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诊所又给咱介绍了什么新的心理疾病?ADHD,今天你得了吗? 本期播客,我们会: * 拆解 ADHD 的真相 —— 不是 “懒”“不自律”,而是大脑 “执行功能” 没点满! * 深扒神经多样性的底层逻辑:你的 “不一样” 不是缺陷,是自带的独特 buff,拒绝标签绑架,怎么舒服怎么活~ 📖 本期推荐: 书籍《我脑海中的游乐场》,作者【德】安杰利娜・伯格尔 🎙️主播: 大黄:脑科学野生研究员、豆瓣焦虑症小组组长 ❤️现在关注就是养成系老粉啦~(微信听友群加bigyellow24) ⏰时间轴: 00:13 开场暴击:理想周末 vs 现实周末,你是不是也 “忙了一天啥也没干”? 05:54 全网人均 ADHD?互联网诊断靠谱吗?带你扒清真相! 08:54 划重点!ADHD 的核心不是 “多动”,是这 4 个字:执行功能 10:04 3 个场景秒懂“执行功能”:为啥你刷短视频停不下来?忘事比吃饭勤? 14:38 ADHD 是天生的?还是被环境逼出来的?3 大成因一次性说透 20:57 儿童 ADHDvs 成人 ADHD:小时候坐不住,长大脑子停不下来? 25:43 避坑!“偶尔分心”≠ADHD,这俩区别太大了! 28:49 社交媒体才是 “元凶”?它如何把你逼成 “假性 ADHD”? 32:44 扎心!女孩 ADHD 确诊率低 3 倍?因为症状太会 “伪装” 了 35:51 数据说话:男女确诊比 3:1,实际患病差一半?大量女孩被漏诊! 39:15 确诊 ADHD 是赚了?3 个好处让你彻底接纳自己 43:06 神经多样性 yyds!社会进步的标志,就是允许大脑 “不一样” 45:25 两个高敏感女孩的故事 48:33 警惕!网上心理测试别乱做,标签是 “导航图” 不是 “判决书” 51:43 结尾暖心:慢慢走也没关系,接纳自己就是最好的开始 👀附:成人ADHD表现清单: * 注意力分散,无法集中 * 爱拖延 * 缺乏日常规划 * 在琐事上耗费精力,无法确定优先事项 * 头脑混乱 * 内心充满不安,易冲动 * 动来动去,频繁改变姿势 * 感觉自己很容易受到攻击 * 情绪爆发快速而激烈 * 行动时不考虑后果 * 情绪的波动快速而剧烈 * 抑郁情绪突然爆发,伴随自卑感、绝望和无力感 * 容易感到无聊、无精打采 * 缺乏情感界限 * 对自己的情绪、感受和需求的感知能力较差 * 情绪感受一团混沌,无法具体区分和描述 * 饮食不规律,常常“忘记”吃饭 * 经常错过车站、错过火车、错过公共汽车 * 喜欢拖延,或者干脆忘记要做的事情 * 经常迟到 * 忘记约会或约定 * 冲动消费 * 家里杂乱无章 * 过度收集物品 * 朋友很少(没有时间交朋友) 来源:《我脑海中的游乐场》
在某些文化中,水果被认为在精神上是“洁净”的;从营养的角度,水果丰富的营养也能给人带来心理和生理的双重疗愈。 但是,水果真的有那么好吗?如今这个到处是科技与狠活的年代,我们又该如何吃得健康、安全呢? 本期播客,小玉同学暴露水果专家身份~你将听到: * 惊天反转:每天只吃水果的养生狂人,竟被中医诊断出“中毒体质”?! * 必备知识:好吃又营养的水果,该怎样挑? * 实用技巧:防腐剂?激素?农残?水果到底怎么洗… * 行业暴击:高价进口车厘子运输内幕!那些苦味果肉背后的窒息操作… * 数据惊魂:哈尔滨研究实锤——100%受试者脑脊液检出农药残留! * 反常识科普:越大的蓝莓越没营养?果农亲授“花青素爆表”挑选秘技! * 当代寓言:早早“怀孕”的蓝莓树,正在隐喻我们被催熟的人生? 🌍 地理冷知识 中国水果区鄙视链: 云南蓝莓>智利车厘子 新疆哈密瓜>海南凤梨 (北方人:我们水果是用命换的甜!❄️) 🎙️主播: 大黄:脑科学野生研究员、一个做电影的infp... 小玉:半专业瑜伽士、一个种水果的iiiiiiiiiiintp😂 ❤️现在关注就是养成系老粉啦~(微信听友群加bigyellow24) ⏰时间轴: 01:02 水果有哪些好处? 04:34 所谓“水果疗愈”真的靠谱吗? 07:49 曾经的我,天天以水果为生 09:13 划重点:吃水果要吃应季的‼️(现在吃蓝莓🫐吧!) 13:37 别买刚上市的水果,又贵又难吃 14:42 橘农的魔幻现实:最好吃的🍊永远到不了你嘴里 18:21 水果挑选实用技巧在这里 24:11 草莓🍓的科技狠活那么多,还吃不吃了?!该怎么洗? 27:27 植物使用“生长激素”后,看起来像是“早孕少女”😱 29:49 为什么是苦的?进口车厘子的运输内幕 34:26 进口水果虽贵,但真不如国产的 37:10 我国这些地方种的水果最好吃! 40:24 吃了那么多年水果,并没有让我更健康 45:17 中医视角:到底什么人适合吃水果?
当我们看到新闻中无辜的妇女儿童在战火中丧生,当我们回顾历史上纳粹、侵华日军的残酷暴行,甚至当我们面对校园霸凌和家庭暴力时,一个古老的问题总会浮现:人类为何能对同类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 本期节目,我将带你一起翻开剑桥大学心理学家西蒙·巴伦-科恩的著作 《恶的科学》 ,尝试用一个革命性的视角来回答这个问题:或许,“恶”本身并不存在。 我们将探讨: * 为什么说“恶”是一个终止思考的“归因垃圾桶”? * 核心理论:“共情腐蚀”是如何成为一切残酷行为根源的? * 脑科学视角:我们大脑中那条负责“感同身受”的“共情回路”是如何工作的? * 零度共情: 当共情能力降至冰点,人会变成什么样?我们将详细解析其三种负面类型: * 边缘型(B型) :被困在自己情绪地狱里的“没有皮肤的人”。 * 病态型(P型) :精于计算、毫无愧疚的“情感荒漠”。 * 自恋型(N型) :永远活在自我聚光灯下的“舞台主角”。 * 基因、激素与早期经历,如何共同塑造了我们的共情水平? * 共情是越多越好吗? 过度共情可能带来的利与弊。 * 最后的希望: 在巴以冲突的背景下,共情如何成为比枪炮更具力量的“万能溶剂”? 理解“恶”的机制,并非为暴行开脱,而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人性,从而找到预防它的可能。希望这期节目,能为你提供一个审视历史、现实与自我的新工具。 📖 本期推荐: 书籍《恶的科学》,作者【英】西蒙·巴伦-科恩 🎙️主播: 大黄:脑科学野生研究员、豆瓣焦虑症小组组长 ❤️现在关注就是养成系老粉啦~(微信听友群加bigyellow24) ⏰时间轴: 00:17 巴以冲突近百年:人类为何如此残忍? 03:52 “坏”不足以解释人类的“恶” 05:59 一切“恶”行源于“共情腐蚀” 07:15 现实案例:广州飞车党、囚禁女儿的父亲 09:44 共情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人能共情,有人不能? 13:40 当共情停止,会发生什么? 17:28 共情商数:文科生>理科生,女性>男性 18:05 脑子里的“共情回路” 20:25 共情=0,会发生什么呢? 22:20 零度共情之一:边缘型人格障碍BPD。 32:49 边缘型人格:梦露的故事。 38:17 零度共情之二:精神病态型。残忍的保罗的故事。 43:18 零度共情之三:自恋型人格NPD 44:58 自闭症:善良的“零度共情者” 50:05 超强的系统化能力,自闭症患者的“天赋”如何产生? 54:07 基因与环境: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共情水平? 58:04 动物也有共情吗? 1:00:20 共情太多了会怎么样? 1:02:00 共情是解决人世间冲突的“万能溶剂” 1:03:48 共同的丧子之痛,让巴勒斯坦人拥抱了以色列人
2025年10月1日,珍·古道尔博士在睡梦中安然离世,享年91岁。“自然死亡”是她与毕生信仰的生命网络最终的和解。但今天,我们不想只停留在悼念。更重要的是,她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在焦虑时代生存下去的“希望地图”。 本期节目,我们将回到她与黑猩猩初遇的贡贝丛林,重温那些改写人类认知的瞬间,并深入解读她晚年著作《希望之书》中的四大理由——为什么在环境危机、战争与分裂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且必须保持希望与行动。 📖 延伸推荐: 纪录片《珍·古道尔的传奇一生》 纪录片《珍·古道尔:点燃希望》 书籍《希望之书》,作者【英】珍·古道尔,【美】道格拉斯·艾布拉姆斯 🎙️主播: 大黄:脑科学野生研究员、豆瓣焦虑症小组组长 ❤️现在关注就是养成系老粉啦~(微信听友群加bigyellow24) ⏰时间轴: 01:00 珍·古道尔是谁? 06:04 童年与黑猩猩玩偶“朱比利”:一个女孩不可思议的非洲梦 09:17 闯入贡贝丛林:26岁的她如何用耐心赢得“大卫·灰胡子”的信任? 13:58 震惊世界的发现:黑猩猩制造工具,我们该如何重新定义人类? 15:12 温情与黑暗:母猩猩弗洛的母爱与持续四年的“黑猩猩战争” 19:24 国家地理封面“大长腿”的争议 20:49 1986年的转折:一次让她泪目的会议,如何让她从科学家变为行动者? 25:21 解读《希望之书》——我们保持希望的四个理由 30:58 理由一:人类的智慧(它既是问题,也是解药) 34:08 理由二:自然的韧性(看看长崎那棵500岁的树) 37:26 理由三:年轻人的力量(“根与芽”为何是火种) 40:27 理由四:人类不屈的精神(坚韧像大树的根) 43:56 如何将珍古道尔的“希望哲学”用于应对自己的困境?
为什么高知人群也会被“大师”骗得团团转?焦虑时代,我们该如何区分真正的自我成长与精神操控?本期将用一本70年前的神作《狂热分子》,揭开群众狂热的心理密码。 💡 核心观点 1. 失意者公式:狂热的根源不是信仰什么,而是无法忍受平凡的自己 2. 多巴胺陷阱:狂热组织本质是“社会性多巴胺注射器” 3. 领袖真相: 有智商、有道德的人注定无法成为“好领袖”。 4. 自我牺牲悖论:人们为“渴望”而非“拥有”的事物牺牲 5. 📖 本期推荐书籍: 《狂热分子》(The True Believer) 【美】埃里克·霍弗 ❤️现在关注就是养成系老粉啦~(微信听友群加bigyellow24) 🎙️主播: 大黄:脑科学野生研究员、豆瓣焦虑症小组组长 ⏰时间轴: 00:27 10名女信徒献身?从“昆仑童子”诈骗案说起 03:52 工人哲学家霍弗和他的巨著《狂热分子》 05:17 更容易被操控的“失意者”都是谁? 06:13 (1)暂时的穷人 09:03 (2)极度无聊的人——主体性缺失的自由人 10:57 (3)边缘人&孤独者 11:28 (4)怀才不遇的人 12:13 为什么“失意者”更轻信? 15:30 多巴胺让人狂热 17:55 要传播狂热,光靠宣传不够 22:27 越无能的人,越是胆大妄为 24:55 狂热情绪是怎么产生的? 27:34 信仰其实是可以替代的 29:48 神?Guru?活佛?这些精神领袖真的那么厉害吗? 32:33 谁适合做“精神导师”?特朗普? 34:39 人类会为了虚妄的东西付出生命。为什么? 38:04 为什么教义总是复杂、晦涩,让人看不懂? 41:20 四条红线区分健康成长与危险狂热 43:35 如何健康地自我探索?
你所坚信的“现实”和“自我”,可能只是大脑为你编织的一个故事? 本期节目,我们从一系列不可思议的真实病例出发:坚信父母是冒牌货的“卡普格拉妄想”、能感觉到已失去手臂疼痛的“幻肢”、眼睛失明但双手却能“看见”的“盲视”、以及坚决否认自己瘫痪的“否认症”... 跟随神经学大师V.S.拉马钱德兰的脚步,我们像侦探一样破解这些“脑中魅影”,并最终直面那个最深的谜题:“我”到底是什么?这期节目可能会动摇你的根基,但也可能让你对自己和他人,多一份前所未有的理解和宽容。 📖 本期推荐书籍: 《脑中魅影》(Phantoms in the Brain) 【美】V.S.拉马钱德兰 ❤️现在关注就是养成系老粉啦~(微信听友群加bigyellow24) 🎙️主播: 大黄:脑科学野生研究员、豆瓣焦虑症小组组长 ⏰时间轴: 00:17 什么是妄想?从一个离谱的故事说起… 04:29 卡普格拉妄想:连亲生父母都认不出了! 10:25 我已经死了吗?——科塔尔综合征 12:01 失明老人看见天使和龙——邦尼特综合征 16:13 盲视: “看不见”的手为何能准确抓取东西? 22:37 幻肢痛: 已失去的手臂为何会剧痛不止? 26:58 记忆中的那些痛,永远不会消失 28:45 小试验:让桌子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30:39 否认症: 他为何坚决否认自己已经瘫痪? 35:45 耳朵里滴冰水能让人说实话? 36:53 “自我”是一种幻觉吗? 40:46 大脑和意识之间的“翻译”壁垒 42:13 “自我意识”只是一种生存便利手段 【书中提到的关键概念】 * 卡普格拉妄想 (Capgras Delusion) * 邦尼特综合征 (Charles Bonnet Syndrome) * 盲视 (Blindsight) * 幻肢 (Phantom Limb) & 镜像疗法 (Mirror Therapy) * 否认症 (Anosognosia) & 病感失认 * 神经可塑性 (Neuroplasticity) * 大脑模块论 & 左脑“解释器” (The Interpreter) 🤔 听完这期,你是否也思考过“我为什么是我”这个问题?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吧!
曾经的学霸,如今都过得怎样?读书真的那么有用吗?读书好=过得幸福吗? 应试教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又造成了怎样的创伤? 本期播客由三位曾经的“学霸”一起聊聊,你还会听到: * 东亚乖小孩的集体创伤 * 脱口秀演员张俊段子引热议:"中国人不能纯玩,纯玩会有罪恶感" * 3个学霸的真实经历:爱学习,但是...强迫症、抑郁、自我撕裂… * 应试教育的隐形代价 * 为什么好学生更容易PUA自己? * "容错率为零"的思维如何摧毁职场幸福感? * 同时,也想感恩教育带给我们的机会 ❤️现在关注就是养成系老粉啦~(微信听友群加bigyellow24) 🎙️主播: 大黄:脑科学野生研究员、豆瓣焦虑症小组组长 敏哲:大厂卷王 Tara:美国NGH认证催眠师、费登奎斯师资学习者、身心成长教练、正念禅修练习者 本期由播客《往前走走》和《有灵且美》联合制作。 ⏰时间轴: 00:16 张骏脱口秀戳中东亚乖小孩痛点 02:19 三个“学霸”的前半生 03:19 小县城学霸自述:读书是我走向世界的唯一途径 08:56 大城市“乖小孩”:从小学第一天开始我就“用力过猛” 14:40 父亲的神操作:“没考上清华就是失败” 19:04 成为乖小孩=失去”主体性“? 22:21 好学生的人生容错率是0 26:55 职场PTSD:为什么好学生反而混不好? 32:31 想躺平?不!好学生永远“躺不平” 37:23 努力+聪明=正反馈?在职场行不通! 43:17 真相:教育是为了规训,不是为了个人幸福 45:59 好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 50:56 如何破除应试教育对我们的创伤? 53:31 其实,应该教育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收获呢❤️ 剪辑:小龙
🔥 "为什么世界越来越分裂?明明战争两败俱伤,人类为何还是选择冲突而非合作?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揭示人类非理性的真相" 这期播客分享书籍《思考,快与慢》,带你深度剖析: • 为什么聪明人也会被直觉欺骗?系统1如何让我们陷入认知偏差 • 世界上真的有“理性的人吗”? • 光环效应、叙事谬误怎样影响我们对世界的判断 • 从股市马后炮到成功学陷阱,系统1如何制造"虚假确定性" 📖 本期推荐书籍: 《思考,快与慢》【美】丹尼尔·卡尼曼 ❤️现在关注就是养成系老粉啦~(微信听友群加bigyellow24) 🎙️主播: 大黄:脑科学野生研究员、豆瓣焦虑症小组组长 ⏰时间轴: 00:18 世界正在变糟,人类为什么要选择战争? 01:23 “理性人”并不存在 04:24 快决策、慢思考——诺贝尔奖得主的“系统1和系统2” 07:07 系统1和系统2,到底在哪里? 11:49 日常生活中的认知偏差 14:40 系统1和系统2的交互作用 20:32 聪明但懒惰的系统2,内存小、容易死机 24:55 “内耗”让我们更爱吃甜食 29:11 专业人士真能做到客观理性吗? 32:09 我们总是轻信“草率”的系统1 34:12 无知的人更自信:”我看到的就是整个世界!“ 37:51 “股市马后炮”和”成功学“的故事总能欺骗我们? 41:49 上节目就完蛋?“鲁豫魔咒”是怎么回事? 43:27 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那为什么那么多人恐飞? 44:53 能说会道真的有用!——框架效应 48:21 了解系统1和系统2之后,我该怎样过好这一生呢?
当老虎在追你时,如何还能尝到草莓的甜?正念科学应对焦虑、抑郁与终极恐惧…… 💡 本期播客你会听到 1. 焦虑的“二次伤害”原理 ▸ 一级焦虑(具体事件) vs 二级焦虑(思维反刍的恶性循环) ▸ 亲身案例:为什么一颗安眠药反而让人彻夜失眠? ▸ 白熊效应实验:越抗拒,越强烈 2. 3. 正念破解焦虑的3步法 ✅ “走进恐惧”练习:故意激发焦虑并观察它(附实操引导) ✅ 身体锚定法:用呼吸和肌肉感知打断灾难性思维 ✅ 自然观察法:高强度焦虑时,如何用一棵树“重启”大脑 4. 5. 抑郁的思维陷阱与正念对策 → 为什么抑郁时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脑科学解释情绪绑架逻辑 6. 7. 慢性疼痛的身心密码 → 疼痛×抗拒=痛苦:2500年前佛陀的“两支箭”理论 → 腰背痛案例:肌肉紧张如何被焦虑“投喂”成恶性循环 → 正念止痛实验:时间预期如何放大疼痛感 8. 9. 终极课题:生老病死的正念解法 → 铃木俊隆禅师:“我们练习正念的目的,就是要享受老年” 📖 本期推荐书籍:《正念之道》【美】Ronald Siegel 乔·卡巴金的正念大师课,在这里 ❤️现在关注就是养成系老粉啦~(微信听友群加bigyellow24) 🎙️主播: 大黄:脑科学野生研究员、豆瓣焦虑症小组组长 ⏰时间轴: 00:20 悬崖边的草莓:佛经中关于人生的真相 03:40 21世纪的流行情绪——焦虑 05:07 亲身案例:为什么一颗安眠药反而让人彻夜失眠? 08:11 逃避虽可耻,但没什么用。。。 10:43 用正念应对恐惧和焦虑 12:17 思考让人类伟大,也让人痛苦 15:51 抗拒“情绪”只会让“情绪”更强烈 17:12 用“接纳”来“化解”焦虑(附小练习) 20:54 “越逃避越害怕”逃避会导致负面强化作用 23:40 看清自己的“思维疾病” 25:41 用正念应对焦虑的第一步:经常性练习 28:37 勇气并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的同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29:48 一切担忧都源于预期——让我们回到当下 32:05 用行动来化解焦虑 33:15 抑郁的黑洞 36:14 专注于当下的正念缓解抑郁情绪 38:36 思维反刍的灾难 39:58 情绪才是理性的主宰者 41:32 生命毫无意义。那我是不是可以死一死? 44:04 爱&慈悲——慈心禅 45:50 身心一体:情绪都会在身体上体现 47:35 焦虑会加重“慢性疼痛” 50:06 不要轻信自己的想法 51:29 疼痛✖️抗拒🟰痛苦 54:01 关注当下,不要害怕疼痛持续 56:51 铃木俊隆:我们练习正念的目的是要享受老年 ❤️现在关注就是养成系老粉啦~(微信听友群加bigyellow24)
💡 你会听到 正念的“反常识”真相 → 为什么人类进化出“不快乐”的设定? → 科学验证:正念如何“物理改造”大脑(前额叶增厚、血清素提升) → 放空的时候,大脑也在思考 → 为什么目标导向害了你? 正念的底层逻辑 ▸ 从佛教到医学:卡巴金如何用科学“去宗教化”正念疗法 ▸ “It’s ok to be not ok”:痛苦本身不是问题,对抗才是 ▸ 正念 vs 冥想/禅修/内观?概念混淆不重要 即刻可用的正念技巧 ✅ 葡萄干练习(20分钟吃一颗,治愈暴食和焦虑) ✅ 呼吸锚定法(3秒打断“过度思考”循环) ✅ 日常微正念:洗碗时听水流声、堵车时看红灯如落日… ✅ “不评判”训练:如何观察情绪而不被吞噬? 📖 本期推荐书籍:《正念之道》【美】Ronald Siegel 正念减压疗法创始人 乔·卡巴金 的正念冥想大师课,在这里 ❤️现在关注就是养成系老粉啦~(微信听友群加bigyellow24) 🎙️主播: 大黄:脑科学野生研究员、豆瓣焦虑症小组组长 ⏰时间轴: 00:17 披头士的流行歌曲,包含人生痛苦的终极解决方案 03:11 人类天生就是“不快乐”的动物 07:25 社会文明进步以人类“痛苦”为代价 10:56 “解决痛苦”会导致更大的痛苦 14:18 但我们可以停止“情绪发酵” 15:25 什么是正念? 18:36 现代人的“丧失正念”状态 20:50 正念的作用 22:31 正念有效改善情绪的科学证据 26:42 我们练习正念的时候,是在练习什么呢? 28:38 承受“坏情绪”的能力可高也可低 31:13 “非正式”正念练习是什么样的? 33:15 “正式”正念练习什么样? 35:40 卡巴金的正念“六大”态度(不评判、耐心、初学者心态、信任、不争、接纳) 43:15 开始练习正念(一)专注&觉知 45:50 开始练习正念(二)放松&接纳 47:58 试一试:正式正念之——葡萄干练习 55:13 正念的其他应用,及下期预告
“你的大脑在骗你!” 为什么你总担心“万一”?为什么记忆总不靠谱?神经科学家+脱口秀演员用幽默告诉你:大脑的出厂设置就是“蠢萌”,它为了让你活下去,不惜编造谎言、放大恐惧、篡改记忆… 本期读书播客分享书籍《是我把你蠢哭了吗》【英】迪安·博内特 🎙️主播: 大黄:脑科学野生研究员、豆瓣焦虑症小组组长 💡 颠覆认知的真相 ▸ 晕车时呕吐?是大脑误以为你“中毒”了! ▸ 社恐的根源:大脑宁可你“装喜欢”也不准说真话 ▸ 爱因斯坦临终前竟觉得自己是“诈骗犯”? ▸ 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达克效应警告!) 🤯 大脑的“骚操作”实录 → 深夜被衣架吓哭?爬行脑:“可能是野兽,先害怕再说!” → 借钱总失败?“得寸进尺法”教你科学“套路”朋友(别学!) → 考试前喝咖啡能提分?记忆和情绪的诡异关联 📖 书中金句摘录 “大脑的任务是让你活下去,而不是让你快乐。” “当你觉得自己很理性时,大概率是大脑现编的理由说服了你。” “恐惧是大脑的‘过度防御系统’,99%的担忧从未发生。” 👂 适合谁听? ✔️ 总被焦虑、社恐困扰的人 ✔️ 好奇“记忆为何总出错”的健忘星人 ✔️ 想搞懂“为什么我总做蠢决定”的理性派 ❤️现在关注就是养成系老粉啦~(微信听友群加bigyellow24) ⏰时间轴 01:38 脑子没坏,但也总犯错 02:15 大脑存在的根本目的:活下去! 02:52 “原始脑”比“高级脑”更重要! 04:54 晕车的脑科学原理 06:14 我们生来就应该“恐惧” 09:02 担心的事,其实99%都不会发生 11:16 “社恐”不是不合群,而是太想“合群” 12:38 我们的焦虑是因为“原生家庭创伤”or“父母的过度保护”? 14:07 “被人喜欢”比“正确”更重要 16:23 大脑无法接受“随机性”。没有为什么😈 19:58 我们的“记忆”也不太靠谱 20:46 年纪轻轻就老年痴呆了??? 24:51 自我认知偏误:爱因斯坦临终前觉得自己是骗子 26:30 达克效应:越笨的人越自信 27:47 如何利用大脑缺点,实现自己的目的(千万别学哦!) 29:42 大脑一直在忙着“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31:15 当大脑出了问题:精神障碍 33:25 压力——现代人精神健康最大的威胁 36:19 抑郁、精神崩溃,其实对我们的保护?
高敏感、易焦虑、失眠党必听!德国神经学家:修复这条神经,身体自动变轻松 💡 你会听到 1. 迷走神经的"红绿灯理论" → 绿灯(安全状态)、黄灯(战斗逃跑)、红灯(崩溃麻木) → 测试:你现在的神经处于哪盏灯? 2. 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 长期压力大的人:肠胃差、失眠、情绪性进食 ▸ 职场burn out的真相:交感神经持续"超速行驶" ▸ 为什么"刷手机放松"反而更累?(多巴胺vs迷走神经) 3. 5个即刻有效的"神经急救法" ✅ 眼球按压法(30秒缓解焦虑,附操作指南) ✅ 低频哼唱"OM"(科学验证:震动喉返神经=深度放松) ✅ 冷水洗脸(激活"潜水反应",快速降低心率) ✅ 话梅疗法(童年神技!用舌头舔舐上颚刺激迷走神经) ✅ 不对称呼吸(呼气>吸气:打破"倒吸冷气"的紧张模式) 4. 长期调节的黄金法则 → 白天vs夜晚运动选择(举铁加重焦虑?晚上适合做什么?) → "身体扫描"正念技巧(费登奎斯疗法中的"本体感"训练) → 有毒环境如何自救(原生家庭/职场PUA的神经学应对) 📖 本期推荐书籍:《迷走神经的疗愈力》🛒【德】拉尔斯·林哈德,等。 ❤️现在关注就是养成系老粉啦~(微信听友群加bigyellow24) 🎙️主播: 大黄:脑科学野生研究员、豆瓣焦虑症小组组长 👩嘉宾: Tara:美国NGH认证催眠师、费登奎斯师资学习者、身心成长教练、正念禅修练习者(wx:flyingfishtata) 🧘 Tara的6月的放松课程,也可以点这里 ⏰时间轴: 00:20 神经敏感,其实可以改变 02:38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傻傻分不清 07:08 身体的“绿灯、黄灯、红灯”,分别涉及什么神经 11:18 生活中长期的慢性压力,让神经系统失衡 14:52 职场压力导致慢性疾病 17:07 无意识中我们在给自己“放松” 21:05 什么才是有意义的放松? 23:39 重新找回“本体感”,活在当下 25:57 💡小技巧: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启动迷走神经 31:38 大哭真的可以放松哦! 35:45 冷水拍脸——激活本能的迅速放松 39:43 吃话梅也可以放松? 45:10 错误的运动会激活交感神经,反而让人睡不着 48:18 缓解“失眠”的一些神经学小技巧 54:03 来和Tara老师一起学放松吧!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