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周报|用心理学角度看见生活
不一样的心理学视角

Album
主播:
Whale鲸鲸
出版方:
壹心理app
订阅数:
1.39万
集数:
30
最近更新:
3年前
播客简介...
「心理周报」音频节目,由壹心理app出品,用轻松谈话的方式,每周给你不一样的心理学视角。世界和我爱着你。
心理周报|用心理学角度看见生活的创作者...
心理周报|用心理学角度看见生活的节目...

当代生活模式:一边抱怨生活不幸,一边自找不痛快?

心理周报|用心理学角度看见生活

“我们对自己越诚实,我们就越有机会过上一种更为满意和有益的生活。” 痛苦与人类的“寻乐本能”看似相悖,但其实无论情感生活还是工作中,很多人却是一边抱怨着生活的不公和难处,一边“选择”走进这种痛苦中。 【分享嘉宾】 陈丽华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广东省优秀心理咨询师 高浩容 台湾哲学谘商学会监事、咨询师 【精彩片段】 05:59 适度的焦虑让自己成长,过度的焦虑让自己痛苦 12:13 从小到大充斥着各种批判和为你好的声音 15:33 学习心理学后不再容貌焦虑是因为稳定的自我价值 16:48 外在标准永远满足不完,分清外在和自己真正想要的 23:02 避免整容成瘾可以借助整前心理咨询做评估 35:11 大多数我们以为的失败其实只是失望 36:05 我们总把这个评价自己的权利交给一些根本就不认识的人 36:38 对自己任何的出错和瑕疵都没办法接受完美主义有多难 44:21 追问别人想要我做些什么,还是我自己想要什么? 45:09 将我们的评价系统建立在外界,很容易会越成功越害怕 46:01 建立在别人身上的自信从来都是空中楼阁 1:09:27 已经是成年人的我们可以选择听哪些声音 1:10:17 我们有权利离开任何一段不舒服的关系 1:14:06 仔细聆听那些让你焦虑的声音是合理的吗是重要的吗 『心理周报』电台,壹心理首个心理播客! 好好聊心理,每周邀请不同行业、学派专业人士之间碰撞,一起获得思维升级。 当大咖遇上大咖,观点碰撞观点,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火花? 干货爆料+思想交汇,等你参与体会

70分钟
99+
3天前

理想伴侣根本不存在:最稳定的关系就是没关系?

心理周报|用心理学角度看见生活

身体的疲惫是对生活的逆反,对亲密关系的抗拒则是心理倦怠的体现? 负担亲密关系的生活并不容易,我们“无条件的接纳真实的自己、爱自己”都并非易事,更何况“接纳他人的真实,并且尝试去爱真实的对方”? 但慢慢获得这种“爱真实的人”的能力,绝对是我们人生中宝贵的成长之旅。 破除理想,接受真实 “很多时候,人们不是选择了眼前的伴侣,而是选择了心里那个理想化的情人。” 当我们带着理想化的标准去寻找伴侣时,很容易出现失望和焦虑,这也是很多伴侣产生矛盾的根源。 因为人是不完美的,理想化的伴侣是不存在的。 这时我们要做的是,问问自己,自己最在乎的择偶标准是哪一条,这样“抓住主要矛盾”,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接受现实中那个“真实”的、不完美的伴侣。 放下期待,保持热爱 “通往地狱之路,是用期望铺成的。”——亲密关系专家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 期望会把接受和让人自由等充满爱意的感觉挡在门外。 “放下期待,接纳失望”是我们在恋爱中学会分化和独立的过程。从改造伴侣的期待中解放出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这样伴侣也会获得属于自己的自由和空间。 冒险之旅即成长之途 “获得幸福婚姻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两个人都提高自己、修炼自己、完善自己,只有这样相处起来才会轻松,也只有这样,婚姻才不会对双方构成束缚”——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婚姻心理学》 婚姻是一场两个人的修行,而修行,就是成长。 其实,一个人在恋爱中完成几次成长,才能收获美好婚姻。 不管你有没有准备好,亲密关系都是非常好的修行道场。 『心理周报』电台,壹心理首个心理播客! 好好聊心理,每周邀请不同行业、学派专业人士之间碰撞,一起获得思维升级。 当大咖遇上大咖,观点碰撞观点,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火花? 干货爆料+思想交汇,等你参与体会。

62分钟
2k+
3天前

讨好就是无声的消耗:最努力维护关系的人,离开时最决绝

心理周报|用心理学角度看见生活

无法表达愤怒、害怕冲突、难以拒绝强者等,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背后都有“讨好”的影子。 但讨好必定是有好处的,人们才会选择讨好。 不过带着委屈愤怒无休止地满足他人,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的状态就是:用最决绝的方式破坏关系后再离开关系。 1、填不满的虚无 “生命的燃料是感觉。如果我们没有在童年时代得到充足的养分,我们必须在成年时填补自身。否则,我们就发现自己活在虚无中。”——《被忽视的孩子》 讨好的方式,并不能填补自己童年的缺失,因为那不是真正的爱,对方也不会以爱来回报。 2、用讨好来示弱 以讨好的方式和对方构建了一定的关系,同时也给对方传递了一种感觉“我是一个不够好的人”。 这是一个经典的投射—我觉得我自身是不够好的,所以我要对你特别的好,以此来讨好你,想和你去相处。 讨好,是在构建一个不对等的关系——用自己的弱,来对应对方的强,而这也常常发生在父母和孩子之间。 一个习惯讨好他人的人,不仅童年缺爱,还会忽视自己的情感需求。 3、没有出口的孩子 有很多父母是很讲道理的,可能懂很多道理,家长说的都很对,家长的逻辑非常强大,孩子完全没办法说服他们。 但是他们忽视了一部分就是,道理是对的但是在情感上不能这样做,但是父母没有意识到这部分。 这也是很多孩子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情感,只能听父母的,父母也觉得我很通情达理,就会很困难,然后这些孩子就抑郁了,因为完全没有出口。 『心理周报』电台,壹心理首个心理播客! 好好聊心理,每周邀请不同行业、学派专业人士之间碰撞,一起获得思维升级。 当大咖遇上大咖,观点碰撞观点,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火花? 干货爆料+思想交汇,等你参与体会。

78分钟
2k+
3天前
喜欢听心理周报|用心理学角度看见生活的人也喜欢的播客...
心理周报|用心理学角度看见生活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