艺术家的思想和生活,从而形成态度与借鉴。 在节目中,「艺术家」是常驻主播及受邀嘉宾共同的身份,在此种语境之下,我们旨在呈现出艺术家之间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下所产生的精华部分。 “忧虑是自由的眩晕。“ 不如和我们一起,在这阵甜蜜的眩晕中观看、聆听、交谈吧。 【关于我们】 每周五20:00更新 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 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小红书|微博

60分钟
99+
1天前

vol.006莫毅 | 做艺术要忠实于萌起的那个瞬间

Artfor

vol.006莫毅 | 做艺术要忠实于萌起的那个瞬间 莫毅的作品被视为1997年前中国大陆唯一的后现代主义摄影,他的街头影像中遗留的恐慌与不安让人印象深刻,每一张影像都是他对时代的主观性现实印记。批评家顾铮称之为中国当代摄影的两极之一,日本NHK电台更是称他为当代的梵高。他在1987年完成的《骚动》和1988年完成的《1米-我身后的风景》让观者无不感慨,80年代好像没有人这样拍照。 他的作品始终针对城市,基于时代,纠缠在一起,又保持着极端个人化的精神和语言。在去年,莫毅继法国阿尔勒摄影大奖之后,又斩获了非常重磅的日本东川町第37届作家奖。接下来就是本期的内容,敬请收听。 Q:Artfor A:莫毅 Q:什么是艺术? A:艺术有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本质我觉得就是精神,然后精神里面主要是和游戏有关系的。那是一种探索,或者说跟物质没关系,跟你生活没关系。跟你功利,跟你未来的前程都没有关系,这类性质的游戏。 艺术最重要的不是那个结果,而在于你如何在过程当中忠实于萌起的那个瞬间。能够忠实于这个,你就已经获得了90%,然后剩下的10%是你这个过程结束以后,你一定会获得一个东西,哪怕你出一身汗吧,这身汗吻合你那个最初的东西。这几个点都稳了,那就非常之圆满。 Q: 您对艺术家这三个字怎么理解? A:艺术家就是就是过日子,生活,还有必须要具备的一些要素。以前我觉得可能还需要具备两个或者三个,今天我就觉得可能只需要一个就够了。就是真诚,然后别的什么都没有,只要你有真诚,别的好像就都会有,别的自然而然就来了。但是你要没有真诚,你想有什么也没有用,有了真诚,该有的都会有。 【本期嘉宾】 莫毅 自由摄影家, 1958 年生于西藏。在艺术上坚守摄影性的人,开创性地使用摄影工具并产生新方法和语言最多的人,八十年代唯一留下“实验摄影”作品的人。作品始终针对城市,既与时代纠缠在一起,又保持了极端个人化的精神和语言。 【本期主播】 汪滢滢,影像艺术家,纪录片导演,作品主要关注女性命运,成人情感和个人身份认同等命题。 王天羲,摄影师,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者,视觉艺术工作者,miscLab创立者。 TIMELINE 「03:54」年轻人的认可对我来说就是获奖了 「14:12」《1米-我身后的风景》 「18:32」找个什么样的容器把内心的东西装进去 「24:45」艺术的本质是精神,那是一种探索的游戏 「27:33」做艺术要忠实于萌起的那个瞬间 「32:32」艺术家唯一需要具备的要素就是真诚 「46:30」我觉得人可以不要房子,最后死在马路上都没关系 「55:40」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选择,智商和情商 「01:01:43」沙龙类摄影意图让观者先于照片看到自己的痕迹 「01:02:51」语法在摄影与艺术里面至关重要 「01:10:17」符号学分析之于艺术作品的意义 BGM 「The View from the Attic Window」 - The SoundKeeper 「 Music of a Desire」- David Darling 「Artfor」是一个致力于艺术家成长的项目。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呈现艺术家的思想和生活,从而形成态度与借鉴。 在节目中,「艺术家」是常驻主播及受邀嘉宾共同的身份,在此种语境之下,我们旨在呈现出艺术家之间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下所产生的精华部分。 “忧虑是自由的眩晕。“ 不如和我们一起,在这阵甜蜜的眩晕中观看、聆听、交谈吧。 【关于我们】 每周五20:00更新 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 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小红书|微博

73分钟
99+
1天前
Artfor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