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走走
身心成长的路上,请和我们一起往前走走吧

Album
主播:
大黄潜艇
出版方:
大黄潜艇
订阅数:
4,217
集数:
47
最近更新:
1天前
播客简介...
关于脑子里的那些不靠谱的事儿~ 这档播客希望从脑科学、行为实践的角度来探讨人类情绪的底层逻辑。 了解、接纳、行动!愿你我都活得更快乐、更勇敢❤️ 在追求内心和平的路上,我们一起,往前走走! 每双周更,周日晚20:00上新。
往前走走的创作者...
往前走走的节目...

人人都有ADHD?今天你又互联网确诊了吗!

往前走走

互联网诊所又给咱介绍了什么新的心理疾病?ADHD,今天你得了吗? 本期播客,我们会: * 拆解 ADHD 的真相 —— 不是 “懒”“不自律”,而是大脑 “执行功能” 没点满! * 深扒神经多样性的底层逻辑:你的 “不一样” 不是缺陷,是自带的独特 buff,拒绝标签绑架,怎么舒服怎么活~ 📖 本期推荐: 书籍《我脑海中的游乐场》,作者【德】安杰利娜・伯格尔 🎙️主播: 大黄:脑科学野生研究员、豆瓣焦虑症小组组长 ❤️现在关注就是养成系老粉啦~(微信听友群加bigyellow24) ⏰时间轴: 00:13 开场暴击:理想周末 vs 现实周末,你是不是也 “忙了一天啥也没干”? 05:54 全网人均 ADHD?互联网诊断靠谱吗?带你扒清真相! 08:54 划重点!ADHD 的核心不是 “多动”,是这 4 个字:执行功能 10:04 3 个场景秒懂“执行功能”:为啥你刷短视频停不下来?忘事比吃饭勤? 14:38 ADHD 是天生的?还是被环境逼出来的?3 大成因一次性说透 20:57 儿童 ADHDvs 成人 ADHD:小时候坐不住,长大脑子停不下来? 25:43 避坑!“偶尔分心”≠ADHD,这俩区别太大了! 28:49 社交媒体才是 “元凶”?它如何把你逼成 “假性 ADHD”? 32:44 扎心!女孩 ADHD 确诊率低 3 倍?因为症状太会 “伪装” 了 35:51 数据说话:男女确诊比 3:1,实际患病差一半?大量女孩被漏诊! 39:15 确诊 ADHD 是赚了?3 个好处让你彻底接纳自己 43:06 神经多样性 yyds!社会进步的标志,就是允许大脑 “不一样” 45:25 两个高敏感女孩的故事 48:33 警惕!网上心理测试别乱做,标签是 “导航图” 不是 “判决书” 51:43 结尾暖心:慢慢走也没关系,接纳自己就是最好的开始 👀附:成人ADHD表现清单: * 注意力分散,无法集中 * 爱拖延 * 缺乏日常规划 * 在琐事上耗费精力,无法确定优先事项 * 头脑混乱 * 内心充满不安,易冲动 * 动来动去,频繁改变姿势 * 感觉自己很容易受到攻击 * 情绪爆发快速而激烈 * 行动时不考虑后果 * 情绪的波动快速而剧烈 * 抑郁情绪突然爆发,伴随自卑感、绝望和无力感 * 容易感到无聊、无精打采 * 缺乏情感界限 * 对自己的情绪、感受和需求的感知能力较差 * 情绪感受一团混沌,无法具体区分和描述 * 饮食不规律,常常“忘记”吃饭 * 经常错过车站、错过火车、错过公共汽车 * 喜欢拖延,或者干脆忘记要做的事情 * 经常迟到 * 忘记约会或约定 * 冲动消费 * 家里杂乱无章 * 过度收集物品 * 朋友很少(没有时间交朋友) 来源:《我脑海中的游乐场》

53分钟
99+
1天前

中医警告VS西方疗愈:每天20个水果是排毒还是伤脾胃?以及水果怎么挑?

往前走走

在某些文化中,水果被认为在精神上是“洁净”的;从营养的角度,水果丰富的营养也能给人带来心理和生理的双重疗愈。 但是,水果真的有那么好吗?如今这个到处是科技与狠活的年代,我们又该如何吃得健康、安全呢? 本期播客,小玉同学暴露水果专家身份~你将听到: * 惊天反转:每天只吃水果的养生狂人,竟被中医诊断出“中毒体质”?! * 必备知识:好吃又营养的水果,该怎样挑? * 实用技巧:防腐剂?激素?农残?水果到底怎么洗… * 行业暴击:高价进口车厘子运输内幕!那些苦味果肉背后的窒息操作… * 数据惊魂:哈尔滨研究实锤——100%受试者脑脊液检出农药残留! * 反常识科普:越大的蓝莓越没营养?果农亲授“花青素爆表”挑选秘技! * 当代寓言:早早“怀孕”的蓝莓树,正在隐喻我们被催熟的人生? 🌍 地理冷知识 中国水果区鄙视链: 云南蓝莓>智利车厘子 新疆哈密瓜>海南凤梨 (北方人:我们水果是用命换的甜!❄️) 🎙️主播: 大黄:脑科学野生研究员、一个做电影的infp... 小玉:半专业瑜伽士、一个种水果的iiiiiiiiiiintp😂 ❤️现在关注就是养成系老粉啦~(微信听友群加bigyellow24) ⏰时间轴: 01:02 水果有哪些好处? 04:34 所谓“水果疗愈”真的靠谱吗? 07:49 曾经的我,天天以水果为生 09:13 划重点:吃水果要吃应季的‼️(现在吃蓝莓🫐吧!) 13:37 别买刚上市的水果,又贵又难吃 14:42 橘农的魔幻现实:最好吃的🍊永远到不了你嘴里 18:21 水果挑选实用技巧在这里 24:11 草莓🍓的科技狠活那么多,还吃不吃了?!该怎么洗? 27:27 植物使用“生长激素”后,看起来像是“早孕少女”😱 29:49 为什么是苦的?进口车厘子的运输内幕 34:26 进口水果虽贵,但真不如国产的 37:10 我国这些地方种的水果最好吃! 40:24 吃了那么多年水果,并没有让我更健康 45:17 中医视角:到底什么人适合吃水果?

53分钟
1k+
6天前

从加沙到纳粹种族灭绝:当大脑停止共情,“恶”就诞生了

往前走走

当我们看到新闻中无辜的妇女儿童在战火中丧生,当我们回顾历史上纳粹、侵华日军的残酷暴行,甚至当我们面对校园霸凌和家庭暴力时,一个古老的问题总会浮现:人类为何能对同类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 本期节目,我将带你一起翻开剑桥大学心理学家西蒙·巴伦-科恩的著作 《恶的科学》 ,尝试用一个革命性的视角来回答这个问题:或许,“恶”本身并不存在。 我们将探讨: * 为什么说“恶”是一个终止思考的“归因垃圾桶”? * 核心理论:“共情腐蚀”是如何成为一切残酷行为根源的? * 脑科学视角:我们大脑中那条负责“感同身受”的“共情回路”是如何工作的? * 零度共情: 当共情能力降至冰点,人会变成什么样?我们将详细解析其三种负面类型: * 边缘型(B型) :被困在自己情绪地狱里的“没有皮肤的人”。 * 病态型(P型) :精于计算、毫无愧疚的“情感荒漠”。 * 自恋型(N型) :永远活在自我聚光灯下的“舞台主角”。 * 基因、激素与早期经历,如何共同塑造了我们的共情水平? * 共情是越多越好吗? 过度共情可能带来的利与弊。 * 最后的希望: 在巴以冲突的背景下,共情如何成为比枪炮更具力量的“万能溶剂”? 理解“恶”的机制,并非为暴行开脱,而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人性,从而找到预防它的可能。希望这期节目,能为你提供一个审视历史、现实与自我的新工具。 📖 本期推荐: 书籍《恶的科学》,作者【英】西蒙·巴伦-科恩 🎙️主播: 大黄:脑科学野生研究员、豆瓣焦虑症小组组长 ❤️现在关注就是养成系老粉啦~(微信听友群加bigyellow24) ⏰时间轴: 00:17 巴以冲突近百年:人类为何如此残忍? 03:52 “坏”不足以解释人类的“恶” 05:59 一切“恶”行源于“共情腐蚀” 07:15 现实案例:广州飞车党、囚禁女儿的父亲 09:44 共情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人能共情,有人不能? 13:40 当共情停止,会发生什么? 17:28 共情商数:文科生>理科生,女性>男性 18:05 脑子里的“共情回路” 20:25 共情=0,会发生什么呢? 22:20 零度共情之一:边缘型人格障碍BPD。 32:49 边缘型人格:梦露的故事。 38:17 零度共情之二:精神病态型。残忍的保罗的故事。 43:18 零度共情之三:自恋型人格NPD 44:58 自闭症:善良的“零度共情者” 50:05 超强的系统化能力,自闭症患者的“天赋”如何产生? 54:07 基因与环境: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共情水平? 58:04 动物也有共情吗? 1:00:20 共情太多了会怎么样? 1:02:00 共情是解决人世间冲突的“万能溶剂” 1:03:48 共同的丧子之痛,让巴勒斯坦人拥抱了以色列人

66分钟
99+
2周前

我们为何需要珍古道尔?在绝望的时代,像她一样做“希望”的朋友

往前走走

2025年10月1日,珍·古道尔博士在睡梦中安然离世,享年91岁。“自然死亡”是她与毕生信仰的生命网络最终的和解。但今天,我们不想只停留在悼念。更重要的是,她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在焦虑时代生存下去的“希望地图”。 本期节目,我们将回到她与黑猩猩初遇的贡贝丛林,重温那些改写人类认知的瞬间,并深入解读她晚年著作《希望之书》中的四大理由——为什么在环境危机、战争与分裂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且必须保持希望与行动。 📖 延伸推荐: 纪录片《珍·古道尔的传奇一生》 纪录片《珍·古道尔:点燃希望》 书籍《希望之书》,作者【英】珍·古道尔,【美】道格拉斯·艾布拉姆斯 🎙️主播: 大黄:脑科学野生研究员、豆瓣焦虑症小组组长 ❤️现在关注就是养成系老粉啦~(微信听友群加bigyellow24) ⏰时间轴: 01:00 珍·古道尔是谁? 06:04 童年与黑猩猩玩偶“朱比利”:一个女孩不可思议的非洲梦 09:17 闯入贡贝丛林:26岁的她如何用耐心赢得“大卫·灰胡子”的信任? 13:58 震惊世界的发现:黑猩猩制造工具,我们该如何重新定义人类? 15:12 温情与黑暗:母猩猩弗洛的母爱与持续四年的“黑猩猩战争” 19:24 国家地理封面“大长腿”的争议 20:49 1986年的转折:一次让她泪目的会议,如何让她从科学家变为行动者? 25:21 解读《希望之书》——我们保持希望的四个理由 30:58 理由一:人类的智慧(它既是问题,也是解药) 34:08 理由二:自然的韧性(看看长崎那棵500岁的树) 37:26 理由三:年轻人的力量(“根与芽”为何是火种) 40:27 理由四:人类不屈的精神(坚韧像大树的根) 43:56 如何将珍古道尔的“希望哲学”用于应对自己的困境?

45分钟
99+
1个月前
往前走走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