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困
分享一些国内优秀的解困式报道案例

Album
主播:
小鱼Jyu、Chyee、狗无所谓、一个饱嗝
出版方:
佚名
订阅数:
8,745
集数:
62
最近更新:
2个月前
播客简介...
这里是由解困式报道中国案例库团队制作的播客节目《解困》。 当下,一个易变的、不确定的、复杂的和模糊的世界已经包围了我们。极端气候、疫病反复、环境污染、农村教育、身份认同、城市新移民……这些宏大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微观生活。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大家都需要在困境中寻找出路。在我们的周围,总有人发现问题,做出行动,并提出好的解困方案。如果我们对这样的行动进行报道,也许可以启发到更多的人,让更多、更好的解困方案得以出现。 很多新闻人已经行动起来了,他们将这样的报道称为“解困式报道”。 在每一期的节目中,我们会分享一些国内优秀的解困式报道案例,希望能为日后更多与解困式报道有关的行动提供支持,也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一些“解法”。 我们的官网:http://www.solutionsjournalismcase.com/
解困的节目...

解困者说 I 被剥夺的土地与被压抑的声音,如何捍卫出嫁女的土地权益?

解困

本期简介: “当这些失去土地的妇女站出来维权时,她们往往会变成一个家庭、一个村庄的敌人。”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句陈旧的俗语如同枷锁,禁锢着农村出嫁女的土地权益。当法律的阳光被传统观念的阴影遮蔽,出嫁女在两头空的困境中,如何捍卫属于自己的那份权利? 《与失去土地的出嫁女并肩》入选解困式报道中国案例库的金牌案例。报道从个体案例的微观视角出发,展现困境,深入法律层面,深度剖析解困方法的可行性与局限性。此外,报道多面呈现了个案维权到制度变革的不同解困路径,记录了村规民约与国家规定的逐渐变革。 2025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开始实行。该法专门对妇女与男子享有同等的土地权益做出了明确规定,为解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等难点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本期《解困者说》,我们邀请到了《与失去土地的出嫁女并肩》的作者,澎湃新闻记者陈蕾,她将与我们分享这篇报道的创作历程,以及她对出嫁女土地权益保障的思考。 时间线 00:02:46 报道的线索、灵感与策划 00:11:08 采访的侧重点 00:15:02 以什么样的思路组织稿件 00:23:20 妇女工作者乃至大众还能如何更有效地支持出嫁女捍卫自身权益 00:26:18 《与失去土地的出嫁女并肩》与《夹在法律和村规间的人》两篇文章各自的侧重点与结尾的的写法 00:30:42个人的女性身份是否会影响报道的立场 00:35:15 在具有解困意识的前提下,还会对报道进行哪些内容的补充 本期嘉宾&主持人 陈蕾 澎湃新闻记者,主要从事社会热点、民生方面的报道,代表作品包括:《欲望秀场与“亲密”操控:当一位博士生成为主播》、《“五口之家”的离婚搭子》、《与失去土地的出嫁女并肩》、《当AI也能“共情”,我们还需要找个人聊聊吗?》等 甘煜敏 湖南工业大学学生 吴婉茜 暨南大学学生 报道原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ymz-qq3h62ni7gN6nCpJeA 提到的文章与演讲: 《在人间|悬浮在土地上的农村女性》 《当这些失去土地的妇女站出来维权时,她们往往会变成一个家庭、一个村庄的敌人 | 林丽霞 一席第900位讲者》 《夹在法律和村规间的人》 《“五口之家”的离婚搭子》 《19年来去,寻找被丈夫遗弃的孩子》 -END- 你可以在这些平台收听全部节目:小宇宙、网易云播客、QQ音乐、即刻、喜马拉雅FM搜索「解困」,欢迎评论、留言,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 欢迎进入「解困式报道中国案例库」(www.solutionsjournalismcase.com)寻找更多解法 「解困」播客在小宇宙已开通赞赏功能,如果大家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小额赞赏鼓励一下,我们会将收到的赞赏全部用于维系公益组织的运转,谢谢大家的支持!

38分钟
99+
2个月前

制止欺凌的旁观者、性别友好的老师:如何实践一种新的教育?

解困

本期介绍 为什么校园欺凌事件总在发生?性别和欺凌有什么关系?欺凌者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周围无人制止欺凌?作为成年人,欺凌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在我国,每三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孩子有过被欺凌的经历。在欺凌事件中,除了欺凌者与被欺凌者,还有旁观者,这意味着每一个人在校园时期,都可能以不同的角色卷入过欺凌事件中。欺凌离我们并不遥远。 “友乐青春”是一个关注青春期人际关系和防欺凌教育的公益团队,通过支持教师、社工等教育工作者来更有效地回应友谊经营、情感困扰等青少年人际关系挑战,减少校园欺凌等伤害性行为。 我们和 “友乐青春” 主理人钟馨乐、一线心理老师马老师,从英剧《混沌少年时》开启对话,一起寻找校园欺凌问题的解法。 “校园欺凌本质上是一种权力不平等的暴力。”混沌的青春期背后,掩藏的是“有毒”的环境。看见“毒性”之后,我们又能从哪里入手,松动那些沉重的、根植在人心中的偏见? 在不断探索防欺凌教育的过程中,有许多感受到挫败与无力的时刻,但馨乐和马老师仍然相信,走过的路都算数,“我们还是可以找到去走一小步的可能性”。 对于每个人而言,面对每一次不公、每一场暴力,我们的态度如何,也意味着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时间线 5:19《混沌少年时》性别与欺凌的关系 10:27 我国的校园欺凌发生率:32.4% 11:29 校园欺凌的判定标准:主观蓄意、权力不平等、持续重复地发生 16:09 目前学校中的防欺凌活动,效果如何? 20:03 校园中,成年人与青少年之间的关系不信任 25:16 老师作为重要角色:干预欺凌,链接多方 34:49 防欺凌课上,ta们说,“这就是我的样子”“我很喜欢自己” 38:03 培育积极旁观者,改变集体的多数无知 58:13 “理想主义”的友善教师如何面对无力感? 1:04:46 教师社群的连接,给教育者的领导力培训 1:08:02 “我想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想多影响周围一点点” 1:15:07校园欺凌和成年人的关系 本期嘉宾&主播 馨乐 “友乐青春“团队主理人,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硕士,为3000+教育者开展性别平等与防欺凌培训 马老师 甘肃一所初中的心理老师,从2020年开始关注防欺凌教育,是“友乐青春”培育支持的教师 红心 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学生 加盐 武汉大学新闻学学生 推荐报道 校园欺凌从“小摩擦”逐步升级到恶性暴力,有太多可以制止的机会,但都被错过了|钟馨乐 一席第1040位讲者 取外号、嘲笑、传谣言……也许你已身处“欺凌之网” 另外,“友乐青春”正在征集更多与欺凌有关的真实生命故事,如果你有相关的经历,欢迎你联系“友乐青春“微信公众号。我们希望能在开放的对话中,听见不同的人,看见每个人如何去理解这件事,同时也想告诉你,这些曾经的挣扎、痛苦,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经历。 本期配乐 《Adolescence》 Aaron May/David Ridley 《Fragile (Sting Cover)》Aaron May/David Ridley 《玫瑰少年》JOLIN蔡依林 《Until The End》Kelley McRae 《Aqua (电影《怪物》配乐)》 坂本龍一 -END- 你可以在这些平台收听全部节目:小宇宙、网易云播客、QQ音乐、即刻、喜马拉雅FM搜索「解困」,欢迎评论、留言,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欢迎进入「解困式报道中国案例库」(www.solutionsjournalismcase.com)寻找更多解法 「解困」播客在小宇宙已开通赞赏功能,如果大家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小额赞赏鼓励一下,我们会将收到的赞赏全部用于维系公益组织的运转,谢谢大家的支持!

81分钟
1k+
3个月前

客厅聊天室|文科生的我们,该如何应对AI浪潮?

解困

本期介绍 从ChatGPT到DeepSeek,今年,AI在诸多人的日常里,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AI工具越来越像“全能人”,写文案、做分析甚至搞创作都不在话下。人们在深度使用AI的同时,又恐惧着自己被AI替代的明天。 这场AI vs人类的讨论中,“文科”成了高频关键词,特别当人们讨论AI 时代下文科价值时,一些顶尖高校传来裁撤文科的消息,让我们不禁思考,文科还有用吗?文科的价值是什么?如何看待这波文科唱衰潮?文科生又该何去何从? 我们在焦虑中渴望和人聊一聊,聊一聊文科和AI的关系,或者是全人类和它。 在本期客厅里,我们邀请了不同专业的文科生,一起聊一聊关于AI的“喜”与“忧”。跨界嘉宾从各自专业角度探讨了AI对文科生职业和生活的影响,分享AI的“靠谱”与“不靠谱”,探讨文理科在AI时代下焦虑与自信。从自身出发,大家讨论着AI时代下的文科教育的“革新”与“提升”,文科生应当继续坚守的“人文温度”与“无用之用”。 我们随着时代潮流往前走,期待着文科教育的新生,憧憬着AI与人类共生的未来,一起迎接新世界吧—— 向前走你的路 猜猜未来给你什么礼物 时间线 01:22 最初使用AI的契机?对AI的初印象和现印象 02:40 进化的deepseek,更在乎我们的情绪 05:29 扮演任何角色,给予听者心理抚慰 07:14 文科生与AI的适配性? 10:52 数据造假、信息伪造,AI便捷的背面是什么 13:45 AI发展会带来文科焦虑吗? 18:05 数据AI缺失真正共情 19:14 AI浪潮下,为什么理科焦虑较少被关注? 20:22 文科焦虑,本质是无创造性的工作被替代的焦虑 24:15 我们要做的是站在AI的肩膀上去看世界 28:20 人脉作为软实力,无法被AI替代 32:58 AI互动 ,呼唤更深层的交流与沟通 37:48 如何学习使用AI是更重要的事 45:07 获得知识不是一个AI直接灌输的过程,它需要人生的经历 49:59 会AI的人可以淘汰不会AI的人吗? 58:27 人与AI的关系或许是新型的共生 68:02 从后人类主义的视角思考,或许人类从不该把自己认为是世界唯一的主宰 本期嘉宾&主持人(按发言顺序) 小雯 媒体记者,正在勇敢踏出舒适区,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子睿 解困式报道中国案例库六期成员,播音主持大一本科在读 睿逸 解困式报道中国案例库六期成员,新闻学大二本科在读 木子 中国研究硕士在读 -EDN- 你可以在这些平台收听全部节目:小宇宙、网易云播客、QQ音乐、即刻、喜马拉雅FM搜索「解困」,欢迎评论、留言,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欢迎进入「解困式报道中国案例库」(www.solutionsjournalismcase.com)寻找更多解法 「解困」播客在小宇宙已开通赞赏功能,如果大家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小额赞赏鼓励一下,我们会将收到的赞赏全部用于维系公益组织的运转,谢谢大家的支持!

66分钟
99+
3个月前

如何用正确的姿势打开“教育公平”的话题?

解困

本期介绍 截止2025年3月中旬,在“解困式报道中国案例库”里,“教育”议题下收录了65篇新闻报道,与“健康医疗”并列第一多,尽管案例库样本有限(300+),未能覆盖全貌,从侧面亦可反映,教育的“困”与“解”备受媒体关注。 中国教育“困”在哪里?这是一个宏观的社会问题,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不妨回到具体的个人,是谁受困?谁是这个系统下的弱势群体?他们面临怎样的不利处境?他们为什么会面临这样的处境? 这一期播客,我们邀请了长期在教育公益领域耕耘的李黎、以及一直关注教育话题的记者黄蕙昭,一起聊聊关于教育公平的困与解,期待能为关注解困的朋友们找到教育领域的核心问题意识,以及这些问题的解法。 时间线 03:52 对教育公平的多视角关注 08:30 媒体界对教育公平的三类叙事 23:20 教育公平问题到底有没有解法? 26:43 以儿童早期发展的问题举例 34:13 从报道的角度,哪些解法值得关注? 46:24 单一标准导致的内卷如何影响了我们的公平? 本场嘉宾 黎宇琳 共益资本论主理人 李黎 资深公益人 黄蕙昭 资深媒体人 李睿逸 六期解困团队成员 杨静 六期解困团队成员 刘一心 六期解困团队成员 聊到的部分报道&非虚构作品: 《一群穷孩子的人生实验》-林松果 “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一群北大师生的教育实验-苏有鹏 《金榜题名之后》-郑雅君 《小镇做题家:出身、心态与象牙塔》-谢爱磊 -END- 你可以在这些平台收听全部节目:小宇宙、网易云播客、QQ音乐、即刻、喜马拉雅FM搜索「解困」,欢迎评论、留言,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欢迎进入「解困式报道中国案例库」(www.solutionsjournalismcase.com)寻找更多解法 「解困」播客在小宇宙已开通赞赏功能,如果大家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小额赞赏鼓励一下,我们会将收到的赞赏全部用于维系公益组织的运转,谢谢大家的支持!

64分钟
99+
4个月前
解困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